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程开发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9-26 19:03:12
课程开发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第1篇

即使学生掌握了一些仓储活动中的一些基本技能,但最终也很难形成基本的职业能力。课程教学资源匮乏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前的教材理论性过强,没有与理论知识相匹配的技能训练,学习期间,学生可利用的校内、校外资源比较匮乏。基于工作岗位确定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培养对象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以技术、技能应用为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基于职业分析开发课程并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深入物流企业及毕业生调研,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约有1/3在仓储企业工作,并分别从事货物入库、装卸搬运、上架、货物保管、货物分拣、商品包装、出库、信息录入、质量检验、退货、客户服务、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成本分析等工作。根据操作流程,主要涉及到仓储管理的5个领域,分别是入库作业、装卸搬运、保管作业、出库作业以及理货作业,针对5个学习领域,我们设计出了8种学习情境。强化实训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践教学及学生实习,充分利用学校物流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增设实训项目,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趋于1,从而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传统的教材已不能再继续使用,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训条件,结合项目内容和目标,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和重新编排,编写了《仓储管理实务》教材,并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在2011/2012第二学期将在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和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作为该课程的主要教材投入使用,配合相关教辅材料如网络视频、图片,配套多媒体课件,另外包括校内实训资源—仓储配送管理软件和宅急送西安分公司、宇鑫物流、沃尔玛等企业实训基地的校外实践资源。

课程开发论文第2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觉压力不小——它的涵盖面扩大、灵活性增强。整个教材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教材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使用新内容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今天,我就董珂和徐景两位老师上的《钓鱼的启示》和《宇宙生命之谜》两课来谈一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提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资源就是物力、动力的来源,它是一个来源问题。语文课程资源就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1、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没有语文资源作为基础的教学可以说是空洞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钓鱼的启示》中,董珂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快速读全文找出重点段;选择最喜爱读的形式找出重点句;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最有特色的引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明理。这就从书本中充分挖掘了课内教学资源。另外调查表的使用和联系生活实际说这“鱼”是什么?让学生交流资料,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是什么?这些都来自课外学习资源。有了这些资源的使用,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景,对课文中的难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理解得既轻松又深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宇宙生命之谜》中,徐景最大的亮点就是成功地组织了辩论会。她利用从网上找来的短片向学生介绍了浩瀚的宇宙,精美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铺垫,无论正反方都能从书上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论据。现在我就以正方为例:正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从课内资源中找出火星与存在生命的地球的相似之处,即:自转基本相同、都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一样等,又从课外资源中找出有关“外星人”、“飞碟”等的图片、书籍来补充自己的观点。有了这些充分的语文资源,学生在辩论时越说越好,越辩越精彩。2、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实践的必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整体把握语文能力,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在《钓鱼的启示》中学习了道德是与非的问题,那么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作调查,印证一下书上的道理,了解现实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如:人们爱护草坪的情况;走人行横道的情况;保护环境的情况等。学生在调查中、在用语文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深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三、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资源的开发有多种形式:1、阅读报刊、杂志。2、图书馆、博物馆等查阅资料。3、网上下载。4、询问他人。(家长、老师、同学等)5、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采访报告等。6、观察体会。语文资源开发形式很多,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1、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让教师最大程度上挖掘课内资源。2、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感,教育学生养成收集资源的习惯。①、创设良好的语文资源环境。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协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收集语文资源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去做,不要因为学生的资料不着边际而横加指责。③、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④、重视社会、家庭所蕴藏的语文资源,让社区支持,家长重视。⑤、开展诸如: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教育活动。四、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几个困惑。1、学生和地区的差异性。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多少,学习能力的大小,都影响着收集语文资源的多少和质量问题。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来收集处理信息,发挥最大的潜力?城市和农村的地区差异性导致语文资源使用和交流的不同。相对于城市,农村语文资源溃乏,收集方式单一,怎样能够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资源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2、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孰主孰次?3、课程资源是否恰当?课程资源是不是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生收集的课程资源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课程资源每次出现和使用是不是都恰如其分?如:《钓鱼的启示》中,调查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道理的认识?这些表能不能印证道德是与非的问题?《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收集的资料能不能充分证实自己的观点?我们该怎样有目的地收集课程资源?怎样讲求资源收集的效率性?4、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教学中将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希望我们一起在教学实践中共同来发现、探讨、解决这些困惑,从而完成新教材对于我们的挑战,让我们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

课程开发论文第3篇

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概述

对体育课程概念的认识。什么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什么是体育课程?我国学者毛振明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知识、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基于上述概念的认识,我们认为从现代社会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来分析,从教育科学的规律来考察,必须明确以下几点:①体育课程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内所规定的各门学科,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应当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不能仅理解为传统教材中的知识技能体系,还应包括技能体系和情感,行动上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③体育课程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等。④体育课程应当提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

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摔跤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民族的喜爱。它是绅士、勇者、智慧的象征。

摔跤是一项伟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始逢勃发展,并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在学习训练摔跤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志品质,树立学生自信心、竞争意识,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分析能力、抗挫折能力的过程。通过6年的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引入摔跤这一体育传统项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摔跤运动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普及与发展。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把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国家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在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体育传统项目管理办法》实施体育后务人才工程下,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教育资源,由学校内部展开的旨在增进学生健康,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摔跤后备人才,使他们全面展、学有特长,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体育课程改造的过程。

摔跤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构建3+1的课程结构。学校在原3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部级体传校为依托,设立摔跤专业活动课,并将其排列到学校的总课表之中(见表1)。通过构建3+1的课程结构,达到体育课与专业活动课的互补与结合,使学生形成“基础+特长”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摔跤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建立课堂、课外活动、竞赛活动互动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中是学,在专业课中是练,在课余活动中是赛。以赛促教、以练保学,在学中培养学生对摔跤运动的广泛兴趣及对摔跤知识、技能的全面了解和熏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做到学中练、练中学、赛中学、赛中练。通过学—练—赛这一互动过程,最终使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兴趣,形成爱好、发展特长,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综合评价学生学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在评价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更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将摔跤专业课活动纳入到体育课的综合评价上,评价贯穿整个体育学习的过程。

体会与问题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尝试,我们的体会如下:

课程开发论文第4篇

考察世界高职教育,学习国内有关学校改革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经验,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式和普通高等教育类同,没有消除学科本位影响,不敢割裂原学科,岗位技术技能练习尚未形成独立课程等新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在部份高职院校进行了高职课程开发及其结构改革的初步尝试。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模式

高职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目标模式,一种是过程模式,一种是环境模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十分具体明确且无可替代,它“着重于人才之养成,强调教育的产出,因而一般均以目标模式为其发展之参考模式”?①。当代世界比较成功的几种职教课程开发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确立教学内容,协调模块间关系,经反复教学实践检验,最终形成和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可行有效的课程体系。结合我国现实高等职业教育具体条件和环境,吸收和融汇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我们构思了一种简明模式,并在高职课程开发和课程模式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我们把课程开发过程归纳成四步摘要:第一步职业分析,第二步目标分解,第三步构建课程,第四步课程评鉴。这四个工作流程。

职业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是通过高职毕业生第一任职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能力需求调查,把握高职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智能结构,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实际上这也是课程目标的选择。进行职业分析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切忌仅仅靠学校领导、教师脱离实际的主观判定分析。

目标分解是构建课程前的预备工作,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形成相应智能结构的教学分析,实现由社会需求向教育功能的转换,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这些理论教学和技术技能练习目标的分解,产生了技术技能练习的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这是构建课程的基础。进行目标分解要实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企业技术人员对职业岗位专项能力及其发展趋向非常熟悉的优势,又发挥教师对教学领域的专长。

课程组织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工作,通过各个技术技能练习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按其性质、功能以及内容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的整合,构建课程门类,并按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各教学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技术技能熟练程度,确定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完成课程建设。这项工作实际是将教学目标及人才规格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具体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必须强调能力本位思想,突出技术技能实训的地位,防止学科本位思想的干扰。课程组织工作的进行,主要依靠任课教师,发挥他们把握教育规律的优势,但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课程评鉴是在课程教学实施了一个或几个周期后,检查课程内容和课程目的是否统一,课程目的和教学目标是否统一,因而它是课程自身评价,而不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要排除教师、学生、设施条件及管理上的诸多因素影响,目的在于对课程价值作出判定,以便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二、高职课程模式的开发

高职课程模式,即高职课程体系结构,存在着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各有侧重,也各有利弊。横段式结构比较重视理论学习,纵条式结构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培养,自由式结构反映了宽口径的培养要求,交替式结构则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牢固把握。课程模式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是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即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构成课程体系。我们认为,为有利于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打破“三段式”模式,因为“三段式”结构的课程体系对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探究奠定宽厚基础的普通高等教育是适合的,但对高职教育来说,却严重的影响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整,而不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服务,针对性不强,导致课程教学实际效益的下降,而且挤占了学生接受实际技术技能练习的课时。这种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唯理论是水平,而不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实训课不能形成完整体系,对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十分不利。我们借鉴加拿大高职教学的纵条式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经验,在突破“三段式”结构,建立高职课程体系新结构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一方面,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摘要: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练习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练习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见下图所示),在校三年之内连续不断线,这样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和教学中,又要尊重各类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的布置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专业课(毕业实习)30%

基础课50%

公共课20%

传统“老三段”课程体系结构

公共课15%

专业课35%

实训课50%

高职新课程体系结构

三、高职课程开发的实践

能力本位的课程论尚未成熟,人们对其还有不同熟悉和看法。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还在探索阶段,我们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以及要开发的高职课程的预期形态和基本特征的熟悉,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摆脱不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许多情况是仿学科中心,或在原专科课程基础上做些技术性处理。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心得有以下几个新问题应慎重对待摘要:

1技术指向和人才层次

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有不同的业务能力,这就要反映其行业的技术指向。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把高职教育理解成完全技术指向型的教育。还要熟悉到各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也有其层次特征。我们认为,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必须要形成以职业为指向、具有不同职业能力结构的层次差别。这种差别存在于任何专业,并具体表现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艺型三种形式。所谓管理型人才,是指在专业岗位群上具有一定决策权力,并能组织实施上级领导决策方案,具有一定综合管理能力的通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在具备基本的行业或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尤需具有协调管理的能力和自身的发展潜力。技术型人才,主要在于更强调智力技能。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特征,包括观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理解、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技能。学生形成了这类技能,对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难题,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和创造以及开创性个性品质的养成,都将起很大的功能。技艺型人才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强调,意在培养能够高质量地实施工程设计、管理方案的人才。他们通常需要对本职工作把握有较多的决窍,在技术上能充分体现熟练性、精确性、高效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2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培养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过程,一般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学习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练习阶段和岗位练习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是将前者放在学校内进行,而将后者放在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由企业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岗位培训,因而,在学校里的教育侧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打得深厚、广泛,将来可适应很宽的具体职业的确定和发展。高职教育则是将两个阶段的过程都由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毕业后达到具有立即上岗工作的职业能力。因而,把技能练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岗位培训也放在学习期间作为主要培养手段。因此,职业教育所设课程以职业岗位规范为出发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必然规律。但是,现代职教理论认为,职教的着眼点应从一个职业岗位的就业转变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即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学校不仅应使学生在职业阶梯上,稳定的迈出第一步――这是学校培养学生达到第一任职岗位能力的近期目标,而且应继续发展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高职学校必须提供具有发展潜力及弹性的课程,基础理论不能过浅,职业技能不能过窄,近期目标和长远兼备,而以近期目标为主。不然,将使职业学校教育混同于职教单项技能培训,失去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

3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

要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价值观和课程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观和课程观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知识观的转变表现在摘要:知识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知识是过程而非结果,是学习者在和环境相互功能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知识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综合的解释等等。因此,课程也是一种师生共同参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它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领域,而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强调发现和创造知识等等。新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弹性的特征,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验在课程发展中的功能,鼓励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造。根据这一原则,在开发高职课程时可以考虑建立由核心课程、相关课程、交叉课程组成的三维结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由一些文化基础课以及学习某一专业最核心、最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包括理论和技能)构成。相关课程是指和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一类课程,是专业不同方向的几组模块课程,是规定选修课。交叉课程是一种可向相关性专业拓展的课程,属完全选修课。这种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以少而精的核心课程为中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4反复实践和实践中的反复

高职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科学探究,我们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指导思想,更需对高职教育性质及其培养对象应具的知能结构有更清楚的熟悉,也需要对相关职业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技能有较深的造诣。在对课程总体设计进行初步开发后,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开发。开发后的新高职课程的实施,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还仅仅是刚刚起步,开发高职课程的经验还很不足。因此需要对开发的总体设计和每一门课程的编订进行反复的试验,课程开发模式的四个步骤,要经过多次循环。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预备,反复实践是必须的。

高职课程开发,首先是原有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和能力本位课程观的一次大碰撞,开发高职课程的难点,不仅在于如何形成新体系,更在于是否被人们所接受。非凡是在当前,新开发的高职课程尚不成熟,实施过程中许多配套的设施、条件还不到位,往往会遭到“理论上不来,实训没上去”等批评,甚至是责难,有些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的回到原学科模式。我们要正确对待这种会在较长时间内出现的反复,它是必然的,有使整个高职改革和发展夭折的危险,但它并不可怕,我们要紧紧抓住观念的转变,从教学法规上严格管理,把高职课程改革和开发坚持下去,必有成效。

参考书目摘要: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0版,第207页

②钟启泉摘要:《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7页

③高职摘要:《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报》,1997.10.8

课程开发论文第5篇

关键字:校本课程中学物理开发

校本课程是20世纪60、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并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为决策主体进行开发。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各地中学物理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一、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同时,物理学更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验证都要在实验和实践中进行,真正的物理是动手和动脑并重。中学物理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物理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物理教育来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从而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发物理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物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物理校本课程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所以开发适应时展,同时又适应当地学生情况的开放式物理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物理知识的范围,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架设一条从知识到生活的沟通桥梁,也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物理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物理潜能,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现有的中学物理教师,大多数受过正规严格的物理训练,精通物理理论和教育理论,极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的具备一定特长;如果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流失,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为他们的才智提供用武之地,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和价值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程理论。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往往采取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因此开发者之间的凝聚力得以加强,能力得以验证,还可以带动青年教师的素质提高。可以说,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目标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必须基于对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刻理解,对可能开发空间的明确把握,对物理教育资源的足够估计,对学生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以及动手能力等基本情况。校本课程的目标应突出对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完善和补充,而不是课程目标的强化。所以,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应注重: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意识的培养;②刺激受教育者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③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营造轻松、活泼的优良教育与学习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是: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4.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三、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

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是课程开发的另一主要问题。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课程实施的操作性依据。校本课程内容必然是要与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现实紧密相联,它必须是在教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素材时,要防止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自觉地依据“知识的顺序”,使校本课程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经验。同时也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教师的“个人作品”,成为教师本位课程开发,导致校本课程偏离目标。

按照物理新课程标准,一方面要求在“知识深度”方面要适当降低,而在“在知识广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以体现“广、浅、精”这一当代学科基础课程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并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重视渗透思想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内容的选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与物理: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扁担的作用及力学原理,自行车中的摩擦/生活中的摩擦力,运动场上的物理学,洗衣机中的物理问题,冬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家电中的物理知识等。通过对生活中物理知识的了解,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物理学史方面:通过对物理学史部分精彩内容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历程有所认识,从而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架构以及成就、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向有所了解,培养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识等等。寻找必修课本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科学家(如伽利略)和历史上重要的理论论战(如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并通过查阅资料,整合成几个物理学史的专题。如:中西方古代物理学简介,伽利略的力学贡献及科学方法,牛顿生平与主要成就,永动机史话,天文学的发展历程等。

小发明和小制作:发明制作是一种技术创造活动,凭借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开发出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大,他们精力充沛,富于幻想,创造能力从少年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来了。发明制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本身就有一些小制作,限于课堂时间,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可以开发为物理校本课程内容。如:自制潜望镜,自制小喷泉,简易的海水淡化器,简易风力发电器等。

物理知识与科技前沿: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到高科技前沿,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物理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前沿科技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育,是适应科技竞争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科技前沿如卫星发射与航天科技、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光纤通讯、纳米技术、新能源开发、前一年国际国内的十大科技新进展以及与诺贝尔奖有关的材料等。

物理奥赛培训内容: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内容也可以作为物理校本课程的内容。

还有如:小家电维修方面,航模制作,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物理学习方法,科普性物理知识等,可以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选编入中学物理校本课程。

总而言之,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取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挖掘资源,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区、共建单位等各方面在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积极作用,使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体现学校的特色。加强物理教研组内的合作,发挥物理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力量,每个老师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不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各具特色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其它科目老师的合作,中学物理校本课程从一个学科切入,但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多门类的组合。加强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如其他中学、教育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并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实效。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和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四、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实施

学生选课: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课时安排:根据各年级的课时情况,每周安排一到两个课时不等。将校本课程纳入课时计划,保证师资和时间。实施过程中做到计划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要求实施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有些课程的内容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如物理学史的精彩篇章、科普性物理知识、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等,有些课程的内容可以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如家电维修、小制作等。

课程的管理机制: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根据课改规划,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建立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课程有序运行。

五、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评价

建立规范的内部评价机制,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保证。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决策进行开发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的教学安排由学校根据情况自主进行。因此,校本课程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良性运作。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及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并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社会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开发深入持久地进行。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评价内容包括:①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分析评价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便及时调整。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还应重视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力的体现,尤其是要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水平的进步和提高。③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实施这一课程的态度,水平和绩效的考核评价。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评价主要采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课程开发论文第6篇

自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相容并包的框架以来,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正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验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拟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大理论及实践意义,以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途径作一探讨,以期对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下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如果学校的课程发展有一线教师的参与,将有利于体现课程研制者的意图,有效地发挥新课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教师的参与,课程可能会更为清晰、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解与实施。”①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将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同样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专业素养会得以提升,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前提。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②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对知识的不断构建和重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探究。校本课程开发注重的是开发的过程,而不是开发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观念等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的知识能力也得以提升。

1.教师课程意识的变化

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是教师在长期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课程本质的深刻认识。教师有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教学实践形式。教师的课程意识总在无形中对课程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建国后,我国为了尽快恢复教育,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完全模仿了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大体上说,这是一种没有课程的教育学,其教学理论体系只有关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个方面,导致了我国教育体系缺乏“课程”的结构性。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广大教师课程意识淡薄。他们只是被动地执行指令性课程计划,对于他们来说教学就是给学生复现固定的知识,认为“课程即教材”。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事实上,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时要以学生为本,考虑课程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与发展;要求教师从既定课程的解释者与实施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同时构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意识。校本课程开发拓宽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2.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获得

课程知识是指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就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而言,除了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是指教师理解、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课程的能力。它的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以下几点:③(1)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整体;(2)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3)通过对决策过程的记录和检查,将结果再次反映到决策上来,进而开发出更合理的课程系统。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国家本位的课程政策,因此教师不可能具有多少课程意识和实践性知识,课程开发能力更无从谈起。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这样,教师已经从国家标准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定者了。教师不但要自己决定课程,也要对自己的课程负责。这不仅给教师创造了秀大的课程设计空间,同时,客观上也要求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课程开发的能力。因为“只有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有关信念、教学风格,以及有关的材料有比较深入的理解,熟练掌握有关的技能,才有可能比较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方案。”④而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对自己课程开发实践的反思,通过与课程专家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学生的探究等,逐渐积累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

3.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的活动。⑤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促使教师必须打破过去僵化的、模式化的、习惯的教学方式,要求他们介入课程开发,把自己的实践知识与他人分享,与他人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课程设计和实施活动进行评估等等。而“校本课程开发”运动为教师参与意识的培养,参与课程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广泛参与,要求教师与教师及教师与课程开发的其他参与人员密切合作。然而,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业个人主义(Professionalindividualism)”。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的能力去处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外界之间在学术上缺乏沟通与合作,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这种特性使教师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专家、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会人员广泛参与的活动。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校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人员、教师与课程专家的专业对话,沟通协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在合作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学者柯利尔和勒温首先提出行动研究,它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同一情境中加以应用,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的探索活动。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囿于“传道、授业、解惑”之中,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而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不断反思、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它遵循“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要求教师从课程的使用者转化为课程的创造者;要求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要研究交往、协调的方法。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教学过程,从而发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教师为了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认识,就需要对课程开发过程不断地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就是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教育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要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教师具有教育行动研究的素养。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情境的不断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总之,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只有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理念、能力与精神,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发展。

(三)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给学生留下自已的空间、注重差异性的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一致。

1.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除与课程研究专家、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一起进行课程开发,还要参与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尽量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这就是说,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因而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以学科为中心,也不是以成人(学科专家、教师)为中心,而是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⑥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

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没有自由的空间也就没有发展。我国在只有单一国家课程存在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新基础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⑦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个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可以让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它自动消失。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要形成独特的个别化课程,为自己的发展开拓一片空间。

3.差异性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不但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可持续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驾驭知识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注意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途径

从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许多影响教师参与的因素。比如,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来看,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还不是很强。从课程管理模式来看,学校没有分享到足够的课程决策权。从校本课程实施策略来看,偏向于技术的取向,缺乏文化的重逢。另外,教学任务重、时间有限也是制约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瓶颈,难以保证其参与的质量。如何创设有效的条件和途径,进而实现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教师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主要针对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所缺乏的知识与能力。它是指学校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学校为培训基地,通过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开展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注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行教师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增强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时间支持

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教学变革,避免以增加教师负担的方式进行。学校应做出整体安排,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不脱离课堂教学,也不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而成为教师乐意而为的一项工作。

3.学校文化建构

校本课程的成功实施,需要有新的学校文化与之相适应,这种新文化的特征应该是注重创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亲近自然、尊重差异、多元民主、合作参与。⑧可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从自发走向自觉,需要多种因素的互动,而一个具有共同合作的学校文化则是至关重要的。

4.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只有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才能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既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5.赋权予教师

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学视为专业的职业”⑨之后,教师专业化的浪潮风起云涌。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掀起教育改革的“第二次浪潮(TheSecondWaveofEducation-reform)”。这“第二次浪潮”更加注重学校系统内部对教育质量的提高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通过提升教师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实现学校教育的改进,引起了人们对“赋权予教师(empoweringteacher)”的普遍关注,“赋权予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设专业化的学校环境,并给教师以相当的专业自,包括课程的决策权。⑩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底层,他们的课程程度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指令,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只有给教师赋权增能,肯定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的实施才能成功。

总之,在现代基础教育中,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将成为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惟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取得重大突破。而教师也需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机会和空间,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教师参与新课程:理念、效果与局限[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02(5)。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3]任友群,日本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J],上海:外国教育资料,2000(5)。

[4]马云鹏,小学教师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00(4)。

[5]转引自周晓燕,“教师参与课程”合理性探析[J],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2(6)。

[6]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02(7)。

[7]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8]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研究,2001(9)。

课程开发论文第7篇

一、课题的提出1、电影课程的开设是时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学校教育还是以学科教学一统天下,因而软化学科边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观看影视,是学生业余生活的主色调,学生从电影电视中获得的知识、观念要比其它渠道得到的多得多。优秀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融戏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题材,是一门不具学科分类,独具知识性、审美性、思想性、教育性的综合课程,能与各项育人目标有机整合,通过优秀电影能提高育人实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开发电影课程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审美能力的强弱,影响人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艺术的欣赏与创造,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对人的同情与理解,对现实生活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与扬弃,对自己的认知与调控,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等等,它决定了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社会、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因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优秀影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涵,充分发挥电影的美育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3、电影课程的开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各地学校在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如何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如何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开发切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不失为明智之举。而数以百计的中外电影名片则可提供给各校足够的选择,各校完全有可能从中选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电影组合,使之成为校本课程。电影课将教材从单一文字载体变为集“形、声、光、色”于一体的生动、直观的多载体形式,由单纯的学科形式变为综合艺术形式,必将以其独有的特性引起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重大变革,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和个性特点,把呆板、乏味、说教的方法转变为生动、直观、形象、综合的方法,把约束式、封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为开放式、参与式、自我教育式的教学模式,使电影有效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可行的常规和操作体系,能进入课堂教学广泛使用的电影教案、教辅活动设计仍然匮乏。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选定《电影课程开发》子课题进行研究,以探索出一条小学电影课教学的良好途径。二、研究目标1、形成电影课开课教材。要使电影课成为一门课程,必须要有一套符合学生特点的、科学的教材。电影课程开发的研究,就要从数以百计的影片中挑选出每个年级学生适合观赏的影片,科学地安排好这些影片的观看顺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电影课程教材。2、研制出以美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主动、持续和谐发展的各年级教案、教辅活动设计。3、形成组织安排学生按年级观片的可行性常规,如课时安排、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教学基本程序、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等,规范电影课程操作体系。4、进行电影必修课、选修课、自助餐的研究,研究电影必修课、选修课、自助餐的内容、比例和组织管理方法等。三、研究方法1、采用座谈、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挑选出每个年级适合观看的影片,科学地安排影片的观看顺序,形成各年级电影课开课的教材。2、采用经验总结法编写电影课程教案及教辅活动设计。先由各个班级语数教师讨论、设计出初稿,然后全年级其他班级教师试按照该方案进行教学,并认真写好教后感,提出自己对初稿的修改意见,最后由全年级教师再讨论,由初稿执笔者定稿。3、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展开对电影必修课、选修课、自助餐的内容、比例的研究。四、教案设计要求教案的设计是电影课程开发的重点,电影课教案的设计,既要遵循一般的规律,又要充分发挥电影课的优势,突出实现以下两个转变:1、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观世界然后形成世界观”,学生的审美能力、思想情操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是在其目不转睛地、全身心投入地观看影片和回味影片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以教材为中心,以自己为中心的做法,使自己成为一位学习的指导者,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把教案编写的重点放在“导”和“促”上,而不是“填鸭”、“牵牛”或“放羊”,这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2、转变学生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素质发展、提高的关键因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禁锢学生发展的能动性,阻碍学生的发展。电影课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不能靠告诉、讲解,也不能靠灌输、命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实现与影片的共鸣,使电影课充分发挥具有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充满情感、知识和教育性的特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促进学生辨别影视片中、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个性品质的发展。所以电影课应该摒弃填鸭式的“灌”或“喂”,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鉴赏、质疑、争辩、联想、求异、进行知识再创造等,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境地,主动去“觅”得可口的“食物”,建立动态的、自主探究的、自我建构的学习方式,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在教案设计中要把握三个环节:1、观影前:教师在观影前应将影片仔细看一遍,掌握影片时代背景、中心内容,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情知状态,找准放映中需要给学生点拔之处或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体验、讨论之处,以便观影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影片背景,或便于观影前教师向学生介绍影片情况,2、观影中:要把握情感激发点、想象激发点、审美关键点、知识关键点和心理作用点,适当点拔、激发,恰当地提出审美、思维或想象要求,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体验、讨论,使学生受到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或潜在智慧的启迪。3、观影后:引导学生回味影片精彩情节和印象深刻之处,进行表演、复述或交流观后体会等,进一步陶冶性情、美化行为、净化心灵。五、教辅活动设计原则1、自主性原则:电影课以其色彩、声音、影像集于一体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扩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之中,因此电影课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活动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思维境况,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活动,积极参与活动组织过程和评价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2、实践性原则:教辅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通过情境式、表演式、训练式、辩析式、讨论式等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乃至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获得直接体验,发展各项潜能。3、综合性原则:设计的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能力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活动应进行综合性考察和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仅从单一学科角度评价学生活动中的表现。4、开放性原则: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思想、行为自由;活动空间可不受课堂场地的限制,应根据确定的活动主题来选择;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开放学生的心理空间,开放教材的育人空间,开放学生的经验空间和课外生活的空间。六、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01年9月——2002年3月)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电影课开发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观看《<家洁公司>导看纪实》等录像,学习怎样导看、怎样编写电影课的教案,教学的原则、方法等。2、检查各班VCD、彩电等设备的情况,有故障的及时修理。3、检查教师运用VCD定格、回放、选时播放等技术操作情况,对新教师进行这方面的补课,强化教师上电影课的技能技巧、熟练程度。4、打印出500部影片的目录、简介,印发给每一位教师,由各年级老师通过调查、讨论确定2001—2002学年下学期(即2002年4月至6月这十四周内)选看哪七部片子。由下列教师负责登计、协调:一年级:赖浩二年级:吴小红三年级:刘小明四年级:刘小玲五年级:刘跃辉5、把每部影片落实到每个班的老师,由搭班的两位老师于4月1日前合作编写好第一次观看的影片教案和教辅活动设计。影片和教案、教辅活动设计年级内各班交流使用,其他班的老师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或另一教法、活动方案,修改、增删、完善,最后返回初撰者手中,再次斟酌并定版。(二)实施阶段(2002年4月——2004年7月)1、逢单周星期二下午第二、第三节课开设电影课,组织观影。以后每学年选二十部影片组织学生观看。2、逢双周结合所看影片,设计并开展阶段性活动。3、认真检查教案,深入听课,开展研讨活动,推出典型教案、课例和活动,提高教案、教辅活动设计的质量。4、及时对电影课教学、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建立电影课评价体系。5、定期回顾、总结实验经验,根据实验情况,对观影次数、活动安排、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常规做出相应调整。6、下学期初多媒体综合校园网建成后,立即进行电影必修课、选修课和自助餐的研究。7、开展教案设计比赛、优秀教辅活动评选等评比,进行成果交流,推动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总结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1月)1、全面总结,明确电影课开课的次数、活动安排、教学基本程序、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评价体系等常规性做法。2、对各年级观看的影片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形成各年级电影课开课的教材,并提出运用该教材的指导意见。3、收集、整理并完善各年级观影的教案、教辅活动设计,按教材顺序荟集成册,形成各年级电影课教案和教辅活动设计。4、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做出实验研究报告。七、预期研究成果1、2002年4月至2002年9月,撰写组织安排学生按年级每周观片常规化的研究论文及课程安排表。2、2002年4月至2005年1月遴选出100部优秀的、适合不同年龄学生观看的电影片,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组合,使之成为各年级电影课程教材。3、2002年4月至2005年1月编辑好100部电影片的观映指导(教案及教辅活动设计),形成《观影指导》专集。4、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将电影教学示范课拍成录像。5、2002年9月至2005年1月撰写电影课程的课型比例、结构研究报告。八、领导机构及分工1、领导机构:组长:伍世冯副组长:王万辉刘跃辉成员:刘小明、吴小红、刘小玲、赖浩、张玉胜2、具体分工:伍世冯校长负责本课题研究规划,课题实施的安排、评价、调整等,指导实验顺利实施。张玉胜负责课件制作、收集与处理各项图表、数据等材料,进行结果分析、经验总结、推广应用等。赖浩、吴小红、刘小明、刘小玲、刘跃辉分别负责一、二、三、四、五年级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如教案、教辅活动设计的指导,活动的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