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程思政教学(合集7篇)

时间:2022-07-20 23:36:56
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教学第1篇

关键词:政治;新课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70-02

2010年秋季起,我省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试验,所有参与的教师伴随新课程一起成长。经过三年来的不断探索,作为检阅三年的新课程改革成效的最让人牵肠挂肚的2013新高考结束,也算是完整地经历了新课改的第一轮实践。转身回首三年路,感慨良多。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是伴着《政治课程标准》的实施而开始的。应该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对政治教学起引领作用的纲领性文件。它从政治课程的性质、政治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基本结构几个方面对政治课程进行了定位。广大政治教师在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倡导下,重新审视政治教学,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1.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更加注重政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统一。越来越多的政治老师认识到政治是最接近人的心灵的一门学科,它包含大量的情感、道德、意志的内容。政治教学就是塑造人的心灵、传承民族文化,而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培养活动。因此关注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每一位政治教师的自觉实践。教政治就是教学生学会生活,教政治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2.课堂教学由传统的问答式教学转变为对话式教学。新课程倡导一种对话教学的理念。认为,人类在阅读中认识世界,人类文明在阅读中前进。良好的阅读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视野和人文胸怀得到无限的扩展进而极大地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而任何阅读活动都是读者和作者之间通过文本所进行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新课程改革三年以来的政治教学正逐步走向对话教学。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政治教学处于教师单方面讲解、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独语状态。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开始了双向沟通、交流与互动,使政治教学真正变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

3.教师、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学生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学行为的改变。

1.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勇敢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无论是哪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考练课、讲评课,阅读课、作业课,无一例外,它的活动主体永远是学生,让学生全新地面对文本读,让学生说阅读的第一感觉,写他们阅读的深层认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自己的学习或人生得失。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教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追根问源的科学精神,而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也因为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

3.课堂氛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必不可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变得比以前更加活跃,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以前沉默寡言的学生,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信心大增,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不再沉闷,教师和学生彼此都感到轻松愉快,因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就像任何一件新事物刚刚诞生时不被人们理解和多有误解一样,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也在现实情境中潜在着诸多困惑。

1.观念的更新需要一个过程。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长期以来教师己经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要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非轻而易举。而学生改革意识的欠缺也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的“瓶颈”环节。学生的学习习惯仍很传统,习惯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缺少自主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反感乃至排斥新课程。教师固然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更要转变学习观念,而目前看来,转变学生学习习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2.自主、合作、探究极易流于形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有些政治课堂上出现了一味求新求奇、一味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轻视学生基础培养的现象。比如,目前不少教师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呈现出这样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待小组讨论的口令一宣布,教室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迅速地把脑袋凑在一起,热热闹闹、旁若无人地讨论,教室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个人意见……这种讨论看似气氛活跃,人人参与,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首先,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看似全员参与,却是好学生的一言堂,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其次,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探究,教师就要求每组派代表汇报,草草收场。再次,讨论是一种合作,学生缺乏合作技能,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还有讨论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缺乏明确的目的。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探究,也不排斥讨论。

3.教师主导地位的失落。新课改以后的政治课堂经常出现教师不敢讲授,少有分析的情况,使一堂政治课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和“满堂说”,教师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你的看法”,学生的发言也很热烈,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给人感觉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还不错。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学生的积极发言是由于老师的表扬奖励等刺激,而有些教师也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生的深层次思维没有被真正激发起来。政治教学的对话变成了以对话为目的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不应“代替”而不是不应“分析”。在学生对教材的言语形式和言语意义缺乏正确而深刻的感知的情况下,讲析仍不失为一种最快捷的方法。政治教学走向对话不应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

课程思政教学第2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14年,上海市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先后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课程思政开始从地方实践探索上升为全国性行动。2018年开始,课程思政实践在全国推广,理论界也掀起了课程思政研究热潮。[1]当前,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聚焦在内涵诠释、元素挖掘、方法创新、教学实践等四个主要领域。[2]随着课程思政理念逐渐成为中国高校的普遍共识,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也逐渐从基础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涌现了大量从“方法论”和“实践论”角度出发总结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和经验,这些都为各个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课程思政研究需要加强实践层面实施与实效的考察与分析,特别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施为重点,聚焦实践中的一些盲点、难点、堵点问题的研究,通过完善教学大纲、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团队等具体方式,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

一、工程经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工程经济是高校土建大类所有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受众广泛,工程经济的教学课堂由此成为土建大类专业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工程经济课程一般都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时期开设,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思想政治课程,并开始对专业课程有所接触,此时正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良好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工程经济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良性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势在必行。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也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是育人观、使命观、教学观、课程观的教育变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回答,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相协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学生前途与国家发展相一致,知识讲授和思想引领相统一。(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需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大学生的政治观日趋成熟,大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崇尚知识和科学,渴望成才;重视基本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道德取向上追求公平正义;学习成才动机强,态度端正。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不足方面:盲目乐观的骄傲心态和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人生目标迷茫,把实现较高收入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目标;科学的理想信念尚未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奉献感不足,存在自私自利、享乐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土建大类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从业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调查显示,企业除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基本能力外,还对职业素养、人际沟通、经济法律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要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环境,就需要在校期间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素养的提升。(三)工程经济课程思政的基础。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指出,工科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总体上讲,工程经济的课程教学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经济分析基本方法及其经济评价指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②能力目标。初步具备分析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将来毕业后从事与工程经济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③素质目标。树立经济成本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可持续发展意识、风险意识、全面意识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总之,以理论和方法作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经济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思想性,它包含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经济思想、经济建设政策,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充满着丰富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与人生哲学,比如:可行性研究中的三思而后行做法,技术与经济关系中的对立与统一哲学思想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系统化地整理和提炼,它们为工程经济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程经济课程思政的路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基于工程经济课程的整体规划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不同章节的内容和特点,围绕重点、难点,积极发掘思政元素,设置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切入点(见表1),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紧密联系,形成协同效应,同时把工匠精神贯穿到整个授课的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环节明确育人要求,全面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质量。[4]有鉴于此,工程经济教学中可以从以下路径开展课程思政。(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工程经济课程本身蕴含着很多朴素的思政资源,比如在介绍工程经济的作用和发展历程时,通过引入大量工程建设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祖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巨大成就,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形成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制度建设的自信心。(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经济课程特点是三多:概念多,理论多,计算多。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这门课程涉及大量相关学科基本概念,大部分来自包括会计、统计、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法律等相关学科,也有一些工程经济本学科的特有概念,比如经营成本、价值工程等。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既要正本溯源,又要融汇贯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很好的机会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例如,在学习投资回收期指标时,引导学生理解工程项目投资回收对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影响;在做现值分析和年值分析的对比时,引导学生理解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国家富强与社会和谐之间的逻辑关系等。(三)法治教育。工程经济的学科要旨是引导学习者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问题做经济分析和思考,让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前提是符合国家的制度化安排。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有丰富而完善的法律法规,比如《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等。了解这些法律规定,对于学好工程经济意义重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企业及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折旧计提方法时,讲到不同折旧计提法与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强调纳税义务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完成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经济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是非常饱满有质感的,原因在于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使教学设计非常有张力有空间。教师可以有大量机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深刻挖掘出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配上相应的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或名言警句,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又能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素质目标。(五)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让学习者树立职业理想,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工程经济课程是土木大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大类学生所要从事的建设领域的特点之一是随时要准备应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这些未来的工程师们要在职业教育阶段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才能做好应对复杂工作环境的准备。比如,在介绍工程经济分析原则时,通过讲解效益最优原则和方案可比原则,鼓舞和坚定学生为国家建设努力奋斗的职业信念;在讲解等值计算五个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时,通过举例介绍重大工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历程中建筑业前辈们的职业操守和艰苦奋斗,进而树立砥砺前行奋斗强国的勇气信心和远大志向。

三、高校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工匠精神贯穿始终——匠心点亮人生。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大学工科专业,特别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课堂,将有助于培育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从而练就工匠技艺。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的严谨工作态度与作风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课堂教学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同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专业知识点的细微剖析,努力培养学生“专”与“精”兼备的一技之长,都是工匠精神的传递。大学教育期间虽暂时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大国工匠,但是能够通过平台的搭建,给学生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铸造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是个体对人文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体现,它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而人文精神是个体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潜动力,它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也是人文知识的传播者,可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当中。结合不同的课程,人文知识的传播可以包括职业精神的融入、价值信仰的引导、科学精神的培养、传统文化的陶冶、人文思想的植入。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索中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精神,理解技术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及其成就中的人文精神,从而拓展自身的人文知识宽度,提高人文素养水平。(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价值引领成长。仔细梳理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格局。需要注意三个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理论知识与能力培养相融合。思政元素来自于:①专业课程知识点中所承载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思维、逻辑、情感;②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③实验实训课的思政元素承载量大,制度敬畏与自觉遵守、客观严谨细致的科学观训练、团队协作、发现与质疑、创新思维都涵盖其中;④选择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或者在原案例中添加和移植思政元素。(四)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育人润物无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顺其自然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从宏观到微观,从显性到隐性,设计和建构思政育人内容与专业内容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5]让各种思政要素有效地融合在教学过程的各方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使课程育人功能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平稳”地进行,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避免生硬地灌输思政元素,要通过知识关联、案例介绍等途径,有效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讨论教学法,促进学生思考。同时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强调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贺武华,.王凌敦..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4):.26-30.

[2].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46-48.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02-25..[EB/OL].

[4].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课程思政教学第3篇

“我听说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美国华盛顿大学校园的这个条幅,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小品表演、课堂讨论、知识竞赛、辩论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学的主体。但是有些活动,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一种点缀,最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如:⑴热闹替代了思考。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把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以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多数情况是刚一开锣,就急于让小组汇报成果,很快又由教师归纳总结。试问没有充分的讨论、冷静的思考,能有创新成果吗?不仅如此,对问题探究的浅尝辄止,还会浇灭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⑵自主滑向了自流。一些探究课堂存在这样的现象,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甚至谈论与探究活动无关的话题。⑶个别包办了全体。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聚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有的中差生在小组合作中似乎找到了保护伞,马虎应付,甚至作壁上观。

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较好地锻炼将来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多种能力,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但并非所有内容都要合作探究,应该注意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选择开放型问题和解决途径多样化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成,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而开放型、探索型的问题由于综合性较强,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因知识基础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得到不同结论,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正确认识师生的地位问题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老师的指导、点拨和帮助。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并且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意见。长期的实践表明,课堂教学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时地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在出现的偏差、错误、不完善的观点进行适时、适度、有效地进行点拨与指导。创设有效情景质疑,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前对我来说中学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太少了,自己动手制做课件釆用多媒体上课太麻烦了,想找一些现成的却很少很少.可是我在一本书上却说“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教材、图书、报纸、电影、电视以外,它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在国内外的各种舞台,发生于时光的每年每天,需要教师应时常做个有心人,与学生一起及时捕捉、搜集有关信息,不断地创造课程资源。”看了这段话之后我受益匪浅,一方面,我要严格遵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另一方面,我不拘泥于教材原有内容和体系的限制。特别是我紧紧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精选生活中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性的事例与材料;结合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学习,使课堂具有鲜明的生活、时代气息.如在初三教材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课中,我运用大量的时政热点如: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等,还结合白泉的民俗:跳蚤舞、舟山锣鼓等,学生喜闻乐见,倍感亲切,也通俗易懂。

四、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目标额度统一。

新课标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上三维目标的编排顺序上,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曾经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上,这一目标是最容易被忽略、淡化的。许多教师、家长、学生认为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缺乏激情、教师没有激情、学生也没有激情。我始终认为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除了看师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师生是否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最终落实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我曾在不同的班级上了两节相同的课:《我国的人口问题》一课。当时在上完课后让学生谈体会,一位同学小声地说:“中国人太多,升学就业太难了,出生在中国挺不幸的!”许多学生听了都在笑,这时下课了,我只让学生课后同学间讨论。而另一堂课,我让学生提出问题,有一位学生问:“我国人口这么多,经济这么落后,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赶上发达国家啊?”学生们有不少唉声叹气起来。我说:“一方面,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才有责任当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理解、支持我国的这一基本国策。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占世界不到22%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目前国民经济保持了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快速腾飞,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赶超发达国家。当我们获悉神舟六号胜利升空的喜讯后,当我们要完成嫦娥登月计划时你们都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说:“我们感到中国人真了不起!”“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祖国而骄傲。”我继续深情地说:“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青年学生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刻苦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让我们一边观看张艺谋编导的申奥片,一边为我们的祖国祝福,祝福祖国母亲早日繁荣昌盛!”学生们边看边鼓掌,有的学生激动地流出了热泪。

通过两节课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引领是多么的重要啊!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帮助他们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然而当新课程进行到现在,当我们更多地关注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手段先进和方法灵活上时,因为以考试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的存在,我发现那一套似乎有了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因为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知识后,才能形成学习政治的初步能力,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毫无疑问,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视,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重形式更要重内容,努力做到形式与内容并举。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们一定能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思政教学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信息技术教师

0引言

我国以培育师范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程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格局尚未真正有效形成。有关调研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教师,所以研究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途径意义重大。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各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明确的路线图。《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关于课程“教什么”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这只是一门讲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课程,事实上,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有教书的本领,也需有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特性,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而信息素养在这个时代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也非常重要。所以,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虽不能像科学家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可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技的种子,发现一种积蓄中的能量,期待他们成为未来的科技新星。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育人先育己,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本人必须提高思政修养,通过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重新认识课程的价值,对教师自己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师范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未来的执教者,所以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既要努力做到润物无声,还要将育人理念显性地表达出来,师生共同思考和探讨如何自觉践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念,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与学生共勉、共同成长。

1.2培养未来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学习者亦是未来的教师,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影响其所教授的中、小学学生群体。这里的思政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健全人格、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团结协作等内容外,还有作为一名数字社会的合格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思维、批判思维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如今,智能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集群加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无疑能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造福于人类,也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必须秉持“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科技向善”等理念去创造和使用新技术,人类社会才能有光明的未来,这些理念都需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本门课程的思政建设将有助于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把握好教学的方向,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

1.3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内动力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方高校,由于生源因素,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理想未树立,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缺乏自信和认同感,缺乏学习内动力,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不高,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上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获得学分,学习内动力严重不足。其中有社会需求的原因,也有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择业观念的影响,所以既需更多合力的形成、也需教师的引导,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思政元素与教学有效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2.1以信息技术教师职业道德观引领课程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缺少思政教育功能,就可能使教学迷失方向,所以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将信息技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理想的树立贯穿始终。教导学生在决定从事教师工作的那一天起,就应该从内心接受这个职业,寻找职业的价值和乐趣。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将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四个统一”,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成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才能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中传承下去。

2.2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尝试以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环节为主线,将课程各章节内容进行梳理和重组,在每个环节,不仅学习如何做的知识,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为何做,比如在“备课”环节,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让学生理解备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材、正视学生差异以及教学方法的恰当选用等知识后,再以小组集体教研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在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注意发掘其价值性,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数与技术有关,而技术本身是有价值的,所以课程本身就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德”不仅仅是品行、道德和师德,更在深层次体现着“大德”———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客观审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只有掌握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核心信息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信息产品,才能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作为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需有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做的技术”,也应关注“为何做的技术”,需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学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体会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和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方法。

2.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新时代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除需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还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程思政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在授课方式上,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交叉进行互为补充,教学方法上,在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结合点设置教学问题情境,变被动说教灌输为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职业规范,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情感共鸣,从而实现价值引领。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案例观摩、分析、模拟教研,分组到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和说课等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渗透职业道德,学生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教学反思中不断历练,体验过程中所蕴含的知识、方法和育人理念,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未来教授对象的学习负责的意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4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教学第5篇

反思 新课程 高中 思想政治 教学

一、教育改革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

看看我国现在正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国家竞争力不强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脉时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反思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1、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们的教师们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2、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

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二,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第四、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课程思政教学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类课程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93—01

任教近七年来我时常会想,为什么学生会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呢?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像一些专业课程如CAD,钳工技术等,学生学完一节课立刻就体验到了学习后的效果,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思想政治课例如《哲学基础》等偏向理论化,学习后不能立即对生活有所影响,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这类课程学习的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我认为,要使政治课受学生欢迎,上课不是光图听热闹,还真正要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影响,政治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改革。

改革从何入手呢?生物学家达尔文成长的事例给了我们极大地启示。正如他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因此,改变当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到底什么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通常学生做的好的事情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到底如何来激发兴趣呢?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1、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学生都有好奇的心理,因此我们可以“顺水推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我讲货币的作用时,就提问学生“为什么,拿一张印在纸上的钞票就能换来我们想要的东西呢?”学生会觉得确实是这样的,但要深究其中原因却也说不出来,于是真正授课时他们就能充满兴趣的去听了。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就要比普普通通串讲的效果要好许多。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给成会计09—01班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是我在学期中间接的,之前的马哲老师就是因为不受学生的喜欢而离开的,在我接手之前,学生对这门课程是非常抗拒的,本身的我压力也是非常大,但是事实证明,我精心准备教学案例,课下不断跟学生沟通探讨如何上好这门课的办法,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对我也逐渐信任和接受,在学期末的调查中,学生普遍对我的马哲课程感到满意,达到了双赢的大好结局。

3、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乐学情境的创设,就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法,将讨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名为:“青少年应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念”课堂演讲,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都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消费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学生们都有了不少全新的体会。

课程思政教学第7篇

一、借助故事,引人入胜法

1.借助生活故事灵活运用生活小故事去帮助理解哲学原理,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到“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时,对“创新”及创新的种类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等,我们可借故事来理解。大家都知道“三个和尚没水喝”故事,借此故事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同学提出: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这太落后了!”有的同学说:三个小和尚商量,组装太阳能或风力发电抽水,用上自来水。你看,观念转变了,方法就有了,关键看你有没有“创新”意识!在此过程中,打破了自己对创新思维的神秘感,有效地激发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意识;再如借助《愚公移山》故事,创新思维方式,请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2.借助成语故事利用成语故事可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使自己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指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守株待兔”指的是把偶然的现象当作规律来看,没有认识到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画饼充饥”指的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田忌赛马”指的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也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形式。“刻舟求剑”指的是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归纳演绎,辩证思维法

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用归纳法,即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如我们学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时可列举自然界、人类社会、人们的思维领域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如自然界中的吸引和排斥、正电和负电、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等;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等;人的思维领域中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格调高雅与低级庸俗的矛盾等;再借助哲学家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点,即任何事物自身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双方,即事事有矛盾。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由一般到个别,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分析和说明。如既然事事有矛盾,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充满自信,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从而做到谦虚谨慎,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看到这既是坏事又是好事,因为困难和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使自己变得聪明和成熟起来。对别人则既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又要做到“其不善者而改之”等。

三、对比观点,形象记忆法

比较方法运用得当,能启迪思维,开拓思路,由无形到有形,形象记忆,帮助自己明辨是非,使自己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可以列举下列两组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第一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①荀子:“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王夫子“:气者,理之依也。”第二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洲:“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王守仁“:心外无物。”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通过以上两组不同代表人物及哲学观点的比较,可以归纳出,第一组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第二组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这样就可轻松地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形象的说就是“有神论”和“无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