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合集7篇)

时间:2023-11-15 10:09:17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设计;设计文化;传承;发展

艺术设计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它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作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确证人的存在,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它培育和滋养了人。是我们社会文化的高度提炼。

一.关注传统文化的体现

当下,在改革开发初见成果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开放,文化产业受到国外文化冲击,在欧美、日韩的文化输出下。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国外的文化,尤其是动漫、服装、家具、室内环境、工业产品尤为严重。加上国内的艺术设计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发掘,盲目模仿导致一堆山寨设计的出现,反而加剧了中国设计的恶性循环。设计产品中缺乏对文化这个概念的体现,是当下面临的严重问题。

经过漫长的历史时光辗转遗留下来的工艺文化品,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多时代并存的特殊关系,所遗留的工艺文物所用的材料和制作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提取共通的设计符号对于确定我们当代设计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是通过对其存在的工艺文物的研究而确定的。而我们能反过来通过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文物的研究确定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内核,并加以提取和完善应用于当代的艺术设计中。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文化以及内涵,只有民族的设计才是真正充满魅力的设计,才是国际的设计。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盲从大流就会被世界所抛弃。

二.当代生活方式中的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20世纪的中国生活方式转型,首先是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这个过程是伴随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发生的。恰好与当代设计进入中国的时间段重叠,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化为基础,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艺术设计却是以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工商和法律作为内核。所以当代的艺术设计是为现代生活的设计。当代设计关注的核心是商业化和工业化,而这正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缺失的,加上外来文化对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包装,使得我们关注的焦点一直聚集在西方。未能回头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5000年的文明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者,而工艺美术品则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的时候,不难发现从夏、商、周的神秘、威严到大唐的富丽华贵,再到宋朝的典雅、秀美的作风,都是由传统文化所串联起来的。因此,传统是积淀的、可变的、发展的、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可以概括为(1)传统对于现代而言,有时序上的先后之别,传统是旧的,但不一定是落后的,是来自于过去但现在仍有生命活力的东西。(2)传统是积淀的,从远古至今,可以说是生生不息,总是不断延续的。(3)民族的传统是一个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又有无数小的分支,因此传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4)多元的传统又必然是流动的、有机的,而不是僵化的。(5)在时间的流变中传统是历史的选择和人的主体性参与选择的。因此,传统是变化的、发展的。

所以传统文化本身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巨大资源与宝库,是民族凝聚的力量。

三.整合设计与传统文化

设计是文化,设计也有自己的悠久历史传统。从现代设计来看,传统的手工艺术实质上可以说是它的传统。传统的艺术设计,包括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染织工艺等等。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以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工艺,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工艺大观园。而由这些伟大的创作和设计所沉淀积累的设计传统,不仅仅代表辉煌的设计历史,更成为当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文化源泉。

当代设计首先是为当代中国人的设计,为中国人的设计不能不关注中国文化,设计实际上一种文化的设计,这种文化的设计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设计,因此设计中的文化取向尤其是民族文化取向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从当今世界设计看,意大利、法国、日本这些设计大国,其设计无一不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之中的设计。

对传统的理解和接受有个过程,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当代设计的营养,现在主要还是一借鉴为主。更主要的是还停留在形式的表面,有的设计实用的传统的装饰纹样和传统的造型就有了民族的特色,笔者认为这个是肤浅的。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一直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建筑、图案和纹样。但是日本设计师努力将中国文化提炼成而形成日本独特的美感。即将传统的文化经过现代设计思维的消化,融入现代设计中。

所以我们必须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并把它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以至在我们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精神的和美感的优秀设计。

四.结语

民族意识的培养,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我们永远的使命。这不只是民族形式的延续,而是应该把民族文化视为一种观念,是内涵的发展与丰富、提炼与创新。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提炼、升华,使其融入设计,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设计腾飞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傅克辉:《中国设计艺术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第2篇

论文摘要:对于中国人而言,“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它渗透于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处世观、审美观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为特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更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凝聚着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的认知及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彰显,更是民族创造力、发展力的重要源泉,同时还是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看待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还是认识宇宙万物关系,人们都把和谐当作最高境界,可以说,中国人对和谐的憧憬和向往已人脑人心人骨人髓,且表现于国人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是一种和谐关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因此,人类行为的最高境界就是符合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和为贵”作为国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谐”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在宇宙万物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生命统一体,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交感即互相组合与相互作用实现阴阳总体的和谐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前提:阴阳的交感和趋于平衡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获得和谐发展的根本条件,顺之者吉(阴阳和谐则发展顺利),逆之者凶(阴阳失和则必定招致祸乱),“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及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新的历史时期统战工作作用重大、地位重要,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法宝。”“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大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要实现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这项重大部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统战文化建设尤其应当先行一步。所谓统战(统一战线)文化,其实就是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

      由于统战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和谐”意义上高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特质客观上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厚重的历史基础,积淀了充足的人文养分。

      一、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和谐”不是完全相“同”,不等于整齐划“一”,所谓“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即一种声音不成弦律,没有听头;一种颜色不成文采,没有看头,因此,“和谐”的前提是多,多样统一(不“同”但彼此协调)才一可谓“和谐”,如五音成声、五色成文—只有多种声音有机组合才有“和声”,只有多种色彩有机交织才有“美纹”—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更是将其上升至政治、社会层面:和谐发展(和)能够使万物生生繁衍并产生新的果实,相同东西的简单叠加(同)则会导致死亡。

    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万物、求同存异的大智大慧,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磨难而薪火相传,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统战文化究其根本也正是“和谐”文化的产物。目前,我国客观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所有制的状况,作为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统战文化本身就是“和谐”的产物,是“和而不同”的结果,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具体表现为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没有异,就无所谓统战文化,没有同,就构不成统战文化,因此统战文化本身就是一道“和谐”风景线,既存在多样性、差异性,又存在共通性、统一性,还存在互动性、互补性,闪耀着“和谐”的光辉。可见,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我国各党派之间、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宗教信仰者之间人们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思想根深蒂固,且“和谐”不止于天人之间、物我之间,也不止于亲人之间、朋友之间,而是施及天下,泛及大众。如《礼记·礼运》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国人普遍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传统的“和谐”文化反映了国人对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殷切向往。因此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崇仁尚义、谦和善良、温柔敦厚、海纳百川:张赛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藩、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等等,无一不昭示着中华儿女在传统和谐文化引导下向外播撒和平的种子、传播中华文明,同时又不断吸收他方的优长和异域的养分,客观上发展和完善了自身,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昌盛,毕竟泰山不辞杯土方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加上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长期积压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社会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各党派、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宗教系统—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利益诉求,如何通过与人为善的积极引导、沟通协商,彼此谅解,达成妥协,从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实现多赢,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则有效地为今天的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三、传统“和谐”文化强调和衷共济,共同发展.为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路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和谐”不是简单的知雄守雌,不是静态的维持不变,更不是相见笑脸相迎、相处一团和气的表面景观,而是一种积极的激荡,一种动态的整合,一种内在的凝聚,正如老子凝炼的概括:“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虽然在激荡和整合的过程中.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但只要各方真心实意地“兼爱”“兼善”“兼济”他方,真正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成为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进而外化为各成员之间的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则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影响和谐,而且可以激发各方的活力,促进和谐进人更高境界。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第3篇

论文摘要:对于中国人而言,“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它渗透于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处世观、审美观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为特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更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凝聚着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的认知及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彰显,更是民族创造力、发展力的重要源泉,同时还是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看待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还是认识宇宙万物关系,人们都把和谐当作最高境界,可以说,中国人对和谐的憧憬和向往已人脑人心人骨人髓,且表现于国人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是一种和谐关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因此,人类行为的最高境界就是符合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和为贵”作为国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谐”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在宇宙万物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生命统一体,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交感即互相组合与相互作用实现阴阳总体的和谐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前提:阴阳的交感和趋于平衡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获得和谐发展的根本条件,顺之者吉(阴阳和谐则发展顺利),逆之者凶(阴阳失和则必定招致祸乱),“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及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正如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新的历史时期统战工作作用重大、地位重要,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法宝。”“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大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要实现以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这项重大部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统战文化建设尤其应当先行一步。所谓统战(统一战线)文化,其实就是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

由于统战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和谐”意义上高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特质客观上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厚重的历史基础,积淀了充足的人文养分。

一、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和谐”不是完全相“同”,不等于整齐划“一”,所谓“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即一种声音不成弦律,没有听头;一种颜色不成文采,没有看头,因此,“和谐”的前提是多,多样统一(不“同”但彼此协调)才一可谓“和谐”,如五音成声、五色成文—只有多种声音有机组合才有“和声”,只有多种色彩有机交织才有“美纹”—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更是将其上升至政治、社会层面:和谐发展(和)能够使万物生生繁衍并产生新的果实,相同东西的简单叠加(同)则会导致死亡。

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万物、求同存异的大智大慧,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磨难而薪火相传,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统战文化究其根本也正是“和谐”文化的产物。目前,我国客观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所有制的状况,作为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统战文化本身就是“和谐”的产物,是“和而不同”的结果,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具体表现为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没有异,就无所谓统战文化,没有同,就构不成统战文化,因此统战文化本身就是一道“和谐”风景线,既存在多样性、差异性,又存在共通性、统一性,还存在互动性、互补性,闪耀着“和谐”的光辉。可见,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我国各党派之间、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者之间人们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思想根深蒂固,且“和谐”不止于天人之间、物我之间,也不止于亲人之间、朋友之间,而是施及天下,泛及大众。如《礼记·礼运》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国人普遍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传统的“和谐”文化反映了国人对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殷切向往。因此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崇仁尚义、谦和善良、温柔敦厚、海纳百川:张赛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藩、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等等,无一不昭示着中华儿女在传统和谐文化引导下向外播撒和平的种子、传播中华文明,同时又不断吸收他方的优长和异域的养分,客观上发展和完善了自身,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昌盛,毕竟泰山不辞杯土方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加上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长期积压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社会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各党派、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宗教系统—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利益诉求,如何通过与人为善的积极引导、沟通协商,彼此谅解,达成妥协,从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实现多赢,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则有效地为今天的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三、传统“和谐”文化强调和衷共济,共同发展.为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路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和谐”不是简单的知雄守雌,不是静态的维持不变,更不是相见笑脸相迎、相处一团和气的表面景观,而是一种积极的激荡,一种动态的整合,一种内在的凝聚,正如老子凝炼的概括:“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虽然在激荡和整合的过程中.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但只要各方真心实意地“兼爱”“兼善”“兼济”他方,真正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成为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进而外化为各成员之间的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则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影响和谐,而且可以激发各方的活力,促进和谐进人更高境界。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第4篇

论文摘要:对于中国人而言,“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它渗透于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处世观、审美观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为特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更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凝聚着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的认知及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彰显,更是民族创造力、发展力的重要源泉,同时还是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看待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还是认识宇宙万物关系,人们都把和谐当作最高境界,可以说,中国人对和谐的憧憬和向往已人脑人心人骨人髓,且表现于国人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是一种和谐关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因此,人类行为的最高境界就是符合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和为贵”作为国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谐”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在宇宙万物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生命统一体,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交感即互相组合与相互作用实现阴阳总体的和谐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前提:阴阳的交感和趋于平衡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获得和谐发展的根本条件,顺之者吉(阴阳和谐则发展顺利),逆之者凶(阴阳失和则必定招致祸乱),“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及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新的历史时期统战工作作用重大、地位重要,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法宝。”“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大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要实现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这项重大部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统战文化建设尤其应当先行一步。所谓统战(统一战线)文化,其实就是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

由于统战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和谐”意义上高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特质客观上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厚重的历史基础,积淀了充足的人文养分。

一、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和谐”不是完全相“同”,不等于整齐划“一”,所谓“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即一种声音不成弦律,没有听头;一种颜色不成文采,没有看头,因此,“和谐”的前提是多,多样统一(不“同”但彼此协调)才一可谓“和谐”,如五音成声、五色成文—只有多种声音有机组合才有“和声”,只有多种色彩有机交织才有“美纹”—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更是将其上升至政治、社会层面:和谐发展(和)能够使万物生生繁衍并产生新的果实,相同东西的简单叠加(同)则会导致死亡。

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万物、求同存异的大智大慧,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磨难而薪火相传,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统战文化究其根本也正是“和谐”文化的产物。目前,我国客观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所有制的状况,作为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统战文化本身就是“和谐”的产物,是“和而不同”的结果,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具体表现为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没有异,就无所谓统战文化,没有同,就构不成统战文化,因此统战文化本身就是一道“和谐”风景线,既存在多样性、差异性,又存在共通性、统一性,还存在互动性、互补性,闪耀着“和谐”的光辉。可见,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我国各党派之间、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宗教信仰者之间人们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思想根深蒂固,且“和谐”不止于天人之间、物我之间,也不止于亲人之间、朋友之间,而是施及天下,泛及大众。如《礼记·礼运》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国人普遍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传统的“和谐”文化反映了国人对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殷切向往。因此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崇仁尚义、谦和善良、温柔敦厚、海纳百川:张赛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藩、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等等,无一不昭示着中华儿女在传统和谐文化引导下向外播撒和平的种子、传播中华文明,同时又不断吸收他方的优长和异域的养分,客观上发展和完善了自身,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昌盛,毕竟泰山不辞杯土方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加上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长期积压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社会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各党派、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宗教系统—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利益诉求,如何通过与人为善的积极引导、沟通协商,彼此谅解,达成妥协,从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实现多赢,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则有效地为今天的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三、传统“和谐”文化强调和衷共济,共同发展.为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路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和谐”不是简单的知雄守雌,不是静态的维持不变,更不是相见笑脸相迎、相处一团和气的表面景观,而是一种积极的激荡,一种动态的整合,一种内在的凝聚,正如老子凝炼的概括:“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虽然在激荡和整合的过程中.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但只要各方真心实意地“兼爱”“兼善”“兼济”他方,真正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成为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进而外化为各成员之间的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则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影响和谐,而且可以激发各方的活力,促进和谐进人更高境界。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反思

现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着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倡导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长幼有序、尊老爱幼,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却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要么只有批判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要么把传统文化的继承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刻几盘录像带,做一些文字宣传更甚至要申请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文化方面入手发展国家软实力,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较为适宜。

另一事实是思想界总是在批判传统文化,而很少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包袱,看不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为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血脉,假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孝道缺失,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以前有了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丧失,孝敬长辈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孝文化的缺失势必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仅是建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静止,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传统文化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应该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束之高阁,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碍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恰当的。

二、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巨大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精神形态,对中国和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流失严重,大量珍贵文化失去传承,试想几十年以后,我们的文化遗产将会空空如也。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就像没有精神和灵魂,这个民族就很难创新发展。那么有必要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加以思考。

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有利于实现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以及中央与地方、当前与今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首要的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健康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似乎属于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而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需要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防止出现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传承”,成为违反规律的盲目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行为不当的“保护”反而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站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坚持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三、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末期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依然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渊源,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那么当今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文化。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对于一些难得的传统文化资料国家和相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物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让研究人员能够研究下去。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一些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文化载体,如村落、寺庙、街道、碑刻、古城及其他建筑,还有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形物质载体,如服饰、器皿、农具、造景、雕塑及其他美术品等,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保护力度。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腐朽、落后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勇于发扬光大,并努力探寻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再创新的理念。而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不能一味教条地学习,将之吸收和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备。

(四)拓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渠道。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标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1.学校教育活动。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另外还要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作为必修课程,由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进行教学与科研,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层次与质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2.利用现代传媒向中国大众、世界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现代高科技传媒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服饰搭配、墙体或街面广告、公益宣传中,渗透在网络、报刊、广播、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结束语

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是一项重大、复杂、艰巨的工程。相信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传统文化将会发扬光大,并成为影响全球文化的主旋律!(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第6篇

摘要:“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较早开发和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与发展华夏文明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中原传统文化对历史记忆和文明元素的承载需要保持、发展、传承和创新。增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有效发挥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属性,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助力。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002-03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漫长过程。文化传承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糟粕留精华的过程,能够通过物质、社会和精神等属性加以不断延续的文化,最终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是人类各种信息的有效载体,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某个民族或地域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或地域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从人类诞生和文明起始的那一刻开始,传统文化就是文明元素和历史记忆的代表,它承载了千万年的沧桑变化,延续了人类文明的成就。

1中原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源流

文化是一个由少到多的发展史,从不完美到精致化,是一个日臻完善的历程,是一个延续与传承发展的历程。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具有不屈的追求和执着的精神财富,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的关键支撑。

华夏文明自夏代开启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时间长河中,中原地区一直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前后共有二十多个王朝的二百余位帝王在这里建都或将都城迁于此处。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汉字与姓氏都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及中华民族血亲的主要象征,它们均发源在此并日益繁荣兴盛。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原的发展史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写照。中原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来一些特性,都足以表明它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源流。中原传统文化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采取更多的措施,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迅速扩大其知名度,不断提高中原传统文化的竞争优势。

1.1发掘中原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元素

“天下设九州,河南为之重”,自古以来中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厚的中原传统文化孕育了河南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诸多优秀品质。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和礼仪之乡,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俗习惯的中原人勤劳勇敢、代代相沿,渐渐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传统文化。

河南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十万年以前,据考古发现,在河南的南阳云阳镇一带发现过猿人臼齿化石,可以认为云阳猿人与北京猿人处于同一时期。从远古时期开始,我们的先祖就在中原大地上繁衍、开拓和劳作,创造出了令世人赞颂的史前文化,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相传伏羲、女娲在中原一带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河南淮阳依旧保存着的太昊陵,其规模非常庞大。著名的“中华第一大帝”轩辕黄帝,就诞生在如今的河南新郑,并在这里建立都城。从中国第一个世袭奴隶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覆灭,在这四千多年的历史中,河南就曾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三千年之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也曾经几度达到鼎盛巅峰,从古至今,二十多个朝代均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的古都,仅河南就占四个:商都郑州、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河南的千古先贤人物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许慎、程颐、程颢等,政治家、军事家管仲、李斯、刘邦、张良等,再如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李诫、郭守敬、许衡等,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欧阳修、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刘禹锡、吴道子、朱载值龋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刘青霞、吉鸿昌、彭雪枫、杨靖宇、冯友兰、姚雪垠、徐玉诺、李省⑼跤烂竦取

自唐代以来,洛阳牡丹就有“甲天下”的美誉。北宋时期流传着“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习俗。每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牡丹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早在一千多年前,信阳已成为我国的茶区之一;新郑则是枣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民间广为流传着各种关于枣的风俗和技艺。河南是中国功夫的故乡,著名的少林武术发源于此,陈式太极拳也最先于河南发扬并流传开来。

国内外知名民间工艺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如开封汴绣的针法多变令人叹为观止、南阳玉雕的精美造型让人过目难忘、洛阳唐三彩栩栩如生使人大为赞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古老朴素以及民间泥玩的风趣幽默,当然还有烙花、烙画等不胜枚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都是百家争鸣、人才济济,不仅拥有安阳、洛阳、开封等千年古都,还涌现出儒、释、道的各种思想交汇;不仅有名满天下的美食和酒文化,还有多种多样的书画、戏剧、武术。中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1.2传承和发展中原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融合

从当前中职语文教材来看,其中设计了很多优秀课文,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我们教师应该依托教材,深刻解读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隐性文化知识挖掘出来,通过课堂教学来展示传统文化,并对文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强调和升华,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教学《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挖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将其中的“在逆境中发愤图强”“不空不松,从严以终”等思想进行拓展;再比如《我有一个梦想》,可以引导学生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为毕业后就业夯实基础;又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唤醒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高贵”的意义所在,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思想,不在于外在的形体的人,勉励学生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在生活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如此教学,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

2仔细了解作者背景,将传统文化与作品本身融合

能够被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文章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定都是蕴含着特殊文化背景或者思想情感的文章,其都是镌刻着传统文化的痕迹。作品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值得人人细细品味。因此,笔者以为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背景,从文章背景中解读文章的内涵、思想、情感。这里所说的文章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社会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等等。当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后,自然人文情怀也会随着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解读能力也会提高,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本身蕴含的文学魅力。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这类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了解鲁迅本本人的生活处境和时代背景,然后才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拿来主义”的认识与想法。最后再鼓励学生课后多读一读鲁迅的其他书籍,真正了解作者后回头理解作者所作之文,似乎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篇文章的教学即可如此,让学生真正通过民俗文化领悟文本中的民族精神。

3穿插民俗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合于课堂教学

当然,民俗知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我们教师出来利用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一些民俗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民族文化风情,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别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都具有哪些品质,深刻地感受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此一来,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4引导课外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当然,课堂是教学主要阵地,课后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单靠简短的课堂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笔者个人倡导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以活动为形式,择取不同的活动主题,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因为每一次阅读,都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通过精心阅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人格品味以及性格志趣,最终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认知到认同,在理解文本内涵、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