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4-03-30 17:43:49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第1篇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有思就会助推行动,学贵有思。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能只流于教学形式的新颖,教学活动的多样,也不能只注重学生对前人知识的掌握,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所顿悟,有所创新。

关键词教学模式;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思维碰撞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师生教学行为正发生着重要变化,“自主、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从活动中来”等新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学校纷纷涌现。倡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构建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课堂。

“只重形式,内涵不足”、“活动有余、思考不足”的课堂比比皆是。笔者认为在新的课程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在师生转变教学行为的同时,更应对教学的本质加以思考,要以学生的思维作为支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教学形式与本质的有效结合。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维中动起来

中学生正处在旺盛的成长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对认识未知世界的心情十分迫切,教师可利用其好奇心,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这关键是教师的引导,要善于利用情境,用好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1.以问题为情境,激发思维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法宝,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先是设计一个问题: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你认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应从哪些方面研究呢(选择什么样的药品、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课堂一开始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这种渐进的问题刺激方式,使得课堂富有思考性,学生在思考中动起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知识拓展和深化。

2.以活动为情境,激发思维

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可以用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家庭实验中,检验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的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更加活跃。兴趣小组也可课堂教学相结合,活动中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当扩大、加深,增加思维广度。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撰写水污染防治措施报告、设计野外河水简易的净化装置,在一系列兴趣活动中激发思维,让学生们动起来,培养各种能力。

3.以史话为情境,激发思维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耐人寻味的史话故事中,前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都会深深吸引并激励学生。如讲纯碱时可介绍我国近代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冲破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创造性地进行了制碱工艺的新思维,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在讲金属铝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情境: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合金等铝制品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然而一百多年前,纯铝却是稀罕之物,价格堪比黄金。门捷列夫因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卓越成就,获得一只铝制奖杯;拿破仑享有在宫廷盛宴中一人独用铝制餐具的殊荣。为什么铝含量在金属中首屈一指,而广泛应用却姗姗来迟呢?这是由铝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通过简单的化学史情境创设,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一个“愤”“悱”的状态,求知的欲望欲望非常迫切,自然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拓宽思路,活动中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或辐射思维,发散思维的方法是点源发散,是围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由一点向四周发散,从问题的横向、纵向、侧向等等各方面考虑,沿不同方向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沪教版中,在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时,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发现集气瓶中液面并未上升到其容积的15,问: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再问,若上升超过了15,可能由哪些原因导致呢?紧接着再问,既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何改进这套实验装置呢?学生答:(1)在阳光下用放大镜照(2)用电阻丝加热。类似发散思维的练习贯穿于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拓展知识点,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凸显”思维,活动中思维碰撞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数学 思维模式 教育 直觉思维 逆向思维 发散思维 抽象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且缜密的逻辑思维才能学好的学科。在很多大学生眼中,数学无疑使最为难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像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无不需要学生要具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的头脑,才能够找到答案。本文着重就思维模式在数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一些探讨。并且提出从什么切入点去训练学生们的思维方式。

思维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对于某件事物,产生的一系列想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想法将事件解决。显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自然其思维模式也各有不同。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异。而思维模式又分为很多种类,在这里着重讨论的仅仅是关于数学学习的几种而已。比如最为广泛用到的有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这些思维模式与数学之间联系的具体情况。

一、直觉思维

彭加勒说:“没有直觉,数学家只能按照语法书写而毫无思想。”

直觉思维,即不需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和辩证,没有固定的逻辑思维程序,仅通过灵感

和以往经验的积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它具有直接、简洁、迅敏的特点。就像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时,对于突然出现的某个事物产生的联想与假说,比如牛顿在呗苹果砸中后想到的万有引力,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产生的大陆漂移的想法的提出等,都是直觉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显见直觉思维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而直觉思维在数学中大多应用于初高中数学的填空、选择题中。可以从问题的特殊性,变化性,猜测性入手,就能很快得到答案。

例如这道题:设a>1,且m=log a (a2+1),n=log a (a-1),p=log a (2a),则m,n,p的大小关系为:A,n>m>p B, m>p>n C.m>n>p D.p>m>n

如果按照常规算法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如果利用此题的特殊性,带入a=2,则可以立刻得到答案。

当然,如果想要很好的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需要学生们对自己的答案有一定的自信心。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首先,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根基,答题经验。这是直觉出现的基本要求。其次,需要学生们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这个可以通过找寻相关试题或实例进行训练。当然,最后要客观的对待自己的直觉,不能不自信,也不能太过自信,需要进行一些验证方可确定答案。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对于问题的解答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相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当所有人的思想都朝着同一方向而去,采取完全相反的方向思维便是逆向思维。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现实生活中运用逆向思维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在数学中它同样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当学生们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解题,就说明他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该类型题的精髓。从反向思维中寻找答案可以便捷很多。例如这道题:

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方法是:设根号2是有理数,则可写成两个不能约分的整数的商。设根号2=p/q.将两边平方得到p2/q2=2, p2=2q2。所以p是偶数。设p=2m, (2m)2=2q2, 4m2=2q2, q2=2m2.。所以q也是偶数。这与p,q不能约分矛盾。所以根号2不是有理数。是无理数。

可以看出这样的方法简单明了,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当然,不光是在初高中会运用到这样的逆向思维,在大学数学分析一门课中也可见广泛运用。比如在数学分析实函数基本定理中,用有限覆盖定理来证明区间套定理,先假设命题不成立,假设某一闭区间的某个开覆盖无有限子覆盖,再将这个闭区间二等分,则定有一半的区间无有限子覆盖,在再将这个区间二等分,又有一个区间无有限子覆盖,再用区间套定理来推出矛盾。

对于这种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这样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这就需要老师多找一些相关例题,多给学生讲解,就会对学生的思维模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平时做题中也会自然的联想到利用反证法是否会将问题解决。

三、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即在问题中能够举一反三,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联想到多种方法解决。并且能够通过这个问题,联想到其他相似问题。可能通过发散性思维,使得想法发展到各个方面,从而得出的结果并不唯一。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发散思维具有广泛性,放射性,变通性。在数学学习中起到很大作用。

发散性思维的例题,我们来看看网上的一道例题。求证:A(3,1)、B(-2,-3)、C(8,5)三点共线。

思路一:不难作出图形,由图可知,要证三点共线,只要证两线段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依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得证。

思路二:由分比知识,看是否有一点是其它两点确定的线段的分点,事实如此。设点 B'(-2,y)在直线AC上,则点B'分 所成的比λ= = = , ,即点B'与B重合。故三点A、B、C在同一直线上。

思路三:可通过从同一点(如A 点)出发,证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从而得三点共线。

思路四:通过求某点在其它两点确定的直线上。

思路五:通过求某点到其它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距离d=0,从而有三点共线。

思路六:假设三点不共线,只要证某两直线的夹角这0,从而得三点共线。

通过这个可以看出一道题就可以有多种不同方法解答。发散性思维应当是小学生重点培养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是否灵活,对于能力的提升占有很大影响比例。对于这个,可以通过花费一堂课的时间,对于一道题提问学生们想出不同方法,虽然花费点时间,但会激起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很好的培养出该思维模式。对于其之后的初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都会有极大帮助。千万不能让学生们养成一种思维定势,这将会在他的思维模式中造成极大的思维障碍,对其之后的学习生活发展有极大阻碍。

4.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一种理论式,对于客观事实运用定义,概念进行反映的过程。对于已给出的事物,联想到其他并不十分相关,却又有某方面联系的事物,即是抽象。比如对学生提出,给你个数字1,你能想到什么?它可以使一本书一条路,一朵花等等。

抽象思维并不是完美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与现实具有一定的差距。它在数学中应用不如其他思维的广泛,但是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求几何问题,空间想象能力的需求十分强硬。如果不能理解该模型构造是不能够解答的。这是一种抽象思维的应用。

对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并不能依靠老师。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小时候的潜移默化训练,比如跟孩子玩这个游戏,绘制地图,或者凭借记忆用画笔画下路边街道等。可以有助于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

所以,无论是什么思维模式,对于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影响力。无论是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有一定的引导能力,使得学生得以更好的解答数学问题,从而获得优异成绩。在这个方面,各个阶段的老师们都应该给予重视。在引导同学的同时也可能够提升自我。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师生共同体 模式 批判性思维 应用

最近几年,全球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国际合作不断增多,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不管任何领域任何行业,都离不开创新。而师生共同体模式,正是商务英语在教学创新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成果。但是作为创新教学成果的师生共同体模式,其应用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具体的应用仍在探索中。批判性思维是论辩话语权理论的基础,在今天语言学习特别是外语的深层次学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中,是现代商务英语教学的一大突破,那么,何为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何为批判性思维,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

师生共同体模式,是现代教学创新探索的产物,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分开,形成对立双方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将教师和学生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接受,共同表达,最终完成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就是将师生共同体教学模式直接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中。对于语言教学而言,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实践要求,都需要沟通交流的能力。而在师生共同体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需要在该整体内部完成交流活动。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完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由于教师的能力比学生相对较高,所以在师生共同体内部,教师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进步,将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商务英语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实践语言交流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如何应用,如何表达等,单纯的“灌输式”理论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而在师生共同体模式下,英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接受相应的专业知识。

二、批判性思维

“运用恰当的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这是批判性思维的一般定义。在批判性思维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态度表达和技巧应用。所谓态度表达,是将自己的立场、观点表达出来,让其他人知晓其立场的一个基本过程;而技巧应用,则是在表达自己观点、听取别人观点之后,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话语论辩,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认可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事实上,这两个过程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丰富的语言学习哲学。在语言学习中,表达的基础往往是需要宣讲自己的观点,这正是思辨性思维的第一步;而第二步技巧运用的过程,需要详细听取别人的表达,然后对该表达进行分析,同时与自己的观点态度进行比对,然后进行逻辑性分析,找到合适的方式和语言说服对方。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步的每一个环节,都对语言学习有重要帮助。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话语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思辨话语是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形式,论辩话语具有社会性和论辩性双重属性,而其中的社会性,事实上也是一种思维和观点的确定,与批判性思维中的态度表达对应。而社会性是一种交流,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表达思想、接受观点等是基本的社交生活,而这也正是批判性思维中的技巧作用h节。

三、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对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在分析了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和批判性思维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模式体之中恰当地应用批判性思维,将有利于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对批判性思维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得以保证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的完整性

教学模式的完整性,是教学模式发挥教学作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而对于商务英语共同体模式而言,合理的应用批判性思维,也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单纯地从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研究来看,该教学模式服务于商务英语教学,自然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从语言学习的基础开始到最后语言的应用,都在教学模式范围内,而批判性思维的应用,正是可以保证整个教学模式的完整性。杨娜、吴鹏在《论辩话语分析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一文中对批判性思维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特别是通过实验研究的形式,分析了批判性话语权每一步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比如观点表达、所需要的基本词汇量、基本英语句型的把握等,正是商务英语的基础学习内容。特别是对初入商务英语门槛的学生而言,在师生共同体模式下常羞于表达自己,而适当的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让学生有自我观点态度调节时间,其对于一些简单专业词汇,就会有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自然也就可以打下良好基础;而在批判性思维的第二阶段技巧应用阶段,更是涵盖了大多数的英语学习内容,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技巧的应用,就要灵敏的反应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所以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中引入批判性思维,就必然要包含这些内容。这些内容也正好可以充实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保证该模式应用的完整性。

(二)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可以保证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的趣味性

如今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平等相互交流的过程,尤其是针对商务英语这一门特殊的专业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批判性的思维运用到实际的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是对于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批判性的思维一般都是缜密的,而这种缜密性也会通过较为隐晦幽默的语言而表现出来,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是较为积极的,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批判性的思维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思维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增强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之间自我表达与互动的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必须要充分运用,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模式的趣味性。

(三)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可以保证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的丰富性

教学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较为通用的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培养的功能。而批判性的思维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运用的过程中对其丰富性程度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批判的思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学习途径,让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同时,批判性的思维起源较早,发展的过程较为完善,在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著名的学者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强烈上进心的公民。这一观点运用到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中,能使教学更有发展的前瞻性,更能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

(四)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可以保证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的深刻性

语言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内容不能成为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商务英语更是专业性要求高的英语学习,自然更需要深入学习。批判性思维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中的应用,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的深刻性。在杨娜、吴鹏《论辩话语分析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一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批判性思维就是不断激发语言使用者的潜在意识,一方面是让使用者去找“本心”,即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么。这样反映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中,就是学生更多地思考自己的立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那么教师作为共同体中的一员,自然就可以了解到学生所想,进而找到闪光点,挖掘最纯粹的东西,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商务英语;另一方面,在技巧性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同样是用英语说服其他人了解自己的立场,认同自己的立场。这其中学生的思想表达得则更为具体,教师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中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最终根据学生的想法强化学生的潜在学习意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这也正说明了批判性思维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中能够了解学生,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五)批判性思S的应用可以保证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的层次性

批判性思维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教学中应用的另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保证了师生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层次性。传统教学模式多有囫囵吞枣之嫌,授课过程根据教学进度推进式展开,不分主次,不分层次。这样的教学方式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而采用批判性思维,则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我们可以发现,批判性思维从意向表达到技巧应用,对语言的应用,抽丝剥茧,逐层开始,既有语言的自我消化,也有学习者的融会贯通,所以在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中应用批判性思维,则可以保证层次性。

四、结束语

作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批判性思维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文秋芳等学者在学术中的探讨我们就可以发现。而这样一种思维,与语言学习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奠定了它和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互用互生的基础。不管是从批判性思维和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本身出发,还是从当前的实践出发,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商务英语师生共同体模式对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同时,二者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杨娜,吴鹏.论辩话语分析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以《高级商务英语》教学为例[J].外语界,2016(01):44-52.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 批判性思维 培养模式 研究分析

一、翻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的价值

科学了解翻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培养价值,率先应明晰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存在意义。批判性思维,其由英文Critical Thinking翻译而来,是源自于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的批判性思想而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作为现代批判性思维的代表人物,其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在于,了解、认知、剖析思想坚信的信念或假设存在的知识,并反省其诞生的因由,坚定的起因,以此来推定其引导的结果,并加以判定结果的价值,以此来不断导正行为。该批判性理念后被命名为“反省性思维”,意在利用理解、剖析、评估、推论及自省来达到理性判断,科学自知的效果。

对此,将批判性思维模式融入现代翻译教学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其对现代翻译人才技术精进,能力提升而言意义重大。翻译作为促进多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在语言不通的双方是重要的连接桥梁。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功底,没有尽职尽责的服务精神,没有认真负责,自查自省的能力,很有可能轻视翻译工作,进而造成文化交流偏差,文化沟通不良,从而对国家之间商贸往来,政治互信都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确保批判性思维融入翻译教学培养模式之中,确保翻译人才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来达到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

二、翻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的方案

明确了批判性思维融入翻译教学培养模式之中的价值后,针对翻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的科学方案,本文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1.苏格拉底式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方案。苏格拉底作为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创始人,其以母亲的职业为荣,并继承了其职业宣称自身是精神的“助产师”,所以以苏格拉底思维方式打造的批判思维模式又被称为“助产术”。在苏格拉底的批判性思维模式方案里,翻译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主要由引导者对被引导者提出质疑,从而敲醒其反思意识,让其在反思之中不但探究行为的本质,并最终得出行为是否恰当妥当的定论。从现代翻译视角来看,没有任何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是天衣无缝,不存在任何歧义点的。因此,如何能更有效,更贴近实际情况的翻译相应的内容,需要在课堂上建立苏格拉底式的批判性思维模式,以教育者针对被教育者翻译的内容进行提问,让被提问者表明所得翻译结果的因由,并阐述其翻译所得诞生的过程,是否存在不妥之处,是否有其他的选择可用等。以问答方式促使学生在被提问时思考自身翻译的精准度,剖析自身翻译是否有所遗漏,并以此来不断巩固与完善自己的翻译内容,还能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模式,在今后无人质疑的情况下,自我质疑,自我辩驳,并自我找到最适合的翻译结果。

2.反省式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方案。反省式批判思维模式是原有苏格拉底式批判思维模式的进化形式,其基于哲学家杜威的“反省性思维”来构筑全新的批判式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与苏格拉底式思维模式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别,二者都是批判思维模式中的翘楚,可促进现代翻译教学向更精准,更高效,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发展。不过,相较于苏格拉底式的互动性,反省式批判性思维模式更注重自查与自我反省。在该批判性思维模式中,并不是全盘否定自身的一切能力,也不是自己固有的翻译结果。而是通过再一次践行翻译过程,在预先假设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行为提出、观察、测量及定性,并以此分析、解读、认清自身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错漏。反省式批判模式相较于苏格拉底式批判模式更加注重自律性与理性思维。因此其是苏格拉底式批判思维培养模式的进阶型辅助模式,结合苏格拉底式批判性思维模式,将能更好的发挥反省式批判思维模式作用,科学高效的建立起翻译受教群体的反省自查、批判反思思维。

3.高阶认知式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方案。高阶认知作是布隆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该分类系统中,人类能力被分为金字塔式的六层,分别是知识、领悟、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估。其中最上三层的综合、分析与评估是该普遍意义上认定的高阶认知,以其为基础拟定的高阶认知式批判性思维模式注重将翻译教学与分析、综合与评估紧密联系。以便受教者在进行应用后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应用内容进行整合,最终对翻译结果拥有正确而科学的评估。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模式以高阶认知形式出现,其与反省式批判性思维模式拥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相较于反省式的自行模式,高阶认知式批判性思维模式更为科学,更为准确,其包括自省、互评、教师评估等多项内容,是既考查自身自省评估,又注重评估他人能力培养的高段位批判性思维模式。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现阶段翻译教学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因此,注重翻译行为本身的自我反省、自我认知,并与教育机构合作,敦促学生养成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自我评估的能力,可保证翻译教学发展科学,并科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思维模式;系统思维;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Abstract: Systematic thinking refers to thinking from those four thinking models of logic, operation, art (feeling) and interchange. By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systematic thinking, the author giv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n some concepts and philosophy about education, which involve the ideas of confucius' philosophy of “knowledge, action, loyalty and fath”;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 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 the whole-brain model and multi-intelligence. The author again analyzes the four value orientations of education so as to give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he four kinds of thinking models of logic, operation, feeling and interchange.

Keywords: thinking model; systematic thinking; curriculum reform; value orientation

一、思维模式分类及其应用

作者将“思维模式”与“课程分类”“方法模式”“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智能模式”“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全脑模型”等分类,进行“系统分析”“来回调试”,进行尝试性归纳和探索性演绎,最后,将“思维模式”分为四大类:逻辑型(A)、操作型(B)、艺术型(C)、交往型(D)。从逻辑、操作、艺术(或称为情感)、交往四方面进行思维,笔者将这种思维称为“系统思维”。

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思维。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即是逻辑思维(A);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即是操作思维(B);用艺术方法解决问题,即是艺术思维(C)或称为情感思维;用交往方法解决问题,即是交往思维(D)。从上述四种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相对地说,较为全面。《论语》中写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种方式教育学生,恰恰对应着上述四种思维模式:文化知识,强调逻辑思维;行为实践,强调操作思维;忠心处世,强调情感思维(或艺术思维);信约交际,强调交往思维。可以用四句通俗的话来表述上述四种思维模式:“晓之以理”,应用逻辑思维;“导之以行”,应用操作思维;“动之以情”,应用情感思维(或艺术思维);“传之以神”,应用交往思维,即在交往中传播出精神实质。在解决教学问题时,“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这四种方式都能得到合理的应用,教学效果难道不会改善吗?这四种思维模式也对应着现代心理学强调的四要素:“知、行、情、意”。

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是:“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教育民主”。这也是将四种思维模式综合起来。“国际理解”重理性,着重在逻辑思维;“回归生活”重行为,着重在操作思维;“关爱自然”重情感,着重在情感思维;“教育民主”重社会和群体,着重在交往思维,也可分别视为A、B、C、D。综合起来,即是一种“系统思维”。

国际公认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求知,着重在逻辑思维(A);学会做事,着重在操作思维(B);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在情感思维(C);学会生存,着重在交往思维(D)。

上述分类当然是“相对的”,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要分类思维,又要组合思维,这样才是辩证思维。每一种思维模式与其他思维模式,都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例如,“学会求知”只是“着重在”逻辑思维,与其他三种思维也有联系。“学会求知”与“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都是相关的;同样,“逻辑思维”与“操作思维、情感思维、交往思维”也都是相关的。从“思维分类”来看“思维整合”;又从“思维整合”来看“思维分类”。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这样灵活进行思维,才有利于思维创新。

笔者所理解的新课程改革是强调“教学四基”:“基础知识”,主要是概念和原理,着重于逻辑思维(A);“基本技能”,主要是实验与操作,着重于操作思维(B);“基本态度”,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重于情感思维(C);“基本方法”,包括过程与方法,着重于交往思维(D)。上述教育的“四大支柱”与“教学四基”,显然是对应的。

笔者提出的“四象限”思维模式,为了便于记忆,应用笛卡儿“坐标法”。将逻辑思维(A)放置在第一象限,操作思维(B)放置在第二象限,将情感思维(C)(或艺术思维)放置在第三象限,将交往思维(D)放置在第四象限。上面的叙述,可绘成以下六张图。

图1 孔子的“四教”

图2 心理学“四要素”

图3 教学“四大方法”

图4 教育的“四大理念”

图5 教育的“四大支柱”

图6 新课程标准的“四基”

笔者研究四大思维模式之后,在《新教学模式之建构》(2003年)一书中提出五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启发—创新”教学模式(A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B型),“审美—立美”教学模式(C型),“调查—反思”教学模式(D型),以及“整体—融合”教学模式(综合型)。与此对应,笔者提出四种学习模式分类:启发接受、活动探究、形象体验、合作交流,分属A、B、C、D。

图7 教学模式

图8 学习模式分类

美国学者乔伊斯(Joyce,B.)等人在《教学模式》(2000年,第六版)中提出四种教学模式:“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个人型教学模式”“社会型教学模式”,也是分别属于A型、B型、C型、D型。如果分析一下,也可简化归类为:A.“认知模式”,因为“信息加工型”,主要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重在认知,可分类为“逻辑型”的教学模式;B.“行为模式”,因为“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主要应用“行为主义”的原理,重在操作,可分类为“行为型”的教学模式;C.“情感模式”,因为“个人型教学模式”,主要重个性发展,重个性差异,主要应用“人本主义”的原理,重在人的情感,可分类的“情感型”的教学模式;D.“群体模式”,因为“社会型教学模式”,主要应用“合作主义”或称“集体主义”的原理,重社会交际,重角色扮演,重群体沟通,可分类的“群体模式”,也都分属A、B、C、D。

图9 乔伊斯的教学模式

图10 简化的四大类教学模式

逻辑思维(A)的特点是:人应用语言、数学、逻辑(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等文字、数字、符号等,通过抽象概念去解决问题。操作思维(B)的特点是:人应用实物、仪器、机器等,通过动手操作去解决问题。艺术思维(C)的特点是:人应用图像、音乐、模型等,通过情感体验到的形象去解决问题。交往思维(D)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应用调查、统计、讨论等,通过交流、互动、反思去解决问题。

与逻辑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理论思维、形式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与操作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经验思维、具体思维、行动思维、实验思维。与艺术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形象思维、情感思维、直觉思维、审美思维。与交往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统计思维、互动思维、反思思维、换位思维。

根据与“全脑模型”的对应研究得知:逻辑思维(或称“分析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左脑上部;操作思维(或称“组织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左脑下部;艺术思维(或称“梦想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右脑上部;交往思维(或称“交际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右脑下部。

图11 四大类思维模式及其特点

笔者的新研究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的分类有如下对应关系:

图12 思维模式与多元智能

二、四种教育价值取向

应用上述四种思维模式及其组合,可以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与利弊。

第一种,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单一的价值取向。即只重视学生书面文字的逻辑思维(A)。只抓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升学要考试的科目。一切为了升学考试,或一切为了留学考试。这种价值取向培养的学生,突出的特点是“会应试”。全部时间和精力去为应试而教育,必然以牺牲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思维)、审美能力(艺术思维)、交际能力(交往思维)为代价。导致这种单纯“会应试”的学生,不会动手操作,不会审美立美,不会社会交往。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升学第一”“留学至上”的年代,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相当的市场。纯粹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既不利于个人潜能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改革考试制度上,制约人们选择这种价值取向。

第二种,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功利的价值取向。较早地只重视学生今后所选专业的思维模式。为了学生有一技之长,能较快谋生。选择理工科专业方向的学生,重视逻辑和操作(A+B)。选择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方向的学生,重视艺术与交往(C+D)。选择艺术和体育专业的学生,重视艺术与操作(C+B)。在升学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这种较早确定专业方向,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实用性与合理性。但是,从长远看,这种功利的价值取向,并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和谐发展,并不利于学生个性潜力的开发。比之于为应试而教育这种单一的价值取向,为专业而教育的这种功利价值取向,还是要稍好一些。对于中学生而言,这不是一种真正好的价值取向。

第三种,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较综合的价值取向。即除了重视逻辑、操作之外,还十分重视艺术审美,或者还十分重视人际交往。是(A+B+C),或是(A+B+D)。这种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并非单纯“为应试”而教育,也并非过早“为专业”而教育,而是为了学生有充实的精神生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适应今后社会的需要。强调逻辑则“会考试”,强调操作则“会动手”,强调艺术则“会审美”,强调交往则“会交际”。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是单一的价值取向。因为生活是丰富,生活是变化,必然需要较综合的价值取向。这种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显然优越于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优越于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四种,为发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整合的价值取向。即除了重视逻辑、操作、艺术之外,还加强社会交往的教育,是(A+B+C+D)。为了学生全面的和谐发展,今后不仅能创业,而且能创新。为发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关键词是“发展”。这个“发展”要理解为:在个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统一起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有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或译为“学会做人”)。这正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中国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这也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

三、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主要“效法欧美”,开始了现代的课程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教育从“效法欧美”转向全盘“学习苏联”。苏联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中学到大学主要是“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对于一个经济落后、工业薄弱的国家,为了快些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教育上选择“为专业而教育”这种功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做过了头,就有明显的局限性。1958年,中国的“教育革命”,以及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就课程改革而言,是更加趋向实用、更加走向功利,是典型的“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国在教育理论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毛泽东强调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指导理论是正确的,指导方针也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时,一段时期却大相径庭,“为专业而教育的功利的价值取向”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应当说,选择这种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符合国情,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认真思考选择更加合理的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从地区试验走向全面实施。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明确地选择了“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

从整个国家的教育大环境看,中国主流的思想是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前面已经分析“应试教育”是一种单一的价值取向,不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素质教育”是一种“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正基于此,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在过去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新增加了: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和谐发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从思维模式看,新课程改革,既重视逻辑和操作,同时,重视艺术审美和社会交往,是(A+B+C+D)。

从具体的“语文”学科看,新课程改革,笔者所理解的语文学科应当是:经典的语文(逻辑性)、实用的语文(工具性)、审美的语文(人文性)、交往的语文(社会性)这四者的整合。只强调工具性,或只强调人文性,都属于“为专业而教育的功利的价值取向”。强调上述四者整合,则属于“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见图13)外语(主要是英语,其次还有俄语、法语、日语等)课程的改革,也应是经典的外语(逻辑性)、实用的外语(工具性)、审美的外语(人文性)、交往的外语(社会性)这四者的整合,而不是只强调其中的一性。

从思维模式分类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观点看,数学学科的新课程应当是:形式的数学(逻辑性)、操作的数学(工具性)、直觉的数学(艺术性)、传播的数学(社会性)这四者的整合。是强调逻辑性,或者强调工具性,都属于“为专业而教育的功利的价值取向”。强调上述四者的整合,就可以将历史上数学哲学的“逻辑主义”“形式主义”“直觉主义”“结构主义”等融合统一起来。这应当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见图14)

图13 从思维模式看语文课程改革

图14 从思维模式看数学课程改革

从系统思维看(A、B、C、D),仅仅强调工具性或人文性,显然都是不足的。真正好的语文课程应当是逻辑性、工具性、人文性、社会性四者的综合。仅仅强调逻辑性或操作性,显然也是不足的。真正好的数学课程应当是逻辑性、操作性、艺术性、社会性四者的综合。

笔者在《教育模式》(1993年)一书中,将现代物理教材对应的教学模式分为四大类。A类,学术模式。特点是:学术中心,研究讨论。基本过程是:原理结构方法能力。这一类突出逻辑思维。B类,实验模式。特点是:实验中心,同题讨论。基本过程是:观察实验问题讨论。这一类突出操作思维。C类,鉴赏模式。特点是:审美立美,鉴赏中学。基本过程是:图像模型实验原理。这一类突出情感思维(即突出艺术思维,形象思维)。D类,文化模式。特点是:文化中心,历史地学。基本过程是:背景阅读实验指导。这一类突出交往思维。而作者是强调“系统模式”,是ABCD综合应用,特别是:系统中心,联系地学。基本过程是:实验原理问题结构应用。这是作者将“四象限”的系统思维应用于物理教学模式的建构。对于中学物理课程的改革,作者同样建议:要将“理论的物理”,重逻辑性;“实验的物理”,重操作性;“审美的物理”,重艺术性;“文化的物理”,重社会性,这四者整合起来,如下图所示。

图15 物理教学的4大模式

图16 从思维模式看物理课程改革

再以《科学》课程为例来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融合的科学”“探究的科学”“有趣的科学”“发展的科学”四者的统一。“融合的科学”是突出逻辑思维,是以科学统一的核心概念贯穿《科学》的始终,以此方式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知识和能力;“探究的科学”是突出操作思维,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活动情景,以此方式让学生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有趣的科学”是突出艺术思维,是强调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此方式让学生去体现和体验科学的人文精神;“发展的科学”是突出交往思维,是通过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以此方式让学生去领会和领悟科学的整体发展观,从而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需要协调关系,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这样编写《科学》教材,正是自觉地选择“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见图17)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法学教育;法律思维能力;模式建构

一、国内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分析

第一,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及其原因。笔者曾在2013年12月末做了一项调研。调查的对象是,在随机挑选的几所法学院校中随机选出数十位在校本科生和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调查的内容是,让这些学生(老生)思考笔者现场提供的关于法律方面问题的生活案例。调查结果显示,大概有70%的学生只是生搬硬套现有的法律条文;大概有10%的学生以这问题太难或是课堂上没学过为由拒绝回答;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主要是结合理论和实践),采用逻辑思辨的方式为案例提供解决方案。这份调研报告所显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学院校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即欠缺应有的法律思维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其一,本科生自身的问题。即不正确地求学法学知识,所谓的方法论错误。他们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纯属机械性记忆、理解和运用。法学实践就是到律师事务所或是相关司法部门打小杂。其二,教师教学的问题。暂且抛开学生培养法律思维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刚开始求学的学生难不了对法学求学方法论的认识存在误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略对他们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三,法学教育的问题。无论是本科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教师教学的问题,在当前中国高校法学教育模式下,应该主要归根于法学教育问题。首先,当前的法学教育过于重视行政式教学,其次,当前的法学教育以“工匠式教育”为主要模式,即以职业培训教育为模式。把学生类比成工匠,教育的目的是让这些“工匠”具备从事法律职业的“技术”。第二,培养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法学教育是追求卓越人才的教育,它的中心任务应放在对法科学生如何运用法律原理的能力培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期,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但是在教高[2011]10号文件中也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即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相对只是死板地输入,无法很好地法律思维,形成自身的法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因此“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大学之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只为了养成律师或法官,而是要培养法律人能够认识、理解‘法’在社会应有之机能为何,使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有予以分析、判断之能力,这就是培养法律专家所共通的素养——法律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它是检验法学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法学院校的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本文提及的法律思维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法学本科生需同时具备理论性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理论性的法律思维能力指学生具备了体系化、网络化的灵活的法律知识框架,同时能不断挖掘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来扩大框架;实践性的法律思维能力指学生能自信地将理论化的法律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具备逻辑分析能力,能灵活地分析问题,并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二者是并重的关系,法学教育应该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并建构一定的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二、国内外法学院校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

翻看了相关文献和参考文书,国内外一些法学院校有着值得思忖以及学习和借鉴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笔者重点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如下几种模式。通过下文的比较分析,会发现它们的目标都是: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学和求学模式,追求多样的灵活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性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第一,读书会的模式。西北政法大学在课堂之外设立了“终南山法学小组读书会”,它是一种在院校领导、青年教师指导和广泛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参加下,由学生和教师自发组成的以研讨法学原著为主要内容,采用主题报告、评论或者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维碰撞和融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能力、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终南山法学小组的读书会模式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它很好地利用了课余的时间,在课时之外实现教师和学生间平等、自由的交流;在知名学者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发散理论性思维、通过逻辑突破涵摄限制。当然,读书会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即它只以理论性思维培养为目标且是精英式培养,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第二,导师辅导的模式。导师辅导模式指院校通过分散学生集体学习的方式,任命每个教师负责指导几个学生,其中指导的内容是不受限制的。这种模式它一方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因为它是一个教师负责少数学生),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法律思维的能力。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采用“一对少数”的方式进行创新性因材施教,避开记忆流,采用灵活的自主的交流方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并非很理想,特别是在本科阶段。主要原因是导师辅导主要集中在抽象理论的指导,总体上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并且这种模式留给学生的自由空间过大,这样学生积极性、自觉性、重视性和主动性欠缺或是交流的重心偏移。第三,研讨会的模式。研讨会培养模式为德国法学教育最是常见,即学生在参加研讨会之前需花费较长的时间精力准备某一论题并撰写论文,研讨会开始时学生需先宣讲论文,然后评讲自己的思路,再由学生和教授评论。研讨会的最后,学生需要上交一份报告。这种模式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通过舌枪论剑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因此,德国以研讨会及其他类似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法律精英。由于这种模式以理论性研讨为主,所以在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局限性和读书会模式相类似。因而在2013年,德国颁布并实施法学教育改革法,用于弥补理论性教学的不足。第四,法律诊所的模式。“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最早源于美国的教学改革,它的理念是重视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和诊断,从而“对症下药”。〔4〕西北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院校中最早采用法律诊所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但大体都是针对本科3年级以上的学生。西北政法大学的诊所培养模式的有很多优点,能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诊所类型,同时它重视实践效果,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规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类似一个机构),让学生真实投入现实中产生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感(类似在工作),即以律师或是法官、检察官等身份来审视问题,以求形成自己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逻辑思维。这是不同于只停留在虚拟层面上的模拟法庭培养模式的。

三、国内法学院校对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建构

在法学教育改革方面,考虑到出台类似德国的《教育改革法》需要一定的过程,因而笔者结合国内的教育国情即逐渐转变传统记忆性教学,暂且只从具体可操作的角度,围绕理论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建构如下模式。第一,理论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其一,想象型教学和脑图型学习。这是由导师辅导式和研讨会式引发的设想。导师辅导式的一大特色是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思维碰撞,研讨会式的一大特色是学生能直抒己见,想象型教学和脑图型学习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并创新了这些特色。想象型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模式,它应该成为法学教师教学的主流方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不受束缚地想象和理解,是突破传统的死记硬背,将抽象的法学概念或是命题有形化,同时又要造成恰当类型的混乱,仿佛每一个法学概念或命题都是看得见的又四处蹦跳的小精灵。通过想象型教学,一方面教师教学轻松,另一方面学生能饱含兴致,通过想象深刻理解和反思理论问题。脑图型学习是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培养理论性思维能力的模式。脑图型学习源自“头脑风暴”,即借鉴图表的方式,把自己头脑所思索的或是人与人间所交流的形成无限制的头脑网线,并将该网线一一记录下来。脑图型学习的关键作用是有着哲学上所阐述的非线性作用的特征,即1+1>2的效果。其二,聚会式交流。这是由西北政法大学的读书会模式引发的设想。考虑到读书会模式会带给学生压力,笔者构建了类似社团交流的培养模式——聚会方式的交流“。聚会式交流”即要求学生和教师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畅谈,只是畅谈的内容必须限定在法律相关的问题、事宜,参加聚会的人通过畅谈能形成一定的理论性逻辑思维“。聚会式交流”应该成为法学院校的一项品牌教学模式,让每个人(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教师,同时也都是学生。法学院校应该隐形地把学生和教师在“聚会式交流”中的表现当成他们素质(教师是教学质量等)考核的评判标准之一。第二,实践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引导他们将理论性思维同实际相结合,形成一套实践性逻辑思维。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虽然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已经在多所法学院校践行,但还是处在雏形阶段尚未成熟;二是模拟法庭的发展成熟度相较诊所式更高;三是模拟法庭模式的虚拟程度较深,无法让学生真切感受现实。笔者借鉴了法律诊所式的优点和模拟法庭模式的发展程度,在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上,构建了法律援助型模拟法庭模式。法律援助型模拟法庭模式包含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公益性援助的性质。二是具有模拟法庭的性质。当然,该模式能否健康运行前提需要各法学院校向校内校外宣传“公益性法律援助”,以求获得大量的案件。其次,虽然该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应该设定一定的实践性绩效管理机制,避免该模式流于形式。最后,学生自主性应起关键作用,需要学生明确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援助型模拟法庭来。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建构理论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希望能对国内法学本科生的法律思维的养成和提升有所帮助,对国内的法学教育改革有所借鉴。培养一大批具备卓越的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人是你我共同的追求。

作者:何佩佩 刘风 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九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邱联恭:“法曹养成教育之课题与展望”,载其所著《程序制度机能论》,自印本1996年版。

〔3〕邱昭继:《读书会与法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载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47-01

初中阶段的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中,基本还不存在难、深、广的学习要求,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塑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正确的思考模式、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建立在正确的思维模式下。从而对物理的学习也能产生一定的兴趣。任课教师,应特别注重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思维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物理的解题成功率。诚然,正确的思维模式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能培养学生多动、勤动、快动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一、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思维模式的培养

初中是初步学习理科的阶段,物理学科是初二年级才开设。在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的情景下,任课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现阶段思维模式的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成功率的高低。同时,新课改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任课教师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好的思维模式是成功解题基础与关键性的一步。

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是初中任课教师教学计划的第一步。培养正确思维模式,开启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大门。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努力朝着正确、规范与创新的道路前进。诚然,思维模式的培养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任课教师教学大纲下的新领引。

在初中物理学习的阶段中,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物理这样理论性与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不能对学生的要求太多、太高与太深。在教师的教学大纲中,也规范性的表明:学生教学中突出的是快乐教学的模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模式,建立正确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既能收获高效的学习成果,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二、思维模式的培养是初中物理学习的突破口

初中物理的学习,是基础物理知识学习的起航,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方面知识的学习项目。因为是在初级阶段的学习,因此,学习的重点便是能掌握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物理思维模式的培养。物理学习的难点也是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思维模式的形成。

初中物理教材的目录中,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都是基础学习项目,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在任课教师正确而又细心的教导下,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的阶段中,掌握物理学科要求掌握的基本学习技能与学科专业知识。从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打好了,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便能游刃有余。在物理学习的领域中,不仅能找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所在,还能进一步发现物理学习领域的美好。譬如:定律、定理、公式的推到、物理现象的捕捉等等,善于观察与发现总是好的。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排除困难、发现新奇事物、从而获得学习乐趣。期间,思维模式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积极的人生观传递给学生们,将不惧困难的学习态度传递给学生们,同时,还能与逆向思维模式进行互换,引导学生采用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

三、思维模式在物理学习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

思维模式直接决定解题质量、解题速度、解题准度这三方面的学习效率。思维模式是学生学习灵魂的所在,同时,从一个学生思维模式的基本形态,可反映出这位学生在学科方面的所有基本情况。悟性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思维无疑是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状态。而相反的,悟性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思维也会相对地减弱与迟钝。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其学习像物理这样实验性教学较强、动手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是十分吃力的。因此,新课改下,学会探究新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更加高效率的思维模式,值得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更深一步探究与研讨。

现目前,思维模式还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普遍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通过类比,可以将初中物理教学中直观的事物客观化;死板的知识深刻化;简单的教学生动化,从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留下难忘而又深刻的印象。抽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别称,初中物理的学习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也需要合理、科学地展开对初中物理的教学,科学地抽取事物的本质。

如今,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探究性地开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与必不可少。学习知识不在于多和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每一物理理论的推导,都是对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每一次实验课的探究,也是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启示。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不仅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力度,还应加大力度关注对学生学习思维模式的培养。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