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休闲农业园区景观科普研究

时间:2022-11-14 10:30:59
休闲农业园区景观科普研究

1科普研学热的发展背景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研学旅游”关键词,纲要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4月,国家教育部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2035年达到25%,目前截止到2020年比例是10.56%。纲要指出,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2017年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为101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最高164亿元。2021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达到了798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了106亿元,人均消费1328.32元/次[1]。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未来以了解乡情国情为主题的国内研学旅行将成为发展重点。

2休闲农业园的市场契机

休闲农业园区以农业为主题,具有农业资源、乡村环境条件,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开发而形成的,集观光、度假、体验、推广、示范等功能于一体,以增进市民对农业农村的体验、提高农民受益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2]。休闲农业园区随着休闲农业的日益火爆,模式单一、简单娱乐,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突出,造成众多农业园区的旅游项目缺乏竞争力,甚至迅速衰败。当前,把握研学旅游契机,定位明确主题、合理规划布局、开发科普研学项目,重点发掘深度体验农业园区独特的农耕文化、清新的郊野生态环境,才能具备区域性优势竞争力,展示区别于其他旅游的吸引力。对特定的园区,发展科普研学功能,必须关注参与者的身心特点,素质教育教学的标准,建立甄选方法和技术路线,二次开发科技知识、文化内涵,将科技、文化的内容转化为适宜科普的内容和形式。结合休闲农业园区特色资源研发出科学化、体系化、适宜化的科普研学项目。根据文化特色、农业园区物质元素和环境特点,较为适宜进行农事体验、园艺艺术、生态认知三类课程。

3休闲农业园区科普课程研发的技术路线

3.1顶层设计

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多次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他曾经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3]我们找到科普课程研发的两个方向:“两翼论”“同等重要论”,具体就是主动投入科普产品研发,有利于出特色和吸引力,有利于拓展科普活动的传播渠道与开展形式。作为物质载体的农业园区,优势资源集中在以先进科学技术培育、管理农作物、园艺作物,以及构建的近自然的生态环境。科普课程应有利于园区可持续发展。据此,总结科普课程研发顶层设计的两个有利于,根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内容的解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科普的四个方面,使公众“理解、接受、参与”是科普的重要方式。

3.2框架搭建

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普及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参与实践。作为一个可以把握和被管理的实践课程,时间序列和课程范围非常重要。在时间序列和课程范围的划定中,必须具有突出的科普价值,即具有科学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中长期运行。时间以二十四节气为轴线,课程以农业园区的作物与环境为范围。

3.3体系构建

在顶层设计和框架搭建的支撑下,结合农业园区的资源优势,设计园艺、农耕、生态3个主题以及主题下9大的课程,共讲述55个故事的形式,分别普及如何创意美好生活、如何传承农耕文明、如何理解生态环境的方法,传播天人合一的人居思想、耕读传家的经典文化思想和当今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弘扬崇尚自然、自强不息、绿色长征的精神(见图1)。

4休闲农业园区科普课程研发的内容

4.1园艺课程设计

园艺产业是休闲旅游农业的一种特殊的发展形式。休闲农业园为园艺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环境,在园区景观的营造过程中,通过花卉的色彩与香味、瓜果的形态与口感、蔬菜的颜色与长势,给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灵上的享受,释放压力,达到来此地游玩的目的[4]。园艺课程是指以园艺业为基本内容,强调运用美学原理、心理学原理,引导行为,在行为活动中深度学习体验(见表1)。

4.2农耕课程设计

传统农耕文化是对我国数千年农业发展历史的“生动记载”,是推动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现实写照,在产业融合理念下,尊重农耕文化特色,农耕文化传承与大众多元需求持续对应,是旅游发展重要途径[5]。休闲农业园的农耕课程内容分为农事活动、科学实验、创意手工3个科目。在24节气中选取18个与园区主要作物紧密相关的节气,进行农事活动+科学实验+创意手工(见表2)。

5休闲农业园区科普活动场地规划与设计

5.1科普功能场地安排

1)核心科普研学区。以建筑或具有建筑功能的构筑物为主空间,周边布置绿植及作物种植区。主要满足园艺类与农耕类科普课程室内讲授+室外活动。建筑物美学价值较高,舒适性较好,建筑室内人均面积5m2~10m2,室外硬质空间为室内2倍~2.5倍,绿地面积为硬质广场10倍~15倍。2)复合功能的场地设计。种植规划与绿化相结合。园区的隔离带、行道树等绿化树种,选用乡土果园树种,减少城市绿化用树的比例。田间布置与活动策划相结合。做畦的形式总体符合农耕要求,同时考虑景观构图美学。景观空间与研学空间相结合。大、中、小硬质活动广场的面积与分布地点应结合研学内容室外课堂需求设置。3)自然的空间体验。休闲农业园区的自然景观具有两种明显特征,一种是满足生产需求的以田地、果树为特征农业田园景观,一种是休闲游玩的绿化景观。休闲农业园区的休闲游玩空间景观的营造不是公园的精致绿地模式,兼顾安全性的同时,要让孩子们的探索吃点苦头,保持一些当地乡村自然特征。水洼、草丛、土壤、石头、缓坡、土路等,给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余留空间,给体验者第一自然的最初印象。米墅·稻田野舍景观见图2。图2米墅·稻田野舍景观

5.2主题特色鲜明的游戏场地

1)以创意游戏装置地吸引人流,带动空间活力。释放儿童青少年天性,放松身心,营造自然、快乐的环境氛围,增加体验者的参与度、认可度。2)布局不同主题的游戏场地,分类分龄设置游戏内容。引导活动方式,营造安全、适宜的游戏条件,使场地更加科学性及合理性,赋予空间高品质体验感。达拉斯植物园儿童探险花园景观见图3。

5.3科普导视系统展示设计

科普导视系统主要有标识牌组成,包括介绍牌、分区导览牌、公告性标识牌、植物名牌、解说牌等。1)科普路径选择与科普内容甄选。根据园区资源优势,设计科普游览路线,可为闭环路线或单一路线。在路线上确定科普解说点,作为未来科普解说牌的放置点。选点应注意引导把控游人的游览节奏。2)科普立牌图片风格及字体样式设计。功能区、植物名牌是科普功能实现的必备元素。科普展示牌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符号、颜色。内容是整块牌的核心,也是吸引阅读的重要抓手。休闲农业园园区的游客带着放松的心情而来,过于专业或者大版面的文字、图片容易影响友好度。因此字数不宜过多,简单而浅显易读的标识牌让人舒心愉悦,且需保持适当的图文并茂。立牌的风格应选择与园区文化底蕴、总体风格相协调的插图风格。字体样式应简洁,各级标题与内容字体的大小,以及量的多少,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观感心理。文字偏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建议设计师应到现场去根据实际安装距离去判断最适应的尺寸,而不是在办公室想象。3)科普立牌构型与尺度的确立。常见立牌有矩形、多边形、不规则形态。矩形立牌画面空间规整,内容设计包容性强,耐使用不易审美疲劳,更适宜环境解说类项目。立牌尺寸和倾斜角度应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高特征,适宜的尺度具有亲和力,增加可读性。4)设计测试。科普内容可读性测试是科普导视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完成后应打样,再实地安装,对设计内容一一做出测试管感,并根据结果相应的调整设计。

6结语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强调增强旅游业发展新动能,坚持推进旅游业融合发展,以期在“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6]。旅游+研学量潜在巨大市场,休闲农业能否快速准确地把握契机,需重视自身资源开发利用、景观创新创意及策划提升,瞄准特色,敢于四两拨千斤之势,走在行业的前列。科普研学、儿童青少年、素质教育、农业、旅游,如何构建这几个关键词的关系,建立内部逻辑通道,研发体验项目,是实现休闲农业园区高旅游增长量的重要课题。文中关于科普课程研发的路径与课程设计可为园区提供一个框架,用于根据自身条件带入相应体验项目。但目前体系不够完整,缺乏相应评价系统。未来应构建方法更加科学、评价效果显著的休闲农业园区科普研学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国研学旅行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OL].观研天下数据中心,[2022-06-07].

[2]孙新旺,李晓颖.从农业观光园到田园综合体-现代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

[3]郑念.创新发展需要更加重视科普工作[N/OL].学习时报,[2019-04-08].

[4]李媛媛.基于园艺产业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9.

[5]王维佳.产业融合理念下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12):50-51.

[6]张冰.协同融合发展视角下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优化路径[J].农业经济,2022(5):29-30.

作者:万营娜 孙静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