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播学螺旋理论(合集7篇)

时间:2023-12-06 10:17:57
传播学螺旋理论

传播学螺旋理论第1篇

关键词: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 “沉默的螺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研究

互联网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开放程度的媒体,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变化已经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在中国大学生网民中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说思风暴”。然而,在仔细研究近年来在互联网中发生的一些有影响力的事件时,我们会发现:网络亚传播圈中各种声音的不平等言说,尤其是网络中存在着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往往导致一种不可遏制的话语失衡,网民“群氓”特质对知识精英“说教”的胜利,导致非理性和非主流的文化与思想在亚传播圈下滋生,形成了助推其广泛传播和顺势成长的“温床”。因而加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中“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将有助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提升教育成效。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叙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研究后,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其基本思想是,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无人或很少人理会,自己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并保持沉默;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并且受到广泛欢迎,他们就会积极参与进来,勇敢地说出来,使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得到发表和扩散。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诺伊曼通过“沉默的螺旋”假说,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它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引发社会生活中占压倒性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由此可见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二、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是各种信息借助校园网络媒介在校园内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场,是大学生和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以及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校园生活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那么网络亚传播圈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网络亚传播圈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结构特征。

目前,互联网下的专题网站、BBS、博客、微客、QQ群、视频影像、移动飞讯、掌上书、互联网手机等都是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平台,它们集信息传播与吸收功能、阅读功能、人际交往功能、现代通讯功能、娱乐欣赏功能等于一体。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与整个网络、与所有的“网络人”进行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交往面亦急剧扩大,交往层次不断深入,交往内容日益丰富。人们可以坐在“网”前周游世界,购物消费,“进入”图书馆、博物馆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可以做到相互间“实话实说和假话实说”、“无话不说”。所有这一切都是由虚拟的空间和场景,以及虚拟的数字技术创造的,每一个受众是实在的存在,其一,教育内容真实;其二,教育的主客体都是客观存在的人;其三,教育针对的思想具体;其四,教育目的明确;其五,虚拟的教育环境来源于现实且受制于现实。

2.网络亚传播圈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受众交互、地域无形、显隐协调和民主平等的参与特征。

网络亚传播圈下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在网络上就成为互相促进、互换角色、互具功能的一对矛盾。主体利用自己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掌握和经验,对客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某种程度上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喜爱、对新信息的吸收和释放,又给予主体以鲜明的时代感受,促使主体不断更新和改进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达到主客体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在地域上,无论来自何方,在网络上就可以形成一个群体,他们通过言谈与媒介发挥着明显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彼此之间无论身份地位,可以平等参与进来。

3.网络亚传播圈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流共享、实效融合、瓦解塑造的思想文化价值特征。

网络亚传播圈下,各种媒介和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料的共享。对于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把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富有实践效果的经验、方法放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实现所有教育工作者对它们的共享;对于教育对象来说,他们可在网站论坛上互相交流思想成果,共享融合彼此的思想感受,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既可以塑造新内涵,又可以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禁锢,体现了网络亚传播圈的价值和地位。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大学生网络亚传播圈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大众传播效果,尤其是思想政治研究开始涉足互联网的宏观效果研究领域,关注互联网对大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的长期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高校是知识、文化、智慧传承的场所,网络亚传播圈已在高校形成。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我们认为,加强这一理论在大学生网络亚传播圈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工作。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互联网,用主流的声音占领舆论网络阵地,做好积极的正面引导宣传。

基于网络亚传播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结合“沉默的螺旋”现象,我们发现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并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如果主流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形成“舆论气候”和“优势意见”,那么这种价值观在传播中将成为劣势意见。网络具有群众基础性强、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等特性,网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利用网络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逐渐在高涨,在这种广泛参与互联网情形下,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我们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

2.以文化模式占领主流空间,“笼络”“中坚分子”和“意见领袖”。

网络文化价值特征为“意见领袖”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根据“螺旋”理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意见气候”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因此,使优秀的文化、优秀文化的代表者入驻网络,使代表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和“超稳定体系”的文化层占领互联网空间,形成“意见气候”和“意见领袖”,孤立非主流的思想和文化,缩小其成长空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成为主流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者和守候者,面对大是大非、大误大淆时成为互联网中的中流砥柱,经得起考验和推敲。我们可用“准感官统计”来衡量网络文化和思想的风向标,衡量舆论的导向。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要使代表中国最优秀的文化、几千年的精华思想武装互联网,辅导员、党建工作者就要自觉成为“中坚分子”和“意见领袖”,成为大学生思想的“领航人”。

3.以参与模式避免知识精英“失语”,扩大知识精英的话语空间。

由于政治权力、大众传媒、商业集团的话语转移和资源垄断,知识分子言述的力量大打折扣,知识分子再也不可能拥有自己自由言说的无边空间,他们只能在日益狭小的话语空间和现实沉重无力感之中,有限地坚持自己直面真理的信念和声音。在精英严肃文化与意识话语严肃文化的冲突中,在维度不同、角度有异的“意识话语”和“人文价值”的对峙中存在巨大的“话语空场”,大众在这类僵化冷峻的“严肃对峙”中转过身去。在互联网传播圈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未成年的或刚刚成年的青年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需要澄清内心的混淆和答疑解惑的引领者,处处回荡着文化知识精英“走向中心”的呼声。就中国而言,知识分子的思想命运是中国精神开合的时代晴雨表。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非理性话语空间中,知识精英们选择了沉默。在很多事件报道中,国人通过网络这种新媒体给世人塑造了一个“群氓”的形象。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传统媒体中失语,在网络中闭声。中国知识精英话语方式的弱化和消解使得“沉默的螺旋”这种传播生态失衡的现象在互联网中持续。

因此,提高知识精英的热情和参与度有助于帮助青年学生甄别正确的与不正确的观念和思想,保护知识精英参与互联网活动的积极性,采取措施扩大知识精英的话语空间,让他们成为互联网思想精髓的“守护神”,而不是“万人如海一网藏”。

4.同一化媒体运动,营造“意见气候”(opinion climate)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同一化是指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同一大类事物被同化或趋同的现象。“沉默的螺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舆论的形成不一定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可能是对“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在这里“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理。当公众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公众的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表面上采取认同,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公众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这样将导致舆论只是在表面上的一致,并非是真正的认同。因此,媒体在引导舆论的时候,必须首先尊重公众,深刻地理解已有舆论,顾及到少数人的意见,多提供一些选择。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念、影响思想与文化的价值理念、事物原委、事实真相如果在众多媒介中意见相悖或相左,就会让大学生更加懵懂,加深模糊认识,使问题得不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特征探析.教育与职业,2004,(15).

[2]姚德利.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3]陈华明.当下中国互联网语境中的“沉默的螺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版),2009,2.

[4]刘冰.从文化的视角看“沉默的螺旋”.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

传播学螺旋理论第2篇

>> 沉默的螺旋 无法沉默的螺旋 被“造谣”的沉默螺旋 “沉默的螺旋”与恶俗广告蔓延 世博会营销:打破“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和“钟摆效应” 微博传播中“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 “沉默的螺旋”与“社会”主义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消解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 变异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的升级 发球的暴力美学 华尔兹的暴力美学 母亲的暴力美学 死神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的回响 从新媒体语境下审视沉默的螺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转引曹飞.艺术美学[M].山西师范大学文物研究所.

③(加)彼得・佛伦斯基.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M].宁晨,于曦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④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第十章:主持是舆论引导的艺术.

⑤.

⑥詹巧生.欲望与禁忌――电影娱乐的社会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23.

⑦道德含混并非道德缺席,而是在电影虚拟情境下的一个法律真空的维度里,电影中善恶之间并不是淫渭分明,而呈杂糅,在电影主题上对待暴力的态度不明确的状况。

⑧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第十章:主持是舆论引导的艺术.

⑨刘伟.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

传播学螺旋理论第3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沉默的螺旋 受众心理 舆论

Web2.0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模式,颠覆了以往的一些传播理论。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和便捷性、新一代网民的独立自主和标新立异,这些会使得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中弱化甚至消失吗?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

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是在对德国大选及一系列舆论调查之后提出的,主要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这样,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成“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渗透,虚拟空间的存在、传统意义受众的消解以及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新型社群的形成都改变着“沉默的螺旋”发挥作用的条件,使之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再适合网络传播。从“华南虎事件”中“打虎派”和“挺虎派”持续不断的争论、“10•11哈尔滨案”网络舆情的急转到“躲猫猫事件”中互联网力量的再次显现,网民这一有极大影响的群体在网络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

二、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特点分析

1、草根心理。网络传播时代打破了制度化新闻的垄断,草根阶层开始兴起,他们在以下两方面影响了“沉默的螺旋”的常规运转。

第一,草根新闻的大量出现。草根新闻包括网民自己发现、采集的新闻和网民参与、创造并产生影响的新闻。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已经使得传统媒体、网络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下降,某一舆论客体很难在同一时间吸引大量网民,迅速形成网络舆论。草根新闻的大量出现更使受众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具有一定原创能力和自的网民正成为新闻媒体新的信息源头。他们为媒体寻找议题、发动激烈的讨论、促成议题的真相大白并提供解决方案。

第二,“观点的自由市场”。互联网吸引草根阶层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自由平等性和兼容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理想在这里真正实现。网民以不受传统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大胆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意见、寻求支持,兼容性又保证了异见的充分表达。网络环境中草根们的充分交流恰与这两种情况相反,因此“沉默的螺旋”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角色扮演心理。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生存”的空间,网络环境是一种与现实世界不相符合的拟态环境。网民的角色扮演心理减轻了受众被孤立的恐惧,缩小了社会群体规范产生作用的范围,从而弱化了“沉默的螺旋”的作用。

由于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是“另一个自己”,网络的隐蔽赋予了“少数者”发言的权力,使沉默者不再沉默,传播的广泛性使“少数者”的声音也有可能引起共鸣,人们对孤立的恐惧就会降低,发表意见时才能抗拒外界的干扰、实现自由言说。退一步讲,网络中有许多不固定的群体,即使被这一群体遗弃,也可转移孤独感,通过更换网名等方式重新加入一个新的群体而获得认同感和信心。

三、“中坚分子”(the hard core)和网络“潜水者”在“沉默的螺旋”弱化过程中的作用

“他们是在沉默螺旋过程中留存下来、排除鼓励威胁的少数意见者。”诺依曼这样定义“中坚分子”。而网络空间中的“中坚分子”的作用更加强大,充分的言论自由给了“中坚分子”更稳广阔的发言空间。这种情况意味着与“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种舆论形成过程的存在。

网络“潜水者”是指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互联网的各个社区、论坛、贴吧中出现,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但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会支持某一种观点。“沉默的螺旋”似乎与他们无关。实则不然,他们有可能直接影响到现实社会中民意的转向。“潜水者”把网络舆论中的“少数意见”带入真实世界甚至付诸实践,这就更加速了媒介舆论控制机制的松垮和“沉默的螺旋”的弱化。

四、让正确的“螺旋”继续旋转

“沉默的螺旋”虽然在网络环境中日趋弱化,但是当正确的、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良好社会发展的网络舆论出现“螺旋”现象时,职业传媒人和网络受众还是要通过各自的努力,让良性意见“越来越大声疾呼”、不良意见“越来越沉默下去”。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应及时公开信息、报道最新的变动,第一时间掌握主导意见,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引导网民形成正确的舆论。当舆情已经变得不明朗时,传媒专业人士也可化身为普通网民,利用BBS、博客的帖子、文章,或是“暗中”发表“切中要害”的评论,利用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渠道进行疏导、发挥领航作用。网民也应正确 (下接108页)

(上接148页)运用网络传播、自觉遵守互联网的道德规范,把它当作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纯粹的情感宣泄的“泄压阀”、肆意妄为的“无政府”场所。

综上所述,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受众心理的新特点,“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逐渐弱化,网络舆论的引导也要运用适合这一趋势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

②沃纳•塞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著 郭镇之译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③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④陈力丹《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国际传播》 1998年5-6期

传播学螺旋理论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群体压力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概括起来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自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以来,引起学界极大的关注,不少学者和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用这个概念解释出现在传播当中的一些现象。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坚持“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传播。二是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三是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仍然发挥作用,只是作用方式发生了改变。以上学者的三种意见概括起来分为两派:一派学者认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这个具有交互性、匿名性、及时性的平台中,网民可以各抒己见,其心理状态更趋近于心理学上所讲的“本我”,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恐惧被“无所谓”的心态代替。因此,在网络中避免了传统媒体对舆论气候的故意营造,“多元”舆论会逐渐消解主流传媒的中心化、一元化。而另一些意见却认为,互联网中依旧存在“沉默的螺旋”,虽然个人在网络中会表现的比现实生活更大胆,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他个人本能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使社会孤立恐惧的条件出现了缺失,或者说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被社会孤立起来。因此,一旦个人对这个孤立条件缺失的判断被打破或者没有充分理由支持自己不可能被孤立,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孤立感一样会在网络中出现,“沉默的螺旋”一样会沉默。

关于这两种争论到目前为止学界并没有定论。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争论,对于网络这种尚在发展中的新媒体而言,构成其传播的各种要件都还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从近年来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种引起人们强烈关注的事件可以看出。因此笔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依旧存在,而且,在网络中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即强势声音会以一种比现实中更强势、更非理性的表现形式遮蔽另外的不同意见,以更加燎原之势加强己方意见,甚至不惜以谩骂、诋毁的方式使不同声音闭声,从而在网络中形成一种主导声音。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

发生在2003年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各大高校也是沸沸扬扬,很多网站上都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

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即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

笔者想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角度增加一些论据:网络中的受众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群(尤其是在交流之初,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各个固定的社区、论坛以及ICQ上一部分人会相对固定下来,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还是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性别、职业、相貌等相关情况),而且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可以说网上的交流是属于“临时拼凑的群体”之间的交流。这一点与阿希的从众实验、诺依曼的火车调查具有相似性。

以上两个实验调查已经证明就算是在“临时拼凑的群体”当中,从众的行为依然会产生。因此,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网络交流中,对于那些相对流动的网民,仍然会有这种从众的行为。

传播学螺旋理论第5篇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时代;困境;反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它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传播学的理论从来没有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正因为涉及学科的广泛性、内容的庞杂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播学理论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1974年,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了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首次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之后,1980年她出版了《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对“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和论证,使该理论趋向完善与成熟。

简要地说,这个理论提出,为了在重要的公众议题上(例如政党的支持)避免被孤立,许多人会受到他们认为的所处环境中多数意见的影响,当人们认为他们的意见属于少数时便倾向于隐藏意见,而当他们认为自己的意见代表多数时则倾向于表达。这样的结果就是被认为是多数意见的一方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则愈加沉默,这就是沉默的螺旋效应。

这一理论有三个核心观点:1、由于害怕被孤立,人们会根据自己所感觉出来的意见气候来决定自己的行为;2、“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影响过程,具有卷入性;3、大众媒介可以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控制舆论的表达。

这一理论包括了两个前提:

(1)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哪些意见属于优势意见,哪些属于劣势意见,即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提出的“类统计感觉”这一概念,借此他们确定“哪种观点和行为模式是他们的环境所允许和不允许的,哪些观点和行为模式正在得势或失势”。但人们的判断不一定是准确的。

(2)人是害怕孤立的。在基于这个前提上,才会有害怕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的出现。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缺陷

显而易见,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它具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解释能力,表明了“强有力的大众媒介”的概念的回归;对于舆论学来说,它深化了我们对于社会意见表达状况的形成机制;对于整个社会科学层面来说,它在各个学科内也都有意义。但是,从这一理论问世以来,便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意见跟随其后。经笔者总结,其缺陷大致如下几点

(一)理论中所强调的害怕孤立并不是一个完全通用的心理机制

不可否认,有些人是不怕被孤立的。诺依曼自己在书中也提到过持异端论者、先锋者、局外人是舆论的挑战者,她认为不害怕孤立的人能够改变舆论,开拓先锋像梦游者一样对舆论不敏感。

同时,相关集团或首属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美国的著名学者阿什对“社会上的大多数会因为害怕‘被社会孤立’而产生恐惧心理”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在调查中指出:“意见表达者愿意放弃原有的观点而趋同于其他人的观点,主要受到两个条件的影响:一是来自他人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社会个体的支持和来自自身所属群体的支持,其中后者更加重要。如果现场有支持者赞同自己的观点,那么发表意见者就不会选择沉默或者趋同。”

(二)忽视了舆论形成过程中少数派的作用

S.莫斯考维西在考察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时发现,当这些“中间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

(三)考虑的变量太少,对受众持过于悲观的态度

利益驱动、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坚信程度等变量都是会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比如,不管周围的舆论环境如何,如果你跟该事件有很大的利益牵扯,尽管说出自己的观点有可能被孤立,你还是不愿意保持沉默的;如果你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坚信程度都很高,那么你保持沉默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

同时,社会传统、国家价值观取向,个人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家庭环境、

知识文化水平等存在于文化和人口上的差异都可能不适用于沉默的螺旋。显然,在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中国,人们更容易采取趋同行为。查尔斯・萨蒙和F.杰拉尔德・克兰也呼吁进一步考察个体间的人口统计学差异,诺依曼认为这些差异构成更可能表达自己观点的人群的特点――例如男性、年轻人、中上层阶级。

(四)“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压力程度也会不同

人们很容易在道德层面上的问题陷入“沉默的螺旋”这一怪圈,而在技术性层面上的问题并不会这样。

三、网络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困境

“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距今已有40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对“沉默的螺旋”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缺陷,这一理论在网络时代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出现了“反沉默的螺旋”的现象。

(一)虚拟性匿名性对孤立威胁的消减

在互联网是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网络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身份是分离的,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言而无需显露真实身份。如果一个人在某一个论坛或社区里面得不到认可,他可以转向另一个论坛或社区,积极地寻找认可者和同盟。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有效地减少了社会情境暗示(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如语言、等级地位等的暗示),从而使人们能够摆脱掉这些束缚,降低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可能性。

在这样群体压力几乎失效的环境下,不管对错与否,不管是否符合主流意见,人们会更勇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传播学螺旋理论第6篇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 网络传播 舆论匿名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跃居全球第一。网络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民的意见和网络传播中形成的舆论正在影响新闻事件的发展和走向。在网络传播中,多元声音的表达正在一步步化解单一和一边倒的舆论,“沉默的螺旋”所产生的传播效应也随之弱化。

一、“沉默的螺旋”效应

“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的,她在其1980年出版的德文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全面概括。诺依曼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沉默螺旋理论强调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第一、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为了避免陷入孤立和因孤立而遭到社会的惩罚,就会努力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支持,并对自己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他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会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由此而产生少数人的意见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劣势意见附和优势意见,形成弱势意见更沉默强势意见越发大声疾呼的螺旋效果。

第二、一方的“沉默”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转而支持另一方意见,并成为其的增势,使的“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这种强大的“优势”意见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趋向“沉默”状态。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种“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状态”。

第三、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借此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而舆论的形成不具备社会公众的理性,这种舆论压力会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认同,并进一步采取趋同的行动。

但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意见的表达更加多元、平等、开放,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舆论的形成发生变化,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不总能影响舆论的走向,“沉默的螺旋”效应在网络环境下逐步发生弱化。

二、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效应弱化的表现

1、大多数人不再沉默

“沉默的螺旋”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在网络媒介传播过程中,网络提供的平等和自由表达的平台,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总能找到自己的支持者,或者和自己有相同看法的人,即便没有人呼应,属于劣势的群体意见也可以自由表达,这部分传播者逐渐脱离了对现实社会孤立的恐惧,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为活跃和自主。

例如网友微博爆出“郭美美”炫富事件,网民的持续关注和对此事件的穷追不舍,他们评论、转发,最终引发中国红十字会的信用危机,在这起事件背后,大多数人不再沉默,不再被动等待传统媒体的说法,并对官方言论质疑。

2、少数人的意见演变为多数人认可的意见

在网络世界中,网民可以借助搜索工具很快选择切换到自己有兴趣、意见冲突少、立场接近的虚拟社区,或者通过微博表达自己独立的意见,在网络中逐步形成一些意见领袖,他们本身是意见的中坚分子,这部分人发表的言论可信度高,往往会引起受众的反向思维,从而使沉默的螺旋迅速倒戈,形成反沉默螺旋模式。

以“西瓜膨大剂”事件为例,今年5月份,镇江丹徒区延陵镇大吕村刘明锁承包的的40多亩西瓜爆炸,引出了西瓜膨大剂致害之说,一时间各媒体舆论纷纷谴责使用膨大剂,西瓜的价格在争议、讨论中一降再降,并最终波及了国内其他地方。而以打假斗士著称的方舟子在自己的微博中膨大剂无害说后,逆转了多数人认可的舆论,事件最终得以平息。

3、消除“优势”意见快速上升趋势

现代社会已形成巨大的媒介市场,在网络环境下,大众对相同件事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不会再由于一方声势的壮大而选择向其倾斜,人们更多的是站在自身角度思考判断,选择忠于内心言论的阵营和自己观点接近的人为伍,这种变化消除了在舆论生成过程中“优势”意见上升的“螺旋”,转而形成不同的力量对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

以“药家鑫”案为例,药家鑫杀人案从发生到二审判决,反对和支持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舆论也没有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在药家鑫“杀”与“不杀”的问题上,西安有5位教授决定联名呼吁免除药家鑫死刑,他们认为“药家鑫案的审理并不是在一个很公平的舆论环境中进行的,被社会舆论所影响,”在这起案件的进程中,不同舆论的力量之间的较量从没有停止过。

三、从网络特性角度看沉默螺旋效应的弱化

1、网络的匿名性与群体压力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络的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匿名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在网络中群体压力的消失,人人都会有自由发言表达意见的机会。网络具有有匿名性的特点,使得网络的角色和现实中的角色相剥离。只要自己愿意,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对任何消息和任何事件发表自己真实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网民可以选择匿名发言。

在网络的匿名传播过程中,大部分网民表现得更为勇敢,他用不着考虑自己的反对意见会带来怎样的危害,甚至自己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匿名传播意味着传播内容与传播者的社会角色相剥离,传播者可以不对传播内容负责。所以,建立在传统的媒介社会基础之上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旦进入信息无限丰富、自由开放和网民匿名发表言论的网络环境,“沉默的螺旋”理论就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将现实生活中的群体压力卸载了,人们不用再用遮遮掩掩羞于表达,不用再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网路传播过程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已经不再起作用了,相应的它的效应也就不会再产生。

2、意见领袖作用破解了沉默机制

在网络上迅速成长起来一大批“意见领袖”,他们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被认同感。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同处一个团体并有共同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相关信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的意见或者为媒介设置铺路,他们在网络这个媒介中表现更为自由,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是舆论发生转折的关键因素。沉默的螺旋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一旦某种意见取得优势地位,就很难改变,但是意见领袖出现后,舆论会发生逆转,当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时,意见领袖的公开意见表达,往往成为虚假事实和伪言论的揭露者,使得优势意见向正确的意见转向。

3、网络的多元包容性打破了沉默螺旋的根基

沉默的螺旋效应产生的根基,在于大众传播的“意见营造”,这种“意见营造”一旦被网络的多元和包容打破,沉默螺旋形成的根基就产生动摇,沉默的螺旋效应将不会产生。

网络多元和包容的空间,给自我见解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们在这个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可以打破墨守成规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真实的意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日渐成为主流。网络的传播主体兼具了传者和受者双重角色,他们充分应用网络的双向互动性,对事件进行讨论,作出客观评价,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过滤,同时对不同观点作出判断,更加注重个人意见的表达,不再人云亦云,从众跟随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构建出真实的话语空间。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互联网对舆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传播的特性弱化了“沉默的螺旋”机制,在网络空间中,沉默的螺旋很难产生相应的效应,这种变化使得“沉默“被打破。但是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并与我们现实的舆论机制发生着复杂的互动,政治权利对网络空间的侵入与网络空间公共性的逐渐丧失也会造成网络中沉默螺旋效果的复杂性,其结构也在经历着一个归入传统主流媒体的过程。如果自由表达遭受到限制,网络的民主、自由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反沉默螺旋”中坚力量的自由表达都将受到挑战,这些问题也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探讨。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2

②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 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③刘君:《网络言论:互动式民主与规范管理》,中国传媒学术网,academic.省略/xsjd-view.jsp?id=1644

④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1

传播学螺旋理论第7篇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104-04

收稿日期:2012-04-19

作者简介:王敬红(1975-),女,河北深泽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1],从而使他们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与自身成才需求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现代教育论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取得是“教”“受”双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互动中生成教育内容的过程,任何一方的懈怠或“缺席”都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实现,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沉默”对教育效果而言即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受众“沉默”的心理因素和“螺旋”的生成机制,探讨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适用性及借鉴路径,对于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沉默”背后的原因,进而找准教育的着力点、提升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涵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1972年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理论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2](P220):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时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就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优势”意见又反过来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如此往复,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而影响和制约舆论。在诺伊曼看来,舆论的形成并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导致其产生恐惧孤立心理,从而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由上可见,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一理论揭示了意见环境以及社会关系对受众心理及行为异常强大的作用,对传播学的效果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概括地说,它包括如下要点:首先,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经大众传媒强调揭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的意见被人们所认知。再次,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性分析

“沉默的螺旋”理论根植于大众传媒环境,揭示了舆论引导的内在机制。从传播学角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那么在这一领域“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解释力如何?它是否会给我们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沉默”现象提供帮助和启示?根据诺伊曼的假设,“沉默的螺旋”现象的产生具有两个前提性条件[2](P222):一是受众信息不足,对于社会上真实意见分布处于“多元无知”状态 ,二是“多数意见”带来的群体压力,二者共同作用引起“沉默的螺旋”的始动。下面,笔者从这两个前提条件出发,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性进行理论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受众信息不足”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颇有争议。反面的观点认为,由于置身网络海量信息中的受众已经不存在“信息不足”的问题,“沉默的螺旋”理论发挥作用的初始条件已不具备,因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存在“沉默的螺旋”现象。然而,笔者认为,“信息海量”≠“信息充足”,因为“信息海量”强调的是信息数量,而“信息充足”表达的是信息对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事实上,网络时代大量庞杂的信息在给大学生带来无限广阔的选择范围的同时,也给他们增加了信息选择的难度。由于网络信息的者鱼龙混杂、观点纷呈,网络世界中必然存在大量似是而非、以假乱真、蛊惑人心的不实信息,因而对网络信息的真伪辨别就成了摆在信息搜索者面前的巨大难题。

选择论告诉我们,人的自由度与人的选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而与选择范围呈负相关关系。在选择能力一定的条件下,选择的范围越大,人的自由度反而越小[3]。显而易见,在当今信息过量的情况下,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不是人在支配网络世界中的信息,而是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在支配人。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其《未来的震荡》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时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贵,以至于走向反面,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一句话,有朝一日,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4]。应当肯定,当代青年大学生具备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但其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在海量信息面前就显得辨别能力相对不足,容易造成如下后果,即:信息量越大,越容易加剧青年大学生知识体系的碎片化、肤浅化,越难以转化成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价值观,越会强化大学生被引导以抵御迷失的迫切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与社会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体系化、专业化的高校教师相比,大学生是信息相对不足的一个群体。如果单凭占有海量信息就否定“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简单、武断和缺乏说服力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群体压力”

按照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当今网络时代不仅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以交互性、平等性为核心特征的网络虚拟世界,必然将交互平等的“内核”延伸到现实世界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从这样的思维路径出发,有人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沉默的螺旋”产生的第二个前提条件——“群体压力”进行了质疑。有观点认为,在当今信息社会,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多种文化和而不同,个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性、教育主客体地位的模糊化都促动着个体意见的自由表达,导致大规模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已经被消解[5],“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假设已经完成了其使命。然而笔者认为:在一些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领域,“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影响或许被大大削减或者改变了形态,因而上述观点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一刀切”的思维模式显然没有顾及到社会的整合性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应当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性、价值导向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性或党性,所以它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来实现意识形态的传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高校教师拥有制度化的权力和资源,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为了实现核心和主流价值观的传递与生成,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必然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营造“意见环境”。这种由高校教师这一强势主体有意营造的“意见环境”,必然会对生活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群体中的青年大学生产生相应的群体压力,从而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

从以上两个前提性条件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虽然在网络时代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和冲击,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着“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心理生成机制,因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其适用性。现尝试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描述如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由于拥有制度性权威地位,成为合法的“意见环境”的营造者,其传递的意见被理所当然地视作“优势意见”,学生如果与教师的“优势意见”一致,则会倾向于大胆表白,成为“优势意见”的支持者和追随者。有一些与教师的观点存在差距的学生,限于对自身掌握信息充足程度的不自信和环境压力,有可能选择“沉默”或附和;还有一些与教师的意见完全相左的大学生,则可能会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流露出反对态度。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下,“沉默的螺旋”现象便开始启动。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假设,“沉默者”由于主动放弃了话语权从而助长了“优势意见”的增势,“优势意见”的增势会逐渐消解反对者的意志和自信,导致一部分反对者转向沉默。“沉默者”队伍的增加,意味着“优势意见”进一步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会帮助“优势意见”取得压倒性地位,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预期效果。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一)启示

从积极方面看,“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启示:第一, 青年大学生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对教师观点所采取的态度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充分证明了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规范作用,启发高校教师在关注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社会性或与环境的互动性,从而自觉将环境的营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第二,高校教师要努力提升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尤其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媒介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升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令学生敬佩和信赖的权威形象,让学生在面对教师时产生“信息不足”的感觉,进而增强接受教育的情感意愿和内在动力。第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描述了“沉默”现象生成及转化的动态性。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生接受心理入手,深入研究“沉默”问题、探索“沉默”现象的生成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消极方面看,第一,“沉默的螺旋”理论将“沉默”作为制造舆论的成功标准,过分夸大了传播者在舆论引导中的权力,剥夺了反对者的话语权,人为割裂了“传受”关系的交互性并使其处于紧张和敌对状态,体现出专制和霸权。第二,它将受众视为处于“多元无知”状态的群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受众将“意见环境”当作“真实环境”,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同时,它用“优势意见”、“多数意见”让受众屈从于压力,具有强制性。第三,它过分强调了受众由于“恐惧孤立”造成的“从众”、“趋同”的天性,低估了受众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力[6],忽略了舆论的逆向变化和少数“意见领袖”的作用,等等。这些理论出发点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在借鉴过程中必须坚决摒弃。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产生于西方、植根于大众传媒环境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应当批判地借鉴。一方面,教育者应正确地认识舆论引导的社会评价功能及其对于强化社会的组织性、扶持社会正气、抑制错误思想行为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沉默的螺旋”理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切实将校园舆论的引导建立在民主、平等、开放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交流、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畅通“弱势意见”表达的渠道,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健康的“螺旋”、不平等的关系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兴利除弊,使“沉默的螺旋”理论真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贡献。

(二)思考

由上可见,“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适用。但是我们也无需否认,现实中“沉默”作为一种意见表达方式,其暗含了多种可能性,有着复杂的原因。“沉默的螺旋”中所指“沉默”有可能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沉默”现象的“冰山一角”。对于“沉默”现象的复杂性,有研究者认为沉默“可能是一些人弱势感受的自我表白,可能是不满情绪的外在表征,也可能是心理反映的表现形式,还可能只是一种无奈,而不是一种慎重,更不是一种意愿”[7],甚或个体的“沉默”仅缘于性格或兴趣而无关其它,等等。因此,现实中的“沉默”现象,远远超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所能解释的范畴。但是,这一理论却提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度重视学生中的“沉默”现象,因为无论是何种原因、何种性质的“沉默”,都意味着教育者的独白,意味着教育反馈机制的失灵,对于教育效果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切忌把大学生的“沉默”视作教育的成功,而应将“倾听沉默”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89.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4.

[4]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任小时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13.

[5] 李润权.“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消解[J].新闻世界,2010(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