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4-03-11 14:44:26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第1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 造价控制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公共建筑越来越多,公共建设投资项目既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可以增强生产生活服务功能。这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在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招投标以及项目实施阶段,都需要一定专业技术和投资控制经验的人才,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造价控制管理体系来加强大型公共建筑的工程造价管理。只有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才能把公共建筑的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之内,才能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合理利用,最终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我国市场经济在逐步完善和发展的同时,其造价和管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公共建筑造价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

1、公共建筑建设各阶段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1.1、投资决策阶段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立项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开端,是投资方进行全过程投资把持最为要害的阶段。决策阶段虽然所需消费的资金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却能占到70 %。在项目决策阶段,合理地断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断定建设标准,周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巧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环境上是否容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打算把持额,施工期间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把持作用。

投资方组织编写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能全面而正确体现业主的投资意图。项目建议书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项目投资的效益,投资方应对拟建项目标选址、功效、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设备选用、环境影响评价、应用年限等进行正确详细的论述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断定的各项初步技巧经济指标将直接决定了全部项目标投资。

1.2、设计阶段的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设计阶段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所以在设计阶段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要严格禁止边设计、边施工、边补手续的三边工程。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价值工程的评估和分析,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比,尽可能做到技术上先进、功能上能够满足,使用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等。在公共建筑投资决策中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去分析控制造价,在保证建筑产品功能不变或有所提高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成本,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并符合各项建设项目要求的产品。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限额设计,把握好各个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由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强化节能意识,增强观念,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2)严格落实限额设计,实行设计的奖惩制度。

(3)加强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不仅从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优化设计,在满足工程结构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经济指标和综合效益选择设计方案。

(4)强化施工图设计审查,凡技术经济超标的施工图,均不得交付业主进行招标。

(5)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和设计监理制度。

1.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

我们不仅要做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在设计后的招投标过程中也要做到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在制定招投标书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约定合同结算方式。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工程量清单报价,要事先约定计价方式、计价依据。特殊设备和大宗材料供应方式。建设项目使用费率招投标时一定要把招标文件要细化,要列出那些费用应该取或不该取;采用什么版本的定额结算;合同采用的结算方式。说明结算时调整工程造价的依据,当地造价部门的材料价格信息规定;人工费调整文件,双方供应材料的结算方式,包括采用什么方法优惠等。在有栏标价的招投标时不要把拦标价定的过高,以免投标时抬高标价,在编制标底的情况下,要严格标底保密工作,制定合理评标标准,更不要盲目地采取最低价中标,这样往往使质量得不到保证,因为中标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影响施工质量。

1.4、施工合同阶段的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依法保护发承包双方合法利益的法律性文件,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最主要的依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1)合同管理:必须有专人管理合同的商务洽谈,负责合同条款的专订,建立合同计算机管理台帐。计算机管理台帐是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工程造价的必备手段。

(2)施工措施管理:督促承包商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造价,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降低造价的目的。

(3)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材料费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一般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项目管理者可在施工过程中参与主要材料的选型定价。为做好选型定价工作,要认真调查和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及其走势,对商品混疑土、钢材、门窗水电及墙地面装饰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进行多家比选。

(4)现场签证管理:工程项目结算过程中,签证计算认可是最复杂的,因为经济签证涉及法律、合同、设计、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对签证的管理必须注意以下方面问题:① 必须采用多方认可,不能由个别人随意签字;② 必须明确签证权限、责任;③ 必须规定签证的格式要求,要做到明确表述签证内容;④必须由监理或业主代表书写,并保存原件,防止签证篡改现象发生;⑤必须做到及时签证及时上报,避免补签现象发生。

1.5、竣工决算阶段的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即瓜熟蒂落阶段。竣工决算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鉴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的一拖就是几年,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1.6、注册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作用

最后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注册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作用。注册造价工程师是受到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士.对建筑成本、价格、财务、及法律等均有专门知识,能就初步成本咨询、成本计划、招投标文件的制订及相关承包价格、建筑合约前的制订和管理,工程费的预算及成本控制、工程策划,建筑合约的纠纷仲裁,建筑工程保险费损失估值等方面提供广泛服务,在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结束语: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建筑能耗方面的形式非常严峻,因此实施公共建设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只有将建筑工程总造价控制在预计或者理想的范围内,才能更好地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控制工程造价是复杂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我们应该搞好每个主要环节,从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第2篇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建立并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就比较扎实,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的重要基础为了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国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和从事会计管理的基本依据。但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从全国会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出发而制定的,尽管在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到了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的要求和特点,以及不同的会计工作水平的要求,但相对于具体的各会计单位而言,仍需要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要求将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进行具体化,并作必要的补充,以使本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能够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这种对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具体化的办法和措施,就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各单位必须重视和不断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2.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客观要求会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因此会计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从我国1996年以来进行的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情况看,许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给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各单位应当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使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3.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以企业会计工作为例,《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原则、基本方法和程序作出了规定,并赋予企业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和会计核算选择权,这为企业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营管理服务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上述规定只是指明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企业根据上述规定并结合本企业内部管理要求进行充实和细化,这样才能使会计法规的规定和理财自主权落到实处,进而保证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改善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保证财务会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一般而言,会计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法规制度主要侧重于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则因其是单位内部的管理行为而未涉及。但这并不是说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可以厚此薄彼,实际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各单位内裔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保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好地参与单位的内部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力面。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

需要从内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外部环境的建设主要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权威作用和指导作用;内部基础工作则需要从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环节入手,设计并运行起一套理想的会计控制,这样内外环境建设相互结合,最终发挥会计控制应有的作用。

1.制订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力度

企业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态度及他们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与管理,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均要求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的规定,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将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彻底的根治,管理当局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越发展,企业规模越大,内部会计控制就越重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注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实施,确保每个岗位及人员,每项业务或环节都能按规定的制度办理,真正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实施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在许多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法律法规引导,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与实施,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会计法》、《审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企业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和要求,为制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明了方向。各单位应以《会计法》、《审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以会计制度为依据,结合本企业部门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自行制订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以规范其财务会计工作。在设计时,应注意内部会计控制的整体性,从只注重建章立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从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控制转变,使内部会计控制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从事后审计向常规审计与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结合转变,从而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加强内部审计对本单位领导的监督

加强内部审计对本单位领导的监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对单位领导经济监督的法制制度。如,新会计法规定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的主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开展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事前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以领导的绩效为考察标准,从而对领导形成激励与约束作用。

(3)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广会计委派制,并为会计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会计委派制度中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权限,使之不完全受制于单位负责人,同时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保证委派会计人员切实履行规定的职责。这样,使会计人员摆脱了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而排除干扰,依法办事,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在要求会计人员恪守职责的同时,应严格执行《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4.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

会计控制是由人制订的,也是靠人去执行和完善的。人既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客体。

(1)严把用人关。用什么样素质的人,特别是企业的主要领导、要害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任用,应全面考察其德、能、才、绩等综合素质。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是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自身应具有相当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同时,要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通过“他控”和“自控”,促使企业会计人员进一步树立并增强正确的会计职业良心和职业责任感,进而达到会计职业道德不断完善与升华的一种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过程。

(4)对某些关键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制度,以便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第3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必要性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现阶段,由于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其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所以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已经势在必行,以此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实施财务管理是明晰产权关系的客观要求

高校后勤改革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经济实体。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高校后勤的资产与其所在单位的资产往往存在相互交织的情况,使得高校后勤资产无法确切核算,频频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从而导致高校后勤资产所拥有的产权不明晰。而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对高校后勤资产的管理力度,为明晰资产产权奠定基础。

(二)实施财务管理是规范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传统的高校后勤工作依附于所在单位母体,缺乏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观念,甚至存在不了解成本核算目的、意义、内容和范围的情况,不仅难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而且也严重阻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发展。强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可以规范高校后勤一切的经济业务活动,使其在合规、合法的范围内有序开展,通过运用成本管理手段,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减少利润虚增的情况发生。

(三)实施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的必然选择

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逐步推进,使其拥有的自越来越大,高校后勤领导不仅拥有财务的招标决策权、支配权,还拥有工程管理权、验收权,若不对高校后勤的经济活动加以规范化管理与控制,势必滋生诸多、私设“小金库”等腐败现象,造成资产浪费和流失。所以,只有强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才能确保高校后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高校后勤资产安全、完整。

二、强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措施

(一)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新时期,高校后勤应当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对其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在会计核算方面,为了满足高校后勤独立核算的要求,应坚持收支配比原则,正确区分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按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会计业务核算;其次,在财务管理方面,高校后勤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落实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利润管理制度等,使高校后勤各项财务工作有章可循,确保财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二)实施成本核算制度,强化成本控制力度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将以无偿服务为主的运营模式转变为有偿服务与经营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建立起独立的高校后勤实体,全面实施企业化管理。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按照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对人工、物业、住宿、水电、卫生、餐饮等费用进行规范化核算。高校后勤还应当通过建立成本核算体系、预算管理机制、成本管理评价机制和责任成本机制,强化高校后勤成本管理与控制,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三)建立健全经营绩效考核机制

高校后勤作为自主经营的实体,应建立健全经营绩效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高校后勤经济效益进行考核,通过各项指标的计算衡量其是否实现了成本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高校后勤应当依靠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积极开展经营服务业务,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对高校后勤社会效益进行考核。在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使高校后勤工作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提高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财务管理体系包括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不仅要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做好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基础工作,还要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应当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控制等各项职能,为高校后勤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就要求高校后勤财务人员应当在全面掌握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理论知识、相关财经政策、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高校后勤经营管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从单纯的核算人员、记账人员发展成综合型财会人才。此外,高校后勤应当重视财务人员的后继教育工作,使其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结构,以满足高校后勤改革与创新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冬云.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第4篇

关键词:成本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 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进行长期的发展与创新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商品生产及创新延伸的内容进行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带动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创新发展水平都提升的过程中,促使企业能够更加适应新兴市场。

一、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研究

(一)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进行长期的发展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做好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公司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对企业盈利进行评估的两个方面——收入和成本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的收入需要对专业、合理、科学的营销手段来完成提升,而成本控制管理更需需要这样的手段。通过良好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控制的手段,来帮助我们节约更多的投入资金,从基础上解决资金投入大的问题,再加上妥善的经营,可以真正带动企业收入的大范围的提升。在企业没有获得更高的收入的时候,进行快速有效的陈本控制管理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盈利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做好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从基础上解决现有问题,可以给公司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启示,向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竞争战略方法,调节自身的控制能力,从最根本的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的内部发展技巧上解决问题,从而能够保证企业一直处于一个稳步提升的状态。而市场其他企业有可能没有进行良好的内部成本控制管理,就可能失去原有较好的战略规划技巧,不能适应更加新兴的市场秩序,而失败。所以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从内部控制上来提升自身发展技能,可以使企业更加有能力适应市场变化,不断稳固自己在竞争环境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健康发展,长久处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创新水平的推动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上做好细节性的工作,可以发现企业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原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状呈现出来,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找到更能迎合企业进步、适应市场的正确且创新的办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将节约意识推行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去,推行创新的管理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企业的成本,从生产成本一直延伸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发展战略上来,不能落下一个细节,都要做出调节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促进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企业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一)成本控制预测、计划建立方法缺失

随着研发设计阶段成本管理重要性的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研发成本的控制,但很多企业在研发成本管理中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过于关注产品性能而忽视了产品的经济性。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研发部门与市场脱节,设计人员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在设计产品时往往只强调产品的性能,而忽略产品的制造成本,没有充分考虑到产品的性价比和消费者的偏好。实践表明,在市场上功能最齐全、性能最好的产品并不一定就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这是因为投放市场的产品会受到价格及顾客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二)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企业真正的飞速发展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几年。由于企业发展的时间短暂,致使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现实操作两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现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多是对于国外企业的借鉴和模仿。但是,我国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与国外企业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因此,相对来说这种模仿来的管理理念很难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说缺乏了创新的管理理念就是落后的。此外,在我国的企业管理理念中普遍存在着“重投资收益、技术的管理,轻成本管理”的管理意识。从企业领导到全体员工成本管理的意识比较低。

(三)成本管理方法不强

一般来说,成本控制管理需要较为全面的统协手段的带动下及逆行那个提升的,所以做好全面的控制管理,必须将现实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都认识清楚。但是企业在进行细节性的成本控制管理上,呈现出来的成本信息往往不真实或者不全面,而企业内部有没有一个控制标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对于成本管理中的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没有做好提升工作,就会对成本预测、决策、控制的相关办法呈现上,就不能有所突破。

(四)企业成本核算内容缺失

传统的标准成本法满足了手工生产与固定自动化生产的经营制造环境的强化,但是随着国际化、现代化经济市场秩序的建立,这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落后。目前来看,企业上产自动化越来越强,生产的产品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状态,所以企业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对于细节性的事项管理内容越来越严格,生产方式从原来的大批量生产发展到满足不同要求的客户的小批量生产方式。间接成本比重越来越大,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不断提升,标准成本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企业经营行为显示为短期化,原有成本归集方法已经落后、成本计算方法也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成本控制管理范围没有得到扩大,成本控制失去效用。

三、提升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方法分析

(一)成本管理计划

加强决策计划的重视程度,就要从会计预算入手,将各个细节都考虑进去,使整体的建设施工都能够有效进行,帮助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将整个建设施工工程中的意外及相关注意事项都重视起来,把材料损失、设备折旧都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将正确的数据进行有效计算。做好事前控制准备,对于多元化的生产方式与多样性的产品数量、生产金额进行大力关注,不能落下每个细节。

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使他们能够最会计预算重视起来,保证计划决策的顺利实施,将各项数据都考虑得面面俱到,真正将成本管理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干。

(二)创新成本控制观念的确立

领导组织的相关财务成本控制举措和建树性决策时鉴定企业机构组织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完善经营成本控制这一思想,树立成本控制与深层经济观念的大局观,坚持投资效益与成本控制的经济适用匹配原则,正确、充分地发挥自身的领导管理才能,树立起自身在企业的管理权威,为不同机构管理机制的有效施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企业成本核算技能提升

企业的成本核算必须要建立起完全成本的这样的一种概念,所谓的完全成本法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计算成本方法,也就是指在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市场计算时,把固定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直接工资和直接材料等全部计入到存货的成本和产品的生产成本当中的一种方法。将成本核算的效果进行周期性的总结,必须对成本控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核算问题进行大力关注,抛弃原有不正确、不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扩大成本管理范围,将成本归集方法、计算技能等合理的手段呈现出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市场的经验,才能查漏补缺,带动企业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现代化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建立于提升,必须对企业成本做好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核算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大力节约成本,来适应激烈的经济竞争,为企业的全面快速的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姚宝玉.加强企业成本费用预算控制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07)

[2]郭学琴.关于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几点认识 [J],财务与会计,2002(01)

[3]高矿红.试论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太原科技.,2006(03)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第5篇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控制实施过程中,预期目标与中间结果可能不符,甚至相差甚远。所以,需要及时对人力、时间及其它资源进行调整,改变工作的方法,以期预定目标的实现。要想有效的控制施工建设项目系统工程的运行,保障工程按合同要求顺利完成,在完成对业主在工程质量和工期等方面的承诺的同时,还要完成公司制定的项目盈利指标。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总结参建各方对项目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探讨更为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与方法,以确保项目工程工序的合理可控。 一、实施项目控制的必要性 项目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不符,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及时调整人力、时间及其它资源,改变工作方法,以期达到预定目标。如果这样做仍不能奏效,就不得不调整或修改目标。这个过程就称为项目的控制。我国基本建设中浪费现象十分惊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失控、工期失控、质量失控的情况相当严重,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项目控制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干扰因素很多,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这些干扰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材料设备的因素、机其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环境因素。在国内,一般认为人的因素对实现项目目标的干扰最大,如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用行政手段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项目,使项目失误;或者工人技术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责任心差等。其次是材料、设备因素的干扰,如材料价格卜涨,引起成本失控;材料供应跟不上,延误工期;设备制造企业不履行合同,设备质量低劣;设备不能按时到货等。如果我们能设法找到项目干扰因素.试图预先控制中间结果对预期目标的偏差,就可以对项目实行主动控制。 二、项目的进度控制 对工程进度,项目主管主要是督促承建单位,在开工前按合同要求,安排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检查其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要求按季、月安排实施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充分注视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其动态,当某一环节发现脱节时,除了在有关的人员参加例会上加以阐明外,还应及时向承包单位计划部门和上级计划部门提出,方便采取补救措施。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报价到项目竣工、试车、验收,计划这个环节应时刻抓住不放,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进度控制,以实现合同对项目建设进度要求。 1.进度控制的依据及内容。进度控制的依据一是计划文件,制定工程进度表与工程控制图表;其次是通过报告期统计分析的手段,或调度会议,现场调度方法,获得有关计划完成情况的各种因素。进度控制不仅是突出某个计划指标,而且是全面考虑各大指标。凡是计划指标规定的内容,都是进度控制的内容。例如对施工计划,主要是控制形象进度。其中工程质量、工料消耗、安全等等都在重点控制之列。 2.进度控制方法。若计划指标可行,但计划条件不落实时,可创造相应的条件;若计划所依据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可对原计划中不适应环境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若干部分修正;若有潜力,可调整计划指标,加强调度,重新组织平衡。综合平衡是静态平衡,而计划执行中的调度,是不断组织新平衡,在动态中求平衡,是对计划实施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国外项目管理中,计划工程师是项目经理的主要助手,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与计划管理经验,同时也是进度控制的主要管理人员。其除了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和编写不同时期进度报告外,还担负着指导、监督进度计划的执行工作,分析完成进度计划问题,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意见。 三、项目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障实现合同商定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必须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施工质量,还取决于勘察、设计质量,材料、设备质量以及项目投入使用过程质量。因此,是由建设全过程中各阶段质量组成的整体概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有质量控制的任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的任务。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应对采用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设备进行监督,并对设计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在施工阶段应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监督,依据规范、图纸及合同文件进行检查;在竣工阶段应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质量验收,编写竣工报告,签发竣工凭证。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精心组织好勘察设计;设计方案要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切实可行;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工艺、新设备。施工单位工程项目承包前应首先明确质量目标;控制原材料,加工成品和外购设备的质量;严格把好工序质量关;建立现场质量登记制度;全面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认真搞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国外的各工程公司十分重视质量控制,并已形成综合体系,组织机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都采用全国通用的和本公司制订的标准、规范,也包括各种不同专业技术专家与不同部门的管理专家,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 四、项目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项目成本形成过程发生的偏差经常预防、监督并纠正,让项目成本费用局限在计划成本范围内,降低成本的目标。项目成本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1.控制依据及任务。“项目成本控制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令、制度以及国家计划的规定”;根据成本计划,定额作为控制的标准。任务主要包括编制费用计划;审核费用支出;对费用支出进行监督;研究减少费用支出的途径;随时发现、总结,推广并节约经验。 2.控制方法。首先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按成本项目把成本分解计划指标,规定生产环节、职工个人进行成本控制的具体标准,并根据控制范围与标准,下达成本指标,分清责任,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再则采取技术措施,包括先进工艺的技术和施工设备选型配套的选取,增强设备利用率;最后改善承建企业内部结构,甚而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在企业内部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的做法,形成劳务承包,为各项目提供劳务,制定本企业各种费用开支限额,健全物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和内部计划价格制度,原始记录等等。#p#分页标题#e#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第6篇

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努力降低费用控制成本,但在成本控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成本控制与商业银行的业务没有很好的融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可以看成是一系列业务环节的集合,但目前很多的商业银行仍然实行传统的事前成本计划、事中成本计量、事后成本核算。这种传统的方法很难达到监督商业银行合理的成本开支、杜绝浪费的目的。商业银行未能对各业务环节进行成本的追踪与调查,也就难以对业务进行合理规划达到成本精益管理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落后,成本资料及分析手段缺乏。商业银行虽然数据电子化程度较高,但现有的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各部门业绩考核指标的应用,而针对成本的控制则有待加强。商业银行要想实行管理会计,需要信贷管理、资产管理和统计部门为其提供各类数据和信息,而且在评价各部门的成本控制中还要综合的运用外部宏观环境,行业情形等有关资料,而目前不但许多成本控制的外部信息难以获得,就连商业银行内部的金融电子化工作也很不完善,这增加了管理会计对成本控制的难度。

(三)无法提供准确的产品服务成本信息。商业银行要想提高竞争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乃是竞争的焦点之一。但现行的商业银行成本计算方法很难将商业银行发生的各项费用在各种产品和服务之间准确分配,很多的间接费用仍然依照交易量来分配。这极有可能导致交易量大但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或服务被多分摊成本而交易量小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或服务被少分摊成本,以致成本分配不合理,成本信息扭曲,从而可能导致经营决策的失误,降低成本控制能力等后果。

二、运用管理会计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之间经营业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程度严重。新产品的开发虽然步伐较快但会被同业快速复制,商业银行间通过差异化程度竞争的难度加大,所以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助于提供真实的产品服务成本信息。金融企业业务的综合性和复杂交互性使得各项支出难以对象化为各个业务的成本,因而难以分别核算各业务的盈亏,这势必影响商业银行对各业务的考核和成本分析,而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就是把资源消耗价值分解并分配给作业,再将各作业汇集的价值分配给最终产品和服务。作业成本法通过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将成本与产品和服务联系在一起,按成本发生的逻辑关系进行成本分配,使成本数据更为真实准确,同时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分析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中的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不断优化业务流程,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商业银行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能够带来良好的效益。商业银行是为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西方国家银行业发展的经验表明,运用管理会计体系来控制和降低商业银行的成本能够取得显著效果。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统一法人领导下的“统一计划,统负盈亏”的分层经营,分层管理分层核算体系。在这种体制下建立管理会计体系能提高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对各部门、员工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考核。对员工的考核不仅应重视其指标完成的情况,还应重视起资源费用耗用情况,力求使每个部门、个人都可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提高净效益,促进部门管理工作的深化。

三、对商业银行运用管理会计进行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按性态划分。成本性态是指成本对业务总量的依存关系。按照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商业银行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研究成本习性可以从数量上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有助于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本量利分析,确定业务量达到多少时可以实现目标利润,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行最优化管理,充分挖掘其内部潜力,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第7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建议

中D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167-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不合理现象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个通病,在一个建筑企业中只有少数部门重视工程造价以及其运行的状况,这一问题是导致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偏高的重要原因。在工程建设的整个环节中,由于工程造价控制没有受到重视,所以最终导致实际工程造价与预算造价之间差距很大,致使资金浪费现象严重,建筑企业的收益也受到消极影响。由于建筑工程从设计到竣工涉及到很多环节,不同的环节之间控制的要点也不同,所以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是重要的。

1.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中都涉及到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同时工程项目的决策与建设也都会受工程造价的影响。在建筑项目投标方面,企业应该以自身的实力为出发点进行投标,禁止出现偏离自身能力范围而随意降低工程造价的情况发生,这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严重的危害。在决策环节中,制定方案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在满足建筑工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明确不同方案的工程造价、工程效率以及建设技术,最终综合评价不同的方案,选择最佳的方案完成工程项目。在施工环节,应该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因为即便是预先设计好的施工方案也会因为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做出改变。在竣工时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总成本进行结算,包含了所有的施工环节。由上述分析可知,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2.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不够严格

经过实际分析可知,在项目设计阶段所有的费用支出只占整个建设工程整体费用的1%,但是设计阶段所以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了75%以上,由于可见,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属于源头,在整体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中是基础环节。当前我国绝大部分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时,基本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技术层面,而对于经济而言则显得较为忽视,由于当前设计单位对技术与经济分析深度不够的问题,是导致设计方案无法通过的重要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源头在于设计人员只需要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工程造价的高低与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工程设计图的深度和质量不过关导致后期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工程量错算、漏算等,这对于招投标工作的质量也有消极影响,工程造价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2.2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重视程度不够

投资决策阶段对于整个建设工程来说具有全局性的作用,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在这一阶段一般投入的金额会占总投入金额的0.5%左右,这些投资对于项目整体的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中,他们对于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十分重视,会花费较大的成本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决策阶段做出准确的工程造价对于整体工程项目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投资膨胀问题较为严重,导致工期延长、工程造价也随之提高,分析其源头可以发现就是因为忽略了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将重点完全放在施工阶段。此外,很多企业对于工程造价也不够重视,因此工作人员在工程造价管理时自然也会忽视,在前期投资控制阶段没有把握好,所以导致后期整体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工程造价也难以掌控。

2.3 竣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够

在竣工阶段是最能够反应建设项目产品价格的时期,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处于终点位置,在这一阶段应该对合同进行逐项审查,做好管理工作,以具体的法律条文约束工程造价,进而使其得到大家的认可。此外,在竣工结算阶段应该重视整体工程的预结算工作,出掉其中高取费用等不切实际的费用以及不合理的技术。当前我国在工程结算阶段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承包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会尽力的多算,而发包方为了减少投入而想尽办法乱砍,两者之间经常会僵持不下,工程结算也会因此而一拖再拖,时间长的可以达到几年,这不仅导致建设工程造价不能够得到确认,也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使用。

3.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对策

3.1 招投标环节

一般招标方在工期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都会选择投标报价最低的投标人,因此对于投标人来说他们之间的竞争,除了技术与质量的竞争之外,更重要的是价格的竞争,价格竞争也是招投标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招标方来说,他们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所设置的招标条件应该保证公平合理,内容做到严谨规范,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因为招标文件不仅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对于中标单位也具有参考作用。工程的承包合同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工期设定、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等内容,所以在签订之前应该对合同的所有内容仔细阅读,深刻理解合同中的每一项条例,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法律要求。

3.2 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是整体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施工阶段加强造价控制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也可以提高投资效益。首先是施工单位的选择,因为施工单位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所以他们的技术水平关系到整体建设工程质量建设的优劣,因此应该在保证技术通过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单位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实际中应该结合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当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进行优化,最终选择最佳的方案施工。工程造价与工期之间是矛盾的,所以应该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效果。此外,图纸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指导,所以重视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发现并且解决问题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作用。

3.3 竣工结算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竣工结算是要求所有的工程价款具有合理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因为在这一阶段中直接影响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的经济利益。工程造价的波动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变更签证,第二是施工过程的诸多因素,例如在施工阶段施工材料的价格会出现浮动等。做好工程结算工作有助于衡量整个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同时也是控制设计概算的重要依据,因此严格审核工程结算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正确使用资金不可缺少的环节。最后,为了确保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建立工程结算复审制度是必要的。

4.结语

由上述可知,因为工程造价涉及到建设工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对于整个工程建设来说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不够严格、投资决策阶段重视程度不够、竣工阶段控制力度不够等,应该做好招投标环节、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舒,郝.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4,(24):83-84.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