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发展农业的因素(合集7篇)

时间:2023-09-17 14:52:46
发展农业的因素

发展农业的因素第1篇

永清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但具有一定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相对较少,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少,转化带动能力较低。据调查到2012年末全县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30余家,总产值仅7.1亿元,而其中实力较强的企业也仅是近三年发展起来的新企业,如恒都美业、海泽田、河北民盛园、绿野仙庄等几家企业,这些企业又与旅游观光农业密切相关,带动的农户较少,而全县大多数的蔬菜、棉花等需要龙头企业冷藏、保鲜、配送、加工等,此类有实力的企业如蔬菜冷藏、保鲜、加工全县仅有3家,年加工蔬菜140万吨,棉花加工企业40家,年加工棉花2.9万吨,无法满足全县年产300万吨蔬菜、7.6万吨棉花的实际需要;同时,企业现有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对农产品只能进行初加工和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质量难以保证,无法形成拳头产品,从而限制了对当地农产品的吞吐能力,订单农业受到制约。

二、金融机构对订单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三年永清县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2010年至2012年全县各项贷款分别增加86953万元、93620万元和85807万元,远高于2009年(增加43141万元)以前各年度,其中涉农贷款分别增加63985万元、84308万元和72821万元,而其中订单农业贷款一笔未放,据调查,永清县能够形成订单农业的不仅仅是蔬菜产业,其中棉花加工、奶牛养殖均是订单农业的生力军,特别是棉花加工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较大,高峰期每户企业资金需求在300万元-400万元,全县棉花加工企业年资金需求总量在1.6亿元左右,而每年仅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2000万元左右,资金缺口达1.4亿元。造成金融机构对订单农业支持乏力的原因:一是受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对纯农业贷款投放积极性不高。二是金融机构创新意识不足,缺少适合订单农业的金融产品。

三、建议

发展农业的因素第2篇

贵州是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山区农业省。从总体上看,人多地少是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长期性制约因素,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增长水平,则是事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农业以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在三个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一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贵州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相对优势,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效改变了贵州农业效益低下和农民增收困难的被动局面,各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农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二是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着力减轻农业负荷、实现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完善鼓励劳务输出的政策和办法,逐步把劳务输出纳入市场就业的框架,初步构建了以公共职业介绍为主体、民办中介机构和基层服务站积极参与的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和创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民培训机制,提高我省农民就业竞争力,调整农民打工的地域结构,面向全国开拓新的领域,在保障外出务工者的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是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较为显著地抑制了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势头,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把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我省着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部门一体化运作,从部门整合和职能调整考虑,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支持和配合,结合机构改革需要,实施“农口大部制”调整方案,进一步发挥了农口部门统筹、协调的“龙头”作用。

从总体上看,贵州省通过推进改革、调整政策和增加投入,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问题仍然不断产生,贵州农业发展过程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制约因素,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贵州农业与其他省区竞争粮食等耗费土地的农产品的增长规模是没有出路的,在人地矛盾极其尖锐的条件下,贵州农业发展尤其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走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主线的道路。

制约贵州农业发展

的关键性因素

全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形象的说,贵州农村每5人中就约有1人为贫困人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中每7人就约有1人在贵州。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374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7.3%,仅高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78元的水平;全省农村恩格尔系数一直都在50%以上,高出全国近10个百分点,农村整体贫困特征较为突出,贫困人口总体素质偏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外部压力趋于加大。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本身资源约束比较严峻,现正处于起步期,但当前全面强调粮食安全的外部压力,可能对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

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长远战略,也是当前农村发展之要务,不仅关系农民增收,而且事关农村稳定。去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农民工返乡回流如果再拖长时间,农民出不去打工,收入将明显下降。从眼前看,我省800多万打工大军,600多万跨省,主要面向沿海地区。各级政府要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多想办法,舍得投入,倾力为打工农民服务。就总体而言,贵州劳务输出仍处于粗放化的初级阶段,在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正在从体力优先向技能优先转变、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加大贵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乃当务之急。

农业生产要素的外部流失愈加严重。贵州农村耕地资源和资金要素十分稀缺,但主要由于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反向导向,当前全省农用耕地和农村资金向农村外部流失的矛盾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利益,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农业发展的基础也必然因此受到严重削弱。

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使贵州农业大有可为

从宏观角度判断,未来贵州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立足实际,扬长避短,突出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从根本上确立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主导的战略思路,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实施重大突破:

坚定不移地坚持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做到确保粮食安全与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两不误。贵州农业发展必须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首先在建立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上实现突破,进而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规模求发展,以特色争效益,真正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眼“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库”的结合。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狠抓结构调整,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鼓励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形成区域特色。

坚持不懈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三农”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贵州而言,扶贫开发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形势有利,条件具备,任务艰巨,要从体制机制入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开发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制定新一轮区域扶贫规划和政策措施,大力推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推广黔西县太来乡扶贫开发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帮扶制度,鼓励民间力量、非公有制经济、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形成竞争态势,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竞相涌流。

持之以恒地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贵州劳务输出产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现在发生两个方面极其重要的变化:一是以政府推动为主的劳务输出向以市场推动为主的劳务输出转化;二是劳务输出的就业竞争正在从体力优先向技能优先转化。与之相适应,贵州劳务输出产业发展战略必须进行重大调整:一是全力强化政府在公共培训、权益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服务职能;二是大力扶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派遣、创业指导等劳务输出服务企业发展;三是进一步开放农村职业教育市场,有针对性地强化职能培训。

发展农业的因素第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影响;因素;发展

一、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历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和农民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随着惠农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业经济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大,农业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和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对于显著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种类,要重点进行预防和整治。通过现阶段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可以为制定农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各个省份的农业经济发展不平均,各个省份农业发展速度差别较大,需要进行各个省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均衡稳定发展。

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实际条件,有针对性的改进,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速度。首先农村劳动人员年末的数量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表面,劳动力等因素增加后,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数量主要通过工作时间确定,但是具体的农业工作时间是很难确定的。因此通常利用劳动人员的数量来进行劳动力的确定。在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时,可以将从农业生产年末的数量作为劳动力的参数。农业机械的总动力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可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我国传统的农业人工操作的比例较大,农业生产效率较低。通过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增加农业的产出,所以选用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科技发展的代表因素。

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土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空闲土地,这些空闲土地影响到农业的总产值。农业播种面积表明农业种植用地的总数量,包括没有利用的闲置土地,该影响因素表示土地资源的种植潜力大小。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成本要占到总成本很大一部分。通过使用恰当的化肥种类和使用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结构类型、组成结构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投入的数量会影响到农业产出的数量,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投资、贷款、农户自身三个方面。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依靠财政支出,对农业生产设施、技术更新的支出的费用。贷款主要是应用到农业生产发展中贷款资金,农户的投入是指农户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对农业进行的投入。

国家政府补贴和惠农的力度也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及各种惠农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惠农政策包括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农村种植土地的资金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等方面。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潜力。通过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的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素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对于行业人才衡量标准难以把握,要实现定量分析人力资源水平非常困难。通常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确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例如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中,选择每百个农村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这个人数可以基本上反映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气象灾害是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辽阔,受到的自然灾害的类型众多,灾害的面积较大。农业气象灾害可以导致农业产量降低,严重的自然灾害,将会导致农作物的绝产,因此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确定农业自然灾害大小时,通常选用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的面积,作为衡量农业自然灾害大小的重要参数。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因素或者某些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因素共同相互影响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际分析,得到科技投入、政府支持、气候环境、金融状况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整体数量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通过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分析得出,农业经济中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力是可以改变的,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随着农业机械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农业的富余劳动力逐渐的增多,劳动力投入的总量在不断下降,富余的劳动力逐渐投入到非农业生产中。通过不断的调整我国农业的结构,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首先要做好农业结构的调整,在保证我国粮食供应充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等行业,保证我国农业结构的合理稳定。同时要结合当地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保证特色产业优中更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通过大力发生非农业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较为明显,气象灾害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牲畜的死亡等,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为了不断地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需要大力扶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显著的各个因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等,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对影响我国农工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应当尽量的避免和减少。例如在气象灾害方面,大力发展气象灾害的高效、准确预报技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确保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就进行了相应的防护。重点分析出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结论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基础经济,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可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通过使用恰当的化肥种类和使用量,可以有效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以及各种惠农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确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例如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中,选择每百个农村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这个人数可以基本上反映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科技投入、政府支持、气候环境、金融状况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整体数量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通过不断的调整我国农业的结构,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通过研究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斌.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的新疆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评价[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03).

[2]邱福林,穆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协整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06).

发展农业的因素第4篇

土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空闲土地,这些空闲土地影响到农业的总产值。农业播种面积表明农业种植用地的总数量,包括没有利用的闲置土地,该影响因素表示土地资源的种植潜力大小。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成本要占到总成本很大一部分。通过使用恰当的化肥种类和使用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结构类型、组成结构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投入的数量会影响到农业产出的数量,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投资、贷款、农户自身三个方面。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依靠财政支出,对农业生产设施、技术更新的支出的费用。贷款主要是应用到农业生产发展中贷款资金,农户的投入是指农户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对农业进行的投入。

国家政府补贴和惠农的力度也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及各种惠农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惠农政策包括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农村种植土地的资金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等方面。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潜力。通过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的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素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对于行业人才衡量标准难以把握,要实现定量分析人力资源水平非常困难。通常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确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

例如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中,选择每百个农村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这个人数可以基本上反映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气象灾害是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辽阔,受到的自然灾害的类型众多,灾害的面积较大。农业气象灾害可以导致农业产量降低,严重的自然灾害,将会导致农作物的绝产,因此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确定农业自然灾害大小时,通常选用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的面积,作为衡量农业自然灾害大小的重要参数。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因素或者某些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因素共同相互影响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际分析,得到科技投入、政府支持、气候环境、金融状况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整体数量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通过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分析得出,农业经济中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力是可以改变的,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农业机械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农业的富余劳动力逐渐的增多,劳动力投入的总量在不断下降,富余的劳动力逐渐投入到非农业生产中。通过不断的调整我国农业的结构,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首先要做好农业结构的调整,在保证我国粮食供应充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等行业,保证我国农业结构的合理稳定。同时要结合当地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保证特色产业优中更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通过大力发生非农业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较为明显,气象灾害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牲畜的死亡等,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为了不断地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需要大力扶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显著的各个因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等,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对影响我国农工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应当尽量的避免和减少。例如在气象灾害方面,大力发展气象灾害的高效、准确预报技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确保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就进行了相应的防护。重点分析出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结论

发展农业的因素第5篇

关键词 农业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90-01

1 农村农业生产现状

1.1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大多出现空心化、老龄化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妇孺,文化水平层次较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加之,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强烈,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1-2]。由此可见,当前农村的农业生产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来经营。

1.2 土地经营分散,农业现代化无法得到推广

近年来,虽然收割机已是农村农忙时节必不可少的农业机械,然而在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零星分布的生产模式下,大型旋耕机、插秧机等机械得不到普遍应用。即使政府给予适当购机补贴,农民购机积极性仍旧不高,甚至投机取巧,将政府补贴购置的这些机械转手卖掉。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使农村机械化无法普及,这就要求各家各户农具齐全、粮食储藏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直接导致农民的居住条件不能彻底改善,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3 农业附加值少,污染严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等在农村中的使用日益广泛,粮食收获后留下的秸秆不再是农村生活燃料必不可少的部分,为方便处理,目前大多数农民采用大量焚烧秸秆,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还破坏了土壤质量。

1.4 盲目上项目,增产不一定能增收

以泰兴市河失镇赵杜村为例,其常年种植地膜花生,地膜花生比普通花生种植平均产量要高出1 125~1 500 kg/hm2。往年是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2013年5月该村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连片流转33.33 hm2土地用于种植地膜花生,虽然通过土地流转,适当规模种植能增加农业产量,但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农民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出现增产不能增收的局面。

由此可见,在当今农业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现有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 发展对策

2.1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一是加强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与现代农业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逐步把职业教育的重心下移,积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三是深入实施农技人才培训,优化农技推广人员结构设置,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3-4]。

2.2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集中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完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联合农户,做强产业。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及专业大户、农村能人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建立现代农业营销组织,积极推进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发展[5]。

2.3 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增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生态型特色农业[6-7]。

2.4 及时准确市场行情

政府要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及时传递科技、市场信息,保证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及早调整经营方向[8-10]。

3 参考文献

[1] 阿日古娜.现代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68-70.

[2] 王胜平.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12(2):26-28.

[3] 王莉莉,吴文生,吴声怡.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9(3):52-55.

[4] 徐慧慧.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5] 吕迅,何慧丽.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1(12):93-95.

[6] 吴强,陈丹梅,缪仕国,等.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05(1):32-36.

[7] 张明,孙艳,刘长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42-43.

[8] 张晓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2007(5):91-93,101.

发展农业的因素第6篇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制约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1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农业基础薄弱, 自然灾害频发

从历史上看, 我国一直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尽管近年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中低产田的改造, 但整体上仍然比较薄弱, 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 生产能力不稳。尤其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的问题。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状况在我国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新形势下制约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农业技术落后, 生产力低下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 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 归根到底必须依靠科技来实现, 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但是,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 尤其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已成为农民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而形成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 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科技人员少, 组织机构不健全; 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 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1.3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和半文盲占较大比例, 另外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 特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 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农村中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市场意识不强。同时, 他们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 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这样的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 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2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对策

2.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虽然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开发、利用和推广的投入。建立有效的支持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支持体系,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支持体系。

2.2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要深入加大对科教兴农的财政投入,对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要加大财政支出,围绕提高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攻关,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给农民传授实用技术,积极投入到农村。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把科研力量集中运用到园艺产品、深加工产品上,使农业经济向着高档次、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围绕降低生产成本开展技术研发。大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能和节劳农业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加大对基层农技所技术设备的投入,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农技推广人员,去基层重点指导农户、农业企业的工作,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3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经济,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科技水平,他们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农村的现有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多种方式,多层次的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远程教育、函授等学习途径,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技术的培养,农民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4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行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用好土地使用权,才能使土地资源升值。只有把土地流转工作做好,才能把农业规模化经营搞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要运用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采取出租、转让、转包等形式,使土地流转起来,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又使土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要制定一些管理办法和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有章可循。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加以解决,使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发展农业的因素第7篇

1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基础设施薄弱

落后的农业基础设备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能运行,再加上单一的生产模式,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设施上的投入并不算少,甚至是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却仍受到阻碍,解决不了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1.2技术水平低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就现在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来看,现阶段的农业科学技术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水平的推广不受重视、科技培训网偏瘫、新的科技成果到不了农民的手中、知识老旧等等都是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表现。

1.3农民素质相对较低

农民是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农民的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农民大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知识能力有限,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而且还不愿接受新的科技知识,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素质无疑成为科学技术推广发展的阻碍。

1.4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78年推行以来,逐渐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主角。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们的积极性,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土地分散在农民手中,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就无法满足,农产品的结构面临相对单一的局面,同时也使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难以流转,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些建议

2.1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过分分散,政府应该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财务支出的主要项目。除了改善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政府还应该优化调整财务支出的结构,使得财务支出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科学技术的开发、使用和推广等方面资金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一个支持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的支持体系。

2.2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将科学技术放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加大财政在科学技术推广这一方面的支出,同时要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开展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田间了解具体的农产品品种以及它的生长条件。实现新的科学研究以后,应该让科研人员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帮助农民了解新的科研成果,并在联系和交流中实现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推广。其次,要重视科研体制的改革,转变传统的以简单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模式,将深加工产品作为农产品加工的重点,将科研的重点转向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最后,农技所的科研投入也应该有所加大,培养一些技术水平过硬的科研人员,深入到田地中去指导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3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我国发展农业经济需要积极的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把自然环境与农业经济有效结合的措施,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科学转型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发展农业经济,就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农业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来抓,要坚持集约开发,资源保护,污染防治以及循环利用的原则,同时需要投入减量以及生产清洁并举,加快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大力的推动农村清洁工程的示范建设工作,进而推进农村环境的治理,最终改善农村人的居住环境。探讨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建设与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机制体系等问题,需要不断的开展与实现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交流与创新。

2.4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民的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推广的一个很大的阻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对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展开科学技术的培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种方式的农民技能培训系统。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和新技能推广,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力度。

2.5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土地的资源利用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土地使用权的利用对于升值土地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的流转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保持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的出租、转让和转包,实现土地的流转、优化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政策,让土地的流转有律可循,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手续,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格局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依旧受到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水平、农民的素质以及现有土地制度的限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余丽萍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三溪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姜岩.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之研究[J].大众文艺,2011(13).

[2]郝鹏飞,刘冬蕾.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经济导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