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合集7篇)

时间:2024-03-23 17:45:58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第1篇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

(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

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第一,krugman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第二,klmienko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

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集聚和分散力量此消彼长,相互作用和制衡,使得经济格局改变。集聚与扩散之间的此消彼长以及究竟是哪种力量居于主导,主要是看产业集聚的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产业集聚的成本表现为集聚不经济,收益表现为集聚经济,二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合理规模。吕力(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借助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解释了城市的合理规模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和扩散来影响,在产业集聚和扩散中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产业集聚和人口扩张到一定规模产生了产业扩散。Fujita,Krugman&Venables(1999)提出了一个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力量,一个是中心模型所强调的向心力,另一个是城市模型所强调的离心力。根据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对比来考察产业是集聚还是扩散,再根据集聚和扩散的强度来考察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三、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形成、变动机制

(一)空间集聚是导致城市形成的基本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的CP模型,以D-S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认为城市形成的原因是集聚和分散力量的平衡。克鲁格曼认为,空间聚集作为一种向心力,是报酬递增的外在表现,而报酬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空间集聚能够使产业和经济活动和要素在空间集中,产生集聚效应并且产生吸引力。因此我们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可以认为空间聚集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以及推动区域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其中,影响城市形成最主要的“向心力”是规模经济,阻碍城市形成最主要的“离心力”是运输成本。

(二)城市经济空间的圈层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变动,首先是核心区域吸引周边经济要素在此集聚,然后由核心区向边缘区扩散,核心区首位城市明显、边缘区逐渐被中心辐射,核心和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由核心依次向外推移形成腹地带的圈层结构,它符合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Stewart提出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空间向心力,大体上与牛顿引力模型类似,这种特别的引力模型的向心力大小与城市间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④。Isard等人通过自己的研究不断修正了引力模型⑤。目前国内学者分析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的空间相关程度和中心城市的扩散能力主要运用引力模型、修正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威尔逊模型等方法。众多学者还运用城镇规模体系的不平衡指数、Moran指数来反映我国城市群的等级结构,用空间分形维数来描述空间演化发展的分形特征。

(三)城市等级体系的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边缘理论认为,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社会地域组织的次系统,区别在于核心区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变革与创新;而边缘区则是依托于核心区,与核心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包括核心区与边缘区,核心区主要是由核心城市或首位城市组成,在核心城市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核心城市通过其辐射和扩散作用影响周边地区,进而与周边地区共同形成等级分明的城市群或城市体系。有学者论述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影响,他们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核心城市的发展变化,通过核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形成核心、次核心和周边城市等级明显的空间层级结构⑥。许政等人(2010)发现,大港口对于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巿经济增长与城市到大港口的距离呈倒"S"关系。许政等人的观点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一”模式是一致的。新经济地理也认为城市经济增长与离区域性大城市的距离呈正比,即距离区域性中心城市越近,那么对经济增长越有利。Krugman还建立了“多中心城市结构的空间自组织模型”,并认为城市结构的形成是以自组织过程,是由厂商之间向心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研究述评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

信息化社会里,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更替迅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发生变化。学生的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创新革新等核心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职业素养。所谓核心素质是指,在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通用能力,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竞争意识、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国际视野八项核心技能。它是个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岗位变换等必备的能力。无锡是全国经济强市,处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期,技能人才需求发生着变化。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以跟上无锡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变化步伐,是当前无锡职业教育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无锡职业教育

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首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其次,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再次,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另外,无锡居于长三角腹地、上海强辐射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高。无锡可与上海形成衔接互补、错位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旅游胜地,打造现代滨水花园城市和智慧城市。随着无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无锡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走向高级化、高端化和规模化,无锡职业教育悄然发生变化。首先,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将会产业出更多的就业岗,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更多的人愿意投资职业教育。其次,受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目前,“无锡有职业院校44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业学校20所,技工院校14所,在校生突破21万人。全市中职院校共开设56个专业,涵盖教育部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3类。高职院校共开设90个专业,涵盖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5类。”无锡藕塘职教园区是亚洲最在职业教育园区,其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再次,由于新兴产业兴起,市场对人才的专业需求发生变化,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也因此产生明显变化,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物联网、物流管理等新专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作用下,新的学科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传统专业群。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外向型经济深入发展,无锡职业教育摒弃了传统的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培养专业技能与核心从业素质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无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二、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还是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或是区域物流中心,这都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但作为人力资源重要内容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存在着些许问题,不能满足当前无锡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

1.忽视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偏位

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业教育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法方针。受这种社会本位思想影响,无锡市各职业院校大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理论课学习和车间实训学习上,以培养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为顺利毕业和就业服务,而忽视了“人”本位的理念,不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自我管理能力、合作竞争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使人力资源开发发生偏离,影响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

2.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体系不完善,影响人力资本形成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增加人力资本数量,加快人力资本增长速度,而各种形式的正规教育都离不开教师、课程、设备等要素。学生核心从业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培养过程离不开教师、课程、设备等要素。但当前,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还未建成,绝大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未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学校仅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借助《德育》《就业指导》等少数课程开展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形成。

3.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水平不高,阻碍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能显著地提高产业资源转移弹性,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人力资本承载者较一般能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产业活力来自于该产业的从业人员,真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创新源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即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承载者。由此可见,创新的基础与源泉,产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在于雄厚的人力资本积累。调查发现,当前职业教育环境里,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无锡地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具有以下特点:理论课学习能力不强、个人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人际交往缺乏技巧、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国际视野狭窄、学生自控力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这抑制无锡地区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影响地区产业活力的提升,阻碍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策略

当前,无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正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时期,我们应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提高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从多方面入手,创造有利氛围,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无锡地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本要素。

1.中央政府发挥导向作用

(1)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将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法制化为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劳动力多方位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我们可借鉴德国,从国家层面将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法制化。早在1998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明确了职业核心技能的内涵并组织开发核心技能,做出一系列努力和尝试。就目前而言,这些努力和尝试并未带给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明显变化,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培养遇到了诸多阻力。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完善《职业教育法》,将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写进职业教育法,发挥法律的强制力,促使地方政府和学校切实执行。(2)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完善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制度吸取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经验,政府要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制定完善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相关制度,如实行统一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将获取核心从业素质资格证书作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必备凭证,以推动各职业学校核心从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同时,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行核心从业素质培训计划,健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评价制度,批准成立学生职业核心从业素质培训机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环境中,将我国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深入发展。

2.地方政府做好统筹规划

(1)拓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教育和经济之间存必然联系,经济发展则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教育可以助推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它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无锡市政府要不断拓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深入研究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素质提高,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推进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2)利用市场主体作用,增强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无锡地区工业经济发达,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5284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达804家。无锡市政府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企业资源,积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如让行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配合学校开发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课程,制定培养目标,研讨培养方法;积极向学生提供资金、设备、场所等。这将会丰富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主体,既可减轻政府和学校的负担,也可增强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规章鼓励和要求行业企业积极性参与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如对那些积极主动配合学校为毕业生进行核心从业素质培训的行业企业,给予税收等方面优惠,对那些拒不参与核心从业素质培训的行业企业给予应有的教育引导或一定惩罚等。(3)发挥职教资源比较优势,开展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本土研究由于有庞大的产业群的支撑,无锡地区职业教育发达,仅无锡市惠山区藕塘职教园区就集中了10余所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无锡市政府应发挥职教园区的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组织一批职教专家学者结合无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无锡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深入开发利用职教资源,进行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构建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指导无锡地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这既可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创新职业教育理论,又可丰富无锡地区教育实践,推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3.职业院校健全培养体系

在培养核心从业素质过程中,职业院校应紧密联系当地企业,紧扣职教改革主题,结合无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状,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调整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策略,培养“生长型”而不是“生存型”的人才,为他们的“完满人生”奠定基础。笔者结合无锡技师学院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建设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紧盯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确立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目标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在一个开放的竞争市场里不管是商品市场还是人才市场,当处在卖方市场时,可以用数量抢占市场;当是买方市场时,靠的是质量、品牌、服务去赢得市场。当今的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要紧盯无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与趋势,以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人才质量观,准确把握学校自身的定位和目标,确立培养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教育目标。

(2)利用市场资源,开发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课程

首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开发校本教材。无锡地区职业院校要整合各校师资力量,凝心聚智,深入调查分析,探讨无锡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编写一套针对性高、实用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核心从业素质课程校本教材。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可深入企业中,充分利用市场重要主体——企业的优质资源,为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专业技能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寻找教材编写的第一手资料。其次,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开发隐性课程。文化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态,文化是无声的课程,学校重视企业文化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让这种无声课程发挥出正能量。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学校应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建设了企业文化室,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作用,丰富学校隐性课程内容,丰富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中的企业文化知识,这是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必要前提。

(3)推行多种举措,提供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保障

首先,与企业建立人才交流制度,提高师资力量。在核心从业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学校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由于企业的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具有优势,学校可与企业建立人才定期交流制度,将教师送进企业学习,同时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讲解新兴产业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核心从业素质的要求。通过互动,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量足质优”的核心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为学校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师资保障。其次,加大硬件设备投资,搭建优质平台。完备的硬件设施设备是开展核心素质培养课程教学和相关活动的重要基础。学校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活动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课程,加大各种硬件设备投资,着力提高现有的楼宇设施利用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建立学生社团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种活动中心,从而延伸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提高搭建优质活动平台。再次,强化班主任角色,推动人力资本形成。班主任是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见证人”,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班主任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做到熟记于心,外显于行,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表率。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应有计划地开展班有主题活动,形成核心从业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班主任还应针对核心从业素质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内容选择、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有选择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从业素质。

(4)联手企业参与,健全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评价机制

为了确保评价合理性,学校要联手企业,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影响力,建立社会、企业、教师、同学、自我四位一体的评价主体体系,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向行业企业咨询,了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与建议,制定顶岗实习学生、工学结合学生、冠名班学生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原则。学生核心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导向性的工作,职业院校应积极组建专业的评价体系建设团队,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导向,实现有效评价,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推进无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

作者:杨磊云 韩仁美 单位:无锡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第3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创新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于培育和发展能在未来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才是一个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方式。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快速加快发展,提升其在我国经济竞争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必须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

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一个区域在长期发展中通过实现可支配核心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和自组织能力,创建并保持长期、持久、独特、稳定竞争优势,带来超额利润和创造区域财富、支撑和保持区域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一种独特能力。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竞争力。竞争力具有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就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潜在基础

通常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在于是形成了某种差异性,如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这种差异性能使区域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竞争优势和资源的利用有关,是区域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区域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能否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持续地保持和发展这种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依赖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特的区位优势。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枢纽地位。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重要基地之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它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我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增长潜力较大、成长力较强。

2、显著的人口优势。

河南省拥有约1亿人口,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再加上周边地区,中原经济区大概有1.6亿人口,甚至会达到两亿人口。人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一种负担,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把人口大区变成人才大区,是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3、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中原是“甲骨文”的故乡,是《周易》的诞生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安阳、聊城、鹤壁的浚县。同时,中原经济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山河壮丽的太行风光、巧夺天工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等。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众多的产业集聚区。

经过近年的发展与提升,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约180个产业集聚区,例如,临颍县的休闲食品产业集聚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仅具备相当基础,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赋予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发展以独特性,并影响着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竞争优势相对于比较优势更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区域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该以比较优势的独特性为基础,以竞争优势为主导,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同时,要突出地区的品牌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具体路径是:

1、增强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产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重点,对要素功能的整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体现在整体效应形成的竞争优势。培育和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应加强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型、开放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等产业集聚区创建。

积极推进经开区和高新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的产业集聚区进入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进郑州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城、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千亿级食品工业基地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力产业支撑。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强与中原集聚区其他城市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发挥郑州在中原经济区“米”字型重点开发带中心的区位优势,推进郑(州 )汴(开封)一体化发展,加快郑汴新区发展,建设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 ,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2、构建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区域创新模式是区域创新因素相互作用进而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需要构建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即“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科技人才为创新依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

(1)完善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有价值的资本。科技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核心,科技人才是关键,而其他生产性资源都要受到科技人才的支配,这一特征在当今社会经济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

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实施科技人才强区战略。实施科技人才开发战略,关键是要培养、吸引和用好科技人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形成完善的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包括育才机制、引才机制、用才机制、激励机制、开发机制与市场配置机制等。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培育对象,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鼓励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发展能力;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针对产业需求的应用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着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示范企业,通过示范企业的引领和带动,激发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3)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

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和服务设施,强化其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引导产业集聚区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真正成为区域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愿远猿 软件孵化园、中部软件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为依托,积极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和大学生等个体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帮助中小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3、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

经济发展只有根植于文化的沃土,区域经济才能不断创新,才有竞争力,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原经济区的文化竞争力,应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

(1)打造产业集聚品牌。

以“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名牌产品,明确区域定位,做响区域品牌,抓好质量工程,维护区域彤象”为思路,提出科学的品牌战略推进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定合理的实施步骤、明确区域经济内各行业、各领域品牌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最终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多层次品牌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集群,提高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力。优势产业集聚要靠品牌效应扩大影响,没有品牌的影响力也就没有产业的凝聚力,也就很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能力。中原经济区应当充分发挥制造业人才、科研和生产优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聚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品牌经济。

(2)打造“中原文化”品牌。

以旅游地为载体的区域品牌管理正成为世界的一种潮流。中原经济区应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依靠旅游形象来形成和强化区域品牌。科学的品牌定位是实现品牌优势的前提,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优势,中原经济区应以“太极文化”、“殷墟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主打“中原文化”品牌,应该创新思路,深挖文化内涵,发展创意文化旅游,打造旅游产业链,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品牌建设和经济发展。

4、明确转型升级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 业 、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大中型客车、中重型卡车和各类专用汽车,建设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及配套系统设备、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信息安全、嵌入式软件和信息服务,设千亿级郑州电子电器城。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及医药、新材料、新能、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 。三是加快改造提升铝及铝加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延伸铝及铝加工、纺织服装、食品 、能源等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吴玉鸣.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1)

[2]史占勇.加快郑州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23)

[3]陈柳钦.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路径分析[J].开放导报,2010(5)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第4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无形资产; 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之所以成为会计学术界的难题,一方面,由于传统财务会计体系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披露不足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相背离;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直接计量的特征与会计确认的条件相冲突。也正是这一矛盾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确认问题至今仍止步于学术界的探讨之中,而迟迟与会计实务无缘。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来看,它在本质上符合资产的定义,由于其不具有实物形态,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资产要素的特征

从20世纪90年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以来,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与构成,理论界众说纷纭:关于其本质,有Langlois(1992)的“企业能力论”;Barton(1992)的“知识论”;Meyer与Utterback(1993)的“技术与技术创新论”;Raffa与Zollo(1994)的“文化论”;Coombs(1996)的“组织系统论”;Tease、Pisano与Shun(1997)的“动态核心能力论”以及Oliver(1997)的资源论。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也有Prahalad与Hamel(1990)的技术能力与组织能力“二要素论”;Eriksen与Michelson(1998)的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二要素论”;McKinsey & Company(2001)的核心程序与关键程序“二要素论”;Fujmoto[日](1997)的静态能力、改变能力与进化能力“三要素论”等观点。笔者认为,单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来看,它是由资源、能力、制度、环境等诸多要素共同形成的合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中,对上述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并实现对企业的价值贡献。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效应是多方面的:企业内部各种要素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形成协同作用,为企业价值作出协同性贡献;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作用于某一特定部门或产品,而且是渗透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体现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种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为企业保持了独特而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它预示着企业潜在的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而从近年来国际性的准则制定机构对资产定义的主要观点来看,现时经济资源观(如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与未来经济利益观(如现行的IASB“框架”和SFAC No.6)是两种广为接受的观点。从现时经济资源观来讲,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积累性学识(Collective Learning),其独占性与价值贡献特征意味着它符合资产的定义;从未来经济利益观来讲,核心竞争力能够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更为丰厚与长久的收益,这也符合资产的定义。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属性是比较清晰的。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

上文已经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资产的某些特征,且由于其不具有实物形态,所以,它与无形资产便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在IASB、FASB、ASB以及我国财政部出台的相关准则文件中,均把“没有实物形态”以及“非货币性”两个特征用来定义无形资产。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形资产本身的边界也并不明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提出了“可辨认性”的限制,即能够从企业中单独分离用以交易或转移,或者源于合同权利或法定权利,将无形资产的内容严格限制在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等对象身上,自创商誉、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等被排除在无形资产要素之外。尽管FASB(2001)把无形资产分为与市场推广有关、与客户有关、与艺术有关、以合同为基础以及以技术为基础等五类,许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内生的满足资产定义的经济资源却不能够进入到现行的财务会计体系当中。结合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同为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都包含了企业获取超额收益所必需的异质性资源,这些资源的独占性、价值贡献性以及不可模仿性,使得对它们的运用和管理成为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必经之路。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贡献方式与无形资产相似

无形资产需要通过与有形资产的组合,共同贡献于企业价值。除了进行交易,恐怕任何一项无形资产都无法脱离其他相关资源而单独作用,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同样,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相互支撑,有序组合,同有形资产之间精妙配合,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体现于企业的各项产品之中,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整体价值。

所以,从广义来讲,无形资产应分为三类:首先是诸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在内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其次是诸如土地使用权、采矿权等在内的用益物权类无形资产;再次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等。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无形资产的高级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既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处理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又提供了方法借鉴。笔者认为,现有无形资产与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为核心竞争力会计所借鉴,但核心竞争力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应超越其他无形资产,是无形资产的高级形式。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及构成要素复杂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及构成要素比较复杂,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结论。这给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内涵和外延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似概念众多,如核心资源、智力资本、能力资产、战略性资产、自创商誉等。这也造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上述相似概念之间有相互交叉的领域,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生机理与概念边界不够清晰。但同时,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资源和能力系统。因此,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不能被其扑朔迷离的本质与纷繁复杂的构成所迷惑,应紧扣其经济后果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对企业的服务方式不同于其他无形资产

目前会计准则所承认的经典无形资产都拥有较为明确的受益对象,使得该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能以摊销的方式分期计入受益对象,也可能在期末只对其进行减值测试。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对象十分广泛,包括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使企业的各个最终产品受益,使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另外,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只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它还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潜能(C・K・Prahalad与G・Hamel,1990),使得企业能够抵御产品生命期与经济周期的考验;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企业文化、战略目标与不断创新等因素可以使企业发展不至于因领导人的更替而发生大的波动。这种高层次的贡献是经典无形资产力不能及的。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是战略性的。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内部状况息息相关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种优势体现了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等各个要素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容,对其所处的微观环境的高度适应。当核心竞争力与其所处的环境发生冲突时,便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常见的例子就是社会科技的进步对所有企业提出的挑战。当企业能够迅速调整,尽快适应变化,就可能成为行业内的领导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便能展示新的生机;否则,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则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就可能成为核心刚性(Core Rigidity)。不仅会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丧失,将行业内的领导地位拱手让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大幅贬值。同时,近年来的一系列事实也表明,细节上的疏忽同样可能使一个大型企业陷入危机甚至土崩瓦解。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是具有高风险特征的。它的保值增值需要企业时刻洞察环境的变化,既对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又要兼顾细节,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谨慎的运作。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自我积累和自我完善的特征

前已述及,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与企业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造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它的内涵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而不断丰富,随着环境的瞬息万变而历久弥新。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的积累,它对未来企业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尤其对我国这种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更显得迫切。其一,它是我国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宝”。其二,我国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基础性作用,它可以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程度,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的组合,实质上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四、结论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对有形资产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而无形资产却越发得到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无形资产的高级形式,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算对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应成为会计学科的前沿课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因而在其确认与计量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现有无形资产的处理模式,但更多的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探寻其价值测度方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成小云,任咏川.IASB/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的资产概念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10(5):25-29.

[3] 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J].管理工程学报,1999(1):53-55.

[4] 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第5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集聚扩散;C-P理论;城市

作者简介:崔大树(1962-),男,陕西榆林市人,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6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36-02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

(一)集聚力依赖于两个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

C-P(核心边缘理论)模型中经济活动的集聚,主要依赖于市场规模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的循环积累因果。作用机制如下:第一,市场规模效应是通过获得规模效应来实现的,即企业厂址往往会靠近大市场或大的潜在市场。企业布局在大市场内,运输和交易成本被大大节省,成本的下降带来收益的增加。因此,产业的选址必然向市场较大的区域集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集聚力量由此产生。第二,价格指数效应是指厂商往往在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集聚。他们不仅可以共享当地的基础设施、技术、信息等,并且,产业集聚往往会带来更多品种的商品,消费者可以节省交易和运输费用。另外,低廉的产品价格使企业成本下降,进而吸引更多的厂商在此集聚,集聚力量产生。

(二)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

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第一,krugman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第二,klmienko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三)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

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集聚和分散力量此消彼长,相互作用和制衡,使得经济格局改变。集聚与扩散之间的此消彼长以及究竟是哪种力量居于主导,主要是看产业集聚的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产业集聚的成本表现为集聚不经济,收益表现为集聚经济,二者共同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合理规模。

吕力(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借助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解释了城市的合理规模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和扩散来影响,在产业集聚和扩散中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产业集聚和人口扩张到一定规模产生了产业扩散。Fujita,Krugman&Venables(1999)提出了一个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力量,一个是中心模型所强调的向心力,另一个是城市模型所强调的离心力。根据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对比来考察产业是集聚还是扩散,再根据集聚和扩散的强度来考察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三、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形成、变动机制

(一)空间集聚是导致城市形成的基本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的CP模型,以D-S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认为城市形成的原因是集聚和分散力量的平衡。克鲁格曼认为,空间聚集作为一种向心力,是报酬递增的外在表现,而报酬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空间集聚能够使产业和经济活动和要素在空间集中,产生集聚效应并且产生吸引力。因此我们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可以认为空间聚集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以及推动区域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其中,影响城市形成最主要的“向心力”是规模经济,阻碍城市形成最主要的“离心力”是运输成本。

(二)城市经济空间的圈层特征

城市经济空间变动,首先是核心区域吸引周边经济要素在此集聚,然后由核心区向边缘区扩散,核心区首位城市明显、边缘区逐渐被中心辐射,核心和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由核心依次向外推移形成腹地带的圈层结构,它符合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Stewart 提出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空间向心力,大体上与牛顿引力模型类似,这种特别的引力模型的向心力大小与城市间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④。Isard等人通过自己的研究不断修正了引力模型⑤。目前国内学者分析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的空间相关程度和中心城市的扩散能力主要运用引力模型、修正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威尔逊模型等方法。众多学者还运用城镇规模体系的不平衡指数、Moran 指数来反映我国城市群的等级结构,用空间分形维数来描述空间演化发展的分形特征。

(三)城市等级体系的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边缘理论认为,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社会地域组织的次系统,区别在于核心区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变革与创新;而边缘区则是依托于核心区,与核心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包括核心区与边缘区,核心区主要是由核心城市或首位城市组成,在核心城市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核心城市通过其辐射和扩散作用影响周边地区,进而与周边地区共同形成等级分明的城市群或城市体系。

有学者论述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影响,他们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核心城市的发展变化,通过核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形成核心、次核心和周边城市等级明显的空间层级结构⑥。许政等人(2010)发现,大港口对于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巿经济增长与城市到大港口的距离呈倒"S"关系。许政等人的观点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一”模式是一致的。新经济地理也认为城市经济增长与离区域性大城市的距离呈正比,即距离区域性中心城市越近,那么对经济增长越有利。Krugman还建立了“多中心城市结构的空间自组织模型”,并认为城市结构的形成是以自组织过程,是由厂商之间向心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研究述评

通过学习新经济地理学及相关文献,来研究集聚扩散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得出以下结论:城市的形成源于集聚经济;城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是靠集聚力和分散力的持续博弈运动推动;产业集聚有利于核心城市的发展,同时扩散将带动周边城市形成次级核心和城市等级的层级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从新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并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另外还认为是向心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决定了的城市形成,以及二者的博弈权衡影响了城市等级体系。特别是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中,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创新点,核心边缘理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研究空间经济的主要分析工具,为研究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我们讨论集聚扩散与城市群空间组织有很大帮助。

但仍有以下缺憾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第一,新经济地理学建立的模型中,关于集聚形成机制的解释过于简单。在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时候,还应该考虑政府政策等因素。第二,从单个城市来看,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城市形成上有较大的说服力,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侧重点还是放在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上。第三, 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研究落后于理论上的进展。

注释:

① 刘安国、杨开忠、谢變.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J].地理,2006,(02):3-10.

②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③ KLMENKO M. Competition,matching,and geographical clustering at early stages of the industry life cycle[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4,56(3):178-195.

④ Stewart J.Demographic gravitation: evidence and application[M].Sociometry,1948,(01): 31-58.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第6篇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随着科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高科技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合理设计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其发展现状,也有利于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立足站稳。

一、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度量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基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等四大原则。

1. 系统性原则。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其科技资源条件、财务状况、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科技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不能仅考虑单一因素,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才能对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

2. 可行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与现行的高科技企业业务核算指标和统计指标等统一,以利于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指标设计时,必须明确指标的含义,保障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评价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必须适量得当,且不出现交叉关联性,同时评价方法必须规范化且易于操作。

3. 可比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广泛适用于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计算口径和统计方法必须保持一致,涉及的评价指标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在不同时间维度的纵向对比、以及空间维度的横向对比。

4. 完备实用性原则。随着高科技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升级以及科技竞争领域的转换,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会发生动态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二、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科技企业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基本经济单元,其竞争力水平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确定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高科技企业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经济运行环境,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通货膨胀因素、高技术产业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格水平及竞争程度等;政策法律,即国家制定的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体制,即宏观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文化与价值观念,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价值取向、购买习惯、消费倾向和投资偏好等;竞争环境,即高科技行业的现有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的科技资源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水平以及科技竞争地位等;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即企业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替代品对其产生的威胁等。

(二)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即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科技企业具备持续竞争优势重要体现;科技人力资源,即科技人力资源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财务状况,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其正常运作的基础支撑,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核心竞争力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即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本规模与结构、组织战略、经营模式等因素;企业文化,即企业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促进了企业成长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

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四大基本原则,结合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指标、科技人力资本指标、科技财力资本指标、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和企业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指标等五大类指标。

(一)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1. 科技投入比值,即高科技企业的科技支出总额(包括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经费支出的总额)与同期营业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高科技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科技投入越高,未来竞争优势越明显。

2. 知识产权比例,即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占同期行业知识产权数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才能提高科技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经济实力。

3. 新产品产值率,即高科技企业的新产品总产值占同期全部产品的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

4. 高技术产品领先程度,即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程度。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综合科技能力,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大,表明高技术产品的优势越强。

5. 同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即高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科技能力,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小,表明竞争对手越难以超越。

6. 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品数量。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核心技术的衍生和科技开发及转化能力。

(二)科技人力资本指标

1. 研发人员比重,即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研究开发人力状况,指标越大,研究开发能力越强。

2. 人力资本投资总额,即高科技企业提高员工劳动能力的资本投入总额。该指标最终反映了企业劳动产出的增加。

3. 人力资本效率,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率。企业综合业绩的提高依赖于人力资本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成本的降低。

(三)科技财力资本指标

1. 财务效益状况,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收益是评价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2. 资产运营状况,即高科技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周期和行业差别因素。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偿债能力状况,即高科技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必须与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环境、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一起综合考虑。

(四)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

1. 组织聚合力,即高科技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同期行业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培养企业文化,建立企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经营理念的内聚力。

2. 生产能力有效利用率,即高科技企业有效的生产能力利用规模与总平均生产能力的比值。该指标是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实现其价值的程度。

(五)企业影响应变能力指标

1. 产品市场占有率,即高科技企业产品的销售额与同期行业的产品销售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

2. 用户满意度,即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获得信赖或好感的人数与企业认知的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社会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

3. 企业信誉。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定位及社会认可程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

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平衡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综合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构建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的逻辑结构,完善现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拓展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茜茜,赵先振,李姗姗,吴丹.高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视界,2014(24).

[2]王俊岭.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

[3]刘霞,施小宾,魏豪,黄继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J].经济师,2011(08).

[4]高鸿雁. 对网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07.

[5]白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6]黄志锋,余大杭.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问题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7]王芳.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企业,2005(12).

[8]黄东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2.

[9]白辉,钞彩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10]王辛平.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08).

[11]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04).

[12]赵隽.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标准与方法研究[J].市场研究,2004(12).

[13]李维胜,秦长文,王永超.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4]夏海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C].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2005.

[15]王军波.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08.

[16]杨文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基于IOWA算子的模糊视角[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17]刘焕峰,王哲.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理论的企业财务竞争力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

[18]王军波.网络经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和挑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19]郭瑞林.浅谈如何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环渤海经济t望,2009(06).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第7篇

一、新产业分类标准颁布实施

为合理界定海洋经济概念、科学划分海洋产业,2005年,我国开展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研究。2006年12月,我国海洋经济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正式颁布。该标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参考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明确了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概念,区分了海洋产业及海洋相关产业2个类别,构筑了海洋经济的核心层、支持层和外围层等3个层次,具体包括28个大类、107个中类和380个小类,基本构建了完整的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体系。同年,为了明确沿海区域的分类标准和海洋经济统计的区域范围,海洋行业标准《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HY/T094—2006)发布。这两项标准的颁布实施,规定了海洋经济核算的行业范围和区域范围,为核算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还编制印发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分类》《海洋经济指标体系》《海洋高技术产品分类》《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等标准。

二、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的创立

2005年,为全面反映海洋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实现海洋经济与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可比性,为海洋经济发展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设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工作,依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参考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核算的研究,创建了由海洋经济主体核算、基本核算和附属核算构成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构建了海洋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和模型。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海洋经济生产核算、海洋投入产出核算、海洋固定资本核算、海洋对外贸易核算、海洋自然资源核算、海洋环境核算和涉海社会活动核算等。2005年8月,《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印发,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工作。2005年6月~2006年6月,为了验证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河北省和江苏省盐城市分别开展了省、市两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的试点工作。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使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发生了质的跨越,是海洋经济统计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三、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全面实施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