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思考(合集7篇)

时间:2023-06-04 09:37:50
传统文化的思考

传统文化的思考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热;文化自觉;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说,是指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为首的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更是指一种观念、一种价值取向。它就像基因一样长久地保留在民族意识深处,决定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视角、进路、分类和解码方式。它倡导人文精神和道德完善、正义正气、求实精神、发展和应变精神,这些内容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过程也只有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撑,才会免于食洋不化。

一、当下的传统文化热

近年来,品读、研究经典成为热门话题,传统文化再次“热”起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公众层面,传统文化复兴的活动此起彼伏:国家开展“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和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电影《孔子》票房过亿,央视同步播出动画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从少儿读经班到公司老总班,从于丹说《论语》到易中天讲《三国》,一时间市场上有关传统文化经典的书也浩如烟海,传统文化热俨然成为新世纪备受人们关注的人文景观。

面对传统文化的复兴,社会上争议声也很大。有的人认为以往我们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应捡拾回归传统文化。有的人则认为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发生改变,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甚至与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冲突,对传统文化热持批判态度。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当下的传统文化热?传统文化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地思考。

二、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分析

传统文化备受推崇和追捧,就拿很火热的百家讲坛来说吧,它的热却是一个传播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百家讲坛播出的时间是电视的垃圾时间(晚上11:30、早晨6:40、中午12:30),但在这样的时间段播放,结果居然会在中央电视台变成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节目。不乏有炒作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与文化多元化有关。所谓文化多元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以本国或民族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文化多元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识、互识和共识),为传统文化热提供了可能。

2.与文化大众化有关。传统文化经典以前大部分局限在精英文化的藩篱中,只能为少数人所接触理解,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与现实存在距离感。但近年来,在媒体和部分学者的推动下,传统文化逐渐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通俗易懂中让人们开阔了视野,革新了观念,这样,人们对传统文化就产生了兴趣,又基于大众文化涉及的主体范围广,消费人数多,使得传统文化变得炙手可热。

3.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关。主要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和人与人的异化,比如环境污染和一些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人们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加。人们虽然钱多了,但也多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没有办法很安宁、很愉悦的享受现代生活。活的很机械、很忙碌,没有停下来思考自我的时间,精神世界很干瘪,失去了寄托。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通过重拾传统文化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以慰藉自己的心灵。

此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增强,西方文化大肆来袭时,他们也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况且,西方现代文明带着问题而来,需要通过融合东方文明来纠正、补充和调整西方文明的不足,从而创造出一个既能超越西方现代性指导下的工业文明,又能解决当今人类所遇到的生存发展危机的新文明形态。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

传统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政治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度,如今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复兴不能是简单的复古,更不能是全盘照搬。那么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究竟在哪?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辩证分析,提炼精华。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存在与时俱进的内容,又存在落后腐朽的东西。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站稳脚跟,只是简单分类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现代化的标准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分解,真正的剥离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识形态,抽出最一般最普遍的成分,发展其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修身”,若能剥离封建政治因素,可能更能保障人权,更具有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2.双层推进,融入现代。一方面,从内容上讲,把剥离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对其进行补充、纠正和完善,建立一个新的完备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另一方面,从形式上讲,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东西改头换面,做到与时俱进。具体来说,既需要对剥离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现代价值的内容进行现代语言范式、逻辑思维的转换,又需要对之加入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丰富其形式和表达,进行文化再创造。简言之,使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的要求发挥其时代的价值。

3.耐心宣传优秀文化。我们宣传的是去粗取经、去伪存真的精华部分,甚至最好是结合现代修补完善好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和”思想,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到今天的“和谐社会”,保留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宣传传统文化还要有耐心,人们接受传统文化需要过程。已经接受传统文化的人要精心研读,找出精彩的部分,帮助没接受的人慢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化他们,扩大宣传传统文化的队伍。

4.净化传统文化的传播。宣传传统文化本意为让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有精神上的寄托,如果像有些人把它视作牟利的手段,那么传统文化让人们接受的难度可能很大,很多人可能还没入门就闻声而逃了。歪曲了宣传传统文化的目的,其反噬作用会很大,会让人们更加反感。只有让宣传传统文化走上正规的渠道,看作一种文化事业,才能还传统文化以清白,让那些心存疑虑、门前徘徊的人敢于尝试接受。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就是要在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去粗取精,融入现代,耐心宣传,净化传播。在当代中国面临价值重构、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我们文化自觉,重新选择、梳理、反思、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把眼光放长远,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宝库。(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彭恒礼.传统文化热中的冷思考[J].学习月刊,2015,(5).

[2]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传统文化的思考第2篇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宏博且极富内蕴的中国传统文化竟然对于我们当下的艺术教育,审美观并无太大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自然绕不过中国的近代历史,当西方船坚炮利无情地敲开中国沉闭的国门时,国人自安、自得、自尊、自信不能说是彻底瓦解了也可以说是重度坍塌。五四前后出于对社会变革的强烈需要,康有为、陈独秀在艺术领域中力抨传统文人画,徐悲鸿也为了打破明清以来文人画已小师法自然而师法古人的陋习,而倡导以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来改造中国画,之后,自建国以来文化又在意识形态的丰摔之下几乎成为了表达主控意志的工具。这期间贯穿着是一种以再现性为主导的写实主义,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禁锢,这种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始才得以变化,发展到今天呈现了所谓的后现代语境、全球化意识之状况,相对又缺乏能够真正介入到当代精神中的自我的艺术成就。

当然,一种文化类型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它的原发性能量,同时更体现着它对于其他文化的兼容与影响之能量。但现当代的中国文化并未能做到诸如我们历史上的汉唐文化那样的富有自我和且具世界性,而常常显露出的是将模仿、挪借当成标准缺乏独立意识的创新或以作秀、矫情、假高深作为“包装物”的虚伪,丧失了自我的价值判断与文化思考,以至于竟有人提出了我们今天不能问什么是艺术这样的偏激又虚了己的“观点”。(虽然,当代主义往往显露出反艺术性,虽然艺术已经几乎超出了人文学科的领域,虽然有艺术等同于生活这种说法,但之所以还称为艺术,自然还存在其特性。)

从用西方艺术手法来改造中国绘画到全球化意识影响,虽然具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说明了一点,即:西方的强势带给我们心理卜的那种不自觉的自卑。生物学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有一种趋从强势的本能,一旦自己处于弱势便产生了对于强势甚至强权者的驯从其至崇拜,时尚的风气也是一样。它是以当时最为发达的或最具优势(制度优势、科技优势等)者为其价值取向的。这就是所谓以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来衡量文化水平高低的西方“进步论”。如在当下综合实力相对处于优势的美国,其原本并非视为正统的美式英语,成为了一种靡罩世界之崇尚,还有时兴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港台腔,虽然绵腻甜俗但却成为表现自己最时尚最为文明的一种“装饰”,这同样也是当时港台的文化与经济优于大陆之反映。而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那种重塑民族自尊,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之精要势在必行。

艺术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似乎觉得已具备了各种方式,法则和经验,比照古今中外,好像也不缺什么深刻或前卫的东西了,但不要忽视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是它的社会形态之内外因,运行列达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这里面还隐藏着文化对抗的政治背景,而我们的现当代艺术是在“文化断层”后开放国门之时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脉动,出现了价值判断的新选择,是带有缺乏独立思考甚至是惶惑的选择,相比较西方而言,我们缺乏的是形而上的思辨与统揽精神,缺乏的是跨学科的交叉,缺乏的是对形式语言、抽象思维的训练,缺乏的是自我的审美判断和对自己的文化特质的深度开发。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是为了摆脱对事物表面的或经验性的判断,而透过现象来看本质的对终极实在的认知的方法。从广义上讲,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在征的学问,均可称为形而上学。应包括本体论与认识论。针对艺术而言则应是研究它的形式法则之规律和其背后的思辨。缺乏这一点便会导致虽竭力想摆脱固有形式的束缚但到头来还是在其符号的挪借和观念拼接上打转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势必丧失对所谓全球化意识真正介入的个性能力。针对当下这种状态,我们从中国传统中寻求方向或从国外诸多特征中觅得什么经验,已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然而笔者却认为有必要从形而上的视野来眷顾一下中国文化的特质,因为它仍然具有引发灵感,并介入全人类文化之中的潜藏能量。

中国文化若从“军国大事”上讲是沉重的,方法上往往带有厚黑的因素,但它的反面恰恰最能显现出的是追求心灵超升或深切参悟人生与社会自然之情的体验,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由于社会动荡而引发的更深一层的对于精神美、艺术美等方面的认识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文自觉与个性崇尚均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寻求心灵的极大快乐,这在富有形而上之思的老序哲学中早已比类畅游了。而与儒家并行的荀子之“重己役物”也已经参透了这一点。而我们现在却常常被利欲所困,表现的作品中虽时有竭力想挣脱压抑却又不自觉地陷入到对于利与欲的条件反射之中,可谓“重物役己”了。但是人生中又离不开对物质的需求,所以中国文化便将物与我的关系安排得非常富有智慧,把“物”放在“以心感物”的精神层面上。因此,这个“物”变化成了身外之物,而不是心由物塞。这样既利用了物质又小为物所累,永远处于一种惟心是物的超妙境界,中国文化对“形”的理解是以主观的“心”为先导的,在艺术上呈现出的是以追求个人经验为主旨的艺术形态,但物质客体自身必有一种自然的规律,对于这种规律的认识又需以一种实践精神来探究。所以中国文化又在以心感物的前提下,强调“格物致知”的求证态度,即“格物致知,反躬践实”(南宋朱熹语),即把人心已知之理探究到未知的领域,达到物与我,自然与人生之间的豁然贯达的至境。这反映在对艺术的理解上呈现的便是不拘于形而下的唯实目的,而重视的是超离象外的形而上的精神飞升,如中国艺术哲学中的静观、物我齐、飘逸、声无哀乐、意在言外、神韵、妙悟含蓄、简约等概念,便是极具特质的文化精华。

中国哲学体悟人生、社会、自然,足以“静”的方式进行的。即重视心性修悟,这种思维方式类似于禅的“心中之眼”的求证方法,是一种综合方式,便于体察到物质世界的内观。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之“形而上学”,其原本是他的继承人在编辑亚里士多德14卷哲学著作时所用的名称,意为编排在物理学之后。当文艺复兴产生了唯理论和实证论的哲学以后,形而上学作为区别科学的哲学形式开始使用。从此在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成为“形而上学”,物理学从其中分离出来成为“自然科学”。这种方式是着眼于对物质世界的分析,是由外而及内的认识,是利于科学发展的。而中国则是由内到外的认识,中国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的,较少有分析性的,它不太强调框架结构而重视的是经验感受,是自然的体会。虽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却很适合于艺术的思维。而西方的框架虽然很缜密,但往往带有人为性,虚拟性等构造特点。中国的思想中富有暗示性的片段思维,而恰恰这种特性,非常适应对于艺术的表达。从历史的经验看,一个建构完好的思想大厦,完整地应用到今天的几乎是不存在的,但这其中的“构件”(如语言,片段思想等)还非常有用。所以,建构我们的艺术体系,在眼观世界的同时,且不要忽略我们东方精神的精妙之处和她的不可回避和不可替代的特性。这对于现如今常常提到的艺术语言的拓展,想必是一个尚需深入挖掘的巨大空间。

传统文化的思考第3篇

写这篇论文的目的主要想表达如今在各种外国潮流下的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了任何的兴趣,而且,依靠父母的安排走道现在的我们已经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对美的独立理解,只知道点头,不会反驳,即使明知道是错的,他也不愿去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首先以自己的专业谈一谈,因为自己学习的国画专业,所以对美的理解更多的事从美术和书法方面来说,最后的电影方面只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电影,对电影方面关注相对多一点,所以简单讲了讲。最后我认为当今的我们已经对美的概念很模糊了,即使有理解,可是这种理解也是老师们灌输进来的,缺乏自己的思考。

关键字:

兴趣;美学;思考;符号

美,什么叫美,虽然现在美发展为一门学科,可是我并不认为我们能够真正的理解美,真正的懂美。反而不如从前的我们,那时候的我们即使没有将美创造成一门学科,但却创造出那么多如同夜晚抬头看到的星空一般璀璨的艺术(现在身居城市的我们,被雾霾包围的我们,在夜晚能看到星星都感觉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了),各种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各种工艺作品,即使几百年过去我们仍津津乐道谈论研究,有些东西甚至在如今这么发达的科技社会也无法复制。在如今生活压力巨大,生活节奏巨快的社会中我们真的能够理解美吗?

作为一个美术专业的学生我想先以我的专业来谈一谈。什么叫美术,它是画家用画笔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曹老师在课上说过:这种艺术创作是一种内心的冲动。我很认同老师的这个观点,可是我想问,现在的我们还有这种冲动吗,或者有几个画家会将这些冲动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小时候画画,老师会告诉你天是蓝的,草是绿的,你要画成别的颜色那是不对的,你几乎不能提出你自己的观点,或者给你解释的时间。再来说说说我们在校学美术的大学生,这是一个极庞大的群体,可是在这么庞大的群体中能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喜欢绘画而加入这个行列的,他们其中大多数是因为选择美术可以更容易进入好一点的大学;那么毕业后呢,又有多少人会选择一直走下去。虽然我们听着美学课,临摹着各种美术作品,但是我们真的懂美吗?一开始的目的就不纯,更可况我们还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协会中,大到国家,小到各县,它们如同一个个巨大的牢笼,如同一条条粗壮的枷锁,可是,有几个画家愿意躲着它,更多的画家是想尽各种办法钻进去,因为现在的我们不会单一的去欣赏你的作品,只会注意你的头衔,你的头衔掩盖了你的作品质量,你头衔分量越重,头衔越多,那么说明你的作品越好,你越有话语权,越有影响力。在美术界有太多的滥竽充数,然而这些滥竽充数却有着太大的影响力,身处于其中,你能说你懂美吗,有时也许会有人提出一些真正关于美的的东西,可是声音太小;有时可能声音很大,可是也会逐渐消失……现在的画展越来越多,但是主题依旧是那样的单一,各种“纪念日”性的画展,即使是在征稿后面也要加上各种各样的要求,我们穿梭在各式各样的画展中,看着各式各样的画,可是这么多的作品中有多少作品是作者内心的冲动和内心深处隐藏的感情的表现,他们更多的是趋赴于市场取向,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卖上好的价位。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天价作品,可是这些作品真的美吗,真的就像那些评论家说的一样那么优秀吗?这些天价作品中有几张能够流传下去,能让后人一直津津乐道。说到这里我还想简单说说我们中国画,中国画是我们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相对具象的表现,可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中华文化正在快速的流失,甚至有人说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叫“香蕉人”,什么意思?就是说外表是中国人,可是内部已经被外国文化侵蚀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已经在我们身上没有多少体现了。现在的我们有几人保留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拿我们年轻人来说,有多少人看过《论语》、《资治通鉴》、《史记》,这些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璀璨的结晶,可是基本没人去看,反而在平时说话中时不时要夹杂一两句英语,认为这是“高大上”的表现;穿衣打扮更别提了,你穿唐装出去反而遭人笑话;吃着汉堡喝着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对身边刚认识的女孩大声说着“iloveyou”……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既然我们的脑袋里基本都是充斥着都是所谓的“欧美流”“韩流”“日流”等思想,那么怎么能创作出好的中国画,怎么能懂得中国式的美。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础,不及如此,文字本身也是一种极美的艺术,我认为我们的汉字是这个世界时最美的文字,最动听的符号。汉字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这是一套富有中国元素和思想的美,可是我们回头看看现在的汉字,一再的简化,过去,我们从每个字中都能知道它的由来,可是如今呢,爱无心,亲不见;团内有才,国有宝玉。我们见繁体字砍成简体,其实是砍掉了古人的文化思维,砍掉了文化人类学重视的文化遗传密码,砍掉了文化遗产。再拿美学角度看,简化字的审美缺陷不能泛泛而谈。仅举两例来说。一个是草书楷化。书、专、长、农之类是用草书楷化的方法简化的。本来草书的笔划要的是自如、跃动,楷书的笔划要的是正直、端庄,结果两者拼合或排列在一起,就十分别扭。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楷化是书法的大忌。另一个是破坏了对称美。汉字继承了很多篆体和隶书的对称美。可是简化字东东,门门、车车、韦韦,失去了对称美。很喜欢电影,电影也是艺术,是一种美的体现,在好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东西,也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走进电影院,电影如同商品一样玲琅满目,可是在这么多的电影中有几部电影可以称为艺术,想拿赵薇导演的《致青春》说一下,自从这部电影大火之后,紧接而来各式各样的青春校园类的电影,在这些电影中我似乎只看到各种各样的出轨,堕胎等等,讲的好像我们这一代的记忆里只有这些东西,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炒作,各种渲染,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当然也赚足了钱。特技越来越华丽,可是故事情节越来越老套,越来越无趣,只有视觉上的冲击,没有一点可以回味,可以咀嚼的东西,电影结束,对这部电影的品赏也基本随着电影的结束和落幕。然而,我们现在观众似乎只注意电影中的“小鲜肉”“大”,对电影的本质似乎根本不屑一顾,包括现在大肆流行的综艺类电影,据说6天就拍出来了,质量可想而知,但是票房还不低,冯小刚导演曾说过:这一现象影响极其恶劣,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我非常认同冯导的话,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一部非常严肃,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了。这是我们观众的损失,更是电影美学上的损失。

传统文化的思考第4篇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感自豪的资本。然而在继承和传播这些优良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了偏差和误解。于是,“如何做”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棘手的问题。

本期所搜集到的新闻事件,都和传统文化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会找到不错的思考切入点。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只有保持着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写作中另辟蹊径,写出不同一般的优秀之作来。

(一)“折腾”名著还是羞辱传统文化?

在足球场搭建“倒塌”的大观园、四位“宝玉”轮番上场、“薛蟠”说起了上海话、奇异的服装造型……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这出号称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的剧目,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舞台表演上也是标新立异。然而,如此费尽心机的“艺术创新”,引来的却是众多批评的声音,再一次引发了对名著经典改编的诸多争议。

近年来,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成为一种热潮。以至于有人写诗批评说:“江湖代有才人出。扬名立万争朝夕。重拍风起遍地坑,名著新注乱失蹄。”确实如此。而且。遭劫的不只是《红楼梦》。我国四大名著都不同程度地被颠覆被折腾。

我国的四大名著,不仅是我国的文化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中许多人物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虽然不至于说动一字就能影响名著的价值,但乱改、恶搞名著的行为,无疑是在糟蹋名著,是在丑化我国的文化经典。时下,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制造流行之风,令人深思。据介绍,舞台剧《红楼梦》融合话剧、舞蹈、歌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聚集了近30位影视、戏剧、歌舞明星扮演主角,演员阵容堪称不凡。然而,由于这样的《红楼梦》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相去甚远。与观众心目中的《红楼梦》相去甚远,观众根本不买账一“那衣服好像布袋戏啊!”“简直是自娱自乐的恶搞啊!”以至于演出开场时的七成上座率。到《红楼梦》曲终人散时,只有两三成观众。

多维品读

1、我们要尊重传统,宏扬传统。一些文学名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尊重它们。弘扬它们的特有的价值。任意颠覆名著、折腾名著、恶搞名著更是不应当的。这样不仅严重损害了“四大名著”的形象,也糟蹋了名著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败坏了名著在青少年心中的形象。对待名著。我们要像六小龄童所说的那样:“名著可以改编,但是要有底线。不能瞎改。”

2、恶搞不得人心,观众自有评论。随意“创新”“恶搞”的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到底是不得人心,“以至于演出开场时的七成上座率。到《红楼梦》曲终人散时,只有两三成观众”。上座率是他们的关键。如果我们的观众有是非评价标准。有良好的价值观。反对他们的戏。不去看他们的戏,他们也自会偃旗息鼓。

3、我们要力克浮躁。眼光放远。目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任意颠覆名著、折腾名著、恶搞名著的做法,与一些人受钱的操纵,目光短浅有极大的关系。文艺界和出版界都要力克浮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把经典名著看做抚育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把经典名著的改编仅仅当成纯娱乐、纯商业的行为。文学界和出版界应该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多一份文化担当,做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良知的守望者,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中国人不要让文化哭泣

当“大唐第一古惑仔”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时,那“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豪迈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终化为泡影,飘散,飘散。

当“骗财骗色包二奶”的条幅招摇过市时,那圣洁的“凤求凰”的爱情随着历史的逝去也褪去了色彩。

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先生被冠以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时,我看到历史那双哀怨的眼睛。我听到文明在长叹。

余光中说,用了千年的文化,还是觉得不够用。可我们,却连传承的文化也无法守住。

在新加坡,孔子被奉为“至圣”,被人们竞相朝拜,外国人甚至称“21世纪的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前的儒家文化”。可在国内,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孔子是怀抱理想的狗?甚至有北大教授公开言称“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个孔子都有效”!这是怎样的悲哀!拿他们和孔子做对比,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和亵渎。教授犹言如此,常人又何以堪?

韩国改首都“汉城”为“首尔”。究其原因不过是“汉城”听起来容易被误认为是中国的城市。可我泱泱大国,传承了几千年的“龙”图腾,仅仅因为英语翻译意为凶猛的、残忍的。就有教授蠢蠢欲动,想要篡改“龙”图腾!我们是龙的传人,又怎能允许如此数典忘祖的行为发生!为纪念屈原而形成的端午节竟被韩国申报为文化遗产,可我们又在欣然钟情于什么呢?中华大地上,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泛滥成灾。如果有一天,我们连什么时候是春节都忘了,那又何尝不是被西方殖民?!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我们在消去贫穷的同时,又失去了什么?雷锋做好事过度劳累致死?被石子绊倒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被炸药上的双面胶粘住了来不及跑掉?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刺刀,甩甩头发说“我爱拉芳”……种种恶搞,次次颠覆,不仅是对历史的侮辱,更是对文化的践踏与摧残!一个不能守住自己优秀文化的民族。必将匍匐于其他民族的脚下!

多维品读

1、我们要守住传统文化的根。青年人追求时尚无可指责。他们可能只是没有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科技可能会导致亡国,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却可能亡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要守住民族文化的根。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守住我们的根也就是守住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2、我们要尊重善待传统文化。如果我们没有深入地去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妄自菲薄,这是对自己民族和自己的不尊重和蔑视,犹如对优缺点并存的父母的鄙视和唾弃!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以一颗尊重和善待的心来面对,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可以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

3、“文化人”要做好的榜样。一个北大教授居然说出“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个孔子都有效”这样的话来,实在让我们感到可叹、可恨、可恶。在宏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上,那些文化人的任务是做好榜样,对广大的民众作好导引,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也是他们的任务!切不可信口胡言,你须知。因你是文化人,你的一言一行对民众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三)让文化经典成为良师益友

近日,读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这本名为《读点经典》的小册子,每月一辑,包含古今的经典语录、诗词佳作和散文精粹。由于开本小巧,

方便携带,小册子一经推出,便成了重庆许多党政干部和中小学师生随身携带的“口袋书”。重庆近6000名市级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干部几乎人手一册。文化经典小册子在重庆受到热捧,折射出了文化经典在当前社会中的特有价值和魅力。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文化经典世代相传而广受赞誉,足以说明其深厚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读文化经典,可以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秉承的价值理念。机关干部读文化经典,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从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和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机关干部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肩负着更多责任。对机关干部来说,阅读文化经典既是一种良好的个人修养,也是职业责任的内在要求。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阅读文化经典,需要有深挖、钻研的态度。郑板桥曾说:“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阅读文化经典,需要透过这些经典名句,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体察经典文化思想中的精髓和智慧。“学其义,忘其象。”对于机关干部来说。更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阅读活动。不能满足于背诵个别经典名句。对待文化经典,要坚持用联系实际的眼光来看待,才能充分发挥独特功效。

多维品读

1、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限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皇陵兵马俑……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见证。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承传。就不会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它的伟大价值还在于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才能够充分体现它的伟大,它的朝气蓬勃。传统文化并不会因“传统”而过时。

传统文化的思考第5篇

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就是传统。“大道至简”,人类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传统文化离不开传统社会。从时间的跨度看,农业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主要景象,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一定会打上深深的农耕烙印,靠天吃饭,靠劳动生存,尊地敬天,追求自然和合,崇尚诚信、互助、友善,具有勤劳勇敢等民族文化特征等。同时也必然带有故土难离、因循守旧、系统封闭、更新不快等缺陷。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一定要站在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换句话说今天的传统文化,不再简单地具有农业文化和农业文明特征,必然浸润了工业文明、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等诸多现代元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实践活动中展现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文化成果。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传统文化能够在发展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完善自己,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扬弃”。传统文化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都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实践的背景下,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当下,传统文化必然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重返汉唐雄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中国梦。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伟大复兴。抚今追昔,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官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两汉经学只是学术的表层,经世致用,强化中央政权,结束纷争,维护统一,开疆辟土,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到了唐朝,传统文化的格局不仅具有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儒释道并立,兼容并蓄,是传统文化在当时最大的特征。强大的国力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大融合,而且以泱泱大国的气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传统文化意味着古往今来,从愚昧走向文明,所以也会有糟粕,也会有腐朽的味道。因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经成为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东西。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一概肯定、全盘继承。所以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合,有力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传统文化不是万能的,但是不要传统文化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从1840年起,中国进入任人宰割的屈辱史。有人把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落后。背了黑锅的传统文化也一度遭到质疑,甚至遭到了破坏。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与科学民主在逻辑上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如果因噎废食,抛弃祖先留下的固有文化基因,等于割脉自杀,自毁精神家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直奔“优秀”文化主题,是行之有效的路径。所以“优秀”既是对传承哪些传统文化的限定,也是对传承哪些传统文化的重点标红。

二、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理解思想理念是“骨骼”,传统美德是“经络”,人文精神是“血肉”。古往今来谓之传,学以致用谓之承。2017年1月,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面向全党、全社会、全世界,就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强力发声。展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纲领性文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所以,2017年是中国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元年”。《意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必须体现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怎样传,如何承?既是一个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的问题,又是落实层面的方法论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地对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指导思想。《意见》是党中央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其在逻辑上是一以贯之的。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伟大的复兴,首先要文化复兴,文化复兴必须有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中国化,中国精神,中国故事,这些已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追求“真新实”,切忌“假大空”。不能“一帮哄”,一说传承,就只会喊口号贴标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在墙上,在于心上,不在嘴上,在于行上。形式为内容服务,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越追求外在的奢华的形式,越可能成为劳民伤财的闹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是检验成果的客观标准,要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是一个慢功夫,又是一个真功夫。传承不会一蹴而就,教育是传承最佳路径,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意义,远远大于各种大赛活动进校园。通过甄别取舍,牢牢抓住各类优秀经典,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人文学科中的比重,下大力气扶持有资质有实力的各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机构等,都是积极有益的建设性的探索。利用好互联网的现代科技手段,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优秀传统文化是网络的主人,不是网络的客人,更不是网络的仆人。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文化内容。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屯,进单位,和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四维”、“八德”,融入伦理道德建设和文化产品的创造传播。

三、追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

传统文化的思考第6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语言文化 传承 学校教育

纵观泱泱世界,曾经辉煌一时的古代文明大都衰败了,出现了文化的断层。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散佚和流失,但主流文化保存完好。蒙受祖先如此大的恩赐,承袭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不容推却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丰富国民文化修养、重塑良好民族形象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关注这一课题,同时也将进行理性的探讨。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传统文化?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即使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也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由兼容之学想到一则新闻:2005年举行的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暴露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传承的窘境。中学语文课改组组长、华师大博导巢宗祺教授透露,参赛者甚至当场向他表示自己最喜爱的经典是《哈里・波特》。复旦中文系副主任汪涌豪教授在论坛中郑重出题:用“兰”组词。当场参赛者一脸茫然,答曰:“AC米兰”,“兰带啤酒”。面对这些全国各省市的“语文之星”,来自15所重点高校的教授无言以对。透此现象使我们看到,对于居于显赫地位的汉语言文化,学校教育频遇尴尬。所暴露出的重要表象就是现代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语言文化缺乏兴趣,了解较为浅薄,兴趣点归于新潮、流于简易。兼容并包本身确实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但就普及本土文化的层面而言,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本不应如此忽视与残酷。以上的现象提醒我们: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传统语言文化的教育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我们提倡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代文化的概括,不是与西方文化毫不相干的文化。不容置疑,传统文化包含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它的母体。不过若是在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化之间划上等号,那便是南辕北辙了。我们面对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走向。历史辩证法反复昭示:发展不是简单地生长和增进。作为由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类创造的文化,生动展示着螺旋式的发展轨迹。全球化的劲风必将席卷世界,中国文化也理所当然地应当走向世界。钱钟书先生曾幽默地说:“不‘走向’,难道要走出世界吗?”那么,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传承普及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无论从实用还是为了某种追求都是十分必要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需要发展、科技需要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来自于西方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可以解决这些,而《论语》、《诗经》、《孙子兵法》等似乎与此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最根本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荟萃先民智慧,诸多思想富于原创性,诸多的主题具有历史的恒久性,例如被儒家尊为经典的《论语》、《孟子》、《荀子》,还有《老子》、《庄子》、《韩非子》,以及《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等,都享有“元典”之尊。这些元典文化有着立足于现实基础的超越性,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人生等普遍性的问题。而且,在回答这些普遍性问题时,所提供的也并非是实证性的结论,更多的是哲理式原型;并非僵固式的教条,而是开放性的框架,有着广阔的“不确定域”,从而为后来的阅读者和研究者保留了“具体化”和“重建”的无限空间,使之可以纵横驰骋,这就是所谓的“《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以至于在两千余年间常释常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与整个中国文化史的进程相依相伴,互为表里。单从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两者的态度就可窥其一二。因此自然科学等在学校教育中就占据了主要地位,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获得高校的加分甚至保送资格,而谙熟中国语言文化的学生基本没有施展的平台,很自然地影响了广大青年尤其在读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制约下,传统语言文化只能躲路让行,实在让人觉得痛心。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以自己女儿的切身体验坦陈了这一文化现象:“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数理化,学与不学是零分与满分的区别;对于语文,学与不学是60分与接近满分的区别。”无论大众观念还是学校教育的实际走向,都大致依照着这样一种路子。西方先进文化固然对于中华民族复兴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不能成为选择一个就要丢弃另一个的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继续传承呢?如果将庞大的传统文化传承任务全部加载于有限的课堂,那是天方夜谭,所以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来实践这一观念。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和启动学校教育的平台功能。引领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是美的;其二,指给学生一个方向。这是教育工作者要起到的核心作用。通过文学、艺术鉴赏,以及师生的交流,向学生渗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折射出的美学光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在产生兴趣的前提下,老师适时地由教材作为起点进行发散,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比如,学到李杜诗歌,可以开展专题探究;学到《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延伸到《红楼梦》的研读。日积月累,一旦形成习惯,就立即升华成为一种学生的自主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获得了原动力。平台作用的发挥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提供给学生硬件设施,政府、基金会投资,校方着手,建起真正切合学生需要的图书馆、阅览室、琴房、棋馆等,并向学生开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其二,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时间。升学的压力确实存在,但是不仅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逐渐加大,而且付出时间提高学生修养是“功在学校,利在一生”的大事情。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其三,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的平台。文学社、民乐团的建立一来可使学生体味到付出后的成功感,既有能力又有一个展示空间;二来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作进一步探寻。

理论和设想终归是纸上谈兵,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善和完成。学的目的终究还是在于行,在于身体力行,在于每个人自觉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气节、情操和行为规范,使民族的灵魂不灭、生命永存,永远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棵生机勃勃、顶天立地、不惧四海风云的苍松。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思考第7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校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校园制度和文化活动的统称,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2]。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感染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校园文化紧紧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理论依据

1.校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校园文化依其本性,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校园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由于各个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各不相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在校园中的特殊存在状态,它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凝练时代特色,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就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校园文化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的直感性、精神文化的隐渗性、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和活动文化的体验性,使“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四个层面结合,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和流于形式,实现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强化教育主体的生活体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4]。校园文化建设为此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舆论引领和环境保障。因此,应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1)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开放环境下多元价值的冲击,精华与糟粕并存,很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这就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含着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念,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德性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主体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中,主体的能动性得以调动,校园文化才能得以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升校园主体的人文素养。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同时,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员工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行性路径

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学校注重在物质文化层面加大投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得到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支撑,如校区的建设、教学设备的增补、绿化环境的布置等。但现实中,学校除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外,不少精力都放在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建筑、雕塑、喷泉、山石等成为重点打造的对象,规模、数量、速度成为主要衡量标准。存在以物质环境建设来评价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果的现象,重视环境布置却忽视内涵挖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趋于功利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校园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了布置而布置,没有认识到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教育支撑和保障作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的路径

应该认识到,纯粹重视环境布置的行为只能使校园物质文化成为几项设施或建筑,不具有较高立意和人文气息,自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文化需要,这必然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校园物质文化是凸显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可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将其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在合理规划校园绿化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通过张贴名人警句、树立历史人物塑像、重要建筑以历史名人命名等形式凸显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内容;开辟传统节日场所以纪念和弘扬传统文化等,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才能使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更有“神”,并在其内涵的挖掘中,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冶性、修身养德的重要场域。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厚重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校训、和谐的人际氛围等,都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和濡染功能,必须得到校园主体的积极认同。但现实中,在很多学校的师生员工中存在着对校园精神不知晓、不理解、不认同的困境。被问及学校的校风校训是什么的时候,一脸茫然;对学校的人际氛围显示出无力和不满;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维护欲极其缺乏等等,校园精神很难成为熏陶和引导主体的有力力量。究其原因,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功能扩展,其工具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理论说教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们变得功利和务实,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弱化与精神文化的缺失成为通病。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的路径

校园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在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凝练中,需要校园主体的积极参与,并得到其逐步的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渗透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养料的汲取中凝练校园精神。这就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力量,一方面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外,通过阅读经典、参观故居遗址等途径弘扬爱国进步、诚信朴素的优良传统,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另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结合以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在专业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两方面的相互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主体的精神养分,渗透于校园精神的凝练过程。同时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实现校园精神的积极认同。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

(1)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建立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凝练积极的校园精神、培养师生的优良品行具有重要意义。制度文化的初衷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是通过鼓励和惩戒,引导校园主体自觉按章办事。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不注重在氛围营造中引导学生,片面强化制度管理和制度约束,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人文性体现不够。这样就导致制度无法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对制度的文化内涵和制度育人的可行性缺乏认识,没有理顺学校教育与制度文化的关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的路径

作为学校教育与管理职能发挥的手段,良好的制度文化应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彰显制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制度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传统文化中的制度对于协调人与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制度文化要实现其功能,一方面必须从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中获得支持,体现平等、公正、严谨等思想内容,在健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正确行为的鼓励、对错误行为的惩戒,帮助校园主体获得参照,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等思想的引导下,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重视对主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管理理念,获得学生的认可,引导学生自觉按章办事,并自觉形成习惯。

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

(1)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活动因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更容易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在社会调查、教育实践、体育与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中,校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学校都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却不同程度出现校内各种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参与者却寥寥无几;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单一;说教型活动偏多,没有体现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活动影响却微乎其微等现象。究其原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同时存在人云亦云、缺乏特色等弊端,这些都影响着校园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的路径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获得濡染和教育,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在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直观体验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形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校园活动,增强活动的文化底蕴。一方面,以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纪念活动,深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邀请专家开设国学系列讲座,举办国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重读经典等活动,以先哲们的人生智慧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新的环境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赵和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J].现代妇女,2013(3).

[2]余守萍.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黄定华.蒋孔阳论美育[J].宜春学院学报,2009(3).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