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等教育心理学(合集7篇)

时间:2022-02-21 06:16:06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1篇

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乐于亲近自然,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为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造氛围,也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感地观察到自身的身体问题,从而自发地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协调学生的群体关系,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良性竞争和自我超越,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优势。另外,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的相继提出开始引导高校体育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现阶段大学中的体育课程正在逐步摆脱原本僵化、机械的体能训练模式,而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持续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不仅致力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保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健康的心理。只有同时拥有健全的精神与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这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导向。

二、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高校的健康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

(一)加速体育教育改革进程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

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逐步由原本的技能训练转变为体能素质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要将单纯的、机械性的体能训练逐步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训练。这种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逐步提升自我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学课程

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入进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竞技互动中,也容易发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尽量用优势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逐步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

(三)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塑造上的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2篇

作为开展德育工作重要基地的高校,应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优秀道德素质为目标。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以多元化、高校化途径融入到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之中是目前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现状为研究起点,探究增加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为主导,引入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期实现高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合,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途径

社会中存在的非主流道德观与心理问题处处困扰着当代大学生,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基地,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以现况调查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贵州省部分高校教师及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目前贵州省高校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出发点,以了解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如何根据现实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改进德育工作现存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索建立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或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秀教学方法,以有效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高校德育途径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扫描

1.德育课程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调查表明高校德育途径大多属于显性德育途径,理论课程、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知识竞赛、黑板报宣传、党课团课等是目前采用较多的途径。大多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灌输或说教式教学持反对态度,认为效果甚微或一般,更希望老师能够通过多样的真实案例,将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

2.德育课程之外的教师进行德育的内容较少

除了德育课程的专业教师外,其他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虽有一些德育内容的穿插或指导,但内容很少。根据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高校教师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开展的途径、效果等往往受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基本态度、学生的接受程度等不同主客观因素影响,其实施效果因人而异、好坏不一。

3.德育课程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高校德育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贵州省情》等,不可否认这些课程对学生道德修养提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理论灌输办法、空泛的教学内容及任务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愿意接受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德育途径,这些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德育途径更具针对性,学生也从中颇有收获。

4.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多样化

值得肯定的是,高校除开展核心专业德育教育基础课程外,同时应积极探索种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调研发现,多数高校在进行专业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其他活动,比如设置专业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开展趣味心理游戏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贯穿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案例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来丰富高校德育工作。其中,学生比较喜欢的教育途径包括心理活动或游戏、心理咨询与讲座、校园情景剧等,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阅读具有心灵感悟的书籍、放松、运动等途径调整自己的身心健康。

5.半数以上大学生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调查问卷分析显示,约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辅佐的关系持有肯定态度。笔者认为,两者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德育工作开展实效。

二、高校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1.德育目标缺乏“人性化”

德育目标是指按照社会需要、教育目的、文化传统及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等要求,实现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最终结果,在高校德育系统中具有指导功能,对整个德育过程起到导向和控制作用[1]。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政治思想教育这一内容模块,由此导致政治理论教育几乎成为德育的代名词,容易将学生的道德问题归结为政治思想问题,不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心理需求,违背了“以人为本、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理念,部分课程内容和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

2.德育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情感教育

高校德育的教育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任何事物的认知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高校德育课仍一成不变地沿袭以往的内容和方法,忽视社会变化及学生的内在需求,势必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另外,高校德育内容更多侧重政治常识、高尚行为的提倡,而忽视大学生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等最基本的个性心理需求,缺少对心灵、情感的审视,使得学生主观上产生一种印象,即德育与学生的实际心灵困扰、现实生活情境相距甚远,课堂上很多内容难以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无意间助长了学生的抵触心态。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认识与处理和德育问题心理化认识与处理两种倾向兼存[2]

不可否认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内外素质的发展,但实践中往往存在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将两者的重心及性质相混淆。简单来说,容易错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绪失衡、认知偏差、行为偏激等看成政治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容易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认为大学生德行问题的来源是心理问题。上述混淆两者工作性质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两类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方向偏差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政府宏观政策的学习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3]。

2.增加德育工作者心理学知识,强化心理技能,增加情感教育

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对原有的德育观念及知识加以更新;增进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增加情感投入,尽量消除大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制情绪。许多专业教师喜欢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认识与技能掌握非常有限,有些教师因备受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而出现心理失调的不良状态,不经意地把课堂之外的负性情绪带入课堂,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应强化心理技能训练,调节身心,觉察自我、治疗自我并创造自我,推动德育的高效课堂。

3.遵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

应予明确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如果德育工作的开展背离规律,一味地对其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提出过高要求,或过于满足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而放松正面引导教育,都是偏颇的教育。可见,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时展下的开放与多元化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在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方式将传统的德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学。

4.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高校德育方法主要为单向式、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积极性差,甚至还会出现厌学,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能促进德育教学。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交谈互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素质训练等教学方法运用到德育工作中,无疑更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与此同时,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必要的人格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是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深入推进密切相关。高校德育工作应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观念、发展学生丰富乐观的个性、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动机、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简言之,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外在的德育思想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质。

作者:王艳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艳.高校德育途径的现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37.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3篇

1.高等教育模式的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一直采取现性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1]。这种管理模式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使得高校管理中政令高度统一,权力等级森严,各项制度硬性、严格。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模式带来了高效与经济,却把人性片面化,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诉求。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在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职能已从原来的侧重管理转变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有机统一[2]。原有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日益显现其落后性,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需求。

3.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诉求。学生管理工作融党政事务于一体,集教育管理工作于一身,从学生奖惩到思想教育,从入学招生到就业管理,事无巨细、异常庞杂[2]。特别是高职类院校,由于人员配备、部门分工等不够明确,工作在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往往陷于琐碎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难以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个性发展等等,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是在借鉴西方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管理文化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东方人本主义的和谐理念和集体价值观为主流[1],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鲜明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管理机制,提倡诸要素之间协调共处、和谐发展。其具有以下含义。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思维的原点。它强调个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发展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教育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理念是以“观念人”假设和“生活组织”假设为理论支点的[1]。“观念人”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成员确实存在物质上的多种需求和欲望,但更关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生活组织”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是有关怀和情感的生活场所而不只是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场所。

2.服务理念。现代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现代化和主体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规定[1]。基于此,竭力为成员提供所需资源和实现理想目标的平台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教育经营和管理者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将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理”上,而不是“管”上。摒弃“管理就是管你”的思路,树立“管理即是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观念,从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关爱尊重。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尊重和关爱学生是教育管理者的天职,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得到关爱和尊重的学生,才能拥有高尚和进取之心,才能奋发成长。因此,要使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首先要肯定人的主体性,把个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其次要关爱个体的生命,真正了解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三是要尊重个体的人格和基本权利,通过情感激励、民主管理、成就激励等多种方式去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少用甚至是不用压制、惩罚等方式;最后要给予学生爱的教育,与学生友好、平等地相处,帮助其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习兴趣,授予正确的学习方法。

4.民主平等。由于高校是文化素质较高、民主独立意识较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群体相对集中的场所,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更要提倡民主精神和平等理念。在管理过程中,重视成员的参与诉求,在制定学校方针政策时虚心吸取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应尊重成员的民主意识,给予更多的自和自治权,制度的施行要充分体现成员的意愿和个性;尽可能用柔性管理代替刚性管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等教育管理的三种探索性实践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既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保障、提供资源支持,更需要进一步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力。不同高校在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由于资源差异和内部结构不同,改革与探索的路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1.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与服务保障学生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较大的决定作用。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由于高职类学生的学业基础和自主能力相对较差,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困难,需要坚持“七分管三分教”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首先,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全程跟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相对合理的自我预期。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精心设计了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让学生了解教师、学校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让学生清晰阐释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兴趣等。其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和规范学生言行。如济南第三职业中专就坚持“换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效果做长期的跟踪考查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量化评价,让学生发现并学会欣赏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以重庆渝北职业学校为例,该校网站专门开设学生就业指导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不仅如此,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后,学校还继续进行跟踪指导服务,指导和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高校学生是独立、自尊、自主的个体,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主要角色。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合作互动中体验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体验真实或者模拟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很大程度上在于提升教育魅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要新颖化、个性化。如株洲职业中专主张“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4],通过“课堂五分钟演讲”以及主题化分组教学等,让学生部分承担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动起来,成为讲台上的主角[4]。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第二、第三课堂,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在传统课堂之外,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急救比赛、艺术节、科技节、专业技能活动月等均由学生自发组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强化职业技能。3.发展学生社团,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应以“个性充分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自觉地、充分地、全面地提高。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和高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个性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该将社团建设作为推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民政学院为例,该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和专业学习小组的创立,同时通过设置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和完成社团的具体项目,推动社团形成稳健的自主发展能力。在项目实施中,鼓励社团通过合作与竞争,培养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4]。社团成员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进一步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成员的社会化程度,使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素质的良好课堂。

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

1.建章立制,强化教育,弱化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价值,真正将学生作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应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重心,并从大学生入学教育着手去强化制度的学习和教育,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达到“教为不教”、“教为不管”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树立教育管理者的“导师”角色意识[5]。

2.建立和完善学生咨询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出现了生活环境社区化和成长环境社会化的普遍发展趋势,文化的发展繁荣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思想问题等。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更多地采取咨询服务的方式,将原有的部门职能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选派部分研究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组建学生咨询服务室,承担起大学生学业、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咨询和引导的功能。

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过程。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与教育管理者地位平等,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自由空间”的思想观念[4]。这个思想观念的确立对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4篇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40)

摘要:在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在大学阶段,既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又要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中保证心理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共同提高。在未来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发展中,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要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当今快节奏发展的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当前高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素质人才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36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77—02

收稿日期:2014—10—16

作者简介:魏然(1987— ),男,湖南湘潭人。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与大学特殊的群体环境,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出现频率逐年加大。所以说,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适当的心理辅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而大学的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却在培养学生健康体格和完善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传统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中去,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将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统一起来,对塑造其健康的人格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就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敏感期,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这种心因性的矛盾不但会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困难,也有可能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

然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时间不长,师资力量、理论基础等方面都还处在发展初期,不能有效地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同时,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随着社会群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障碍问题也有严重化的趋势,大学生中因为心理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因此,在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体育教育成为承担大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科目。在当前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做出了调整,不仅将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学科工作的开展中,也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乐于亲近自然,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为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造氛围,也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感地观察到自身的身体问题,从而自发地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协调学生的群体关系,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良性竞争和自我超越,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优势。

另外,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的相继提出开始引导高校体育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现阶段大学中的体育课程正在逐步摆脱原本僵化、机械的体能训练模式,而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持续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不仅致力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保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健康的心理。只有同时拥有健全的精神与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这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导向。

三、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高校的健康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

(一)加速体育教育改革进程

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逐步由原本的技能训练转变为体能素质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要将单纯的、机械性的体能训练逐步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训练。这种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逐步提升自我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学课程

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入进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竞技互动中,也容易发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尽量用优势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逐步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

(三)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塑造上的积极作用在进行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注意课堂上技能与理论的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优良的素质与品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等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影响着学生对人生与自我的认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具备丰富、专业的体育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师,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及时发现学生的健康问题并予以纠正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庄静.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

[2]张雁,阎春喜.现代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3]曹绍珍,刁元均,金兆江.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小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1).

[4]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

[5]张志明.浅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3(2).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5篇

因此,正确地把握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是对他们进行正确教育和管理的前提,也是保证成人教育学生质量的必要条件。

一、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形式多样化,也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在21世纪得到持续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大量涌现,给社会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意义十分重大。

1.成人高等教育给那些因高考失败或其他原因而未能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提供了重新学习的机会。有人曾经形容高考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但能走过“独木桥”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要走其他的路。成人高等教育的出现,拓宽了学生学习领域,缓解了普通高校招生压力,开辟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同时,由于普通高校受招生数量限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人教育的出现将会填补这一空白。

2.学习费用较低,为很多贫困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学习费用相对较低,为很多贫困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同时,成人教育比较灵活的学习形式和多样化的办学层次,为大批在职人员,提供了重新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舞台。

3.对于高等学校学风好转教学质量提高,起到良好推动作用。由于现在普通高校学生和成人教育学生一样,都不包分配,毕业后同样面临着自谋职业的状况,成人教育学生的出现,也给普校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普校学生的竞争进取精神。这对于学校学风的好转,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4.加速了人才自由流动,提高了社会智力投资的效益。成人教育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自主择业,加速了人才自由流动,提高了社会智力投资的效益。再就是,由于成人教育为广大社会青年提供了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这为一部分人以后走向社会谋求职业和为下岗转岗职工重新择业,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条件,从而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

5.促进了社会好学上进风气的形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参加成人教育的学习。这对于促进社会好学上进风气的形成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成人教育学生具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特殊的社会地位、学习环境、以及个人成长经历,使他们在人生理想、价值观念、谋求职业等方面,都具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1.成人教育学生中,有不少人仅仅因为文化课或专业课几分之差而落榜,因此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渴求新知,积极进取,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虽在大学校园里学习,却没有身处大学的优越感,只有刻苦学习的紧迫感,而由此产生的潜意识的心理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自强向上的竞争意识。

2.多数成人教育学生具有严重的自卑感。由于高考失败,许多学生在心理上失衡,不愿让别人称他们为成人教育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普校生之间产生了一条明显的界限。在择业时,社会往往也不把他们与普校生同等看待。这种来自社会和心理上的压力,使不少人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因此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

3.成人教育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不佳而未能进入高等学府的大门的。为了寻找出路和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这部分学生学习不十分努力,热衷于交际,参加成人教育学习,只是为了“混文凭”。

三、成人教育学生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他们能否成才,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兴盛的问题。因此,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管理,就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是十分必要的。

1.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掌握真才实学,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未来。

2.严格教学管理。教学工作是成人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严格教学秩序管理,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处罚措施,使学生做到出勤率高,无迟到、早退现象,没有无故缺课、漏课的现象。其次,要努力改善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环境。课程结构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严格学生管理。管理好学生,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首先,对学生的管理要严格。但严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而制定的培养目标。其次,严格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成人教育学生的来源、成份比较复杂,思想修养、文化程度、年龄等参差不齐,对严格要求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只有从各种年龄、各种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恰当的分寸向他们提出“既可望又可及”的要求,才能使他们易于接受。同时,严格要求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在贯彻过程中时紧时松、出尔反尔,有头无尾,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三,严格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使学生易于接受。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早年在一所女子中学当校长的时候,发现学生中有违背校规的地方,就做一首小诗写在黑板上,用十分亲切的口吻对他们进行教育,这种“诗教”的做法,多年来在中国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6篇

教学策略是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媒体的总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时期。教学策略的应用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注点。本文基于影响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视角,从认知、情感和动素、社会心理及人格等因素对高等教育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索适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对今后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指引。

关键词:

心里因素;高等教育;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较高智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的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缺少质疑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主客观教学条件,综合考虑教学顺序、组织形式、方法和媒体等包括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与产生式教学策略。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分为教师与学生因素、认知与非认知因素、课堂内与课堂外因素、物理与社会心理因素。[1]下文运用这些不同的心理因素探析教学策略。

一、从认知因素出发,采取认知唤醒策略、情绪调动策略

(一)认知唤醒策略

高校课堂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发展动向,通过创设认知情境,引导大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2]。因而,应使学生学习应用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社会根源和积累的东西,使学生把前人的实施策略、经验和知识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经验[3]。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概念讲解清楚,与细节内容和客观知识相比较,使概念更易被理解、被接受。

(二)情绪调动策略

教师可以采取情绪调动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具体方法有:第一,教师在走进课堂时有意识地用兴奋的情绪、积极的心态来感染并调动学生,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第二,提前找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对学生寄予期望,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力。第三,依据案例、时事适当地抛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最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师生共赢的效果。

二、从情感和动机因素出发,采取创建民主氛围的策略

(一)教学民主

良好的民主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仅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见解与观点,勇于接受学生的意见与批评,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挑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情感变化,并通过言语与非语言的途径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学生,提高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质量。

(二)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多元性、复杂多样性。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激励参与的措施。

1.成功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成功并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更多机会使学生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如给予学生成功的期待和分层教学。

2.评价激励。通过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与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从社会心理因素出发,采取角色互换策略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容易出现“一言堂与满堂灌”的现象,不利于师生互动。但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换角色,能提高师生互动。当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其会以一名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准备如讲解材料、师生互动环节、课堂设置、教态等。

四、从人格因素出发,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并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特质,并了解、信任学生

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使学生在心理上愿意接近老师并与其互动,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更要关注自身的人格与品质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要身体力行,发挥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此外,了解、信任学生。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智力强项采取最大程度的个别培养,这样教育会产生最大功效[4]。因此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层次与智力强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此外,教师要信任学生给予同学们自由讨论与发挥的空间,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充分信任学生有学好本学科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有效教学策略的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知识传输,增强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对影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因素加以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努力。

作者:陈利冰 黄建榕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佐斌.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6-80.

[2][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5-206.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7篇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 存在的问题 改革探究

旅游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心理学,它主要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们的消费心理、服务心理、交往心理、管理心理以及旅游企业员工心理等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在国内外,旅游心理学都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课程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而且大多都是基于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而设计的。高职高专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利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和分析旅游活动中发生的现象,而且可以具备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甚至来解决旅游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因此,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从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在课程设置、授课教师、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对旅游心理学课程进行改革。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要学习好这门课程,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这门课作为考试课只注重理论讲授,而没有实训课的安排。理论授课学时的安排最多56个,另刨除假期,实际的理论授课学时只有50个。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在课堂上把涉及心理学和旅游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并与一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对学生来说并非是件易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设置一定时间的实训课安排来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授课教师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旅游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均来自心理学这门基础学科,枯燥而抽象。教师要讲好这门课难度大,学生要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非常困难。目前,各高校讲授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老师基本上来自两个专业背景,一是旅游管理专业;二是心理学专业。这两类专业背景的老师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类的教师,对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及旅游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对心理学只有部分涉及,未深入研究;而作为心理学专业类的教师,对于心理学理论掌握得比较透彻,但对于旅游业可能就知之甚少,这将对授课的效果则无法保证。

3.教学方法

在旅游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上,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也不例外。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比较抽象,再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觉到乏味,出现疲劳、思维不活跃、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依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一味地以自我授课为中心,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4.评价考核体系

许多高校该课程的考核仍采用期末闭卷方式进行。考试的分值采用百分制,在考核内容的比例上,基础理论明显高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这样一卷定成绩、定掌握程度、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是偏颇的。这种考核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平时不学习,快考试的时候把所谓的考试范围,死记硬背就可以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学生上课热情度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低的直接原因。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不符的。

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教师方面

对于旅游心理学这门应用型学科而言,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好心理学和旅游学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深入旅游一线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提高专业素养、充实课堂内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到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顶岗实践,专业教师与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直接接触,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自己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生动地与课堂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

根据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这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构建成四大项目,编成独立且相互联系的八个教学任务,以此来更好的教学和引导学生。项目一:心理分析的认知(任务1:心理学认知;任务2:旅游心理学的认知);项目二:旅游者心理分析(任务3:影响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任务4:影响旅游活动的环境因素);项目三:旅游服务心理分析(任务5:旅游交通服务心理、食宿服务心理、游览服务心理、购物服务心理、娱乐服务心理、投诉服务心理分析);任务四:旅游从业者心理分析(任务6:旅游从业者心理素养的培养;任务7:旅游从业者人际关系的维护;任务8:旅游从业者心理问题的保健)。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旅游心理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例如:讲授法,介绍新知识、讲解概念、原理、定义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同时在讲授时教师可以使用辅助教学工具,适时调整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法,通过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然后教师来点评,找出问题的根源,总结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境模拟法,这种方法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自己来体验、理解知识点。围绕某个探究的问题,模拟不同的旅游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去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启发引导法,是指在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个教学方法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实地调研法,例如,在讲授消费者动机这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把课堂的问题先总结出来,设计合适的访问问卷,然后针对旅游消费者动机的街头拦问,来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主动学习,能够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基本做法是: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的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展开,学习者以合作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至解决问题。作为这种学习活动的结果,学生通常要形成能表达自己理解的结果,比如报告、网站等。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间通过情景模拟并将交流转化成为一个有效的实验机会。

4.完善评价考核制度

旅游心理学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制度的建立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偏离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具体做法是:一要重视日常教学环节中的考核评价,平时考核可占总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10%,课堂回答问题、案例讨论分析占15%,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完成情况占15%。二要将期末考试成绩设定为占总评成绩的50%,这样可以有效扼杀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这类同学们的心理。试卷采用闭卷的形式,将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案例分析)考核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检测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了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改革创新,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前进。

参考文献

[1]龙慧.《旅游心理学》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06).

[2]王海莉.本科《旅游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方法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