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合集7篇)

时间:2023-12-05 11:32:03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1篇

一、 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XX年,阳江市个体私营企业达36171户,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9%;工业产值112亿元,增长21.70%;出****货值42.62亿元,增长9.60%;入库税收6.64亿元,增长61.40%;新增投资11.54亿元。

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 发展越来越快。XX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户数比1997年增加7178户,增长24。8%;当年实现的国内总产值、工业产值和税收收入,分别比1996年增长102.06%,173.17%和309.24%;比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总额的增幅高出44.23%,91.35%和203.24%。

2、 地位越来越高。XX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值、工业产值和税收入,分别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收入总额的52.95%,67.50%和61.50%。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 规模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增加较多,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已由过去单纯的总体数量扩张向个体规模扩张的方向转变,一些企业不断增资扩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现有7574户工业企业中,年产值500—1000万元的有86户、1001—5000万元的有145户、5001—1000万元以上的有19户、亿元以上的有9户。

4、 层次越来越高。私营企业家不但投资兴办工业,而且投资家业和其它产业,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构筑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发展的私营企业体系。

5、 外向型企业越来越多。一是企业出****货值增加。XX年,全市私营企业出****货值42.62亿元,占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长64.87%。二是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增加。XX年,有24户私营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值亿元以上的9户私营企业中,有6户是进出口生产企业。

6、 品牌越来越响。一些发展基础较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策划,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企业文化。目前,“喜之郎”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乔士”、“十八子”、“银鹰”、“盛达”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较高,颇受欢迎。去年,阳江市在获得“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的基础上,又获得“中国刀剪之都”的称誉,品牌效应正在形成。

7、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全市在私营企业中从业的人员,XX年达到20.97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42.27%。

我们认为,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他们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了 “五个互动”机制。

一是政策拉动。阳江市委、市政府于1997年11月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六个放宽”、“六个优惠”的“蜜糖”政策:放宽从业对象,放宽经营范围,放宽注册资金标准,放宽出国(境)从事商务的限制,放宽内资、外资经营审批手续和给予用地价格、税收(地方留成部份)、规费减免、信贷、用人、入户优惠。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98-02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十分优越社会制度,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互

补,必将极大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文主义思想家、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关人的发展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评述。《共产党宣言》把人的发展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资本论》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它的实际意思就是:每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劳动能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方面。人的劳动与动物的自然的、本质的活动不同,它是自由的、自觉的,这取决于人的劳动能力,取决于人能够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固有的尺度”,以及“美的规律”来制造工具和改造对象。历史和现实证明,任何劳动的形成,都“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劳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1]。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列宁说这是“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又表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上,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表现都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生产力要在生产关系中表现出来,政治力量要在政治关系中表现出来,精神力量要在精神关系中表现出来。现实的社会关系既可以促进个人的发展,也可能阻碍个人的发展,但无论如何,人的能力脱离社会关系而单独发展是不可能的。

第三,人的个性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能力和关系的发展都是为形成和发展“自由个性”服务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没有个性,“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2]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有个性的人”最终代替“偶然的人”,使“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人的个性发展上,而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人的自然需要成为真正人的需要是人的素质提高即人的个性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或经济运行体制。从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来看,市场经济标志着人类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即:以商品货币为媒介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物的联系”。“物是联系”,可以看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关系的实质,它是商品社会中经济关系的真实写照。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物是人们互相间的物化关系,是物化的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无非是人们互相间生产活动的关系。”[3]物的联系直接地就是以物(商品、货币)为中介的交往关系或交往方式,它是历史的产物,是商品、货币否定纯粹自然的血缘亲情关系的结果,商品货币以其至少是形式上无差别的人格形象,突破了传统的自然性的关系,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发展自己的机会和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物的联系”的又一特点,便是社会关系的物化。在商品社会中,商品交换原则成为压倒性原则,“商品生产的发展,生产者互相间依赖的全面化,使一切产品和活动都必须转化为交换价值,才能进入社会联系之中”[4]。市场经济所有的平等、自由要求,以及由此而激发的人的平等、自由观念,是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强大动力源,唯有这种能动创造,才能显示出人的极大个性特色,才能真正发现自我,获得自由。由此,才开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

市场经济体制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具体的市场经济类型。这种与具体社会制度相结合、由社会制度本质规定性所决定的市场经济又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所以,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同时又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合在一起的。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机制的优点,同时又用社会主义优点克服了市场经济的缺点。市场机制的长处表现为:(1)能优化资源配置,使总供给与需求趋向平衡。(2)能使微观经济决策速度快、效率高。(3)能提高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4)能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这些长处,同样也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所具有。同时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又具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又能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比如它能使经济活动在整体上保持计划性,也能使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集中性,还能对经济活动进行行政约束,把经济利益关系作为整体看待。这些特点,都是市场机制所没有的,而且它也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经济行为的盲目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活动,还有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矛盾以及贫富差异性的扩大和社会公平的丧失。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上述特征存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积极影响,是冲破旧体制中的人身依附关系,从经济关系上促进了独立个人的形成。这里的“独立个人”,指的是在经济关系上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或是具有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自律性、不可取代性和自我意识的个人。这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的。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经济形式。新经济体制的确立,既有经济学意义,又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出的独立自主性,有助于社会中的独立个人的形成。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实现个人自由、个人间平等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个人自由和个人间平等获得了历史性进步。市场经济孕育出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意识升华为观念形态,要求个人树立自由、平等观念。这为独立个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能力发挥,提供了舞台。在旧体制中,由于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及一定的自由和平等,所以人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劳动者个人成为具有一定独立自主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给予个人的一定自由和平等,为个人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1]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助于在个人身上实现自主选择和承担责任的统一。在旧体制中,由于个人没有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缺乏一定的自由、平等以及选择经济活动的能力,所以,他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选择,也缺乏责任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及经济自由,并且也比较注重其能力的提高。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着适应于旧体制的旧观念,唤醒个人主体自我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个人由依附走向独立,使人们对待外部世界以及人自己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与此相应,也必然使原来适应于旧体制的旧观念发生变化。这些转变意味着个人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觉醒有助于独立个人的形成。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首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财富,并使人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的能力。它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最终成为生产的主人。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没有生产的高度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空想。

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它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精神文明建设能克服市场经济的肓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等,从而使人在思想道德上得到提高,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人的“自由个性”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的民主政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高度民主是新型社会关系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是政治改革的中心环节,体现了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发展这种新型民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政治前提。

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建立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产物。社会关系涵盖了人们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等各个方面。将社会的物质、政治、精神条件作用于改善人们的劳动、生活、福利和文化状况,以便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36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95-515.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个体和私营经济 补充论 所有制 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地位和意义

“个体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以下简称为“补充论”),提出于改革开放初期,它开启了所有制结构理论改革的大门,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被升华为“重要组成部分论”,影响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近20年时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其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做总结。

一、“补充论”的提出及其奠基意义

“补充论”是学术界和理论界对我们党关于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表述的概括和简称。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了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农村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制定了加强农业的措施。” 会后,中央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讨论和试行,最后于1979年9月28日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做出了“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决不允许把它们当作资本主义经济来批判和取缔”的表述。1978年12月22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也予以了意思相同的表述,即“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由此,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伴随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伴随着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补充论”作为党的改革开放战略中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经济政策破土而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自觉。

“补充论”提出后,虽然在党的文件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有过多次不尽相同的表述,而且常常前置以“必要的、有益的、不可缺少的”等强调性的定语,但都是以“补充”作为核心表述而始终没有过改变。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十五大,是以“补充论”为核心而展开的理论探索和认识深化的20年,是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20年,“补充论”的提出具有奠基意义。

二、“补充论”的提出具有在所有制理论上拨乱反正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建立之初,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曾经包括于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之中,并在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中具有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不过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当时我们党对于个体劳动者采取的是“指导、帮助”的政策,落脚点是放在“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社和供销合作”上,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的是“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目标是要通过赎买的方式将其和平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一时期,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实行“指导、帮助、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表明,我们党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对于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并不鼓励他们发展,而是十分明确地要通过对他们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以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尽管如此,纵观建国初期的个体和私营经济,其社会地位虽然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处于被日渐削弱的境况,但在宪法层面则还是具有法律地位的。与这段历史联系起来考察,改革之初“补充论”的提出,重新恢复了个体和私营经济曾经享有过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具有在所有制结构理论上拨乱反正的历史意义。

三、“补充论”的提出是党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认识上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标志

1956年到1978年,我们党对私营经济采取了消灭的政策。这一时期,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国情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发生了影响国家发展全局的“左”的错误,我们党错误地将私营经济视为是与公有制经济水火不容的、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异己力量,而片面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尤其在“”中,即使是个体经济也劫数难逃,被视为“小生产自发势力”和“资本主义的尾巴”,而在城乡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都遭到围追堵截,几近被扫荡无遗。对于私营经济则更是不予丝毫的存留余地。分别于1975年和1978年修订的《宪法》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个体经济被严重削弱和私营经济被彻底消灭的情况。在这两部《宪法》中,对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阐述,已经只余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对于个体劳动者,严格地限定为只能在街道或生产队的“统一安排下,从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而私营经济此时已经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对立面被毫无保留地排斥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外,其曾经具有的法律地位也随之荡然无存。

长达20年否定私营经济存在的合理性的认识和实践,不仅使我们痛失了可以充分利用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以强国富民的宝贵时间,更为深刻也是最为消极的影响是,历经20年“左”的“熏陶”,“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单一公有制加计划经济”的观念,已经非常地“深入人心”,成为传统经济理论中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以其的不容置疑性,严重地阻碍着人们把个体和私营经济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联系起来,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联系起来。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反衬出“补充论”的提出不仅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突破传统所有制结构理论羁绊的破冰意义,成为党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认识上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标志。“补充论”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获得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

四、“补充论”是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所有制的结构问题是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补充论”的提出,使个体和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由“水火不容”到“共同发展”,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所有制格局,促进了单一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并且在实践上开启了个体和私营经济融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大力发展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现实道路。虽然个体和私营经济在党的十五大以前都还只是处于公有制经济“补充”(从属)的地位,但是它松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基础,进而促进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不仅如此,个体和私营经济因其与市场的天然联系,而为新的市场体制因素的成长奠定了新型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使得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和重要特征。对于改革经济体制,形成个体和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体制转型意义。也正是由于“补充论”提出于改革初期,因而具有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的历史意义。

五、“补充论”奠定了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基础

我们党以“补充论”为核心的有关个体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集中地反映在1981年10月17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中。主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采取积极扶持的方针”,“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国营经济在各种经济形式中起着主导作用,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以及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还必须同时发挥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形式的积极作用……实行各种经济形式和各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决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各种不同的体制可以并存,不要互相排斥,而应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城镇劳动者个体经济对于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要、扩大就业” 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同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样,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对于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应与国营、集体企业职工一视同仁”,“要采取积极态度,坚决地迅速地改变那种歧视、限制、打击、并吞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代之以引导、鼓励、促进、扶持的政策措施”,“集体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财产所有权,正常的经营活动和正当的收入,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文件所阐述的这些方针政策,虽然在起初只是针对个体经济的,但却包含了我们党后来关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主要认识,从而在实际上奠定了我们党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基础。此后我们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理论创新都是以此为发端,在此基础上拓展、深化和完善的结果。

尤其难得的是,由于这些方针政策形成于改革伊始,从而在时间上尽可能早地激发出了个体和私营经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活力,促进了个体和私营经济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城乡市场、方便民生民需、稳定社会秩序作用的发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六、正确认识和评价“补充论”的历史局限性

同今天我们党已经达到的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高度和深刻程度相比,从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论”无疑是很不彻底的。但是,在当时人们还是将公有制视为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唯一形式,并奉为不可触犯的“天条”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补充论”所具有的不彻底的局限性在实际上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否全面和正确,不仅取决于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桎梏的突破程度,还取决于对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判断的是否准确科学,更取决于以是否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为重要前提。而这些重要的前提在刚刚起步,一切都还处于探索之始并且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初期,还远远没有具备。由此决定了,党对于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突破长期“左”的思想禁锢,认真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不断予以深化,逐步形成正确的理论。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经济伦理教育;价值取向

高校德育工作是指高校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它具有时代性、多样性、人文性等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赋予了高校德育工作以新的内涵与课题,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开展适应构建设和谐社会的人生观教育、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等,以真正实现高校德育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及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针对市场经济要求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要求开展的教育仍然是相当欠缺,甚至是被忽视的,这直接导致我国高校德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新形势下开展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德育工作其意义非常深远。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与时代诉求

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问题是高校德育的核心问题,它的回答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成效与价值。科学的价值取向应与时展相契合,应与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保持一致,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发展、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高校德育工作以新的内涵与课题,明晰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将有利于德育工作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

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指的是人们对高校德育之价值的期待、设定以及据此而展开的价值追求的总和。它表现为人们希翼什么、撷取什么、弘扬什么和规避什么、拒斥什么、限制什么等。它既是德育的预存立场、指导思想,又是具有明确价值指归的德育实践,是高校德育的核心问题。结合社会的现实需要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发展完善的要求为依据,从德育价值主体角度谈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德育价值主体即德育的服务对象,从德育价值主体角度出发,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以社会与个人相统一为价值主体取向,即追求社会发展价值的同时,满足大学生个体个性发展的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还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反映在高校德价值追求方面即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这种矛盾冲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以社会发展进步为基础,才能实现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因此,认为应坚持社会发展价值至上的价值取向原则,兼顾个人利益个人的价值实现,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全体社会成员个人自由发展之目标逐步实现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诉求

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赋予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内涵与课题。高校德育工作只有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出发,结合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开展工作才能拓宽思路、拓宽视野,取得实效。需要开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生观教育。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的。”高校德育工作能否培养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才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进程。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应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

需要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教育。在社会转型阶段,高校德育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去适应和引导目前的转轨,这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一方面,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高校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制观念、效益观念、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以使学生形成市场经济所需的各种意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道德行为不同于市场行为的特征在于它具有利他性,着重精神道德的高尚而不是经济利益,这要求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奉献、服务意识。如何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与奉献意识相结合的价值观,在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二、经济伦理教育的价值功能与高校德育的趋同性

经济伦理是人们在经济制度安排、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来规范主体的经济行为,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充分发挥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作为市场、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力量的作用,能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障,其具体体现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精神功能、经济功能及在个人发展中发挥的导向、服务功能。

(一)经济伦理教育的价值功能

1.精神功能:经济伦理教育工作的精神功能就在于经济伦理教育工作是一种精神生产的活动,它把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理想、信念、意识、道德等提供给人精神需要,并使这些产品,通过人内化为崇高的精神和健康的市场经济意识,成为人的精神源泉,从而在人的市场行为中产生强大的力量和精神支柱,推动物质财富的增长。一是它培养人们服务奉献、共同富裕的意识。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必然导致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唯利无义“的观念,通过经济伦理教育培养人们在肯定物质利益、正当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奉献的意识,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二是它培养人们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意识。经济伦理缺失的社会,人们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以损害、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可培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意识,以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培养健康的职业道德。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需要职业道德的支撑,需要敬业奉献的精神,需要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信念。

2.经济功能:是指通过人才素质的培养、人力资源的开发推动经济增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技术,要有一种为国家经济发展不断努力的进取精神、敬业意识。经济伦理教育对进取心、敬业意识的促进和激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经济伦理的实质意义不再是将伦理道德与最大利益根本对立起来。作为一种功利伦理,经济伦理是充分肯定人们经济行为的物质利益动机,为人们的经济努力提供合理性辩护。从道德上肯定正当利益的追求,可以使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因从事着既“光荣”又“有利”的工作而激发出一种不断进取的意识,尽职、尽责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经济数量、质量的提高。

转贴于

3.导向功能:是指经济伦理教育为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价值观念定向导航。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性经济。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无疑是获取利益最大化。但市场主体的利益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交换必须遵循等价、自愿的原则,这两条原则使得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须考虑满足交换另一方的需要,把自利性与互利性、趋利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经济伦理教育通过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以及知识经济理论的教育,帮助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行为中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自主性原则和竞争原则,跳出“金钱至上”、“个人至上”和“享乐主义”的思想误区,正确处理好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自我价值、奉献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服务功能:是指经济伦理教育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的发燕尾服和价值实现提供服务。一是理论服务。就是用科学的义利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人们的市场经济行为,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果没有科学的义利观作为指导,人们就可能滋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舆论服务。经济伦理教育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和价值实现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奋发向上、敬业爱岗的舆论环境。三是信息决策服务。经济伦理教育以遵循等价、自愿、公平的原则进行兼顾他人、社会利益的教育,为市场经济主体在复杂、意识激烈的市场经济行为中保持清醒,做出科学决策。

(二)经济伦理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趋同性

从以上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与经济伦理教育的价值功能论述可行,经济伦理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有着一定的趋同性。具体体现为它们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人们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心理素质,从而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伦理教育旨在培养人们以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健康的经济行为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它们都是为了服务于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高校德育工作寻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两者都不偏废。经济伦理教育倡导肯定正当利益基础上服务奉献的意识,以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三、高校德育工作应加强经济伦理教育的现实性与原则途径

经济伦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精神功能、经济功能及在个人发展中发挥的导向、服务功能说明经济伦理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及个人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德育工作与经济伦理教育的趋向性表明经济伦理教育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市场经济培养健全市场主体。然而,目前高校经济伦理教育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中加强经济伦理教育有其现实性与必要性。

(一)高校德育工作应加强经济伦理教育的现实性

在国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变革时期,多元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对社会主导价值系统的挑战和冲击使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面对着道德困惑。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原则。作为反映人们经济生活、政治活动规律的经济伦理在充分肯定人们追求正当利益合理性的基础上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凡是基于公平原则、等价交换的获利行为都有其道德合理性。如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只要不违反市场交易原则,也是经济伦理所肯定的。而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则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显然这在社会伦理中得不到认同。这说明,同样的事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伦理要求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然而,目前高校并没有针对这两种适用领域不同的伦理原则的价值矛盾进行教育,接受的往往只是理想化的一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教育。这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道德行为显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如现今大学生中的诚信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泛“功利化”倾向突显等现象,这些严重影响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的原则途径

经济伦理教育同整个社会发生着经济学和社会伦理角度的联系。笔者认为,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应坚持奉献伦理与功利伦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并通过搞活“四个课堂”、优化“四个环境”、整合“四种媒体”,实行“四级递进”来实施。

坚持奉献伦理教育与功利伦理教育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功利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注重物质财富,肯定正当利益。但我国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和道德生活的基本格局是功利伦理和奉献伦理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开展高校经济伦理教育中必须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与目的的集体主义、奉献利他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奉献伦理相结合;坚持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经济伦理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传授道德知识是其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行为中实践,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真正以合乎市场经济、社会伦理的道德标准在学习、生活中运用于实践。因此,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应以理论教育为主导,兼顾行为教育;坚持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相结合。要使(下转第37页)(上接第47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要靠有意识教育,靠坚定不移的进行灌输,即第一课堂“主渠道”教学。但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既依赖于有意识教育,又离不开无意识教育。它把教育的意识、目的渗透到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中,可增强伦理教育的渗透性和感染力。结合经济伦理教育的实施原则,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延伸教育时空,搞活“四个课堂”即主课堂、第二课堂、家庭课堂、社会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深入教育活动。营造教育氛围,优化“四个环境”即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通过氛围熏陶影响教育。丰富教育手段,整合“四种媒体”即报纸、广告、电视、网络,充分发挥媒体在教育中的牵引作用。适应成长规律,实行“四级递进”。根据青年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成长不同时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搞好分级递进教育,第一年主要抓好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奠基教育;第二年主要抓好立身做人的导向教育;第三年主要抓好职业道德的定位教育;第四年主要抓好奉献社会的栓心教育。

经济伦理教育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中大力开展经济伦理教育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郑美琴.论市场经济的经济伦理[J].经济评论,2001,(6).

[2]王淑芹.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经济统一的条件性[J].道德与文明,2000,(3).

[3]陈泽环,方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魏新华,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教学研究,2004,(5).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5篇

一、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出现,是在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全面分析和探索,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出现的社会经济状况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出现的时候,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当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别的国家也在纷纷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各种机器的使用、交通线路建成等等都发展了起来,各类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运用,社会的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虽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但是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的解放,只是从以前的封建体制变成了资本主义体制,也就是换了一种剥削制度。因此,这样的一个发展变化完全没有给工人们带来很大的利益,而使得工人阶级变成了处在最底层的劳动者。工人阶级的不但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而且他们在不断付出劳动的时候,还受到资本主义者的们无情的剥削和压迫。马克思说,“劳动为资本家们创造了更多的利益,但是工人们却在生产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贫穷。劳动给资本家们创造了华丽的宫殿,但是给工人们留下的只有茅屋草棚。劳动创造了美,体现了美的价值,但资本家们无情的剥削压迫下,变得更加的丑陋。劳动创造了智慧,但是却让工人们在要下变得更加的愚昧”[1]在这样的一个新的剥削制度取代旧的剥削制度的背景下,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使马克思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引起了马克思对社会的极大不满。在这样的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们所受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摧残是非常大的。而这些摧残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是那些资本主义者的人性欲望吗?马克思觉得:“作为一个资本家,只是一种被赋于了人性意识的资本。资本家们的灵魂反映的也是资本的灵魂。资本有着很大的欲望,他们利用工人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去无情的剥削和压迫劳动者们。资本把工人们当成获取利益的武器和工具,无限制的劳动,大量的生产,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无情的剥夺着工人们最根本的利益,把共人民变成劳动的奴隶,只为自身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2]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各种矛盾都逐渐的显现出来,才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在消费能力上具体表现为,劳动力不断增多,生产不断扩大,产品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劳动人民的购买能力十分的有限等各种矛盾的出现。英国自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各种区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出现。而这些经济危机的出现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的出现下产生的,而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探讨研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二)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出现的政治环境

工业革命的出现,不但促进了生产力水平和方式的发展变化,而且让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工业革命时期,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已经远远赶超了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工业和无产阶级将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分裂。“在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一些机器工业,不但没能够降低工人们的劳动压力,改善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且使工人们完全变成生产的奴隶,劳动的工具和机器,受到资本主义者们无情的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所宣传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管理方式不但没有被真正的落实的实际工作生产中来,而且资本家为了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出现了各种增值收取剥削的现象。在长时间的增值剥削获利的状态下,使得无产阶级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致使阶级矛盾逐渐的显现出来。

(三)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出现的思想条件

由于各类阶级矛盾的不断加剧,生产方式和经济条件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在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把整个社会发展状况下的人文历史等的一系列变化描述成了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但这样的一个思维观念理念被没有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他的这样一个思维观念被费尔巴哈的唯心思想所扼杀。[3]在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得出,他??两位哲学家的这些哲学观念不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因此,马克思在适应时展变化的情况下,对两位哲学家的思想观念进行总结更新,构建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唯物主义的观念,给经济哲学思想的出现创造了一定的思想条件。

正是在当时那样一个思想意识和政治环境下,通过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揭露,对经济哲学思想进行了更新。

二、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1.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从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产生,都为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经济哲学不光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济学,它是对这两者进行的一个综合的分析和探索,分析两者的优势和不足,将他们的优势结合起来,为经济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并且,在经济和理论的结合下,能够把两者的优势进行一个很完整的切合,经济哲学思想的出现,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促进了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的命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4]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将理论切实的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给批判性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思想创造了条件

西方经济学是对微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体系进行的研究,它的研究内容十分的丰富且复杂。西方经济学着重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相关的经济政策。它的研究目标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但是在改变的过程中也对原本的资本经济结构进行了隐藏,西方的经济学体制一直服务于资本主义。[5]

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西方的经济学思想观念有选择性的批判与继承,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在对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借鉴学习的时候,怎样才能?樯缁嶂饕迨谐【?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理论基础,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根据这样的一个现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全面的指导。在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观念,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化进程。

3.提供研究具体经济理论的方法

经济哲学的出现和产生是在对实际的经济理论不断探索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并且,经济学科它有很强的实用性,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意识水平,让人们对经济学思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任何一个哲学思想的形成都离不开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而经济哲学理论思想的形成也离不开一个科学的指导方法的引导,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自然界发展规律。

在经济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方法论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他同时也成为了众多的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要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离不开马克思主要经济哲学思想的引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运用还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如何对经济学哲学思想进行相关的研究,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去指导。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给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条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二)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多种残留的问题也不断地涌现出来,阻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运用进去,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

1.为各国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策略设计方向性指导提供依据

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单单是对经济发展策略的一个简单描述,它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来引导。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有把发展的眼光放长远,才能够促进经济的持久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针对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才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策略。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不管是哪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都有属于本国的发展策略。当然,在对相关的发展策略进行制定的时候,不管哪一个国家都应该注意相关的问题。首先,要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其次是要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运行趋势进行了解,借鉴他国优秀的发展策略,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策略。

马克思经济哲学对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为各个国家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策略提供了具体的条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提高了人们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它是对经济学邻域发展的整体经济情况进行的全面阐述,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6]

所以,在各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哲学家们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运用到本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去,对本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全面认识,促进本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制定出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策略,吸收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推动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2.为合理处理当代经济全球化问题提供科学指导

马克思经济哲学理论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规律进行的阐述,它揭示了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揭示了生产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对立。由此可以看出,在资本者们的无情剥削压迫下,资本发展主要状况是扩宽流通的渠道;不管在哪都有把生产变为资本的生产方式。[7]于是,各种矛盾的出现造成算了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马克思哲学思想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不管是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会有一种思想意识影响着生产和生产方式”。目前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有着属于本国生产发展的方式,这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理论中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个科学的指导,能够让人们正确的认识经济全球化问题,并能够根据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

3.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是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对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中,吸收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思想作为指导,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代的经济学研究中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经济哲学思想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大力的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中,针对怎样更好地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在现在社会发展的过中,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多问题的影响,也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阻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发展过程中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落实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众多的经济哲学家们所关心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借鉴和吸收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思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去,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拖动我国社会化的进程。

三、结语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主义;市场经济;产品经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1-0037-03

在哲学意义上,可以把改革视为一种社会文本,可以从该文本的现实指称与语用意义两个层面对其进行语言分析。就其现实指称来看,改革文本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在发展生产力上,采用“经营权的承包制”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引进”;二是在社会发展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理念层面上看,前者是一种发展主义,后者则是一种执政理念。二者共同构成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政治理念的基本谱系。那么,这些理念的本质是什么,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

一、发展主义理念的胜出及其潜在不足

“”结束后,整个社会经济停滞,社会发展处于崩溃的边缘,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一种客观需求下,执政党开始从农村着手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本质是把土地产权分解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保证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经营权个体化。该策略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农民的私权意识,给整个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活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这种改革模式推进到城市,即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采用了上述两权分离的方法(厂长经理承包制)。一个时期以来,城市企业也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城市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述“两权分离”所释放的积极性逐渐耗尽,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体制的引进”就成为当时改革的关键选项。

从本质上看,市场经济是对商品经济的直接认同,引进市场体制意味着社会主义实践进入非产品经济的历史语境之中。因此,这就需要在理论上解决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即现在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条件”如何与经典社会主义的“非商品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这一理论相协调。从实践上看,对于这一理论困境,发展主义理念是通过两个策略予以应对的:一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当前生产力不发达作论据,这意味着发展生产力的目标是首要的;二是市场与计划手段论,为社会主义引入市场机制作铺垫。辩证地看,这两个策略对实践上突破困境具有积极作用,但对于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困境。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实践社会主义之所以把生产力作为首位目标,是由其非产品经济的历史语境决定的。之所以对经济基础进行调整,是因为“公有制”的层次性局限。也就是说,表面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发达只是一种基础性原因(任何社会都相对不发达),表达的是一种普遍性,并不是造成社会主义实践困境的直接因素,而商品经济历史语境与公有制的局限性才是直接和决定性原因。

而实际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所面临的困境迟迟未获得突破,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很明显,把改革的动因归结为生产力不发达,不能必然推导出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政治文化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而且,市场经济的本质表征的是人类实践的水平和性质,即人类社会依然处于“剩余劳动”(谋生手段)这个阶段,市场经济是实践社会主义的历史平台和基础,它更主要的不是一种工具。假如把市场经济仅仅看做工具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不是前提,关于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关问题就难以深入分析。一方面,在生产力目的论的指导下,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国家经济欣欣向荣;但另一方面,由于对经济基础中的所有制未有理论上的突破,以及在上层建筑方面“生产力目的论不必然推导出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由于权力对市场的特权,所以在市场力量迅速扩张的同时,权力也在扩张,并在一定范围内侵入市场领域。这样,在实践上,整个市场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出现扭曲现象。这一方面带来了国家福利的不足甚至缺失(公平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权力自身的腐败(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型),使得上层建筑本身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趋向(问题上升)。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力量和诉求:一是左派力量(底层诉求),大力呼吁国家福利主义,质疑改革走向了资本主义;二是力量(精英诉求),积极寻找模式和道路,批评改革背离了市场原则,与现代民主背道而驰;三是社会分利同盟(既得利益集团的诉求),虚伪地借用“私有化”、“民主”以及“公平正义”的呼声,贬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要求维持现状或换旗改道。面对这三种力量的压力,执政党一方面在倾听诉求,反思改革,另一方面,也在警惕其中的“阴谋与陷阱”,在坚持继续改革的前提下提出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战略理念。因此,当前的发展主义理念具有局限性,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予完善和提升。而实际上也是如此,针对上述问题,执政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主义的匡正

“科学发展观”包含“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两个基本理念,旨在解决下述几个重大问题,即生态恶化、福利贫乏、权力异化、市场扭曲等,可简单概括为民生问题与公民参与问题。而深入看,无论是民生问题还是公民参与问题,都指向这样三个环节:诉求表达的制度匮乏、利益博弈的失衡和程序规则的缺失。

诉求表达的制度匮乏意味着,当前民生问题的关键不是财力不够的问题,而是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是在分配时能否实现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和公平接纳的问题,而这需要诉求表达的制度保障。利益博弈的失衡意味着,当前社会问题的严峻性根源于社会不同群体力量对比的不均衡,即社会问题既不是观念的碰撞,也不是利益的差异,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力量的强弱不均,这预示着解决当前社会问题所面临的障碍极其巨大,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挑战。而程序规则的缺失则表明,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否及其程度取决于未来游戏规则的设计科学与否及合理程度。这意味着未来社会发展,中国的制度细节设计应该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上述判断,笔者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理念的历史意义作些分析。

其一,在必然性层面上,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实践社会主义中“生产力不足”的缺陷。这是因为,在实践社会主义中,其“商品经济”的历史语境从根本上限定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程度。这决定了在该阶段上,人类劳动只能处于“必要劳动―剩余劳动―自由劳动”序列中的中间环节。而一旦“剩余劳动”成为事实,那么,其经济形态只能是市场经济。相应地,基于市场经济形态的经济基础也就不可能是“社会所有制”(因为社会所有制的经济支撑是“自由劳动”)。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语境下,生产力不足,经济基础具有非直接社会性(即不排除间接社会性,如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在这个意义上,市场语境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经济目标就是:发展生产力,拓展所有制。这也意味着,在经济层面,无法从根本上区分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在何种意义上可以区分呢?笔者以为,应该在“上层建筑”层面和“人的发展”层面,即“公平正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所以这样判断,源于下述理由:

其一,在必然性上,经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来源于对资本主义的克服,是对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扬弃,其基础是“产品经济”,体现为基于“联合劳动”的“公平正义”对基于“雇佣劳动”的“剥削”的超越。在今天,“产品经济”的基础无法获得,这就意味着更多地需要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进行补充和扶持。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分在于制度和价值取向,具体说,即“雇佣劳动制度”与“剥削”、“联合劳动制度”与“公平正义”。在人的发展尺度上,经典意义的社会主义是基于“自由个性”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但在市场经济语境下,由于“物的依赖”存在,人的自由是有限的;由于劳动的谋生性质依然很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也非常有限。在这个阶段上,尽管存在着公有企业,其内部的人的发展具有“能力依赖”的性质,但在整个社会范围经济主体多元化背景下,这种性质是有限的。尽管如此,在该阶段这种不充分的“自由”与“全面”较之于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劳动异化”,也具有质的飞跃意义,体现为“能力主义”是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之一。

基于此,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区分,可以这样概括:首先是上层建筑的“联合劳动”与“公平正义”取代“雇佣劳动”与“剥削”;其次是人的发展开始迈向“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两个尺度也是衡量实践社会主义在其历史必然性上的基本坐标,同时,也是我们观察与评估“科学发展”理念的基本价值参照。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分析该理念的实然状况。

其二,在实然层面上,“科学发展”主要针对“发展主义”中的“物本位、经济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三个缺陷而提出的,旨在通过“以人为本”、“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兼顾”等原则来重新匡正其非科学性一面,实现“发展主义”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则旨在解决基于上述发展困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公正困境、可持续困境、自主性困境、市场与权力异化等。从执政党的角度看,上述困境与问题都最终指向执政党本身,都是整个社会对执政党执政能力及其合法性的严峻质疑。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社会和谐,本质上都是对实践社会主义的维护和对执政正当性的构建。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和维护才是有效的呢?这就涉及到应然性问题,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理念的应该目标是什么。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7篇

一、全面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论》一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又适当地吸取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新科技革命作为逻辑起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做了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全书由十一章组成,内容主要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演变过程、基本特征、运行机制、运行周期;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历史定位以及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及其固有矛盾,并用来指导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开放工作,妥善地处理与不同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可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抓住了单个经济体和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个关键的观察角度

选择分析的角度是理解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关键。该书从单个经济体和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从单个经济体的运行来讲,由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的运行主体―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经济”、“知识经济”等许多新现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高技术经济”与“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当代资本主义围绕科技发展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运行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周期等都出现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从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来讲,当代资本主义更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仅形成了全球性的世界市场,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建立了许多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协调机制;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并行推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也都开始融入到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三、区分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两种基本的类型――发达资本主义和发展中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