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合集7篇)

时间:2024-03-28 14:41:38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第1篇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产业融合;两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

1文献综述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刘世锦(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点。任保平(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的转型,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陈冬(2006)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观点,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还不多。

2 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产业为依托,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通过两化融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2.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领头技术。信息产业转变了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是它能够很快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尤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显著吸纳就业,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信息产业的低消耗、低污染特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同时能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垄断,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有效组织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适合集约化增长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协作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内部经济的外部性,促进企业持续进行集群式创新,实现企业内的规模经济,是一种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内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产业融合开始大规模扩展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它表明了产业融合与信息化之间确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是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资产通用性,产业间分工内部化,使产业融合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为广泛的产业融合创造了根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为例,这三个曾经边界清晰的产业,因为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终端的融合,使得这三大产业开始有所交叉,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各产业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竞争,三大产业逐步走向融合,并且推动着管制部门、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

目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产业部门持续深入地渗透,信息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在各产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由于这些信息和知识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产业的资产之间实现通用,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生与融合

我国现在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利用和协调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传统工业要实现高效、节能、环保,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这就必然要求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新型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3 两化融合的作用: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产业融合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从内因角度分析,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相关产业融合技术水准高的产业,实现产业创新,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随之产生的对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对相关部门的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除了市场的成长能够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大就业规模外,还对创造性人才产生了特别强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第2篇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是一个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型

根据刘易斯的经典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是在二元经济的发展框架中逐步推进的。首先是优先发展工业,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促进城市化,同时工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最终促进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假以时日,将最终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是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说明。

如图所示,我们用横轴代表市场化程度,用纵轴代表技术(知识)发展水平。图中两条虚线将坐标面平分成I、II、III、Ⅳ四块,它们代表具有不同市场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属性的经济成份。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用I(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低)代表目前发展缓慢的农业经济成份;用Ⅱ(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高)和Ⅲ(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水平高)近似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经济成份。如Ⅱ和Ⅲ大致分别类似于我国技术含量低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和效率低下的国有经济成份;用Ⅳ(市场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近似代表目标经济成份,它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成份和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及农业经济成份。在这样的三元经济结构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借助新经济成份实现I、Ⅱ、Ⅲ向目标经济成份Ⅳ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增量投资发展新经济成份,从而扩大目标经济成分Ⅳ。可见三元经济结构下的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综合作用的过程。其具体的运作机制,三元经济成份之间的关系,国家的作用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内容等将是全新的,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内含的是以技术(知识)和制度为基本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此各国必须依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根本区别还体现在它们所内含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孑然不同的。

第一,科技含量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一方面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将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其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因而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另一方面在工业化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大大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

第二,经济效益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一方面高技术知识含量的投入要素所带来的产品本身就是高附加值的;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质上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广泛运用成本和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环境污染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为: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就其性质而言就是高知识、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产业。二,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环境污染。三,新形势下,环保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及高新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升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化与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下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将改变现状,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理由是:其一,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早已证明那种认为机械化、信息化一定会排斥劳动力,提高失业率的观念是错误的。其二,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促进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三,新型工业化并不违背产业演进规律。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重要的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它的存在反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其四,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孕育的经济增长机制将有助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构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最后,须指出的是依靠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将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内含增长方式的另一重要特征。新型工业化对制度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全面,即包括对正式约束的需求,如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制度等,也包括对市场观念、法制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的需求,应该说,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的。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如前所述,在三元经济结构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这两者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其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传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将是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根本途径。主要理由是:

1、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看。第一,两者的内涵不同,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是一个长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信息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第二,从历史角度看,成功的工业化都是与时代提供的先进技术紧密相联的。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新型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第三,在两者关系上,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应用需求,而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和提升。因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大发展就无法为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必要基础,也就不会有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真正发展。所以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就不是新型工业化,同样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是片面的,低效的甚至是高风险的信息化。

2、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属服务经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作为知识经济的基本要素必须附着在其他产业上,在为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服务过程中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事实上,国内外经验已证明,在工业和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业化 内涵发展

现代职业学校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构建相应的专业群及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改革和德育管理创新,搭建直通市场的办学机制,使学校的整个办学体制与机制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达到建设现代职业学校的目标。

一、构建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专业群

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品牌建设中应以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教育特色,创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我市在产业发展上,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做大总量,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一产,促进三产,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发展壮大生物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好工业园区这一载体,实现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这样,在构建职业教育专业群中,针对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依托正阳工业园区,重点建设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电子产品生产、特色食品、物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的相关专业;针对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培养人才,以构建“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为方向(“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休闲旅游基地;中国物流节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城市和民族特色名城),抓住黔江列为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机遇,实施“建设渝东南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旅游、物流、会展、健身等消费热点设置专业。职业教育通过服务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助推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二、构建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初级实践人才,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其特点强调实践性、职业性、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其课程设置的取向应坚持以职业个性发展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目标。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四个因素:课程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具体来说:一是开发课程的主体多元化。既然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服务就业目标的,根据专业类别,不同企业、行业都应该成为参与者,并且学校都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二是课程目标是就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设置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共性要求,还需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有明确的定位。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与就业目标必须有机统一,才能使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有能力投入到工作岗位,有效率地完成企业、事业单位、工厂的工作安排,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三是课程内容以职业技能为考核基本点。所设置的课程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而言的,教学既要满足从业者对某一职业岗位的到前要求,还要重视从业者对这一职业岗位的未来需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职业技术训练,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四是课程结构系统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类课程、专业素质类课程和岗位技能类课程,其设置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纯熟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为目标。

三、实施以培养发展性人才为目标的德育管理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存,同时还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作为就业教育,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个人终生教育的一个环节,还承担个人素质提升的功能。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努力培育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构建德育网络,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连接为一体,发动多方力量共同育人。由于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家庭的子女,其家庭教育本来就缺乏,加上社会上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果单靠学校一方的力量,难以完成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家庭父母的配合、社会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其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德育干部队伍,提高德育管理能力。可通过学习培训、岗位锻炼、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训练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素质优秀的德育干部队伍。第三,实施参与式德育管理,使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可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使学生接受知识、树立观念的同时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职业学校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第四,通过系列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实施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方向的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方向是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计划上,相应减少了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增加了实践课,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使用上,创新教材应用,增加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在教学实际执行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一转、二定、三设”上。“一转”,即转换学习领域。对已确定的工作任务按相同一致的原则进行梳理和厘清,将工作岗位应学、应会、应做的具有教学意义的内容进行加工、整合,使之转化成学习领域的课程,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二定”,即确定工作任务,对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将其中出现频率高、技能程度强、承载知识密的列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三设”,即设计教学情境,创设功能复合齐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根据完整过程、同一范畴和职业特征的要求,在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分解,分别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实施基于操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以实际任务承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学习。在对学业的考核方式上,由传统的重理论考试向理论、技能并重的方式转变,鼓励学生报考多种技能等级证书。

五、搭建直通市场的办学机制

要改革办学模式,通过“共述、联办”等方式加强建设,推动规模化办学。要依托区域内行业、企业,职业学校与企业实施合作,促进学校、企业、行业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使职业学校实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而。要改革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要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第4篇

关键词:生态涵养区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路径;生态城镇化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changchun city ecological its big black mountain area loc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put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ecological macro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much starker choices-and graver consequences-in" period to ent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transition stage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its new village urbanization path selection model of exploration, namely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mode, "in situ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model, the special tourism new town - the dominant mode based on industry. After its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on the premise of "ecology"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planning strateg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planning,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pace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tructure, system and culture really realize ecological new town.

Key words:ecological headwater ; new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path ;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0-53(5)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应贯彻落实品质提升的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1]。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纲,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模式。然而,能否找到一种新型城镇化路径,来解决土地与发展、生态与发展之矛盾。作者将视角选择在位于城市郊区生态涵养区这一城镇化发展矛盾多发区,试图寻找一条基于生态观的城镇化路径。基于生态观的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兼顾经济发展规律,通过生态调查、生态判断、生态反馈等规划设计方法和规划对策,对生态环境发展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构建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能够安全、有序流动的村镇空间格局,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和社会、生态损失最小,使得作用在村镇土地之上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

1 研究区综述

1.1 研究区区位

长春市生态涵养区主要指长春市东南部大黑山脉区域,包括新立城水库水源涵养区、石头口门水库水源涵养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及大黑山脉腹地范围其他自然资源在内的生态涵养区(见图1)。大黑山脉是长白山余脉,横贯吉林省中部,植被丰富,覆盖茂密的树林,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基础条件,是长春市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源和能量源,也是该区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因库与能量库。另一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水系分布及水资源特点可以看出,长春市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源地也分布在大黑山脉沿线,因此,对大黑山脉及其南及东南部水体环境进行保护,既是对长春市水资源安全进行保证的重要战略。另外,对大黑山脉沿线生态环境、植被加强保护,也是长春市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见图2)。

1.2 研究区发展现状分析

1.2.1 生态安全格局现状分析

长春市大黑山脉生态涵养区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田、居民点、度假村和城市建设用地不断蚕食现有的自然环境用地,使得大黑山脉生态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包围自然斑块的发展状况,同时由于各级对外交通以及城乡道路的进一步分割,使得整个涵养区呈现生态破碎化、人工化发展趋势,整个涵养区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破坏严重。

涵养区林地主要是以水源涵养林、特别是人工林为主。森林生态质量为中级,人工林面积较大,但存在林相单一,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处于法定保护区(如水源涵养林地、森林公园)内的植被相对较好,而在法定保护区地区,局部地段植被破坏严重,对涵养区生态系统循环和动态平衡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植被,正在受到各种人为活动侵蚀。甚至在一些法定保护区的,同时存在因矿产资源的开采带来的对植被进行破坏的现象。农田占涵养区土地面积比例较大。涵养区农业多数是农户自家小片耕种,机械化率较低,效益较低,造成劳动生产率较低。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水田较少,而且部分耕地位于坡地,部分坡地坡度大于 15 度,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从而进一步构成对水库污染的威胁。

1.2.2 村镇发展现状分析

涵养区内含净月镇、玉潭镇、新立湖镇(见图3)、永兴街道、劝农山镇(见图4)等小城镇及所辖多个乡村,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乡镇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整个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侵蚀自然斑块的趋势,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涵养区作为长春城区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的生态功能面临挑战。

村镇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少量工业及休闲旅游业。耕地以分散的小片自留地为主,生态涵养区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涵养区生态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形式休闲游发展迅速。度假村、农家乐、采摘园等类型用地不断增加,无序扩张,造成对森林植被的侵蚀与分割。但是,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属于粗放式扩张的阶段,在旅游服务产品的特色、服务水平、卫生标准,以及从业人员的培训、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旅游用地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垃圾、废水等对环境的破坏在加重,所以需要对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政策对环境进行保护。

2 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新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2.1 生态城镇化模式

涵养区村镇作为区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功能。长期以来,乡村建设用地低效蔓延导致生态空间破碎化,“低、小散”的乡村工业污染严重,极大地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加剧了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恶化。“十三五”期间,涵养区村镇规划需本着“集约发展”的理念,通过划定村镇各类功能性空间,严格控制村镇建设规模,推动村镇用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本着“区域融合”的理念,加强村镇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功能板块的联系,融入区域生态网络的大格局中;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循环型工业、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等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构建村镇生态产业体系;本着“低碳生活”的理念,完善乡村沼气工程、污水净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村镇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村镇公共设施[2]。

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建设融入城镇建设之中,以智能城镇、绿色城镇、低碳城镇,环保城镇为主要核心内容。在新型城镇的建设中要注意经济产业的发展要做到集中布局,节约城镇土地用地,智能城镇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科技的运用,例如“三网融合”、”4G”概念、城市污水智能化处理系统等。建设成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智能城镇。绿色城镇建设就是在新型城镇建设的时候要使绿色农业、绿色食品业、绿色城市环境等,使绿色覆盖整个新型城镇。低碳城镇建设就是在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能源消耗最低、废弃物排放最少、循环综合利用的原则。

2.2 “就地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模式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乡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为乡村城镇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乡村转型的特点正从以往“经济增长导向”向“离土不离乡”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关注规划中“乡村性”的培育和影响,着力解决“半城市化”问题,实现“人”的深度城镇化。2013年,在谈及城镇化时将农村城镇化提升到与城市城镇化同样的高度,认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农村支撑[3]。

在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下,农民和生产资料由乡村向城市及发达地区转移。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再盲目地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居住地以中心村或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就业创业,生产增收。同时,政府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其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新城镇,实现就地非农就业和就地市民化,即“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是降低城镇化建设成本的最佳选择,是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抓手。就地城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就地城镇化是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城乡一体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地城镇化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地区不能公平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造成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推进农村的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其次,就地城镇化能够实现“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下,地方政府往往进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而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关注不够,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地城镇化则是在经济发展、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形成城镇,这就避免了工作岗位与人口、公共服务与需求等不匹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最后,就地城镇化是工农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工农协调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就地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还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只有发展农村工业才能促进稳定就业,“乐业”才能“安居”,实现就地城镇化必须首先实现工农协调发展。所以,城乡一体化、人的城镇化和工农协调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基本要义[4]。

2.3 特色旅游新型城镇模式――基于产业主导的模式

涵养区村镇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大城市近郊,城镇化道路选择可以大城市为中心建设旅游新型城镇。涵养区村镇通过建设长春市近郊旅游休闲区,打造成旅游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形成旅游城镇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中心思想是要有独具的特色,就是将现有的城镇转化成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要注重融入民族风情的元素。同时,旅游景区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升级,树立“大品牌”、“大景区”理念。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应克服目前景区点状分散经营的缺陷,扩大单一景区的发展规模与运营项目,形成以核心景区为支撑的乡村旅游集聚区,或者多景区联动集群发展,逐步实现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的升级,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和大品牌共享,这样既有利于强化景区品牌,同时可以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产业联动融合,形成具有区域性支撑和引领效应的“大品牌”、“大景区”。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不单单是简单的旅游,还要有一定的基础性产业支撑。形成特色旅游城镇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使新型城镇化得到良性循环发展[5]。

3 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规划策略

3.1 优先进行涵养区生态系统规划

以生态保护为区域发展的前提,对涵养区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涵养区作为长春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山体、森林、湖泊、湿地、农田、林网、人工绿地等自然斑块进行有效保护,尤其对花卉基地、风景名胜区、休闲公园等绿色斑块进行保护。提高生态绿地系统多样性,使不同类型绿色生态斑快形成生态涵养区综合生态系统。 加强对涵养区交通道路、江河岸线、大中型水库、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处于特殊生态区域背景下的涵养区应以大面积生态基质为载体,让城市、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斑块镶嵌其中,形成在自然生态基质中镶嵌人类活动空间的用地布局。

建立城乡空间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平衡发展新的思路,建立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土地使用的模式,提出划区保护的生态保护模式。将生态涵养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保护区以及生态敏感区。核心保护区是指现有的法定保护区域,包括新立城水库、净月潭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该保护区域要求除了必要的科研设施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现有村屯、居民点可以结合生态规划与土地调整逐步外迁;保护区指法定保护区,现有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对维育本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植被生长良好的地区,保护区应加强生态脆弱地段的植被恢复,并且禁止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敏感区指区域内现有的耕地、荒地、矿山废弃地等人为活动强度较大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内的开发建设必须合理确定建设强度、规模。

3.2 生态理论与方法在村镇规划不同阶段的结合

在正确认识人与生物、自然、环境等关系的生态观基础上,对城乡空间生态和谐的未来状态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保持该趋势发展的空间建设措施和对策,包括生态效率、生态活力和生态稳定等三大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的确立是对城乡生态系统辨识和规划途径初步确定的过程。

在要素分析方面,主要针对空间建设的土地资源进行分析,不仅对使用性质、相互关系和面积大小等进行调控,更重要的是把士地资源看作是自然立体构成的三维复合体,对士地资源的物质改造是人类活动价值的体现。它突破了传统城乡土地及空间利用模式,在空间规划中体现土地内在的生态潜能与生态价值。

在规划目标、空间形态设计和空间建设等各个规划程序中,充分体现动态系统控制、系统关联等生态控制理念。

规划编制程序包括:生态调查、生态评价、生态反馈、生态补偿、生态分区、结合生态工程的规划等,试图将各种生态因素和循序渐进的规划方法加以实现或趋近规划目标。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要全面着力推进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的全面生态化转型,真正实现新型城镇的生态化。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理论与方法融入城镇规划与建设之中,以生态参与规划的编制、实施及管理的全过程。在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与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人的城镇化”、产业选择与文化、信息化融入。建设符合新时期适于人居的智能城镇、绿色城镇、低碳城镇。

参考文献:

[1]谢霏,吴蓉,李志刚.“十三五”时期乡村规划的发展与变革[J].规划师,2016(3).

[2] 肖红娟.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转型及规划策略研究 [J].现代城市研究,2013(6):41-45.

[3]令倩倩,郭淑玲.中国要摆脱半城市化状态[N]. 广东建设报,2012-07-10.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江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49-05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我国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推进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各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也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清这些问题及其解决的制约性因素,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在此,以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一、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随着部分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逐渐减少,高职教育总体规模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江苏一些高职院校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和相对较好的办学综合条件,基本保持了招生规模。但是,由于生源总量日趋减少,本科高校对生源吸引力更强,而且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流向国外,因此江苏高职教育也面临着规模难以为继的压力。“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成为现阶段江苏各高职院校力争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和着力点。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办学力量组织上由高职院校“孤军奋战”变为“集团作战”。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率先组建江苏商贸职教集团,经过不断努力使其成员发展到212家,其中核心成员82家,以此为平台,进行信息交流、资源整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从而成功建立起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1]。

二是在办学方式上努力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使校企合作办学取得更好效果,以学校“1”为发展主线,与多个企业进行合作,以此为依托,形成“1+N”的“前校后园”新格局,进而致力于“创新在院校,创业在科技园区,实业发展在产业园区”,由此加快了将本校建成全国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的进程[2]。

三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原则。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学生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注重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证书与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并通过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办法实现产学合作途径与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3]。

四是在教学内容上加大实训课程比重。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相关产业对高职人才技能提出的高要求,适当精简理论课教学内容,注重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比例由以往的前者小于后者调整为1:1,促使毕业生拥有职业资格证书人均达到2.8本,从而提高了就业质量,使学校招生覆盖面逐步扩大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

五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立足电子信息产业,面向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适时调整传统专业,着力扶持新兴专业,形成了“契合产业、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在课程建设方面,跟踪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模拟工作情境开发课程内容,依据工作内容建设课程标准,遵循学做合一原则实施课程教学,近年来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计101门,其中有十多门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5]。

六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跟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借助建设省级示范院校的契机,确立了“立足苏州本土,培养专门人才,紧跟转型升级,提升技术能级,定位先进制造,突出创新特色,扩大研发平台,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据此投资20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求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6]。

二、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一,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各有关方面组成的集团式或其他形式的联合体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多元化主体,其相互之间的联合越广泛、越紧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优势就越明显,从而成效越大。只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相互联合的这种多元化主体的作用,才能使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第二,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依托。校企合作的深度既取决于企业的积极性,又取决于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体系尤其是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功能发挥的程度。只有这三方面不断得到推进和强化,才能更有效地深化校企合作,增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第三,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只有既注重专业结构的行业性、合理性,又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科学性、精炼性,并突出每门课程的技能性、应用性,才能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第四,依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高标准,建设综合素质更高、业务能力更强、结构更合理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保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水平,真正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充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五,在办学过程中认真处理好突出行业特色与充分适合实际需要的关系是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江苏现有的高职院校各有其办学的行业特色,如工业、海事、化工、信息、交通、铁道、机电、经贸、健康、旅游、轻工、建筑、食品、农林等高职学校。在突出行业特色的同时,学校还普遍利用各自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及其他教育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拓展办学领域,同时举办在职成人教育。这样做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有助于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从而确保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出现新变化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工程的实施,江苏现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变化:一是传统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相对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明显增多;二是传统产业中的“夕阳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减少,新兴产业与正在形成的“朝阳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三是在传统产业中,技术改造项目开发迟缓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技术改造项目开发进展较快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四是各产业普遍对较低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减少,对较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五是现有产业大多对以前属于热门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所减少,对以前属于冷门的某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所增多。

(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必然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讲,一是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认清努力方向,服从统一指挥,顾全整体利益,注意善待他人,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二是具有更强的刻苦专研精神,既能很快适应现有专业技能工作的需要,又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能积极进取,有较大作为;三是具有更强的自律意识,能注意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做到让领导放心,让所在群体满意;四是具有更强的团结协作精神,能注意搞好与各有关方面人员的配合,同心协力完成工作任务;五是具有更高的人文素质,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企业全面提高发展质量,等等。但就高职毕业生的现状来看,与上述要求相比显然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部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具体做法还有不足

近年来,江苏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做法无疑值得称道,但其中部分学校在内涵建设的具体做法上还存在某些不足。一是有些学校领导对内涵建设的指导能力还不够强,往往把加强内涵建设当成一种口号,落实的思路不够清晰,办法较为简单,缺少创新;二是有些学校的教师培训派出人数少,锻炼时间短,以听讲、观摩和尝试性实践体验为主,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的状况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三是有些学校不适当地采用学生评教手段,并使之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比和工作待遇挂钩,以致多数教师想尽办法取悦学生,而对其存在的缺点、不足视而不见,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是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有些学校在技术服务、科研攻关等深层次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大的突破。

(四)高职教育体系中各有关方面的合力还不强

一是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增加高职院校投入,加强高职教师住房、健康等保障,协调行业、企业为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等具体事情上,其应有的主导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致使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些问题成为长期存在的难题;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在促使政府从政策法规角度和体制上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现存一些关键性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有一定局限性;三是一些行业组织和企业虽然承认自身的发展离不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限于眼前直接利益的考虑,又往往把支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当成一种额外负担,不愿为其投入精力;四是一些高职院校在争取得到其他各有关方面支持的过程中耗费精力不少,但因相互之间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对等,即多属于求人办事,便浅尝辄止,因此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四、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应设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如常务副省长)牵头,包括发展规划、财政、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管理与教育等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专家参与的职业教育指导协调机构,从政府层面负责处理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各项工作指导、各方组织协调、发展规划研究等职业教育管理方面的日常工作。由此,从体制上强化政府对高职教育的主导作用,确保高职教育体系中各有关方面产生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所需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机制

要在政府负责职业教育工作机构的指导协调下,促使行业协会和企业凭借其掌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分别与相关高职院校一同就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需要新增哪些专业、专业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课程主要应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定期进行调研,据此就近期高职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标准提出参考性意见或建议,并就其下一步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使之成为相关高职院校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标准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高职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相关工作机制

应从思想、政治上更加关心教师的成长进步,在认识和处理有关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上注意征求教师的意见,使其作为高职教育主体的中坚力量。应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师轮训制度,使其按规定分期分批到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深造,或到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先进的企业挂职锻炼,并通过增加投入,使更多的高职教师每隔5~10年左右就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应注重解决高职教师工作压力大、相对报酬下降、买不起商品房、缺乏幸福感等问题,支持高职院校集资在校园周边选址建保障性住房,使住所与学校相距较远、交通不便的众多教师将上下班路上花费的大量时间省出来,用在更有益于自身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事情上。

(四)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机制

一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之由侧重形式上的检查和量化考核向侧重保障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转变;二是基于教师普遍能够自觉、积极地从事本职工作这个事实,对其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应注意宽严适度,允许教师在符合教学规范性要求的前提下自主、灵活设计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三是从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工作机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摒弃现在较流行的由学生主要依据个人情感给教师打分,而相关管理部门据此给教师以不同待遇的简单化做法,同时鼓励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优缺点认真进行评价,并对其教学内容、方法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以避免许多对学生学习从严要求的教师因所受待遇不公而产生不满。

(五)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及相关工作机制

应由政府在组织各有关方面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及具体措施,如可规定校企合作项目在纳税、缴费、用人、用地、用资金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使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付出得到相应的补偿。应由政府专门指导协调职业教育工作的机构负责,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人才定期交流制度,保证校企双方通过经常性的人员互派,让高职教师在企业高技能岗位上得到锻炼,同时让企业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教学岗位传授专业技能,由此使高职院校整体上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得到提高。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教学科研人才,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以提高举办“校中厂”和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与企业长期保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六)构建本科与专科相结合的双层办学新模式

在产业转型升级对本科学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的现实情况下,应通过科学评估,让符合本科办学条件的高职院校根据相关产业中某些专业技能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选择本校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单独举办或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办高职本科教育,使以前基本只限于专科层次的高职办学模式进化为本科与专科相结合的双层办学模式,由此促使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高职教育对生源的吸引力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更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钱惠英,朱璋龙.校企深度合作 共育职业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1-10-20.

[2]杨青,裴中岐.高举产学研结合旗帜 走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11-23.

[3]李颖.强化“三位一体”办学特色 推动学院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11-17.

[4]钱勤元,金南东.搭建高素质高技能型海事人才高地[N].中国教育报,2011-11-18.

[5]黄君录,盛定高,于正权.提升质量谋发展之道 聚焦走特色创新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12-21.

[6]马长世.职业教育要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N].光明日报,2011-10-11.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aking the Practice of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QIAN Ji-kui, JIN Bang, WANG Xiao-mei

(Nanjing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31, China)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第6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内涵式发展路径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内涵式发展以促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重要途径。制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标准,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技工院校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抓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根本点,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一、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及特色

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以技工院校硬件办学条件改进提高为基础,向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等软实力方面实现发展转变。积极挖掘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潜在发展能力,在保证办学规模稳定和教育教学布局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打造办学品牌,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支撑。使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更优配置,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改革,办学质量和效益得以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从而实现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内涵式发展的特色

(1)独特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办学特色凸显的发展,必须体现发展的独特性。抓住特色办学,抓住特色打赢生源竞争规模战役,通过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培养环境、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创新来加强内涵式发展核心内质,核心竞争力才会更持久、更强大。

(2)争先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基于质量竞争意识之上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高低是衡量一所技工院校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标志。对一所技工院校进行评估和科学考量,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如果忽视了办学质量的竞争与发展,就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3)协调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人才需求目标相一致,强调协调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调整新思路,提高新要求,推出新举措,及时规范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对接经济转型方面科技创新等因素,找寻内涵式发展路子,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4)渐进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种科学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渐进性。是将办学质量作为发展核心,从宏观大局出发,从质量提升入手,积极挖掘自身办学优势,不断丰富完善办学思路,充分持续发力,营造有利于内涵式发展的技工院校办学环境。

二、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

1.保持发展规模

技工院校办学发展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度寻求规模效应。考察一所技工院校是否实现内涵式发展,不能只看规模大小,实现办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其关键,并且还要看其办学规模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实训场所等是否相匹配。不能不顾已有办学基础和条件,进行盲目扩张,更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保持办学规模的相对稳定,防止造成办学资源的闲置浪费。注重用好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办学规模稳定,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2.突出专业优势

技工院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如何,很大程度能通过专业设置来集中体现,专业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和潜力所在。看一所技工院校的内涵式发展,首先要看专业优势是否突出,有无特色专业。技工院校应该立足自身现有办学条件,发挥潜在办学优势,强化专业建设推进步伐,在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上重拳出击,使专业建设走在同类、同等规模院校前列,其内涵发展水平也就远远高于其他院校。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内涵式发展的主体和具体推动者是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如果一所技工院校名师多,学科带头人多,有质量过硬的教学团队,那么这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必定出色,教科研成果会很丰硕,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大,吸引学生的效力就强,其内涵式发展也一定是走在前列。技工院校所拥有的职业道德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不但是技工院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的依靠力量,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突出标志。

4.完善科学管理体系

技工院校加快内涵式发展靠的是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管理。如果一所技工院校教育教W管理混乱甚至粗放办学,其内涵式发展就难以实现,也根本谈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实力,一定以科学的管理作保证。技工院校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在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并创新,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精细并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5.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技工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承载院校灵魂和精髓的物质环境文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以物质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活动建设为重要载体,以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依托,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推进文化管理,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具体体现。内涵式发展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技能人才的强力支撑。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第7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内涵式发展路径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内涵式发展以促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重要途径。制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标准,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技工院校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抓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根本点,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一、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及特色

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以技工院校硬件办学条件改进提高为基础,向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等软实力方面实现发展转变。积极挖掘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潜在发展能力,在保证办学规模稳定和教育教学布局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打造办学品牌,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支撑。使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更优配置,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改革,办学质量和效益得以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从而实现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内涵式发展的特色

(1)独特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办学特色凸显的发展,必须体现发展的独特性。抓住特色办学,抓住特色打赢生源竞争规模战役,通过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培养环境、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创新来加强内涵式发展核心内质,核心竞争力才会更持久、更强大。

(2)争先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基于质量竞争意识之上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高低是衡量一所技工院校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标志。对一所技工院校进行评估和科学考量,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如果忽视了办学质量的竞争与发展,就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3)协调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人才需求目标相一致,强调协调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调整新思路,提高新要求,推出新举措,及时规范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对接经济转型方面科技创新等因素,找寻内涵式发展路子,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4)渐进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种科学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渐进性。是将办学质量作为发展核心,从宏观大局出发,从质量提升入手,积极挖掘自身办学优势,不断丰富完善办学思路,充分持续发力,营造有利于内涵式发展的技工院校办学环境。

二、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

1.保持发展规模

技工院校办学发展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度寻求规模效应。考察一所技工院校是否实现内涵式发展,不能只看规模大小,实现办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其关键,并且还要看其办学规模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实训场所等是否相匹配。不能不顾已有办学基础和条件,进行盲目扩张,更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保持办学规模的相对稳定,防止造成办学资源的闲置浪费。注重用好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办学规模稳定,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2.突出专业优势

技工院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如何,很大程度能通过专业设置来集中体现,专业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和潜力所在。看一所技工院校的内涵式发展,首先要看专业优势是否突出,有无特色专业。技工院校应该立足自身现有办学条件,发挥潜在办学优势,强化专业建设推进步伐,在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上重拳出击,使专业建设走在同类、同等规模院校前列,其内涵发展水平也就远远高于其他院校。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内涵式发展的主体和具体推动者是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如果一所技工院校名师多,学科带头人多,有质量过硬的教学团队,那么这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必定出色,教科研成果会很丰硕,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大,吸引学生的效力就强,其内涵式发展也一定是走在前列。技工院校所拥有的职业道德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不但是技工院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的依靠力量,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突出标志。

4.完善科学管理体系

技工院校加快内涵式发展靠的是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管理。如果一所技工院校教育教W管理混乱甚至粗放办学,其内涵式发展就难以实现,也根本谈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实力,一定以科学的管理作保证。技工院校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在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并创新,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精细并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5.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技工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承载院校灵魂和精髓的物质环境文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以物质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活动建设为重要载体,以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依托,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推进文化管理,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具体体现。内涵式发展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技能人才的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