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合集7篇)

时间:2023-10-07 08:55:55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第1篇

一、网络环境下卫生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渗透,卫生学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⑴服务对象的扩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传播方式趋向网络化,读者服务突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服务对象不再仅局限于校内师生,逐步延伸到社会大众。⑵服务时间和地点的无限制化:传统服务方式下,读者要获取信息资源,必须到学校图书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比较大。而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的存在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即时、同步。⑶服务文献资源的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校图书馆服务的媒介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信息资源,光盘、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文献、电子函件(E-Mail)、联机公共目录查询(OPAC)等也被逐渐应用,读者可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1]。⑷服务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读者对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真实读者与虚拟读者同时存在,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可在馆内实现,也可通过网络自助服务,如读者通过网络进入到学校图书馆主页进行相关信息资源查询,而且可实现同一服务产品的多人使用同步化,服务速度更加快捷。⑸服务内容的高层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以现代化技术设备为支撑,服务内容不断拓宽,如定题跟踪服务、信息产品开发服务、查新服务、科研背景分析服务、专业文献述评服务等越来越多的被开展。⑹工作人员的高素质化:网络环境下,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筛选、整理,而且要求其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英语水平,才能实现对读者的优质化服务。

二、卫生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理念陈旧,服务对象单一

片面重视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忽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发展的要求。另外服务对象较为局限,主要面向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没有向广大群众提供服务,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2.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偏低

相关研究发现,部分学校图书馆员专业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单一,计算机水平满足不了新时期工作的需要。而且部分馆员服务意识不强,创新精神缺乏,服务方式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

3.对本图书馆信息资源及读者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仅仅通过图书馆主页、校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受众面小,社会大众在遇到医学难题时,大多选择通过百度等浏览器获取信息,却不知道一些卫生学校或者医学院校就有校外访问权,可为其提供更为丰富且权威的信息。另外,读者的信息素养不高、自身知识水平低、无法熟练使用数据库和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的检索途径等因素也会间接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

4.服务方式僵化

目前,卫生学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僵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多缺乏主动进行信息服务的意识,服务方式大多趋于被动,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进行广泛的调研活动,无法全面了解读者的需求。二是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内容以满足读者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等为主,而针对于医药专业特色服务及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还存在很多欠缺。三是缺乏个性化的服务,未能实现多媒体资源检索这一特殊服务,无法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提升卫生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策略

1.更新服务理念,对信息资源进行建设。

转变服务理念是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为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同时,图书馆应重视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搜集、筛选、加工,丰富馆藏,重视图书馆馆藏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优化图书馆网站主页,以为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一个合理的网络平台。其次,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图书馆馆藏的图书资料转化为电子信息资源,构建各类书库,并借助远程进入和超文本链接技术,建设本馆的虚拟馆藏。再次,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有效整合校内信息资源,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专题文献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2]。另外,对信息用户需求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全面、个性化信息服务。

2.开展个性化和深层次服务。

图书馆应着眼于读者需求,创新服务手段、内容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第一,促进图书馆网页服务平台的多样化,实现图书馆网站网上咨询、文献传递、书目查询、定题服务、网上联机检索、数据库远程访问服务等服务内容。第二,大力推进web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为读者提供多层次、人性化、高水平的医药学专业信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查收查引服务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第三,由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如可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推动。第四,促进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如可开展定题服务和市场调研服务;借助馆藏报刊按专题将其分类整理,开展剪报服务;提供免费电子邮箱、代借、代印等服务,拓展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空间;利用论坛、QQ聊天、网络留言板(BBS)等方式加强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的交流,为其提供一个数字参考咨询平台。

3.扩展服务对象,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对象除了在校师生外,还应逐渐向社会大众扩展。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即培养其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为提高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质教育:第一,开设新生入馆信息素质教育课,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新生全面掌握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培训,网站主页可设置“读者指南”、“专题培训”等内容,培养读者有效借助网络平台检索各种载体文献信息能力。第三,举办专题培训和专题讲座,利用多媒体技术向读者直观演示电子资源、网上文献的检索方法、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等,如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与检索、CALIS简介及文献传递流程、远程访问VPN技术链接的使用等内容都是需要重点培训的内容。

4.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卫生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近年来,我国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卫生学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摒弃传统服务理念,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一、网络环境下卫生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渗透,卫生学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⑴服务对象的扩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传播方式趋向网络化,读者服务突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服务对象不再仅局限于校内师生,逐步延伸到社会大众。⑵服务时间和地点的无限制化:传统服务方式下,读者要获取信息资源,必须到学校图书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比较大。而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的存在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即时、同步。⑶服务文献资源的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校图书馆服务的媒介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信息资源,光盘、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文献、电子函件(E-Mail)、联机公共目录查询(OPAC)等也被逐渐应用,读者可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1]。⑷服务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读者对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真实读者与虚拟读者同时存在,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可在馆内实现,也可通过网络自助服务,如读者通过网络进入到学校图书馆主页进行相关信息资源查询,而且可实现同一服务产品的多人使用同步化,服务速度更加快捷。⑸服务内容的高层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以现代化技术设备为支撑,服务内容不断拓宽,如定题跟踪服务、信息产品开发服务、查新服务、科研背景分析服务、专业文献述评服务等越来越多的被开展。⑹工作人员的高素质化:网络环境下,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筛选、整理,而且要求其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英语水平,才能实现对读者的优质化服务。

二、卫生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理念陈旧,服务对象单一

片面重视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忽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发展的要求。另外服务对象较为局限,主要面向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没有向广大群众提供服务,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2.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偏低

相关研究发现,部分学校图书馆员专业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单一,计算机水平满足不了新时期工作的需要。而且部分馆员服务意识不强,创新精神缺乏,服务方式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

3.对本图书馆信息资源及读者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仅仅通过图书馆主页、校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受众面小,社会大众在遇到医学难题时,大多选择通过百度等浏览器获取信息,却不知道一些卫生学校或者医学院校就有校外访问权,可为其提供更为丰富且权威的信息。另外,读者的信息素养不高、自身知识水平低、无法熟练使用数据库和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的检索途径等因素也会间接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

4.服务方式僵化

目前,卫生学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僵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多缺乏主动进行信息服务的意识,服务方式大多趋于被动,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进行广泛的调研活动,无法全面了解读者的需求。二是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内容以满足读者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等为主,而针对于医药专业特色服务及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还存在很多欠缺。三是缺乏个性化的服务,未能实现多媒体资源检索这一特殊服务,无法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提升卫生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策略

1.更新服务理念,对信息资源进行建设。

转变服务理念是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为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同时,图书馆应重视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搜集、筛选、加工,丰富馆藏,重视图书馆馆藏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优化图书馆网站主页,以为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一个合理的网络平台。其次,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图书馆馆藏的图书资料转化为电子信息资源,构建各类书库,并借助远程进入和超文本链接技术,建设本馆的虚拟馆藏。再次,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有效整合校内信息资源,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专题文献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2]。另外,对信息用户需求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全面、个性化信息服务。

2.开展个性化和深层次服务。

图书馆应着眼于读者需求,创新服务手段、内容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第一,促进图书馆网页服务平台的多样化,实现图书馆网站网上咨询、文献传递、书目查询、定题服务、网上联机检索、数据库远程访问服务等服务内容。第二,大力推进web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为读者提供多层次、人性化、高水平的医药学专业信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查收查引服务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第三,由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如可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推动。第四,促进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如可开展定题服务和市场调研服务;借助馆藏报刊按专题将其分类整理,开展剪报服务;提供免费电子邮箱、代借、代印等服务,拓展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空间;利用论坛、QQ聊天、网络留言板(BBS)等方式加强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的交流,为其提供一个数字参考咨询平台。

3.扩展服务对象,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对象除了在校师生外,还应逐渐向社会大众扩展。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即培养其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为提高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质教育:第一,开设新生入馆信息素质教育课,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新生全面掌握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培训,网站主页可设置“读者指南”、“专题培训”等内容,培养读者有效借助网络平台检索各种载体文献信息能力。第三,举办专题培训和专题讲座,利用多媒体技术向读者直观演示电子资源、网上文献的检索方法、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等,如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与检索、CALIS简介及文献传递流程、远程访问VPN技术链接的使用等内容都是需要重点培训的内容。

4.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

图书馆员的素质是决定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求图书馆员应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和技术等专业知识,及时动态掌握国内外医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拓宽医药学专业知识面。同时,图书馆员应具备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和外语水平,可运用相关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搜索、加工和整合,以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另外,图书馆员应具备与读者沟通的技巧,加强与读者的沟通,真诚与读者进行交流,工作热情,态度认真,本着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与读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

总之,新时期,卫生学校图书馆应转变读者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化信息服务,使医学信息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促进图书馆、学校及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繁姝.网络环境下的医药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16期.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第3篇

关键词:环境卫生管理;数字化;卫生作业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环卫卫生管理工作关系着城市的面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其卫生管理工作中,效率及质量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城市化的发展需求[1]。而在环境卫生管理中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提升环境卫生管理质量与效率。因此,探究数字化管理实践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环境卫生管理中运用数字化管理价值

在环境卫生管理中,运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运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降低管理成本,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卫生的全程监督,且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的运用,继而节约了相应的成本[2];②提升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传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力人员来实现管理,而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时间对数据信息的全程监督、采集和分析,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工作质量。

2环境卫生管理中数字化管理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逐渐提升应用程度,对现代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因此探究其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实时监控

在环境卫生管理中,运用数字化管理可实现对城市的实时监控。其主要是由于在数字化管理措施的运用中,可通过摄像头等数字化设备来实现对城市环境卫生的实时监控。通过摄像装备,可实行多角度的拍摄,可把城市的环境卫生情况及时的反映出来[3]。同时通过卫星定位手段,可将环境卫生的坐标发送到最近的清扫车,这样可以提升清扫效率,并可以第一时间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2.2监控车辆交通

在环境卫生管理中,运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实现对车辆交通的监控。在环境卫生车辆的工作中,是需进行长期的行驶来保障环境卫生的质量,浪费了人力及物力资源[4]。而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技术,可掌握车辆的最新动态。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可通过数字化设备,实现对车辆交通的管理。在行驶之前,设计相应的轨道,通过数字化设备进行监管,一旦出现偏差,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记录车辆相关信息。便于实现环境卫生管理的高效率。

2.3信息管理

在环境卫生管理中,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信息的全程监管。在常规的车辆信息管理方式中,主要是通过人为记录的方式来完成,不仅降低工作效率,且不利于全面管理车辆信息。而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可通过数据库信息,对车辆信息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可实现对车辆的类型、数量及行驶情况的分析。经过计算机的辅助处理,可将相关信息进行总结,继而管理部门可对车辆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效率。

2.4调度管理

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对车辆信息的调度管理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调度方式中,通常是根据目标地点的就近车辆来定位,但由于无法了解车辆的具体运行情况,因而会浪费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5]。在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运用中,可实现对驾驶员的具体情况分析以及环境的分析,同时可通过语音系统实现对驾驶员工作的全面管理,在驾驶员工作中。如出现突发状况,可以通过语音系统第一时间进行汇报,便于应急部门的及时处置。另外,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的运用,进而节约了企业的发展成本。

2.5数据信息分析

在城市卫生管理中,需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城市的环保效率。但在传统的数据分析过程中,其主要是采用人力分析方式,无法实现对环境卫生管理的实时调度,且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在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可加强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在某地具有环境卫生处理请求的情况下,系统会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环境卫生管理需要的资源、该地最近的车辆信息以及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计数,可实现对工作人员的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的监控。最终实现对城市卫生环境的全面管理。

3数字化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运用

3.1改变传统观念

在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运用中,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来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效率。但是在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运用中,管理者思想依然陈旧,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实现管理,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不断的促使管理者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对城市环境卫生的全面管理。主要内容:①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数字化技管理的宣传,使管理者提升对数字化设备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提升城市化的发展水平;②相关部门要提升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实地参与活动,使管理者进行实地调查,积极探索环境质量,以此来提升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效率。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只有提升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才可以提升数字化管理的应用进程。

3.2加强数字化设备的投入

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其可以提升环境卫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而加强对数字化管理设备的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数字化设备的运用中,相关部门对数字化设备的投入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数字化设备的投入,以此来提升城市化环境卫生管理的效率。主要内容:①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和外界的合作,通过与开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实现对设备的开发与运用;②在相关部门的发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相应的管理方案,并且要成立管理委员会,实现对环境卫生管理的全方面监管,最终提升城市卫生管理的效率。

3.3建立完善的规划

在城市卫生管理中运用数字化管理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规划方案,以此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但是在城市卫生管理中,规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无法满足城市卫生管理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管理规划,提升卫生管理效率。主要内容:①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硬件设施的管理,在环卫设备中安装硬件设施,对车辆信息进行全程的监管。同时要建立通信体系,保证沟通和调度的效率;②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规划的严谨性,在道路清洁、垃圾收集以及安全生产等环节中,要规划完善的方案。并且要设计备用方案,防止突发状况。在城市卫生管理中,只有建立完善的规划方案,才可提升数字化管理的运用效率,进而提升城市卫生管理的功效。

3.4完善数字化管理的运用

在城市卫生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需要完善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措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存在不稳定性或者适应性问题,在处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如在信号强度的处理中,应设置合理的信号增幅器,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效率;②在数字设备的运用中,存在耗电量较大的问题,应该采用数字化集成手段。在保证系统使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设备的功耗,以此来提升环境卫生管理的效率。

3.5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在数字化管理的运用中,应该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保证数字化管理的合理运用。主要内容:①相关部门需要积极的汲取群众的意见,调整《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管理规定》,明确数字化管理运用的范围和具体细则;②相关部门应该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只有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才可以保证数字化管理的顺利运行。

4结束语

文章主要探究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数字化管理的运用,介绍数字化管理在车辆信息、监管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运用。同时分析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措施,包括加强投入和监管以及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为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运用提供科学的保障。

作者:魏政 单位:信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锟.长春市环境卫生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李辉.军队医院卫生装备全程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第四军医大学,2012.

[3]左兰萍.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4):48-50.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第4篇

下面,我代表城管中队汇报一下2007年城管工作情况:

2007年,我中队在市城管局的业务指导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镇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我镇“经济提升年”的发展思路,组织带领环卫、园林、路灯部门和各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

一、2007年开展工作情况

一年来,我中队全体工作人员紧紧围绕整治环境卫生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这两项中心工作,勤奋敬业、扎实苦干,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大力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全年明渠改暗渠约4000米、增添果皮箱332个、新增和改造密闭式垃圾手推车329辆、购买扫路车1台、洒水车2台、新增国家二类标准公共厕所5座。此外,为推进创卫工作,投资230万元,在中心区建设了2座“二合一”垃圾压缩站,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二是大力抓好清扫保洁工作,提升镇容镇貌。对镇中心区和一级道路的保洁时间由原来的14小时提到了现在的18小时,对二级道路的保洁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提到现在的14小时,保洁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我们积极推进环卫市场化工作。目前,已有中心区和半仙山村清扫保洁工作实行市场化。中心区和石涌、隔坑、**、田头等村的除四害工作也于07年下半年实行了市场化,

三是大力抓好绿化建设和维护,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我中队认真落实镇委、镇政府建设“生态**”、“宜居**”的工作部署,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精心打造绿色家园。在完成镇内市政绿化管理维护工作的同时,还先后完成了长村河边公园绿化、村道路树种植、工业区绿化种植等12项绿化工程施工,进一步拓展绿化空间,美化人居环境。

四是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认真落实市整治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任务,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我镇整治环境卫生工作,加大环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卫意识,多次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现象。通过整治,卫生状况明显改观,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五是大力开展创卫活动,提升市民生活质量。镇政府于5月召开全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动员大会后,我中队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投入创卫工作,组织开展了四次“万人大清洁”活动,并全面加强环境卫生整改力度,工作人员深入辖区进行动态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维护良好的镇容镇貌,为创建国家卫生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镇城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整治环境卫生虽取得合格成绩,但排名较靠后;创卫工作进度较慢,未能在年内实现成功创卫的目标;长效管理机制未得到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时有回潮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我中队全体工作人员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埋头苦干,进一步加大整治环境卫生工作力度,力争实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为我镇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和投资创业环境。

1、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升全民环境卫生意识。

充分发挥镇电视台、报刊等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开设环境卫生知识专栏、民生热话等专题报道,大力宣传报道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改变农村旧有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共同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良好格局。

2、加大投入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承载力。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些落后的环卫设施有计划,分批进行淘汰和更新改造,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卫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3、继续深入整治环境卫生,力争达到市的整治要求。

以07年的整治环境卫生工作成效为起点,继续深入开展整治环境卫生工作,落实整治人员和责任,提高整治环境卫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面达到市整治办的整治标准和要求,将我镇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4、全力攻坚克难,力争圆满完成创卫工作任务。

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再掀创卫活动高潮,营造全民创卫氛围,努力攻坚克难,逐项达到国家卫生镇的标准,以良好的工作成效迎接省爱卫会的调研考核,力争荣获国家卫生镇的光荣称号。

5、提高清扫和保洁质量,实行全天候管理。

总结保洁市场化作业的成功经验,逐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全面推行市场作业。认真落实主要道路18小时保洁制度,其他道路实行14小时保洁制度,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质量。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第5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在环境卫生整治上突出服务于民,在服务中完善管理,在管理中提升服务,为构建和谐彭城打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

二、工作目标

(一)服务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建设,完善管理网络,落实“净化家园”目标,切实有效改善社区环境卫生面貌。

(二)服务发展。建立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不断推进环卫基础设施系统建设。

(三)服务居民生活。从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提升服务能力。牢固树立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保洁队伍服务意识,推进环卫管理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

三、重点工作

(一)抓服务,落实社区环境卫生长效化管理方案。围绕“服务”做文章,突出环卫服务人性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抓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区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各社区必须加强环卫设施的配备与建设力度。

(三)抓长效,整体环境形成良好态势。推进社区保洁系统全面提升,逐步实现环境卫生由长效化向制度化和精细化延伸,最终形成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道、小区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做到辖区无乱堆乱放、无暴露垃圾、垃圾箱、池不外溢。加强对野广告的青睐工作、特别是加强橱窗广告整治工作。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进一步落实“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第五次“国卫”复审为抓手,以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保障,举全局之力,“科学、精细、扎实、高效”地推进城管、爱卫工作,努力搞好长效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科学打造精品国家卫生城市,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实施“四个四”发展战略创造优美环境,为构建和谐泸州,全面开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市管理和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第五次“国卫”复审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工作,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工程和城乡风貌塑造等为载体,在长效管理上水平、硬件建设上档次方面狠下功夫,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突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实现大提升,确保顺利通过第五次“国卫”复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城市管理有创新、有突破,全面、出色完成省建设厅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确保省、市目标考核获得优异成绩。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两大建设:强化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1.在城区,重点完成小街小巷改造项目库、光亮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市政环卫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管理,进一步推进百条街巷亮点改造、夜景工程特色提升、环卫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工作,增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编制小街小巷改造项目库,推进百条街巷建设,专项改造20条小街小巷,解决无路灯小街小巷25条。二是实施安全隐患治理。开展枇杷沟山体地质灾害治理、滨江路沿线(沱一桥佳乐广场地基下沉、堡坎裂缝;会津门外滨江路段护坡梯步外凸、沉降变形)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三是改造城区有安全隐患的路灯设施和城区铸铁、已损坏水泥砼检查井。四是完善路灯配电设施,将原有配电源为公变的申请安装专变。五是全面提升城市照明设施平均照度,确保其达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

(2)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启动泸州市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项目,启动填埋库区、围墙、截洪沟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开展城区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启动或完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个。三是加大城区环卫设施配套力度,新建公厕3座、垃圾收集点3个,新增果皮箱200个。

(3)夜景照明工程建设。重新编制《泸州市城区夜景照明规划》,建设精品夜景照明工程,突出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特点,全面推行LED节能照明技术,增强节能降耗效果。按照《泸州市城区夜景照明规划》,推进城区夜景工程建设。

2.在农村,各县区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配套状况,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环境卫生水平;要保障环卫设施设备配备,推进环卫保洁常态化管理,提高清扫保洁质量;要加快环卫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环卫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地位。

(二)实施两项改革:加快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构建城市科学管理机制。

1.积极探索环卫管理新机制,加快环卫作业承包市场化改革步伐,降低城市管理成本,切实提高环卫保洁质量。首批在江阳区划出60万m2实行整体承包。进一步探索完善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的机制与办法,提高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水平。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门前三包”监管力度,强化环卫管理与检查考核,提高我市市容环境卫生整体质量。

2.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精神,按照市政府的安排,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着力三大管理:全面加强市容、环卫、执法管理,创新激励考核机制,推进常态化、长效化管理进程。

1.构建科学机制。一是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研究2010年城市市容环卫执法监督考核新机制,修订检查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检查考核和督查督办力度,有效推动城市管理质量提升。二是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机制。将管理、执法、作业等城管力量有效整合,减少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管理职责上的交叉和推诿、扯皮,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市容日常管理。一是加大市政路灯设施维护投入,扎实做好日常维护管理,提高设施完好使用率,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二是深入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国卫”复审标准,严格行政审批,加强户外广告、占道挖掘等的规范管理,继续推行户外广告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搞好占道挖掘过程跟踪管理,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3.加强环卫日常管理。一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环卫保洁人、财、物的投入,搞好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保洁质量,环卫保洁“五无一净”率95%以上。二是加强环卫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加大化粪池清掏及监管力度,确保安全使用,完好率90%以上。三是规范建筑施工工地、国土收储空地的环境卫生管理,督促施工工地硬化进出口道路,冲洗进出车辆,落实保洁责任。四是全面推行散装物料车辆加盖工作,加强弃土密闭运输管理。

4.加强城市执法管理。一是加强执法人员法制学习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其应对城市管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五乱”治理巩固工作,继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搞好常态管理,确保治理效果。三是加强执法文书和案卷管理。四是深化“城管三进”和商家建档管理活动,积极探索新的执法模式,不断减少执法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矛盾,增强管理效果。

(四)推进三大活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国卫”迎复审和爱国卫生工作,切实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确保顺利通过“国卫”复审。

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一是按照市委决定要求,努力加强市整治办的能力建设,切实抓好日常工作,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统筹、协调发展。二是按照总体规划,科学制定2010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圆满完成第五次“国卫”迎复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加强对县区的检查指导,结合区域特点,走好“三步走”部署第二步。即到2010年底,力争纳溪、泸县、合江、古蔺四个区县的城区和全市新增30%的乡镇、20%的村庄达到“五化”标准,促进全市城乡环境质量有效提升,为2011年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整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夯实基础。

2.“国卫”复审工作。一是根据全市总体安排,合理安排城管系统“国卫”迎复审工作,突出重点,狠抓难点,高标准、严要求履行好职责,全面推进局系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国卫”迎复审工作。二是市、区城管系统在“国卫”迎复审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对照“国卫”新标准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认真查漏补缺,从各个细节上狠抓落实,确保5月份正式复审顺利通过、“金牌”不倒。

3.爱国卫生工作。一是将爱国卫生工作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国卫”迎复审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制定2010年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并狠抓落实。二是大力开展“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卫生镇村创建力度,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三是以创建与巩固发展为载体,坚持和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巩固发展“国卫”成果,打造精品国家卫生城市。积极探索卫生细胞创建巩固新模式,不断提高卫生细胞创建巩固质量。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改厨改水改厕改圈活动步伐,不断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和卫生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五是扎实开展卫生防病、爱卫月活动和健康教育促进活动,积极提高全民文明卫生素质。

(五)建好一支队伍: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和城管队伍执行力。

1.以“两个能力”(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建设为重点,狠抓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富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班子团结,形成合力。

2.以“讲团结、树正气、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狠抓城管队伍建设,打造富有战斗力的城管队伍。深入开展“讲团结、树正气、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当前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与城市管理发展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全系统形成千方百计谋突破、凝心聚力挑重担,团结协作促发展,真抓实干争一流的良好局面。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健全落实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继续落实《工作规划方案》,着力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廉政教育,积极创新反腐倡廉制度,完善级科干部廉政档案制度,探索党风廉政“三化”建设,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强化行政及执法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认真抓好市政环卫工程建设质量专项治理,制定监督考核办法,确保建设质量。三是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提高财务透明度,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四是以行政效能监察为重点,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新晨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两大能力”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城管系统干部职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树立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团结发展的精神风貌。

(二)深化行政效能建设和软环境治理,强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提升干部职工爱岗尽职、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质量,营造风清气正、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实施月推进计划和巡查制度,强化过程监督,脚踏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确保城市管理目标全面完成。

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第7篇

[关键词]城市品质;国家卫生城市;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5;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5-0060-04

城市品质,是指一个城市的品位和质量。反映一个城市内在精神实质和外在形象高度统一。也就是说既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生态环境、道路交通、产业结构、居住条件等外形的特质,又包括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管理水平、市民素质等内涵的特色。

一、提升城市品质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市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发展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提升城市品质,既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城市品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必然要求

高品质的城市是将城市美好的外在形象与优秀的文化内涵完美结合,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是“让人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04年,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的地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举世瞩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4年的55%,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是,在城市发展快速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的产生,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工作要求的重要因素,降低了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因此,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城市成为人们的热切期盼。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强调要提高居民幸福感。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可见,为了满足人民更美好生活的愿望,今后城市发展必须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

(二)提升城市品质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城市品质是一个城市内部各要素在人们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的反映,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魅力,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地位和价值,是构建这个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在城市化进程中,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城市品质作为一种“软实力”,对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影响举足轻重。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和机构都认识到提升城市品质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国际上许多诸如纽约等著名的大城市都提出城市人性化、多元化、绿色化发展策略。在国内,杭州等城市也先后开展了新一轮以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为重点的城市美化运动。在这种新形势下,现代化城市发展必须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努力建设规划精当、建设精致、管理精细、环境优美能凸显个性和特色的城市,以增强城市的魅力、活力和吸引力,为城市吸引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经济增长要素,获取更丰富的资源,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意义

城市品质是一个多元综合的概念,涵盖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认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就是在城市的发展中,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国家卫生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的健康教育、食品和市容等环境卫生方面的最高认可,是评价和反映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过程就是对一个城市外在形象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从而促进城市文明素质、管理水平等内在本质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的过程。因此,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促进一个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综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对提升城市品位的意义重大。

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能改善城市卫生情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既要考察城市环保、市容环境卫生等指标,还要考察城市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等福祉。通过创城活动,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大力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改善居民生活工作环境,预防和消除疾病,提高市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彻底改变城市的环境状况,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能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过程,不是单纯的卫生整治、环境改善的过程,而是通过对城市环境、卫生领域的治理和改善,改市民以前马路摆摊、占道经营和乱扔乱倒,乱贴乱挂的行为习惯,引导广大市民培育崇文明、讲卫生、遵公德的行为习惯和意识,推动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所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推动居民思想观念的革命和行为习惯转变的过程,是陶冶广大市民道德情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进而提高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

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能优化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之间吸引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投资环境的优劣将成为一个城市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抢占先机的关键性因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对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进而增强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使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对环境卫生的整治,培育积极向上健康的城市卫生文化,使城市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层次不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聚集力进一步增强,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不断流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建卫生城市,实质上是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后劲。

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一些地方创卫过程一样,枣庄市在创卫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归纳如下:

1.硬件设施配套上与标准还有差距。尽管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等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枣庄市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枣庄市是典型的老城区,一些城市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建设欠账较大、配套不到位。特别是市中区,大量的国有工矿棚户区遍布城区,这些棚户区房屋陈旧、道路不通、排水不畅、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较重,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与创建标准尚有差距。这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创卫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创卫过程中,枣庄市通过一系列措施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为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创卫活动奠定了基础,也有很大部分人积极支持和参与到创卫活动中来,但由于市民文化素质层次不同,对创卫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同,因此仍有部分市民还存在不文明行为、不卫生习惯,特别是一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边际交界处的“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设摊点等行为屡禁不止,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顽疾。不仅影响了创卫工作的进行,也阻碍了城市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归根到底是人的城市,创卫工作只有最终落实到人自觉遵守文明卫生习惯和行为上,才能真正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的品质。

3.缺乏城市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创卫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就是城市环境卫生,因为城市环境卫生是一个系统的动态性工程,具有可变性、反复性和广泛性,突击性抓整治虽然能在极短时间内解决其突出问题,迅速改变市容市貌,但如果忽视了城市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就很容易反弹。枣庄市在创卫过程中因为缺乏长效机制就出现了环卫问题反弹――治理――再反弹――再治理的恶性循环,不仅加大了创卫工作的难度和长度,也在市民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个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地方的创卫工作中,充分说明了城市管理水平的亟待提高。

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措施

为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山东省提出“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目标的现代城市发展规划意见。根据中央和省委意见精神,2016年4月20日,枣庄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枣庄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提出了努力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新枣庄的目标定位。在这个目标定位的指导下,枣庄市开始了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在2013年12月成功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后,2015年6月,枣庄又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并争取在2017年创建成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在通过省创卫暗访组的考察评估后现在已进入关键阶段。总结其做法、措施和遇到的问题,值得借鉴和思考。

1.强化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创卫合力。创建卫生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枣庄市从创建活动一开始就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保障了创建工作高效运行。成立了由市长任总指挥的市创卫指挥部,组建了科级以上干部为主的市创卫办,设立了综合协调、技术指导、档案整理、舆论宣传、督导督查等工作组,各区、市直各单位也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实行“网格化”管理与包括城市管理、城乡建设、食品安全等“七条重点专线”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建立了领导帮包创卫工作机制,帮包领导深入工作一线,协调解决创卫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建立了督导考评促进机制和跟踪问效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有力促进了创卫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

2.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创卫共识。创卫是一场群众观念和卫生习惯的革命,不仅在于让城市变得更美、功能更完善,更在于市民卫生意识的增强。在创卫工作中枣庄市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主渠道作用,在《枣庄日报》、枣庄广播电视台、鲁南传媒网、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均开辟创卫专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了浓厚氛围。同时,依托12345市长热线电话设立了创卫投诉平台,建立枣庄市创建家卫生城市网站,开通“创卫在线”、“创卫随手拍”等微信平台。在城区主要出入口、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印制发放创卫宣传资料,组建“创卫义工队”、“爱心出租车队”等创卫志愿者队伍,让更多市民从理解创卫、支持创卫到参与推动创卫工作,真正成为城市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3.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根本物质基础,也是“创国卫”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硬性指标。枣庄市紧扣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创卫资金投入,弥补历史“欠账”,改造完善公共设施。对66个城中村和10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整治;新修、改造城市道路210公里,同时对城区农贸市场、旱厕、垃圾处理站和煤矿煤窑等落后产能进行了改造提升和淘汰处理。据统计,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180亿元。这些措施使枣庄市的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既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也实现了城市共建共享、惠泽百姓的创卫目标。

4.科学管理,规范整治,改善市容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关键是根治“脏乱差”。枣庄市始终坚持科学管理和严格执法并重、服务”与“管理”并举,以为民创卫为理念,始终把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创卫的重点,不断整顿规范各类经营单位的店外经营、门外经营、占道经营和城市经营秩序混乱、道路拥挤、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疏堵结合,全力“治脏”、“治乱”、“治违”,市容环境得到较大改观。

这些措施让创城工作成为“六城同创”的重要内容和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的关键抓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五、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来提升城市品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注重人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城市品质的提升不仅有赖于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要靠城市发展的推动者,即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文明素质的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归根到底还是要改变人民的生活行为习惯。因此,创卫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多措并举,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支持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改陋习、树新风,切实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彻底杜绝城市中的不文明不卫生的现象,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提高才能持续长久,才能真正提高整个城市文明程度,达到提升城市品质的创卫目标,最终提高城市竞争力,让城市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2.要注重提炼城市特色,展现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现代化的城市其城市品质有共同的特点,同时也有各自不同的韵味。公共道德和时代精神是城市品质的共同特点,而基于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而形成的文化品位、个性魅力构成了城市品质的不同内容,这就是所谓的区域文化,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构成城市品质的本土化和个性化。因此创卫工作要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运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将市政建设与环境改善结合起来。同时为避免造成同质化、重复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过程中,注重提炼城市特色,以此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对枣庄市而言,各个区要在创卫过程中坚持“体现枣庄区域特色、反映枣庄历史文化、经营城市记忆”的原则,把枣庄特有的“中兴文化”和“运河文化”、煤炭和铁道游击队等特色凸显到城市环境改造中来,塑造出其独特的外形,彰显其独有的文化内涵。

3.要注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城市高品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彰显城市竞争力、城市形象、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推选过程中采用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城市生态环境,二是城市管理水平。可见城市管理水平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意义。因此要借助创卫这一载体,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城市品质。首先要制定规范性的文件和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民为主体的创卫工作机制。其次要树立“大卫生”的管理思想。把市民健康提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围绕城市功能,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第三,创新环卫服务管理体制,实现城市卫生向长效管理、日常管理转化。目前枣庄市创卫办已制定下发了《枣庄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和完善创卫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经营水平,努力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制度化管理的转变。要求促进市容环境管理稳固化,环境维护工作标准化、常态化。第四,要建立全民参与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凝聚管理合力。

参考文献:

[1]李高军,莫晓斌.文化视域中的宜居城市品质培育―以湖南省益阳城市文化发展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0,(11).

[2]魏恩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对策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9).

[3]谢立梅,邢召全,张霞,李士).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中卫生事业管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