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合集7篇)

时间:2023-08-15 16:55:06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第1篇

(一)信息素质的定义和信息素质的内涵。国际上,信息素养也称为信息素质或信息能力,其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在给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他认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经过训练,掌握了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其基本的思想是: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与技能。这一基本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对于信息素质的研究,人们认同信息素质是信息用户根据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对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的技能。国内学者对信息素质内涵的研究各有特色,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陈爱璞将国内关于信息素质概念内涵研究归结为二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三要素、四要素、六要素等方面。2周均兵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除去语言表述上的分歧以及“语义”意义上的重叠,国内学者基于内容特征的信息素质概念建构可大致归纳为以下6个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且关联紧密的部分,即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伦理)。[33对信息素质内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国家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委员会、国家信息论坛在布拉格召开了信息能力专家会议,讨论并发表的《迎接有信息素养的社会》的布拉格宣言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人对信息重要性和需要的知识,以及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确定、查询、评价、组织和有效生产、使用与交流信息的能力,这是有效进入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信息素质的描述,它向我们传达了关于信息素质更为深刻的内涵,即对信息素质的理解已不仅是人所具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等,而且是人(信息主体)所拥有的进入信息社会所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划分为多个层次进行。刘崇欣与安娜都提出,应根据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将信息素质教育分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层次,分别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曾晓牧提出由基础信息素质教育、通用信息素质教育和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组成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涂颖哲提出从理论、实践和应用三个层次来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杨勇提出,应用构建主义来策划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初级层次构建学生的信息意识,中级层次构建学生的专业信息知识体系、形成相应的信息能力,高级层次构建综合性信息知识体系。¨具体到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针对高等学校的教育、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等。这与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集中于高校,并依托于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密不可分。如符绍宏提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环境改变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信息需求日渐提高的今天,信息素质的培养已远远超越了传统“图书馆利用教育”以及一般的“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范围。_6杨勇则提出,要让大学生懂得作为一个数字时代的人,不能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更应当学会具备走出校门后仍能继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是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即单纯的“灌输型”、“模仿型”简单化教学;在知识的教学中,重视结论的直接呈现、求同思维的培养;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模仿练习,使其熟练化为一种定势的思维模式。国内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也尝试引入新技术和新理论。杨丽认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趋势。涂颖哲则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并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信息素质与《船舶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整合式教学实践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黄如花与张建国等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二、与信息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理论

(一)知识的构成要素

关于知识的构成要素,自古以来便是众说纷纭。陈洪澜综合多个学派的研究,提出知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经验、信念和信息。¨9皿七。知识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消除人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消除了“不确定性”的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知识。知识和信息在内容上有共性,作为认识对象的信息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具有主观性,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关系的反映。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体发出的信息并非能完全为主体所接收,接收到的信息也并不一定都能转化为知识,只有当主体理解了信息的意义和内涵时才能把信息称之为知识。简单地说,知识是从信息提炼中得到的精华部分,提炼的过程就会有经验与信念参与其中。_9信息素质教育中,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是信息,这些信息需要被学生接收并转化为知识,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但这个过程的发生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首先学生需要产生参与信息素质教育的需求,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切身理解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有了这样的信念,学生才有可能从信息生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和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这才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知识的分类

1.依据知识效用分类。知识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多种多样,早期的知识分类大多是按照知识的用途进行分类的。因此,我们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更广泛的领域选取教学素材。早在2003年的《布拉格宣言》中就曾经提出,信息素质是终生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的信息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基于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

2.依据知识表征分类。知识表征是人类认知的基础,讨论的是信息如何转化为符号并与已经存储在大脑中的其他事物相结合的问题¨0l。在考察人类知识本质、起源和局限的哲学分支——认识论中,对“知道是什么”和“知道怎样做”进行了区分,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进行的更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程序性知识是个体掌握了一套能够支配其行为的程序。在两者的关系方面,概念和规则既是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也是程序性知识的核心成分。前者侧重于说明由概念和命题构成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后者重在阐述概念和规则如何支配人的行为,使概念和规则由陈述性形式转化为支配人的行为的程序。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就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知道某一规则并能陈述该规则,就是学习者了解自己将要掌握的规则并能将其陈述出来的过程。第二阶段,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由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第三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表现为规则不必挂在嘴边,而是高度内化,自如地指导人的操作。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更侧重于哪一个类型的知识。从信息素质的定义和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质是一种技术或者技能,它更侧重于概念和规则的运用。因此,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在课程设计等方面突出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特点,以避免刻板的照本宣科,从而使教学过程止步于陈述性知识的教授,而更重视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三、提高信息素质教育效果的几点认识

(一)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念

首先,作为信源的教师,或者说信息素质教育任务的承担者,将自己的知识以信息的形式传递给信宿,即学生,学生在信念的支持下接收信息,并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两种信念的支持,即相信信息素质教育中所传授的知识是有用的信念和接受信息素质教育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实际使用技能的信念。最后,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素质教育后,掌握相应的技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经验中不断总结,并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在信念部分,“相信有用”和“学会使用”两个信念的建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要使学生建立“相信有用”的信念,就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学习的信念,并对信息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从而形成知识。同时,要使学生建立“学会使用”的信念,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到信息素质教育最终要完成程序性知识教育的教学任务,建立起完整的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接收信息,有目标地进行思维加工,以完成有效的学习过程。

(二)改进课程设计

目前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课主要开设在大学,这一现状一方面使教育者容易将教学内容集中于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和高校学生学习中可能产生的信息需求上,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缺乏完善的、体系化的信息素质教育,使信息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两种现象在现行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发生冲突,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传授的,从而造成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缺乏重视。另外,从目前信息素质的研究来看,很多学者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视为同一概念,比如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作为教育内容,并根据高校学生的年级进行分层次的教育,这也是造成学生忽视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原因。我们探讨的信息素质的内涵,不论分为二要素、四要素甚至二十要素,这些都是构成信息素质内涵的构成要素,它们的意义在于作为客观的评价指标对信息素质进行评价,而并非能够作为独立的教学单元,亦非能够按照层次来进行排列的教学体系。因此,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信息素质作为终生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以此为起点来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对此,可以参考知识效用的分类,从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等不同层面来安排教学内容,打破当下信息素质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的局限。一方面通过对知识效用的分类,还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有效的层次划分。另一方面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实用和休闲生活方面的信息素质教育,使学生从生活的层面体会到信息素质教育的实用性,由浅入深地建立起提高信息素质的坚定信念。只有以此信念为支撑进入相对繁琐、抽象的高年级的学术知识的信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才能以更加认真的心态进行学习,从而保证信息素质教育的成效。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第2篇

【关键词】高职干部教师 企业文化素质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10-03

企业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文化素质中最重要的核心素质,致力提升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势必依赖一支“文化自觉,文化立业,文化育人,文化创新”的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为了解现今高职院校干部教师企业文化素质现状,寻求高职院校提升干部教师企业文化素质的路径,本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了数次调研,以下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课题组调研自2012年10月开始,调研对象主要面向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数所高职院校干部教师。第一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第二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主要面向高职院校各层干部各专业系部教师,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第三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9月,主要对象为部分新合并的高职院校新建系部专任教师(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港职业学院2014年合并新建教育与艺术设计系等系部),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7份。三次调查问卷回收率为82%。调查者中,专任教师共52人,占63%;校级领导为3人,占4%;中层干部为10人,占12%;一般行政人员17人,占21%。接受调查的高职干部教师抽选比例恰切,结构合理,层次均衡,反映出的高职院校干部教师企业文化素质的层面状况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分析

(一)高职干部教师企业文化素养的状况

第一、二次调查,55份有效问卷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者16人,占27%;具有企业实践经历者37人,占67%,其中大多数企业实践时间仅为1至两周或1至3个月,仅11人企业实践时间较长,为2~3年。第三次调查,27份有效问卷中,从事高职教学工作10年以上者18人,占67%;5至10年为7人,占27%;5年以下者4人,占8%。

问及“你认为高职教师的企业文化素养内涵是什么”,27位专任教师中空题未答1份,回答“不知道”、“不清楚”者15份。两位教师表述为“企业安全文化,环保节能减排文化”等,其余卷面词语为“与时俱进”、“博学”、“团结协作”、“热爱学校”、“将企业精神、企业品格渗透教学”、“学习实践,反省提高”等内容。

问及“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顶岗实践后,您所授课程有否进行改革”,55份问卷空题未答或填写“没有”、“无”的16份,回答“有”、“较浅,很简单”者8人,认为“教改效果好”的仅为7人,部分教师细化表述的改革内容如下“教学中注重结合企业实际岗位所需”、“理论够用为度,实操合用为纲”、“注重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毕业设计内容为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注重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进企业管理文化”,等等。

问及“您认为学校完整的文化建设体系包含哪些方面”,55份问卷15份为卷面空题,2份回答“没想过”、“不了解”。简要表述中多数回答“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人文建设”等,部分表述有“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专业文化”、“实训文化”、“就业文化”等,也有“历史雕塑、长廊、网站宣传”、“创新创业能力”、“思想道德、法制建设”、“知识、技能、素养”等内容。

问及“请用简要的核心词语(3~5个),表述您所理解的企业文化特质的高职课堂教育文化内涵”,55份问卷中19份卷空题未答或表述为“无”、“没想过”,占35%。非空题所选表述词语中,高频率出现的词语依次为“团结、协作、合作”,占33%,“责任、职责”占25%,“高效、效率”占20%,有16%的卷面选写“创新”、“诚信”、“忠诚”、“勤劳”等,14%卷面则表述“安全”、“实践”、“积极”、“激情”,部分卷面为“灵活”、“精心”、“虚心”、“集体”、“目标”、“效果”,等等。

对于“在课程教学内容之外的课堂教学形式方面,您有否有意识地突出与实践过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课堂教育文化体现”一问,55份问卷空题未答或表述为“无考虑”者为24份,而从课堂教学内容渗透角度表述(答未切题)者9份,只写“有”而无具体表述者15份。仅7份占13%的卷面有较明确表述。如一位建筑系教师“建筑工程识图”、“工程量清单计价上机实训”课程所采用的“师结模式、小班制、工程制、手把手教式”。其他卷面表述有“团队合作”、“心理承受”、“文明礼仪”、“班级文化”、“团队文化”、“结合专业课程纪律教育”、“以企业模式组织教学活动”、“以6S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班级”,等等。

对于“您认为您所在岗执教的专业院系,其工程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应是什么”一问,55份问卷11份空题未答,表述“没考虑”者10份,回答未切题3份。答卷中多数表述词为“安全意识”、“质量”、“高效”、“节能环保”等。对于自身所在专业院系的工程文化建设内涵认识,教师们的表述各有特点,如汽车工程系的“汽车现代化”、“新能源新科技”、“汽车时尚”、“汽车创新”等,食品系的 “绿色食品”、“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管理系的“会计能手、企业管家”、“以人为本,有效管理”,机械系的“安全、可持续”、“成本、安全、质量”、“提高效率,自动生产”,建筑系的“自然和谐”、“更高效更节能”,化工系的“绿色化工”,等等。

调查显示,整体层面而言,现今高职院校干部教师的企业文化素质较低,这亦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干部教师职岗职业生涯升位与发展的突出短板。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因素在于,现今高职教育仍大多沿用传统模式,教学体制相对封闭,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差距,高职干部教师与企业文化明显疏离。而大多高职院校现行所实行的“下企业”制度,或受制于企业的开放配合程度,或欠缺于教师自身的诚恳热情,抑或高职院校自身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与评价机制,终使教师与企业的接触始终停留于表面,亲密不显,效果失佳。各种因素均使高职院校干部教师企业文化素质差薄凸显,不尽如人意,更难言在其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与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素质的教育。

(二)如何认识高职干部教师企业文化素质提升的意义

在“对于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体现,即‘企业文化进学校,企业文化进教室、实验室,企业文化进教材’,您的感受心声怎样”一问,55位调查者中30位高职干部教师回答“很强烈”,19人选择“一般感受”,而有6人认为“无所谓”。

对于“您认为高职院校提升教师企业文化素质意义何在”一问,多数教师表达了心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将企业文化精神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合格企业人”,等等。也有占40%的教师表述为“不懂”、“没思考”或空题未答。

就调查结果而言,之所以相当数量高职教师视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视教师自身企业文化素质或高或低无关大雅,这与部分高职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滑坡与其企业价值观的缺失息息相关。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难免使部分高职教师心生浮躁,浅薄短视,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或缺乏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或缺乏终身学习进取提升的雄心和毅力,渐以产生职业倦怠,继而对于与高职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不甚了解,无心从学,更难言认同,终使这些教师自身境界与素养难以与现代高职教育文化发展相谐。在面临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之时而心生困惑,茫然无措。企业文化素养差的高职教师必难以造就高素质的高职学生,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终难以实现。

(三)如何认识提升高职干部教师企业文化素质之途径

1.高职干部教师自我层面的思考。问及“您认为为激发高职学生强烈的职业认同与归属感,作为课堂教育文化的主体,高职教师应注重哪些方面的修炼与打造”,55份卷有8份空题未答,2份表述“没思考”,答未切题者3人,其余42份卷面,强调“教师应更多到企业实践交流,了解企业文化”有21人,表述“教师要着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有14人,强调“应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责任心、敬业感等职业道德”有9人,也有教师表述为“要宽松课堂氛围”、“要了解企业需求”、“要多采用体验式教育方法”,等等。

第三次调查所问及的“您认为高职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渗透企业文化教育”问题,27份卷有8份表述“不知道”,5份仅简单填写“要结合”,其余卷面集中表述内容为“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更多与企业交流,将校企合作项目纳入教学”、“企业文化元素纳入课堂,有机结合”、“以企业模式管理”、“以MBA、EMBA实践案例植入课堂,融入企业文化教育”,等等,也有表述为“学生更多参加社会实践”、“更多聘请兼课老师”等。

2.高职干部教师于学校层面的思考。对于“您认为职业院校育人特色除应体现学校本身育人功能之外,还应注重什么”一问,55份卷有10份为空题未答,9份表述“没考虑”、“不清楚”,25%的表述答卷强调“注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竞争能力”、“岗位精神培育”等内涵,21%答卷表述“以社会用人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国家宏观发展,关注行业产业”等理解,8%答卷表明“注重与企业对接融合”、“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直接为企业工作”等重要性,其余16份卷面则通泛表述为“为人处世”、“责任意识”、“文化修养”、“人文素养”,等等。

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更深层次内涵是什么”问题,55份卷16份空题未答,7份语不切题。表述中有从学校层面思考的,如“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文化融合,文化认同”、“双向参与,培养人才”等;也有从教学层面表述的,如“学做一体,理论联系实际”、“校企一家,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办校中厂,厂中校”、“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创品牌专业”、“教学现代化”等,两位教师细化表述了“建立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以课程对接岗位,以教材对接技能的专业动态机制”、“共建实训中心,共培优秀教学团队,共订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共选培养对象,共核教学成果”为内涵的新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等。

问及“您所在岗执教的职业院校,您认为其专业类工程文化建设主要欠缺在哪些方面”,55份卷27份空题,答未切题2份。表述中有涉及“文化定位不准确,脱离企业”,“职业文化不突出”、“人文精神、哲学思想欠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引导欠佳”、“人文类选修课薄弱”,等等。也有表述为“专业文化活动中职业因素缺失”、“职业氛围营造欠缺”、“专业建设的专、精、强不够,核心专业打造、专业文化提升不够”等。还有教师认为“教学理念与内容关注工程技术少,技术应用少”、“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整体有机联系欠缺”、“课堂类型单一”、“难以模拟企业现场”、“教师不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不了解企业文化,与工程实践结合的教学内容太少”,等等。

问及“为提高学校教师企业文化素质,您对学校有何建议”,27份卷表述“不清楚”的3份,18人占70%的教师认为“学校应完善教师企业顶岗制度”,部分教师表述“加大宣传教育”、“建立激励机制”、“更多请企业家入校讲座”、“鼓励进修培训和自我研修”、“教师晋升参考企业意见”,等等。

调查分析表明,仍有相当数量高职干部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如何提升其企业文化素质及促进校企深度缺乏思考,认识肤浅。须知,高职教师仅仅具备专业学历和教师证是远远不够的。于外,没有从业经历或实践不足,行业背景前景不清,企业工作流程不明,企业文化认知有限;于内,不能充分认知“文化软实力”强师强校之意义,不能以高起点与新视野去充分研究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高职课堂内涵,高职教师就会心缺目标,心缺职业标范而不能积极自塑,修炼自我,就不能以企业的思维视角与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就不能以职业的能力与精神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境界不高,思路不明,措施不举,必使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单一,教学设计停留于传统的单向传递层面,其课程教学终会游离于整个校企文化对接的理念框架之外,如此,高职院校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将难以深透扎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终将难以实现。

三、建议

(一)深入企业,自我提高

高职干部教师应积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近距离掌握最新技术工艺,提升现场工作能力,掌握岗位工作实际规程及对知识技能的具体要求,丰富教师自身工程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是一种感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心悟认同。企业实践带给教师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企业文化的冲击与学习。亲身感受企业氛围,体验企业文化,领悟企业精神,能使教师不断丰富自我,汲取养分,为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夯实根基。

(二)贴近企业,设计教学

高职教师应注重校企文化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依据企业管理模式,融入企业管理要求。在教学内容与方法要素中挖掘渗透教育因素,既保持课程原有专业特色,又注重与企业文化教育设计的融合,找准渗透点,适时适当适量渗透。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应注重自身内隐的企业文化观对学生的影响,充分挖掘教学过程文化价值因素,显性或隐性向学生表达教师对文化的识别与选择,传递价值,率先垂范,彰显企业文化特色的教学设计实践,使企业文化知识、观念、能力真正内化为高职教师内在素质,转变为高职教师所需的内在职业素养。

(三)以企业为范,高质践行

高职干部教师应以企业领导者标范管理,将职业性贯穿实训实习过程,时刻注重渗透企业文化内蕴之价值观念、创业精神、经营理念、人际要求等,以标准化教学风格,标准化授课模式规范实训,高质践行,诸如统一职装,列队考勤,挂牌上岗,加大岗位检查力度奖惩力度,学生必展示出企业准员工精神风貌,产生更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教学相长,教师亦能更明确职业操守,知晓职业礼仪,感悟企业文化,教师心目中准员工职业特色亦更为鲜明。

(四)宽泛平台,机制激励

高职院校应健全制度文化,更多关注教师心理状态、生活情况,建立学校激励机制,积极支持教师深造、培训,鼓励教师定期参加职岗培训,到企业获取实践经验,选派教师挂职锻炼,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使高职干部教师自主自觉而不断提升自我企业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戴维海,等. 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简析[J]. 中国职业教育,2011(12)

[2]里勇. 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融合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

[3]祁小波.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2(12)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72);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资助科研项目(201203YB212)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 人文素质教育 缺失 重构

[作者简介]黄福军(1970- ),男,山东济宁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山东 济宁 27203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88-02

数学作为广泛应用的一门科学,其工具属性尤其突出,反映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形成了普遍认同的服务专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主义观点。必须看到,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之基,绝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其中蕴涵着博大的科学精神、哲学思想、情感意志、美的追求等人文要素,恰如数学家克莱因论述,“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数学兼具科学与文化的二重性决定了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应兼具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升的双重功能。现实状况是,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实践轻人文的“一半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未能充分对接,发掘高等数学中的人文要素,重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能,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之弊

长期以来,基于对“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①的偏颇理解,许多高职院校大幅压缩高等数学课时,导致数学教师亦在有限的课时内仅仅灌输式讲授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严重弱化高等数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加之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异常薄弱,使得高等数学成为学生畏难的课程、倍感枯燥的课程。高等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难以发挥,也影响了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工具的教学效益,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受到制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亦难以实现。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起点普遍较低,人文素质相应不高,各门课程均应发掘人文素质教育元素。作为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涵盖丰富的人文资源,并且高职学生第一学期即开设本课程,率先契入人文素质教育条件优越、时机正当。可以想象,走进高职院校,开篇第一节,一堂富含人文精神、给学生心灵滋养的数学课,将使学生充满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反之,一堂只有骨架、没有灵魂、晦涩难懂的数学课,将给学生当头一棒,对未来充满的可能是一片黯淡。文化育人,以人为本,最先走近高职学生,唤醒其一度被边缘化的沉睡心灵,是高职数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内涵之所在。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鲜有关注此等细节。“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②,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之弊、重构之须,可见一斑。

二、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重构的理念定位

孔子曰:“君子不器”③,字面上理解是说人不能成为某种器具,进一步拓展感悟,就是说人不能以实用和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应寻求大道而不是沉溺小术。由此延伸到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立足文化视野,拓展数学的育人功能,重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催生哲学的理性思维,完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培养人本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才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文化育人是高职教育的最高境界,重构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重构高等数学中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融入鲜活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先进教学方法,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滋养与熏陶,成为建立在尊重、平等、商榷、探究基础之上的情感能量流动,彻底摈弃形而下的物化灌输,实现形而上的心灵直通。

三、高职高等数学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

1.科学精神。高等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其中蕴涵着严谨理性、求实求真、创新超越的科学精神,散布在命题、定理、公式、实践催生理论创新、理论助推实践探索的角角落落。譬如,数学命题、定义、定理、公式等均体现出准确简明、缜密条理、朴实无华的特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严格遵循逻辑和规则,彰显出严谨理性的科学精神。又譬如,高等数学来自于实践,是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的科学,数学语言精确,数学结论精准,只坚守逻辑论证,不盲从任何权威,彰显出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再譬如,高等数学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立足实践,站在其所处的时代前沿,汲取前人研究成果,不断推进高等数学理论和实践创新,彰显出创新超越的科学精神。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构上述科学精神为首的人文要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形素质教育的经典素材。

2.哲学思想。高等数学中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譬如,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反映出的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关系问题,不定积分是由求切线、速率问题的逆运算抽象出的数学命题,是指一个函数的全体原函数;定积分是由求曲边梯形面积、变速直线运动路程抽象出的数学命题,是一个与函数相关的和式的极限。从定义而言,两者毫不相干。但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哲学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高等数学中类似上述哲学素材,是闪耀智慧光芒的人文要素,应予以深度发掘和有机重构。

3.情感意志。高等数学发展,历经人类前赴后继的艰辛探索,其中富含数学家的情感意志等人文要素。譬如,讲到欧拉公式,就要发掘欧拉终其一生对数学的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精神。欧拉计算彗星轨迹积劳成疾,导致28岁右眼失明,但这没有阻挡他对数学的探索之路,依然一路前行,60岁时左眼失明,欧拉靠心算的惊人毅力继续研究工作,在最后的17年人生历程中,写下400余篇论文和多部专著,成就了人生辉煌,谱写了科学传奇。此等素材在高等数学中不胜枚举,可以有所选择地予以有机重构。

4.美学元素。高等数学不仅是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也是富含美的要素、值得欣赏并能促进审美能力提升的科学。譬如,数学的简洁美,充分体现在符号表述方面,x、y、z等表示变量,a、b、c等表示常量,y=f(x)表示函数等。数学的对称美,古希腊人认为,立体几何图形球形最美,平面几何图形圆形最美,源于球形和圆形的对称性。数学的和谐美,矩形两边长分别为a、b,对角线长为c,则c2=a2+b2,一条曲线的微分也表现出类似规律,曲线1:x=[φ](t),y=[ψ](t),α?t?β,则d12=d[φ]2+d[ψ]2,这无疑是一种和谐美。此外,还有数学的奇异美、数学的方法美等数学美元素,不胜枚举。高等数学中蕴涵的这些美学元素,是培养学生美学修养的优质人文要素,予以整理和重构具有典型意义。

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重构

1.文化索引式教学。文化索引式教学,就是将高等数学中蕴涵的科学精神、情感意志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理性、求实求真、坚韧不拔、创新超越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章节简介、命题导入、定理引入与证明、问题切入与求解、课堂总结等,各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章节简介环节,可以首先介绍该章节的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背景,使学生立足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岸边,总揽章节知识形成过程、体系概貌,激发对理论知识的浓厚期待和艰苦探究的勇气。命题导入环节,一般情况下应先导入实例,通过研讨问题产生的背景与解决方法,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求实求真,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抽象总结数学概念、定义,领悟数学的严谨理性,有效拓展求实求真的思维品质、实践品质养成教育。定理引入与证明环节,可以先期导入历史上数学家发现探索定理的过程,引导学生沿着数学家的足迹,合情推理,归纳演绎,最终还原为逻辑推理,使学生一路走来与数学家心灵直通,充分体验发现发明的成就感,不断养成主动创新、立志超越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格。问题切入与求解环节,可以适当配置数学发展史上的个别名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家求实求真的苦乐历程。课堂总结环节,可以立足数学理论和实践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的主旨背景,启迪学生深化理解与领悟,实现数学理论知识巩固、实践能力提高和人文素质提升三重目标。

2.哲学感悟式教学。哲学感悟式教学,就是发掘高等数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哲学意识、辩证思维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数学与哲学均产生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纵观历史,二者形同姐妹,相互促进,携手发展。可以说,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数学理论体系中,无不闪现哲学思想的火花。高等数学是变量数学,其中的定义、定理、归纳演绎、逻辑推理无不打着哲学的烙印,这为高等数学教学融入哲学人文素质教育搭建了宽广平台。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定义、定理的发现过程呈现哲学思想,同时充分利用辩证思维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普遍联系观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不断形成的顿悟中,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本质,潜移默化中提升哲学人文素质,通过循环往复、螺旋提升,实现数学学习能力和哲学人文素质的双提升。

3.数学美欣赏式教学。数学美欣赏式教学,就是发掘高等数学中蕴涵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方法美等美学要素,培养学生美学修养、美学品质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与艺术美比照,数学美往往不外显。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备发现数学美的能力,掌握发掘数学美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定义、公式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从几何图形、正反双向中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从问题层层解决、九曲回肠的柳暗花明中体验数学的奇异美、方法美。使学生在感受、体验、欣赏中领悟数学的美感和神韵,化抽象演绎、枯燥运算、逻辑推理为快乐,通过美的体验与享受激发探究数学的强劲动力,在大道无形之中接受美的滋养与熏陶,实现数学学习动力与美学人文素质的双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坚持“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催生哲学的理性思维,完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培养人本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这一理念,应重构高等数学中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融入鲜活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先进教学方法,逐步拓展高职高等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有效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双提升。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Z].2000-01-17.

②刘乾先,韩建立,张国,等.韩非子译注(上、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54.

③程昌明.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

[参考文献]

[1]陈晓坤,石峰,李订芳.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1).

[2]贺剑锋.高等数学实施研究型教学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探索,2004(7).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第4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非常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对高等学校,也对高中阶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于普通高中创新人才的实施,笔者做了相应的目标定位:通过探索“全面+1+1”的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业突出,特长彰显,顺利通过文考、自主招生、保送等途径,升入国内外一流大学,为其持续发展、成功成才搭建平台。落实此目标,首先需要厘清其内涵与要素,基本原则是:一是吸收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增强培养、评价等相关工作的科学性;二是合理借鉴先进地区、学校的成功经验,使操作实施符合本土实际,具有操作性;三是兼顾学生近期发展和终身发展,使目标追求体现延展性。据此,我通过研究,拟订出如下《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要素简表》,并作简要新阐释。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要素一级指标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北京师大著名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林崇德先生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1]。在北师大附中“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能否成为一个创新人才,不仅仅是个体智力的发展,更重要的在于创新人格与创新思维的养成”[2]。“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设定的培育目标,两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创新人格”“创新能力”[3]。基于上述分析,本表以创新能力(智能因素)、创新人格(非智力因素)为两个一级指标。此外,还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不能忽视的身体健康及爱好运动作为一级指标。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要素二级指标

(一)知识与技能、基础智力、创新思维

林崇德先生指出,“中小学各科教学,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为‘双基’),并把双基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1]“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在创新能力之下确定“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和“创新思维”3项指标[3]。基于上述分析,本表将知识与技能、基础智力、创新思维确定为创新能力的下级指标。

(二)内动力、情意、习惯

林崇德先生认为,智力发展,取决于内因(心理发展的动力)[1]。北京市关于普通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翱翔计划”,将“有超常的学习内在动力”列为鉴别拔尖创新人才的标准之一[4]。陕西师大的胡卫平先生指出,“创造性人格是指……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5]。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西平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从实践探索层面来看,许多学校都很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的已形成一系列办法措施和制度机制。基于上述分析,本表将内动力、情意、习惯确定为创新人格的下级指标。

三、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要素三级指标

(一)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优势及潜能、实验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其它动手实践能力: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今后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包括口试、现场演示、实验验证、上课互动方式等多种的面试考核方式将成为高校自主选拔的“主打牌”[6]。上海市相关实验,其培育目标的三级指标中,要求“相关的学科知识背景”“基本技能:演绎、推理”“综合技能: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实践能力”[3]。基于上述分析,本表将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优势及潜能、实验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他动手实践能力确定为知识与技能的下级指标。

(二)概括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学科思想方法:有学者认为“在构成创造性思维的诸多因素中,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三者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7]。林崇德先生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概括是思维的第一特征”[1]。至于学科思想方法,虽说并不属于智力的基本因素,但这是优秀高中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基于上述分析,本表将概括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学科思想方法确定为基础智力的下级指标。

(三)思维的逻辑性与跳跃性、独特性与批判性、求同性与求异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继星先生认为“独立思考、辩证批判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六种能力之一[8]。关于求同性与求异性,湖北大学的马安宁先生认为,异中求同思维和同中求异思维“是一切创造思维活动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原理”[7]。上海中学将思维的“跳跃性”“批判性”作为高中优秀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的两个核心要素[9]。基于上述分析,思维的逻辑性与跳跃性、独特性与批判性、求同性与求异性,即作为其下级指标。

(四)兴趣、自信心、志向、责任感:北京师大心理学院金盛华教授深度访谈了34位院士、38位艺术家和社会科学家,发现这些大师共同的基本特点是兴趣、坚持、投入、抱负、责任感等[10]。朱永新等学者认为,创新意识的心理结构主要由兴趣、自信心等心理品质构成[11]。上海中学将“责任感与思想境界”“兴趣与潜能的匹配程度”列入高中优秀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的核心指标,将“基于志向与兴趣聚焦的发展指向性领域”列入应关注的四个方面之中[9]。基于上述分析,本表将兴趣、自信心、志向、责任感确定为内动力的下级指标。

(五)情意下的愉悦感、亲和力、坚持性、自制力:经验告诉我们:当情绪愉快时,思维敏捷,学习效果好。从专家学者层面来看,情绪智力(即情商)说强调的核心要点包括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林崇德先生概括的创造性人格之一的“坚强的意志”,其内涵包括“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1]上海市相关实验,其培育目标分别将“愉悦感”“坚持性”列入创新情感、创新意志的下级指标[3]。基于上述分析,本表将愉悦感、亲和力、坚持性(毅力)、自制力确定为情意的下级指标。

(六)学习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由此本表将学习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确定为习惯的下级指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郑一丹.北京师大附中“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研讨会综述[J].基础教育参考,2012,(1):21.

[3]顾志跃.激发每一位高中生的创新潜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纪实[J].基础教育课程,2011,(10):38.

[4]杨德军、张毅、王凯.普通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报告[EB/OL].人教网,(2011-01-05)[2013-9-26].

[5]胡卫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基础教育参考,2012,(5):3.

[6]杜玉波.着力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3-4-1(5).

[7]马安宁.简明创造学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8]李继星.从知识体系走向能力体系——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1,(23):8.

[9]唐盛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2,(5):1.

[10]金盛华.在中学铺垫杰出人才的学力与人格准备[J].基础教育参考,2012,(1):13.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第5篇

【关键词】教学结构 教学模式 区别

一、问题的由来

何克抗教授是国内外首次对教学结构概念的内涵、分类进行界定,对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专家,他称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这个观点的提出顿时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从而引发了关于‘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争论,争论者的主要观点是(邱崇光,2004)(邹霞,2002):对教学结构的内涵的阐述类似教学模式的定义;没有必要用教学结构用语代替教学模式,还是继续沿用教学模式用语比较好。综观这些思想和观点,笔者通过仔细分析,站在客观角度,不禁提出一些问题: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在哪里?

二、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区别

(一)教学结构的内涵有待商榷

对于余胜泉博士等人在论述中表述 “教学结构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大家对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有助于推动我国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一统天下向多种教学结构并存方向发展, 从而引起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关注”的观点,笔者给予肯定的态度,各种教学结构的呈现与比较,使大家能从宏观的视角,分析学生、教师、教材与教学媒体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地位,并以此来测量现实的教学过程,为教学设计者和一线教师指明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笔者对其它的阐述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就是关于教学结构的内涵的描述。

笔者认为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必然存在差别,仅从表述上看,关键在于‘结构’和‘模式’的差别,在《辞海》中关于‘结构’和‘模式’的描述是这样的:“模式”亦称‘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该词的主要运用是在科学研究中,是指信息加工的过程, 或有组织的事物样式;“结构”有四条解释:“1.构造、房屋, 2.屋宇构造的样式, 3.文学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4.同“功能”相对,该词科研内涵主要集中在第四条。再看查有梁教授在《系统科学与教育》中对模式的解释:“所谓模式, 是对现实事物的内在机制及事物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 它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也就是说,模式能够展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钟志贤教授进一步阐述:模式一般包括一个前提和两个要素。前提是模式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两个要素: 一是结构( 要素之间的关系) , 二是过程( 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可以说,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形式就是结构,如果说构成模式的这两个要素存在某种稳定规律的联系,那么模式也就有自己的结构,如果再把模式至于一个具体的范畴,那么也就有某某模式的结构的说法,并且是合理的。

那么现在把模式放在教学系统中去思考两个概念: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8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开始研究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定义也有很多,总体上讲就是把‘模式’纳入到教学理论中去思考,教学模式在教学这个固有的系统中,必然要受到与教学相关思想和理论的指导,必须要响应教学目标并完成目标,必然有条件的限制,也必须经受各方面的评价,于是思想理论、目标、条件、评价也就顺理成章成了教学模式的部分要素,并且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和影响,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教学模式更深也是更高层次的要素:结构和过程。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其‘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就是‘模式’最本质的内涵的‘一个前提’,‘稳定的结构形式’就是‘模式’的一个要素‘结构’,‘教学活动进程’就是‘模式’的另一个要素‘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对教学结构内涵这样的描述更适合对教学模式的含义的阐述,这是其一。

(二)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存在本质的区别

首先,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系统科学中存在一对范畴:结构和过程,那么教学系统也存在教学结构与教学过程这两个范畴,前面提到模式中的要素按照规律形成的形式就构成了模式的结构,可见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结构,因此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没有直接可比性。其次,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要素是不同的。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教学结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中有四个要素:教师、教材、学生、现代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教学结构是由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而教学模式的要素则更多更复杂,它有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和教学评价五个要素,除了理论基础外,其他要素都涉及到教学结构的四个要素。不同理论作为教学模式的指导,将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赫尔巴特的统觉团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在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的理论启示下,采用“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教学模式。同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将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采用和检验这样的模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可能形成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可能形成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探索发现教学模式等等。教学模式要素的多和复杂给教学模式带来比教学结构更多的变量,也同样受到随变量而来的某些条件限制,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都需要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也同样因为思想和理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教学结构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涉及的四个要素的关系呈现,是个宏观的概念,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网络教学中,教学结构在它所存在的这个教育发展阶段是一样的,(即使是在网络教学中,也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并非排除教师的存在),但是教学模式却不是如此,它是一个更具体更微观的概念。

参考文献: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第6篇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军,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的中坚力量,其医德素质培养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人文内涵素质培养的一个核心就是人文内涵的培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使医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也相应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必将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情况。因此,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首先需要对医学生的人文内涵进行本质分析,之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与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1医学生的人文内涵 谈到人文,可以说无论东西方古已有之。西方社会的人文更多指的是人文精神,英文为humanism,通常又可以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最初的人文精神即狭义上的意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而广义上的人文精神则是指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与科学与艺术相并列的人文。我国教育界中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在我国,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 但是在近代以来,受西方“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在注重医术与器械的同时,逐渐忽略了医学的人文内涵,忽略了医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由此导致了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医学与人文相分离的状况[1]。其实今天我们倡导医学的人文精神,主张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过是医学本质的回归和复兴。这种医学人文内涵的回归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呼唤,因此重建医学人文精神是当代医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由此可知,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不是体现在医学方面,而是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点之上的。简单叙述就是,医学人文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强调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则是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所以,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解读就显得尤其重要。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2],与医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精神的医学生才是合格的、值得信赖的未来医生。正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2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内涵的结合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医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应该是一门融科学、哲学、人文、学科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应该具有的特点就是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医学方面丰富的素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如何在阐述知识点的同时,把人文内涵教育融会其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实现人文内涵的升华,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教学背景而言,医学研究生大多来自单科院校,本科阶段局限于专业范围,人文社会科学的底子相对欠缺,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任务繁重非常的繁重,过多的关注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人文素养的提升,忽视了人文内涵方面的教育,导致形成了重“医”轻“文”,重“技术”轻“人文内涵”的现状。然而“医者德为先”,从历代名医的相关著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凡是卓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是医术精湛、人文内涵高尚的人。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3]。这就说明,我国从古代起对从医者的选拔和任用就有十分严格的标准,非人文内涵高尚者不得行医。所以转变医学生原有的专业能力本位观,树立起全方位的以人文内涵教育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本位观,既是医疗事业时展的需要,更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人文内涵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教育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人文内涵比掌握医疗技术本身更值得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力求将医学与人文内涵,敬德与修业两个个方面进行结合,努力形成突出人文内涵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以思想政治课课程为平台,加强医学生人文内涵教育的途径研究,可将其简单归纳为围绕“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展开。一条主线是指以“敬畏生命”的大道德观作为中心和主线,贯穿课程的始终;两个基本点是显性人文内涵教育与隐性人文内涵教育同时推进。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 “敬畏生命”必须作为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一条主线和理念贯穿始终。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学界的中坚力量,直接面对的就是人类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生命的神圣性和脆弱性都需要医生具有抚慰生命的善意和拯救生命诚意的人文内涵品格。但是需要进行拓展的是,敬畏生命并不是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更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它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基础上,“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使人类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逐步学会善待和敬畏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领悟生命的神圣,尊重生命的平等生存权。#p#分页标题#e# 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具体方式就是通过科学精神的讲授,让学生从思想上加强学习好专业技能的紧迫性,通过专业技能的精湛来加强人文内涵的修养。首都医科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先生曾经说过:“做好医生有三条要素:一、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二、精湛医术;三、服务的艺术,即床旁艺术。”这三要素中,第一个要素讲的就是人文内涵,第二、三个要素指的是专业技能。人文内涵与专业技能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人文内涵是专业技能的灵魂,专业技能是实现人文内涵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有高尚人文内涵的人往往有精湛的医术,因为没有治病救人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执着地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 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把人文内涵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选择让学生感动的案例,不仅要和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符,还要彰显高尚人物的人格魅力,这样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动之余,心灵得到净化,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道德性的统一。这种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再现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道德情感,从而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获得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思维方法的启迪,同时领悟人生的哲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3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 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先进的诊断仪器和设备的出现,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转移到寻找致病原因、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即对医疗器械的依赖与日俱增,这使医学价值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医学价值观主要是指研究医学行为的价值,而这一价值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它以客观的方式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主要采用直观观察、客观检验、综合推理等认识方法,得出个人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事实。其最终的结论就是通过得出人体“what”和“how”的科学结论,为维护人体健康提供前提条件。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价值观的发展也经历了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片面科学观的影响,使医学的发展陷入狭隘的死胡同,并且与其人文内涵相脱离,这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拾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医学的价值是多元的,除了基本价值外,医学的价值还可以分为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等”[4]。但是医学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所以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是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唯一性,即只能是对人的关爱。医学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却不能将高医学技术作为医学自身的价值的主要取向,因为这样一门起源于为解除人类的痛苦且从头至尾充满着爱人的科学,其价值观必须是以人定向的。这种基于医学人文内涵本质的“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价值观必将逐步取代医学技术论的价值观,这才是医学真正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医学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人文方面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也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实,医学和人文应该是互助合作、互利互补的关系,医学的发展需要从人文内涵中获得教益,而人文内涵的发展也要从医学精神中汲取营养,因此越到高的层次,它们越趋于一致。只有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有真正的理解,医学与人文合而为一,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

简述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第7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