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合集7篇)

时间:2023-09-28 15:44:55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第1篇

[关键字] 城市建筑 经济性 建筑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06-1

1城市建筑发展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关于对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

(1)城市建筑经济客观条件,指的是工程师在考虑建筑物功能是否齐全、采用建筑技术是否先进、建筑形式表达是否美观等的基础上,对以上内容的实现,是否也建立在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考究。目前,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仅考虑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和外观形式表达,为了争取立项,在工程造价在估算、预算和决算等方面,超出工程实际允许的经济条件范围。

(2)建筑成本的最小化理念,容易让人产生采用廉价材料、采用非先进设备、压缩人工成本等片面剪接。而事实上,城市建筑过程中考虑建筑成本最小化,忽略了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成本,工程项目片面追求新奇、华丽、奢侈和高档,缺乏对社会资料综合有效利用的研究,建筑材料选用昂贵,譬如某城市采购不锈钢建筑桥梁栏杆花费了50万,而同样更加经济、实惠、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水磨石栏杆仅需20万。

(3)城市建筑缺乏经济观念,建设思想墨守成规,不做多个技术方案的比较,忽略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只注重造型和功能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部门对设计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是很难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的。

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创新建议

2.1把握建设总局,减少能源消耗

城市建筑的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全局性的观念,在建设某类建筑物的同时,要避免片面追求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其他建筑项目的效益:

(1)项目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建设用地的经济性,使得建设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建筑用地的地形、与其他建筑物关系、周边其他环境等进行综合了解,提高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建筑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的特点,合理配置建筑物的群体,有效利用建筑用地,提高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功能模块,进行类比布局,充分发挥空间效益。

(2)在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因地制宜地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首先是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客观条件出发,研究当地人群的消费需求,然后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切实做到经济可行;其次是建筑物的设计与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譬如气温、气候、地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避免建筑物在施工使用时候受到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再次是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城市建筑必须建立在当地人群的信仰和审美的基础上。如果建筑方案无法获得使用者(当地人群)的认可,那么经济适用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城市建筑必须当地人群的人文环境纳入工程方案当中,作为建筑项目同步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2.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性的城市建筑指的是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建筑物。城市建筑的经济性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1)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我们为了达到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要求,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建设投资的高效性。城市的经济性理念,要考虑到建设成本的高低,将建设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正确处理建筑施工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2)现代城市建筑倡导的各种技术,必须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避免盲目追求建筑物的奢华和建筑风格的标新立异,对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引入先进技术的成本压力较大。因此,城市建筑在技术方面除了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之外,还要避免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先进技术的错误做法,要将先进建筑技术与工程成本允许条件相结合。

(3)建筑风格通常是指建筑物外表所体现的美观程度。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经济条件和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风俗习惯等确定建筑物的风格的。但是建筑风格并非某个区域所有人群的必然价值取向,经济实惠型的建筑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这就要求建筑项目启动的时候要将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性相结合,达到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相结合的效果。

2.3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并实现能源节约和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1)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是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求,譬如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以及各种自然水源等。

(2)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资源,譬如风能、地热和太阳能等。目前自然采光已经成为建筑经济性考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减少能源污染;自然通风作为建筑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总之,在城市建筑中综合考虑这些无污染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能够为建筑节约大量的能源。

(3)建筑材料和能源尽量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利用自然生长速度较快的材料,譬如竹子;利用当地的材料,减少运输带来经济损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城市建筑全局的角度,减少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对建筑经济性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仅做到建筑物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玲等.城市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编制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6期:34-38.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第2篇

【关键词】低碳金融;经济发展;建议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试点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重点项目,提出了“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1.1.1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保定市在以清洁能源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城市发展方面,成绩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电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保定・中国电谷”已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2005年―2008年,销售收入由60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骨干企业众多,其中,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航惠腾公司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1.1.2 尽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旨在发展光伏LED及LED其它产品,将其推广到太阳能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太阳能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7条路段的太阳能路灯应用改造,共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热利用、小区改造、公共园林等众多方面实现了低碳生活改革。

随后,又推出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荫行动”,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日均104.7万吨;园林绿地面积扩大,目前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4377.7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三绿”指标分别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助推绿色产业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也是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涞水县金融体系投放资金6000余万元,将“野三坡”景区发展成为5A级旅游重点景区,年收入超过6500万元;易县则着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区,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年收入超过560万元;又在“太阳城计划”中,完成23处景区(其中,自然景区10处、文物景区13处)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壮大和发展

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在低碳城市经济建设上,积极支持“保定・中国电谷”打造,为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对“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等新能源建设骨干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仅对“英利”新能源贷款高达54.91亿元,对“中航惠腾”等其他骨干企业投放贷款达13.05亿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给予新能源产业信贷政策优惠,建设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比如风电、光伏太阳能行业的投放,并且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客户政策,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浦发银行保定分行也给予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授信支持,同时开辟绿色信贷项目融资专项审批通道,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拓展节能减排市场,加大对节能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设银行及其办事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分别投放0.45亿元和0.12亿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低碳城市经济建设项目,为相关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对“碧水计划”建设项目发放贷款0.46亿元;建设银行对高阳污水处理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有力的促进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等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保定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绿色信贷”模式

保定市农村人口占比80%,是一个农业大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碳城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60万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建;中行保定分行对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绿色信贷”5820万元资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农业优质企业发展,2011年对生态农业发放贷款600万元;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0.11亿元,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为打造“山水保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及低碳技术的研发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财力有限,很难给予低碳经济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融资信贷、上市发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这两部文件偏重宏观指导,政策约束与激励作用不强。

2.2 低碳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同,与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矛盾

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为三大主线,节能环保、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社会效益。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发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转变,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十分注重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这与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相矛盾,低碳经济可能面临较严峻的融资形势。

2.3 新能源生产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可以替代煤和石油这些传统能源,通过先进成熟的低碳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加昂贵,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这种材料的生产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也是较高的。风能发电中玻纤风机叶片和风机轴承易损坏,会相应增加成本。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热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身造成极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综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若缺乏综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门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作用效果必然会受到阻碍和制约。于是,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个理念、两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框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物价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对金融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扶植,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风险补偿、担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对金融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资金配置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可见,建立综合的低碳经济扶持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的共赢,是实现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2 政府银行审慎选择支持低碳项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构成的金融体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该体系通过增加低碳项目融资力度,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信贷支持的方法,“双管齐下”,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首先,政府、银行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注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贷款审查、项目评估、借款人分析等“贷前”环节入手,审慎选择优质低碳项目,重点扶持。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下大力度控制商业银行对“三高一低”项目的资金贷放。最后,要加强低碳金融观念的宣传,在银行部门树立低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体系。

3.3 银行加强低碳金融创新,综合考核经营效益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拓宽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还应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总的来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当政府设定了碳排放的总量上限,于是排放权就会具有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获得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允许申请贷款的企业将其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绿色信贷”和“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为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规避工具,为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定一套适合低碳项目的贷款管理办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业贷款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并用由此节省下来的开支分期偿还设备价款。节能项目的提供者多为中小企业,它们一般不具备充分的抵押贷款条件,也较难获得银行满意的信用评级。按照传统的贷款管理方法,这些银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种新的贷款方式,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

3.4 大力引进培养碳金融人才等其他措施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第3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金融;贷款;问题;对策建议

金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大,现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当前阜新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更应当努力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大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服务和促进实体经济转型。

一、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6月,阜新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22亿元,同比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577亿元,同比增长16%。

(一)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占比五成,贷款“偏长”、“偏固”特点明显

上半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312亿元,同比增长11%,新增中长期贷款23亿元,占全部新增额的50%,成为拉动各项贷款增长的主要力量。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政府项目成为主导。部分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是主盯基础设施建设类贷款,而这种贷款多以长期项目贷款形式存在。风电、大唐国际、玉龙新城等重点项目的不断推进对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需求增加。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六个月全市固定资产贷款累计增加27.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8.1%,其中短期减少5.97亿元,中长期增加33.85亿元,贷款“偏固”特点明显。

(二)从行业分布看,贷款主要投向了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制造行业,“行业集中”、“客户集中”特点明显

截至6月份,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行业和制造业余额分别为95.1亿元和65.8亿元,占比分别为24.8%和17.2%。农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贷款占比分别为13.2%、9.8%和5.4%。其中,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公司、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泰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四家公司新增贷款12亿元,占全部新增额的25%,个别单户企业贷款余额已超40亿元。贷款行业高度集中,行业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转化为信贷风险的可能性增大,降低了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都十分不利。

二、金融支持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政策缺失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来讲,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持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在阜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尚没有获得专门关于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金融政策。各金融机构对阜新采取与其它城市一样的信贷政策,没有形成专门针对阜新经济转型特点的信贷产品体系和支持服务机制。

(二)信贷投入转化为投资进而形成产出的效率较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

阜新经济转型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额中信贷增加额所占的比重是呈递增的趋势,但单位投资增加额对GDP增加额的乘数关系却呈逐渐下降趋势。虽然金融资源的投入没有减少,但是其转化为投资进而形成产出的效率下降,投资本身对GDP贡献改变的幅度在减小。

(三)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接续替代产业融资受限

截至6月份,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贷款余额为95亿元,占全部信贷余额的23.5%,然而该行业工业增加值仅为6.8亿元。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少数行业,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都十分不利,尤其是风电行业对经济影响的间接性和滞后性,势必使得经济产出效应分散和滞后。电力行业的信贷集中度较重紧缩了银行对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

(四)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了银行信贷投入

截至2010年末,阜新市中小企业6311个,占全市企业总数99.9%,但90%以上均为小型企业,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非常少。金融机构从加强风险控制角度,不断强化信贷的责任约束,加之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困难重重。

(五)融资结构单一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但至今为止,阜新仅有一家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小。2001年,直接融资占比仅为0.51%,2007年直接融资比例为1.79%,直到目前全市仅有也1家上市公司。而且,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融资的渠道非常单一。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经济运行周期塑造信贷运行周期,归根结底经济决定金融,一地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必然决定该地区资金流向和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阜新市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应对处理经济金融问题时,把握经济与金融协调、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眼光要远、眼界要宽,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提高贷款产出率

加强银企合作,在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同时,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要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增强信贷投放活力。建立以信贷资金运营效率为重点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信贷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基层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改进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给予小额信贷充分的利率浮动权限,促进信贷资金良性运行。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的同时提高贷款产出效率,真正做到收益与风险相匹配,防止风险沉淀和积累。

(三)中央银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一是中央银行要引导商业银行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信息中介作用,及时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品、市场、经营管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加强对现有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二是及时对商业银行信贷过度集中行为进行预警预报,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对系统性或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对信贷集中进行控制。

(四)提升中小企业自身实力

银行授信不向中小企业集中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中小企业首先应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约束盲目的投资扩张行为。拓宽渠道增加企业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利用,加快周转。同时健全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形象。

(五)政策性银行带头,同时争取商业性银行配合,为阜新经济转型提供专项贷款

建议有关部委搭建国家开发银行支持资源枯竭城市信贷操作平台,争取国有商业银行配合,为经济转型重点项目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同时利用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调整之机,设立农业专项贷款,专门用于支持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各国有银行省级机构在对阜新经济转型项目的贷款审批上,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同时充分考虑到阜新经济转型的特殊性,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信贷审批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刘大鹏.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J].中国商贸2011.9.

[2]韩蓉.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转型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

[3]陈月亮等.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J].浙江金融.2012.10.

[4]巴曙松.服务“小微” 促金融转型[J].财经.2012.1.

[5]祝洪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以大庆市为例[D].黑龙江大学.2011.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第4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 经济发展战略

一、循环经济模式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意义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在现有的426座资源型矿区中,处于成长期的有84个,占19.7%;鼎盛期的291个,占68.3%;进入衰退期的51个,占12%,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其中包括21座森工城市),随着资源开采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衰退问题及环境质量劣化问题。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为三大原则,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首先,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的资源削减的基础之上,即减量化的基础之上,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减少经济源头的资源使用量和污染产生,其次才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而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允许将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生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它有利于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城市的良性成长。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建议

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及我国目前的循环经济的立法与实践状况,我国的资源城市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立法保护循环经济的推广进行制度。要界定各部门的实践和推广循环经济的职责,加快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逐步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要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制度,政府责任制度和对循环经济企业的激励制度等等。要详细地编制资源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分阶段的目标规划,应当分别编制可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废弃物目录,要制定各行业的排污标准和收费标准,要规定各行业的废弃回收的职责和相关管理制度等等规范企业和社会公众行为的循环经济的制度和条例,以指导生产者再利用和再生利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明确有关部门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和权限,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战略。资源城市的主导产业――资源开采与加工业属于第二产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这个产业具有有限的存在期限,因此,资源城市的政府要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利用循环经济的原则,首先尽量减小资源开采业在资源城市产业中的比重,要对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的资源开采业进行管制,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注重发展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电机电器工业等附加值高的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要大力发展环境无害化的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业,制造业等技术含量高、污染程度小的产业。根据资源城市的条件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有重点地选择了比如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最终使资源城市形成以资源的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损害低的两低一高的高度化的产业结构。

第三,循环经济在选择与培育转型主导产业时的应用。资源城市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内往往依附于资源型企业,从国外经验看,矿业经济产业链延伸过程中,资源型企业常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形成煤钢联合体,煤电联合体,石油化工联合体,而在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的转变过程中,资源型型企业与这些联合体不但不能作为城市产业转型的主体,而且它们的存在及其专业化特点对城市形成了锁定效应,不利于经济多元化的形成,当资源发生枯竭,资源企业步入危机,陷入衰退期,于是相应的联合体也步入了末路,所以,从资源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讲,其在培育转型的主导产业时,要注意循环经济的应用,培育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可持续性,真正解决资源城市的成长问题。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资源城市的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各种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支持,要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使节约资源的行为有利可图,将企业和个人节约资源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从而形成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实现建立循环社会的全员性或社会化的氛围。要加强循环经济理念在社会公众的中宣传,使一般公众能够认识到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对建立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日常的行为上自觉地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从而为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 2002(11)

[2]Kenneth E. Boulding, 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 From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M].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96

[3]郝家龙 翟纯红:循环经济与资源城市成长路径[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第5篇

【论文摘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极作用,但是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赖于区域发展特征。本文旨在分析重庆市城市体系发展的差异及重庆市都市区在区域经济中的效应,对重庆市如何发挥城市经济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区域差异; 效应 [Abstract]The city play the growth pole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but the urban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 to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reg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cit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Chongqing metropolis area in region econom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to developing the urban economy to impetus entire region development Key word: Urban economy; Region difference; Effect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流作用。城市功能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不但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各个地方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在不同强度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直接把增长极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面积8.24万km2,人口3144.23万,其中农业人口2358.4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2011年) 。重庆市不仅在四个直辖市中城市化水平最低(表1),而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2)。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在西部探索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道路,是重庆面临的一项历史重任。 表1 重庆直辖市成立时四城市城镇化率水平(1997年) 人口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总人口(万人) 1216.7 1305.5 899.8 3042.9 非农人口(万人) 722.7 943.1 515.4 594.6 城镇化率(%) 59.4 72.2 57.3 19.5 表2 重庆市城镇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 年份 全国 重庆市 总人口 (万) 城镇人口 (万) 城镇化率(%) 总人口(万) 城镇人口(万) 城镇化率 (%) 1980 98705 19140 19.39 2664 373 14.00 1985 105851 25094 23.71 2768 457 19.51 1990 114333 30195 26.41 2920 492 16.85 1992 117171 32175 27.46 2950 511 17.32 1994 119850 34169 28.35 2985 545 18.26 1996 122389 37304 30.48 3022 577 19.09 1998 124761 41608 33.35 3059 614 20.07 2000 126743 45906 36.22 3091 660 21.35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重庆统计年鉴2003 1、城市体系特征分析 城市在区域内部的规模可以通 过城市指数来反映,城市指数可用首位城市与其他较大城市相应数值构造。本文选取三城市指数,它是指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第二、第三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总和之比,它反映了城市体系中除首位城市以外的其它高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或大城市的发育状况。(注:万州、涪陵为人口数仅次于重庆主城区的城市。) 表3:重庆市2000—2011年三城市指数(人口单位为:万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万州 155.06 153.95 153.10 151.49 150.67 涪陵 104.36 103.15 102.63 100.88 100.67 主城区 634.36 638.30 644.20 647.00 656.66 三城市指数 2.45 2.48 2.52 2.56 2.61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5 从2000年到2011年5年内,三城市指数都在2.5左右(表3),表现为特大城市孤悬(重庆市主城区),明显缺少介于特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等规模城镇。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表现为单个城市的扩散(依靠重庆市主城区),重庆城区与中小城镇、县间的断层极大地抑制了各城市(县)间、各城市(县)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梯度扩散,城市还只是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 2、重庆城市经济在发展中的效应分析 2.1 规模聚集效应 城市人口和各种活动的集中分布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共享规模经济利益,厂商因彼此位于附近,而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果或费用减少,即聚集效应 ,其主要表现在工业和交通方面。作为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重庆市工业基础雄厚,以汽车(摩托车) 、冶金、化工、机电等为主体。交通方面,重庆是西部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全市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省道一级和二级公路为主干线的放射状快速公路网,并相应新建了菜园坝、陈家坪等一批重要的客货运输枢纽,铁路方面拥有成渝、川黔、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干线, 2000年底铁路正线总延长630.14Km。航空方面,江北国际机场开通了7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航城市达53个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规模优势,人口和产业的集中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提供了市场,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使得重庆的城市经济量成为区域经济核心,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表4)。 表4:都市区占全市GDP比重(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全市GDP 1479.71 1589.34 1749.77 1971.3 2250.56 2665.39 都市区GDP 528.44 580.64 655.62 740.2 887.01 1041.98 所占比重(%) 35.71 36.53 37.47 37.55 39.41 39.09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05整理 2.2 分工效应 发展经济学认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垂直分工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益,二是同行业企业的集中需求所产生的分工细密和深化,由此产生的相互需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庆工业基地的核心分布在重庆城区以及原重庆辖区内东西向的长江河谷、南北向的川黔和襄渝铁路及同向公路干道所组成的产业密集区,也是目前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人口、产业、资源组合最密集的区域,随着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的调整,重庆中心城区要实现向第三产业为重点的转移 ,主城区内高耗能、高污染、大运量的重化工企业和项目,要创造条件逐步转产或迁到市区以外,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必要向库区转移,利用库区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2.3 结构效应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 的上升,亦即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的不断聚集能吸引新资源,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20 多年来,重庆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78 年的36. 8∶45. 8∶17. 4 调整为2004 年的15. 9∶44. 3∶39. 8(见表6)。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得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流向效率高的部门,促进经济显著增长。 表5:1978-2011年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 1978 1984 1990 1994 1998 2000 2002 2004 第一产业 36.8 38.5 33.4 25.8 20.9 17.8 16.0 15.9 第二产业 45.8 40.8 39.7 43.5 41.0 41.4 42.0 44.3 第三产业 17.4 20.7 26.9 30.7 38.1 40.8 42.0 39.8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5 第一产业总产值在GDP 中的比例有很大下降(表5),由1978 年的36. 8 %降至2004 年15. 9 %;第二产业稳中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上升较快,相对1978 年而言,2004 年翻了一番还多。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 3、对重庆市发挥城市经济带动作用的建议 3.1 根据经济基础及地理位置制定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产业 重庆市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市域面积是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倍多。2001年,重庆市依据各区县(市)的自然及经济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遵循劳动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功能要求等因素,综合划分确定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生态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区。重庆主城区具有工商业与市场体系较发达的优势,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和冶金为支柱,辅以机械、建材、电子信息、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一批具有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工业体系;市场体系也日渐成熟,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区域性市场体系。城市都市圈,包括巴南、渝北、长寿近郊区,应大力发展技术密集产业,突出重庆的科技优势,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对于涪陵、江津等远郊区,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发挥优势,搞好分工配套,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体。 3.2 强化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中心地位的作用,建设开放性经济带 将重庆主城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和交通物流枢纽、信息枢纽;这包括将沙坪坝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出口制造基地,将九龙坡区、江北区、巴南区建设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和通用机械出口制造基地,将北碚区、巴南区建设成为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出口基地。推动部级开发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以及各区开发园区的快速建设发展,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构建各开放型经济产业集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建设北部新区—长寿—涪陵开放型经济产业带,形成以北部新区、两个部级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企业集群。 3.3 依靠产业链发挥城市经济效应 重庆市的工业企业分布非常集中,2002年全市出口15强企业中有12户企业在主城九区,30户重点企业中只有南川矿产、川维厂、四维瓷业、东升铝业等一批资源依附性强的企业在主城区外。要发挥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就必须围绕重点产业、产品和企业,延长现有产业链,加强跨地区的经济联系。利用主城九区现有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扩大产业链,发展一批上、下游产品的企业,在城市区外其它经济区域培育相关产业。以产品为中心,中心企业主要进行产品的最终组装、提供关键技术和进行附加价值高的配件产品生产。而城市区外的配套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低、专业性分工要求高的各种配件和半成品。比如,汽车的上游产品车用钢板、高档车底、中、面漆,生产汽车发动机所用优质生铁、焦碳等;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下游产品,甲醇、甲醇汽油、聚甲醛等;以玻纤为基础的高强度工程建材、装饰建材、代替钢材的车用材料和玻璃钢管道等玻纤制品,针对新的项目,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从而形成新增长点。 3.4 发展小城镇,建设地方性经济中心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理位置偏远,远离重庆主城,受中心都市圈的影响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城口县,距重庆市主城区530公里,大大超过重庆市主城距成都市的距离(350多公里),库区的万州(距重庆市主城区283公里)、涪陵(距重庆市主城区110公里)受主城区经济辐射较小。要缩小都市区内外的差距,只有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发展小城镇。把发展小城镇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并将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把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南川、长寿、开县等建设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 此外,还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基础工业变为优势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并为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发展起到导向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按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不断完善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增强其对重庆市的大农村全方位、综合性的扩散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区域性资金、商品、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完善对大农村的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姚士谋、汤茂林.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27 [2]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蓝皮书-2011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69 [3]杨云彦.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4 [4]罗文德.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228 [5]温兴琦、赵锡斌.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J].宁波党校学报 2005(1)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第6篇

总部经济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进行空间布局的表现形态。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四种:生产基地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外迁、总部从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迁移、中心城市企业在中小城市设立生产基地、中小城市企业到中心城市设立研发、营销等总部机构。

(一)生产基地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外迁

生产基地外迁路径,是指中心城市企业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中小城市和地区,企业总部仍留在中心城市,实现“总部—制造基地”分离布局,是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的一种途径。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由于地价高涨、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而将生产基地迁出的企业案例有很多,包括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在华企业,如联合利华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迁到合肥,上海通用将赛欧生产基地移至烟台,上海大众将桑塔纳生产基地迁至江苏仪征,北京爱慕内衣将生产基地全部迁到吴江,等等。

企业将生产制造基地从中心城市搬迁到中小城市,自然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带动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拉动就业、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路径有利于促进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深化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一方面,将生产制造基地从中心城市外迁,能够为城市腾出较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符合中心城市资源特点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同时,总部留在中心城市并聚集发展,其研发、营销、投资、决策等业务活动的运营,能够对金融保险、法律会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咨询调查、广告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强劲需求,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将生产制造基地从中心城市外迁到中小城市,能够推进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分工与合作。随着中心城市制造成本上升、竞争力减弱,原有的基于产品配套的合作关系逐渐减弱,城市间的竞争关系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争夺项目、争夺投资的恶性竞争态势。企业将生产基地外迁,能够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由竞争重新走向合作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总部—制造基地”链条还能促进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建立“服务—生产”的合作模式,不断拓展分工合作的领域。

(二)总部从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迁移

总部向中心城市迁移路径,是指位于中小城市和地区的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将企业总部迁到中心城市,而把制造基地仍然留在原来的地区,从而实现“总部—制造基地”空间分离布局,是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合作的另一种重要路径。

我国中小城市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大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聚集高端人才等知识要素方面处于劣势,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着知识要素缺乏的瓶颈。有不少企业将总部或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迁移,以寻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例如,经纬纺机总部从太原迁到北京,吉利汽车总部从宁波迁到杭州,二汽集团总部从十堰迁到武汉,杉杉集团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等等。中小城市的企业通过仅将总部环节搬迁到中心城市,而将生产制造基地环节仍留在原来区域的组织模式,既充分利用了中心城市的人才等战略资源优势,又保持了企业原有的生产成本优势,能够实现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了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例如,蓝星集团总部迁到北京后,集团资产从1996年的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00亿元,10年间企业资产就扩张了60倍,并带动了全国各地生产基地及所在区域的发展。

总部从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迁移,这一路径能够推进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经济分工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第一,企业总部迁到中心城市后,能够通过“总部—制造基地”链条,将中心城市的技术成果辐射到中小城市和地区,并通过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提升。第二,从长远看,这一路径对生产制造基地所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将总部迁移至中心城市,能够通过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促进企业战略决策、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取得更大的发展。企业发展壮大后,必然会对中小城市的生产制造基地追加投资来进行规模扩张,从而直接或间接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或产品更新换代等带来的直接产值贡献、税收贡献、就业贡献,以及其对相关配套产业需求增加所带来的间接经济贡献。

(三)中心城市企业在中小城市设立生产基地

中心城市企业在中小城市设立生产基地,这一路径是指中心城市的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由于难以在中心城市实现规模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较高,企业选择在其他适宜产业化的中小城市新建生产制造基地,进而构建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总部—制造基地”分工合作链条。企业在中小城市设立生产基地的方式有多种。企业可以采用独立投资建设新厂房的方式,例如联想集团除北京外,还在广东惠州等建立了现代化生产基地,在墨西哥、印度、波兰等国外其他地区建立了生产工厂。企业也可以通过兼并、收购、接管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对外埠企业的控制,从而间接实现在中小城市设立制造基地和分支机构。

无论哪种生产基地设立方式,都能在企业总部所在中心城市和新建基地所在中小城市之间,形成“总部—制造基地”分离布局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壮大规模、扩大市场和提升品牌,而且将会对推进城市间经济合作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企业在中小城市设立生产基地,能够对基地所在城市带来大量的直接投资及税收收入,扩大当地制造业、物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另一方面,企业选择在中小城市新建生产基地,通过“总部—制造基地”链条,能够将总部的技术、产品等创新成果辐射到生产制造基地,在这些更具成本优势的区域进行成果产业化。这些创新成果,既有利于增强生产基地实力和竞争力,又能产生一定的学习和溢出效应,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四)中小城市企业在大城市设立职能型总部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路径外,还有一些中小城市的企业采取到中心城市设立单独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职能型总部机构,而将企业总部和生产基地仍留在原地的方式,通过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高端环节与生产制造环节的分离布局,实现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的优化配置,而不是选择搬迁企业总部。例如,浙江台州的宝石集团在上海设立科技研发中心,山西运城的南风集团在北京设立企划中心,广东东莞的勤上光电、华龙电子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等等。这种企业选择到中心城市设立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机构的路径,同样能够使企业达到利用中心城市的技术、人才、创新等优势资源,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目的。

近年来,浙江省有不少企业采取在大城市设立职能型总部的路径,开始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浙江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产业集群位于县级市、县城甚至乡镇,这些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但在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仍与大城市有很大的差距,企业难以吸引到大量的科技研发型人才从事研究开发活动。据了解,企业聘请一个相同能力水平的科技人员,在杭州可能年薪6万,而在县级市可能10万年薪也聘请不到。二是小城市的企业研发所需的软硬件环境远不及大城市,研发活动需要获得最新信息,特别是要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小城市均不具备条件。以台州市为例,近年台州市已有上百家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宝石集团2003年在上海设立科技研发中心后,从国外聘请了5名工程师,投入巨资从韩国、日本等国引进加工设备,很快将新产品发展到80多个。

尽管中小城市企业在大城市设立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这一方式目前在我国还不是十分普遍,但是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空间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将会有越来越多中小城市的企业为突破当地人才、科技、信息等创新资源和市场要素的制约,采取到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职能机构的发展方式,以寻求企业的更大更快发展。这一路径也将成为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共赢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转贴于

二、推动我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理念,立足现实,提高对总部经济推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认识

要将总部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城市群或经济区的层面提高对总部经济推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的重视。各城市要树立共建、共利、共享、共赢的理念,提高对总部经济推动城市间分工合作发展的认识,立足各个城市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在各城市间进行科学的分工,增强合作意识,积极推进城市群或区域内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总部—制造基地”合作链条的形成。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创新城市间分工合作协调机制

首先,构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合理的利益协调与分配机制。不断创新区域特别是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城市之间高效务实、多层面的组织协调机制,协调做好各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为区域总部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证,促进区域“总部—制造基地”分工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区域共赢发展。

其次,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促进城市间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努力建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跨区域市场体系格局,共同培育、建设统一开放的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逐步统一企业创业和经营的地方性法规,使区域内各种经济资源充分转动起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增强区域资源整体布局的合理性,不断降低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功能分离后出现的协调成本。

第三,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创新城市合作机制。建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区域合作组织或联盟,如建立多层次的诸如城市开发联盟、城际公共物品生产与运营联盟等,不断创新推动城市群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为城市间的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衔接布局和各项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整体性规划,既能鼓励企业在城市群内部采取“总部—制造基地”分离布局模式,又能协调好各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为城市群总部经济的正常运行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三)统筹考虑,规划引导,构建合理的城市群、经济区总部经济发展层级格局

首先,从全局、战略的角度加强对区域总部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统筹协调。一方面,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时,把总部经济理念和模式作为重点指导思想纳入到规划之中,通过实施协同战略来促进各经济主体的融合,提升区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另一方面,在发展条件允许的区域,可以考虑结合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编制区域总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使各城市能够明晰自身在区域总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要求,保证各城市的优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最充分的利用,实现区域总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各城市要在统筹区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力争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群、经济区总部经济发展层级格局。核心城市要充分发挥企业总部聚集优势,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全国总部为发展重点,成为区域“总部中心”;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可凭借各自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发展国内外企业的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总部,建设成为次一级的总部中心,或某些优势产业的区域总部中心;城市群内的一些特色中小城市,可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尝试发展特色总部经济和区域性职能总部,如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其他一些小城市则应充分依托制造业加工及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重点发展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成为为区域总部企业提供配套的制造业腹地。

(四)大城市要不断完善总部发展环境,强化总部聚集功能,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大城市要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总部聚集功能。一是通过建设高档次现代化的商务楼宇、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数字化的城市信息环境、现代化的专业服务体系等,不断提升为总部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保障能力,吸引总部企业入驻。二是有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创新政府服务理念,适当放宽总部聚集区的行政权限,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如可考虑成立专门办理总部型企业相关事宜的专门的管理机构,为总部企业提供全面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服务。三是提高对外埠迁入的总部的重视和扶持,从人才引进、政治诉求、政策支持、文化融合等方面为其创造一个相对满意的发展空间,尤其在政治边缘化问题上,要增加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参政议政名额,避免出现政治权利缺失和政治资源匮乏,提高总部发展环境的融合性和开放性。

(五)中小城市要积极争取制造基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一些条件好、实力强的中小城市可探索发展特色产业总部经济

中小城市在承接大城市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积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特别要加快生产基地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避免对中小城市产生新的资源环境压力。同时,中小城市应积极创新合作体制,大力推进政产学研联合,加快新技术和新成果的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大城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以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协作,在总部生产基地建立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发展城市经济的建议第7篇

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重点任务、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加快推进落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推进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欢迎大家阅读。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重点任务、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加快推进落实。刚才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和城市管理局分别通报了情况,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分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下面,就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重点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换挡、结构调优、动力转换等阶段性特征和要求,更赋予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新的内涵。

4月9日,在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会议上,市委书记X同志要求,“要在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基础上,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底线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抓实安全生产等工作。”城乡建设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联系紧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都与住房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密切相关。抓城乡建设就是促投资、就是保增长、就是惠民生。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城乡建设对经济的拉动增长作用,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和建设,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的难点堵点痛点,真正做到防控无盲区、复产不停歇、发展不减速。

二、全力克难攻坚,聚焦聚力突破重点难点任务

(一)落准村庄布点,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规划保障。村庄布点规划是做好村庄规划的前提,从当前看事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推进落实,从长远看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务必要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布点确定。一要明确时间节点。要把推进村庄规划布点工作作为村庄规划当前的首要任务。二要明确名录分类。村庄布点要涵盖辖区内全部村庄名录,并以2035年为期限,对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的村庄进行分类,尤其是拆迁撤并类村庄,要确定迁并方向和建设时序,分别提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5年、2035年任务。

三要明确工作责任。村庄规划布点以县市区为单位,以乡镇(涉农街道)为基本编制单元。要明确当地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各县市区要参照市里规格,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布点方案的高效推进。四要科学合理。要严格遵守上位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和布点。要准确把握各地乡村的差异性,防止“千村一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推动村庄建设改造,不搞“一刀切”,不盲目冒进。要合理确定村庄规模,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原则不允许新增占地。

(二)扎实整改到位,做好耕地保护督察及土地卫片执法工作。一是务必按时完成耕地保护督察意见整改工作。各县市区要认真对照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济南局下发的问题清单,严格落实省市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细化措施、分类处置,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整改任务。要举一反三,健全长效机制,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落到实处。二是认真扎实做好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各县市区要深刻吸取教训,逐条针对省自然资源厅审核反馈意见,认真做好补充举证等工作,逐图斑修正,确保圆满完成201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工作。

(三)着力提质提速,加大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力度。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投资、扩内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一要加快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建设。城建指挥部要发挥好总调度、总协调的作用,一月一通报,及时了解、尽快解决困难制约,确保单项工程顺利推进、面上工作协调推进。已经开工的项目,牵头单位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还未开工的项目,要加快手续办理进度,发改、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要提升主动服务水平,建立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压缩手续办理时限,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属地政府(管委会)要组织做好动员推动,及早完成征地征收工作,确保城建项目顺利推进。

二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4月1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城市品质提升突破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分类施治,连片开发。下一步,市住建局要加快研究出台《XX市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市级统筹、县级实施、街道(社区)落实的体制机制,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解决方案,促进改造顺利实施。

(四)坚持为民便民,推进物业管理整治提升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住宅小区超过X个,其中物业管理小区X个。今年疫情爆发以来,物业管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短板。为进一步改善住宅小区环境,市政府决定在全市物业领域开展一次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要严把时间节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聚焦问题,切实按照时间节点,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二要明确目标精准发力。公安、住建、城管、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住宅小区内违法违规行为的管控,对小区违章建设、违规饲养、占用消防通道停车等行为案件第一时间发现、查处和整改。要切实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整治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不到位,未落实“三公开”制度,物业服务与收费质价不符等问题。要建立群众矛盾纠纷接收、调处和解决机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三要强化措施保障。市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专班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统筹协调、督促调度和“回头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相关部门也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各县市区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成立专班,组织落实好各项任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五)强化要素保障,大力推动清洁取暖改造工作。今年是我市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三年创建的最后一年,也是任务最重的一年,城区、县城及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3个100%”。各县市区要充分履行主体职责,加快清洁取暖改造。市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督促、协调推进、服务保障。突出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台账。包括11大类试点项目台账和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用户台账,各牵头部门和各县市区都要分门别类逐项建立起来。

二是资金。市政府确定2019年和2020年的清洁取暖工程不再安排市县两级承担比例,直接采取市级奖补的形式。会后,市清洁取暖小组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建设推进办公室要按照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各县市区要结合市级补助情况,立即对年度任务量和财政资金进行详细测算,千方百计筹措落实县级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三是能源供应。今年采暖季,全市预计新增气源需求X亿立方米,发改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气源指标,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尽快与上游供气企业签订用气供应合同。供电公司要做好与省公司的汇报衔接,争取尽快批复改造计划,加快推进配套电网改造。

三、坚持抓常抓久,科学有序推进年度工作落实

(一)科学构建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事关全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必须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成。一是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三调”成果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底数,各级要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流程。二是提升基础性研究水平。当前,在约束指标下达前,要扎实开展好城市发展方向、双评价、水资源利用和配置等基础调查研究工作,确保整体进度及后期编制成果的科学合理、务实好用。

(二)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一要贯彻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新增用地计划指标配置精准化、项目化,新增指标优先保障政府组织实施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扶贫搬迁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以及省级和市级重点项目。二要全面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三要加速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划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核实整改进度,做好图斑的分类,举证材料的准备工作,制定初步整改方案,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全市本轮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划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率。结合4月15日的《问政XX》情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举一反三,高度重视,加强协调,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呼声。一是继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积极研究解决网上缴税、网上交费等业务瓶颈,简化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确保今年上半年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二是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三是全面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国有建设用地和民营企业土地上的无证房产,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信守政府承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合理妥善处理”的原则,强化部门联动,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方式,高效有序的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环境保护职责。一要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各级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重点抓好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铁路两侧、重点河道、水库等生态林带以及宜林荒地、乡村绿化美化。二要加大扬尘治理力度。目前正值春季,大风天气增加,同时大部分工地已复工复产,扬尘治理压力日益增加。扬尘治理专业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督导检查,做到“六个100%”;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梳理完善扬尘治理台账。要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将监管责任明确到人,全方位巡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实现常态化管理。三要推进黑臭水体整治。要加强对已完成整治水体的日常管理,结合河湖长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质不反弹。四要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

(五)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改厕改造规范升级进度。一是要按照“不让一户农民住在危房进入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如期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要把好危房改造施工关键工序,严格按照建房标准实施,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二是要持续推动“厕所革命”。各县市区要对照任务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村户厕改造、公厕建设力度。对厕房建设不标准、厕具安装不规范,防冻措施不到位,冬季结冰无法使用等重点问题,要认真整改,规范提升。市住建局、生态环境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的调度督导工作。

(六)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要在去年已通过I级节水城市评价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各项工作进度,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二是推进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要对市一级数字化平台进行优化升级,达到联网技术标准,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要在项目立项、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各县市区要及时升级、维护数字城管系统,确保平台正常运行。

三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办理数字城管系统转办的问题,切实提高办结率,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三要确保城市汛期安全。当前,南方已经进入主汛期,北方备汛时间所剩不多。城管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防汛预案,尽快实施市、县建成区排水管网、雨水井清淤清障工程。城管、交警等部门和三区政府要在城市防汛中加强协调合作,联动保障城市汛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