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成本管理(合集7篇)

时间:2022-10-22 15:36:20
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管理第1篇

[关键词] 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佳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建国以来,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观念模糊

企业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进入市场经济后,企业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中心。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却没有考虑到企业内部其他非生产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如管理部门的管理环节、产品开发设计部门的设计环节及供销环节等。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更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由于不能把生产与经营相统一,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沉淀,严重影响资金的周转和生产的正常运转。最终使企业效益受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3.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及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占有七成以上的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也有使用。从被调查企业情况看,51.4% 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 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很少得到推广。

二、加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存在诸多缺陷,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对策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着力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也就是成本避免的思想,它是成本管理的高级形式,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技术复杂性有关,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大部分成本便已被锁定,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很难再改变成本发生的数额。对于多数产品而言,65%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了,20%的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另外15%的成本才是生产管理所能控制的。生产过程只是成本发生的结果,而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企业的规模、生产布局、选用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甚至企业的选址等技术问题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成本管理的重心应转向企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阶段。

2.增强成本观念,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人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其加以重视,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对于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首先,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能够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其次,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的五个层次,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3.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产生了许多成本管理方法,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班组经济核算、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

4.采用各项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lotus、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

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多媒体信息的共享,企业成本管理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无疑会给现代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会计研究,2001

[5]冉秋红刘玉凤: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5,(6)

企业成本管理第2篇

[关键词] 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佳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建国以来,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观念模糊

企业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进入市场经济后,企业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但实际工作中。WWw.133229.CoM许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中心。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却没有考虑到企业内部其他非生产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如管理部门的管理环节、产品开发设计部门的设计环节及供销环节等。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更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由于不能把生产与经营相统一,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沉淀,严重影响资金的周转和生产的正常运转。最终使企业效益受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3.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及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占有七成以上的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也有使用。从被调查企业情况看,51.4% 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 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很少得到推广。

二、加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存在诸多缺陷,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对策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着力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也就是成本避免的思想,它是成本管理的高级形式,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技术复杂性有关,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大部分成本便已被锁定,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很难再改变成本发生的数额。对于多数产品而言,65%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了,20%的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另外15%的成本才是生产管理所能控制的。生产过程只是成本发生的结果,而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企业的规模、生产布局、选用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甚至企业的选址等技术问题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成本管理的重心应转向企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阶段。

2.增强成本观念,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人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其加以重视,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对于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首先,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能够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其次,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的五个层次,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3.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产生了许多成本管理方法,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班组经济核算、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

4.采用各项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lotus、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

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多媒体信息的共享,企业成本管理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无疑会给现代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会计研究,2001

[5]冉秋红刘玉凤: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5,(6)

企业成本管理第3篇

[关键词] 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佳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建国以来,我国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观念模糊

企业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进入市场经济后,企业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中心。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却没有考虑到企业内部其他非生产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如管理部门的管理环节、产品开发设计部门的设计环节及供销环节等。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更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由于不能把生产与经营相统一,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沉淀,严重影响资金的周转和生产的正常运转。最终使企业效益受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3.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及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占有七成以上的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也有使用。从被调查企业情况看,51.4% 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 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很少得到推广。

二、加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存在诸多缺陷,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对策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着力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也就是成本避免的思想,它是成本管理的高级形式,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技术复杂性有关,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大部分成本便已被锁定,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很难再改变成本发生的数额。对于多数产品而言,65%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了,20%的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另外15%的成本才是生产管理所能控制的。生产过程只是成本发生的结果,而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企业的规模、生产布局、选用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甚至企业的选址等技术问题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所在。因此,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成本管理的重心应转向企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阶段。

2.增强成本观念,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人起决定性的作用,对其加以重视,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对于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首先,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能够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其次,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的五个层次,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3.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产生了许多成本管理方法,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班组经济核算、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

4.采用各项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lotus、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

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多媒体信息的共享,企业成本管理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无疑会给现代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会计研究,2001

[5]冉秋红刘玉凤: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5,(6)

企业成本管理第4篇

关键词:成本管理 重要性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剧烈变化,资源价格和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暴涨,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加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由于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又面临着用工难、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这一切均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要想创造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提升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是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企业围绕所有发生的成本、费用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即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成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命和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面临着同业竞争、政府课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外在问题,以及职工改善待遇和股东利益等内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增加产销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加强成本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高边际贡献率,提高企业在同业的竞争力,企业才有能力改善职工待遇和增加股利,稳固经济基础,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二)成本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就越大。因此,企业只有重视成本管理,把加强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以成本管理带动和促进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企业成本管理效果,使企业难以提高效益。

(一)成本管理观念缺乏、落后

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观念淡漠,没有认清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竞争,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往往只重视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忽视产品研发、材料供应、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控制。其中,产品研发过程的成本虽然只占到产品总成本的3%,但会影响后续生产及销售过程中产品70%的成本,所以在产品研发时,要特别对产品成本控制进行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流通性成本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如果企业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控制,将无法有效地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

(二)成本管理方式、手段落后

大部分企业依靠财务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上缺乏全局观念,只注重成本核算。在事后控制中主要的方法是通过研究财务报表,利用报表中的数字去管理成本,对成本没有做到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企业成本核算方法陈旧,仍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没有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或对系统末端进行延伸,难以及时地、全面地、准确地提供成本管理信息。

(三)成本目标责任不健全

企业没有明确的成本目标,没有进行成本控制的标准和依据。有的企业虽然确定了成本目标,但缺乏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没有明确的成本责任制度,导致目标徒有其名,未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造成企业物耗上升,费用增加。

(四)成本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企业没有把成本管理同职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车间、班组、个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三、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更新管理思想,树立全局成本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要树立全局成本管理观念,改变成本管理中将成本控制局限于生产过程,单纯以降低原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作为成本控制点的缺点,转向对产品研发、采购、售后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应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地对控制对象进行拓展与延伸。

(二)实际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成本管理和控制

将成本管理从过去单纯的事后反映,发展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1、做好事前预测

首先,企业应当编制成本计划,其次,应把成本指标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个人,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实行全员控制,已达到成本控制目标。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引起的企业成本增加的情况,例如: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衍生出的索赔情况等,因此,风险应对措施不可缺失,企业应在事前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见,情况出现后才能妥善处理。

2、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

成本的事中控制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

(1)加强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产品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水平和成本消耗,也关系着产品生产和使命的技术经济效果。产品的成本70%左右在产品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产品设计者的成本意识会影响产品设计成本的高低。。在市场竞争中,开发新产品要考虑市场的可行性,以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加强材料的控制。材料的管理控制包括: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标,供应商需经技术、质检、物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能合格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有专人管理;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和定价核算体系,企业对重点原材料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出标准采购价格。建立内部采购价格核算体系,采用成本加成法,制定出每一类采购材料的计价公式,使采购价格合理、透明;编制采购计划,采购前,应计算最佳经济订货批量,从而使订货成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总和达到最低;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杜绝浪费现象;加快材料的周转速度,尽量缩短材料的库存时间,从而减少保管费用和对流动资金的占用。

(3)控制生产成本。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品成本中人工费用的比重增加,企业应控制人力资源的耗费,改变过去“人海战”的方式,引进先进的精益生产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严格控制用人量,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人工费用。

控制质量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成本,减少废品、次品的产生。生产的首件产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生产,杜绝出现批量产品返工甚至报废的现象。同时,也应避免产品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销售退货、索赔等成本的产生。

(4)销售成本控制。对于销售间接成本的控制,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程序,将责任落实到人,降低费用,并加强对销售渠道和客户管理,降低销售成本。

减少产品缺陷,降低售后服务成本,将维修备件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使产品隐性的售后服务成本变为显性成本,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

3、加强成本的事后分析

企业应对产品成本进行准确、及时的核算,并将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评价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得失,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成本管理的依据,并做为责任人的考核依据。还建立企业成本管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建全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成本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同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真正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制度。

四、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企业应采用恰当的成本控制方法,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加强材料、人工、成本、质量方面的管理,努力把成本降到最低,以真正有效地控制好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于海洋.论改善中小企业企业管理的思路[J]. 中国商界,2010,(1)

企业成本管理第5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管理创新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国内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更为严峻,现代企业若想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紧随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成本管理,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下面就企业成本管理创新问题作一探讨。

一、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新举措。例如邯钢、包钢、齐鲁石化等在这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认识不足。当前部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仍为降低成本,强调的是控制,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但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

2.成本管理与市场脱节。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如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3.成本管理内容不全。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注意物质产品成本,忽视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1].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注重生产成本的核算,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核算。

4.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当造成失真。在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幅降低,而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却大大上升,但有些企业却仍采用人工工时或人工工资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造成了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导致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三是为达到某一目的人为调节成本数字,造成潜亏严重,企业虚盈实亏。

5.成本费用控制不力。有些企业特别是经营稳定的大型工业企业,所耗的资金与产生的回报之间,能够建立容易把握的函数关系,其成本控制主要采用标准成本系统、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中,虽然标准成本、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等形式仍可利用,但实际由于其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从而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和对成本费用发生规律的掌握更为困难[2].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成本管理手段滞后。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格局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质量日趋接近,生产性费用日益降低,但流通性成本的比重却不断上升。而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仍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这也就无法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电子技术的革命是以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为主要特征,计算机的运用为现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方便,使一些原本复杂但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办法变的简单。而我国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尚未意识到这些变化,仍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核算办法陈旧,此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化成本管理的要求。

2.企业管理者的市场意识不强。现代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视顾客为上帝,而有些管理者仍未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树立市场竞争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企业成本的较量,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等、靠、要”思想,在成本管理上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在规模上过多注重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忽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甚至有的企业领导、吞占国家财产,使企业人心涣散,根本无法达到成本管理创新的目的。

3.企业管理者短期行为的制约。由于现在有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强,为突出其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很少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在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大修以及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和待摊或计提等方面,出现了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人为调整成本,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这样便给后任的管理者改进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后任的管理者为了完成指标或达到其它目的,只得继续伪造成本管理数据以粉饰财务报表[3].

4.成本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企业不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内部牵制制度。管理者可以任意接触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企业、车间、班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5.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降低成本有着直接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加强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但降低幅度是有限的。因此,企业管理者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就需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但由于一些企业领导对技术创新的兴趣不高,究其原因在于经理的任期一般短于技术创新的收益期,技术开发往往会减少本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的利润,期望经理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的利润但增加其继任者业绩的技术创新方案是不现实的[3].

6.忽视人的智能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大量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而现在有些企业漠视人才、任人唯亲,职工培训可有可无,高素质人才招聘力度不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企业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1.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拓宽“降本”新视野。传统的成本管理仅是一种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注重于短期内部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为使我国企业产品在价格上能与国外大公司抗衡,企业成本管理必须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能做到:第一全局性。成本管理要以企业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以期知彼知己,洞察全局。第二长期性。成本管理应注重于长远的降低成本,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长期的生存、发展以至获利,因此对于近期投资较大但以后获利更大的项目,应舍得投资,不要追求短期效益。第三外向性。成本管理应着眼于外部环境,涉及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应重视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及经销商的联系。第四竞争性。要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2.正确认识成本,扩大成本控制新范围。就现行成本核算而言,产品成本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但从整个企业而言,作为与价格对比并计算利润的依据———成本,绝不能仅看其制造成本,还要看其负担的期间费用多少。也就是说,要把构成企业利润的全部减项都纳入成本分析和控制的范围之内。

制定目标成本。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分析成本。企业各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近年来产品成本及费用支出情况的分析,收集、查找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及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按照产品成本及费用项目的构成进行纵、横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其次,结合实际,制定目标。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制定近期和远期目标成本。

实现目标成本。其一,必须坚持全员成本控制[4].对于制定的目标成本可按管理层次、管理职能、产品结构、产品形成过程、成本的经济内容进行分解,最终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将成本与全员的利益挂钩。其二,坚持全方位、全过程成本控制。影响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产品设计、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财务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的供应、生产、销售三个主要环节等。其中产品设计是确定产品成本的首要环节,若设计不当,则必然造成成本的先天性提高。降低采购成本是控制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重要环节,实行货比三家,加大招标工作力度,建立相应机制,堵塞漏洞,对降低采购成本有一定成效。多渠道分流富裕人员,控制工资增长幅度,减少计划外用工是降低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有效措施。加强能源管理,特别对生活用能及早由福利收费改为市场收费,职工用能变暗补为明补,减少能源浪费。在生产过程中,除做到产前、产中、产后控制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加强生产装置及设备的管理,确保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二是通过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延长检修周期、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对装置检修进行计划管理、降低检修材料费用等措施,严格控制检修制造费用。对于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一是应当精简机构,通过提前退养、竞争上岗,压缩、优化管理人员,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二是按费用项目的性质与发生地点确定责任单位,结合以往该项费用的使用情况及目前状况制定费用标准,并按节约(超支)的一定比例确定奖(惩)。如果超出金额所占标准在1~2%左右时,可认为该点为该项费用支出的比较理想点,若无重大变化,可按此标准加以控制。对于销售费用总额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加以控制,并进行分解,实行全面控制。至于财务费用的控制关键在于做到资金的收支平衡,尽量避免增加过多债务,加大财务风险。因此我们在资金管理上,要尽量做到:一是集中管理资金,杜绝多头开户。统一筹措资金,降低筹资成本;统一提留折旧,安排基建、大修和科研基金等支出,减少借款。二是采用最佳信用政策及收帐政策,达到既增加销售,又加快收款的目的。三是降低物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存货周转率。四是统一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统一职工工资、福利、奖励标准。

3.注重成本效益观,树立“降本”新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也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向现代效益观念的转变。若一种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这种成本增加就符合成本效益观念。譬如,企业为了推广合理化建议,虽然要增加一定的费用开支,但能使企业获取更好的效益;引进新设备要增加开支,但因此可节省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为开发新产品及改进产品质量而发生的有关费用,虽然会使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却会因此而逐步提高;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获取最大的效益或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些支出都是不能不花的,这种成本观念,可以说是“花钱是为了省钱”。因此我们必须清楚:产出一定,投入最少;投入不变,产出最多;投入增加,产出增加,但前者增幅小于后者增幅,这都意味着企业有较为合理的投入产出比,成本较低效率较高。

4.扩产量降投资,创出企业新效益。面对国外大公司的市场之争,国内企业对于自身具有一定技术优势、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必须尽快达到规模经济。其一,通过新建和扩建方式。这里必须通过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工期三项措施,达到从整体上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其二,通过技术改造方式。技术改造因是在原来的地方进行,又有现成的技术力量作依靠,所以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大量事实证明,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而新增的生产能力,一般比新建同样规模的企业,投资可以节省2/3,材料设备可节省60%,建设周期可缩短一半以上[5].因此,对于一些规模不足的项目,企业可通过此种方式,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其三,在政府的支持下,可进行破产兼并。通过实施兼并,不仅达到了低成本扩张的要求,有效解决了由专业化引起的生产流程的分离,而且还可获得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渠道,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兼并将多个工厂置于同一企业领导之下,可带来一定规模优势,表现为节省管理费用、节省销售费用、集中研究费用、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等,从而产生经营上的协同效应。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集团、BP-阿莫科-阿科、道达尔-菲纳等通过兼并联合,具备了雄厚的资产和油气储量,其炼油能力、销售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但是企业对于兼并的对象,必须从整体效益上进行认真考虑,如运输条件、原有基础、距顾客距离远近等,绝不能搞行政命令的“拉郎配”。通过兼并方式降低投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投资决策的正确性,谨防营运风险、信息风险、融资风险、体制风险等。

5.改进成本核算办法,加大成本控制新力度。基层车间、班组直接影响产品制造成本的大小,为充分发挥其成本控制的职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必须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办法。如齐鲁石化公司采用的新的成本核算办法———基层成本货币化核算,该办法使车间由对生产过程物料流统计向价值流统计转变;由原来仅对产品主要消耗成本核算向产品全部成本核算转变;由厂部每月成本核算向基层每日、每班成本核算转变;由厂级一级成本核算向厂、车间、班组三级成本核算转变。这样,车间工人可通过自己每天每班的车间成本核算,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变动实际情况,使职工能清楚看到通过自己优化操作取得的成果,增强了职工“降本”增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挖掘“降本”新潜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生产力这一系统中,人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一是企业可通过教育、学习、训练的途径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开发劳动者的智慧,为技术革新献计献策。据日本研究,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年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平均增加6%;工人提出技术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5%,而科技人员的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特别是受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推广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可降低成本高达30%以上[6].二是加大经营者激励约束力度。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股等措施,鼓励经营者注重长期的降本增效,通过加大外部审计力度,确保报表内成本费用数据真实准确。

7.开发并应用新技术,实现成本新突破。技术开发应用,是提高设备效率、优化工艺和优化操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化解各种制约、消除节能降耗“瓶颈”、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一方面企业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影响重大的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分解目标、责任到人,组织技术攻关,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现代化成本控制系统,实施生产成本的全天候监控,实现节能降耗和信息流的科学管理,为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为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斌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观视角[M].长沙:中华会计网校,2004.

[2]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曹海虹,王洋。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弊端及成因[EB/OL]./class.asp?class_id=3/,2004-12-22.

[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企业成本管理第6篇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看法

    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条件

    1.1企业必须在现有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大开创新之路,把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有效的运用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之中,远比只从内部挖潜节约更占优势。因此,在转变思路力求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并把科技成果尽快的向生产力转化,也是强化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一条创新之路。

    1.2传统企业成本的管理,主要强调的是节约、节省,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这是保守经营的具体表现,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会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应关注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放眼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所实现的经济效益,才能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严格区分可控成本费用与不必控制的成本费用,应不应该投入主要看“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努力提高成本率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成本率是一项比值关系,是效益与其相关成本之间的比值。其公式为:成本效率=效益/成本。虽然某些费用的发生会使企业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就长远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却会因此而逐步增加和提高。

    2.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制度

    2.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的岗位分工、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成本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同时做好岗位的轮换工作,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做适当相应的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负责同一业务。并配备合格人员办理成本的核算业务,办理成本核算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高水平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偏不依的做好成本的管理工作。 同时,企业对成本的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员对成本业务的授权方式、程序、权限、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等。规定办理成本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之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2.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为了加强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的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应用会计方法,系统的记录企业生产产品所发生的一切成本,确定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对生产经营中的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等应进行合理的归集和分配,不得随意改变成本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更不得出现多列、少列和不列成本的弄虚作假手法。同时应制定必要的材料消耗定额,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取、发放和结存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内部结算方法和结算价格。成本的计算方法应当保持各期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有必要变更的必须经过有效的审批。对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的传递流程也必须纳入成本制度管理。

    2.3制定成本内部控制目标

    制定成本内部控制目标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方向,企业能否正确制定成本内部控制目标,关系到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它最终的目标是成本的最小化。确立成本控制目标的基本要求:

    2.3.1保证各项成本的合法性。企业各项成本开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准随意扩大成本的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

    2.3.2保证各项成本核算的正确性。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严格组织成本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制度,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以及责任成本控制等科学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努力节约成本开支,力求减少损失和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树立并提高企业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

    3.1加强成本的管理是实现财务成果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获利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成本的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涉及面甚广,必须使企业全员树立成本管理意识,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素质。

企业成本管理第7篇

工业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工业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将国外先进的经验、方法与在我国行之有效地推广成本管理的方法相结合,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扩大成本管理范畴,由单纯对制造成本的管理向前扩展到对设计成本、工艺选择成本的管理,向后扩展到对市场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对我国工业企业是否能在同世界大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振兴民族经济意义重大。(一)成本管理是适应我国工业企业国际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成功加入WTO使工业企业国际化、专业化趋势日益加快,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在商品市场中谋求合作,由此使现代工业企业经济成分日趋复杂化,经济利益日趋多元化,股东权益不可侵犯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共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必须更加注重约束自身行为,规范各项成本支出,在重大决策上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获得低成本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二)成本管理是工业企业利润的“守护神”。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成本管理是工业企业获取利润的保证。工业企业如果忽视成本管理,再优良的市场收益,也会由于过渡的浪费而抵消。同时,成本管理也是工业企业挖潜的主要措施。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增加利润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提高售价;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另上新产品。提高售价受市场供求限制,买方不接受就无法实现。另上新产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要考查,又要筹资,投产后还不一定盈利,从当前看,上新项目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一旦失败,不仅不能带来新效益,而且还会带来新包袱,影响原有效益。而降低成本则完全不同:首先,主动权在企业自已手中,企业挖潜改造、生产经营都可以利用原有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投资少、见效快,比新上项目的成功率要大得多,在上三种途径中可行性最高。(三)成本管理是降低工业企业产品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成本是工业企业定价的基础。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质量、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谁的产品价格低,谁就能取胜。但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成本,如果成本高而定价低势必导致亏损。因此,工业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赢得低成本竞争优势。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标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唯一手段。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滑。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工业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如某服装公司为降低成本,取消质检员岗位,改由车间组长兼管,结果虽然每年减少了人工成本43200元,但每年却增加了返修成本及废品损失56000元。可见,这种成本管理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而非积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对资本产出高效率的管理。工业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取得的效益。(二)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工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制造成本管理,忽视了对设计成本、市场成本等的管理,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如某服装生产企业设计开发一种时尚衬衣,采用金钮扣,衬衣的制造成本为550元/件,其中金钮扣的成本为410元,售价880元/件,由于价格昂贵,市场反映冷淡,造成该种衬衣大量积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准确地把握产品功能的市场需求:市场对衬衣的功能要求主要是款式、布质、有益健康,而并非昂贵的钮扣。由此可见,设计成本控制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