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分析化学(合集7篇)

时间:2023-03-01 16:33:12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第1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253-3820

国内刊号:22-1125/O6

邮发代号:12-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科双高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联系方式

分析化学第2篇

2.新型花状纳米四氧化三钴修饰玻碳电极对芦丁的电催化氧化及其测定王明艳,张东恩,马卫兴,童志伟,许兴友,杨绪杰,WANGMing-Yan,ZHANGDong-En,MAWei-Xing,TONGZhi-Wei,XUXing-You,YANGXu-Jie

3.螯合稀土金属标记蛋白质技术的建立与优化米薇,王晶,应万涛,蔡耘,钱小红,MIWei,WANGJing,YINGWan-Tao,CAIYun,QIANXiao-Hong

4.凝固-漂浮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氯酚丁宗庆,张琼瑶,DINGZong-Qing,ZHANGQiong-Yao

5.手性双修饰剂修饰的CdSe纳米晶的合成及选择性识别Hg(II)的研究陈帼敏,俞英,胡小刚,曹玉娟,吴建中,CHENGuo-Min,YUYing,HUXiao-Gang,CAOYu-Juan,WUJian-Zhong

6.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血浆和尿液中11种杀鼠剂蔡欣欣,张秀尧,CAIXin-Xin,ZHANGXiu-Yao

7.三维荧光光谱研究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与汞相互作用何小松,席北斗,魏自民,李鸣晓,耿春茂,余红,刘鸿亮,HEXiao-Song,XIBei-Dou,WEIZi-Min,LIMing-Xiao,GENGChun-Mao,YUHong,LIUHong-Liang

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前活性染料与蛋白质共价染色的条件探索分析化学 戴彬,吉坤美,张同艳,彭孝军,DAIBin,JIKun-Mei,ZHANGTong-Yan,PENGXiao-Jun

9.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细菌群体感应效应的11种AHLs类信号分子马晨晨,李柏林,欧杰,王婧,赵俊虹,MAChen-Chen,LIBai-Lin,OUJie,WANGJing,ZHAOJun-Hong

10.气相色谱法测定火锅底料中的多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王波,李贤良,张雷,王国民,曹淑瑞,张进忠,WANGBo,LIXian-Liang,ZHANGLei,WANGGuo-Min,CAOShu-Rui,ZHANGJin-Zhong

11.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烧烤肉制品中15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毛婷,路勇,姜洁,吴颖,冯丽萍,张卫民,袁猛,MAOTing,LUYong,JIANGJie,WUYing,FENGLi-Ping,ZHANGWei-Min,YUANMeng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游离态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付敏,赵卫红,苗辉,吕桂才,FUMin,ZHAOWei-Hong,MIAOHui,L(U)Gui-Cai

13.羧酸仲丁酯对映体在β-环糊精衍生物上的拆分及手性识别机理研究施介华,叶燕,SHIJie-Hua,YEYan

14.基于长春西汀酸的荧光偏振免疫方法测定磺胺二甲氧基嘧啶王小勇,龚福春,唐连飞,李治章,郑兴良,湛雪辉,WANGXiao-Yong,GONGFu-Chun,TANGLian-Fei,LIZhi-Zhang,ZHENGXing-Liang,ZHANXue-Hui

15.Ⅱ型糖尿病大鼠神经视网膜组织中差异蛋白质分析王亚冬,童明庆,崔毓贵,张民英,郭雪江,王玲,许志洋,王富强,WANGYa-Dong,TONGMing-Qing,CUIYu-Gui,ZHANGMin-Ying,GUOXue-Jiang,WANGLing,XUZhi-Yang,WANGFu-Qiang

16.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革和纺织品中含氯苯酚的含量李琳,薛秀玲,连小彬,LILin,XUEXiu-Ling,LIANXiao-Bin

17.毛细管区带电泳同时检测人尿和头发中6种孟梁,臧祥日,申贵隽,王正巧,王莉莉,祝玲,MENGLiang,ZANGXiang-Ri,SHENGui-Jun,WANGZheng-Qiao,WANGLi-Li,ZHULing

18.十溴联苯醚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谢显传,王晓蓉,张幼宽,郑建中,吴颖欣,薛银刚,XIEXian-Chuan,WANGXiao-Rong,ZHANGYou-Kuan,ZHENGJian-Zhong,WUYing-Xin,XUEYing-Gang

19.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三唑磷农药黄君冉,盖玲,叶尊忠,王剑平,HUANGJun-Ran,GAILing,YEZun-Zhong,WANGJian-Ping

20.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杨叶,乔善磊,陈景衡,赵人琤,敖淑清,陆晓梅,茅力,沈东旭,练鸿振,YANGYe,QIAOShan-Lei,CHENJing-Heng,ZHAORen-Zheng,AOShu-Qing,LUXiao-Mei,MAOLi,SHENGDong-Xu,LIANHong-Zhen

21.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分析山竹果皮缩合单宁周海超,魏淑东,李敏,林益明,ZHOUHai-Chao,WEIShu-Dong,LIMin,LINYi-Ming

22.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法检测牛奶中金属离子和三聚氰胺张辰凌,田婧,秦卫东,ZHANGChen-Ling,TIANJing,QINWei-Dong

23.稀土离子络合物荧光探针测量胆红素及其荧光猝灭机理研究边玮玮,张娜,阎芳,王守训,李耀辉,BIANWei-Wei,ZHANGNa,YANFang,WANGShou-Xun,LIYao-Hui

2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阿维菌素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李增梅,邓立刚,赵淑芳,郭长英,赵善仓,毛江胜,王玉涛,LIZeng-Mei,DENGLi-Gang,ZHAOShu-Fang,GUOChang-Ying,ZHAOShan-Cang,MAOJiang-Sheng,WANGYu-Tao

25.离子液体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上官小东,汤宏胜,刘锐晓,郑建斌,SHANGGUANXiao-Dong,TANGHong-Shen,LIURui-Xiao,ZHENGJian-Bin

26.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术研究进展王莹莹,赵广莹,常青云,臧晓欢,王春,王志,WANGYing-Ying,ZHAOGuang-Ying,CHANGQing-Yun,ZANGXiao-Huan,WANGChun,WANGZhi

27.离心式微流控固相萃取光盘的研制及其在铬价态分析中的应用席永清,庄惠生,XIYong-Qing,ZHUANGHui-Sheng

28.新型脱氧核糖核酸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吴舒旭,施汉昌,仝铁铮,何苗,朱安娜,龙峰,韩爽,WUShu-Xu,SHIHan-Chang,TONGTie-Zheng,HEMiao,ZHUAn-Na,LONGFeng,HANShuang

1.分析化学 硅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磷酸化肽段富集中的应用吴剑虹,肖矿,赵勇,章伟平,郭林,冯钰锜,WUJian-Hong,XIAOKuang,ZHAOYong,ZHANGWei-Ping,GUOLin,FENGYu-Qi

2.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数据采集方法的比较曾家伟,贾伟,应万涛,钱小红,ZENGJia-Wei,JIAWei,YINGWan-Tao,QIANXiao-Hong

3.原位乙酰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余益军,刘红玲,戴玄吏,蔡焕兴,李春玉,于红霞,YUYi-Jun,LIUHong-Ling,DAIXuan-Li,CAIHuan-Xing,LIChun-Yu,YUHong-Xia

4.台风过后网箱养殖大黄鱼恢复过程中血清代谢物变化的研究徐继林,严小军,陈德莹,徐善良,骆其君,王亚军,XUJi-Lin,YANXiao-Jun,CHENDe-Ying,XUShan-Liang,LUOQi-Jun,WANGYa-Jun

5.硒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与过氧化氢酶协同作用的研究李华为,赵素云,刘晓波,宋琳琳,铁梅,LIHua-Wei,ZHAOSu-Yun,LIUXiao-Bo,SONGLin-Lin,TEIMei

6.多孔"类碳糊电极"的羧基化及其对EscherichiaocliO157:H7的检测许利剑,杜晶晶,邓燕,李智洋,徐春祥,何农跃,汪华,史智扬,XULi-Jian,DUJing-Jing,DENGYan,LIZhi-Yang,XUChun-Xiang,HENong-Yue,WANGHua,SHIZhi-Yang

7.基于96孔板与拉曼光谱的发酵乙醇高通量快速检测李自达,申乃坤,赖钧灼,秦艳,刘军贤,王桂文,LIZi-Da,SHENNai-Kun,LAIJun-Zhuo,QINYan,LIUJun-Xian,WANGGui-Wen

8.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净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牛肉中9种类固醇激素残留孙汉文,康占省,李挥,SUNHan-Wen,KANGZhan-Sheng,LIHui

9.基于四氧化三钴材料催化发光的丙醛气体传感器研究邓灏,吕弋,DENGHao,L(U)Yi

10.药对白术-茅苍术及其单味药中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佘金明,梁逸曾,彭友林,华美铃,谭斌斌,李洪东,SHEJin-Ming,LIANGYi-Zeng,PENGYou-Lin,HUAMei-Ling,TANBin-Bin,LIHong-Dong

11.肺癌组织蛋白质混合物检测方法学研究刘勇,王荣,高岚,贾正平,辛晓婷,谢华,马骏,郭志强,LIUYong,WANGRong,GAOLan,JIAZheng-Ping,XINXiao-Ting,XIEHua,MAJun,GUOZhi-Qiang

1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威灵仙及其同属植物中4种三萜皂苷孙凤,蔡铮,杨得坡,肖培根,程翼宇,SUNFeng,CAIZheng,YANGDe-Po,XIAOPei-Gen,CHENGYi-Yu

13.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镉陈明丽,付海阔,孟皓,王建华,CHENMing-Li,FUHai-Kuo,MENGHao,WANGJian-Hua

14.毛细管电泳柱端电化学发光法分离测定药物和尿液中的盐酸维拉帕米梁汝萍,朱晓艳,陶移文,汪敬武,LIANGRu-Ping,ZHUXiao-Yan,TAOYi-Wen,WANGJing-Wu

15.温度对复配乳油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影响王冬,熊艳梅,黄蓉,吴厚斌,闵顺耕,WANGDong,XIONGYan-Mei,HUANGRong,WUHou-Bin,MINShun-Geng

16.一种基于乙炔黑/壳聚糖膜修饰电极的对氨基酚传感研究王亚珍,邱红心,黄文礼,WANGYa-Zhen,QIUHong-Xin,HUANGWen-Li

17.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同时测定洛克沙胂及其代谢物黄连喜,何兆桓,曾芳,姚丽贤,周昌敏,国彬,HUANGLian-Xi,HEZhao-Huan,ZENGFang,YAOLi-Xian,ZHOUChuang-Min,GUOBin

18.肾结石中三聚氰胺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测定李建强,贾滨,胡斌,陈焕文,曾祥泰,肖日海,LIJian-Qiang,JIABin,HUBin,CHENHuan-Wen,ZENGXiang-Tai,XIAORi-Hai

19.基于碳纳米管的脂质体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人免疫球蛋白G李玲,王海燕,孙东艳,龚武,王伦,LILing,WANGHai-Yan,SUNDong-Yan,GONGWu,WANGLun

20.多肽修饰的纳米金加速油-水界面酶促反应杨小超,莫志宏,YANGXiao-Chao,MOZhi-Hong

21.聚氨酯涂料中13种二异氰酸酯类单体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韩伟,王利兵,赵青,李宁涛,于艳军,贾晓川,HANWei,WANGLi-Bing,ZHAOQing,LINing-Tao,YUYan-Jun,JIAXiao-Chuan

22.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单甲脒的残留量杨媛,石磊,张开春,王东,张佳,冯晓元,王宝刚,YANGYuan,SHILei,ZHANGKai-Chun,WANGDong,ZHANGJia,FENGXiao-Yuan,WANGBao-Gang

23.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小鼠肌肉组织和血液中羟基多氯联苯史永富,林洪,黄冬梅,龚倩,蔡友琼,王媛,钱蓓蕾,SHIYong-Fu,LINHong,HUANGDong-Mei,GongQian,CAIYou-Qiong,WANGYuan,QIANBei-Lei

24.气相色谱-质谱法及嗅探技术分析蓝藻水华水体中挥发性成分虞锐鹏,王利平,吴胜芳,车金水,刘杨岷,YURui-Peng,WANGLi-Ping,WUSheng-Fang,CHEJin-Shui,LIUYang-Min

25.电化学振荡反应在黄芩提取工艺优化中的应用李守君,黄金宝,邹桂华,兰焕,罗时旋,于莲,宗希明,王旭,LIShou-Jun,HUANGJin-Bao,ZOUGui-Hua,LANHuan,LUOShi-Xuan,YULian,ZONGXi-Ming,WANGXu

26.微流控芯片光学检测技术在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霍丹群,刘振,侯长军,杨军,罗小刚,法焕宝,董家乐,张玉婵,张国平,李俊杰,HUODan-Qun,LIUZhen,HOUChang-Jun,YANGJun,LUOXiao-Gang,FAHuan-Bao,DONGJia-Le,ZHANGYu-Chan,ZHANGGuo-Ping,LIJun-Jie

27.抗独特型抗体在小分子物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贺江,樊明涛,梁颖,刘贤金,HEJiang,FANMing-Tao,LIANGYing,LIUXian-Jin

28.单体烃氢同位素测试系统高温热转化装置的研制分析化学 李中平,李立武,陶明信,杜丽,王作栋,张明峰,王广,曹春辉,LIZhong-Ping,LILi-Wu,TAOMing-Xin,DULI,WANGZuo-Dong,ZHANGMing-Feng,WANGGuang,CAOChun-Hui

29.新型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及性能表征石鑫,王捷,刘仲明,SHIXin,WANGJie,LIUZhong-Ming

3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法检测食盐中的碘杨彦丽,林立,寇琳娜,YANGYan-Li,LINLi,KOULin-Na

3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抗凝血灭鼠剂在水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中的痕量残留茅海琼,应红梅,朱丽波,胡迪峰,钱飞中,MAOHai-Qiong,YINGHong-Mei,ZHULi-Bo,HUDi-Feng,QIANFei-Zhong

1.复杂样品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陈焕文,胡斌,张燮,CHENHuan-Wen,HUBin,ZHANGXie

2.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检测小鼠组织中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谷艳,石先哲,赵素敏,顾群,路鑫,许国旺,GUYan,SHIXian-Zhe,ZHAOSu-Min,GUQun,LUXin,XUGuo-Wang

3.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p24抗原尹东光,刘斌虎,张礼,谢春娟,张乐,YINDong-Guang,LIUBin-Hu,ZHANGLi,XIEChun-Juan,ZHANGLe

4.自由溶液和筛分介质条件下芯片DNA瞬间等速电泳预浓缩的比较刘大渔,梁广铁,雷秀霞,周小棉,LIUDa-Yu,LIANGGuang-Tie,LEIXiu-Xia,ZHOUXiao-Mian

5.三聚氰胺-Cu2+-ANS三元络合物荧光光谱法检测超痕量三聚氰胺张银堂,张彦峥,张丽娟,张富强,陈芳,徐茂田,ZHANGYin-Tang,ZHANGYan-Zheng,ZHANGLi-Juan,ZHANGFu-Qiang,CHENFang,XUMao-Tian

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中药材中没食子酸方卢秋,李海芳,郑国金,FANGLu-Qiu,LIHai-Fang,ZHENGGuo-Jin

7.基于新型可视化学传感阵列的氨基酸快速识别霍丹群,张国平,侯长军,董家乐,张玉婵,刘振,罗小刚,法焕宝,张宿义,HUODan-Qun,ZHANGGuo-Ping,HOUChang-Jun,DONGJia-Le,ZHANGYu-Chan,LIUZhen,LUOXiao-Gang,FAHuan-Bao,ZHANGSu-Yi

8.虚拟模板/硅胶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海水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研究王江涛,宋兴良,WANGJiang-Tao,SONGXing-Liang

9.氧化乐果的振动光谱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吉芳英,黎司,虞丹尼,周光明,何强,JIFang-Ying,LISi,YUDan-Ni,ZHOUGuang-Ming,HEQiang

10.纳米探针芯片技术用于微量乙肝病毒DNA的检测汪毅,毛红菊,臧国庆,张宏莲,金庆辉,赵建龙,WANGYi,MAOHong-Ju,ZANGGuo-Qing,ZHANGHong-Lian,JINQing-Hui,ZHAOJian-Long

11.气溶胶直接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环境气溶胶中239Pu粟永阳,李志明,董宏波,徐江,任向军,翟利华,周国庆,李梅,伊小伟,朱凤蓉,SUYong-Yang,LIZhi-Ming,DONGHong-Bo,XUJiang,RENXiang-Jun,ZHAILi-Hua,ZHOUGuo-Qing,LIMei,YIXiao-Wei,ZHUFeng-Rong

12.平行因子分析在赤潮藻滤液三维荧光光谱特征提取中的应用吕桂才,赵卫红,王江涛,L(U)Gui-Cai,ZHAOWei-Hong,WANGJiang-Tao

13.毛细管电泳在线电推扫测定蔬菜中3种氯化烟碱类农药残留孙娟,陈冠华,王坤,董敏,代永佳,SUNJuan,CHENGuan-Hua,WANGKun,DONGMin,DAIYong-Jia

14.搅拌棒吸附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饮料和果酱中的7种防腐剂陈琦,凌云,张峰,黄峻榕,储晓刚,吴永宁,CHENQi,LINGYun,ZHANGFeng,HUANGJun-Rong,CHUXiao-Gang,WUYong-Ning

15.毛细管凝胶电泳紫外检测核酸灵敏度连冬生,张相年,贺宝霞,赵树进,韩丽萍,LIANDong-Sheng,ZHANGXiang-Nian,HEBao-Xia,ZHAOShu-Jin,HANLi-Ping

16.改性超支化聚硅碳烷物理吸附涂层毛细管柱的分离性能研究徐文超,初永杰,林栋,杨文,刘冰,寿崇琦,XUWen-Chao,CHUYong-Jie,LINDong,YANGWen,LIUBing,SHOUChong-Qi

17.电喷雾质谱法研究12-氨基乙酰脱氢枞胺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管小虹,邓慧敏,林中祥,GUANXiao-Hong,DENGHui-Min,LINZhong-Xiang

18.信息动态

19.固相萃取衍生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检测水中酸性除草剂桂建业,张莉,齐继华,张永涛,左海英,李小亚,张琳,李桂香,GUIJian-Ye,ZHANGLi,QIJi-Hua,ZHANGYong-Tao,ZUOHai-Ying,LIXiao-Ya,ZHANGLin,LiGui-Xiang

20.分析化学 红外光谱结合线阵列检测技术研究聚合物分散液晶膜分子取向孙国恩,滕红,张春玲,窦艳丽,徐经伟,SUNGuo-En,TENGHong,ZHANGChun-Ling,DOUYan-Li,XUJing-Wei

21.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的包膜控释肥料聚合物膜疏水性的表征赵聪,申亚珍,周健民,杜昌文,王火焰,陈小琴,ZHAOCong,SHENYa-Zhen,ZHOUJian-Min,DUChang-Wen,WANGHuo-Yan,CHENXiao-Qin

22.淋洗液浓度对痕量低分子量脂肪族胺离子色谱分离度的影响孔露露,郭晓燕,周启星,胡万里,云海兰,陈昌振,鲁金凤,KONGLu-Lu,GUOXiao-Yan,ZHOUQi-Xing,HUWan-Li,YUNHai-Lan,CHENChang-Zhen,LUJin-Feng

23.聚硅氧烷键合的离子液体用作高温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孙晓杰,朱玉玲,韩灿贤,吴采樱,邢钧,SUNXiao-Jie,ZHUYu-Ling,HANChan-Hyon,WUCai-Ying,XINGJun

24.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奶牛注射氯霉素后牛奶中的生物标志物王世成,李国琛,王颜红,胡小燕,张红,WANGShi-Cheng,WANGYan-Hong,LIGuo-Chen,HUXiao-Yan,ZHANGHong

25.快速高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原乳中活性β-内酰胺酶孙汉文,李挥,张敬轩,周正,SUNHan-Wen,LIHui,ZHANGJing-Xuan,ZHOUZheng

26.中药致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单抗制备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南铁贵,何素平,谭桂玉,李刚,王保民,黄璐琦,NANTie-Gui,HESu-Ping,TANGui-Yu,LIGang,WANGBao-Min,HUANGLu-Qi

27.半抗原的设计、修饰及人工抗原的制备宋娟,王榕妹,王悦秋,唐雨榕,邓安平,SONGJuan,WANGRong-Mei,WANGYue-Qiu,TANGYu-Rong,DENGAn-Ping

分析化学第3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主要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即(由那些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组成)的成分分析、结构即(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等)及物质的主要含量的多少。在医学高职高专的分析化学学习中,主要分两大部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作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着重要学习的内容是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部分,几乎占整个内容的近三分之二的比重,即定量分析中四大滴定(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主要解决包括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滴定(即滴定过程中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分析、滴定终点的观察、结果的计算、滴定误差的分析等)。

仪器分析掌握的主要内容为:以被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需要借助特殊仪器的分析方法,不但要学会现代的仪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更要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规范的操作方法。

在现在的分析仪器中,配备相适应的仪器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得有分析实验室,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现在或多或少还有一小部分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的企业家认为这些东西无所谓,因为一般的分析仪器价格都比较昂贵。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环境问题”等问题屡屡频出的原因。故无论从一个小小的产品,还是到我们日常生活,吃、穿、住、行,到航空航天、宇宙探索等高端领域,没有这些分析仪器,科技无法进步,文明就无法前行。

在科技水平先进的一些国家在生物技术与食品分析中已基本采用仪器分析方法代替化学分析方法即手工操作的老方法,气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均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分析化学的研究,是方法和仪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如今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方向明显向应用方面倾斜,而分析仪器则向微型化、智能化发展。微型化和智能化是分析仪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即“更小、更巧并带有更好的软件”。这不仅因为它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实现自动化,而且排污少,是一种“绿色”技术。还可以做到便携式,利于作现场监测以至做成穿戴式、植入式仪器,便于随时随地观测所要的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为什么不能完全取代化学分析?

一、根据分析原理来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故又称经典分析方法)。

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反应现象、特征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化学定量分析:根据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计量关系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使用仪器、设备简单,常量组分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但对于微量和痕量(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化学、电化学、热、磁、声等)。

二、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相同点

两者都可以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法一般作为常量分析即含量较高的分析方法,准确度较高,一般可达到千分之几左右;而仪器分析方法一般作为微量、痕量分析即含量相对较低的分析方法,准确度不高,一般要高于百分之五及以上等,一般的常量分析是无法使用的。

三、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不同点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适用范围不同:化学分析主要适用于被测分析物含量在常量或半微量中的组分的测定,化学分析的准确度较好,但是精密度不好,即对常量或半微量组分可以准确测出其含量;但是对于微量组分效果较差甚至不能检出,其误差范围较小,通常要求控制在0.1%以内;而仪器分析主要用于微量甚至是痕量组分的分析,仪器分析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很好,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测出微量组分,但误差范围较大,在1%左右或更大。

例如,某一样品要求检测的组分在被检测物中含量是90%,那么检测的误差要求在1%左右就比较大了,即检出89%-91%,而要求误差0.1%左右就比较合理,即检出89.9%-90.1%,此时适用化学分析;使用仪器分析显然误差很大。而对于测定某一样品含量在0.1%左右的组分,误差1%左右就可以,即检出0.09%-0.11%,而要求误差在0.1%则就没有这个必要,即检出0.099%-0.101%,此时便适用仪器分析。

四、仪器分析方法相对于化学分析方法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

仪器分析:主要用于进行微量、超微量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快速、灵敏,所需试样量少,操作简便、分析速度较快、但相对误差较大,准确度就较差,故只能适于微量、痕量组分的分析。但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还是有密切联系的。

首先,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典化学分析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的仪器分析方法所用的样品的前处理都要用化学分析的方法,仪器分析方法一般可以理解为相对的化学分析方法,因为用仪器分析方法测定样品时一般都要用标准溶液来校对的,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本身就是化学分析的范畴。

其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逐渐实现现代化和自动化,化学分析有自己的应用范围,所用的仪器价格上比较低廉,而仪器分析方法也需要化学分析方法来校正,仪器分析方法是不可能替代化学分析方法的。

总之,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是分析化学中的两大重要分支,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尚爽.浅谈分析化学中两大重要分支――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2).

作者简介:

分析化学第4篇

1根据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作为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分析化学中的基本,是经典的分析方法。它通过物质的反应情况,来判定物质的化学组成部分。通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与生成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来鉴别组分的相对含量。仪器分析:用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光化学、电化学、热磁、声等进行分析。使用仪器的话分析过程简单。分析的结过的准确度也比较高,但在物质的微量、痕量方面的分析准确度较低。

2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共同点

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可以定性或者定量的。化学分析法主要是作为含量相对来说高的分析方法,它的准确性很高,一般情况下可以到千分之几,而仪器分析而且它的精确度不低,但是精密性很低,因此只可以监测出常量还有半微量的含量,一般要高于5%以上,作为一般的常量分析中很不使用。

3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差异

两种方式的使用设置有不小的差别,化学分析普遍的监测被测分析物为常量或者是半微量,而且它的精确度不低,但是精密性很低,因此只可以监测出常量还有半微量的含量,监测微量成分的时候准确度很差乃至压根监测不到;使用这样的方法加以监测任务时需要它的误差不可以高于百分之零点一。仪器分析经常是对微量甚至痕微量展开分析,它的精确性不高但是精密度很好,可以设定或定性的准确监测部分,但是误差不小,通常都会高于百分之一。

4特点及两种方法的关系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经常是对微量甚至痕微量展开分析,仪器分析的使用比较快捷灵敏,样品的需要量也很少,分析速度也很快。但它的精确性不高但是精密度很好,可以设定或定性的准确监测部分,但是误差不小,通常都会高于百分之一。在这两种分析方法中,仪器分析是建立在经典的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基本的仪器分析方法需要的样品之前的处理都是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仪器在进行分析钱还要用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离物质,仪器分析方法基本上可以作为相对的化学分析方法。大多数的分析仪器都有很高的灵敏度,但是仪器也有损坏不准确的适合,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化学分析方法也慢慢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从分析化学的可靠性和使用成本中来说,不能确切的说明哪种方法比哪种方法更好,化学分析有着合适的是使用范围,它所需的工具价格也不昂贵,而仪器分析方法也不能离开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改正,所以仪器分析是无法代替化学分析方法的。在分析仪器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配备是重要的问题。比如,某公司想要生产处高质量的产品,就要先建立分析实验室,才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现在有部分企业因为一些分析仪器价格比较高昂,贪图小便宜,没有经过分析研究就上市,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中经常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和“破坏环境”等问题。所以无论是从一些小的产品还是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中,如果没有这些分析,社会就无法进步,科学就无法向前发[4]。

5结束语

分析化学第5篇

分析化学作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着重要学习的内容是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部分,几乎占整个内容的近三分之二的比重,即定量分析中四大滴定(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主要解决包括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滴定(即滴定过程中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分析、滴定终点的观察、结果的计算、滴定误差的分析等)。

仪器分析掌握的主要内容为:以被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需要借助特殊仪器的分析方法,不但要学会现代的仪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更要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规范的操作方法。

在现在的分析仪器中,配备相适应的仪器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得有分析实验室,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现在或多或少还有一小部分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的企业家认为这些东西无所谓,因为一般的分析仪器价格都比较昂贵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环境问题等问题屡屡频出的原因故无论从一个小小的产品,还是到我们口常生活,吃、穿、住、行,到航空航天、宇宙探索等高端领域,没有这些分析仪器,科技无法进步,文明就无法前行。

在科技水平先进的一些国家在生物技术与食品分析中已基本采用仪器分析方法代替化学分析方法即手工操作的老方法,气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均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分析化学的研究,是方法和仪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如今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方向明显向应用方面倾斜,而分析仪器则向微型化、智能化发展微型化和智能化是分析仪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即更小、更巧并带有更好的软件这不仅因为它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实现自动化,而且排污少,是一种绿色技术还可以做到便携式,利于作现场监测以至做成穿戴式、植入式仪器,便于随时随地观测所要的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为什么不能完全取代化学分析?

一、根据分析原理来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故又称经典分析方法)。

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反应现象、特征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化学定量分析:根据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计量关系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使用仪器、设备简单,常量组分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但对于微量和痕量组分分析,灵敏度低、准确度不高化学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常量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化学、电化学、热、磁、声等)。

二、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相同点

两者都可以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法一般作为常量分析即含量较高的分析方法,准确度较高,一般可达到千分之几左右;而仪器分析方法一般作为微量、痕量分析即含量相对较低的分析方法,准确度不高,一般要高于百分之五及以上等,一般的常量分析是无法使用的。

三、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不同点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适用范围不同:化学分析主要适用于被测分析物含量在常量或半微量中的组分的测定,化学分析的准确度较好,但是精密度不好,即对常量或半微量组分可以准确测出其含量;但是对于微量组分效果较差甚至不能检出,其误差范围较小,通常要求控制在0.1%以内;而仪器分析主要用于微量甚至是痕量组分的分析,仪器分析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很好,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测出微量组分,但误差范围较大,在1%左右或更大。

例如,某一样品要求检测的组分在被检测物中含量是90%,那么检测的误差要求在1%左右就比较大了,即检出89%-91 %,而要求误差0.1%左右就比较合理,即检出89.9%-90.1%,此时适用化学分析;使用仪器分析显然误差很大而对于测定某一样品含量在0.1%左右的组分,误差1%左右就可以,即检出0.09%-0.11%,而要求误差在0.1%则就没有这个必要,即检出0.099%-0.101 %,此时便适用仪器分析。

四、仪器分析方法相对于化学分析方法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

仪器分析:主要用于进行微量、超微量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快速、灵敏,所需试样量少,操作简便、分析速度较快、但相对误差较大,准确度就较差,故只能适于微量、痕量组分的分析但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还是有密切联系的。

首先,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典化学分析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的仪器分析方法所用的样品的前处理都要用化学分析的方法,仪器分析方法一般可以理解为相对的化学分析方法,因为用仪器分析方法测定样品时一般都要用标准溶液来校对的,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本身就是化学分析的范畴。

分析化学第6篇

一、改革教学内容—理论和实验并重

以往的分析教学,而实验教学只局限于验证性,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从业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们尝试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讲义上。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出符合现代中职教学要求的分析化学教学讲义。教学讲义的编写以理论教学内容“必需、够用”、深浅适度为原则,就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解决了某些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问题,达到了各专业所需要的内容要求。如,教学内容突出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的知识。实验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实验课只是为了验证理论上的知识,去掉验证性的实验,大幅度增加应用方面的实验。再如,定量分析实验内容增多,定性分析实验内容减少。改革后,理论知识大大减少,而实验课有所加强,现如今,教师“包”得太多的现象普验原理遍存在,从实,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处理都有教师深刻细致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教师讲述的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实验。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因该主动把“包”得过多的那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处理。具体做法:在做某个实验前,给出指定参考书和思考题,学生通过查,看,思考来完成,教师通过对预习结果的检查和把关后,对实验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讲述后,学生就可进行实验,这样,讲课时间减少了,学生实验时间增加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如:缓冲溶液,标准溶液,指示剂等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配制。在教学中,在基本操作和训练的同时要经常穿插设计性实验,使能力的分解培养和综合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依次按基础训练,综合实验,研究试实验推进教学进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从单一到多样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就教学方法而言,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必须因学生的基础,因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由于当代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而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因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方法传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学,学会查阅所需的分析化学知识,将所学的分析化学知识运用在专业上,解决一些问题,解释一些现象。其次,我们将引进一体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除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外还要求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实验操作,尤其是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打破了过去一块黑板、一张挂图、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仪器的现场操作来完成教学内容。第三,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启发式、课上讲重点、难点,随时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或留一定量的课后思考题,下一节课由同学讲解,鼓励同学们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讨论还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分析化学第7篇

以往的分析教学,而实验教学只局限于验证性,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从业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们尝试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讲义上。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出符合现代中职教学要求的分析化学教学讲义。教学讲义的编写以理论教学内容“必需、够用”、深浅适度为原则,就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解决了某些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问题,达到了各专业所需要的内容要求。如,教学内容突出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的知识。实验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实验课只是为了验证理论上的知识,去掉验证性的实验,大幅度增加应用方面的实验。再如,定量分析实验内容增多,定性分析实验内容减少。改革后,理论知识大大减少,而实验课有所加强,现如今,教师“包”得太多的现象普验原理遍存在,从实,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处理都有教师深刻细致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教师讲述的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实验。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因该主动把“包”得过多的那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处理。具体做法:在做某个实验前,给出指定参考书和思考题,学生通过查,看,思考来完成,教师通过对预习结果的检查和把关后,对实验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讲述后,学生就可进行实验,这样,讲课时间减少了,学生实验时间增加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如:缓冲溶液,标准溶液,指示剂等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配制。在教学中,在基本操作和训练的同时要经常穿插设计性实验,使能力的分解培养和综合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依次按基础训练,综合实验,研究试实验推进教学进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从单一到多样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就教学方法而言,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必须因学生的基础,因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由于当代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而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因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方法传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学,学会查阅所需的分析化学知识,将所学的分析化学知识运用在专业上,解决一些问题,解释一些现象。其次,我们将引进一体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除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外还要求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实验操作,尤其是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打破了过去一块黑板、一张挂图、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仪器的现场操作来完成教学内容。第三,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启发式、课上讲重点、难点,随时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或留一定量的课后思考题,下一节课由同学讲解,鼓励同学们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讨论还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突出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