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的经济效益(合集7篇)

时间:2023-05-25 17:36:34
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1篇

【关键词】企业效益 资金管理 经济效益

一、资金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关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资金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效益就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投入量、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量同劳动消耗量、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主要是靠资金、成本、收入等资金指标所表现出来的,

(1)企业总目标。企业的资金管理目标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资金管理是企业总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资金目标的执行与管理一定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目标。

(2)企业成长的环境。因此对于一个企业,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目标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能被过分夸大,这就要求在制定目标时企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准,既要发挥企业所拥有的生产经营优势,也要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技术与方法,这样就会使企业较快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企业的资金管理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资金的变现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资金系统的完善与管理。国家提倡节约型社会,企业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考虑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坚持“节约原则”通过对资金确定合理的需要量制定出资金管理计划,对资金进行盘点、盘活,提升资金的使用率。

第二,提高对资金系统的运用。企业通过对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利润,只有对资金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为企业创造最为根本性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分配资金系统的管理。资金的如何合理的分配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随着经营机制的不断转变,企业内部的资金收益如何科学的进行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混乱制约着资金管理的效果。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一套与资金计划相匹配的资金使用分配方案,但是这种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落实渠道、管理水平的限制,一些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具备操作性,这就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出现杂乱无章的混乱局面。企业按照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进行资金管理还要解决企业在生产、销售及其他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必然出现投资失控的情况,这种与资金管理不符的情况严重制约着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同时也加大的企业管理的风险。

(2)制度不健全限制了企业资金管理。在企业中,需要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实行自上而下的简便的资金管理制度,并建成比较完备的资金监督与调控考查制,同时要对资金管理全程严格监督与管控。但现在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做到这点,少数人控制了企业的资金使得企业管理阶层对于资金运动无法进行自由调控。另一方面,就算企业有监督职能与监督制度,由于企业的资金流向不能得到及时的上报,因此监督者也不能够对企业的资金做到及时的监控,这就必然造成资金管理工作的名不副实。

企业资金比较分散制约了资金管理效率。企业资金分散已经阻碍了资金管理的发展,企业中二级单位繁杂、账户太多导致难以集中管理,资金分散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造成资金停滞从而不能进入流通渠道,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沉淀资金。企业在资金的运作过程中随意性太大这就导致企业在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弱,资金周转的速度不利于提高。资金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四、提高资金管理、经济效益的具体对策

(1)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如何才能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首先需要企业将资金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引导企业内部的员工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资金管理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保障。同时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及一线职工更加清楚企业效益与资金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企业资金管理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循环。

(2)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在管理资金制度的不健全势必会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通过对企业资金进行严格的审批、严格把控减少企业资金流动较为盲目的现状。企业管理者或者主管必须对资金的调动做审查、亲自把关。通过使用现代化方法监控资金的具体流向,通^定期、不定期开展资金研讨会议,通过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做合理、科学分析。通过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好下一个阶段的资金预算,通过对上一期的企业资金的具体的管理情况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上一阶段经济效益的对比情况对资金的管理提供更多的管理方法。

(3)盘活积压的资金。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企业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积压很多物资,企业流程资金所占比率降低,企业资金周期延长。所以企业必须从困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或者救活自己的发展方法或者途径,通过激活积压的资金或者通过对物资进行变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企业资金的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是取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具体如何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满意的水平或者在同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这就需要每个企业结合其自身发展的实际,对症下药,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资金的管理控制与经济效益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通过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在抓好财务资金管理的同时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企业主动协调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水平。

参考文献: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2篇

担负其相应的社会责任,讲究一定的社会效益。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公司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无庸置疑,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和生产,企业应当是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给社会提供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企业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经济单位企业如果失去了生产和创新功能,那么企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因此,任何企业的第一要义是搞好生产,创造出经济效益,争取为社会多纳税,实现它对社会的经济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各个企业、经济实体愈加清晰其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当前有不少企业只片面强调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尽量逃避税收以及社保缴费。二是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三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四是一些企业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为富不仁。五是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所有者谋利润,企业主堕落成资本的奴隶,赚钱的机器。六是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七是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垄断企业,大量侵吞垄断利润,并极力排斥市场竞争。八是普遍缺少诚信,国有企业对国家缺少诚信,搞假破产逃避债务,民营企业通过假包装到市场上圈钱。这些表现的共同特点就是只讲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近些年来这一思想,为流行,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总起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几方面。就经济责任来说,企业主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物质产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文化责任和教育责任等方面来说,企业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劳动环境,教育职工在行为上符合社会公德,在生产方式上符合环保要求。用这个标准来对照我们中国企业,可以看NiP-多差距。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企业的发展目标距离国际标准还差得很远。

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做肯定是不可取的。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在考虑自己的商业利益之外,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公共影响和社会责任。我国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效益提高,更多的老百姓开始关注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民生问题,也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若经济效益的获得要以社会效益为代价,就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违背了社会主义本质。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中药老字号。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这是他们只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同仁堂把“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为制药行业的职业道德,成为全体同仁堂人的必修课,突出了同仁堂的职业特色。抗非典期间,同仁堂向社会公开三项保证:保证质量、保证供应、保证不涨价。虽然赔了600多万元,却再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才是同仁堂长久不衰的秘诀。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也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企业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企业的生生死死,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由社会来承接它的后果。更主要是,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因此,企业与社会有一个共荣的关系,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甚至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为了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兼顾,也可兼顾首先,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来引导社会。比如:制定污水废气排放指标,限制噪音污染的时间等等。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要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尽快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

其次,企业本身要严格自律,把社会效益也当作足企业发展的目标。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紧环保的科技创新,不仅仅要把科技应用在提高经济效益上,还应该应用到社会效益的保护上。让企业不仅成为推动经济的力量,而且成为推动社会全而进步的主要力量。

再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完善健全有关社会效益的法律制度和体系把社会效益纳入法制保障,做到有法可依。保障社会效益随着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3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效益;经济学分析

企业的管理主要是由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组成。企业的整个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承接的。作为企业经济工作的中心要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的要求。管理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有效的企业管理能够带来可观的企业效益。因此,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效益的经济学分析就尤为重要。

一、企业管理和企业效益概述

(1)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指依据市场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需求,根据企业本身的生产特性和经营过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进行详细的规划、指挥、组织以及激励等等。运用各个方面的资源,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形式以及社会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各个时期的经营目标。此外,企业管理还能够促使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以及满足员工的根本利益。(2)企业效益。企业效益从本质上来说指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其表现的是单位资本和单位利润之间的一种比较关系,即企业的生产总产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表现为也可以指一定企业资本能获得多少的利润。而利润体现为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其正值表现为效益,负值表现为亏损。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管理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

(1)从财务管理目标的角度分析二者关系。企业管理的成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效益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必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对于目标建设实行多元化的组织结构体系。在企业的管理上,与企业效益切身相关的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从财务管理的目标上来看,第一表现为效益性,效益型的目标主要是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社会效益。第二表现为效能性,就是通过不断的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等,从而有效的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第三表现为协调能力,现代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为了保护企业的财务利益,必须正确处理以及协调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因此,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和企业效益息息相关,能够真正帮助企业提高企业效益。(2)从利润的组成公式角度分析二者关系。从目前来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企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不断的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基础上,怎么样能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搞上去成了我国企业一项重要的、迫切的、严峻的任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分为:潜在的经济效益、管理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以及技术进步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简单的公式表示为:企业效益=(C+V+M)/C+V(C:消耗原材料;V:员人工资;M:利润)其表现为企业的生产总值和企业成本之间的比例。从这个模式来看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从企业对财务的管理入手,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总值以及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与其他部门牵涉到资金外来之外,财务管理也对其他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对于其他管理的决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管理内容,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三、加强企业核心管理(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1)树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企业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让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相关部门要应用到财务的相关的信息来对企业相关的成本、风险、税收等等进行税收和防范。在企业的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坚决贯彻预算控制的制度,编制相关的财务计划,对于经济管理中的弊端努力克服,充分有效的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考虑客观条件和企业的现实因素,以企业过去的财务材料为基点,对未来的决策、投资、融资方案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预测。财务分析以及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中最重要的依据,利用财务分析进行决策前的合理预测,利用财务报表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和控制,是企业发现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另外,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企业效益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合理有效的筹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要把资本使用相关系列的指标作为判断去也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2)关于加强资金管理的力度。企业应该事先根据公司上一年、上个月经营实际情况来编制出这个月资金使用计划、年度资金使用计划等等,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和调整力度,才能更好的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企业根据各种业务部门的每月重点项目和能够提高经济效益项目的资金进行研究如何提高资金落实工作的效率,并根据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每月开会调整资金计划表,确保资金的到位准时同时不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与此同时,对于资金权力的管理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加强资金的管理,企业内部应该采用适时的分权和关键点的集权,企业的资金采用建立一个内部集中的类似银行系统的控制、监督和核算的部门,同时对于重要的项目形成独立核算的资金管理部门,此部门受制于公司内部资金部门。从价值规律的角度,企业如果能够做到加强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必定能够使得企业的资金活动强,进而提高经济效益。(3)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计划。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计划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所处环境,制定出适应企业发展壮大的成本管理计划,把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成本管理中的预算、决算、计划、考核等等想结合。不断调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是企业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模式中运行。成本管理计划主要包括对成本预测的管理、成本编制的管理、成本核算的管理、成本分析的管理以及成本考核的管理等等。成本预测的管理要做到对于企业生成经营中发生的成本有一个大体的估计。成本编制的管理主要要做到编制的成本计划要科学,与部门的计划一致,并且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的方向。并且需要考虑到成本预测和成本编制之间的出入,考察其原因。成本核算的管理需要选取一个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核算方法,规定适宜的费用分摊比例,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成本和费用能够可靠的计量。成本考核要做到考核的合理化、健全化。对于成本核算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总而言之,企业的成本管理计划就是制定出明确的方针政策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最本质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其他管理也要不断强化,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企业一体化的工作。企业管理必须达到业务和财务的紧密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经济学分析来看要从资金的运用和成本的控制上中发掘最佳的经济效益,创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创造最佳的企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正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0(1).25~25

[2]蔡文嘉.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23~123

[3]严劲芳.浅谈加强公司财务管理提高公司绩效[J].安防科技.2009(1).45~45

[4]惠卫峰.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2009(8).38~39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从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确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企业领导和员工不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没有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提高到思想层面上,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竞争优势,不惜减少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合理的安排安全文化建设投入,能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上升,达到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双赢。

二、安全生产的适当投入可以起到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 1、在企业项目工程施工中,一定量的安全生产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统一的,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安全生产的投入可以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发生。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安全效益。安全效益的主要特点是: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复杂性。还有一个就是隐性效益。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主要表现在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在我们的认识中,它没有具体的概念,很模糊。它并不能像经济效益那样直观的表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展现出来。例如:企业盈利、上缴税金、职工福利待遇、公司的规模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一目了然。安全生产做得好,事故发生少,那么企业就不会有过多的额外的费用支出,对于这些来说,也就相当于创造了企业效益。由此可见,适当的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减少其他支出,保证经济效益。

2、安全投入是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对于这方面具体投入多少,要根据企业生产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定,假设一个企业的年产值为6到10亿,如果该企业进行施工,那么根据该企业所承接的工程来看,所需要的各项资金投入主要包含以下几块:

2.1现场施工的安全防护,包括设备的维修养护,劳动环境的改善、应急措施、有害气体及噪声的消除、各种施工工件的安全防护、劳动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用品等大约占到总工程项目支出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点五。

2.2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费用主要包含: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设备的配置、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各种安全生产证件的办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认证及各种安全隐患的检查及防护测验,还要召开安全生产的相关会议,宣传安全生产,对于安全生产部门的奖罚等这些费用大约占到总工程项目支出的百分之零点八到百分之一点二。

2.3突发事故处理费用一般都不固定。

三、要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安全投入 我们都知道安全投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成本的增加,但是,究其本质,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特殊的投入。对安全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的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只是它的产出总是间接地反映出来。以工伤事故为例,按照目前全国各地的通行标准,发生死亡一人的事故,企业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至少要赔偿20万元。如果是发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伤事故,那么企业每一人要赔偿数十万元。企业损失之大可见一斑。由此可见,企业的安全投入如果增加了,安全生产搞好了,不发生或者少发生事故,就是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安全投入 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增长。但是,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变成了无谓的浪费,甚至可能降低企业效益。企业正常的安全投入都应该在安全失稳点与安全保障点之间,超过安全保障点的安全投入可能就是盲目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首先要加强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既经济又适用的安全技术标准,努力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安全保障。其次,要运用科学方法,广泛开展预评价、验收评价、企业现状评价等安全评价工作,准确查找安全隐患,减少安全投入盲目性。第三,在安全投入上,企业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在每次经营活动中,企业均应对安全投入的需要进行预算,同时还需要通过企业审计,监督监察等手段,对企业安全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力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减少事故经济损失,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五、运用经济手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保障安全投入,防止企业安全短期化行为。安全投入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决定着企业安全产出的效益水平,根据安全投入的基本定量规律,预防型的主动投入产出远高于整改型的被动投入产出,两者之间的产出比约为5:1。如果按照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测算,在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就能取得加工和制造时10分的安全性效果,达到运行或投产时1000分的安全性效果,这说明安全生产投人越早,所获得的安全效益也越高。

2、加大政策调控,促进安全外部性的内部化。外部性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能否通过政策调控促进企业安全外部性内部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效果。基于安全外部性的特征,一方面要加大“补”的力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税收、奖励、经费补贴等政策扶持方式,激励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责任意识,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狠抓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通过政策杠杆刺激和撬动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尽可能促进安全外部性内部化:另一方面要加大“罚”的力度,提高对企业不安全行为的经济、法律和行政处罚标准,增加对事故受害者赔偿、工伤事故处理费、环境破坏费等事故赔偿金的比例,理顺被事故外溢性扭曲的企业损失性安全成本,以大处罚震慑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以高成本约束企业的不安全生产行为,让企业经营者根据成本效益理性回归安全生产,减轻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对企业安全生产调节失灵的问题,减少企业安全行为的随意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加深对安全的理解,减少事故发生频率。同时也有益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5篇

(深圳市国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就必须对传统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改革,针对企业财务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对策,只有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168-02

1.前言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出来,很多企业因为财务出现问题,不仅停滞不前,而且破产倒闭的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2.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发展措施

2.1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如今,一些企业有订单,但不盈利,主要的问题是财务监督不到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企业投资、决策、管理漏洞较大;费用的管理不够严格;企业成本管理也不到位等[1]。有些公司调整经营策略,走大客户的战略,先后开发了一些国际和国内的大客户,但由于品质和成本因素的影响,营业额以80%的速度增涨,但毛利率对比去年同期不升反降,主要因素是大客户对品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退货率高达30%,增加了返修成本,另外,由于销量的增加,资金需求相应增加,银行贷款也大幅度上升,增加了资金成本。

2.2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措施

2.2.1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尽快抛弃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积极树立科学、正确的财务观,在实际管理中做到积极自主筹资,并形成良好的时间价格观念、资金成本观念以及相关的财务风险观,不断强化其内部财务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流水线增加,人员规模加大,但管理的模式没有改变,特别是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没有同步到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远远低于一些小公司的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2.2强化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是其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合理筹集资金,有效保证资金投入。从细节处节约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企业在资金的预算上过于粗糙,出现了短期资金紧张的局面,采了应急措施,找担保公司,或从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筹措资金,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2.2.3建立财务总监制度

企业的财务总监,代表着企业所有者对其内部一切财务活动行使的监督和管理职责,是由企业所有者决定。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积极建立相关的财务总监制度,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和控制,是实现企业管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作为企业财会工作的负责人,财务总监将直接参与到企业的一切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

2.2.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般情况下,企业积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可有效提高其自身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有的公司不能从实际出发,以销售为起点做预算,当销售预算很大时,要求公司各项设置与这配套,但由于产能和人员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造成管理成本上去了,但产量和效益不能同步增涨,最后,庞大的销售预算也大大折扣。

2.2.5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积极加强企业财务业务管理一体化,对提高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及经济效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管理者应充分将其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生产经营领域,并针对每一岗位或者是每一项具体的业务,建立起一套相对应的流程规范和业务操作标准,有效实现企业财务及业务经营和管理一体化,使企业业务和财务共同协调发展,以其高其财务管理水平[2]。财务管理除了运用报表erp系统进行管理外,可以建立统计台账,实行日报表制度,这样会建立起更快的信息反馈体系,有利于企业对于异常事件做出更快的反应,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国内大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其财务管理的真正价值,导致企业仅将财务管理当做一种资金管理即记账的方式,具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具有较好的财务管理基础是企业最终目的得以实现的前提。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流动情况及资本盈利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直接展现在管理人员面前,从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良好状态得到维持及稳定。财务管理还可以把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综合的财务指标,为决策者服务。

3.2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前提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及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市场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且因受到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给国内市场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财务管理通过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分析,与同行业以及市场情况进行比较,合理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然后进行合理的控制,市场上很多企业由于不注重风险控制导致破产。

3.3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对资金进行筹集

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需进行资金筹集,企业财务管理的部门主要就是负责这一项工作。企业只有通过进行财务管理,才可以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才能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从而满足企业的扩张需求。企业通常可以从多个渠道来筹集资金,但要想得到更好、更多的效益,企业的财务部门就需要对各种筹集资金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从中选取最适合、最科学的筹资方法,来满足企业发展、经营的需要[3]。目前市场上的银行众多,银行产品也层出不穷,如何选择需要适合企业的产品,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需要财务管理者熟悉银行产品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合理匹配,如果匹配不当,不仅造成资金成本过高,还不能从规模和时间上满足企业的需要。

3.4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对资金进行投放

对于企业的项目投资要结合公司整体的资金来源情况,不能影响现有项目的资金需求,另外,对于投资的项目要进行财务的可行性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财务手段和方法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增加项目的可行性的把握度。

3.5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收入进行分配

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会获得相应的收入,企业的这些收入不仅要弥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而且还要缴纳税款。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剩余收入进行合理分配,且在分配时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各方积极性得到更好的调动,从而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财务可以根据公司未来的资金需求,合理确定分配比例,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3.6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对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及监督

只有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监督、控制,才能让其得到充分的利用,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进行挖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企业才会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4]。有的企业由于不断的技术改造,造成设备更新很快,忽视对淘汰设备的处理和利用,很多一些可以出售和重新的利用的设备被闲置,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不断贬值,最后被当成废品处理。

4.结束语

由于市场的环境不断变化及国内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变越来越繁杂,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面临着较大经营风险。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和预防,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其在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海英.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探讨[J].现代商业,2013,34(5):215.

[2] 盖俏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时代经贸,2013,45(23):8.

[3] 吴永茂.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新财经(理论版),2011,56(12):206-207.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6篇

1企业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1.1企业的财务管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具体来说,财务管理主要分为如何处理财务关系和如何组织财务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企业而言,只有准确掌握净现金投资量,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所谓的净现金投资量就是为了更有效的支持企业的投资决策而增加的投资费用。这就需要企业采取更为科学的方法把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量和固定投资加以确定。

1.2降低产品成本

降低成本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究其原因是因为以上内容都是企业耗费最多的方面,如果能够在财务管理中对这些方面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种事前控制不但能够降低企业产品的消耗,而且能够确定企业产品消耗的形态,从而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一个相对重量级的筹码。

1.3贷款回收,节约支出

促销是企业常用的一种手段,他可以大刀短期的营业额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最常用的是代销和赊销两种方式,但是,这种销售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弊端是应收账款比例逐渐提高,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回收贷款、节约支出可以更好地管理款项,使企业资金正常流动。我们的对策是: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对欠款额度较低的用户,企业可采取电话联系、发函通知等方式催促其交款。如果是欠款额度较高的用户,企业可安排专人进行清欠,在此期间,如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可逐级上报,等待上级指示。其次,有些欠款用户态度恶劣,对所欠款项迟迟不肯归还,企业应专门制定相关对策,必要时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三,企业应建立健全良好的绩效奖惩制度,对追讨回贷款的职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样不但可以回笼资金,而且还可以加速现金的流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

2加强财务管理的相关举措

2.1提高财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强烈的管理意识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必备的素质,能够重视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放到企业的首位,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这种全局观念是管理者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时展的需求。当然,传统的财务管理意识融入资本市场的相关知识、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把传统与现代的财务管理融合交汇,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2.2加强财务控制,完善财务核算

财务关系的处理和财务活动的组织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一定要把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活动放到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个人的分工与职责,完善财务决策机制,加强对财务的监管力度。如果监管部门力度不高,则企业内部要完善审计制度,发挥审计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收入,促进企业按部就班的正常经营。此外,还应培养一支过硬的财务管理团队,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透明。

3结语

企业的经济效益第7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审计;经济效益

1会计审计作用及存在问题

1.1控制经营风险

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经营风险且难以避免,这也是企业进行管理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对风险程度进行有效评估,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与措施,优化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1.2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手段正在不断完善,并且已经趋向于建立一套可以独立执行的评估手段,但其对企业业务目标的理解没有完全到位,企业业务目标的参与程度和胜任力度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需要企业全体成员进一步努力和完善。值得欣慰的是,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已经开始各种大胆尝试,如以观察者的身份实际参与到目标的制定和业务流程规划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中,相信以这样的方法,内部审计部门一定能完善出一套专门审计方法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以此来实现资产的增值。

1.3规范管理行为

在健全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会计审计应该是一项比较常规性的工作,主要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潜在的风险和漏洞进行识别,能够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给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合理建议,避免企业出现违规违章的经营情况。

2优化会计审计的措施

2.1实施全面会计审计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实施全面会计审计制度,将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引入会计审计工作,使其在经济业务运行的全过程中行使监督职能。高层管理人员应及时转变工作观念,对员工职能管理进行重新定位,高度重视企业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的实施,使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对财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实施财务审计师制度;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全过程中,财务审计参与的经济监督作用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正视,作为企业领导者也应及时树立正确观念和认知,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变更:首先,将企业日常支付业务从单一的财务部门审核支付,改为由会计审计部门参与审核、财务部门进行审查;其次,将财务部门的印鉴管理从全部交由财务部门管理变为只交予其中一个或部分;最后,使用印鉴时应该提交会计审计部门检查核对后,再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最终的盖章,从而建立起企业完善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

2.2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与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也唯有如此,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并将其落实下去。通过强化主要领导与财务分管领导的培训,促进其内控意识增强。为了保证企业内部顺利实施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强化工作人员培训,让其了解与掌握内部控制的变化,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的工作。此外,引入与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以财务内控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为基本,在重大经济事件各环节中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达成各职务之间相互牵制,实现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一些大型业务,这类业务通常由多部门协作承办,业务开展过程中既能发挥部门监督职能,又能合理利用资源,通过合理分工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各环节中都存在财务管理工作,引入牵制机制可以预防财务风险,最大程度发挥监督约束作用,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3建设好财务和会计审计队伍

(1)提高会计审计影响力。财务内审也要进行一定的自我宣传以及人际关系的塑造,现实中企业内部人员对财务内审都戴着有色眼镜,不愿意接受财务内审。财务内审机构与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的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能进行宣传,确保企业管理层能够深入了解认识到会计审计的重要性,提高财务内审的权威性及支持力度;同时让企业更多的人了解财务内审,进而了解财务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财务内审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2)做好相关培训,提高专业素质。随着企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领域快速扩大,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已经从财务部门逐渐扩展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对会计审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朝着全面、复合型人才领域发展。当前首要工作就是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对现有会计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对照会计审计工作的环境、法规、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现有审计知识和法规,更新审计方法和手段,适应新的审计环境和要求,以满足现有审计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因此,企业应从行业角度出发,加大对会计审计人员的后期教育,以便更新其审计观念和审计技术、方法;②作为会计审计人员,应强化自身学习能力。无论再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都有落伍的一天。在知识快速更新、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瞬息万变,审计环境更是日新月异,为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更多挑战,因此,会计审计人员当务之急是要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掌握新的专业技能,以便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强化内部管理与自我监督体制,促进企业效益提升,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会计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做好会计审计工作,有助于规范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柳青.探讨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J].经贸实践,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