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研基本方法(合集7篇)

时间:2023-07-13 16:31:03
科研基本方法

科研基本方法第1篇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真正起点。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问题,这是整个科研工作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对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正因如此,科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科研选题。著名科学家维纳说过,知道应该干什么,比知道干什么更重要。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因为许多有价值、有吸引力的课题会激发研究人员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总是在研究活动的前方,是未知世界的最早的拓荒者,也是全部科学探索的出发点。

选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选题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问题,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科研选题比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更困难。因为选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又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要理解选题的价值意义,要富有想象力,对选题要有浓厚兴趣,有相当的知识储备等等。

选题是科研人员才能的体现。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将产出什么样的成果,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科学史表明,研究成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选题得当,研究者只有选出恰当的课题,才有成功的可能。由于选题得当,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学识、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

从培养研究能力的意义上说,特别是新参加研究活动的青年科研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培训选题能力,这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一项基本训练,科研人员的基本功。

二、科研选题的角度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科研选题有多种来源多条渠道。

1.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广量大,选题的内容极为广泛,大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只要深入探索,不难发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马克思就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商品中,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研选题并不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层上的价值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调查研究才会发现。

现实的需要,是科研课题的首选目标。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的最低潮,如何摆脱经济困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成了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对经济理论的兴趣或研究,多数都是从30年代开始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说他从事经济学的学习研究,是“时代感召的结果”(《我的成功之路》辽宁大学出版社第82页)。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政治生活中许多使人困惑的问题也很值得研究。例如,为什么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是人心所向,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资本主义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丰碑;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葬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主宰中国命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却亏损严重;多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抓党风建设,也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但腐败之风却有蔓延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2.从理论研究中选题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理论的真理性只是相对的,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也不是永恒的。即便是曾经“结论”了的理论观点,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也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传统的理论观点,常会从中发现新问题。比如,传统文化理论中的继承发展问题,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中的问题。以疑古擅名于现代史学的“古史辩学派”创建者顾颉刚先生,1922年夏,在编写中学历史课本时,他从尧舜禹的地位问题及有关传说的演变,发现古史结构的层次,原是层累地造成的。他认为神农、黄帝、尧舜等历史人物被提出的时间与他们在历史中排列顺序的先后正好相反。1923年他正式向学术界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引起了一场关于古史问题的学术论战。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家许涤新是在30年代开始研究恩格斯提出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当时以《资本论》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能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特别不能适应青年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理解的需要,许涤新决心写一部广义政治经济学,该书第一、二卷1949年出版、第三卷1954年问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贡献。

对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论问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课题,通过研究,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矛盾,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后一个结论对前一个结论是发展还是修正。

3.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思维,对同一观点、理论常会发生分歧和争论,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派。如人猿之间界河、界限之争,中国封建社会起点之争,经济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争,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之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趋同论之争,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等。在争论中,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即便是基本正确,也会有不完备之处,争论的双方都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因此,关注学术之争,深入了解争论的历史、现状和争论焦点,是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著名作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何其芳,抓住了文艺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理论问题,即艺术典型问题进行研究,他以理论家的胆识和勇气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流行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即典型“共名”说。他说:“在实际的生活中,在文学的现象中,人物的性格和阶级性之间都并不能划一个数学上的全等号。”坚决反对文艺理论中的简单化和形而上学的倾向。

4.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

学科渗透、交叉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各门学科也在普遍联系中,以往人们注意从学科相对独立性上进行研究,现代科学注意了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研究,在学科渗透、交叉“地带”存在着大量的新课题供选择。这样的地带主要有,比较学科:对不同系统,通过比较分析,探索其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比如,比较哲学、比较史学、比较法学、比较管理学中的课题;边缘学科:在二、三门学科的边缘地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对象,如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课题;软科学:以管理和决策为中心问题的高度综合性,智能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大多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关的复杂系统,比如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决策科学、预测学、政策学、战略学、咨询学中的课题;综合学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从各不同方面进行立体研究的课题;横断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各事物中的某种共同属性;超科学:从更高层次上研究一般规律,如科学学、哲学中的课题。

郭沫若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很注意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习研究。他为了把古代史研究置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上,用了很大的精力钻研中国的古文学,在古代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把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美国经济的新模型。

5.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

国家、省市及各种学术团体也经常提出许多科研课题,如国家、部省市的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年度课题,这些课题一般都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上比较重要的课题,应当是科研工作者选题的重要来源。这类课题属指南性选题,其中许多课题的难度、规模很大,选题时,科研人员应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把课题加以具体化,以保证其可行性。此外,在各级政府、科研部门制订的各种科研规划中,也提出许多研究课题,也都是选题的重要来源。

6.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科研人员对研究对象富有浓厚的探索兴趣,也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选题,首先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中,科研的任务就是现象认识本质。现象问题是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这时,选题常常得益于科研人员的想象、灵感、直觉,以及对这些直觉思维、意外发现带来的机遇的捕捉。当然,这类选题开始时可能是幼稚的、肤浅的,尚需深入思考和论证。郭沫若在追踪调查有关郑成功的事迹中,意外发现了郑成功铸造的钱币,从而把中国自铸钱币的历史上推了将近200年,并进一步发现了郑成功的财政政策和复国宏图,从而推进了晚明史的研究。

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常说,他对逻辑的兴趣是在“巴黎街头”产生的。1924年的一天,金岳霖和张奚若等在巴黎大街上散步时,遇到一群人在激烈辩论,引起他的好奇,他想有没有一个可靠的(逻辑推理)的解决争论的办法。

以上概括的各项来源,仅是选题中可供参考的若干方向线索,并不能包罗所有研究方向和课题,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值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能否选择恰当的课题,需要科研人员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才能。

三、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无穷无尽,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只能选择其中适当课题。如何选择,并无固定模式,总结科研选题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概括出若干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科研选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是“为什么”,目的性是选题工作的首要原则。

选题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首要任务就是振兴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正以更大规模向着广度深度进军,需要解决和研究的课题越来越新、越多、越复杂和越困难。比如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粮食问题、管理、贸易问题、就业问题、人口问题、人权问题等等,解决其中一现实问题,就是一种贡献。科研一定要满足社会需要,才会有真正前途。

与选题的目的性、需要性相联系的是课题的价值性。只有科研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比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理论价值、学术价值等,才会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所以课题的价值性就成了衡量选题目的性、需要性的标准,在选题中,目的性原则、需要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是一致的。

在选题中,贯彻目的性原则、应当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一般选择实用较大课题。

第二、既要注重当务之急的课题,也要重视科学预测的课题,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

第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重要。

第四、充分利用本地区本部门的条件,同时注意利用外来条件。

第五、积极开展和承担协作课题,特别是官、产、学三结合的研究课题。

怎样才能使选题达到目的?在选题中充分贯彻创造性原则至关重要。

2.创新性原则

科研的本质就应当具有创造性,评审科研成果质量的最重要原则就是看成果有无创新,因此,科研选题从一开始就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国家对学位论文有明确要求,其中硕士论文应当有新见解,表现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者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博士论文应当是创造性成果。科研选题切忌重复别人解决了的课题。

所谓具有创新性的选题,指的是那些尚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预料经过研究可获得一定价值的新成果的课题。如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新设计、新概念、新理论、新手段、新产品、新质量、新效益等。创新性具有新颖性、探索性、先进性、风险性等特点。它进一步体现了课题的需要性、价值性。

选题中,贯彻创新性原则,关键在一个“新”字上。这种创新的课题在哪里?一般而言,在各种各样的矛盾点上,尤其是新旧之间的矛盾点。比如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新理论与旧理论的矛盾,不同学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表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地带、学科之间空白地带、不同理论观点、学派相争论的地带,研究工作遇到挫折失败的地带等等。这需要科研人员目光敏锐,抓住线索,跟踪追击,以求突破。

这些要求,对研究工作者来说,一般也是比较困难的。许多有经验的导师在指导学生科研时,常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指导:第一、在局部性的课题上具有创新性。即解决一个多因素的大课题中的尚未解决的某一个因素,或者能作出深入透彻合理的分析见解;第二、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扩大,有自己的补充,新的见解或改进;第三、纠正别人的错误。总之,创新性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如何选题,根据各人具体条件而定。

选题需要有价值性、创新性,选择并完成这样的课题,不能想入非非,脱离实际,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此,选题需要遵循求实性的原则。

3.求实性原则

选题的求实性是指选题要有真实的可靠的依据,或者事实根据,或者科学理论根据,选题要事出有因。

任何新课题以至新成果,都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从事理论研究,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从事应用研究,要有一定理论根据,正如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的那样,实事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实事,永远飞腾不起来。

坚持求实性原则就是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选题中,不能违背一定范围内由实践检验过的事实和规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实质上也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客观规律性为依据。然而,对事实和理论的理解也应当是辩证的。在选题时依据的事实和理论并不是全面的、彻底的,也有一定的局限,况且都是变化、发展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发展,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发明还会对已有事实和理论进行新的审查,所以,求实中的“实”字并不是僵化的、呆板的。因此,求实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既要尊重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既要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束缚,采取辩证的有分析的态度。

符合上述三原则的选题,是否就可以着手开题工作呢?还需要分析完成选题的主客观条件。还有一个现实可行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科研工作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限制。正如恩格斯说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而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如果选题不具备可以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因此,可行性原则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

选题,必须考虑将要遇到的困难。如理论方面的、技术主面的、资料方面的、各种人际关系方面的等等困难。应当均有解决这些困难的可能性。选题有难易不同,有工作量多少不同,一般常犯的错误是选题过大,试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项过大的课题。

选题中,应当充分分析估计以下条件:

第一、现实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对课题兴趣、理解程度、责任心等。

第二、现实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资料、经费、时间、协作条件、导师条件等,对应用性课题,还应考虑到成果的开发、推广条件,用户采用接受条件。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所谓条件,除已具备的条件外,对那些暂不具备的条件,可以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如知识不足可以补充,设备经费不足,有的也可以艰苦奋斗克服一些困难,情况不明,可以先进行调查研究等。

选题时应根据已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条件,扬长避短,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选择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

上述选题原则,分别体现了选题的社会需要、社会贡献、科学依据、基本条件,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条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对选题要从严要求,作出最佳选择,即作出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富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课题。以此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奋斗目标。

四、课题的立项和评估

科研选题实质上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其结果有恰当、不妥、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一时的兴发,更不是随心所欲,特别是那些意义重大、难度大、代价高的课题。为了确保选题正确无误,需要认真对待。在课题选定之后,正式开题之前,尚需对选题作出科学论证和评估,就最佳方案作出决策。在评估决策中,以下程序不可少。

开题报告(即项目申请书)。包括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的创新性及难度,主要研究方法、措施、步骤、阶段成果及最终达到的目标,研究人员的素质、水平,研究结果的先进性、效益、经费预算等。

论证评估。通常采用五种方法或步骤,即调查法、比较法、预测法、综合法、决策法。

历史比较  现状调查  未来预测

系统综合

优选决策

专家评审。是能否立题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程序和依据。专家评审组主要评审项目申请书。对其中逐项评议,如有关键性条件不符合要求,即被淘汰。

主管审批。主管部门的审批工作,主要是掌握方向、抓出重点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平衡合理分配经费的工作。

科研基本方法第2篇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自主学习;实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26—05

0 引言

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学术创新意识。近15年来,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继提供了大学生科研立项、实验室开放计划、创新性实验等科研机会。对本科生科研实践的经费支持在不断增加,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人数不断攀升,一些大学已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效果。近年来本科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少数论文甚至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中发表。然而在少数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的同时,本科生的整体学术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例如本科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中存在大面积的学术不规范行为。

来自本科生科研实践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本科生参与科研立项的积极性很高,但完成立项的比率却比较低。如2007、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立项结项率仅为20%—30%。部分学生反映,学生缺乏必要的科研技能是导致科研立项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部分指导教师反映,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学术修养,几乎不具备参与探索型科学实验的能力。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高水平大学在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基础科研素养的培养,既给高年级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又给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术写作、文献引用规范、田野调查等科研方法训练课程。作为给本科生讲授基本但必要的科研方法知识的尝试,笔者于2007年9月至今,在华中师范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公共素质课程“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该课程已讲授10次,选课学生共924人。以下根据7个学期的教学经历,讨论国内大学如何为本科生提供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讨论中国和美国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模式差异;第二部分介绍“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三部分展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第四部分对该课程的推广提出建议;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1 中美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模式比较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提供了诸多机会。目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仅经费比较充裕,更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美国的大学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了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以下是其三个特点:(1)新入学的本科生通过阅读大学的“荣誉规则”或“学术诚信规则”,就可以了解基本的学术道德,以及违背学术道德的严重后果。(2)对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术写作、口头报告、田野调查等科研技能培训课程。有些学科的著名教授甚至也讲授该类基础课程,如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Donas E.Knuth教授曾在斯坦福大学讲授学术论文写作课程。(3)关于科研方法训练的教材数量丰富、质量很高。Donas E.Knuth教授参与撰写的关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论文写作方法的教材,对如何描述数学公式等有极为详尽的说明。该教材在互联网上免费了多年,如今仍是该领域论文写作的经典资料。

国内一些大学也开设了关于科研方法训练的课程,例如:科技文献检索、学术论文写作等。国内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大致分为两种形式:第一,对特定专业的学生展开培训,如教育学、医学等专业对此尤为重视;第二,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普及性训练,如清华大学开设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开设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IT下的研究与论文写作”。总体而言,国内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类课程数量较少,且大多只关注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多数本科生缺乏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

2007—2009年,笔者在“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课堂中展开了5次匿名问卷调查。表1显示出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训练的状况:约半数的本科生缺少基本的科研方法训练;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专业课学习中,获得了一些科研方法训练:少数对科研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科研方法训练。笔者曾就此向武汉其它几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些教师展开口头调查,均反映本科生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可见,绝大多数本科生缺乏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并不是某个课堂、某所大学的特有现象,而是国内大学的普遍现象。

多数本科生盼望有机会获得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表2是在华中师范大学的5次问卷调查结果,一半以上的学生很期盼接受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几乎无人认为科研方法训练是不必要的。在以上5次问卷调查中,都有不少学生提议:应对大一学生以必修课方式展开科研方法训练。他们认为,本科生科研方法训练课开设得越早,越能有效提高本科生的学术修养,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参与科研活动。

2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科研基本方法第3篇

(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史

(二)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1.基础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现探索领域的任何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

研究内容:

保持人体健康的规律,健康指标的分子基础,人体功能与结构的研究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衰老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

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2.应用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但考虑到特定的实际目的。

研究内容:

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治疗及预防效果,!的机制研究

为实验研究需建立的动物模型、细胞株的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考核防治效果的方法学研究

寻找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医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医用材料的机体相容性的机制研究

3.实验发展研究:

又称开发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新方法,或为了对现有进行重大改进的创造性活动。

研究内容:

有关疾病的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

有关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器械、新试剂、新医用材料、实验室样品研制

有关药物的资源调查、植物药的试验

其它分类方法: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

按研究目的:

描述性(记述性)研究:客观描述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或特征,如个案报道

阐述性研究: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如论着

按研究深度和广度:

基础性研究:如遗传基因的研究

临床应用研究:如新药的临床观察

按学科范围:

专科研究:局限于专科某领域内

多学科研究:涉及多个学科

边缘学科研究:介于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处的研究

按研究的主要形式:

分析性研究:将研究对象从总体联系中分解出若干分支,然后同时或逐个进行分析

综合性研究:在逐个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综合认识,揭示整体联系

按研究方法:

Ⅰ型研究:随机、对照研究

Ⅱ型研究:队列(组群)研究

Ⅲ型研究: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研究

Ⅳ型研究:叙述性研究和专家评论

(三)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研究课题的选定

搜集阅读文献

提出设计与假说

制定科研计划

申报研究课题

进行实验与观察

搜集科学数据与材料

整理加工及统计学处理

形成科学概念和结论

撰写论文并发表

鉴定成果与推广应用

二、医学科研选题

(一)选题在科研工作中的意义

(二)选题的原则(6原则)

1.科学性:必须要有依据,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性

2.创新性:充分了解本课题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水平,是选题的首要前提

3.适用性:实际、需要、适当

4.目的性: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5.可行性:研究课题主要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试剂、经费来源等

6.效益性:基础研究要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应用性研究要有应用前景,具有可开发性和可推广性

(三)选题的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和确立选题的过程

(四)选题的方法

1.前瞻性研究: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是严格按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获得的,确定选题不受既往积累资料的限制,故选题有极大的活动度和随意性。

(1)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2)在阅读文献资料中选题

(3)重复前人实验研究选题

2.回顾性研究:是对过去某段时间内自己经历的病例资料,或搜集本单位某阶段收治的某种疾病的病例资料作为选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1)总结经验选题

(2)发现新问题选题

(3)总结教训选题

(五)选题的途径

社会需要中

事物之间的联系中

原有理论与新事实不符中不同学说的见解中

不同学科交叉的边缘中

不同的信息渠道中

(六)选题的应用

1.病因学研究选题(病因)

病因学研究选题

并存病的因果效应研究选题

致病因素的量与病研究选题

2.诊断性试验研究选题(诊断)

诊断标准选择研究选题

3.疾病治疗性研究选题(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它治疗、预后治疗

4.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选题(预后)

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选题

药物不良反应远期效应研究选题

三、医学文献检索

(一)文献的分类

1.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凡以作者本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创作的原始论文,不管引用或参考了他人的着作或文献资料,均属一次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研究 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

2.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编制而成,以检索工具的形式发表,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献:是在广泛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概括、分析与综合而成,包括综述、述评、进展以及年鉴、手册、教科书、指南、辞典等

4.零次文献:在形成一次文献之前的信息、知识,即尚未形成文字记载或未公开发表的材料,包括书信、手稿、记录或口头交谈等

按出版形式分类:

图书、期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档案等

按文献载体分类:

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机读型、光盘型、电子网络型

(二)检索工具

1.书本型检索工具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荷兰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

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2.光盘型检索工具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

中文期刊数据库

MEDLINE光盘检索数据库

3.计算机联机检索工具

美国MEDLARS系统,其中MEDLINE是最大、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的数据库

PubMed是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附属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研制开发的免费网络检索系统

网址略

三大检索系统: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EI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

(三)文献检索途径

根据文献特征标识查找文献

1.从文献外表特征查找文献:题名途径、着者途径、序号途径

2.从文献内容特征查找文献: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关键词途径、分类主题词途径(四)文献检索方法

1.工具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包括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

2.追溯法:又称引文法,从已知文献的参考文献入手,逐一追查原文,再从这些原文的参考文献中逐一扩大检索范围

3.循环法:工具法和追溯法相结合,也称分段文献检索法

4.浏览法:直接浏览尚未收编到检索工具中的原始论文

(五)文献检索的过程与步骤

四、医学科研课题申请

(一)科研课题申请渠道

1.国家科技部项目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技术创新工程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高新技术发展规划(“863”计划)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

火炬计划

星火计划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面上项目

是主体项目类型,包含自由申请、高技术探索、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四种类型

资助年限为3年,平均资助强度为每项20万元

(2)重点项目

招标定向申请

研究周期为3-5年,平均资助强度为150万元

(3)重大项目

统一规划,分批立项,定向招标

资助年限5年,平均资助强度为500万元

(4)专项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高新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课题专项基金

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

主任基金

3.省(市)级科研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社会发展重点科技项目

4.部级科研项目

卫生部科研基金、教育部重点科研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

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5.局级科研项目

市教委科研基金、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各医科大学科研基金

6.区级科研项目

区卫生局、区科委科研基金

7.单位科研项目

(二)申报书的填写

1.项目名称

紧扣项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体现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引起评审专家的兴趣和共鸣

最多不超过25个字

2.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或开发研究

3.申报学科

可填写2个,名称1为主,名称2为辅

要与申报课题的内容相符

了解所在学科的资助特点

权衡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所处位置

可能被重视或感兴趣的程度

了解该学科组的竞争力和对手的情况

4.申请金额

了解可能资助的强度,确定申请金额

实事求是,按照项目的实际开支而定

5.起止年月

一般2-3年,重大项目3-5年

起始时间从申报的次年1月开始,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6.项目组主要成员及分工

按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

知识结构和实验技能人员结构合理,既有设计指导者,又有工作主要操作者,还应有必要的辅助人员

不要拼凑,无需挂名

一般项目5-6人,重点项目和合作项目适当增多

签名及身份证号码

7.项目的研究意义

基础研究:着重论述项目的科学意义

应用基础研究:着重论述其应用前景

应用研究:着重论述预期可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掌握最新文献资料

全面分析和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阐述和分析“空白点”

形成清晰严密并合乎逻辑的假说和设想

9.参考文献

一般列出10-20篇

紧密结合内容

要求近3年文献

10.研究目标

是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项目申请的精髓

研究目标要准确、具体、明确、可行,突出创新

预测要有根据,切合实际

“大课题大目标,小课题小目标”

11.研究内容

是实现研究目标所进行研究的范围、内容和考核指标

从哪几个方面论证研究目标?

从哪个角度、哪些范围、那个水平进行研究?

每个方面选择什么可供考核的技术或经济指标?

1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核心技术环节或要突破的主要理论问题

关键问题不能太多,最多2-3条

13.研究方法

科学估计样本量大小

试验对象的选取标准

分组的原则、名称和方法

处理方法、疗程、剂量

14.技术路线

进行实验的程序和操作步骤

按实验过程依次摘要叙述,关键点清楚,具有可操作性

对步骤明确、连贯、相互关联紧密的技术路线可采用流程图或示意图

15.实验方法

是技术路线中实验内容的分段说明

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和依据

实验条件

实验处理因素

实验数据的纪录和保存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统计工具和软件名称

16.可行性分析

对技术路线中关键步骤、关键技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或自我评价。

17.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在选题、设计、方法、路线、成果、应用等方面与众不同之处,突出自己的特色

创新点应具有必要性

创新点不可过多,一般2-4条

18.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按技术路线对研究内容进行阶段性安排

一般以年度或3、6个月为单位

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应具体、可行,并有明确、具体、客观的进度考核指标

19.工作积累和工作成绩

与申请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基础,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必要的预实验结果。

实验条件:科研设计中已具备的基本实验条件,包括大型仪器,关键的试剂药品

技术条件:课题负责人及其主要成员的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和能力

20.经费预算

(1)科研业务费

测试、计算、分析费

国内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费

论文印刷、出版费

仪器有偿使用费

水、电、煤气费

(2)实验材料费

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购置费

实验用动植物购置和种植、饲养费

标本、样品采集加工、包装运输费

(3)仪器设备费:

本项目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运输和安装费

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和加工费

(4)实验室改装费

为改善实验条件进行的简易改装所需费用

(5)协作费:

专指与外单位协作承担项目的研究,在实验工作中开支的实验经费

(6)项目组织实施费

指按规定受资助单位提取的管理费,一般不超过项目经费的10%

研究工作中所需水、电、气费的补贴

组织的评议、验收和其它活动开支

按有关规定支付评议、验收人员的劳务酬金

五、临床医学科研方法

临床医学科研是指以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科研,出发点在于阐明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自然病程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包括微观和宏观两方面。

微观:以人体标本为观察对象,实验室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果通过实验和仪器阐明,如生化、病理、免疫、电镜等

宏观:以人群为观察对象,以临床观察和统计学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如临床资料分析、经验总结、临床试验等

(一)临床医学科研的特点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涉及到医德和伦理学问题

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内容广泛,涉及学科众多

(二)临床医学科研主要内容( DME )

临床科研设计(design)

1.临床科研设计原则(4原则)

(1)对照原则:

①为何设对照:

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消除和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②对照方法:

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同时自身对照、处理前后自身对照、交叉对照)

相互对照

历史对照

(2)随机化原则:

①为何随机化:

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提高组间的均衡性,使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②随机方法:

抓阄、摸球、抽签

应用随机数字表

应用随机排列表

(3)重复原则: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的过程,是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又一种方法。

(4)医德与医学伦理学原则:

赫尔辛基宣言

2. 临床科研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1)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选题立题:

(2)选择最恰当的设计方案:

病因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

诊断试验: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序贯试验

疾病预后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

罕见病介绍:病例报告、病例分析

(3)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受试对象:纳入对象及标准、排除对象及标准

(4)设计合理的对照

(5)抽样与分组尽可能采用随机化

(6)盲法的应用

单盲:研究对象(病人)

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执行者(病人和医生)

三盲:研究对象、研究执行者和资料分析者(病人、医生和研究者)

(7)科学估计样本量:

所比较的两个总体参数间差值、总体标准差、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的概率、把握度、单侧或双侧检验等

(8)试验因素标准化、量化并尽可能简单化

(9)试验观察的周期要合适

(10)选择正确的资料分析和统计学方法

临床科研测量(measurement)

是指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临床科研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与现象,就是观察指标的选择

1. 指标选择原则:目的性、客观性、准确性、可测量性

2. 测量指标的种类

(1)临床指标:尽可能选择硬指标

硬指标:死亡、病残、存活、痊愈

软指标:减轻、好转、恶化

(2)生物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如血糖、心功能

(3)生活质量指标:健康问卷、测试生活质量

(4)卫生经济学指标:费用测算指标、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临床科研评价(evaluation)

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用这些标准去评价各种临床科研活动,就是鉴定课题实施后所获得的结果、结论、观点等

是否反映客观实际而具有真实性?

是否能得以重复而具有可靠性?

是否可在临床推广而具有适应性?

评价内容:

(1)临床意义的评价

(2)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

(3)卫生经济学评价

六、医学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方法

(一)医学论文的分类

1.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献。

2.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包括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3.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察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造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纪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包括论着、病案报告、病例讨论、教训分析、短篇报道、综述与讲座

(二)论着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

1. 标题(title)

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

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2. 作者署名(author)

(1)作者署名的意义

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

  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

文献检索的需要:着者检索

明确着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2)作者署名的原则

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

(3)作者署名的要求

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3. 摘要(abstract)

(1)摘要内容和格式

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方法(methods) 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

结论(conclusions) 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2)摘要的写作要求

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

格式规范化

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

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

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4.关键词(key words)

(1)关键词格式

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

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

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

5.引言(introduction)

(1)引言的基本内容

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

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现状和研究动态

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

(2)引言的写作要求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

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

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

6.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1)实验对象

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

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

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

(2)实验仪器

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

(3)实验材料

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

(4)实验方法与条件

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

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医学专用方法、标本制备过程

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记录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

(5)统计学方法

7. 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

(1)结果的内容

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

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

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

(2)结果的写作要求

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

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

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8. 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 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

(1)讨论的内容

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

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

对意外的发现进行分析、假定或说明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对同类研究课题的展望或建议,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设想

(2)讨论的写作要求

内容从实验结果出发,紧扣课题主题,不可主观推测,或超越结果范围凭空想象

用科学的理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对前人工作集中概括,防止与自己的结果混为一谈

忌重复叙述实验结果,或写成文献综述

如讨论问题有几个方面,可按结果顺序分段撰写

9. 结论(conclusions)

结论又称总结、小结或结语,是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参照前人结果对全文作出恰如其分的概括或总结。

结论的内容: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有何新见解,有哪些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10. 致谢(acknowledgements)

致谢是以书面形式对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中给予帮助者的肯定和感谢

致谢的对象和范围:

对论文的选题和撰写修改给予指导或提出重要意见的人

对给予经费赞助的单位、团体或个人

提供实验材料、仪器及给予其他方便的人

论文中数据、图表、照片的提供者

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着录参考文献的意义

说明本课题范围内前人的工作成果和背景

表明作者使用参考文献的深度和作者论文本身的起点

反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实的科学依据

表明尊重他人的劳动,也便于读者了解前人在此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和便于读者查阅

(2)着录参考文献的原则

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交流或内部参考资料、学术会议交流论文一般不要引用(正在印刷中的文献可引用)

(3)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温哥华(Vancovour)体系

按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正文中引证时,将其所需的序号标注于所引学者、有关词组或段落相应处的右上角方括号内,书写时,两篇相邻序号或两篇以上不连续序号以逗号分开,如[1,2]、[1,3,7],三篇或三篇以上连续的序号,只写始末序号,中间用范围号(——)连接,如[1——3].

  温哥华(Vancovour)格式:

期刊格式:作者。 文题。 刊名,年份;卷(期):起页——止页。

书籍格式:作者。 书名。 版次。 出版地:出版商,年份;起页——止页。

(4)着录参考文献时注意事项

不同期刊格式要求不同,建议投稿前仔细阅读投稿须知

严格按照格式要求,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作者姓名注意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空一格。外国人名惯用姓全写,首字符大写,名仅列出字首第一个字符,大写;中国人名则写全称

1——3名作者时,要求将作者姓名都列出,中间加逗号;3名以上作者时,要求列出前3名作者的姓名,中间以逗号隔开,后加等。(et al.),近年来有将所有作者列出的趋势

引用外文期刊名称要缩写名称,中文期刊写全称。

(三)病例报告的写作

病例报告是针对发生在临床上的特殊病例,将其病情、病理、诊断、治疗中对医学科研或临床有意义的部分,作详细报告、分析的一种医学论文写作体裁,又称为病案报告。

病例报告基本写作要求

1.题名

受试对象+处理因素+文章写作方法(如报告、分析等)

2.前言

叙述内容的历史背景、病例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3.病例介绍

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辅助检查资料、病理资料

4.讨论

以文章报告的病例为基础理论,以文献资料为佐证论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作为文章的论点

(四)综述的撰写

综述是对大量原始文献中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加以归纳、整理、综合、评述,是一种特殊类型学术论文体裁。

1.综述和述评

综述是对某阶段、某学科的一个领域的发展动态和信息做“综”和“述”,目的是使自己或帮助别人,概括了解某科研领域的历史背景、科研现状、实践水平、动向和趋势。

述评则重在对某学科领域现阶段的发展、争论以“述”和“评”的形式做综合评论,并展望科研动态,旨在指导或了解当前科研方向。

2.综述的选题

应约写稿

开展临床工作需要

为开展科研工作

为撰写医学论文

3.综述的写作要求

(1)题名

课题名+现状与进展,如展望,现状,争论,认识,发展趋势

(2)前言

文章叙述内容的历史背景、作者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3)正文

无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要表现综述的

新:内容新颖,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全:查阅文献资料全

综:必须查阅到的原始论文的论点和论据

顺: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4)小结

对正文部分的扼要总结,可有结论性回答,发展方向和展望

(5)参考文献

综述引用的参考文献一定是自己亲自查阅的,不可引用二次文献所引用的文献

一般20-30条

原则上要求最新文献,如近3-5年内文献

(五)医学论文的投稿

1.医学期刊的选择

(1)按医学期刊分类选择

综合指导类(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学术类(学报、医学临床杂志期刊)

技术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检索类(医学文选)

科普类(大众医学)

(2)按医学专业选择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内、外、妇等各专业)

预防医学

(3)按期刊水平选择

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高校图书馆依据期刊的被索引文献量、被摘量、载文量、影响因子等统计结果评选

引文源期刊:由国家科技情报研究所依据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载文量的地区分布、期刊国际化程度等指标统计分析

部级杂志:非正规分级方法,包括“中华牌、中国牌、实用牌”等

其它医学杂志:

2.投稿要求(温哥华格式第5版)

(1)文稿所有内容均应隔行打印

(2)稿件中每一小节或组成部分都要另页开始

(3)文稿顺序为:文题页、摘要和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表格(每一表格为一页)、图注

(4)图及照片大小不超过203mm*254mm(8 *10英寸)

(5)如果文中需要已经发表的资料或能辨认的人体照片,则需要附上相应的书面同意利用的材料

(6)附寄版权转让及其它相关文件

科研基本方法第4篇

(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史

(二)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1.基础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现探索领域的任何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

研究内容:

保持人体健康的规律,健康指标的分子基础,人体功能与结构的研究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衰老过程的规律及分子基础

人体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电子学

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2.应用研究:

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但考虑到特定的实际目的。

研究内容:

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治疗及预防效果的机制研究

为实验研究需建立的动物模型、细胞株的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考核防治效果的方法学研究

寻找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医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医用材料的机体相容性的机制研究

3.实验发展研究:

又称开发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知识,为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新方法,或为了对现有进行重大改进的创造性活动。

研究内容:

有关疾病的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

有关新药物、新生物制品、新器械、新试剂、新医用材料、实验室样品研制

有关药物的资源调查、植物药的试验

其它分类方法: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

按研究目的:

描述性(记述性)研究:客观描述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或特征,如个案报道

阐述性研究: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如论着

按研究深度和广度:

基础性研究:如遗传基因的研究

临床应用研究:如新药的临床观察

按学科范围:

专科研究:局限于专科某领域内

多学科研究:涉及多个学科

边缘学科研究:介于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处的研究

按研究的主要形式:

分析性研究:将研究对象从总体联系中分解出若干分支,然后同时或逐个进行分析

综合性研究:在逐个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综合认识,揭示整体联系

按研究方法:

Ⅰ型研究:随机、对照研究

Ⅱ型研究:队列(组群)研究

Ⅲ型研究: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研究

Ⅳ型研究:叙述性研究和专家评论

(三)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研究课题的选定

搜集阅读文献

提出设计与假说

制定科研计划

申报研究课题

进行实验与观察

搜集科学数据与材料

整理加工及统计学处理

形成科学概念和结论

撰写论文并发表

鉴定成果与推广应用

二、医学科研选题

(一)选题在科研工作中的意义

(二)选题的原则(6原则)

1.科学性:必须要有依据,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性

2.创新性:充分了解本课题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水平,是选题的首要前提

3.适用性:实际、需要、适当

4.目的性: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5.可行性:研究课题主要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试剂、经费来源等

6.效益性:基础研究要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应用性研究要有应用前景,具有可开发性和可推广性

(三)选题的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和确立选题的过程

(四)选题的方法

1.前瞻性研究: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是严格按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获得的,确定选题不受既往积累资料的限制,故选题有极大的活动度和随意性。

(1)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2)在阅读文献资料中选题

(3)重复前人实验研究选题

2.回顾性研究:是对过去某段时间内自己经历的病例资料,或搜集本单位某阶段收治的某种疾病的病例资料作为选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1)总结经验选题

(2)发现新问题选题

(3)总结教训选题

(五)选题的途径

社会需要中

事物之间的联系中

原有理论与新事实不符中不同学说的见解中

不同学科交叉的边缘中

不同的信息渠道中

(六)选题的应用

1.病因学研究选题(病因)

病因学研究选题

并存病的因果效应研究选题

致病因素的量与病研究选题

2.诊断性试验研究选题(诊断)

诊断标准选择研究选题

3.疾病治疗性研究选题(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它治疗、预后治疗

4.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选题(预后)

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选题

药物不良反应远期效应研究选题

三、医学文献检索

(一)文献的分类 1.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凡以作者本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创作的原始论文,不管引用或参考了他人的着作或文献资料,均属一次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

2.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编制而成,以检索工具的形式发表,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献:是在广泛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概括、分析与综合而成,包括综述、述评、进展以及年鉴、手册、教科书、指南、辞典等

4.零次文献:在形成一次文献之前的信息、知识,即尚未形成文字记载或未公开发表的材料,包括书信、手稿、记录或口头交谈等

按出版形式分类:

图书、期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档案等

按文献载体分类:

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机读型、光盘型、电子网络型

(二)检索工具

1.书本型检索工具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荷兰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

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2.光盘型检索工具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

科研基本方法第5篇

[关键词]创新科研训练 PBL模式 本科生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59-02

一、引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与实施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公布为标志,旨在探索以本科学生为对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并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创新训练和培养,达到培育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养的目的,着力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通常以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小组形式独立完成某项科研项目的启动、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报告撰写等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然而,也应看到由于大学学科及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学生素质和接受能力的高低以及大学办学条件的差异,使得针对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或方法上存在着不同做法和理念。[1] [2]因此,积极探索操作性强、实用的本科生创新科研及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对达到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多届创新科研训练小组的指导实践体会,认为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以下简称PBL模式)同样适用于大学本科生的创新科研训练教学,但为保证和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并使之成为可普适的创新教育方法,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主题确定

众所周知,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3],其源自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1969年所创立的针对医学院学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的铺展方式是以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评教为导向而将两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不断应用与演化,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各学科都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如前所述,目前国家所倡导并推行实施的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这其中既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更要求理论分析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研训练。由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主要的受众群体侧重于大学本科第二、第三年级学生(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这一阶段的本科生刚刚接受了大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专业知识的灌输,且以书本知识的获取为主,习惯了传承性、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思维性、探究式的科研创新训练基本上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期限范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某科研项目的前期调研、方案制订与实施、研究成果(报告)总结撰写等训练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特指人类对自然现象或规律进行的摹写,或者使其抽象化并根据存在于其中的规律性合理地认识其中的规律性[4],这种认识过程显然要依据一定的模式或方式来实现。PBL模式的可取之处也正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因为,科学研究中问题的发现或识别是开启研究的第一步。鉴于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已从传授知识的本身逐步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转换,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般科学研究活动所要具备的基本功。由于PBL实施模式基本上是依托指导教师从事的相关科研活动进行,对于教师而言,所指导的创新小组要实现的目标相对比较明确。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让参与科研活动的创新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清楚了解他或她受此训练后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个个“打酱油”的结果。因此,对于参与者而言,问题一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所做科研活动应该解决的问题;第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掌握从事一般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只有学生明确了创新科研训练要达到的这一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科研训练的开展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

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原因在于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实施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虽然这些学生已经具备或掌握了基础的专业知识,但就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而言,依然处于空白阶段,这就需要指导教师采用“手把手”的方法让学生详细了解并“按部就班”地执行,以便让学生在达到所应该达到的目标之后,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在笔者经历的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实践活动中,就将过程细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研究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基础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方式>理论依据>重点关注>结论(报告)

在上述每个步骤中,笔者都为每个学生以“量身定做”的方式列出了详细的“操作”细节,并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质疑过程的细节。因为质疑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有问才有探究,有探究才能解决问题。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两方面取得平衡。

四、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成果的表达

不同于PBL模式下采用的笔试或口试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某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方法。其检验方式应与其他方式有所区别。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注重“学习”科研,所以,不宜以学术文章的形式来作硬性要求。相反,撰写科研报告不失为检验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完成状况的较为理想形式,也是PBL模式的最后环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注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过程和目的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科研报告的编制或撰写对于参与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们而言,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这也需要指导教师给出一个一般性的编写原则,从而让学生把通过创新科研训练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化、系统化。下列编写大纲可满足要求,即题目>研究现状与意义>基本研究方法>论证>结论>参考文献。

五、结论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下国家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多期创新小组的实践结果表明,PBL模式的采用对创新小组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有益的借鉴作用。以笔者指导的两个创新小组为例,第一小组(5人)中除一人因家庭原因参加工作外,其余4人均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迈出了职业科研生涯的第一步。第二小组(5人)成员均对从事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备战考研。每个成员所写的创新科研报告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析[J].高教探索,2014(10):36-37.

[2] 潘承怡.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TRIZ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1):1-2.

科研基本方法第6篇

【关键词】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医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教学方法设计最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它是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传统的大学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以讲解灌输式教学为主,在结构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和优化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重质量、高效率的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1  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简述

1.1  概述

优化的教学方法并非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由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全面动态地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选择某个具体条件下的优化方案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的最佳效果的过程。

1.2  设计思路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系列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要设计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并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优劣,以反馈、修正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见图1。

2  设计准备

2.1  分析和分类教学内容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本科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一定的界定。对于大纲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解为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解决5种类型[1-2]。

2.1.1  事实 

指一些术语。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名医、名著、重要事件、学说历史沿革等。这些在“绪论”和各节“概述”中多见。

2.1.2  概念 

指将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进行归类,用来表征这种事物属性的名词。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2.1.3  技能 

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诊断内容。

2.1.4  原理 

指把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陈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辨证方法、诊治思路等。

2.1.5  问题解决 

指发现问题、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的程序与方法。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内容。

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上5方面不仅细化了知识点,也有助于捋顺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奠定基础。

2.2  确定教学目标

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级,由于这些词语说明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太笼统、太抽象,因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估不能起指导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采用具体的、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因此,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可以把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每节教学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层次[3-4]。

2.2.1  记忆 

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从特殊事实到复杂理论的大范围的材料回忆。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记住一些知识。

2.2.2  理解 

指对各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某些知识点,并能对其做出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2.2.3  应用 

指在新的具体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材料的能力,包括对规律、方法、概念及原理的应用。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疾病的诊治问题。

2.2.4  分析 

指将知识材料分解成为各个成分,进而理解其组织结构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

2.2.5  综合和评价 

指将各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以及按特定目标判断知识材料价值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对有些观点进行评价并挖掘新知。

2.3  构建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

根据上述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高低,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构建两者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见图2。

二维层次模型展示了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上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15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步都不能遗漏,后一步的学习都是以前一步为基础。“事实”的学习处在“记忆”的层次,“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层次,“技能”的学习则需要达到“应用”的层次,“原理”的学习应达到“分析”的层次,而“问题解决”的学习则要达到“综合”与“评价”的认知层次[5-6]。

3  设计教学方法

3.1  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3.1.1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对认知、理解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选择教学信息传输量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图示讲授法和讲演法等;对于应用、分析中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引导式讲解、分析法和应用法等;对于综合评价高级层次的教学目标,通常选择发现式教学法、探究法等。

3.1.2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描述性内容,选用直观教学法;对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分析讲解、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规律性较强、发展成熟的内容,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而对于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法等。

3.1.3  多种方法优化组合 

以教材的“节”为单元,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内容-目标”确定教学方法,注重方法间的衔接,突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3.2  具体的教学方法

3.2.1  课堂播放教学法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显示、演示及表演等形式,借助播放媒体教学教材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师生间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模式。在课堂播放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提示法。教师在演播前和在学生的视听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达到什么目的,还要及时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②解说法。教师在采用无声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边演示边解说,解说与演示的画面应密切配合。③综合法。教师在教学中,将现代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使二者扬长避短,互相配合。④情境法。教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再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⑤示范法。教师利用视听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直观、典型的学习范例,提供给学生仿效或学习,以便加速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3.2.2  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由大化小、由浅入深地向学习者清晰地展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求解答或教师通过媒体给出解释和答案[7]。

3.2.3  启发式教学法 

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8]。

3.2.4  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出探究目标,即授课的中心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假说和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并大胆地猜想,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验证,检验是否正确。最后,对学生的讨论和发现去粗取精,总结提高[9-10]。

3.2.5  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教学。随着中医教育的学院化、扩大化,学生深入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逐渐减少。利用多媒体,采用“虚拟案例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就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11]。

以上5方面的教学方法,既相互独立,又渗透互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过程。

4  进行教学评价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目前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评价主要表现为随堂测试(如课堂提问)、阶段测试(如单元考试)和结课测试(如期末考试)3种形式。由于对教学内容分析、分类不够详尽,对学生学习的细节知识点要求不明确,所以,这些测试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测试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效果,不能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评价参考。

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详尽、客观、规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标准、权重系数和评判等级4个要素。其中的评价指标项目就是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要规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权重和量化方法。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结构化的观察表和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态度、行为、意见等反馈信息),并形成与评价指标项目严格对应的阶段性和总结性测试资料,以此实施教学评价。然后收集这些资料,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挖掘,判断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的效果,以便修改、更新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12]。

5  结语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它具有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双重属性。采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能使抽象、艰深的知识更有效地被学生融会贯通,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个方法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256.

[2]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242-244.

[3] anderson lw,krathwohl dr.taxonomy for learing,teaching,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bridged edition.)[m].new york:longman,2001.38-62,63-92.

[4] krathwohl dr.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an overview [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212-218.

[5] 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1.

[6] 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7] 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24(6):51-52.

[8] 第五红艳.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专辑):317-319.

[9] 冯德福,张会明.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法[j].数学教学通讯, 2003,29(9):27-28.

[10] 马长清,向 一.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o03, 19(2):28.

科研基本方法第7篇

【关键词】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医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教学方法设计最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它是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传统的大学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以讲解灌输式教学为主,在结构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和优化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重质量、高效率的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1 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简述

1.1 概述

优化的教学方法并非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由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全面动态地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选择某个具体条件下的优化方案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的最佳效果的过程。

1.2 设计思路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系列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要设计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并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优劣,以反馈、修正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见图1。

2 设计准备

2.1 分析和分类教学内容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本科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一定的界定。对于大纲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解为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解决5种类型[1-2]。

2.1.1 事实

指一些术语。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名医、名著、重要事件、学说历史沿革等。这些在“绪论”和各节“概述”中多见。

2.1.2 概念

指将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进行归类,用来表征这种事物属性的名词。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2.1.3 技能

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诊断内容。

2.1.4 原理

指把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陈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辨证方法、诊治思路等。

2.1.5 问题解决

指发现问题、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的程序与方法。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内容。

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上5方面不仅细化了知识点,也有助于捋顺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奠定基础。

2.2 确定教学目标

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级,由于这些词语说明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太笼统、太抽象,因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估不能起指导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采用具体的、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因此,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可以把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每节教学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层次[3-4]。

2.2.1 记忆

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从特殊事实到复杂理论的大范围的材料回忆。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记住一些知识。

2.2.2 理解

指对各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某些知识点,并能对其做出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2.2.3 应用

指在新的具体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材料的能力,包括对规律、方法、概念及原理的应用。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疾病的诊治问题。

2.2.4 分析

指将知识材料分解成为各个成分,进而理解其组织结构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

2.2.5 综合和评价

指将各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以及按特定目标判断知识材料价值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对有些观点进行评价并挖掘新知。

2.3 构建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

根据上述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高低,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构建两者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见图2。

二维层次模型展示了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上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15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步都不能遗漏,后一步的学习都是以前一步为基础。“事实”的学习处在“记忆”的层次,“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层次,“技能”的学习则需要达到“应用”的层次,“原理”的学习应达到“分析”的层次,而“问题解决”的学习则要达到“综合”与“评价”的认知层次[5-6]。

3 设计教学方法

3.1 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3.1.1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对认知、理解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选择教学信息传输量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图示讲授法和讲演法等;对于应用、分析中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引导式讲解、分析法和应用法等;对于综合评价高级层次的教学目标,通常选择发现式教学法、探究法等。

3.1.2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描述性内容,选用直观教学法;对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分析讲解、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规律性较强、发展成熟的内容,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而对于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法等。

3.1.3 多种方法优化组合

以教材的“节”为单元,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内容-目标”确定教学方法,注重方法间的衔接,突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3.2 具体的教学方法

3.2.1 课堂播放教学法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显示、演示及表演等形式,借助播放媒体教学教材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师生间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模式。在课堂播放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提示法。教师在演播前和在学生的视听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达到什么目的,还要及时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②解说法。教师在采用无声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边演示边解说,解说与演示的画面应密切配合。③综合法。教师在教学中,将现代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使二者扬长避短,互相配合。④情境法。教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再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⑤示范法。教师利用视听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直观、典型的学习范例,提供给学生仿效或学习,以便加速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3.2.2 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由大化小、由浅入深地向学习者清晰地展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求解答或教师通过媒体给出解释和答案[7]。

3.2.3 启发式教学法

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8]。

3.2.4 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出探究目标,即授课的中心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假说和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并大胆地猜想,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验证,检验是否正确。最后,对学生的讨论和发现去粗取精,总结提高[9-10]。

3.2.5 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教学。随着中医教育的学院化、扩大化,学生深入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逐渐减少。利用多媒体,采用“虚拟案例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就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11]。

以上5方面的教学方法,既相互独立,又渗透互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过程。

4 进行教学评价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目前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评价主要表现为随堂测试(如课堂提问)、阶段测试(如单元考试)和结课测试(如期末考试)3种形式。由于对教学内容分析、分类不够详尽,对学生学习的细节知识点要求不明确,所以,这些测试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测试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效果,不能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评价参考。

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详尽、客观、规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标准、权重系数和评判等级4个要素。其中的评价指标项目就是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要规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权重和量化方法。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结构化的观察表和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态度、行为、意见等反馈信息),并形成与评价指标项目严格对应的阶段性和总结性测试资料,以此实施教学评价。然后收集这些资料,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挖掘,判断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的效果,以便修改、更新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12]。

5 结语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它具有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双重属性。采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能使抽象、艰深的知识更有效地被学生融会贯通,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个方法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256.

[2]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242-244.

[3] anderson lw,krathwohl dr.taxonomy for learing,teaching,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bridged edition.)[m].new york:longman,2001.38-62,63-92.

[4] krathwohl dr.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an overview [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212-218.

[5] 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1.

[6] 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7] 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24(6):51-52.

[8] 第五红艳.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专辑):317-319.

[9] 冯德福,张会明.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法[j].数学教学通讯, 2003,29(9):27-28.

[10] 马长清,向 一.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o03, 1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