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合集7篇)

时间:2022-02-14 18:19:34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第1篇

1河南农村科技文化培训的现状及必要性

2010年暑期,“河南农村科技文化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在河南省进行了河南农村科技文化培训现状和思维导图在河南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的应用的专题调研,调研对象是来自河南省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等3个涉农区市县15个乡镇的201名不同年龄群体,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此次调查的群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1~56岁;初中学历占51%,高中及中专占20%,其他学历占29%。对于参与科技文化活动的方式,游戏(交谈)占31%,读书读报占12%,看影视节目占33%,网上冲浪占3%,参观考察占4%,集体文化活动占14%,其他占2%。主要收入来源仍集中在粮食、蔬菜、果树等种植业和养殖产业上,其次是外出打工。对于调查对象参加科技文化培训活动的形式,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占34%,支农人员下乡培训占20%,系列讲座占30%,自费培训占9%,其他占7%。对于参加科技文化培训的效果,15%的村民表示收获很大,62%的村民表示还可以,16%的村民表示一般,7%的村民表示没什么作用。对于已参加科技文化培训的不足,培训时间太短占21%,培训内容太难、生产生活的对应性差占11%,培训方式太单一、感到不形象生动占64%,其他占4%。通过以上调查,可以清晰地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参与科技文化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农闲时间用在了看影视节目和玩游戏上,但农民对于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视已渐露端倪;(2)农村科技文化培训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和“求致富、想发展”的理念在河南广大涉农地区已形成共识,甚至有少数农民自费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3)农村科技文化培训的效果总体来看比较明显,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对于农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4)有关部门组织的农村科技文化培训,培训时间一般比较短,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有的内容过难,培训方式囿于讲师讲课、演示,学员听课、做笔记等常规形式,没能根据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思维特点进行,所以培训效果不能做到最佳。由此,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的科技文化培训,积极探索适应农民文化水平和思维特点的培训方式和工具,适应农民需求,反映农民心声,已是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文化培训的新课题。

2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Tony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又被译为心智图、脑图,其提出的基本理论前提是“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1]。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图1)。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思维导图由颜色、图像、关键词、曲线等要素构成,充分发挥了大脑思维的“想象”与“联想”的特点,能够充分挖掘大脑的创造力与记忆力潜能。TonyBuzan认为思维导图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外部表现[2],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还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3思维导图在河南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的应用

有关部门组织的农村科技文化培训方式单一,局限于讲师讲课、演示,学员听课、做笔记等常规形式,这样的培训形式没有根据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和思维特点(形象性思维较强)进行,致使培训课堂气氛沉闷,培训内容在师生间流通不畅,培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至此,思维导图这一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有力工具即将在农村科技文化培训的舞台上发挥特殊作用。思维导图应用到河南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主要基于以下2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思维导图放射状的结构与大脑的发散性本质相一致,可以提高培训的效率;其二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可以在“做”中学,在参与制作思维导图实践的过程中达到培训的目的。

3.1制定培训计划

当培训组织者使用思维导图做农村科技文化培训计划时,他们可以把需要考虑的所有要素都“画”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样就既照顾到了宏观目标,又不会漏掉细枝末节。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由于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农村科技文化培训”的关键词思考,所以不会“误入歧途”。在向别人讲解计划时,也易于让听众把握所有逻辑脉络。例如,培训组织者以“河南农村科技培训”为中心关键词,以“参与人员”、“场地”、“设备”、“时间”、“内容”等作为一级分支的关键词,再以“参与人员”为原点,画出“讲师”、“学员”等二级分支,依次类推。所有的分支都使用不同颜色来画,并且用丰富多彩的图形加以标注。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张贴到农村公告栏或印刷分发到农民手中,既赏心悦目又容易记忆,避免培训过程中农民遗忘培训时间、地点而致使缺席现象的发生。

3.2建立完整、系统的培训知识体系

通过前期的调研我们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但形象性思维能力较强。根据这个特点,培训组织者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促成农民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图2),进一步加强对所培训内容的整体把握,并且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需要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合理的调整。这样就可以保证农民在科技文化培训过程中不漏掉关键性的内容要点,其分支结构又可以使他们清晰地记住各要点间的逻辑关系,使其记忆更深刻,理解更全面。

3.3做学习笔记

在本次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农民做笔记时,从头到尾只使用一种颜色,那么在一整天的学习时间里,其大脑的左半球负责识别词汇信息的脑细胞经常会超负荷工作,而大脑的右半球负责颜色和形态的脑细胞却无所事事。而且这种笔记方式埋没了关键词、浪费了时间,还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脑,所以采用传统的做笔记方法,会大大浪费掉大脑这个“超级计算机”的潜能,故参加培训的农民觉得培训课程内容过于抽象,显得枯燥无味。科学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许多人做笔记时只用了一半不到的大脑皮层,对学习产生了“嗜睡病”。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左、右2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3]。但我们没有注意到左脑和右脑相联的技巧,反而用一些使大脑产生拒绝和遗忘的草拟、笔记方法增大大脑的负担。这2个因素合并起来产生的不利之处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其实,思就是想,维就是联系。思维就是想联系,也就是交合信息(杂交、移植、嫁接信息)。一个人想问题,进行多维的信息相互交合的动态结构图,就是一幅带个性特征的思维导图[4]。而思维导图是一种打破了传统方式的全新的做笔记方法。当参加培训的农民采用思维导图来做学习笔记时,由于采用了各种色彩和图像的方法,比较适合农民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其记忆效率会显著提高;由于采用了“关键词”方法,他们就会经常思考所学内容的关键点;由于采用了曲线和无限分支的方式,他们能够很容易地了解所学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3.4小组讨论的最佳工具

在农村科技文化培训过程中,还引入了“探究式学习”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让农民通过小组讨论,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当农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时,他们需要共同来思考问题。这时,思维导图是对讨论过程进行记录及过程管理,并进行成果总结的最佳工具。在农民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们让小组成员来共同绘制思维导图。他们可一起在一张大白纸上边讨论边来画,也可以先让每个成员各自画出自己小的思维导图,最后再汇总成一张大的思维导图。在整个过程当中,思维导图可以不断被扩展和更改,每位小组成员的意见都不会被漏掉,大家也能从其他所有人的想法中得到启示,更容易产生出新的想法。

3.5帮助学员总结和复习所学内容

在每次培训课程结束之前,讲师用思维导图带领大家一起总结培训内容,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员的记忆效果。学员也可以在课后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和复习。

4思维导图在河南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的应用实例

在这次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我们以健康知识“艾滋病防治基础知识培训”为例,让农民了解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艾滋病防治基础知识的发散放射结构,正与思维导图的特点相一致,所以适合采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培训,适合农民的有效学习。为了探索和验证思维导图在此项培训中的优越性,我们选取信阳市固始县的76名农民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2组。Ⅰ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培训,为试验组;Ⅱ组使用文字材料和讲解等常规方式进行培训,为对照组。在Ⅰ组,我们由思维导图引出课程的知识体系(图3),用不同颜色和图形、图像列出HIV病毒、传播途径、防治办法、哪些接触不会感染和与HIV作斗争等5个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用多媒体投影仪进行呈现,每个方面的标题上都有相关材料的链接。这样培训的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关键词明晰、色调宜人,有效引起了农民的注意,他们兴奋地利用此图了解艾滋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小组讨论过程中,他们还根据自己的所知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更好地完善此思维导图,达到扩大交流、共同创新的目的。最后讲师指定他们其中的几个人用思维导图记录他们的观点,讲师在这个过程进行巡视,调动小组中每个培训对象的主动性,对具体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在Ⅱ组,学员聆听讲师的讲解,阅读下发的参考资料,走神现象较为严重,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师生互动比较贫乏,知识流动不畅,在讨论过程中有时出现冷场。培训结束后,我们随即使用同一份试卷对2组学员的接受情况进行测试,结果发现Ⅰ组测试的平均分86.7明显高于Ⅱ组的65.4。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第2篇

【关键词】主题;活动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95-0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图形思维工具,在学习记忆体系的建立、活动项目的计划和组织、教学培训与会议记录等方面的具有非凡优势。问世以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内。

在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决定着高校学生活动的成效与质量,学生干部的培训也日益成为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需要像思维导图这样直观、形象、生动的培训工具。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特点

思维导图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最初是通过发散联想,用关键字、图片、颜色做笔记,为学生构建记忆知识的可视化思考体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用直观的视觉刺激来更好地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图,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绘制思维导图,是由一个主题、扩展产生新的分叉,发散形成可视化思维结构树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引导绘制者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已有想法为中心,向四周无限扩展产生新的想法,为绘制者的思维培养提供有效帮助。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干部培训中的相关性与可行性

学生干部是高校大学生基层各种活动与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力量,负责活动与工作的组织、策划及领导。学生干部必须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心理素质,才能把学生团结起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加强工作的效果,从而顺利开展工作。

目前,高校的学生干部通常承担着部分管理职责,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干部更多的应该担当学生活动组织者、学生事务服务者的角色。而活动的组织、事务性的服务都需要学生干部具有较高的沟通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项目运作与创新的能力。思维导图是学生干部培训的重要工具,作用巨大,可以提高受训者的深入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思维导图在策划环节描述一个活动具有卓有成效的效果。思维导图利用在纸上、软件中画出活动框架,或者在脑海中对活动过程进行构思,然后将其扩展到真实的情境下对所有的细节、变量进行考量,从而得出活动的整个执行体系和生命周期。

思维导图运用于学生活动项目中,作为活动负责人的学生干部不会囿于常规思维框架下,而是利用导图的扩展性,从其他方面、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开展基于思维导图学生干部培训的应用实践

学生活动项目是学生干部培训的载体,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干部培训,就是在学生活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思维导图便捷的归纳和整理、化繁为简的能力。

1.学生活动项目计划。思维导图在学生活动策划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展示活动项目的“全貌”,帮助学生干部建立起完整的活动项目管理体系,对活动项目所需要的资源、信息、人员进行充分的整合,使整个活动策划更加合理与科学。学生干部可以根据分工,将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要素制作成思维导图,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活动以及相关环节之间的联系。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学生活动项目计划,首先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培训并进行相关的训练。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把自己作为活动的负责人,运用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路画下来,确定活动开展的难点、重点、突破点。

2.会议分组讨论。思维导图在学生活动项目会议中对项目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对项目负责人、批准人、告知人等进行观点、想法、特长等方面的树立,提示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策划、执行重点,引导学生干部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极大提高会议讨论的效率。

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活动项目策划沟通体系进行构建,利用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对活动要素进行分析、梳理、综合,得到与活动相关的信息,为团队工作找出机会和问题,找出影响活动效果的潜在障碍,为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最优方案。

3.活动总结交流。学生活动项目结束后,利用思维导图把学生干部在策划阶段的活动项目思维导图与真实活动的活动项目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分析活动各环节、各要素间的逻辑性、前后关联与相互关系,梳理学生活动的计划、组织、人员、设备、地点、控制与领导等职能,通过对比、分析与梳理,更好的掌握思维导图的相关技术,从整体上把握活动的项目化运作,从而提升学生活动效果。

四、提高思维导图对学生干部培训效果的具体方法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第3篇

关键词:制图;创新思维;“体操”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画图能力。读图和画图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即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想象思维、动态思维等思维能力的训练。制图的本质是思维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因此,学好制图课,不能只靠记忆,关键靠多练,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练习和积极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制图能力是练会的。

为提高制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统一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中。这里所说的“训练”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潜力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制图训练,包括练思维、练方法、练基本功、练能力。其中以各种思维训练为核心。这种训练贯穿于制图教学的始终,所以说它是主线。

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中,笔者根据制图学科特点,把制图作为创新思维训练的“体操”,精心挖掘制图学科中创新思维训练的生发点、训练切入点,坚持以各种思维训练为核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详细阐述具体训练策略。

形象思维训练制图教学接触的图样、物体都是形象信息。在三维形体与二维图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参与,但这些思维都是以形象为对象和结果的。所以形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收集实物、制作模型、画轴测图等来增强感性认识,通过记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积累形体表象信息,根据实物、模型和轴测图画三视图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想和做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左右脑积极协调活动,形象思维能得到有效训练,能激活右脑的潜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指为解决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因而发散思维训练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制图教学中,笔者通过设计一些典型作业作为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探索和推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型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拥有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思维的变通性(改变思维方向,克服定势影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如图1所示),让学生补画左视图。

题目布置后,让学生独自做3分钟后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在短时间内想出多个答案,例如,有的学生能想出7个答案。可是要独自想出10个以上答案还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局限性。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启发,思路开阔,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答案会越来越多。此时,答案会显得零乱,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思维的方向和特点,纠正学生发散思维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对此题笔者给学生的启发是:一个圆的视图可以想象出圆柱、圆锥、球三个基本体,两个圆的视图可以是两个基本体的叠加(图2a、b、c),可以是多个基本体叠加组合(如图2d),也可以是一个基本体的切割、挖孔及其组合(图2e、f、g),还可以是多个基本体叠加、切割、挖孔的综合(图1h、i、g)。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有序地想出更多的答案,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也能体会到发散思维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满足感。

集中思维训练集中思维指通过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方法寻求一个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由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也要培养集中思维。制图练习题多是寻求一个答案的,是对集中思维的有效训练。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给学生一个零件,让学生选择和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结果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其表达方案多种多样。笔者将学生的各种表达方案张榜公布,让学生相互比较,分析优缺点,最后让学生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最理想的方案,从而在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集中思维。

想象思维训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不仅是创新的动力,而且还是学生理解掌握制图知识和理论的得力助手。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之一。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而独立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制图学科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通过识读三视图和由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等训练再造想象思维;根据给出一个视图(给定条件不充分)补画另外两个视图,通过创造性地想象各种空间立体形状训练创造想象思维;通过布置设计组合体综合性训练作业,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构思,从而训练创造想象思维。转贴于

动态思维训练教学使用的模型、挂图,因其处于静止状态,学生对三维形体——二维图形转换规律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三维动画,形象地再现读图、画图的动态思维过程,如动态展示三面投影图的形成与展开、剖视图的形成等,帮助学生形成形象的动态物理模型,为激发学生的动态思维提供客观物质基础条件,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概念,掌握三维形体——二维图形的转换规律。线面投影分析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常用的方法。按此方法分析图形上的每条“线”和每个“框”时,常被表述为轮廓、面形投影、积聚。这样表述的结果,往往使得本来较抽象的“线”、“面”,仍然停留在线、面的概念上。如果改用动态的表述方法(使用拉伸、切割、抽出、叠加等术语)描述形体的形成,就容易使学生很快建立起深刻的空间形象,掌握“一框为一体”的快速读图技巧,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例如,读圆柱三视图时,俯视图为圆,它反映的是物体的前后左右关系,反映不出高度即物体的上下关系,此时,应用动态思维把这个圆向上拉伸一定的高度,圆柱立体就形成了,这样运用动态思维建立空间的立体模型,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批判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生命力在于质疑和批判。批判思维即学生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质疑问难,去追寻未知的知识领域。在一次习题课中,笔者布置了以下题目: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如图3所示)。并指出有的题目不一定有解,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说这题是无解的。结果下课后只有一位学生敢于质疑,对教师说这题有解,并提供了如图4a1所示的常规答案。在第二节课上,笔者对这位学生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进行了大力表扬,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对教师和教材进行质疑,并提问大家对这位同学的答案有没有异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结果另一位学生提出了新的答案(如图4b1所示)。由此可见,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

思维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精心设计思维综合训练题,把强化训练力度当作重要举措来抓。如在组合体一章中,一般要贯彻“以练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制图能力,但往往容易陷入“题海战”,学生做作业累,教师批改忙,教学效果不佳。为此,笔者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堂《设计组合体》综合训练研究课,渗透创新技法,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归纳、想象、联想、综合等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出包含尽可能多的知识点的组合体,让学生进行思维综合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中,要注意避免把“以训练为主线”当作题海战术,大量地、重复地做练习题;还要避免把过去的教师“满堂讲”变为学生“满堂练”。

总之,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创设思维训练情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训练,制图课的教学效率也会有效提高。同时,通过“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挖掘制图学科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功能,不但要注重某一思维能力的单项训练,而且要注重各种思维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使其有机结合起来,能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宏,张彤,等.工程图学学科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0,(4).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制图;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画图的能力。而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即: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动态思维、逻辑思维等。制图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讲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学好制图课,不是靠记忆,关键靠多练,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练习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一句话:要精讲多练。事实证明,学生的制图能力是“练”会的,而不是“教”会的。

为提高制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确立了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中,我精心挖掘制图学科中创新思维训练的生发点、训练点,坚持以各种思维训练为核心,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训练形象思维

制图教学中接触的图样、物体都是形象。在三维形体――二维图样、二维图样――三维形体的相互转化过程中,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投影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参与,但这些思维都是以形象为对象和结果。所以形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实物、制作模型、画轴测图、记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等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想和做的过程中,左右脑积极协调活动,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创造力是以发散思维为核心,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制图教学中,我通过设计一些典型作业作为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探索和推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如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型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思维的变通性(改变思维方向,克服定势影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补画左视图。

题目布置后,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在短时间内想出多个答案,但是要独自想出10个以上答案还是有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有其局限性。但是在公布交流学生的答案时,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启发,开阔了思路,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散,答案越来越多,但是答案显得零乱。此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思维的方向和特点,纠正学生发散思维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3.训练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指通过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方法等寻求一个最佳答案的思维。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由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4.训练想象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不仅是创新的动力,而且还是学生理解掌握制图知识和理论的得力助手。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之一,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而独立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制图学科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来训练想象思维:通过制图中常规的识读三视图和由已知二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等来训练再造想象思维;根据给出一个视图补画另外两个视图,通过创造性地想象各种空间立体形状来训练创造想象思维;通过自由设计组合体,进行充分的想象构思,从而训练创造想象思维。

5.训练动态思维

线面分析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常用的方法。按此方法讲解图形上的每条“线”时,常被表述为轮廓、面形投影、积聚。这样表述的结果,往往使得本来较抽象的“线”,仍然停留在线面的概念上。如果改用动态的表述方法(如使用切割、抽出、叠加、提位等术语)描述形成形体局部结构的“线”,这就容易使学生很快地建立起深刻的空间形象,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

6.思维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制图作为各类工科院校普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教改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遇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梁德本.《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法建议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9

[2]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第5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教育的革新,临床医生都必须要有一个继续职业发展(continuousprofessionaldevelopment,CPD)的过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正是时展的要求[1-2]。2014年放射肿瘤学被纳入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目,同年我院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肿瘤放射治疗学住培基地,开展了肿瘤放射治疗学住培及其结业考核工作。灌输式教学及一味死板背诵的学习方式已经与现代临床医学的教学需求分道扬镳,只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运用能力、训练临床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素质的医学队伍才能层出不穷。而思维导图运用左脑理性思维右脑感性思维相结合的特点,把乏味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过程而转换成为一种具有提高自身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从而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医学生构建良好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近年来诊断学、药学、内科学等课程广泛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3-6],那如何提升放射肿瘤学住培医师自主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利用思维导图在放射肿瘤学临床住培教学中的应用,以便为放射肿瘤学临床住培工作中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1放射肿瘤学住培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世界和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伴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认可和临床应用,放射治疗技术及设备的完善和发展,放射肿瘤学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日益受到关注。放射肿瘤学专业2014年被国家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科目,要求从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对住院医师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并通过各项规范化的考核制度,保证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我院作为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更应采纳、发掘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放射肿瘤学涵盖从基础到临床的多门学科内容,它包含了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临床放射肿瘤学等学科,学科内容互为因果又密切相关,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然而,我国医学本科生的学习阶段尚未包括放射肿瘤学的理论教学,我国现在也只有两所高校开办了放射肿瘤学专业,加之放射物理学该学科内容深奥且难懂,定期培训知识背景薄弱和轮岗时间相对不足是住培工作的主要难点[7-10]。放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放射治疗设备飞速发展,如何使临床带教老师达到教学目标,这不仅需要住培医师牢固掌握放射肿瘤学的理论知识,放疗方案制定的原则策略以及放疗计划设计评估过程,还需要知会临床实践中的各种放疗并发症以及救治患者的诸多具体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随诊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教学模式也需要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当前医学教育的瓶颈,教学方式需要根据教学情况的不同而作出筛选,在传承经典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结合其他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11]。

2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可行性

思维导图(mind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是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Buzan)提出的一种图文并重的记笔记法,以图片为载体,体现思维的发散和收敛,形成从中心向周围层层发散的图形。它可以把每个分层主题的内容以相互关联的分层图表示出来,构建可视化且完整的思维框架,以此突出知识的主题及层次,展示了大脑的思维过程[12-13];它在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整理思路等方面作用明显,使得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相对于文字说明的表达方式更加有效。思维导图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它快速整合原有知识并开发大脑无限潜能,使人思路清晰。在国内医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种疾病固有的知识点和层次进行拓展学习,比如将疾病比喻成大树结构,而不同的知识点就像大树的树根、树干和树枝,这就符合思维导图的基本表达形式。每种疾病都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不同的疾病又有重合和交叉的部分和不断更新的知识,这就需要去概括总结、发散和巩固思维,思维导图正好可以呈现出这些表现形式。思维导图可以将临床知识点转换为可视化的思考框架,它也能将需要传授的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压缩,删繁就简地概括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堂内容的中心与重点,展示课堂知识点和层次之间的关联。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临床带教老师把握课程的重点和方向,设计出独特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同时,让医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创新能力、培养联想记忆,更好地培养临床逻辑思维。“教”与“学”互相影响并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很多研究证明思维导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4-15]。

3思维导图在放射肿瘤学住培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放射肿瘤学住培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科学高效的教学形式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具有逻辑性和吸引力,这样才能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学生要要注重系统性的梳理、临床思维的贯穿和相关内容的融合贯通,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深刻理解和记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在放射肿瘤学的教学实践中,住培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的优点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3.1建立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就是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思维方式的基础就是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住培医师的成长过程中,知识框架的建立尤为重要,好的知识框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学科的整体理解和对知识的理解。住培医师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能从整体层面梳理知识,搭建知识结构并从整体贯会融通,这样就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将来的医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更新与整合知识

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住培医师绝对不能以简单的固定的逻辑关系不假思索地罗列出所有知识点,而是需要将自己学到的更新知识点融会贯通,并通过整理、加工、整合以及创造等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制作出一张合格的思维导图。在制作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形成想法和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对知识点的印象深刻,也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基础知识对于培训医生来说非常重要,但仅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住培医生可以通过各种医学网络平台接收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真正关键的是如何进一步深化理解知识和整合信息。他们可以在原来的思维导图上将所接收的知识进行更新,持续不断丰富思维导图,这样也就增强了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认知。

3.3提升学习效率

住培医师需要面对基础知识学习、临床知识更新等各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效的学习工具来进行自我学习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在总结和更新知识的同时又能回顾既往所学知识的工具。“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不复习的话,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住培医生可以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回忆自己学到的知识,从而达到边复习边学的效果,以此达到巩固和深化知识点的目的。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考特点,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机械式的重复记忆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大幅度提升学员学习效率。

3.4培养临床逻辑思维

临床逻辑思维是放射肿瘤科医生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条件,作为医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逻辑思维的培养。住培医师需要快速判断和处理放疗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错误的判断及不当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预后。例如在骨髓抑制情况的处理中,我们应该首先判断是否为放化疗等因素引起的骨髓抑制,然后才是考虑患者自身造血功能低下的因素。我们可以把所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原因通过思维导图归类出来,然后进行分析、整合、重新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地进行下一步诊治,而住培医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也就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3.5传承优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经典的教学模式就是要鼓励学生多思考,而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将所思考和学到的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运用。当然,除了传授常规理论知识外,临床带教老师还应注重培养住培医师的人文关怀和政治培养,只有住培医师具备了优良的品德、高尚的情怀和过硬的技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为我国未来的癌症事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新鲜血液。

4结束语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第6篇

摘要:宣传思维导图,使它能够很好地在大学生中推广和使用;同时帮助大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工具来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本项目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思维导图;大学生;创新

引言:大脑先生托尼.布赞的无数实践应用证明,思维导图能够训练人的发散思维,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但是前期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工具还未能很好地在大学生中推广和使用。因此,我们着力于更深一步的研究,从而能够将思维导图为大学生使用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地图,是由英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托尼・布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明的。它糅合了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以及人脑机能、思维模式、潜能开发等众多命题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革命性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链接,并以此来辅助记忆,以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已取得的成绩

在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公司和企业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利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美国波音公司在设计波音747飞机时就使用了思维导图,据波音公司的人说,如果使用普通方法,设计波音747要花费六年的时间,但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他们的工程师只用了六个月就完成了设计,并且节省了一千万美金。

在我国,已经有一大批的教育工作者着手相关研究,它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思维导图已经逐渐进入常规教学模式。例如北京蓝靛厂中学副校长杨艳君女士就把思维导图学习法引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中,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绘制思维导图并习惯用大脑来思考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也在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班中大力推广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但是,目前的研究对于思维导图在大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前期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同学还从未听说过思维导图工具就跟别说在学习、日常生活中运用思维导图了。因此,我们立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图研究思维导图在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应用。

三.相关培训

1、为何培训

F在的大学生对于创新没有很大的概念,对于如何创新更是知之甚少。而思维导图,是一个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无限潜能的一种工具。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相关创意能力,我们对于思维导图在大学生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培训

2、培训准备

首先,我们组员对于思维导图工具进行了全面的了解,购买了相关书籍进行欠缺知识的补充,并且对思维导图工具的相关运用和在大学生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对一些研究人员进行了采访和探讨。在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对思维导图工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接着,我们讨论了培训的流程等,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我们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邀请他们作为我们培训的对象,约定了时间。和学校有关人员商量借到了教室进行培训。

再接着,我们在约定好的时间,进行了培训,

3、培训过程

我们首先用了一些话题引出了培训的主题:头脑大风暴――思维导图。其次我们给出了一张图,并对其进行了相关介绍即对思维导图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也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托尼・布赞。再接着,我们对思维导图的相关应用进行了适当的介绍,然后,讲解了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即准备好纸笔等相关操作工具,纸要横着放,显得空间比较大,用数字表明顺序,合理布局,运用相关线条、图形 、箭头等进行绘制,运用关键词进行填充,也可以带上自己个人的独特风格。

绘制成功之后,培训的学员都上台展示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我们针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表扬和修正。

在用笔结束绘制之后,我们也介绍了思维导图也是有软件可以运用的,比如:mind manager、x-mind、free mind、百度脑图等。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下载体验。

最后,我们对培训的学员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询问他们对于思维导图的个人想法以及这次培训的收获。

4、培训结果

这次的培训相当成功,我们完成了培训计划中的内容,培训的学员也了解了思维导图并且接受了它,他们也觉得思维导图对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很大帮助。相信对于思维导图的推广和使用有一个良好的铺垫。

四、总结

思维导图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用并且实用的工具,对于人们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培训,使得大学生了解思维导图,学会运用思维导图从而开发思维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云辉,谢百,赵丽。思维导图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1):10-11。

[2]杜学允,吴秋凤。思维导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

[3]John W Budd.Mind Map as Classroom Exercises[J]. The Joum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4,35-46。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第7篇

关键词:设计过程 系统设计方法 设计概念提炼

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8号文件的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增艺术学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即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1305),其中“设计学”由于跨学科边缘交叉,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

由此,艺术学单独成为一个学科门类,而设计学也升级为一级学科。这对于设计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设计”应该如何教授?设计师应该如何培养?在设计教育最初我们曾经深思的问题重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对我们工作在一线的设计教师的重大考验。

我们认为,设计教育的本质即是对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在设计思维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反向聚合思维的训练也是设计思维重要组成部分。而设计则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因此,对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那么,在设计过程当中,为了做出更新更好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运用一种更为系统、更为有效的设计方法,即系统设计方法。

一、系统设计方法的概念与作用

系统设计方法更多的运用是在理工科范畴内,而我们要在设计过程中探讨它,就要赋予其新的定义:即将观察、思考、创造这三个看似独立的过程综合起来,使它们在一个设计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方法,我们将其称之为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方法。

系统设计方法的重点是要在设计过程中完成设计造型的训练,而设计造型训练要完成三大任务:对眼的训练、对脑的训练以及对手的训练。对眼的训练体现在要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力,达到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判断信息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会不同的观察方法培养创造性的观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对大脑的训练,是要学会思考,确定思维目标,进行主动的思考,学会思维方法,掌握思维规律,培养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对手的训练体现在学会创造的方法,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设计基础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表达创造性想法的能力。这也就是要进行观察、思考、创造三个过程的必要性。

二、系统设计方法的应用

为了详细论述系统设计方法的应用,我们以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为例。室内设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项目――资料调查分析――功能分析――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制作――设计评价。确定项目、资料调查分析属于观察范畴;功能分析、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属于思考范畴;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制作则属于创造范畴。而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却是观察、思考、创造三过程交汇的关键步骤,它是一个方案的心脏。那么,观察、思考、创造这三个过程是如何结合于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过程中呢?

我们考察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可以参考英国心理学家沃拉斯提出的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从中可以总结出设计概念产生的基本框架,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准备阶段――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和知识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酝酿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与思考,在头脑里反复酝酿思考、细心咀嚼,逐渐在思考体悟中理出思路。

豁朗阶段――这是新思想、新形象的产生阶段。当百思不得其解时,遇外部信息刺激,迅速沟通脑海里各种信息的联系,表现为豁然开朗、突然顿悟,迅速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验证阶段――这是创造新思维的最后阶段,将对思维的新成果的观念进行验证补充与修正,加以实施。

参考这样四个阶段可以将设计概念的提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概念的萌生基础;设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设计概念的实现。在设计概念的提炼过程中,(下转70页)

(上接67页)思考过程是关键。思考过程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来完成。那么,创造性思维就成为思考过程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并且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进而能够创造事物形态的心智活动”。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选择突破和重新构建的统一,它可以通过一种直观并饶有趣味的方式――思维导图来表达。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思维导图是使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意的挖掘和选择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强、便捷有效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它的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用文字和图形将头脑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设计过程中,在确立设计目标时,对设计概念要有相应的掌握;其次,根据设计概念及设计主题特征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找到可用的有创新点的设计元素;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将设计元素整合并进行合并或修改,体现其创新性;最后,将这些创新元素加入到相应的设计内容中,体现其设计概念的明确性。

三、系统设计方法的效果

运用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表达,可以使设计者对设计项目的整体有全局统筹把握,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有清楚的了解。同时,再将观察、思考、创造三过程结合起来,在系统设计方法的指导下,完成全面的设计。这样做会使得设计过程明了清晰,设计方案有理有据,并且使设计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最重要的是,通过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设计、创造能力,以期做出更好的设计。

本文试图通过最简洁明了的论述,阐述系统设计方法的概念、本质、作用等等。目的是通过设计教育过程中对系统设计方法的使用,使得学生思路开阔,不但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同时,可以恰到好处将之聚合,找到设计概念的最佳体现,并将其发挥进行再创造,最终形成设计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翟墨.人类设计思潮.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3]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