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汉字文化的传播(合集7篇)

时间:2023-08-24 16:50:35
汉字文化的传播

汉字文化的传播第1篇

一、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密码。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那么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拥有这些思想。语言不仅是一个民族用于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态度,更是用于表达思想的构成方式。汉语与汉字是中国人的生命标签,无论身居何处,只要是使用汉语交流,人们都会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只要是方块的汉字记录,人们就会找到自己文化的根源。从语言文字的民族性看,如今的汉语与汉字已经不仅仅是汉民族的独有标志,而是成为汉语文化圈的共同标志。汉字从字形上阐发思想,人们对字形的经验感受变成了理解字义的主要方式。这说明了汉字的象征性特征。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强调以书写的方式表达思想,他认为西方的符号文字重视的是符号背后的声音和意义,中国的象形文字突出的是文字形状的象征和指代。象形文字更能表达文字本身的思想内容,以“痕迹”的方式显示思想在脱离了主体情况下的象征意义。汉语的表达方式具有“字本位”的特征,即单个字本身就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审美的价值。

总之,汉字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性,可以据此研究汉民族文化的思想结构和思维特征,寻找文字与思想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汉字本身蕴含的哲学思想。选择汉字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载体,能够呼唤人们对于汉字的热爱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二、“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的启动与举办

“汉字之美”创意设计国际论坛暨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颁奖盛典于2016年9月27日在北京市东城区77文创园举办。“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发起,并联合清华大学平面系统开发研究所、汉仪字库共同承办,从启动仪式到颁奖典礼历时将近一年,全球16个国家的选手提交作品,最终17份极富审美意味与文化意蕴的汉字创意设计作品,从1500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其中,金奖1名,银奖5名,铜奖11名,优异奖49名。这是一次将传统文化重要载体汉字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创新尝试,对于承载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海内外青年设计师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是一个全球性的青年创意设计比赛,立足于国际视角,凝聚全球设计灵感。旨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对汉字进行创造性传承和转化的可能性,特别是通过设计艺术的延伸,深入挖掘汉字的美学展现和文化内涵的方法,呈现汉字与当下社会的精彩碰撞,展示汉字文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同时通过与创意设计的结合,赋予汉字日常生活艺术的魅力与传统的神韵。大赛为双年赛,前期通过全球征集的方式遴选优秀汉字创意设计作品,获奖作品将通过全球巡展的方式,利用设计语言,充分挖掘汉字创意魅力,扩大汉字文化的国际认同,推进汉字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持续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汉字之美”文化项目总召集人、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提到:“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也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流淌着我们的血脉,蕴藏着我们的乡土情怀。这也成为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发起的动因。”“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于2015年10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成功举办启动仪式,由法国总督学、欧洲时报副社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以及于丹教授共同揭开活动序幕,此次汉字设计大赛以“心灵生活”为主题,要求全球参赛者以30个包含“心”字偏旁部首的汉字字库中任意一字为创意起点,在理解其意义内涵并进行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立意“心灵生活”,完成一件设计作品。“汉字之美”系列设计作品活动现场邀请了不同国家的大使,其母语是意大利文、希腊文,他们走上台把字拼在一起的时候,中文以一种象形文字的图案,直接昭示了直指的意味。这是超越语言和时空的奇妙的游戏。这些大使每拼出来一个字,于丹教授就现场讲一个字,让大家理解汉字中蕴含着中国人心灵生活的历史的脉络。启动仪式活动举办之后,向全球发出了以“心”为元素的青年设计师大赛,希望能够推动汉字文化,用汉字作为载体,把一种价值判断通过百姓日常之用的设计推广出去,让家家户户用一杯一碟,在举手投足之间体会到汉字的独立意义与汉字的典雅,喜爱象形文字的意味深长与含蓄隽永。“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以及汉字创意设计国际论坛暨展览是国内首次以汉字文化推广为目的的文化设计展,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的主体活动之一,“汉字之美”系列展览作品融合了汉字本身字形之美与汉字字义的文化内涵,是美术设计与文字研究的联合创新,是跨界创新的典范。“汉字之美”设计大赛针对汉字创意产品进行开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大胆尝试,能够让汉字文化走进百姓生活,在日常生活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使得活动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

中共中央总书记曾经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次设计大赛以承载悠久中华文明的汉字作为载体进行创作设计,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具有原创性与时代性,对于激活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使得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具有开拓性的示范作用。通过“汉字之美”设计大赛,汉字所包含的符号性与审美性,将成为全球青年创意人才所共享的文明成果。

颁奖典礼的地点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与国家文化中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功能与文化辐射功能。“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年度盛会被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体活动之一,北京国际设计周由国家部委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展示、推介、交流、交易平台。“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的举办,汇聚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设计人才,从国际视角提供了以受众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思考路径,对于激活北京的城市文化活力、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展开跨界融合崭新的一幕。

在“汉字之美”创意设计国际论坛环节中,众多国际国内著名文化学者、汉字文化研究者和国际知名设计师齐聚一堂,就汉字在当今时代的创意美感、应用发展、符号象征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认为参赛者在充分理解比赛规则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作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创作出了兼具中国韵味与时尚风格的优秀作品。

本次大赛优秀作品展于2016年9月24日至30日在东城区77文创园公开展览,后期还有国内高校巡展、海外巡展等系列安排。大赛获奖者参与了为期一周的“汉字文化之旅”,走进首都博物馆、孔庙、国子监等知名文化机构,亲身经历一场凝聚传统精华的文化之旅,深入体验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汉字文化之旅”旨在加深青年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运用设计灵感使传统文化焕发现代生机,创作出更多具有传统文化积淀的设计产品走进百姓日常生活。继2016年“心生万物”主题之后,“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将陆续以“家和万事兴”“大道直行”等主题进行创意设计作品征集,持续举办下去。

三、“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在对外传播中的良好效果

“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在举办之中和之后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欧洲时报》等境外媒体做了报道,总共收集媒体简报60篇,活动得到中新社、《中国日报》、人民网、央视网、千龙网等国家主流通讯社、报社、网站和平面媒体《北京日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商报》等北京市主流媒体的报道,以及包括网易、凤凰网、新浪网等在内的主流网络媒体的广泛报道。参与此次报道的媒体全面覆盖中英文语言受众,在提升国内、国际影响力方面效果显著,其中《中国日报》的报道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新华社、《经济日报》持续关注本次活动,多次刊发深度报道,详解“汉字之美”。本届大赛评委海村惟一教授正在联系日本的电视台制作针对“汉字之美”的节目,影响力还在持续发酵之中。活动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原因如下:

第一,传播内容的独特性。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国际上非常有民族特色,通过汉字的创意设计可以让中国文化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世界掀起一股“汉字热”与汉字风尚,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的广度。“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是创新性的尝试,选择汉字这个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用创意的方式来诠释汉字的内在意蕴,并且活化汉字的艺术功能,可以使它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这次大赛的金奖作品以钟表为基础,将30个带有“心”字的汉字放在其表盘之内,通过时针的转动,可以拼成具有“心”字的汉字。表盘内部圆环是 20 个“心”字底的汉字,随着时针的转动,会拼凑出不同的汉字;而钟表的外部圆环,是 10 个竖心旁的汉字,分针以竖心旁设计为主,与其巧妙融合。随着时间的流转,会呈现出不同的汉字形态,每一个汉字背后的内涵深远,或表示状态,或表示情绪,每一个时刻都仿佛有着独特的含义。传播内容本身具有艺术性,汉字活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艺术性,汉字本身是形象性与艺术美感的呈现,汉字设计作品之中的情感故事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第二,传播对象的前瞻性。“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参加活动的主体是青年,青年是掌握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主体,本次大赛定位明确,是专门针对全球青年的活动,大赛组织方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的设计系联系,征集作品。我们在作品的征集中发现汉字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并没有完全冷却,许多人还有一颗热爱汉字的心。从2016年5月4日征集作品,截止到2016年9月底,共收到1500多件作品,证明了汉字的独特魅力。活动参与的主体――青年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与传统文化并存的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必将激发世界青年群体感知汉字,体会中国文化的热潮。创意汉字,引领时尚,可以在国内外推动中国文化整体的传播,引导青年人学习与热爱中国文化。

第三,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运用了多种传播手段,实现了集现场活动,报纸、期刊、电视台、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于一体的全方位传播。活动伊始,《欧洲时报》等海外媒体就做了报道。“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及时开通了独立的网站与微信公众号,请中国留学生在脸谱注册账号进行宣传,以多媒体融合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

第四,传播活动的国际性。首先,“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的启动地点选择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有法国的总督学白乐桑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等知名人士,活动的参与者是各国的大使;其次,参赛作品征集来自16个国家的参赛选手投稿,具有国际性,评委和创意论坛也有来自港澳台以及日韩的学者。再次,“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的展览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部分,在东城区77文创园展览,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参展,影响具有国际性,而且活动也计划在欧洲巡展,以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第五,传播的持续性。2015年10月启动活动仪式,2016年度作品征集评奖、颁奖、展览、巡展,活动时间具有持续性;此外,自第一届“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举办之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设定不同的汉字主题,一届一届办下去,将创意产品真正地应用到衣、食、住、行、用当中,让传统活化在当代生活中,活动本身具有持续性,影响力是逐年递增的。

汉字文化的传播第2篇

[关键词]汉字 吉祥观念 民间艺术

许多精美的艺术作品都是通过“吉祥”这一观念衍生出来的。对“吉祥”的表达,在甲骨文、金文及春秋各类书体中都有出现。吉祥,即指美好的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对于“吉祥”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美和善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吉祥观念在汉字文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一、吉祥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 吉祥可以理解为称心如意,多用表达美满之意。民间流传的吉祥观念总是与生活中最简单、质朴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由于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疾病等各种生存条件的制约,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有限,人们精神的希望和寄托成为人类面对自然现象和现实生活的非物质手段,祈求吉祥平安的观念由此而生。

与吉祥观念有关的中国传统装饰创作题材异常丰富,在这些丰富题材的背后隐涵着人们世世代代协调个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间关系所采取的独特文化思维方式。传统装饰在其不断发展中,原始的内涵变得越来越隐晦,在视觉上转化为一种装饰手段,一种吉祥符号。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的吉祥观念主要就是通过这些绘画和符号进行表现。这些绘画和符号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了早期的文字,也就是象形文字的雏形。

在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借助文字表达情感,传播思想,这种吉祥观念也转移到文字的装饰上,在历代的文字中都有依附吉祥观念的吉祥文字,吉上加吉,喜上加喜就是人们吉祥观念的直观体现,到了商周奴隶社会时期,汉字趋于成熟,文字作为装饰符号已经有了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在传统艺术中,吉祥观念深入到艺术装饰中,而在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文字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载体。所有的吉祥寓意都能通过汉字图形进行表现,整体上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吉祥观念在汉字中的表现方式

汉字是象形文字的一种,最早的文字都是依照各种事物的形象描绘出的图形,在汉字发展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图画和图画文字共存的状态,从而形成了吉祥观念通过汉字进行表现的突出特点——图文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家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吉祥图案,给人们提供一种祈求平安幸福的简便手段,“这些与汉字结合的祥瑞内容有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祇、以及传说故事等。”1有时他们将几种主题近似或形态互相关联的造型组合在一起,使画面更加丰富,但每个造型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其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表达物象所要传达的含义。

1、重塑物象 移天换日

即在汉字的基础上融入绘画,“借书法之形躯,换墨黑为丹青。”2如民间木刻版画帖子《四时报喜图》就是用喜鹊和花卉的图像组成囍字(见图1)。根据文字特征赋予大胆的假设和联想,不改变汉字的结构、笔画,创造出趣味性的巧合与相似,虽然物象的造型使汉字笔画失去了本来明确的边际,但物化的境界组合形成了崭新的文字形态。还有的作品是由一个字单独组成的,通过复合型的图形构成一个汉字。山东潍坊木刻版画《生财发福》就是采用了这种表现方式,将财神从天而降至家门的情景结合在“發”字中,更具感染力。(见图2)

另外,例如在寿字中绘八仙图案,这种装饰方式完全以字的框架为范围进行创作,丰富了字的含义,使整个文字更加生动、耐看。“在这(文字)其中,图画文字既不能随意填充,又不能罗列拥挤。如果做到和谐得体,书法的原有风姿不失,有着一层大气中的精致。”3 (见图3)

2、字画同源 替花叠影

文字和图画,好像一对孪生姊妹,汉字是具有图形意义的象形变字。就汉字来说,它的结构与笔画本身就是图形的一种,可以说汉字具有图形和文字的双重身份,它具有特定涵义和形态。如图《莲生贵子》(见图4)“在文字铺陈的背景上,重叠上去的图像浓重了场面的气氛,让文字退居二线。”4通过这种形式生动而又自然的彰显了主题。整个画面字中见画,画中有字,见画深沉含蓄,见字玲琥活脱,画中求字,字内现画,求画深遂飘渺,求字稳健苍劲。

所谓丹青留韵,神笔传神。以画的丰富与字的概括相结合,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印象深刻的文字形象来,使之成为形象地传达信息的符号。将字与图画搭配同构,可以是一个图案与文字的组合,也可以是多个图案与文字的搭配,使得寓意更加丰富。如图《福》和《囍》(见图5a-b),“图形突破了文字原形的意境空间,使人在阅读笔画工整的文字之时与节外生枝所传达的信息沟通。”4这种沟通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3、由形入手 圆中见方

文字的外形面貌是自身含义的视觉表现。汉字的形是其构架成字显本显意的基础骨干,由形入手,寻找文字的笔画规律和字与字的相关联系。圆中见方,将圆当作创作的背景,将汉字适当的安放其中,为了适应其书写的范围形状特征,改变了汉字原本方正的体态,与此同时成为了一种图案。这种以单纯文字组成的图案常常使用同一个字的不同体例书写构成一个更大的字或几何图案,这其中以圆形最为常见。如百福图、百寿图等(见图6—7)。清代翟灏《通俗篇》记载:“《涌幢小品》云,御史张敬之家藏大寿字一幅,自其始祖所遗。字高四尺有七寸,楷体黑字,其点画中,皆小寿字,白文作别体,满百,无一同者”。 5这种书写方式常给人以一种恢宏博大、意蕴深长的感觉。

汉字文化的传播第3篇

关键词:汉字传播模式;韩国;中国文化

汉字是表意体系自源文字,形、音、义三位一体,具有表音文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以说汉字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传播的信息载体。汉字在韩国的传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因为韩国不仅是汉字最早传入的国家之一,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正式使用汉字的4 个国家之一。汉字在韩国传播的影响力值得我们深思,其成功模式值得总结和借鉴。

一、汉字传播与汉文化

汉字传播是以汉语为先导、以汉文化为基础、以汉籍为传承媒介的,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影响。

朝鲜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这是汉字传播的地理优势,但是与中国毗邻的国家并不只汉字文化圈国家,因而地理因素只是初级有利条件。历史上,中韩两国之间的交往一直非常密切,汉字在韩国有着绵长的传播史。汉文化对韩国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古代很多汉字类文献的灵魂。韩国现代仍尊崇儒学,保留大量儒学文献,这对汉字传播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佛道文化也是经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对朝鲜半岛影响颇深。宗教类经典也是用汉字记录的,现在韩国人诵读的佛经有汉字记录和颜文翻译,人们在接受宗教教义的同时也自觉接触、接受汉字。随着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不断加强,韩国现在对汉文化的需求更是达到一个新高度,学习汉字的人不断增多。

文字是语言文化的记录,韩国之所以对汉字的接受度这么高,首先是其对汉文化的认可。文化是先导,因而汉字向世界传播不能仅局限在汉字形音义的本体,一定要融合进汉文化的整体领域中。这是重要的指导思想,不可以本末倒置。中国有着绵长的边界线,与东亚、中亚各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密切的往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都曾是汉字、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各国人民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场,各国要与中国在许多领域广泛合作、共同发展,汉字无疑是重要沟通的桥梁。汉字与汉语、汉文化捆绑传播模式为汉字传播带来巨大机遇。

二、汉字传播与本土文化

汉字传播到朝鲜半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朝鲜王朝后期诞生的汉字类文献都是中韩文化融合的典范,汉字传播也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发生着变异,原有的形音义以及文化内涵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更适应当地民族的审美取向,反映其文化内涵。

韩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自己的文字,以汉字为通用文字。有了汉字,韩国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典籍,历史文献《三国遗史》《三国史记》《朝鲜王朝实录》等都是用汉字写成的。汉字的借入和长期的使用,对韩国语言文字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它的存在是以中国的语言为背景的”。汉字是适应于孤立语――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韩语属于粘着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和独特的语音规则的符号系统。因此,借用汉字不可避免地出现所谓“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民族不断探索各种文字本土化的方法。韩国俗字就是汉字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变异形体之一。

三、汉字传播与汉字教育

如果说过去汉字传播是一种自发的状态,现在汉字传播已进入主动模式。这就需要加强汉字教育,制定标准化的条例,确保汉字传播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汉字传播有赖于教育的实施。韩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汉语、汉字人才的培养。三国时期,高丽王朝最早建立太学,设置平民学校――扃堂,所用教材为中国的《史记》《汉书》《玉篇》《字林》等。现在传播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将汉文化传承开来,汉字传播速度也更为迅猛。

为了更顺利地推行汉字教育,也要制定统一标准。汉字在传播过程中,适应本土化,产生变异,形成不同的形态。在信息化的时代,这种差异给交流带来不便,这就有必要走汉字共通化道路,字形必须标准化。字形标准化对汉字教育、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有重大作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中日韩超大字符集的运用也更好地推动汉字传播,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汉字传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汉字的传播,实际上是汉文化传播的一部分。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的汉字传播都有赖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和中外文化交往,同时需要重视文化载体和教育渠道。如何充分考虑汉字本土化过程,使汉字得到有效的传播,值得我们深思、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陆锡兴.汉字传播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汉字文化的传播第4篇

关键词:汉文字;网络传播;传播特点;传播规律

一、引言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被认为是人类传播史上继语言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①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传播,使其更具有广度和深度。随着互联网的产生,网络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在网络提供给我们的独有的环境中,作为信息传递主要手段之一的文字形成了一套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新的文字体系。本文将通过分析汉文字在网络中的特点,总结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所遵循的规律。

二、网络中汉文字的特点

1.经济性和创新性

网络语言文字在网络中产生,网络的即时性和个性化,使汉文字在网络中相应的具有经济性和创新性。例如,曾流行一时的新型四字格“不明觉厉”,“人艰不拆”。这类词,用简洁的形式反映出网民对部分社会现象的讽刺。

2.形象性

汉文字具有表象性,如“濉弊郑“濉痹醋怨抛痔濉住保古汉字“住钡囊馑际恰懊髁粒光明”,新潮的网民在古老的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新词“濉保因其字型看上去如同人们窘迫、尴尬时的面部表情而赋予其新的含义,使其成为表达沮丧时很好的代名词。这体现了网络中汉文字的形象性。

三、汉文字网络传播的规律

通过分析网络中汉文字的特点,本部分将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总结出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的规律。

1.传播指向规律

网络社会环境同现实社会一样,由不同的网络群体组成,而不同的群体有其特有的网络语言使用方式。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医学术语、科技术语、计算机术语等一样,网络上特殊的群体会有其独有的交流方式,有自己的网络语言,这种语言是这一群体外的人们很难透彻理解的语言。例如,在网游群体中,“抱大腿”一词指的是游戏新手向游戏老手求助以完成某项任务或修炼某项技能,非网游网民对此知之甚少。这一类的汉语言文字受传播指向性的影响,传播范围有限,只能在某一特殊网络群体中得到很好地传播,保持其生命力。②

2.强化与引用规律

网民除了在网络中创造新词新语外,大部分的网络语言文字是赋予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旧词汇以新的含义。比如“你妹”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都经常出现的词语,但在网络中它并不真的指某人的妹妹,而是一句幽默的口头语,许多网友会用其表达幽默的情绪,大多情况下并不包含恶意。这一类网络语言被普遍传播开来,往往是网民有意识的使用的结果,这便体现了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的强化规律。

然而,很多网民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文字的,当人们在无意间使用了这一文字而得到其他人的认同时,这一语言文字便成了耳熟能详,普遍使用的网络流行文字。例如,2010年流行的网络词语“悲催”,本源自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的一句“阿母大悲催”,因情因境被网民跟帖在某个具体议题中,满足了网民想要利用文字表达强烈效果的需要,因而也被广泛使用和传播。③这一类语言文字的广泛传播,正体现了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的引用规律。

3.模仿与再创造规律

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的创新性这一特点,说明了网民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者,他们还是能动的创造者。有大部分网络文字是在网民的主动创造和传播中被人们广泛使用的。例如,“逗比”一词,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比较逗,用在不同语境中有着褒贬义之分。将它用在朋友间,是一种玩笑的说法;而用在陌生人上就产生了贬义。网民在传播这一类词汇时,会依据情境的不同因时因地的对其含义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大众心理又有调侃轻松的一面。它们适合日常生活的使用而被广泛传播。

通常情况下,能引起人们兴趣、吸引大众眼球、有新鲜感的文字会得到网民的模仿和使用。例如,“我伙呆”、“何弃疗”、“土豪”、“图样图森破”、“碎一地”、“萌萌哒”等词语。这些网络语言充分体现了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的模仿与再创造规律。

4.收编或淡出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热点事件、社会新闻的实时更新,人们心理状态的不断变化,一部分网络语言也会适时的消亡。这一现象是网络的即时性决定的。下面将举例说明哪些语言文字较其它的文字更具有生命力。

首先,贴近人们生活的,被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文字是不容易被遗忘的。比如表示尴尬、窘迫的“濉弊帧

其次,具有较强表现力的文字也不容易消失。比如“小白”、“御姐”、“雷”、“我伙呆”等直接与人们的生活、情感状态密切相关的文字。

最后,具有超强表达效果的文字也不会被人们抛弃。如“我宣你”、“不造”、“表酱紫”等。

综上所述,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遵循着收编和淡出的规律。贴近人们生活的、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表达效果好的、生命力比较强的网络语言,经过语义的普及和沉淀,最终会被收编入人们的日常用语;而另外一些不常被使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语言文字就会被时代抛弃。

四、结语

汉文字在网络中的发展和传播,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的传媒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等特征,赋予了汉文字在网络中传播的特殊性。

网络社会环境和汉文字在网络中的特点,使得汉文字在网络传播中有规律可循。首先,由于网络传播的指向性,在特殊网络群体中流行的语言文字,在其它的网络社群中有可能很难被理解。其次,汉文字在网络中的传播遵循着强化与引用的规律,当一种新兴的文字表达出现后,在网民有意无意的使用和引用下最终被普及。再次,汉文字的网络传播还遵循着模仿与再创造的规律。网民在享用已有的网络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再创造。最后,网络中的汉文字也遵循着收编和淡出的规律,适者生存在汉文字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心理的变化,新的网络文字总会代替旧的文字,并且会随着这一趋势不断变化下去。(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刘东阳.汉字演变与传播发展的关系[J].媒介与文化研究,2014.

② 杨艳蕾.媒介融合背景下语言文字的传播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2012.

③ 宫淑瑰.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 曹雪.电子传播时代的媒介复古――试论语言文字传播的无法替代性[J].山西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宫淑瑰.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 刘东阳.汉字演变与传播发展的关系[J].媒介与文化研究,2014.

[5]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 王昭启.全媒体环境下文字传播优势浅析[J].新闻传播,2014.

[7] 杨艳蕾.媒介融合背景下语言文字的传播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2012.

汉字文化的传播第5篇

笔者认为成就文化类好节目的有效途径,可以用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借助电视媒体的创新传播优势,撷英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节目品牌影响力,打造中国好节目。

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电脑的发明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键盘打字,手写能力开始下降。我们的汉字手写正面临前所未的挑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表示:“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是中央电视台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有所担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是在新的传播状态、传播形式下,我们对传播中华文化的一种探索,是承担这个责任的具体表现。”

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成功得到了一些启示:

1.创新电视传媒为传承文化的新方式。

人类固有的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文献记载、教育、口传身授。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需要我们透过文化表象思索的课题。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去倡导传承人树立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意识,全力创新方法思路,扩大传承传播的范围,更大更多地做好传承工作,使得包括汉字在内的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

电视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载体,以其普及性、大众性、形象性、包容性、权威性的特点,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发挥了独特优势。电视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媒介,肩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

电视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使得传统文化也正成为众多电视媒体的选择,学界对于电视媒介承担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了基本的认同,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目前电视传承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传统文化在电视传播中的边缘化、传统文化在电视传播中的异化、主持人低俗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出现可谓是号准了电视媒介传承传统文化的脉,既兼顾传统文化电视传承的传播要素,又避免目前电视传承文化所存在的问题,使它在众多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节目里异军突起、声名大振。

所谓兼顾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承传播要素,主要包括:传播者,指电视媒介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导、播音员等;传播内容,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庸思维方式、积极价值取向、理想人格风范、高尚道德情操、高雅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传播对象指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谓避免了目前电视传承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避免了异化情况出现在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是以游戏形式来牵引大众的文化脾胃,也有别于说教式的灌输,它是通过听写的方式将节目聚焦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避免了主持人低俗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以确保不因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高低造成对节目的整体影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邀请国内语言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考官,节目中主持人和专家学者一起来分析解读汉字、了解认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2.赛制模式的引入,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形式。

正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为孩子们举办汉字听写竞赛活动的想法产生于美国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

以亲民性、大众化、接地气为特色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正是通过电视赛制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本土化、原创性地用听写比赛竞争的方式来认识汉字、解读汉字、传承汉字文化。

第一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采用三级赛制,一共13场比赛,邀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在内地接受教育的港澳台学生组队参加。初赛获胜的160位选手形成32支代表队,每4个队为一组进行8场复赛。复赛产生8队40位选手进入半决赛。两场半决赛产生两队10位进入决赛的选手。所有未进入决赛的30支代表队中表现最佳的一名选手将进行一场附加赛,争夺最后5个进入决赛的名额,在15位选手的最终决赛中,胜出者即为听写大会的冠军。

由于第一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高收视率、高人气、好口碑,使得参加第二季的选手人数有望达到2000万人,这样的涵盖面和规模无论是对学校的识字教育,还是对大众生活都有广泛积极的社会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张伯江也撰文表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在电视节目中是一项创举,更是对全民语言文化社会生活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意义的重要行动。”

创新电视媒体的优势传播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档节目缺少了目前高收视率综艺节目的基本元素:没有炫丽的舞台效果、没有明星加盟、非强势播出平台、节目中的中学生选手没有话题可以炒作、播出时间上更正面遭遇《中国好声音》。但事实证明,常规的综艺节目思路被打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总决赛时的收视率高达2.6%,有超过1.2亿的观众收看,超过了之前最热门的《中国好声音》的总决赛收视率。

《中国语文》副主编、研究员刘丹青教授接受采访时就说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播出,就引起电视观众的极大热情和积极反响,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确实有对汉字书写的深厚情怀,是一种一激就活的巨大能量;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整体创意和运行方式相当可取,能如此有效地激活这种热情和能量。”

解读刘丹青教授所认可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运行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该节目优势传播的三大特色:

1.跨频道、并机播出产生1+1>2的传播效果。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播出方面兼顾了质与量,时间跨度从2013年8月2日到10月18日,节目时长为120分钟,共播出13期。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立即引发全民自检,微博话题迅速登顶热门榜、点击率高达18万余次;节目播出6小时内节目微博话题排名第一,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多档高收视娱乐节目,初出茅庐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炮走红。

随着观众强烈的参与欲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节节攀升,一度获得全国第二的收视率。仅播出两期之后,央视科教频道就将其提到了黄金档播出,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更是打破惯例,在每周二晚跟进播出。随后央视一套更进一步,选择与央视十套在周五的黄金档并机直播,另外两个频道还分别安排了节目的重播,至使节目产生出1+1>2的轰动传播效果。

2.“病毒式传播”成为推波助澜的传播动力。

对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央视文艺中心文艺部主任金越认为是“病毒式传播”起了作用:“看到不会写的字,你会去问身边的同事、家人和朋友,这种深度的介入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参与,保证了它的传播效力。”

所谓病毒式传播是一种网络营销的常用手段,利用口碑传播的原理,让“口碑效应”像病毒一样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病毒式营销是基于用户实质诉求的一种传播方式,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成功的病毒式营销,总会勾起人们愿意将其分享给他人的欲望,让大家告诉大家,通过别人为你宣传,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万计的受众。

3.多媒体合作、新媒体参与达到最广泛的社会传播效果。

应该说受众接受观念的变化,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媒体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应该适应移动化、多媒体化以及便携化的发展趋势,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以受众为核心,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并注重跨媒体合作。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2013年8月开播以来数百家媒体高度关注、数千万网民全城热议、海内外华人鼎力支持,“汉字书写”成为整个暑期的热门词汇,这项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已经化作全民共同行动。各类专题报道近300篇,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

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消息呈爆炸式出现,百度搜索高达42万条,截至总决赛播出前,相关词条数目已达360万余条。网友参与话题、留言、转发总量从第一期的27000余条持续飙升到总决赛节目播出前超过100万条。

汉字文化的传播第6篇

(一)汉字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汉字构成的多元化及汉字在海报设计应用中的多角度解读方式造就了其多样性特点。汉字构成可以从造字规律,偏旁、部首,笔画构成等多个维度来理解。四类造字方式——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囊括了视觉形象、听觉感受、故事延续、抽象思维等智慧于汉字体系当中。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对汉字的抽象提取。笔画是书写时从落笔到抬笔的一笔,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与海报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出一辙。汉字构成上的多元化为汉字资源的可读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汉字带给人们解读并留下充足的空间。汉字资源的应用由于解读视角与方法不同产生多元化的表达。

2.适用性

针对汉字资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而言。汉字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可独立传播完全可以配合不同的主题表现海报。汉字字体丰富,楷体传统、宋体时尚、黑体简约还可以应海报需求形成变体。汉字的网格化构成使得汉字在应用上更自由随意。为汉字适用于不同风格的海报设计提供了可能性,既可以应用于传统气息浓重的视觉设计,也可以出现在极为现代的版式中。汉字的民族性特征在海报中应用自由,传统符号多要在画面中搭配气韵,否则易给人拼凑之感。

(二)汉字资源的传播

传播途径指将信息传达给受众的途径,汉字资源的传播是传达与接受的过程,我们需要调动五感来接受所要传播的信息,汉字资源不是作为人们约定俗成的符号传播,传达的不一定是汉字在字典中的一个或几个意思,而是主观的思维和意识。基于五感汉字资源可以通过在海报、光影等视觉媒介传播,也可以通过互动装置等包括听觉、触觉多元化媒介进行传播。将汉字的新意义在海报、装置、光影、媒介等不同的视觉表达形式中传达给受众,便是汉字资源的传播过程。

二、汉字资源与视觉设计

(一)汉字资源的视觉表现

1.字体演变

通过汉字资源字体的历史演变,让海报设计呈现出民族意识,篆书、繁体汉字运用于海报设计中比简体字更具有东方气韵。图3张艺谋《英雄》的一款概念性海报,战国末期以大篆为主要字体海报以无名向残剑所求的“剑”字为主体,篆体“剑”字气韵通畅,意境深远。研究汉字的发展过程,体会历史的足迹,感受发展的变化,《汉字告诉我们真相》系列海报中通过对汉字繁简变化的对比分析告诉我们文明发展的同时我们都失去了什么。

2.字形再现

汉字的象形结构提供了形态上应用汉字资源的基础。汉字本身的艺术性、形体美感及对意义的完整表达都可以视作汉字形态资源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形态是汉字最直接的可视要素,从汉字象形表意的层面出发,应用汉字资源于海报设计当中更为直观。对外汉语的广泛传播其核心是字的外形、意义,字形再现更容易接受,对外传播性更广。形态研究值得进行系统性研究,徐冰的《天书》对汉字象形结构进行解读和符号化再现。从形态意义上对汉字进行提炼,既可采用汉字本身意义进行诠释,也可以发掘汉字与本身意义不同甚至相悖的意义,用在视觉设计中去表现。如《汉字告诉我们真相》中对汉字“主”与“玉”的理解,不用判断其正误只是单纯的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了文字的含义。

3.“字素”实验

“字素”是汉字要素的简称,对构成汉字的视觉要素进行提炼形成有汉字意味的资源。在海报设计中采用拆分、肢解、重组等手段对汉字进行发掘,单纯将汉字作为一种符号,对其呈现的形态进行实验性的分析。如偏旁、笔画的重组,对汉字的单元结构进行新的排列,得到新的视觉效果。这种实验需要对汉字有一定了解,如果受众没有一定汉字的知识符号的表现便不会引起强烈的共鸣,所传达的内容便大打折扣了。汉字作为设计元素概念的确立,对汉字历史传承的感悟,对汉字“象”的理解,对汉字重构的实验,确定了汉字作为设计资源的地位,为进行汉字资源的设计实践提供依据。

(二)汉字资源的转换

汉字的艺术转换是汉字寻找到适当的表现形式转化为设计、实物、艺术的过程,如何摆脱其作为传播符合的定义,令你所要表达的主旨为人接受、深入人心,是设计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汉字不再是传播符号,突破二维的界限寻找多维形态。当汉字转换为设计作品供人品评的时候,反馈回来的信息才是汉字作为设计资源的意义所在。完成汉字的艺术转换是汉字价值的自我实现也是汉字资源概念提出的意义所在。

1.汉字资源转换为海报

汉字资源通过变形、寄生、共生、借代等方式完成在海报中的转换。变形顾名思义即对汉字结构变形表达主题;寄生指将汉字表现在另一汉字的结构内;共生通常指几个汉字共用一部分构成画面的现象;这组海报以场景中的图形代替汉字中的笔画结构,运用恰巧,艺术地传达出回忆与安静的氛围,画面清新恬淡充满了20世纪80年代记忆,汉字成功的从字典中跳脱出来。

2.汉字资源的多维转换

汉字听说读写的传播方式使得汉字资源得以多元化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海报设计的维度领域。汉字要摆脱传播符号的身份,应向着多元化表达努力:如将汉字比划在空间内排列,从特定角度可以读出它的内容,转换观看角度看到的便是单纯的笔画,将汉字从二维转换到了三维的理念上去思考。或将汉字曲谱的编排变成可演奏出来的汉字等。汉字的特性决定了其多维度表达的无限可能,丰富汉字资源的应用形式同时也为海报设计向多维度发展的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结论

(一)汉字资源对海报设计的关联性

汉字资源对海报设计的关联性体现在它们是互动、互补的过程,汉字资源为海报设计提供素材,海报设计为汉字资源提供载体媒介,完成海报设计的过程也是对汉字资源的探索过程。汉字作为主要素材应用于海报设计中,使得海报主题更直观、明了、有力度;海报设计中对汉字进行表现,有利于延伸汉字的应用范围,开发汉字的应用价值。

(二)通过汉字资源获取海报设计思维的新方法

新资源的发现、发展会带来新的思维、方法与之相适应。汉字作为主体应用于海报设计使得主题表达更为明确。直观的意念表现,图、文一体化设计摆脱了汉字作为释义的传统海报形式,将其从传统图文排版中解放出来。汉字资源形式丰富,有画面感的汉字、有点状符号化的汉字使得海报设计的风格更灵活多变。汉字资源的多元化也为海报设计跳脱平面范畴,进入更广阔的维度空间提供了新方向。

(三)汉字资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文化的传播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播创新

当前,媒介技术的进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平台。面对现代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变迁与冲击,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应立足地域特色,借助多种媒介形式,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有效传播。

一、新媒体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意义

(一)丰富皮影艺术的传播内容与形式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再是电视、报纸等某一种传统媒介方式的单一传播,而是集合3D技术、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新兴手段的“协同”传播。基于此,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更加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社交娱乐平台,兼具娱乐化与流行化的特征,可以为固化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创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表达形式。

(二)促进皮影艺术的交互化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向双向、多向传播转变,这使得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大大增强。皮影艺术的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接收信息,也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分享者。借助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对皮影艺术的内容报道进行讨论和反馈。

(三)推动皮影艺术信息的广泛传播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在这一前提下,非遗的传播可以突破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有望在更广阔的环境里被人们所知晓。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可见,我国网民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沟通平台已然变成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传播至世界各地,使其为更多的新媒体受众所知晓。

(四)培育多元化的传播主体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资源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大众传播组织对传播资源和渠道的垄断,为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条件,这也使得信息的制作、传播变得更加便利。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亦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主流媒体,包括传承人在内的每个个体均可发声,积极投身于皮影艺术的传播实践,这使得江汉平原皮影艺术有望重新活跃在大众视线之中。

二、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深度传播

随着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的变化,传统的皮影艺术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文化距离。目前,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手段大多表现为传统剧目的现场演绎、报纸杂志对传承人展开专访、皮影艺术作品鉴赏、纪录片等,上述传统的传播内容及形式缺乏新意,对置身于新媒体环境的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此外,由于相关传承人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资源的整理缺乏系统性、挖掘深度不够,导致媒体传播者得不到足够的信息内容资源,因而对其难以形成整体的认识,最终导致传播者不能有效地完整地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呈现给受众。

(二)传播受众流失严重,存在代际失衡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通过生动的传播实践来实现,其存在和延续需要有受众的欣赏、分享。随着现代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皮影艺人恪守的传统表演规范与程式已经难以得到年轻受众的认同与接受,观众资源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此外,学校在非遗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方面的工作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缺乏了解,也加剧了非遗文化传播受众的代际失衡。

(三)传播主体各自为政,缺乏协同机制

现如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仍旧多依附于口耳相传与现场演绎,部分皮影艺术受众则借助新媒介以短视频、微博信息等形式进行自发传播,但由于缺乏协同机制和统一的规范引导,导致传播主体的力量分散。且由于传播者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传播的相关信息也大多从个人审美出发,加之传播内容杂乱,因而无法规范系统地反映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演绎、雕刻和唱腔的特色,传播效果不容乐观。

三、新媒体环境下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创新

(一)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江汉平原皮影戏的传播形式

1.将皮影声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

传播者可以运用超清摄影、网络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信息内容进行数字化采集,把资料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化、可视化的资料,进而存储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云端,以供受众浏览欣赏。在对其进行影像化记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影像制作人员深入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承人群中去,围绕学艺、工序、作品、传承等不同方面对传承人进行采访和拍摄记录,近距离地感知传承技艺、皮影文化,用影像记录、还原真实的内容。与此同时,相关团队还要邀请、组织专业的研究人员将其由来、发展、流变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梳理,并使其内容符合大众文化的语境;在将相关音视频资料分类整理后,需要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以便实现对皮影艺术的数字化保存,以为其内容创新提供借鉴。

2.搭建皮影文化艺术虚拟仿真平台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建立仿真三维场景,将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制作或表演过程以及传承环境进行原样再现,实现受众与虚拟空间环境的近距离接触。通过建立体验式交互平台,将江汉平原皮影项目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受众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感受模拟真实环境的三维动画演示作品,通过模拟制作过程可以加深受众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了解,进而实现深度传播。

(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传播渠道

1.打造富有特色的网络服务平台

政府部门或文化部门可以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构建江汉平原皮影戏特色网络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适当整合皮影戏的历史文化、影像照片、音视频资料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珍贵文献与资料,以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同时,还可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创意体验应用App,借此增强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满足用户活态体验需求。

2.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推广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普通大众提供、分享信息将日益便捷,社会公众在传播过程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团队应充分利用以微信公众号、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矩阵,借助其个性化、交互性、碎片化的特点,建立起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的统一媒体账号,以H5、热门话题、动态长图等新兴表现形式同受众展开积极互动,以此提升个体用户投身文化宣传的主动性,从而孕育一批关心和热衷传承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的年轻群体。

3.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当前,发展新媒体、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非遗文化在打造自身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同时,应紧跟媒体融合趋势,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所搭建的兼具公信力与新技术能量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近年来,依托媒体融合进行非遗文化宣传的节目层出不穷,如《国家宝藏》《传承者》等节目,通过电视频道的首播和各平台的分播可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的相关传承传播工作者可参与到电视节目和新媒体宣传活动中去,结合时代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扩大皮影戏文化艺术影响力。

(三)实施跨界融合,推动江汉平原皮影戏产业发展

1.皮影+数字文创

基于腾讯与故宫博物院跨界融合的成功示范,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相关团队也应根据年轻社群的文化心理和消费需求,在凸显传统精神文化内核基础上,凭借生动的数字创意形式吸引受众。现如今游戏、音乐、社交等文创业态的开发使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日趋多元化,相关团队可通过提取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典型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开发,挖掘、开发出生动的影人表情包、趣味方言唱腔语录、线上DIY“设计+定制”、皮影元素定制游戏皮肤、数字明信片、数字漫画等多元化的数字产品,实现皮影文化的数字化创新。

2.皮影+影视

一是相关团队可以致力于皮影题材的动画制作与推广。将皮影艺术与动画结合,融合影人的形象特点,挖掘符合当下文化价值观的“新”产品,创造出符合现代受众审美需求的皮影动画产品。二是推动皮影艺术在影视领域的宣传推广。近年来,国产剧非常重视历史文化输出与转化,剧集中常常出现传统艺术的身影。如饱受赞誉的《清平乐》的片头、剧集中的剪纸艺术、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叙事中,广受观众喜爱。此类剧集的成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提升,皮影艺术与电视剧的结合有望为大众喜闻乐见。

(四)加强教育宣传,培养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新兴消费市场

若要实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有效传播,需要培养一批新媒体传播方面的创意人才。一方面,传承人与相关从业者应主动接受新媒介,树立创新的传播意识。另一方面,广大数字用户也应该学习掌握数字技术,寻找与现代受众审美相契合的创意元素,进行高品质的皮影艺术内容创作。大学生新生代群体可以成为创意人才的重点培育对象。湖北省相关高校可开设江汉平原皮影戏相关课程,邀请传承人进入课堂开展现场教学,还可以使其前往潜江、天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掌握唱腔、设计方法,专注于专业设计,以此促进皮影戏艺术的创新与衍生。在信息化时代,为了实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相关团队应在保留其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多种渠道创新其传播方式,联合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探索出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的传播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天.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7,(07):55-56.

[2]汪沛.皮影艺术新媒体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吴俐磊.由休漠之“应该”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学理论,2012,(31):12-14.

[4]季贺鸣.数字时代手机媒体文化意义考量[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