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合集7篇)

时间:2023-11-30 11:21:34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分析

一、引言

虽然“教本无法、教无定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一些教学方法及模式还是需要被应用起来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学科教学基础弱的教师、学科教学开展教学实践尚未成熟的学科而言,采用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其一般并不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当然在课程教学中也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参照其他学科的教学的方法、教学模式进行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特殊性,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更为长久、深远的影响,其课时量、教学内容相对而言不多,强化和巩固的机会也不是特别的多,因此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活动而言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是十分重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选择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法。讲授法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贴近其实际生活,讲授具体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这种方法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比较直接,更多的是知识的传递,对于行为及情感的影响一般效果不是特别明显。2.课堂合作及讨论法。合作、互动讨论是学科教学中一种相对而言更为开放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个主题、问题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小组讨论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学生能够更为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特别的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的培养是很显著的。3.利用游戏活动组织教学。游戏可能是学生最为熟悉、最为喜欢的教学组织和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游戏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情感的发展。教师在传统的校园游戏中,是完全可以加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积极的引导下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学生其人格的完善与发展。4.角色扮演法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是心理活动中一种比较有效的、并且互动性、参与性都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模仿一些角色,通过角色的一些活动和一些观点的描述表达想法。角色扮演其实就是一种行动的过程,在这其中,学生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模拟、想象、感受以及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很好的对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当然也会学会更加敏锐地观察身边的感受。同时角色的扮演也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舒缓紧张、发泄情绪很好途径。对于自闭、自卑、内向的孩子而言,角色扮演还能更为有效的克服其羞怯、自卑等心理,对于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基本类似,往往是放在一起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某一种情景、某一角色的体验情绪情感等放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情景、假设来测试学生的心理反应,这种情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模拟的情境或想像的情境,需要做好情景的构建。比如说,对于具有考试焦虑特点的学生,可以为其创设、设计出一个想像的(当然也可以是现实的)考试的场景,在这样的情景中让学生去反复的训练,在强化中网学生的焦虑逐步消退,起到心理干预的作用。5.实践活动法。实践活动一般都是放在课前、课后等课外活动中的,其的实践方法有很多的类型具,一般参与社会活动(参观、郊游等都是)、考察、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都是常用的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数据信息和资源,能够为其分析解决很多的心理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于学生的服务意识、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6.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很重要的活动形式,其可以和互动、讨论、合作、探究等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案例分析最好选择一些真实的案例,当然教师和学生能够现身说法最好,如某某讲述自己的一些成长故事,讲将家庭、朋友的一些趣事。这个过程能够宣泄情绪、表达自我,也利于促进产生情感的共鸣,增进情谊。基于此,展开的分析能够对心理现象的思考与理解更为的深刻。7.个别辅导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广泛的和普遍存在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这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往往是边缘学生、差生,教师需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对于问题学生要制定特殊教学辅导方案,帮助这部分学生尽快的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班集体中,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第2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33-01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是门极有典型意义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们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如何地较好运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每位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就是对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就拿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教材来看,都重视到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就其中的教学方法来看,尚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假如可以在这个方面可以有所突破,肯定能在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这方面会产生重要性的意义。因此,探讨在小学生的思品课在教学的过程中的诸多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极其极高的探讨价值。

以下是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四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 明理法

思想道德认识是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的基础。所谓的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们去正确认识以及评价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美丑观、是非观和荣辱观,以次为基础更好地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时他们的心灵正是纯洁无瑕的阶段,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在用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作为重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例如在“明礼”的教育中,有位老师曾用到《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曾子杀猪》的片段,他先是让学生们自由观看,接着再让学生们去根据这个视频去讨论有关“诚信”的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就对《讲信用》一课中的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必果”等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明白了在人与人之间,国家国家之间的交往中也应该重视诚信。这样,在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较好的运用到明理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而且更加培养到了学生们的良好心理品质。

2 陶冶法

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一个有效运用环境因素进行教育的一个教育方法。陶冶法主要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创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让学生们的身心在健康积极地环境种得到潜移默化,使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促使品德的成长。

为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使学生们的情操更加高尚,小学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中应该努力使用到各种陶冶法去陶冶学生的心灵。例如,一位教师在一个思想品德教育课上,先是组织了学生看一个小品,大致内容是某同学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然后再让同学们去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而且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还会影响到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并且同学们在讨论后都发现自己不喜欢好生气的人。就这样,让学生们在一个假设的情景中,陶冶他们的情操。有时在课堂教学之余,老师还可以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在班级中评选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被评到的学生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而且还可以把这位学生的名字写上班级光荣榜上。这样,就课渐渐地在班级营造起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气氛。久而久之,这个班级学生的情感就可得到熏陶,信心也可得到增强,学习劲头也更加足。因为小学生的心理还处在一个较为脆弱的阶段,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方式,身边人的人格特质也往往会对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一个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可以让学生们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从某种角度上说着也是在积极地陶冶小学生情感。

3 感染法

感染在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在教学中,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需要用自己积极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要求充分的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小学思品教学过程中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点就在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共鸣。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能把他们看成教学内容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硬式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学生主体,运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及教学技术,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敬礼,五星红旗》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该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在国外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让学生们在自主寻找中学习,接着他们在课堂上播放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讲诉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前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激动人心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当为一名参与者和学生一同感受,最后学生的收获比老师想象的还要多。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行为 学习能力

关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通常只涉及对教育目标及活动内容的确定、活动方法及组织形式的选择等一般性问题的讨论。现针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特征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谈谈笔者的一些认识及体会,以期提高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质量。本文所指的健康教育不包括体育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一、一个核心目标:帮助幼儿养成及建立健康行为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1]。因此,幼儿健康行为的特征、形成规律就成为设计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关系到活动目标确定的中心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应根据幼儿健康行为的三级水平来设计健康教育的目标,有步骤、有条理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幼儿健康行为是外在的显现表现,其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有利性、一致性和规律性。有利性是初级水平的健康行为,指的是幼儿在成人的帮助和提醒下,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有利性的健康行为是儿童在短时期内可以达成的要求,它是健康教育的近期目标。一致性是中级水平的健康行为,指的是经过幼儿努力,使外部表现与内在动机趋向相同的行为表现。一致性的健康行为需要幼儿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才能完成,它是健康教育的中期目标。规律性是高级水平的健康行为,指的是表现为规则的、恒常的甚至是自动化的健康行为。有规律性的健康行为要在反复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实现,它是健康教育的远期目标[1]。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尤其是有规律的健康行为的养成、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应依据不同类型教育活动及其教育目标所涵盖的时间范围,充分关注对幼儿健康行为的不同水平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见表1)。

如在“保护牙齿”的教育活动中,集中教育活动及相关的延伸活动中目标的要求只能关注健康行为有利性和一致性的特征,即“学习保护牙齿的主要方法,能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而“培养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这样的目标表述则适宜在学期(年)目标及幼儿园教育目标中出现,因为它涉及的是健康行为规律性的要求并且包含了更广泛的目标内容。考虑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有不断的反复性,必须借助系列主题活动并依靠长期的健康生活实践才能实现。

二、一种核心方法,两条基本途径: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要抓住一个核心方法――行为练习法,两种基本途径――集中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有效帮助幼儿形成有一致性和规律性的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的建立离不开有效的练习,在使用行为练习法的过程中应考虑到两个必要的步骤。一是如何帮助幼儿建立有关健康行为的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健康行为,或出示包含健康行为的范例(个案),如情景表演、讲故事、讨论评议、感知体验、运用多媒体手段等方法,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有关健康行为的表象。二是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有效的练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这里的行为练习既包含了集中教育活动中的行为练习,也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练习。

如课堂上的行为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练习形式。在“保护牙齿”的活动中,可采用真实情景练习,让幼儿实践刷牙、漱口的方法,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正确刷牙、漱口的步骤及方法;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游戏练习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巩固有关道路安全的知识,学会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动中,教师可用模拟情景的行为练习方式,让幼儿学习拒绝陌生人,不随意跟陌生人走。

采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练习法仅能让幼儿初步掌握健康行为的动作顺序及特点,建立有利于幼儿自身健康的行为。而健康行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就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要有效利用家庭及社区资源,将课堂上获得的健康行为进行巩固,真正实现健康行为有利性和规律性的要求,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的形式有:日常生活中的常规要求;对幼儿健康问题的随机指导;提供专门的健康教育实践机会;家园合作等[2]。这也为健康教育延伸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思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延伸活动。如在有关“平衡膳食”的活动结束后,可有以下几种设计思路作为延伸活动的选择:请幼儿在双休日和父母一起为自己家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为幼儿组织一次自助餐活动,教师在活动中随机指导;日常的进餐活动中提高对幼儿合理饮食行为的要求等。又如在有关游戏安全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加强对游戏规则的要求及随机指导;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正确、安全的游戏方式等。这样才能将健康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三、一个重要依据:幼儿年龄特征及学习能力是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第4篇

关键词:社区 健康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228-01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人群健康行为、增进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手段[1],是预防和控制社区常见病的有效措施,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可靠保障。我认为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方法得当,在具体实施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现就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做如下探讨:

1 对社区慢性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

1.1 组织老年慢性病病人到各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或村委会,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定期进行慢性病讲座,有条件的社区可以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和冠心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

1.2 住平房的在各村委会定期出黑板报、墙壁上张贴宣传画报,住楼房的以小区公示牌为载体,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健康教育资料,主要内容慢性病的预防和注意事项等。

1.3 由各联村医生利用慢性病随访的机会上门服务,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2 对非慢性病老人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组织老年慢性病病人到各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或村委会,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讲座,有条件的社区可以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不同季节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养生保健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

2.2 住平房的在各村委会定期出黑板报、墙壁上张贴宣传画报,住楼房的居委会以小区公示牌为载体,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健康教育资料,主要内容是老年病的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3 社区老年人可以随时到我院便民服务中心咨询。

3 对青壮年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组织社区青壮年到我院的大会议室,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讲座,利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社区常见病的预防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并分发宣传资料。

3.2 社区居民可以随时到我院便民门诊咨询有关健康问题。

4 对学校包括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方法

4.1 利用广播媒体宣传健康教育知识,主要内容是儿童保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以及有关青少年传染病知识。

4.2 以黑板报和宣传画的形式宣传健康知识,生动形象的彩色宣传画尤其适用于幼儿园,主要内容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等。

4.3 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到学校讲座,利用多媒体,讲解有关健康知识。

5 对企业员工健康教育的方法

5.1 由健康教育讲师团派专人到企业讲座,利用多媒体,主要内容是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

5.2 编写有关宣传内容的传单或小册子分发给员工,内容包括一些卫生健康知识、劳动卫生、职业病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以及性病、艾滋病、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知识。

6 对全社区人群健康教育的方法

采用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健康教育知识。讲师团成员与当地广播电视台领导联系并安排健康教育节目内容,每天定时播放健康教育节目,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因为社区居民都有收看电视的习惯,所以,利用电视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广泛传播卫生健康知识,群众能普遍接受到健康教育。其内容广泛,包括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等多方面的健康知识。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由单纯的门诊医疗工作转变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2]。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个人、社区、社会三个方面。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疾病、不同时期、不同季节进行具体分析和分类,只有广泛宣传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才能使居民配合我们社区医院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从而体现出健康教育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耳鼻咽喉科;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7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整体护理开展过程中,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为了解耳鼻咽喉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针对的开展健康教育,以便患者积极参与各项治疗护理,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本文对134例耳鼻咽喉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针对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4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科患者134例,手术前做临床及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男74例,女60例,年龄8~76岁,平均(40.8±10.2)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23例,高中52例,初中46例,初中以下13例。疾病种类:喉癌18例,中耳炎24例,鼻息肉18例,鼻窦炎26例,扁桃体炎32例,其他16例。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1],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自行设计,讲明每项内容及填写方法,填写完毕后收回调查表。共发出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健康教育方式需求,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病情现状及预后、活动与休息知识、治疗药物的知识、手术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饮食与营养知识、入院及出院后指导。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包括护患交流,授课宣教,科普资料,患者间交流;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包括入院时,住院时,出院时和适时。每项均有“非常需要”,“需要”,“不需要”三个选项。

2结果

表1 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n,%)

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疾病相关知识 89(66.42) 32(23.88) 13(9.70)

病情现状及预后 78(58.21) 36(26.87) 20(14.92)

活动与休息知识 43(32.09) 53(39.55) 38(28.36)

治疗药物的知识 84(62.69) 41(30.60) 9(6.72)

手术的相关知识 87(64.93) 39(29.10) 8(5.97)

治疗方案 86(64.18) 34(25.37) 14(10.45)

饮食与营养知识 57(42.54) 43(32.09) 34(25.37)

入院及出院后指导 48(35.82) 47(35.07) 39(29.10)

2.1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66.42%的患者非常需要疾病相关知识,64.93%的患者非常需要手术相关知识,64.18%的患者非常需要治疗方案,此外,62.69%和58.21%的患者分别对治疗药物的知识和病情现状及预后非常需要。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情况见表1。

2.2健康教育方式需求59.70%的患者认为护患交流非常需要,53.73%的患者认为患者间交流非常需要,40.30%和32.09%的患者分别认为科普资料和授课宣教非常需要。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见表2。

表2 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n,%)

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护患交流 80(59.70) 41(30.60) 13(9.70)

授课宣教 43(32.09) 56(41.79) 35(26.12)

科普资料 54(40.30) 47(35.07) 33(24.62)

患者间交流 72(53.73) 37(27.61) 25(18.66)

2.3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55.97%的患者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健康教育,39.55%的患者非常需要入院时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希望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情况见表3。

表3 患者希望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n,%)

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入院时 53(39.55) 64(47.76) 17(12.69)

住院时 49(36.57) 52(38.81) 33(24.63)

出院时 45(33.58) 54(40.30) 35(26.12)

适时 75(55.97) 46(34.33) 13(9.70)

3健康教育需求对策分析

3.1健康教育知识从表1可知,60%~70%的患者迫切需要健康教育知识,为此,护理人员应从疾病相关知识、病情现状及预后、活动与休息知识、治疗药物的知识、手术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饮食与营养知识、入院及出院后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通过交谈、观察、护理查体、门诊资料等了解患者病情和健康需求,根据患者情绪和所诉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化指导[2]。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靠性,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如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术后不适的原因、恢复时间及处理方法等,让患者完全了解手术的过程,手术的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解除紧张情绪及陌生感。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介绍病情现状,继续用药的必要性及药物的名称,用法与注意事项。同时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的饮食,适当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3.2健康教育方式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3]。开展健康教育,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4-5]。本资料显示,59.70%的患者认为护患交流非常重要,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感受、情绪及要求,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在恢复健康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经验。

3.3健康教育时间本调查结果表明,55.97%的患者希望适时进行健康教育,故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6]。在疾病的确诊阶段,使患者系统地了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等相关知识;在疾病的治疗阶段,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自我监测;在手术阶段,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在疾病的恢复阶段,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技术,掌握有利于康复的卫生知识。

4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通过对耳鼻咽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加患者相关的手术知识和麻醉知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同性,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机体尽快地康复。通过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责任感增强,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素质。总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充分调动患者恢复健康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燕娟,陈玉微,汪菊萍,等.鼻咽癌放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广东医学,2007,28(11):1835-1837.

[2] 徐月娥.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激光干预患者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3):220-223.

[3] 李敏,陆欣欣,崔昱.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06,6(1):24-25.

[4] 王立菊,李凤鸣,.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健康教

育,2002,18(10):643-644.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第6篇

【关键词】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广泛的、复杂的,其效益相对而言有缓慢性、长期性的特点,但影响是巨大的。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深入基层,要结合本社区人群的特点及健康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多的健康需求,探讨适合自己社区的健康教育模式。现就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有效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及实际情况等介绍如下。

1 社区健康教育的目标

1.1 增加个体、家庭和团体的抗病能力。每一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其健康需要和问题不尽相同,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如缺乏养育经验的孕妇,必须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养育知识。

1.2 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还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到此问题的存在及其构成的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患者就像对待传染病患者一样,采取远离的态度,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康复。

1.3 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社区护士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传染病疫源,药物成瘾,水源污染,噪音、空气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1.4 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社区护士通过借助各种健康筛检和对居民的健康评估,早期发现个体疾病,早期治疗,并劝导每一个人戒除不良卫生习惯。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理、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如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2.2 营养护理健康教育,包括正常人群的营养护理教育。如正常人体的营养需求和能量供给,营养缺乏及过剩预防;社区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求等;特殊人群的营养健康教育,如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等的营养需求。

2.3 生理健康教育。结合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如学龄期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老年期健康教育等。

2.4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治疗、心理护理、各种疾病的心理变化、心理护理,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等。

3 社区健康教育的技术与手段

3.1 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也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包括了以下 5个基本步骤:①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②诊断:对患者及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③计划:对将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出安排;④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的过程;⑤评价:对教育效果做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3.2 护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1] 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在进行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以加快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关于当前社区健康教育的选题方向,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①对教育需求的研究通过大样本调查,客观系统地了解我国社区人员的健康观和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②对教育内容的研究根据我国社区人口多,教育人员相对不足的具体情况,研究社区开展的教育内容;③对教育形式的研究通过教育实践,研究建立适应不同患者的教育方法,并从中筛选最佳教育形式20余种,适合社区教育,诊断和处理方法和手段的;④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方法有很多,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传单法、展览法、标语法、墙报法、美术摄影法、广播录音法、幻灯投影法、影视法等。究竟哪些适合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问题,对没有接受能力的患者应采用什么方法达到教育目标等;⑤对护士作用的研究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具有哪些权力,承担什么责任,与医生应有哪些分工和协作,如何提高护士的教育能力;⑥对教育效果的研究在社区健康教育的管理上应建立哪些评价指标,怎样实现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⑦对教育体制的研究社区是否应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在行政、管理、资金上对健康教育的实施应给予哪些必要的保证等。

4 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4.1 赠送《健康教育处方》 给社区赠送 《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患者,他们久病后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

4.2 组织专题讲座 在发病相对集中的社区,组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专题知识讲座,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4.3 个别指导 针对社区人群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地回答并解释他们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

4.4 健康教育宣传栏 利用各种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的意义。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第7篇

【关键词 】 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在学校教学和常规管理中,充分地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不仅能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增添特色亮点,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为学校体育工作寻求新的增长点,为学校整体工作添砖加瓦。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及全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转换: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展开,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更加强调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健康”。

当前素质教育正是强调全面发展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活技能素质的教育5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体育教师的职能也不再是只局限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育,还必须包含教授给学生其他促进健康的知识、技能及方法的“健康教育”,来全面加快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以使学生步入社会后首先成为一个“健康人”。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现代人而言,影响(或是促进)“健康”的因素有哪些?问卷调查显示,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2%的人认为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健康;

2、22%的人认为充足而高质量的食品才能保证健康;

3、24%的人认为维持继康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4、26%的人选择常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散步、游玩;

5、56%的人认为要健康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

6、还有6%的人则认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有益于健康。

这表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意识到促进健康的方式不光只局限于身体锻炼上.而更加注重营养、卫生常识(作息制度)、自然力锻炼等涉及到调节人体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平衡的保健活动上。人们对于保健知识的需求更甚于体育锻炼知识的需求。

因而对于现代学校体育教学而言,为了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生活技能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则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加除体育技能训练以外的其他各方面保健知识的教育。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仅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要追求的目标包含学生的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

依据当前各项调查研究及各体育高校的教育经验来看。系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1、体育锻炼常识:包含运动种类的选择,即采用何种方式、手段进行锻炼更适合锻炼者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机能水平;运动时应达到和不宜超过的运动强度;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每周运动的次数;指出禁忌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时自我观察的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停止运动的标准等,以确保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2、营养学知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各自营养功用常识;人体每日从食物中该获取多少热能才能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健康及运动;摄取食物中各营养素是否齐全,比例是否合适,怎样才更符合人体需要;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有哪些,如何监测、是否缺乏以及如何补充;正确的膳食制度包括进餐次数、时间、膳食的分配该是怎样,以及健康食品的标准等。

3 、卫生常识:不同性别年龄各发育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卫生要求:如青春期青少年高血压、近视等多发病的预防;女子月经期间的护理常识等;日常生活中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如正确的坐、立姿势;科学合理的工作、休息制度;皮肤护理的基本常识;眼睛、牙齿的保健、护理技能、方法等。

4 、自然力锻炼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力因素对人体有哪些影响;选择适合个人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阳光、水、空气等自然力要素对人体进行合理的锻炼,以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促进健康,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5 、医疗常识:包括常用药品知识;各类意外伤病的紧急处理方式、方法;常见病患的诊断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诸如针灸、按摩等常用保健护理的技能、方法;以及常见保健药品的选用原则、使用方法等。

6、心理学常识:了解人类不同性别、年龄的心理特点;学习、分析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常见心理现象;掌握一些基本的调节心理平衡、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方法等。

四、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不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学生身、心、情、行等多方位投入,产生多方位的效应,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时空,变换练习环境和方法,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运动参与意识。改变以往体育教学在追求健身和技术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出现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分组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为追求表面上的效果和练习负荷、练习密度而牺牲学生主动性的现象。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评价式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探究性、评价式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使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通过创造性的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磨炼、规范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加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能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增添特色亮点,也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