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研能力建设(合集7篇)

时间:2023-08-17 17:35:07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能力建设第1篇

关键词:科研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重要作用;展望

为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提出建立创新型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这一重要途径实现目标。科研创新平台从广义讲,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和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1]。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扩大,覆盖领域不断扩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前提下,以及增加对科研经费投入的背景下,哈兽研利用科研创新平台聚集先进的实验设备、优秀的科研人员、精湛的创新团队、良好的科研项目、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开放的学术氛围为孕育科学灵感、催生原创成果提供了无法替代的优越条件。研究所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科技创新任务承接和创新成果实现的核心骨干。研究所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是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3]。哈兽研作为兽医学科的“国家队”,从战略高度、体制层面统筹布局,促使资源合理建设和布局,实施并建设一系列重大的科研创新平台,在此平台上已向国际、国内不断展示和增强哈兽研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哈兽研实现转型升级,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效益。

1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布局、管理和运行不仅需要前瞻性、全局性和观念性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各级部门给予的系统性、持续性经费支持。目前,依托哈兽研的主要科研创新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以下简称“生物安全实验室”)

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争夺烈性传染病病原研究的制高点,不断增强科技实力,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投巨资建设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哈兽研一直致力于有效地控制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疫病防控研究,2013年,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和农业部大力支持下实施并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在201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能够研制储备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尼帕病毒性脑炎、裂谷热和西尼罗热重组疫苗,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的防控能力和水平,提高哈兽研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于1986年批准建设,1989年对外开放,是兽医学领域最早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及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3]。重点实验室在发展的26年间,以兽医领域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增强动物疫病诊断、疫苗创制科技储备和病原学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科学前沿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满足国家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国家安全需求,尤其在禽流感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方面成就突出,在畜禽疾病流行病学科学数据、资料和提供共享服务方面为国家动物疫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其利用哈兽研具有的先进技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破除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具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并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研成果用合理的企业组织化形式实现产业化,把不断进步的技术成果连续地变成产品,激发科研人员紧盯市场需求开发并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研制适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动物用诊断制剂[4]。

1.4国际联合实验室

哈兽研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哈动物传染病研究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14年,实验室依托单位与国内4家单位联合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与哈萨克斯坦塞夫林农业技术大学共同建设“中哈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及教学示范基地”。2014年12月,实验室依托单位与哈萨克斯坦塞夫林农业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联合实验室建设,以此平台为载体,开展人员培训、教学示范与合作研究等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开放交流、对外合作的职能,为中亚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持。

1.5CNAS认证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

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我国动物疫病检测领域首个获得认可的国家检测实验室。该中心现经CNAS授权检测的项目有14项,涵盖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方面。据了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已经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此次获得认可,标志着哈兽研动物疫病诊断与技术服务中心具备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所获得认可项目的检测工作,同时,也将得到与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与地区认可机构的认可。

2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在研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汇集了一批优秀人才

哈兽研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和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开展学科前沿研究,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又为兽医领域培养和孕育了具有创造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基金优秀创新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杰青”1人,“优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2013年“Nature十大科学人物”1人,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人。这些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实验室近年人才建设取得的成效,提高了实验室的学术、社会影响力。

2.2培育了一批优势学科

优势学科建设是一流研究所建设的重要指标,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5]。哈兽研坚持建设科研创新“硬”平台,培育了兽医研究领域的优势学科,建成了禽流感、禽病、猪病和人畜共患病优势特色学科,承担重大项目的攻关,进一步发挥了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这些优势学科的科研人员,研制了阻击禽流感大暴发的禽流感疫苗、畜禽高效快速方便的诊断制剂,以及小反刍兽疫、布氏杆菌病的治疗疫苗和诊断试剂等自主创新成果。在中国工程院开展的我国20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评选活动中,我国动物医学领域评出的四大成就(“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绵羊化山羊化弱毒疫苗”和“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均为哈兽研研制。

2.3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

根据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目标、方向和任务的需求,组建了优势突出、组织高效的创新团队,如禽流感创新团队、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等,形成了高水平的兽医领域科技智库,为促进国家发展进行了高质量的咨询工作,并使科研内容、研发产品差异化战略得到不断优化。今后将从基础研究服务应用研究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这一高端科研平台的作用,使其有效地支持研究所的发展壮大,为产业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4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

同志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资助下,消灭了牛瘟、牛肺疫,控制住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的蔓延,在“非典”攻关、禽流感阻击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外,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任务,造就了一批勇挑重担、攻关创新的团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国家自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同时,利用生物安全实验室对国际上出现的新发行传染性病原进行操作,摆脱了国外技术垄断与控制。哈兽研科研平台的科学建设和经费投入,使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保障[6]。

2.5积累了一批宝贵经验

利用科研设施平台积极开展前沿问题探索,促进学科交叉与应用研究融合,进一步推进平台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7]。哈兽研运行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和动物疫病远程诊断平台,可以在关联单位内访问,并能预约使用大型仪器,还能进行动物疫病现场的远程诊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其他方面,鼓励科研人员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流动和跨地区流动,摒弃狭隘利益观,对科技创新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和资助。

3研究所科研创新平台发展展望

3.1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运行水平传统观念

认为,科研活动是科研人员进行的创新活动,科研管理人员只是为科研活动提供一些服务性质的行政事务工作,殊不知,只有加强科研管理,才能促进科研活动健康地发展,其效益比简单地增加科研投入更具有现实意义[8]。哈兽研运行了多个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定期举办操作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尤其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严格监管和规范处理。同时,行政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工作方式,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协同工作意识,坚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不断提高对科研活动规律的认知度。

3.2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完善科学评价方式

目前,存在评价指标简单量化,评价主体单一、体系不完善,科技评价的监督手段欠缺等问题。建议在评价体系中,不能过分注重科研人员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级别,应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成果转化对社会的贡献,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和科技评价的范围,避免一些科研人员出现急功近利乃至科研不端行为。

3.3注重人才团队建设,激发创新活力

探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加强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确立“领军人才+骨干群体”的建设模式[9],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创新拔尖人才引进机制,把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和重大任务中磨炼,培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骨干队伍,带动团队发展。探索和发现是现代型研究所的强大动力,要保持科研的领导地位,不仅需要创造性科研人员也需要杰出的行政人员,必须承认行政人员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其充分的支持。行政人员可以独自或与人合著发表成果、参与实施实验和调查、管理实验室、培训学生和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开发网站和其他工具等[10]。

作者:张艳禾 刘 爽 刘益民 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崔君红.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思考和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1):2-6

[2]高建芳,方萍.现代科研院所科技条件建设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5(4):21-24

[3]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17-21

[4]张金凤.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促进学科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36-238

[5]郝新保,苏群豪.从中美两国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我校科研平台建设[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99-101

[6]徐仕刚.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初探[J].科学与财富,2015(6):367

[7]胡远艳.科研创新平台在开放实验室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140-141

[8]马先明.基于开放实验室平台提高工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2):100-102

科研能力建设第2篇

1里下河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效

1.1科技项目经费大幅提升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撑。“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承担的科技项目数进一步增加,项目经费大幅提升。“十五”期间,里下河所共承担科技项目210项,到账经费3652万元,“十一五”期间,科技项目数达到335项,到账经费达8857万元,2011-2014年,立项项目数已达到327项,到账经费超过1.14亿元。通过对立项项目梳理,有以下三点显著变化:一是项目来源明显丰富。“十一五”以来,新开辟了国家发改委专项、国家及省引智项目、省标准化项目、市环保课题等申报渠道,获得的项目经费已占到经费总数的18%以上;二是基础研究实力增长。里下河所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向来是薄弱环节,“十一五”以来,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基金22项,基础研究项目数位居全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前列,有效地开拓了前瞻性研究思路;三是青年科技人员主持项目增多。45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的项目占所有项目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39.6%升至2014年52.6%,青年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1.2科研条件建设支撑作用彰显科研条件是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3]。“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始终坚持将科研条件建设作为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内容,先后设计建成建设标准一流、占地65.3hm2的万福科研基地,占地2hm2的生物农药、复配农药、种子包衣剂产品中试基地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占地6.7hm2的扬州辐照中心等三大科技创新基地,近期还在江都小纪镇承租流转土地约400hm2,建有农业科研成果展示核心区和基础种子繁殖区,极大地改善了科研手段和条件,为科技创新创造了条件。同时,里下河所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基础平台,建成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扬州试验站、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小麦育种与种子研究室、油菜、水稻、小麦试验站、江苏省小麦种质基因库、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副产品基地等19个重大平台,争取建设经费达3500多万元。这些平台已成为科技创新培育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为里下河所科研项目与经费的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1.3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团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4]。里下河所始终坚持“人才兴所”的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全所工作的重点。一方面,为科技人员构建良好的后勤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为科技人员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申报课题和荣誉。里下河所还特别关注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鼓励青年人提升学历、增长见闻,进一步完善“传帮带”制度,返聘一批老专家,对青年人给予指导,同时设立年投入达100万的所基金,定向资助青年科技人员,为其快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里下河所拥有科技人员16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人员53人,博士20人,硕士41人,人才数量与层次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位居前列。

1.4科研产出量质并举科研产出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4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43个,获得品种权24项,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较以往均有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品种创新方面,小麦品种扬麦16成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年推广面积最高达60多万hm2,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列入全国主导品种和江苏省主推品种。扬麦20替代扬麦158成为国家区试对照品种,扬辐麦4号连续3年创江苏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14年,里下河所还与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签订关于小麦赤霉病穿梭育种的合作协议;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两系杂交稻推广面积前5位,扬粳4038、扬粳4227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品种,被誉为“赛泰米”的丰优香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油菜品种扬油9号列入江苏省主推品种。生态农业研究方面,研发的麦秸全量机械化还田轻简稻作技术连续多年被列为江苏省主推技术,年推广面积超过134万hm2;研发的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及标准化养殖技术及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均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分别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核技术研究方面,辐射诱变育种团队2014年获得联合国植物突变育种杰出成就奖和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特别贡献奖。

1.5科企合作助推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里下河所以组建的三家科技型企业作为平台,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立的江苏金土地种业公司在扬州湾头、江都小纪、高邮司徒等加工基地建立了年产超万吨的种子生产线、烘干线,现拥有厂房、仓库等近1000hm2,明显增强了公司稻麦良种生产和加工能力,满足了市场对优质良种的需求,扩大了新品种在生产上的覆盖率,成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已连续4年销售额超1亿元,纯利润超过1000万元;成立的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农药研究的企业之一,目前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销售到以色列等国,年创汇200多万元;成立的扬州辐照中心,主营的热缩套管产品已在全国30个省、市推广,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是全国最大的母排用热收缩管生产厂。

2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问题

2.1科研投入偏低,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但由于农业科研具有公益性、周期长等特点,研究问题增多、难度增大,人工成本提升,仪器设备更新加快,导致投入与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5]。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平台较低,影响力不够,各类农业科研项目申报指标有限,渠道狭窄,更是很难获得国家或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地,空有科研亮点却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项目支持。

2.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重大成果难以突破目前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农业生产中急需的有效科技成果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其原因一方面是转化渠道不畅,科研、生产、推广和应用是成果转化的一条链,但各步骤却是由不同机构来完成,中间的联动机制并没有完善;另外,部分农业科研人员重成果数量不重质量,没有真正从农民需求着手,成果不能适应生产,与市场脱节,无法形成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重大成果;同时,成果转化需要的政策、金融及税收等支持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的投入偏低等也制约了重大成果的产生[6]。

2.3科技基础平台利用率不高一是统筹规划缺乏。申请建设平台时,缺少顶层规划设计,造成整体衔接、功能互补不够,不能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创新能力建设体系[7]。二是后续投入不足。各级平台的建设投入一般都是前期投入大,建成后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日常维护与运转,制约了功能的发挥。三是管理不科学,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平台建成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无法建立开放的共享机制,造成仪器设备闲置[8],平台利用率降低。

2.4学科间协同创新不够目前的农业科研工作学科间交叉和融合更为深刻和广泛,多项重大成果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产生的。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各研究室、学科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各自为政,研究力量难以整合[9]。同时,与外单位联合攻关,共同破解重大技术难题决心不强,协同创新严重不足。

2.5青年领军人才培养亟待加强领军人才是科技工作的核心,杰出的领军人物能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里下河所就是因为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的带动,才能取得当前的成就。但大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进度缓慢。究其原因,一是青年科技人员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很难获得相应的科技资源,主动性发挥不够;二是待遇不高,特别是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没有高福利稳定人、吸引人;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长效管理体系[11],对科技创新成果没有稳定的奖励机制,无法激发青年科技人员创新热情。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3.1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项目建设新局面创新能力建设首要的是依靠项目带动原则,特别是重大创新项目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影响力和创造力。目前,产学研联合是重大创新项目建设的主流趋势和重要手段。农业科研单位科技资源有限,但是熟悉地区生态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在研发应用型成果等方面有优势,高校资源雄厚、基础研究扎实,可为科研单位提供有效的资源、材料、创新手段及科研条件,企业有资金优势,可有效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入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中,实现优势互补,走出一条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12],积极主动地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2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助推创新成果培育目前,以追求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之中[13]。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目的就是研发能适应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农业成果,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科研单位的影响力,还可以更好地创造效益反哺科研,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应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研发实用型创新成果为导向,强化成果配套关键技术的研究,使成果能加速适应市场,快速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

3.3提高科技平台利用效率,夯实创新基础一是完善科技平台管理制度,合理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划清管理责任[14],寻求各平台内部联系[3],合理规划,整合有限的资源,突出建设重点,细化建设目标,提升建设水平。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公共服务功能。根据各科技平台专业方向,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将已建成科技平台的科学仪器、图书资料等实行共享,部分面向社会开放,稳定科技平台的日常运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利用科技平台的影响力和激励手段吸引创新人才、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提高竞争力。

3.4完善培养机制,构建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一是促进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在项目、成果分配上对表现突出的青年人才给予扶植,提升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二是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在业绩考核和表彰奖励上向一线实干的科技人员倾向,以出成果的质量和对社会的贡献论功行赏,形成良好氛围和导向;三是加强学科间的人才交流,增强跨学科交流和学科间人才的流动,鼓励不同学科间人才联合申报项目;四是建立青年科技人才下基层锻炼的制度,促进青年直接面向基层一线,了解实际生产中农民最迫切的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科研能力建设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科研能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74-04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for College Counselors Under New Environment

Liu Lei1 Zhou Chao2

(1.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210023, China; 2.JiangSuSu Yuan Law Firm, Nanjing Jiangsu, 210036, China)

Abstract:The simple practical work unable to meet with the students work complexity during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For improving students works quality, counselo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with prospective, predictive, analysis and solution become very important questions. Based on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the improving path of counselo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should centre on inner ability literacy and outer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counselo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mproving path

21世o以来,社会环境变化和教育变革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高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呈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发展趋势[1]。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思想和思维方式也在一代又一代地经历着改变,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个人倾向和利己主义的泛滥等外在和内在不断地更迭变化。一方面,要求高校辅导员改变自身角色:由“政工干部”到教师和干部身份兼具;由“思想政治教育”到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由“实际工作”到实践、理论研究并重[2]。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改变固有的观念: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育人观念;由惯性到开创性的工作思维;由经验主义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工作模式。以上诸多变化,对新时期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来得迫切。但是,鉴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队伍建设、角色定位、学科背景、制度保障等无法回避的职位个性化的特征。长期以来,对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建设缺乏应有的认同和重视,他们的科研工作长期处于“自发”和“散养”的状态。这种“放任型”的管理模式和“习惯性”的思想意识,使得这一群体的科研能力存在很大缺口,科研素养尚未形成,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建设必将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变革运动。

1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着眼点

能力建设的前提是对建设对象的科研能力有全面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估,这样才能对高校辅导员当下的科研能力和预期的建设目标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从而达到准确定位和深度挖掘其科研潜力的目的。

因此,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来说,应着重培养他们如下的科研能力:(1)培养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和问题的适应与解决能力。这需要建立一种长期学习能力,在万变的环境中可以更新自我,持续拓展辅导员能力成长空间。适应、解决和学习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累积和前瞻性的眼光,属于中长期的培养策略。(2)培养其提炼学科前沿动态,追踪前沿技术的能力。严格意义来讲,这是一种工作技能,工作技能的培养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但同时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并非简单地提高过程。这种能力是通过意识形态上升到科研习惯上加以实现的,既非技术和制度所能约束,更非人文关怀可以解决。(3)培养其跨学科移植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能力。这同样是一种工作技能,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力,工作技能也是高校辅导员的生命力,科研创新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个复杂性使得研究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和筛选呈现出动态和混沌的特征。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目标应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上,更要善于发掘其潜在和未来的需求,为学科创新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4)培养其处理人文与理论关系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区别于专业教师的一项主要特征,就是其针对学生的特殊服务和管理性,人文关怀和理论知识兼容并济始终是他们的最终诉求。这种诉求更多的要依赖于管理、激励和学习机制的改革和辅导员队伍结构的优化。(5)培养其以提供学生服务与管理实践为目标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个是涓涓细流汇于一脉的终极能力,这个时期,需要“微型化”的改造能力,即微创新。它是一种基于出现的新问题,在关键服务形态和技术上提供更为灵活而又具实际应用价值的服务开发,从量变到质变,最终通过多种微创新的整合对辅导员战略创新产生冲击,从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能力[3]。

除此之外,辅导员的独立人格、自主意识和职业道德等作为科研能力培养的基石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建设作为一种发展的理念,还要权衡和处理好个人利己主义与职业道德素养,个人精英主义与个体能力差异以及机制工具理性与价值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这些不失为科研能力建设的保障,它们将伴随和见证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从无到有的始终。

2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包括内敛的能力建构和外化的能力输出这两个维度,能力建构靠辅导员自身的能力修为去实现其“人力”向“人才”资源身份的转化,这是能力建设的基础、核心和根本动力的内在路径选择。能力输出则是通过机制等外化的手段,提供给能力建构所需的条件和保障,促使其转化成实践能力的一种能动过程。它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影响因素的外在路径选择。只有经过内外路径的协同作用,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才能得以实现和形成。

2.1 科研素养培养的内在路径选择

科研素养相对于研究能力而言,是概念的泛化和升华,它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而是基于科研意识、能力、习惯、精神、道德等相互作用的内化品质,是每个科研工作者的最终诉求,是能力建设的内在路径选择。因此,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无法脱离科研意识的形成、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科研习惯的养成等科研素质的培养。

(1)科研意识的形成。所谓“科研意识”是指科学研究者探究和认识未知的觉察性和主动性[4],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前提和入口。没有科研意识,外界的环境、信息和机制很难对研究主体产生能动性,主体对于外界的屏蔽使得环境无法发挥作用,信息无法被有效接收,机制处于失效状态,科研活动也就无从开展。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所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是他们意识形态的敏感源。尤其是在新时期,对于大学生类似于网络自组织和宅现象等新问题的成因和带来的思考具备一定的觉察和敏感意识,这是科研意识主观能动性的第一步,只有具备科研意识,才会主动地去寻求答案,开展科研活动。因此,科研意识的培养要求辅导员对问题意识产生敏感性。我们在科研活动中提到的选题,就是选择问题,而非选择题目。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应注意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反思老问题来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5]。我们鼓励辅导员对于涉及学科的研究习惯、方法甚至视角有推进性影响的基础性、关键性和重大意义性的问题产生敏感性,鼓励他们对于过去悬而未决或者方法陈旧的老问题加以持续的跟踪和关注。科学不具备时尚性,新时期会产生新的视角,追风逐热的研究只会落得人云亦云的擂巍>弑肝侍庖馐叮才会有回答问题的可能,科研意识才得以逐步形成,理论和实践创新才得以推进和发展,这也是辅导员由“经验型”转变成“研究型”的必经之路。

(2)科研能力的提升。对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的学生需求变化的有效预测和敏锐反应,是高校辅导员工作首要的能力需求,可以称之为反应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辅导员对于学生体验的重视,积极响应反馈结果,应对学生的服务需求。另外,对于分散于多种载体的多样化信息进行搜集,挖掘和整理的知识管理能力也是辅导员亟待提高的一种科研能力,它是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驾驭工具。通过这些能力的提升,可以从根本上实现逐步提高辅导员迭代和整合微创新能力的目的,而这两种能力,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是一切研究能力的起源。就迭代微创新而言,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带有重复程序的服务性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把一次认知和思考的过程拆分成短时期内叠加问题的有序解决,这种累积不是流程的简单循环和功能的物理叠加,而采用开放和协同操作,甚至让学生高度参与的模式,把学生隐性的需求显性化,用这种问题解决重要性次序的迭代升级来达到整体螺旋上升的创新目的[6]。整合微创新是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繁杂无序性和服务对象复杂性信息需求的性质而建议其提升的一种综合运用信息知识的能力。他们对于信息的采集不仅局限于科研资料搜索技能的提升,而是结合内外的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在获取手段和表现功能上予以整合,对辅导员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细节进行整体化的创新和改良,使其获取不断地改善学生服务体验的宝贵经验。可见,这两种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明显的针对性,辅导员的实践工作和服务对象充满了繁杂性和无规律性,而迭代和整合微创新的开放、协同以及服务对象高度参与的能力特征,正切和辅导员工作的着眼点。它们通过运作机理,吸收、整合甚或重构外界多变信息环境下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服务模式,通过实践活动反复迭代、整合科研的创新过程,达到逐步完善和丰富其服务模式和实践经验的目的,这无疑是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下最迫切需要的科研能力。

(3)科研习惯的养成。科研习惯就如同科研意识一样,是一种历久弥新的兼具持续性与延续性的科研能力,良好科研习惯的养成是科研活动步入正轨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辅导员的科研启蒙和工作特性都是在实践中开展的,因此,养成积累“实践性知识”和实践反思的习惯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拥有大量自己并不了解,却在指导自己工作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涉及学科知识、课堂管理、教学技能、自我认知、组织学习经验、对学生的认知、甚至是有关学校和周边地区社会结构的知识等。艾尔贝兹称其为Practical Knowledge,即实践性知识[7]。就辅导员而言,这是一种整合了学科、管理、教学等复合型知识,具有指导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和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特征[8],是辅导员体现专业性,走向专业化的首要知识基础,也是这个群体急需的一种科研能力。养成不断在工作实践中累积实践性知识的习惯,会促使辅导员在科研和工作活动中无意识地受这种具备“实践感”的外显知识的指引,而达到“应该如此”的实践状态,并通过持续的累积使其逐渐内化为具备“行动性”的、内隐的、“如何去做”的实践经验。同时,来源于实践中的知识,自然离不开实践中的反思,“实践性知识”是无法言传的默会知识,唯有靠反思和摸索才能不断吸收和内化。就反思而言,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将其分为“对实践的反思、实践中的反思以及为了实践的反思”这3种形式[8],辅导员在科研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来源、操作和依据要养成不断进行反省、解构、认知和重建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不断审视自己在实践预测、实践进行和实践结果的行为特征,循环往复地积累和内化实践知识为自身的默会知识来指导科研活动。

2.2 “软环境”管理的外在路径选择

贝弗里奇曾经指出:“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旷世奇才不会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指导,但未来的研究工作者多数不是天才,给予这些人若干科研方法的指点,较之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经验事倍功半地去摸索,就有助于他们早出成果。”[9]这句话正是突出了外界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对于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如果说内在环境的改善是基础的话,那么外在路径的管理则是能力建设的保障,因此,审时度势地去变革“软环境”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机制不失为在新时期下落实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有效手段。

(1)理念的变革。你想塑造什么样的辅导员?这是高校辅导员管理和发展理念的问题,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开端和起源,这个问题是否有明确的答案,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走向。过去对高校辅导员兼具干部和教师这双重身份的理念,导致其任何一种身份属性都不具备彻底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学术场中尴尬的“边缘人”身份,加之改革初期部分人对其抱有“勤杂工、万金油”的轻视观念,使得这个群体存在“敬业”却不“专业”的现象。缺乏职业认同感的辅导员很难迎合科研能力建设的需求,因此,新时期下,理念的变革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步。首先,应变革以往高校辅导员发展出路单一的理念为双线发展的理念。使具备科研能力的辅导员可以进修为专家型辅导员,走专业化的道路。对于兼具教学管理能力的研究型辅导员规划其成为大课教学(如创业教育)的讲师等。为具备科研素养的辅导员提供适合而多元的发展出口,而不是只有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教师这两个非此即彼的选择,确保辅导员不转岗的前提下,既能实现个人职业纵向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其提高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理想。其次,应变革培养事务型辅导员为能力型辅导员的发展理念。能力型辅导员对于其职业生涯和组织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和前瞻性,可灵活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对辅导员提出的各种需求。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态势应摒弃以往对于组织活动和学生事务一边倒的倾向,逐渐将目光过渡到对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将其作为辅导员发展的立足点,以辅导员科研能力最大限度的释放为基本理念来制定其发展战略。最后,应变革辅导员准入门槛低的传统观念为建立合理的高校辅导员准入机制理念。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科研氛围的I造,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准入机制无疑会为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竞争氛围,有了忧患意识,才有前进的动力。准入机制的提高不仅仅是从人力资源角度上的学历门槛着手,还应该植入对高校辅导员这个岗位所需的沟通、合作、管理、服务以及学习等能力的综合考量的理念,对其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岗前测评和培训,为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奠定基础。

(2)制度的变革。若为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保驾护航,制度的变革是不可或缺的。制度变革既要摒弃以往不利于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的既有制度,又要更新新的制度来鼓励辅导员进行科研创作。首先,要重视时间和资源上的制度保障,“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合常理的,给辅导员宽裕的时间和资源以供其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和研究是制度变革的第一要素。其次,科研环境的拉动、科研政策的倾斜以及科研平台的搭建也是制度变革的重点。在永远不乏竞争的学术场所,对于高校辅导员这个特殊构成的群体,可以通过其专业背景、方向和兴趣不同的学术研究加以分类,组建多种类型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来拉动科研环境的内需;在职称评定方面,对其进行有别于其他专业教师的单列指标、单列标准和单设学科组的“三单”政策[10]的激励和倾斜;搭建“研究共同体”的学术平台,一方面致力于打造辅导员彼此交流、学习、成长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在既有的管理制度上实现创新,设置科研工作为日常管理工作,明确界定专门分管各类科研项目落实和监督的领导岗位。最后,变革“事务为本”的制度价值取向。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甚或变更(即变更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培养和利用何种人才取决于制度的价值倾向。培养科研型的辅导员需“能力为本”的制度创新来扶持,为其能力发挥和努力进取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又公开的竞争平台,鼓励其既要遵守制度规范,又要大胆试错和创新,融前瞻性的人才规划制度、联合培养和激励的考核制度、竞争性的人才选拔制度、动态的岗位聘任制度、按“优”取酬的差别分配制度为一体。

(3)机制的变革。机制也就是制度化了的方法,若把革新的制度得以彻底的落实和发挥,就要配置一套革新的管理和培训机制。首先,在既有机制下完善更为全面的保障机制,即构建以国家为依托、以基地为辅助、以校本为基础,3个维度的金字塔式培训机制,即由国家到省级直至本校分层递进的专业化培训体系。这种体系既有利于合理规划培训对象,又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科体系,可以上下联动地推进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实施和开展[11]。其次,变革固有的评价、传播和流通机制。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着手,对其科研能力的要求即不要过分强调理论,也不要一味突出实践,在评价考核机制中,引入“科研产出”这一指标,制定“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科研”与“服务”双轨运行的辅导员绩效评价方案。在科研知识的推广传播上,采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讲座形式,促使辅导员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健全辅导员的交流和流通机制,借鉴和引入国内外该专业的成功经验,定期开展常规研究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活动,以增加辅导员的学术交流机会,开阔眼界,把握时下的新形式、新政策和新观念,培养其前沿视角,激励其科研斗志。最后,欲建立“能力为本”的制度,需配以“能本管理”机制。通常所讲的“以人为本”的辅导员管理机制,需进一步追问到底“以人的什么为本”?若要构建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就应该“以人的知识、技能、智慧和经验为本”,简而言之,即是以人的能力为本。能本管理机制体现在对人的潜力和实践中隐性积累的能力加以开发,一方面,实现人的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推动其所在事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在制定中,可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进行判断和分级管理,并对其工作岗位、职责和薪资予以优化配置,使其科研能力有客观合理的用武之地,为辅导员提供兼具动力和压力,现实性和发展性的能力场。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各类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已上了千万,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能量储备,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自是万众瞩目。但是,相对于这些致力于纯学科和纯理论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专家们,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的一线工作者,若能掌握和兼顾一定的科研能力,则更容易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另外,面对外界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工作变得复杂和多变,只有融合了实践工作和科学理性的前瞻性、预见性、分析性和解决性的科研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ρ生的动态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培养和建设辅导员科研能力,使其外化为社会、学科和自身需求的动力,是这个新时期所亟需的。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在微观上,需要内在的科研素质的培养来鼓励辅导员进行大胆积极的科研探索;在宏观上,需要外在的“软环境”变革来改变人们对于高校辅导员固有的认知,构建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来唤醒其沉睡的潜力。这种内在的发挥和外在配合一方面可以促进辅导员专业水平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额外谋求一条职业发展的道路,使其成为思想和能力兼具,能力和智慧并存的教育实践主体。

参考文献

[1] 柏路.关于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8-81.

[2] 靳玉军,李晓娟.高校辅导员近30年来的角色演变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73-76.

[3] 罗仲伟.微创新 大战略[J].清华管理评论,2015(3):57-62.

[4] 柏路.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形成机理[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5] 沈壮海.辅导员如何做科研[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99-102.

[6] 黄艳,陶秋燕.迭代创新:概念、特征与关键成功因素[J].技术经济,2015(10):24-28.

[7] Elbaz・F.Th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Re-port of a Case Study[J].Curriculum Inquiry,1981,11(1):43-71.

[8] 王珩.高校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提升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6):108-111.

[9] 李华,蒋华林,杨忠.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特点及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9-123.

科研能力建设第4篇

几十年来,新乡市农科院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历经风雨,艰苦创业,专心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科研成果推陈出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九五”以来,农科院领导班子大胆探索,积极调整科研方向与任务,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紧紧围绕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要目标,相继承担了国家及省、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01项,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344项,先后选育出各类农作物品种170个,创造了多项全国、全省第一;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百强院所等多项殊荣。

近十年来,在保证科研、生活正常进行的同时,新乡市农科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育种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并建成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为主的种业、农化、园艺和农产品加工等四个支柱产业,为我国的农业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机制创新,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快速发展

新乡市农科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目前共有2个国家综合试验站、1个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综合试验站、1个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和5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建设的载体和实施主体基本形成。其中,工程技术中心在我院科技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科技人员中,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2人,河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首席专家2人,河南省三农活动优秀专家3人,新乡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新乡市优秀专家17人,从而形成了一支以技术带头人、科技骨干和研究生组成的科技创新群体,年平均科研人力资源位居全国地市级科研院所前列,科研综合实力2006年跻身“全国科研综合能力百强院所”,2008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五好科研院所”。1978年以来,该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4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183项。

队伍建设是课题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科研院所,也不可能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更产生不出一流的成果。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是团队。没有优秀的人才,没有由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团队,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新乡市农科院始终狠抓科技队伍的建设,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树立新的人才观,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学术水平、学术潜力、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完善科研质量评价综合体系,改革和规范科技人员选拔、评聘、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人事制度方面,打破管理岗位和科研岗位的界限,强调科研工作是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所必需的要素。

2、本着以人为本、鼓励创新、长短(期)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科(课题)发展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形成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创造有利条件,整合人力资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优化学术梯队,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使一批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3、利用各种机会,同国内外优秀人才建立联系,吸引他们加盟,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建立联系网络,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做好拔尖人才的引进工作。

4、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人制度,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实行学术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人共同负责制,由项目管理人对涉及项目的人力资源、研究经费、项目进展及其成果等进行总体管理和协调,学术负责人负责涉及项目的专业技术问题的总体管理和协调。并且从政策上承认和激励项目管理人的劳动。

5、加快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攻读硕士、博士,培养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实力强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相关工作,以利于培养接近市场、熟悉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该院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以适应农业全球化趋势,还进一步扩大了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近十年来,相继有美国、英国等国家的6名外国专家来院开展小麦、水稻育种等技术交流与合作;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天津水稻所、河南省农科院等部级、省级、市级的100多个科研单位和中国农大、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先后来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30余名专家到省内外先进科研单位进修学习和技术交流;与国内10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承担了一批科技合作项目。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该院在国内外、省内外的声誉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科技创新,使学科建设不断上水平、增效益

新乡农科院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使科研工作不断上水平、增效益。

农业科研院所是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综合示范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体,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在科技发展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都和学科(课题)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所以,学科(课题)建设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特色和创新的学科,就很难实现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瞄准国家、省、市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学科(课题)建设,抓项目、建基地、促人才,抓住重点,真正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新乡农科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结合国家、省、市科技发展目标,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性。通过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可以凝聚科技队伍、巩固研究基地,形成和发展研究方向。因此,该院强调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依托国家、省级重点课题,以凝练课题方向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目标,以拔尖人才为学术带头人,凝聚学术骨干,整合优质资源,加强组织协调,推动科技创新,形成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项目研究,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实用新技术研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模式,拓宽合作科研和应用开发的新路子,使整体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学科建设上,该院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以重点学科(课题)建设为重点,提出了学科建设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已有优势学科从国内先进水平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转变,实现常规育种方式向生物工程育种方式的转变,实现以育种为主的学科结构向综合型学科结构的全面转变。同时,在传统优势课题、新课题和交叉课题三个方面实现扇形辐射,真正做到学科(课题)建设的闪光点从重大项目中产生,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体现科研单位水平和地位的学科、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上,为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增强了科研实力,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十五”期间,该院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院所行列。

在学科(课题)的创新性、交叉性、融合性,发挥综合优势方面,该院根据地域特色,设立了综合性、跨学科的新乡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和开展跨学科、跨部门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并且利用高新技术育种方法改造常规育种,不仅使传统的育种学科向新兴的生命科学和现代农业科学渗透,而且形成了学科(课题)新的增长点。

目前,新乡市农科院在学科(课题)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自身特色,育种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小麦、玉米、水稻、蔬菜作物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食用菌、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实用技术研究居全省先进行列。

“八五”以来,新乡市农科院共承担国家“863”高新技术、农业部跨越计划、河南省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153项,累计从国家、省和有关部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260.98万元。其中部级科研项目41项,省级科研项目56项,市级科研项目56项。科技经费自2002年以来逐年递增,2009年科技经费达到400万元以上。

三、观念创新,建立从科研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机制

新乡市农科院为使科研紧密地联系农业生产,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下大力气狠抓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从科研到成果转化、进而实现产业化的完整机制。

近年来,该院在进一步完善已有国家试验站、省工程技术中心、省试验站和市工程技术中心的同时,积极拓展研究方向和领域,建成成果转化中心、示范展示中心等与产业和新乡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研发基地。通过与上市种业公司的“强强联合”,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几项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了“科企联姻”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作模式。大力拓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先后与省内外10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关系,同时建立了一些地区性的以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为主要目标的联合研发机构。通过合作,集中优势力量从事科技项目的研究,拓宽了科技创新渠道。例如,该院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过程中,不仅建立了河南农业大学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新乡分中心,而且为该校水稻栽培育种重大项目承担了重要研究任务,从而实现了科研院所和知名高等院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该院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先后组建了新乡市新科农化有限公司、新乡市新科园艺有限公司、新乡市新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等4个经济实体,孵化了农作物、蔬菜种子、农化、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咨询等多个项目,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为主的种业、农化、园艺和农产品加工等四个支柱产业。

2004年,该院通过招商引资,组建了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从科研到成果再到产业化的转化力度。2006年,该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种业五十强”企业。

四、管理创新,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在科技管理体制中,新乡市农科院注重正确把握和处理科技管理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学术管理与组织协调的关系、激励与规范的关系,从而在制度上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1、强化院所在组织重大项目上的调控能力

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使得院所主要科研力量集中于符合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研究方向,并通过投入一定经费,引导和组织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从2000年开始,该院专门设立“培植计划”,主要用于支持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为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而开展的前期预研工作,检验项目完成好坏的主要标准看是否争取到国家、省、市重大项目。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条件,规定了一定的投入产出比,允许一定的失败率。在该计划的实施中,该院特别注意结合国家、省目标进行项目策划和组织多学科(课题)合作。通过实施“培植计划”,研究项目与国家、省、市目标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使该院的科研力量也实现了有效的跨学科联合。

2、充分发挥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

在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的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所进行的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整合与项目有关的科技资源。

3、实行相应的人事改革配套制度

在人事管理方面,打破管理岗位和科研岗位的界限,坚持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科技人员的流动与交流。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必要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采用固定人员编制,其他大部分研究人员采用流动人员编制,结合研究任务的进展进行聘任,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走能留”、用科研项目进行人员管理的局面。在人员工作考核中,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鼓励创新、长短(期)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量和质的关系,更加关注科研工作的过程考核,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建立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竞争,提倡学术思想交流,重视多课题交叉和非共识研究项目所具有的创新潜力;积极鼓励院内科研力量瞄准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与种业企业合作,联合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或相应配套项目,提高集成创新的能力,使科研单位或科技企业掌握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建立学术规范制度,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和价值观,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对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与外单位联合组建的科技开发实体,实行规范管理。一方面积极推进科研工作与产业界和地方经济的联合;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和条例进行统一规范和引导。

正因为坚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新乡市农科院在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迈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众多殊荣,已成为豫北广袤大地上一颗熠熠闪光的农业科技明珠。我们应该为之欢欣鼓舞。但是,在我国农业科技快速、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该院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身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由于该院是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吸引高水平人才存在一定困难,学术队伍相对国内同类研究机构,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博士少、拔尖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少。因此,发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已成当务之急。

2、课题结构不平衡,学科的主要优势还仍然集中在育种方面,缺少能够真正适应21世纪主导学科发展的科研基础,学科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在管理体制方面,缺少灵活有效促进交叉课题、新课题发展的机制。课题内部和课题之间互相较为封闭,严重制约课题交叉与融合,影响了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研能力建设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定位;教师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14-01

高职院校是众多类型的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主要参与者,也就成为了这三大职能的主要承担者。科学研究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个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与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准确的找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全面提升的科研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三大职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实现。[1]

一、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且科学的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进而才能够不断为社会输送众多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做好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贯穿到院校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中,充分利用科研工作创办出具有独特特色的职业院校,并且还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强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能够使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的高低可以利用科研工作的水平高低来衡量,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成为了其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与体现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从事并且能够完成科研活动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对信息的提炼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撰写成果的文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成果的推介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除了要体现在专著与撰写论文数量的多少上,更应该要能够体现出院校教育的特色,要做到对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深刻了解。[2]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虽然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时要注意到的是,现阶段内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并且其在各地区与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研基础较差,这是因为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或成人院校转变而成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都偏低,理论基础十分欠缺,进而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其次,教师的精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且院校中的专业越来越丰富,加上教师队伍的引进十分滞后,使得院校中很多教师的科研活动都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再次,科研方法教落后,只有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开展与成果,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科研方法,存在着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课题思路混乱等问题。[3]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措施

1、充分利用有效的内在因素

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要求,选择合适准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保证了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够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并提高研究深度;其次,教师要对科研活动保持高度的兴趣与积极性,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来提高科研能力;最后要树立起学术规范意识,这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学术道德,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效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保证自己能够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2、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首先,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构建稳定的科研平台,教师只有有平台可以进行科研活动,才能够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次,建立科学的科研激励机制,将科研能力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切实的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4]

综上可知,通过对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和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的研究,了解到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在掌握了教师科研能力内涵的基础并认识到其现状的基础之下,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能够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进而就有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出其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伍玉凤.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术论坛,2011,05:210-213.

[2]曾祥麒,陈 英.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41-44.

科研能力建设第6篇

高职院校是众多类型的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主要参与者,也就成为了这三大职能的主要承担者。科学研究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个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与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准确的找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全面提升的科研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三大职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实现。[1]

一、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且科学的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进而才能够不断为社会输送众多的应用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做好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贯穿到院校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中,充分利用科研工作创办出具有独特特色的职业院校,并且还能够促进教师队伍的强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能够使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的高低可以利用科研工作的水平高低来衡量,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成为了其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与体现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从事并且能够完成科研活动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对信息的提炼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撰写成果的文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成果的推介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除了要体现在专著与撰写论文数量的多少上,更应该要能够体现出院校教育的特色,要做到对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深刻了解。[2]

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虽然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时要注意到的是,现阶段内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并且其在各地区与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研基础较差,这是因为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或成人院校转变而成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都偏低,理论基础十分欠缺,进而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其次,教师的精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且院校中的专业越来越丰富,加上教师队伍的引进十分滞后,使得院校中很多教师的科研活动都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再次,科研方法教落后,只有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开展与成果,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到正确的科研方法,存在着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课题思路混乱等问题。[3]

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措施

1、充分利用有效的内在因素

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要求,选择合适准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保证了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够不断积累科研成果并提高研究深度;其次,教师要对科研活动保持高度的兴趣与积极性,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科研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来提高科研能力;最后要树立起学术规范意识,这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学术道德,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效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保证自己能够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2、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科研能力建设第7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研究生科研能力

一、加强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学科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学科研究水平的高低,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大小、高质量如何,关键在于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如何。因此,各高校都把抓好学科建设作为工作的核心。研究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1]。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对学科建设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实际工作中应把二者结合起来,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2]。

二、中医药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1.科研创新力不足

科研创新力的高低关系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彭青秀根据某经管院校硕士学位论文评审表“科研能力与创造性”一项统计情况指出:被评为优秀的为9%,良好的为54%,一般的为27%,较差的为10%[3],可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力突出的不多,存在明显缺陷。中医药院校的此学科研究生不善于从新视角研究、探讨问题,难以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其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无法选择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方向,或已确定方向却无法进一步研究。

2.文献资料处理能力不强

研究生获取资料的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期刊网站和政府官网进行数据检索和文献阅读,但一方面由于在中医药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受文献检索种类的限制,另一方面对文献价值的判断不准确,导致最终选取的文献研究意义很小。其次,研究生在进行如课题等的前期综述时,只是简单地对所获取的文献进行罗列,深层次地挖掘和分析很少。

3.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根据周围环境和活动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推理出符合逻辑关系的结论的能力,逻辑有助于研究生论文写作中主体鲜明、思路清晰和材料可靠。但从经管类研究生或者扩大范围,从全部专业的研究生论文中发现有相当多的论文逻辑杂乱、结构不完整,严谨性需要加强,而且不能围绕主体进行论证,不善于辩证看待他人观点。从以上现状,可以分析得到中医药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较低的原因。(1)学科属性:公共管理学科理论繁杂,但可以进行研究和创新的课题项目相对较少,且在我国起步较晚。中医药院校由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学术水平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原因更加无法充分发展公共管理学科;(2院校属性:当前中医药院校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作为现实的战略选择,专业设置上从单一的中医、中药专业向理、工、经、管、文、法、教、农扩张,但相对而言,中医药院校注重发展的是中医药学科,对于公共管理等边缘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⑶缺乏科研动力: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文科的务实研究相冲突,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往往认为科研并不会给以后的就业带来帮助,从而会重视工作、忽略科研;⑷培养模式不合理: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包括完善知识结构和训练科研能力两个环节,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结合社会实习来训练科研能力。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过时使得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之间无法融合,存在脱节。在社会机构中的实习也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够深入,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效果较小。

三、让学科建设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中充分发挥作用

1.研究生教育要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

没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就不会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要其学科建设的现实条件出发,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并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学科之间的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有所不同,故学科建设的起点与阶段目标和期望值也各不相同。研究生教育必须尊重这一事实,不能超越学科发展的阶段。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于2006年取得“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教育厅组织专家评估通过验收。学科依托学校中医药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和国际资源,形成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的培养特色。以卫生事业管理、药事管理、医疗保险为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中医药服务与政策研究、中医药传承与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医药资源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学科在国内中医药管理领域已具备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形成良好的学术影响。

2.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导师队伍的建设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依赖于导师资源与导师队伍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创造一流的导师资源。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可能聚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也就很难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科研的指导,是指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应遵循自学为主、独立进行研究的原则,重视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对其研究工作仅做方向性的指导、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坚持让研究生独立选题、调研,独立设计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案,独立撰写科研报告和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应该具有较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和把握本学科研究前沿的能力,拥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从而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能够瞄准本学科内外研究前沿和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磨合,形成中医、中药与管理经济的学缘互补知识共享,协调创新的团队。拥有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高级职称比例超过3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100%,其导5人,硕导37人,形成了学历年龄结构、师资职称结构和知识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3.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键

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又是培养研究生的最重要手段。研究生是否具备合理的高质量的知识结构,撰写出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主要依托于优良的课程体系与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凡是学科建设搞得比较好的专业,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多、级别高,其所带教研究生的毕业选题起点就高,毕业论文质量高。近年来,本学科点教师共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共18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68项,其他重要科研项目39项,教育课题25项;全院教师共600余篇,教育论文54篇,其中SCI/EI收录28篇,CSSCI收录73篇,中文核心127篇,双核心48篇。主编副主编教材60余部,个人专著16部。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方面,我们也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探索性工作:一是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人才知识互补效应。二是建立了一系列知行合一的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给予一定资助,让研究生在其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贤良.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

[2]徐慧,李丽琴,罗军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共生互动.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