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管理学组织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1-27 18:02:59
管理学组织论文

管理学组织论文第1篇

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运作方式大体与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相同,学生成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并配有一套完备的经费筹集、开支管理体系,实现安全、高校化运作,体现了较高程度的规范性与严密性。美国大学学生社团拥有多元化融资渠道与自主化“经营”方式,可以通过正常手段获得校内及社会各界的资助,可获得社会福利活动基金会、哈佛基金会的募捐与费用支持,亦可通过丰富经营手段增加社团财政收入,并规定对经营的文艺鉴赏店、书摘品读服务设备、便利店、文体用品器具、社会活动租赁设备实行免税,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社团举办的脱口秀节目、专业知识座谈会、歌唱舞蹈比赛节目、音乐会等文艺活动来获得经济收入。此外,哈佛大学对学生社团以各种方式融资获得的经费会进行规范化监督管理,并明文规定所有财政经费来源不得由私人保管,每一个环节的出纳、收入情况都要进行认真稽核、记录以备查;学校社团还会定期举办一系列专业性社团财务管理知识讲座,专业指导教师与学生成员都必须参加,以增强其财务掌管能力;学校每年年底都要对各个社团的财务报表情况进行稽核与财务收支报告验收;学校需对校外经费赞助的社会机构进行一定审核与监督,以最大程度维护经费运作规范性与安全性。

二、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经验分析

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与事务管理模式在不同时展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专家学者指出,其管理思想最早起源于早期殖民时期,并且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具体可分为“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等几个阶段[2],而其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已逐渐趋向完善。

1.多元化的指导与服务美国高校学生组织拥有单个专业教职高级顾问与多类型顾问组织机构等多种渠道,通过对学生进行各个专业的针对性顾问咨询服务来丰富学生的社会管理经验与专业指导操作技能,而学校特聘或特设的此类社团组织顾问都拥有本专业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多元社会关系与咨询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社团经费开支问题,并且还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成功经验与错误教训,此外,专业顾问除进行多方面活动指导与咨询顾问外,还可以对学生社团行使审核文件、规划活动场所的权利,以对其进行全方位指导。相对高校个人咨询顾问而言的是校方组织的专业化学生顾问辅导组织机构,可分为“学生社团辅导室”、“学生社团委员会”两种,其中前者可帮助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活动经费与社会赞助资金,后者可针对学生社团的有关登记、审核章程问题,以及新社团管理细则等问题进行专业指导,推动组织向正常化渠道发展[3]。校内组织顾问机构中的实践能力顾问大多来自于社会知名企业的领军人物或硕士导师,具有丰富的咨询指导经验,例如,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的高级组织顾问成员包括社会著名高级管理人员与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经验借鉴指导;美国罗得岛州大学的实践顾问包括有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管理者与特聘教师顾问,并且有经济、法学、商学、教育学等多类专业;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社区共享”咨询方案通过高级项目咨询指导来强化学生社团的领导意识与实践能力,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指导方案与意见反馈体系;美国加州拉文大学则通过开展专业化的实践教育来强化学生的社区服务与领导意识,切实提高组织能力。

2.完善的教育激励措施奖励制度对任何一个国家的高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某种方式激励学生可增强其对于某种事情的掌握程度与认知能力,培养起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素养与信心,使其学习业绩与各种综合素质技能全面均衡发展,而美国高校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出色,通过在校期间给学生颁发一系列“荣誉证书”“资格证书”来强化其锻炼多元化能力的思想意识,激发领导潜能。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规定凡是对学生社团做出突出贡献且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收到学校颁发的专业资格“奖励”证书与“高级领导者证书”,以此鼓励学生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多元化技能与思想意识;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曾推出一系列激励学生培养领导力的举措,会根据学生个人参与社会组织的数量做出综合评估与判断;美国哈特威克学院则强调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并会对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并规定学生的社区志愿锻炼时间不得少于一百小时,以此增加其社会工作经验与实践能力。

3.科学系统的领导力培养美国高校通过开设专业思想素质培训课程以及组织各类校园社区、社会组织活动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与领导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时间有效管理、应急事件处理、企业发展战略思想、团队领导队伍建设、领导组织激励战略的学习与实际运用能力,其核心教育课程与组织形式包括有:其一,“领导人”自我评价与自我实践总结。高校各系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业领导能力模拟训练、组织力综合评估性测试、学术研讨会以及定期教研包括来强化学生的各项思想意识,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真实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通过完善思想理论与实践模式来提升学生反思、自我总结能力。[4]其二,社会“领导人”专业教导学习。美国大部分高校会定期邀请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来校举行讲座会、学识经验交流会,学生则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扩充自我见识,尽可能多的吸收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教训与思想价值,并通过“一对一”的“导师”培养模式来强化学生领导意识。其三,互换组织定位角色。学校为学生积极营造有利的组织形式与虚拟化的社会情境,并在实际过程中互换角色,以此来发现自我优劣势,积累组织领导经验。其四,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野外军营体能训练、技能综合训练、义务福利性社会组织等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激发起对于生活的敬畏之情,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教育美国高校拥有多种渠道和多元方式的学生社会组织实践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组织、管理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为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知识体系与技能。相关教育学研究学者将美国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基本分为“校企合作”、“社区志愿实践”、“体验式社会教育实践”等类型,[5]以此使得学生获得多方面、多资源的经费支持与实践平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行的“校企联合”模式,通过与各行各业著名企业合作,来丰富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与见识,并会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企业家、行业代表人物以及专家学者进行客座交谈与问题解答,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创业平台、场地资源、实践教育与资源支持,并且还有利于学生吸收更多社会经验,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技巧。尤其是著名企业CEO及金融公司总裁更能为其提供更多就业实践机会,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高校会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的社区志愿服务与社会活动锻炼,以使学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基层工作的真实需求。例如,斯坦福大学会校内各个社团组织制定了专门的“政府政策决策共享”、“领导实施新型方案”等服务方式,尤其是美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的“责任公民”计划,为学生创造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平台,学生可参与多类型的模拟法庭、检查机关、法律仲裁组织,以此增强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与公民责任感、道德心,强化法律观念。

三、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实行“课堂”培养与“社会”实践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相关经验,使“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组织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我国在结合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校园资源开设相应的能力、素质培训课程,并定期将校内优秀组织领导学生成员组织在一起参加专业课程讲座,与此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学习成绩类别、不同社会成员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的学生开设相应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可调配组织成员到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进行下乡支教,贴近基层,服务农民,切实体会到社会所需与农民所想,丰富自我见识与社会经验;前往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以及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访问,并配合国内著名企业领导、专家进行座谈交流与访问,深入了解现代转型经济下企业的生存之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寻觅种种商机与客源方向;校方可通过与国内优秀机构组织合作,全力开阔学生视野,加强与国内教育事业发展的组织(如思源基金会等)的联系,寻求多方位政府、企业及NGO组织赞助渠道。

2.借鉴先进管理手段,树立现代服务意识我国高校在组织管理学生社团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人权主义”倾向与领导意识,将过多的行政干涉管理职责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要领导的指导责任制,像美国高校那样多给予学生自于社会组织服务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我国目前大多数院校过分依赖于行政化监管与“独裁主义”管理机制,不能分配给学生一定的人事权与选举权,而学生对校内组织协会的经费管理也显得非常被动,缺乏必要的经费来源渠道与筹集方式,并且社会组织的审核、材料核实途径与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组织的开展与实行。为此,我国高校可充分利用“导师”制度来进行专业监督、指导与社会实践教育,“社会组织导师”可针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经验传授与指导;“专职导师”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以此丰富行政管理方式,推动学生专业思想素质与技能的全面发展。

管理学组织论文第2篇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建立在组织的逐渐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形式之一,其表现特点是具有组织的革新能力、持续的应变能力。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本质表现为突破传统的创新,学习型组织理论是通过建立上下互助的联系组织结构,使得组织内部各环节突破平等障碍,打破等级制度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失衡,确保组织内部友爱平等的沟通与发展,建立起来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表现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组织的持续健康的前进发展。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

1.强调正确的价值观

圣吉在其著作中强调了持续正确的价值观,真诚务实的生活意义,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在关注个体的同时,更要关注组织,在关注支出的同时,更要关注投入。在关注未来生态的同时,更要关注现在的行为习惯。圣吉强调的是一种崇高奋斗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倡导生态的文明持续发展。

2.强调学习的本性论

彼得•圣吉强调每个人的天性都是爱于学习的,学习型理论强调的是学习的人性论。该理论强调学习是人的本性使然,学习型理论只不过是帮助人们提升自己对学习本性的认识,起到帮助人们唤醒学习意识的作用。

3.强调学习形式的丰富性

学习形式不是单一的,在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我们可以将其学习形式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实践性学习,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获取知识、检验知识;二是学习不是个人的学习过程,而是合作学习、组织学习的过程;三是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建构知识的框架;四是学习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五是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个体的愿景。学习型知识理论丰富了学习的形式与内涵。

4.强调学习的自愿性

学习型理论是特别强调真实性的理论,强调了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要用真诚的态度,强调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解决实质性、真实性的问题,强调了学习的目标是为了真实的愿景去学习。

5.强调学习的跨界合作

学习型理论强调的是团队的学习与合作,学习不能够局限在个人的范围内,要将学习的范围建构成真诚学习的平台,在平台上进行组织学习、合作学习、跨界学习。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具体途径

1.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指的是个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心智模式是通过个体的人生经验、生活阅历、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形成的。对心智模式的改善着重于在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两个方面。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中表现为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置、实施方式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团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从而将工作模式、思维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培养学生超越自我。意指突破自己的错误或陈腐的观念,将科学先进的知识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实现个体的真实愿望。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中表现为:将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论与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结合,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行为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突破自我,勇于突破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

3.建立共同愿景

在集体中建立共同的愿景有助于增强团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实践中,教改团队应该根据社会、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统一,共同朝向着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4.提倡课程系统性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所提倡的系统,是贯彻在其所有特征与内容中的,系统性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将系统性运用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时,具体表现为:长远规划的系统性、教学课程组织的系统性。在教改人员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时应该努力做到系统的清晰性,包括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思路明确等。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系统性的原则也会帮助学生清晰的梳理知识条理。

5.提高团队意识

组织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全体成员出于自愿性的,有序的形成共同愿景,在学习过程中系统性、开发性的对知识理解与掌握,全体成员建立共同的愿景,合作学习,这给予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很大的启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集体的共同愿景、促进集体的团结协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交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管理学组织论文第3篇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往往被视为利用文化手段构建全新的文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比传统的经济手段、硬性技术措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在学校的管理中,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内化学校管理,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教师及至学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2学校组织文化的出现

在西方,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并像屏幕一样,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3塑造强劲的学校组织文化提高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成为整个问题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组织机构与学校组织文化

不同的教育科层结构是否会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进而影响有效的学校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是构建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体现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在设置各种组织机构时,各机构的目标必须与系统目标相一致,使系统目标的实现有保证,子系统目标的实施有方向。学校组织文化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塑造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2)任务归一原则:指同类性质的活动与任务归到同一组织机构中,避免踢皮球、推卸责任、无人承担任务的情况。使各机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人文基础。(3)分层管理原则: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前提下,还要实行分层管理,下放给各管理层相应的自和自治权。

(4)机构精简原则:指为完成管理任务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要精简。精简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看上去整洁、干炼、人员适当,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5)渠道畅通原则:决策和指令要能准确、迅速地下达,执行情况和效果及师生意见、建议要能及时反映上去,都需要建设畅通的传达渠道。这是使组织文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组织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2组织制度与学校组织文化

要塑造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仅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加以约束和指导。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和平共处的非正式的不干预“契约”或“协议”,常常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中,教育个体需求的满足与追求的实现,离不开各种规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组织制度。教育制度引导着教育个体的行为方式,规范着整个学校组织的教学管理秩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基本走向。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是由教育制度塑造的,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都是当下教育制度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也是这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塑造和代言,制度的影响与人的行为规范这本身就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组织文化,因此,一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3.3组织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

环境是组织的社会层面,几乎包括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任何事物,学校组织环境包含了许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将会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绩效。要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情境特征。

3.4组织沟通与学校组织文化

顺畅的学校组织沟通是传递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组织文化中,沟通的目的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沟通使组织成员表现出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

(2)激励:有效的沟通可以强化组织成员的既成的为组织文化所认同的行为并加以鼓励;

(3)情感表达:情感也是维系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沟通增加组织成员彼此了解、交融情谊、加强良好的团体关系,从而形成期望的学校组织文化。

有效的沟通都会增加成员的生产力与向心力。在学校中透过沟通可以达成观念上的共识,透过协调可以取得行动的的一致性。故沟通协调是组织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

由此可见,要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单哪一个方面可以决定的,它需要组织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需要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必定为现代学校管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摘要: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而是应该而且必须有更重要的内涵。这就是组织文化的渗透。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管理

参考文献

[1](美)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

管理学组织论文第4篇

学习型组织到底是什么?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又是怎样的呢?看看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提供的有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论文介绍,你会有所了解。内容如下: 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1) 一、学习型组织绩效管理特征分析 1.学习型企业和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的对比分析。 概括起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企业,不论遵循什么理论进行管理,不外乎两种类型:“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和“学习型”企业。前者以等级为基础,权力为特征,是一种对上级负责的垂直的纵向线性系统,它强调“制度+控制”的管理方式;后者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团队学习为特征,是一种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的管理方式。前者是为了使成员能够更努力地工作,企业达到更高的产值和利润;后者使组织成员更聪明地工作,重视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不断提高群体智商,使组织成员活出生命的意义,自我超越,不断创新。前者在工业经济时代前期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它对指挥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后者在工业经济后期,特别是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2.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特征。 由于学习型组织的成员通过五项修炼,建立了共同的愿景,对组织的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积极地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组织成员的心智模式得到了改善,克服了自我防卫的封闭意识,对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具有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组织的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对整个团队的影响、对组织实现目标的影响,因此,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与一般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的绩效管理具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要求,在过程的表现上也有所不同。 (1)学习型组织在衡量企业绩效时,不仅关注产值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股东的满意,它更关注客户群体、环境主义者以及组织学习力、员工技能的提高、企业形象的提升,如图1所示。学习型组织不仅关注当前已经得到的结果,也关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效益和效率,也关心外部的效益和效率。 在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对绩效更多的理解,首先为产值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其次才是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和企业形象提升,如图1的虚线所示。 (图中:“——”表示学习型组织关注的因素,“”表示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关注的因素)略 (2)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个成员或团队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不排斥对其他成员或团队的贡献,并且能够主动了解其他成员或团队的需求,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系统思考使组织成员在关注自身的绩效同时也关心其他成员的绩效,学习型组织认为组织的绩效总是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个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才能提高组织的绩效,如果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个体的发展,不但不能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还可能导致整体绩效的下降——这便是学习型组织绩效的系统思考。在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由于各职能部门严格按专业分工,每个成员的目的就是实现本部门的绩效,基本上不考虑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组织成员总是认为各个部门的绩效达到了最佳,企业的绩效也就能够最佳。 (3)在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绩效衡量的结果主要被用来作为员工报酬和晋升的依据,组织成员对绩效考评过程总抱有消极和抵制的心理。在学习型组织里,绩效结果被用来作为组织成员不断改进的测试工具,员工主动接受绩效考评,并且关心考评结果。组织成员的学习力和创造力的不断提高是学习型组织对成员的要求,也是学习型组织成员自身发展的需求,某个时点上的业绩并不是学习型组织追求的绩效。因此,组织成员在实现目标时具有更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他们认为失败所积累的经验同样是宝贵的财富,也能为以后的高绩效提供支持。 学习型组织到底是什么?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又是怎样的呢?看看论文频道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提供的有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绩效管理论文介绍,你会有所了解。内容如下:

管理学组织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组织承诺,教师组织承诺,学校管理

 

21世纪的管理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如何处理好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提高组织承诺,防止人才流失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摆在人力资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教师聘任制中学校和教师“双向选择”原则的真正落实,教师的大量自由流动将成为必然,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动将更加突出。同时,随着这种双向选择的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体会到了择业难和工作不稳定带来的失落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这又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的态度,并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学校要发展,必须稳定和引进优秀教师;而要稳定和引进优秀教师,就必须关注教师组织承诺。因此研究教师组织承诺对学校管理的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组织承诺的理论出发,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探讨教师组织承诺的意义,同时试图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教师承诺的几点建议。

一、组织承诺概述

组织承诺最早是由Becker提出,他将承诺定义为由单方投入产生的维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在组织中管理学论文,这种单方投入可以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如:福利、精力、已经掌握的只能用于特定组织的技能等。他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随着其对组织的“单方投入”的增加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

我国学者对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和定义作以下解释:(1)感情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认同和投入,对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和努力工作,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贡献,甚至不计较报酬。它包括价值目标认同、员工自豪感以及为了组织的利益自愿对组织做出牺牲和贡献等成分。(2)理想承诺:重视个人的成长,追求理想的实现;关注个人的专长在该组织能否得到发挥,组织能否提供各项工作条件和学习提高及晋升机会以利实现理想。(3)规范承诺: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受到了长期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4)经济承诺:因担心离开这个组织会蒙受经济损失,所以才留在该组织。(5)机会承诺:呆在这个组织的根本原因是找不到其他更满意的工作组织,或因自己技术水平低,没有另找工作的机会。[①]

二、教师组织承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教师组织承诺是指教师坚信学校目标、认同并接受学校价值观、自动自发地为学校竭尽全力、渴望能够在该学校中一直工作下去的心理定式。[②]教师组织承诺包含五个维度,即感情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和经济承诺;具有组织承诺的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会表现出主动性、责任感、创造性和反思性等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教师组织承诺水平高低对学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向导意义。主要体现在:

1、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是预测教师人事流动的最好指标论文格式范文。高水平的组织承诺是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决定因素。学校是由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组成的功能性的复杂组织,其中教师是学校组织的核心人员,教师是否认同学校、愿意奉献、努力工作是学校效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拥有一支稳定而优秀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学校的稳定发展。

2、教师组织承诺整体水平高低是预测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组织的全部任务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作为学校组织,其目标的实施最终层层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倘若教师组织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这将预示着学校的目标无法得到很好的实现,学校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不能不密切关注教师组织承诺水平。

3、不同的教师组织承诺类型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不同组织承诺类型的教师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感情承诺型的教师常常表现出十足的干劲,对学校的任何工作都是全身心投入,有极高的满意度;理想承诺型的教师注重自身才能能否在学校得到充分认可及特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若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发挥,便表现出干劲十足,反之则不然;规范承诺型的教师以责任和义务作为形式的准则,在应尽的义务方面,他们表现突出,但不会表现出太多的热情;经济承诺型的教师可能随时准备跳槽,也可能积极工作,但经常斤斤计较,表现为“功利性”,对应该完成的任务敷衍了事;机会承诺型的教师或随时准备离职,或苦恼自己能力所限无法企及理想中的学校管理学论文,才选择呆在原学校,但工作上疲于应付,得过且过。现实生活总,教师组织承诺并不是表现为单一的五种类型,可能还存在其中的两两组合甚至更多组合,如“感情—理想承诺”型、“理想—规范—经济承诺”型等等。了解和把握不同的教师组织承诺类型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组织承诺,将有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总之,教师组织承诺整体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学校组织凝聚力与竞争力大小的标志,高水平的组织承诺是学校参与竞争的有力保障。

三、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在20世纪以前,西方学者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承诺的因果变量上,并认为影响组织承诺的变量主要有三类:其一是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支持、组织可依赖性、公平性、管理层对新观点、新思想的接纳程度、集体工作精神等。其二是工作因素,包括工作的挑战性、职位的明确度、目标的明确度、目标难度等。其三是员工个人因素,包括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经历等。这里主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来探讨影响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1、性别与承诺:在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上,男女无显著差异,而男性的高理想承诺百分比相对高于女性,女性的高机会承诺百分比高于男性。2、年龄与承诺:在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上,不同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感情承诺和机会承诺上有显著差异。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单位的感情越来越深厚,表现为高感情承诺;另一部分人由于表现不佳,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受重视,他们对现状虽不满但又没有机会另找出路,只好留在现单位,表现为高机会承诺。3、工龄与承诺:工龄在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和机会承诺上差异不显著,而在感情承诺、经济承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三年以下和九年以上工龄者,高感情承诺的百分比大于四到九年工龄者,七年以上工龄者高经济承诺的百分比高于七年以下的工龄者。4、学历和承诺:学历在感情承诺、规范承诺和经济承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上有显著性差异。理想承诺与学历呈正相关,学历越高,高理想承诺的比率就越高。学历与机会承诺呈负相关,学历越高,高机会承诺的比率就越低。5、职位与承诺:职位在规范承诺和经济承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感情承诺的比例上,工人低于技术员、一般职员和部门负责人。与此相反,在理想承诺上,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高于一般职员管理学论文,而工人的理想承诺最低。在机会承诺上,工人高于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又高于后勤人员,技术人员和部门负责人机会承诺最低。[③]

上述是针对我国企业普通员工组织承诺的研究结论,经研究同样可以适用于教师职业,这说明我国教师组织承诺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性别、年龄、工龄、学历和职位等方面的个人因素影响。

(二)、组织因素

从组织角度看,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学校组织文化。不同的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组织承诺具有显著性影响,学校组织文化水平越高,教师组织承诺水平也越高。2、良好的学校氛围。包括学校优美的物质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是否协调融洽),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3、专业支持。专业支持对教师组织承诺各维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学校领导是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否为教师创造在专业领域不断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教师能否得到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重要因素论文格式范文。4、合理的薪酬晋升体系。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良好的福利条件是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必要条件。教师能否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能否享受优厚的福利待遇,能否顺利公正的升迁,都是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重要因素。5、领导方式。学校领导越能创建宽松信任的组织氛围,对教师的关怀越多,学校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并且越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则教师组织承诺水平越高。

四、提高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几点建议

首先,客观地了解教师对学校的组织承诺水平和特点是提升教师组织承诺的前提。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要想更加切实有效地从事学校管理,必须清楚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和特点;而要想知道教师组织承诺水平和特点,就必须采用实证的方法而不是凭主观的印象和感觉去了解和把握。因此学校领导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多举办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的意见,从中了解教师的真正意图和想法,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问卷测量和个别座谈,了解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

其次,教师组织承诺与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位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对于学校来说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学校领导者应该从组织方面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入手提高知识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努力度,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1、建立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减少教师个人期望与组织期望的落差,力求提高学校组织价值观和教师个人价值观的符合度,从而提高教师组织承诺水平。2、关心体谅教师,进行情感投资,满足教师需要,带头尊重并信任教师,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来办好学校管理学论文,积极营造开放型的组织氛围。3、建立高度独立的任务中心型组织结构,增加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吸收教师参与规划和决策,加强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了解和支持。4、建立完整的制度,包括合理的薪酬体系(兼顾团队和个人的绩效评估体系)、奖励制度和晋升制度。5、建立良好的教育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促使教师的自我成长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增加教师对学校的认同与努力程度。6、利用各种沟通渠道(正式与非正式)加强领导者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建立让教师发表意见和宣泄情绪的渠道,适当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的组织承诺。

最后,建立合理的学校组织知识结构,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不同学科的教师具备各自的专业知识,在完成复杂的教学工作时需要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达到知识共享。因此,从学校组织角度,要建立合理的、与学校目标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以便教师在不同专业知识间的互相融合和学习。从学校管理角度,选择有针对性的策略来促进学校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强化教师个人知识传播的成就感和对工作挑战性的追求;建立融洽开放、情感交流、亲密合作的学校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师管理变成开放与动态的机制,实现队伍的优化组合,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刑丽云.浅析我国企业职工的组织承诺[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宋爱红,蔡永红.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研究,2005,(5)

[3]汪彩玲.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研究,2005,(2)

[4]李永鑫,杨淑芸.教师工作倦怠及干预[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

[5]王振洪.伦学校管理和教师组织承诺间的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6]廖冰,李志,王立新.论知识员工的忠诚度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3,(10)

[7]段玉广.浅谈高校知识性员工的管理[J].人才资源看法,2005,(1)

[8]孙慧芳.提高组织承诺水平的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

[9]康锦江.知识员工的组织承诺及对工作努力和满意度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4,(6)

[10]康锦江,张华东等.知识员工组织承诺、职业承诺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4,(8)

管理学组织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组织承诺,教师组织承诺,学校管理

 

21世纪的管理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如何处理好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提高组织承诺,防止人才流失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摆在人力资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教师聘任制中学校和教师“双向选择”原则的真正落实,教师的大量自由流动将成为必然,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动将更加突出。同时,随着这种双向选择的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体会到了择业难和工作不稳定带来的失落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这又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的态度,并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学校要发展,必须稳定和引进优秀教师;而要稳定和引进优秀教师,就必须关注教师组织承诺。因此研究教师组织承诺对学校管理的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组织承诺的理论出发,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探讨教师组织承诺的意义,同时试图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教师承诺的几点建议。

一、组织承诺概述

组织承诺最早是由Becker提出,他将承诺定义为由单方投入产生的维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在组织中管理学论文,这种单方投入可以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如:福利、精力、已经掌握的只能用于特定组织的技能等。他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随着其对组织的“单方投入”的增加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

我国学者对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和定义作以下解释:(1)感情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认同和投入,对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和努力工作,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贡献,甚至不计较报酬。它包括价值目标认同、员工自豪感以及为了组织的利益自愿对组织做出牺牲和贡献等成分。(2)理想承诺:重视个人的成长,追求理想的实现;关注个人的专长在该组织能否得到发挥,组织能否提供各项工作条件和学习提高及晋升机会以利实现理想。(3)规范承诺: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受到了长期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4)经济承诺:因担心离开这个组织会蒙受经济损失,所以才留在该组织。(5)机会承诺:呆在这个组织的根本原因是找不到其他更满意的工作组织,或因自己技术水平低,没有另找工作的机会。[①]

二、教师组织承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教师组织承诺是指教师坚信学校目标、认同并接受学校价值观、自动自发地为学校竭尽全力、渴望能够在该学校中一直工作下去的心理定式。[②]教师组织承诺包含五个维度,即感情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和经济承诺;具有组织承诺的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会表现出主动性、责任感、创造性和反思性等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教师组织承诺水平高低对学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向导意义。主要体现在:

1、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是预测教师人事流动的最好指标论文格式范文。高水平的组织承诺是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决定因素。学校是由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组成的功能性的复杂组织,其中教师是学校组织的核心人员,教师是否认同学校、愿意奉献、努力工作是学校效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拥有一支稳定而优秀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学校的稳定发展。

2、教师组织承诺整体水平高低是预测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组织的全部任务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作为学校组织,其目标的实施最终层层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倘若教师组织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这将预示着学校的目标无法得到很好的实现,学校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不能不密切关注教师组织承诺水平。

3、不同的教师组织承诺类型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不同组织承诺类型的教师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感情承诺型的教师常常表现出十足的干劲,对学校的任何工作都是全身心投入,有极高的满意度;理想承诺型的教师注重自身才能能否在学校得到充分认可及特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若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发挥,便表现出干劲十足,反之则不然;规范承诺型的教师以责任和义务作为形式的准则,在应尽的义务方面,他们表现突出,但不会表现出太多的热情;经济承诺型的教师可能随时准备跳槽,也可能积极工作,但经常斤斤计较,表现为“功利性”,对应该完成的任务敷衍了事;机会承诺型的教师或随时准备离职,或苦恼自己能力所限无法企及理想中的学校管理学论文,才选择呆在原学校,但工作上疲于应付,得过且过。现实生活总,教师组织承诺并不是表现为单一的五种类型,可能还存在其中的两两组合甚至更多组合,如“感情—理想承诺”型、“理想—规范—经济承诺”型等等。了解和把握不同的教师组织承诺类型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组织承诺,将有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总之,教师组织承诺整体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学校组织凝聚力与竞争力大小的标志,高水平的组织承诺是学校参与竞争的有力保障。

三、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在20世纪以前,西方学者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承诺的因果变量上,并认为影响组织承诺的变量主要有三类:其一是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支持、组织可依赖性、公平性、管理层对新观点、新思想的接纳程度、集体工作精神等。其二是工作因素,包括工作的挑战性、职位的明确度、目标的明确度、目标难度等。其三是员工个人因素,包括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经历等。这里主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来探讨影响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1、性别与承诺:在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上,男女无显著差异,而男性的高理想承诺百分比相对高于女性,女性的高机会承诺百分比高于男性。2、年龄与承诺:在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上,不同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感情承诺和机会承诺上有显著差异。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单位的感情越来越深厚,表现为高感情承诺;另一部分人由于表现不佳,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受重视,他们对现状虽不满但又没有机会另找出路,只好留在现单位,表现为高机会承诺。3、工龄与承诺:工龄在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和机会承诺上差异不显著,而在感情承诺、经济承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三年以下和九年以上工龄者,高感情承诺的百分比大于四到九年工龄者,七年以上工龄者高经济承诺的百分比高于七年以下的工龄者。4、学历和承诺:学历在感情承诺、规范承诺和经济承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上有显著性差异。理想承诺与学历呈正相关,学历越高,高理想承诺的比率就越高。学历与机会承诺呈负相关,学历越高,高机会承诺的比率就越低。5、职位与承诺:职位在规范承诺和经济承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感情承诺的比例上,工人低于技术员、一般职员和部门负责人。与此相反,在理想承诺上,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高于一般职员管理学论文,而工人的理想承诺最低。在机会承诺上,工人高于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又高于后勤人员,技术人员和部门负责人机会承诺最低。[③]

上述是针对我国企业普通员工组织承诺的研究结论,经研究同样可以适用于教师职业,这说明我国教师组织承诺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性别、年龄、工龄、学历和职位等方面的个人因素影响。

(二)、组织因素

从组织角度看,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学校组织文化。不同的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组织承诺具有显著性影响,学校组织文化水平越高,教师组织承诺水平也越高。2、良好的学校氛围。包括学校优美的物质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是否协调融洽),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3、专业支持。专业支持对教师组织承诺各维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学校领导是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否为教师创造在专业领域不断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教师能否得到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重要因素论文格式范文。4、合理的薪酬晋升体系。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良好的福利条件是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必要条件。教师能否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能否享受优厚的福利待遇,能否顺利公正的升迁,都是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重要因素。5、领导方式。学校领导越能创建宽松信任的组织氛围,对教师的关怀越多,学校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并且越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则教师组织承诺水平越高。

四、提高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几点建议

首先,客观地了解教师对学校的组织承诺水平和特点是提升教师组织承诺的前提。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要想更加切实有效地从事学校管理,必须清楚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和特点;而要想知道教师组织承诺水平和特点,就必须采用实证的方法而不是凭主观的印象和感觉去了解和把握。因此学校领导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多举办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的意见,从中了解教师的真正意图和想法,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问卷测量和个别座谈,了解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

其次,教师组织承诺与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位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对于学校来说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学校领导者应该从组织方面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入手提高知识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努力度,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1、建立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减少教师个人期望与组织期望的落差,力求提高学校组织价值观和教师个人价值观的符合度,从而提高教师组织承诺水平。2、关心体谅教师,进行情感投资,满足教师需要,带头尊重并信任教师,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来办好学校管理学论文,积极营造开放型的组织氛围。3、建立高度独立的任务中心型组织结构,增加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吸收教师参与规划和决策,加强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了解和支持。4、建立完整的制度,包括合理的薪酬体系(兼顾团队和个人的绩效评估体系)、奖励制度和晋升制度。5、建立良好的教育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促使教师的自我成长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增加教师对学校的认同与努力程度。6、利用各种沟通渠道(正式与非正式)加强领导者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建立让教师发表意见和宣泄情绪的渠道,适当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的组织承诺。

最后,建立合理的学校组织知识结构,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不同学科的教师具备各自的专业知识,在完成复杂的教学工作时需要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达到知识共享。因此,从学校组织角度,要建立合理的、与学校目标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以便教师在不同专业知识间的互相融合和学习。从学校管理角度,选择有针对性的策略来促进学校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强化教师个人知识传播的成就感和对工作挑战性的追求;建立融洽开放、情感交流、亲密合作的学校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促使教师管理变成开放与动态的机制,实现队伍的优化组合,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刑丽云.浅析我国企业职工的组织承诺[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宋爱红,蔡永红.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研究,2005,(5)

[3]汪彩玲.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研究,2005,(2)

[4]李永鑫,杨淑芸.教师工作倦怠及干预[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

[5]王振洪.伦学校管理和教师组织承诺间的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6]廖冰,李志,王立新.论知识员工的忠诚度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3,(10)

[7]段玉广.浅谈高校知识性员工的管理[J].人才资源看法,2005,(1)

[8]孙慧芳.提高组织承诺水平的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

[9]康锦江.知识员工的组织承诺及对工作努力和满意度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4,(6)

[10]康锦江,张华东等.知识员工组织承诺、职业承诺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4,(8)

管理学组织论文第7篇

“组织危机”一词的定义尽管很多,但我们更趋向于皮尔逊和克莱尔提出的,即组织危机是“威胁本组织生存能力的低概率、高影响事件,其特点是,原因、影响及解决办法含糊不清,以及必须迅速作出决定的信念”。该定义反映了危机管理文献的共同主题,包括危机的发生往往是无法预期的,它有可能威胁到组织的生存能力或目标,并且,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升级,从而导致声誉或其他方面明显受损。因为潜在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和结果,所以危机存在模糊的因果关系。组织危机一词常唤起人们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有危险或危害的过去情景的思考。这些情景包括工业灾害,如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事件。他们可能还包括三聚氰胺事件或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然而,不出现直接威胁消费者健康的情况也是组织危机。如贵州瓮安事件中,有网络谣言说“三名嫌疑犯都是当地领导干部的亲戚”,“死者叔叔带到警察局问话被打死”,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所以必须首先澄清。危机管理是指“实际危机的操作管理”和“危机之前后的企业管理”两个方面。危机管理包括尽可能消除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预先规划潜在危机。他们强调响应对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为了防止未来危机,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吸取当前危机经验教训同样至关重要。组织危机管理需要多种界定明确的知识基础或多套离散技术。不仅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广泛思考的能力,也需要在多个变化的相互作用系统和子系统中从个人、团体、组织层面概括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危机管理的预防水平

公共卫生领域使用的预防水平框架已被应用于职业健康心理学领域。预防水平框架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多级预防将减少疾病或伤痛的发生,并将其造成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该框架包括促进(健康和复原)、一级预防(通过教育规划和免疫避免疾病或损伤)、二级预防(一旦生病或受伤,早期干预或治疗来减少损伤)和三级预防(当早期预防努力已不可用或不成功时进行康复治疗),这四级预防可以平行的应用于组织危机。

1.促进组织健康

组织健康促进是指为促进健康、可胜任以及有弹性的组织所作的努力。虽然促进的具体要素可能完全不同,他们直接指向要实现与组织弹性等因素相关的早期发现的结果。一个普遍原则是,为了生存,开放系统(如组织)在发生变化时必须能够完成保持稳定的双向看似矛盾的任务,或建立“变更中稳定”。尽管实质性的挑战证明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但仍然需要研究怎样使公司复原的问题。在重大逆境中具有高复原、蓬勃发展的公司具有许多特征,其中包括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中的保持内部稳定的能力,同时在面对机会与威胁时能够促进进步和改变。实现核心价值观稳定的一个途径是在招聘、分离和晋升决策中大力保护这些价值观。相关研究结果认为要重视组织文化建设,不能任其随机发展。如,波尚特和米特罗夫区分了“易产生危险”与“危机准备”组织。他们认为易产生危机的组织与功能失调家庭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包括界限模糊带来的混乱。在自我膨胀(夸大、万能感、责怪别人)和自我萎缩(疏远感、焦虑和无法胜任)方面也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倾向。对行动或无所作为的错误推理与无法确认功能失调性文化并存。另一方面,危机准备组织,是承认而不否认危机可能性的那些组织。准备组织有一种自我尊重而不是自我膨胀和自我萎缩的积极文化。错误归因并不常见。他们坚信组织自身结构、策略或文化应该是开放的挑战。此外,准备组织能更好地理解组织系统和子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帮助组织尽可能避免危机或帮助组织预防遭遇潜在危机事件的那些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教他们如何预防或应对相对常见的情况(如,火灾)。然而,它也可能是指为了探测和改善风险对具体操所作的持续性评估。这将包括适当安全和质量保证程序的贯彻执行以及为准确地获得公司真实状况而优先(而不是滞后)使用财务指标。透过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我们发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一级预防。(1)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和危机指挥中心。建立拥有专门时间和资源以及有权处理危机的危机管理团队。在正常与危机行动中,除了信息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外,团队中至少要包括一个该领域专家也至关重要。还要建立具有应急通信系统的指挥中心。一旦受危机影响的原来指挥中心不能用时要有一个备用地方。(2)进行组织风险评估。要明确组织的核心活动和潜在已遭危机的地区,同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监控和再评估。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潜在的危机整体强度、潜在的媒体和政府监督、潜在的企业经营干扰、潜在的公共关系伤害和财务影响。(3)构建各种事件的书面危机计划。重要的是组织要对其预期的每一个危机至少要撰写一份计划,危机计划需要详细、具体,并且清晰地说明管理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4)保证业务连续性或制定灾难恢复规划。要制定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计划的具体程序。由于组织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潜在的灾难性破坏不仅导致收入损失,而且对客户关系造成长期损害。所以要特别注意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规划和恢复的详细指南。(5)制定沟通规划。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一般规则是沟通,及早沟通,坚持不断沟通。印刷材料如公司简史、高管简历、健康、安全以及企业与公众关系方面过去取得的积极成就的文献都要提前准备好。同时,重要的是,在某些类型危机中关键性信息也要提前起草,并且尽快确定和培训发言人。(6)演习。除了定期演练或模拟外,研究者倡导在危机管理中应用所谓的桌面实践练习。

3.次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为了尽量减少危机的损失和防止其升级为更为严重或慢性问题而对危机进行的早期干预和管理。研究者认为,危机情况的早期干预和管理要注重以下几点。(1)认识到危机来临,启动危机管理团队。在这里,要重视来自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信号及其信号类型(从技术传感装置获得的或那些被人们注意到的)。当检测到信号时,此信息必须被传送到有权采取行动的那些人。(2)评估危机。评估危机的一个有用方法是应用在心理健康评估和咨询中经常使用4因素框架。该框架包括保护因素、诱发因素、加剧因素和持续因素四个方面。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一套保护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减轻负面的结果,或可以促使实现更积极结果。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先前建立的高水平公众信誉和信任、坚实的财务状况,或补充有智慧和有经验的董事会成员。它也包括具有危机准备的组织。然而,组织也可能有诱发因素,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危机或无法管理危机。这些因素包括低水平的公众信誉和信任、不稳定的财务状况,弱的或无经验的董事会成员,或容易发生危机的组织。加剧因素是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例如,一个特定的经济事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或由不满意客户的严重指控可能引发一场流言和谣言危机。如上所述,在强大的保护因素背景下(这种因素能使组织更好管理危机,并快速恢复)或在强大的致病因素背景内都可以导致危机发生(这种因素可能抑制最佳管理和恢复)。就评价当前危机的潜在规模、额外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与目前危机或前瞻性反应有关的风险方面而言,加剧因素的评估是重要的。同时,每个组织也需要评估某些持续性因素产生的程度。使危机持续的因素可能是组织内部的(如,坚持无效的危机管理办法、否定危机本身、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失败);他们也可能是外部组织的(如,越来越多的媒体的狂、额外的政治或经济事件)。当持续性因素被确定时,干预才能发生。(3)遏制危机。关键是不仅要从物质上遏制危机,而且也要通过使用适当沟通策略遏制公众心目中的危机。这样才会使局势得到控制,企业得以继续经营。(4)确定和应对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应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确保其健康和安全,并以适当方式及时进行持续沟通。

4.第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危机的长期阶段或危机后组织复原、财务状况及公共形象的管理。如前面所述,公司要谨慎进行促进、初级预防以及使用近端干预形式,如二级预防,而不是远端形式的三级预防。在早期努力无用或不成功时,人们很少关注所发生的长期危机的管理。然而,案例研究提供的管理实践的信息,在长期或慢性危机情境中是有用的。赫斯特的著作《危机与重建》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见解。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变革从学习为主的组织转向绩效为主的组织。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组织内部的5个交互元素也会变化。灵活的角色成为正式定义的任务,团队成为正式的结构,网络成为系统,确定成为正式的赔偿,并要求员工改变素质。相反,当一个绩效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在长期危机期间发生的),这5个元素重新回到其原始状态。危机发生时,组织从绩效取向回到学习取向。它从正式结构和系统转换成跨职能团队和网络,由于后者可以迅速形成并灵活响应突发问题。同样,公司从使用正式的远距离关系沟通转向使用主动积极、开放的沟通及联合解决问题。各级员工也都愿意接受的工资冻结并同意降薪,而不是正式补偿,成为了关键。最终,这些组织要素远离绩效并转向学习,从而使公司有效的幸存下来。

三、咨询心理学家的潜在作用

1.提供组织危机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Fink早期调查表明,财富500强企业中认为危机是不可避免的CEO的比例与实际上拥有应对危机计划的人所占比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美国主要的经纪公司哈林顿综述研究表明,2200家公司近四分之一的高管报告说没有正式灾害计划。通常即使有计划,也只包括业务连续性或恢复策略。他们可能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危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或及时而有效地管理危机的一系列方法。没有危机的计划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管理者表现出一系列错误认知,从而抑制他们适当计划的能力。这些认知包括组织本身性质合理化(如,“我们的规模将保护我们”)、环境属性(如,“有人会救我们”)、危机属性(如,“每一次危机是如此独特,不可能为他们作准备”)以及危机管理属性(如,“只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我们的危机计划”)。心理学家经常擅于帮助个人确定和矫正阻碍实现最佳性能的认知扭曲或合理化。

2.危机预防和管理的教育或培训

尽管心理学家可能会选择提供危机预防和管理的常用培训计划,在这个领域内有一些具体方面特别适合心理学家。其中之一就是与一系列导致危机或妨碍管理人员预测、识别和管理危机能力有关的因素。例如,启发法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解决问题或作出预测时常用的方法。尽管使用启发法能达到效能,但这些策略往往导致人们对某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错误判断。当我们判断这些事件在我们脑海中已经有现成例子时,使用启发式算法。同样,当我们鉴别使用印象深刻而不是平淡无味的数据时,使用印象深刻准则。在组织危机中,管理人员可能高估经历一场危机的概率,在媒体或其他来源中可以获得该危机的现成例子,特别是如果这个例子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话;如果没有现成的实例或只有平淡无味的信息可用,那么管理者可能会低估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作出不恰当的反应。同样,当有凝聚力的组织之间存在共识心理驱动时,就会产生“群体思维”现象,在决策中这种驱力不允许充分和适当考虑各种观点。在高级别政府决策者中,群体思维的症状包括小组成员间构建和使用集体合理化,导致不会受伤害的错觉,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警告和消极反馈效果。组织固有的道德信念是强迫组织成员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伦理或道德后果。组织外领导表现出的刻板、负面看法是对该组织共享幻想或决定进行质疑或表达怀疑的任何人直接压力的体现。疑虑的自我检查和最小化与一致性幻觉一样明显。作为“心灵守卫”者保护领导和团体不受消极信息的影响,这些信息可能削弱对他们过去决策的支持。为防止群体思维,在危机处理时,应该聘用一些外部专家,要求从不同观点看事态。

3.进行风险评估或危机后审计

风险评估与危机后审计,可以由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一些候选人来执行。为了保证评估更加客观可以聘请外部顾问。除此之外,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来评价行为条款,这样会更可靠、更有效。

4.就具体危机事件提供咨询

许多组织都有专门的执行官或高级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公共关系和沟通问题。在这些领域受过专门培训的从业人员似乎是顾问的最佳人选。然而,对于某些类型的危机,咨询心理学家才是最适合的人选。例如,公共或私立部门的社会和健康服务机构可能会遭受人类要素危机(如,客户的多种自杀或客户滥用公众指控)。在这些环境中,具有良好能力的心理学家要理解和管理的涉及多种复杂性、有时自相矛盾的事件,这就需要各种立法、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政策。同样,作为危机的一部分,许多心理学家对可能引起的临床问题提供了卓越的管理建议(例如,除企业或保证客户服务的连续性外,建立临床危机反应非常必要)。另外,一些咨询心理学家不仅为特定环境(如,卫生保健)而且为特定类型的组织危机带来的专业知识。例如,在企业暴力领域工作的心理学家可以在组织危机管理更广泛的范围内提供咨询。其实研究者不仅证实了企业暴力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把这个问题看作为组织危机的具体形式。

5.在具体危机事件间期或之后提供培训

在执行培训合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危机情况。同样,改进组织危机预防和管理可能是培训关系的一个目标。事实上,对于在执行培训方面拥有渊博知识、丰富经验的人来说,组织危机管理可能仅仅是已完成工作的一个实例或延伸。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先进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已达到最佳效果。

四、总结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