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美术思维在少儿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1-14 10:34:59
美术思维在少儿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少儿美术教育备受重视。美术课程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也随着基础教育的逐步完善被提出新要求,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服装设计这类实践课程应运而生。实践类综合课程改变了传统美术课程中仅以纸和笔为媒介的单一教学方式,增加了许多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在当今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服装设计这类实践课程对学生拓宽思维、提高动手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源于生活,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考试标准、方法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表达,使得部分学生的作品缺少想象力和创作力,反而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导致服装设计类实践课程难以充分发挥它的魅力。教师必须认识到美术思维的重要性,基于现状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课堂教学。

1美术思维概述

少儿服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也是众多实践课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对不同的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实操要求。在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是提升服装美感、艺术感的重要一点。融入美术思维方式,将美术思维和服装设计紧密相连,充分利用绘画中的美术思维,这是完成服装设计作品的关键。

1.1美术思维概念界定

思维是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遐想、直觉、认知、情感、具象和抽象等想法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后形成一种思维方式[1]。通常来讲,创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的过程可以称为其创作的思维过程。美术思维是在美术活动中,作者利用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即想要表达的内容自主整理归纳、取舍辩证后构成的一种思维方式[2]。这些思维之间互相作用、刺激、影响和渗透,构成一种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并实践应用于创作表达和思维活动。初学者在画画时,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美术思维。通常情况下,年龄偏小的幼儿拿起笔后就直接在纸上落笔,其作品反映了他们对周围事物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他们凭借直观感受和观察力进行的最初的创作。他们与受过一段时间美术技法训练的人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在创作中不会考虑太多的构图、色彩和设计感,往往不假思索就依靠本能的方式去创作。正因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天马行空,更有创造力和视觉冲击。也是因为这一点,许多艺术家会刻意忘记自己学到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创作新的作品。

1.2服装设计与美术思维的关系

服装是人们日常需求“衣、食、住、用、行”之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不仅是取暖蔽体的作用,还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服装因为人类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进行创新设计。其中也有很多要求,比如服装是否匹配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工作、场合等,在符合这些因素的同时,也要有艺术感、美感。而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它能激发服装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影响服装设计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最终效果,甚至是人们对服装的思想上的改变。例如部分人整天郁郁寡欢的原因是,对自己身材不满意。这有可能只是他(她)的服装选择失误,没有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美的一面。而将美术思维融入服装设计的产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高级的美感,更加符合人体美学,可以扬长避短突出穿着者的气质。服装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与美术思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服装设计是需要人们了解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创作的学科,它需要设计师利用不同材料、不同颜色设计出不同款式的服装,不仅需要设计师对美有很高的把握,还得把握当下流行趋势,合理运用体现穿着者的气质与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文化,这是设计的主要要求。在这个设计过程中,美术思维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思维活动,即通过美的感想和美术方法产生的一种活动。服装的设计过程是将美术思维具体化的过程,创作过程则是将美术思维以及切身感受具象化的过程。作品带有设计师的主观印象和切身感悟。虽然美术思维这个观点大多是抽象的,但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服装设计师的创作和思维[3]。就比如说将美术思维与服装设计相融合,可以使单一的服装在保存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增强点线面、节奏的设计美感。“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美术创作是这样,服装设计也是如此。生活中的事物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更是服装设计师的灵感来源[4]。服装设计是设计师想法呈现的载体,也是美术思维的物象表现。由此可见,美术思维和服装设计相互作用。

2服装设计类实践课程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2.1教学材料设备单一

教学中,学生可利用到的材料普遍比较单一。在上实践类课程中通常以画和印作为学生主要创作工具,画作中以水彩笔和油画棒为主,很少使用到丙烯颜料、毛球、泡泡泥等综合类材料。学生创作材料和媒介备受制约,很难接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见,教学材料设备单一是学生对绘画提不起兴趣的重要因素。

2.2作品呈现效果单一,忽略了学生想法

在学科教学中,经常会有追求学生作品和教师范画相同的老师和家长,学生绘画创作过程是学生发挥想象和个性的表达方式,并不是教师范画的复刻,实践课程更如此。美术实践创作活动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教师应鼓励、提倡学生大胆想象、创作,不用刻意追求作品的真实性。教师在课程中忽略了学生想法是导致学生作品效果单一、缺少个性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创作时缺乏想象力的关键因素。

2.3课堂引导单一,没有带动学生美术思维

部分教师课堂引导形式单一,以PPT讲解和提问为主,没有带动学生的美术思维。只通过PPT讲解并给学生一个空洞的主题和简单的范画,之后提供一张纸、一盒马克笔,就让学生开始画,他们只会无从下手。课堂引导单一,没有带动学生运用美术思维创作,是学生创作时难下手、缺乏创造力的主要因素。

3少儿服装设计类实践课程优化实践

3.1服装设计实践课程中利用美术元素

在服装设计中,教师需要融合服装设计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利用美术元素来展现服装的价值,从服装轮廓、结构、色彩上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境中设计人物的服装。每个时期服装颜色代表的意义都不同,比如,古代服装制作手法和工艺有限,色彩大多是黑和红;改革开放前,服装的颜色以青和蓝为主。(1)通过美术艺术手法进行表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美术元素与服装结构融合,并且通过重组、拼接、夸张等艺术手法来使服装廓形更有表现力和创造力。例如,旗袍在早期以“H”形宽松风格为主,颜色也相对单一化,多为蓝色和青色;现代为了体现女性的知性与柔美,多使用“X”形裙子和“S”形裙子突出女性身材的曲线美,颜色也相对之前艳丽一些。(2)融合美术图案进行设计。除了服装廓形,还会通过美术元素来设计服装印花图案。在融合美术思维到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中时,绘画中的点线面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绘画中的点就是整体服装的细节变化和色块区分,线可以成为服装的廓形,面是服装构成的结构和服装整体感受。每一个部分如何分配、排列、重组,这些都是将美术思维和服装设计在一起转化融合需要考虑的内容[5]。

3.2在服装设计实践课程中融入美术思维

在服装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对学生的人文意识进行引导,抓住适当时机引导学生利用美术思维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增加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有基础的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绘画技法,但是会出现观察不细致的问题。服装设计实践课程中,纵使绘画功底再好,没有将美术思维运用其中,也很难做出满意的作品。换句话说,服装本身就是学生手中的画纸,以不脱离服装功能为前提,在绘画中用到的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一样受用,比如服装整体的节奏感、颜色的协调、不同质感材料之间的搭配。在服装设计课程中,这部分学生需要增加一些切实的美术元素和色彩训练,从而掌握服装的色彩特征。此外,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生活中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多感悟才会设计出满意的作品,教师应引导他们感受美,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引导、鼓励学生把天马行空的想法表达出来[6]。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时,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去观察事物,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想法激发出来,鼓励学生之间充分沟通和动手,培养其协作能力。在服装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考虑美观的因素,还需要使其考虑服装的廓形、色彩搭配、图案主次区分等多重因素,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7]。

比如,学生可以借鉴传统纹样,同时融入现代流行纹样元素、颜色、廓形等,实现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创新重组,这可以让作品更新颖。在服装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裁剪、绘画、拓印、缝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把控服装造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让他们对“美”有更深刻的理解。基础较强的学生有一定的审美和动手能力基础,他们宣扬个性,强调与他人与众不同。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对画面有了一定的把握,并对灵感转化能力也有了更深的掌握,可以利用简单的服装面料或图形完成基本的服装制作。这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设计及运用能力,提高其构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也要考虑到如何制作出实物,体现设计时想要达到的效果,以及学会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美术思维中的整体协调、整体风格的把控,展现出服装的设计感和魅力所在[8]。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保证服装功能性的同时就地取材,将不同领域的物品应用于服装,运用“综合材料”丰富学生作品的多样性,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创造力[9]。在服装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增加其文化自豪感。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将旗袍、唐装、汉服、戏服等服装中的廓形、纹样、衣领、袖子等独特造型应用于现代服装,带领学生探索传统纹样、传统工艺及传统服饰色彩等文化内涵,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除了国内传统文化,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国外名画也是提升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美感的方式之一。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鼓励他们大胆创作,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设计、完成自己的作品,学会思考选择何种材料和制作方法。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美术思维中的协调、整体风格的把控,展现出服装的设计感和魅力所在。

4结论

融入美术思维的服装设计课程将以独特的专业魅力,为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服装设计中融入美术思维进行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服装的价值,更传达了正确的思想和态度。学生将学到的美术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中,将更有利于对其美育的培养,是美术课程教学需要改进的方向,更是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铁梅.审美素养培育视域下美术思维的具体表现、反应模型及生活意义[J].中国美术教育,2020(5):4-8.

[2]杨立科.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路径分析[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11):100-102.

[3]吕倩茹.从染织到服装: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20.

[4]叶向春.论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入[J].纺织报告,2021,40(12):85-86.

[5]彭昕祈.中职美术鉴赏课程在纺织服装职业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51(2):128-130.

[6]王瑞君.服装设计课程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实施探究[J].读写算,2019(26):74.

[7]王娟.绘画与文学在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4):150-151.

[8]贾未名.论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入:兼论《服装设计概论》[J].染整技术,2018,40(3):89-90.

[9]刘亚全,赵芳.美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评《服装美术》[J].毛纺科技,2019,47(11):88-89.

作者:杨馨雨 田宝华单位: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