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战略(合集7篇)

时间:2023-05-30 14:44:48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第1篇

战略产业的定义是什么,哪些产业算是战略产业,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战略产业问题,是在全球化冲击面前,“民族产业”处于全面守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对民族产业不分轻重缓急一概保护当然不可取。科技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政策要重视产业政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关系到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部门,要由国家保持控制力,有的要禁止、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家对战略产业有保护扶持的责任,不能任其在国际竞争中被“劣汰”。

较早系统提出战略产业问题的是王小强先生。

“如果我们说某一个产业是战略产业,也就是说,该产业不是从个人、企业、地方或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而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少数产业(空中客车是典型范例)。这类企业的存亡,不仅关系到利润,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事务中的战略行动能力。国家不能放任本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自生自灭。”

“……我们这样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如何界定,什么产业应该在什么意义上和什么程度上保持民族工业的形态。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中期发展的内外部约束条件(资源、技术和市场),根据发展的需要,找出若干关联产业,分析不同产业可能采取的发展方式……为综合国力的概念充实更具体的战略内容。”[1]

“十五”计划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重点。有文章概括国有经济需要保持控制地位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等。需要国有经济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自然垄断的行业:电信、铁路、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在管理体制上,政府与自然垄断企业的关系是规制与被规制的关系,即企业在获得垄断经营权的同时,必须承担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义务;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城市公共交通、金融、保险等。这类行业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政府及其国有企业有足够的理由发挥作用;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大油气田、大矿山、大钢铁、大石化、汽车集团、重要的电子企业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私人资本和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技术要求高,投资需求量达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重点竞争性行业中,它们还难以成为主导力量,还难以取代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经济发展阶段和转轨时期的特征,决定了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应保持足够的控制力。”[2]

这些行业之所以需要国家保持控制力,是由于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有国防意义的产业或新兴科技行业,在这些领域,西方国家对我实行技术禁运或限制,不能依靠外国,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开发;二、支柱产业,即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规模巨大、市场利益巨大,不宜让外资(或私人)控制的产业;三、具有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性,国家必须进行管制的行业(公共设施、金融)。

这也可以认为是广义上的“战略产业”。本书讨论的重点在第一和第二类。尚有存疑的是,一些高度竞争性的产业,如装备工业,同样对综合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但国家政策对此不明朗。我们对“关联度强”的汽车工业实行多年高关税保护,同时又将装备工业早早抛进国际市场,值得注意和反思。

总结:战略产业是对提高综合国力有至关重要的利益的、国家必须保持控制和支持的、不以短期利益决定取舍的产业群。也有作者提出大国“超级产业”概念。[3]

在这个领域,简单把企业推向国际竞争市场“优胜劣汰”,将无力抵御跨国公司的强力竞争,企业的会导致国家的全局性损失。在这里讲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战略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不能单纯依靠金钱,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百折不挠、顽强实干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4]

跨越“技术本国化”的门槛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涉及“支柱”的产业,很多涉及高科技的问题。这里有必要从科技进步角度,就国家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结构的一些问题,作一些说明。

技术本国化的障碍和国际压力:上面已经讨论过,发展本国现代工业,走依靠合资为主的道路,不可能获得先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是发展战略产业的路子。

日韩式道路的核心,就是以“技术本国化”和本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为基本目标,“本国化”的基本手段和过程,就是高效率地进行技术引进—消化—扩散。

但是,一般来说,后进国家要实现“技术本国化”和产业升级,无一例外地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几大障碍。不同行业情况各有不同。尤其是高科技产业,资金门坎越来越高,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价格,平均4-5年翻一番,8寸晶片生产线价值10亿美元。一个飞机型号的研制费用20-50亿美元。技术飞速发展,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尤其严重的是,后进国家开放市场,必然对本国上游产业形成强大竞争。“顾客是上帝”,而上帝崇拜洋货,不愿意支持民族产业。开放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设备工业、国家科研力量的冲击,往往是致命的。

这里的困难在于:如完全放开市场,冲击力过大,则本国的上游产业(如加工设备、民机、轿车)可能被彻底冲垮,永无翻身的可能(如我国的数控机床、感光材料工业,见附录),但完全保护则又在保护落后(如“普桑”1990年代初的情况)。所以,市场的开放度,要有利于战略产业在有限保护下逐渐成长。这对政策的制定和行业、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办合资企业依靠外商,这四个障碍当然都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对局部来说,这叫作合资使“技术得到提高,市场有了销路”),但前面说过,这种“轻松过关”的代价,就是堵死了“技术本国化”的道路。

必须遗憾地承认,20年来,在市场开放的冲击下,我国的“技术本国化”机制,大大退步了(有不少人说20年来科技没有进展,其实科技水平总是在进步,问题是科技进步的机制在“拉美化”)。地方部门分权,助长了崇尚短期的、局部的利益,不顾大局的行为,削弱了技术协作攻关的能力。在一些关键产业部门(航空、电子、汽车……),决策效率、内部协调效率降低、企业引进消化效率降低,技术扩散缓慢。

面对国际竞争对手强大技术优势和对后进国家技术进步努力的有意打压,这种技术本土化自身的低效是致命伤:

“当我们还没有开发出某一项技术的时候,他向我们封锁;一旦我们千辛万苦开发出来,他又会开放他的技术,并将其一部分下游产业转移给我们。这种梯次转移,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所以,在全球化条件下,开放的经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有抑制作用的。结果是:投资无回报,研究无成果,开发无市场”。[5]我们的微电子设备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被搞垮的。

如果市场保护不力、再加上技术本国化效率太低,对来自外部的技术竞争的压力将无法招架,“四大门槛”就跨不过去。自己的技术队伍、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品牌就培育不起来,于是就一轮接一轮引进技术、引进设备,这被称为“引进陷阱”。

“引进陷阱”的本质,是后进国家的主观追赶努力、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落后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步伐。20多年来,在汽车、电子、飞机、装备……等行业,对这种“引进的陷阱”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对提出这样的问题反而会大惊小怪。“引进陷阱”被西方冠以漂亮的名称:“雁行模式”。如果我们安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就可能永远被“锁定”在“发展中”状态中而不得自拔。

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进国家摆脱“雁行模式”的努力,取决于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企业、行业、国家效率的综合)的竞争。要做到这一切,决非一个简单的市场机制、或单项措施可以奏效。要求有效动员本国的各项经济技术资源(资金、科技力量、组织、政策…),缩短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周期。需要国家意志和组织作用,需要完整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需要合理的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需要各层次组织的高度经济活力和高水平的管理。这是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

国家的意志:国家目标、贯彻目标的意志和能力。

政府主导作用:各产业部门的市场前景,技术路线,单个企业往往无法看清,需要国家来决定大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规划。

合理的规划:后进国家财力有限,科研实力弱,仅靠民间企业和科研机构层次的决策,门坎过高,无力承受风险。政府的支持不仅在财力方面,也有必要在技术路线的层面参与战略规划。“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由于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如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会长期落后,受制于人。”[6]

企业规模和产业重组:行政性的分权所造成的条块分割,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在战略性的产业,如再不及时进行产业整合,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对各地方争相和国外合资、置全局利益于不顾的局面,中央就没有了调控手段。

“过去,我国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如行业分工与产品调拨)通过计划体制实现,工业部门既是政府部门,也是大托拉斯。割断这种技术联系,分散的单位往往不能成为独立生存的企业,自负盈亏”。“这种条件下,散兵游勇式的分散合资,被动地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对中国产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研究”。

“日本特别是韩国的经验也证明,后进国家以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赶超,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组建非常巨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负担昂贵的研究开发费用),并辅之以动态的政府保护和扶持政策。我们显然不应该把已经细小得难以成为独立企业的企业越分越小。当前的紧迫课题是,尽快重新组合,形成与已有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企业,组成面对国际强手有能力自负盈亏的企业,已成当务之急”。[7]

“我们原来各大部委,承担的主要是应用研究前期的工作。按现在的办法,这个研究就要基本解体。要求我们的集团公司来承担起基础、前期研究的工作,目前我们的企业集团没有这个能力。这就会形成一个空白。所以(把产业部门拆散的做法),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企业,而是科研机构”。“我们是后发展国家,中国的科研体制,稍微没有一点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或者是鼓励性措施,根本就发展不起来。你完全按平等竞争的话,那么所有清华毕业的,北大毕业的大学生都要去美国。你要把这部分人吸引下来,必须超越经济的利益。”[8]

组织行业级攻关,培育技术合作机制:有人强调自主开发困难重重,没有科技实力,没有钱。自主开发投资太大。外国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我们怎么拿的出来?怎么办?合资。合资拿不来,再想法买。自主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你唱什么高调。什么年代了,还讲自力更生?[9]

我们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了,似乎企业之间只有竞争的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西方在许多领域,企业之间也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典型的就是半导体的国际协作组织(见半导体篇)。空中客车,超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法德英西四国财政支持20年,形成共享技术和品牌,都是现成的例子。

日本曾在半导体领域,在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取得了骄人成就,为电子工业一度称雄世界打下了牢固基础。

“1970年代末,日本为打破美国在集成电路的一统天下,组织企业,联合攻关上集成电路制造工业(2-3微米级)。通产省出面组织四家公司(富士通,NEC等),每家出30名研究人员,都是20-30岁有才华的年轻人,共120人。然后通产省出一个所长,每公司出一名室主任,4个研究室。分解了30多个课题,包括设备、工艺的各个方面,计划3年拿下来,结果3年不到,这些课题全部解决。成功后,形成共享性基础技术,各企业回去用此开发自己的产品,形成竞争。谁的质量好,成本低,谁可占领市场”。[10]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你死我活,也要讲合作机制。如今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规模经济和超越企业范围的组织效率,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很多人,把市场片面理解为“原子式竞争”,把我们原来的全行业、全国协同攻关机制(见航空工业篇)的巨大组织效率,片面斥之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是走到另一极端,也是属于无知。

今天,我们要让合资企业整合起来进行技术自主开发,创民族品牌,已根本没有可能。唯一可能的是,就是以现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效法日本经验,组织行业级技术攻关。我国一些国有骨干企业经过20多年技术改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按照行业机构组织、风险共担、技术共享、利益格局不变的原则,是完全可以把力量集中起来,搞出成果的。

对外保护,对内竞争:在把握开放度和产业发展的配合的同时,要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鼓励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不是低水平的竞争所能获得,而是“硅谷机制”。科研开发和产业竞争的“无缝结合”。人才的国际化竞争,灵活的筹资机制和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高效。

首先要在精神上挺起腰杆,奋起自强

最近,有学者尖锐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外资控制本国经济、摧垮民族产业,都会努力将其纳入本国发展战略并加以控制,这与开放与否无关。当前普遍盛行的不加分析地赞美跨国公司、把引进外资数量当成宏观经济分析的重头指标、把合资作为“国企改制”的“理想途径”的观念,实际上是牺牲中国明天的前途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增长,在政策上是近视眼,在思想观念上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目标本身,这已经构成新的教条、成为思想解放的真正障碍。

近20年来,我们对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开放程度,始终估计过高。从崇拜西方、看不起自己力量,发展到对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态度。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机械“拿来”西方观念中甚至是最消极的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民族精神的矮化是可怕的。崇洋自卑,苟安短视的风气在滋长,民族自尊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局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优秀传统正在失落。

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正在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始终对西方对我开放的程度、对洋人的力量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又助长了精英层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降低了政府运作效率、助长了不正之风,削弱了用高尚的精神感召力将国家发展目标贯彻到底的能力。长此下去,我国经济发展就难以避免“拉美化”前途,就会长久处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位,就无法贯彻捍卫国家的意志。

几十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国家经济,靠洋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当然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外援,但国家的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战略产业,最缺的是什么?是精神,是志气。就是敢于跟跨国公司竞争的志气和勇气。发展战略产业,首先要做的是大力弘扬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今天,“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已经成为激励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工业发展道路,尤其应该提倡。要知道,原子弹的上马,是在1960年代初空前困难的时期、被赫鲁晓夫讥笑为“中国人三个人穿一条裤子,喝大锅清水汤”的时代。当年对是否上马还是下马有大争论,如果真的下马,那就前功尽弃。统一认识,咬着牙挺住不下马,才有今天的辉煌。

今天,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业界,继承了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载人宇宙飞船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取得了了不起的突破,20世纪末再创辉煌,为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国防事业带来了美好希望。这个成就的背后,有多少呕心沥血,多少不眠之夜,有多少默默无闻奉献国家的感人故事!王铁人说“国家要有民气,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这就是民族的骨气,这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这充分说明,自力更生、集体主义、自我牺牲、无私协作的两弹一星传统,在普遍崇尚物质利益的今天,照样是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法宝和宝贵的精神力量。这才是全球化的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工业赶超机制和发展方向。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科技界取得的许多成就,都是振奋民族自强精神的成果。我国的船舶工业,80年代就打进国际市场,现在占世界上份额,差不多占了20%。我们的程控交换机,原来基本被外国占领。90年展很快。巨大中华,接近国际水平,占领新增市场的大部分。

我们的汽车工业,这困难那困难,难道造汽车比造载人宇宙飞船还难?

最近15年来,我们的民用飞机产业是一部伤心史。了解内情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缺乏高科技的“比较优势”,否则我们的大型民用喷气飞机是怎么上天的?是用洋铁皮敲出来的?15年徘徊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行业内的部分人员,放弃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方针,缺乏自信心和自力更生的勇气,看不起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味依靠洋人的结果。国家不止一次作出决定支持上马,就是说自己干不了,非要拉一个外国人当拐棍。没有外国人就没有了主心骨。先拉新加坡合作,新加坡不干。后来又拉南韩,人家总统一换就黄了。最后看准了空客好。人家一转眼又把我们甩了。最后什么也没有干成,白白丧失了20年时间。20年,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损害了行业的信誉,成了扶不起来的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我们的加油机编队(轰6)飞过天安门,多少人欢呼雀跃。懂行的人们,却为此而叹息、悲伤!

新的世纪,我们会继续开放,能拿到的东西要拿,毫无疑问。但是我们的立足点,无论如何要总结20年的教训,要转向自力更生为主,要以我为主,自己先站起来。然后别人才尊敬你。自己站不起来,别人就永远把你看成矮子。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

在民族面临生存危机的转折关头,我们要弘扬正气,弘扬民族自尊自强,敢于斗争,勇攀高峰的气概,要用振兴民族产业、振兴战略产业的大义,加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是很有限的,奋起自强才是出路。

注释

[1]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1998年。

[2]冯飞:《“十五”产业政策要点: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国研网,2000年8月25日。

[3]赵英:《大国世纪》。关于超级产业:超级产业以国防产业为核心;需要巨大投入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产业组织高度集中,少数大企业居主导地位;上什么产业,非单一的市场经济利润导向,要考虑综合国力和综合利益,进行综合选择,需要政府决策;成为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的主要来源与体现;和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坎,是国家在世界大博弈中的战略工具。超级产业的国际合作也在迅速发展。“21世纪,全世界只有10个左右的国家有能力发展超级产业。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和印度。”(转引自杨帆《大国间的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产经新闻》2001.5

[4]王小强,1998。

[5]房宁,2001年。

[6]马宾,1996年。

[7]王小强,1998年。

[8]丁宁宁,1999年。

[9]科技部研究中心金履忠认为:关于我国技术开发的资金障碍的问题,普遍的情况是,自主开发所需费用比国外同等项目少得多。

蜂窝式移动电话设备,国外开发用8亿美元。我们共花了7000万,不到他的2%。

我国巨龙公司开发的04机(最早开发的程控交换机型),开发费用1000万元。国外同类设备开发费用1亿美元,我们是它的2%。

长3甲火箭。国防科工委宣布,开发费用只占国外的几十分之一。具体数字没有讲。

羊绒分梳机,我们自己开发的费用,是从意大利进口价格他的1/10(人民日报)。

国外汽车界说,开发一个车型要20亿美元。外国人用这个费用来吓唬我们。我们是自己吓唬自己。。

产业发展战略第2篇

战略产业的定义是什么,哪些产业算是战略产业,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战略产业问题,是在全球化冲击面前,“民族产业”处于全面守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对民族产业不分轻重缓急一概保护当然不可取。科技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政策要重视产业政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关系到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部门,要由国家保持控制力,有的要禁止、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家对战略产业有保护扶持的责任,不能任其在国际竞争中被“劣汰”。

较早系统提出战略产业问题的是王小强先生。

“如果我们说某一个产业是战略产业,也就是说,该产业不是从个人、企业、地方或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而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少数产业(空中客车是典型范例)。这类企业的存亡,不仅关系到利润,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事务中的战略行动能力。国家不能放任本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自生自灭。”

“……我们这样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如何界定,什么产业应该在什么意义上和什么程度上保持民族工业的形态。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中期发展的内外部约束条件(资源、技术和市场),根据发展的需要,找出若干关联产业,分析不同产业可能采取的发展方式……为综合国力的概念充实更具体的战略内容。”[1]

“十五”计划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重点。有文章概括国有经济需要保持控制地位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等。需要国有经济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自然垄断的行业:电信、铁路、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在管理体制上,政府与自然垄断企业的关系是规制与被规制的关系,即企业在获得垄断经营权的同时,必须承担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义务;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城市公共交通、金融、保险等。这类行业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政府及其国有企业有足够的理由发挥作用;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大油气田、大矿山、大钢铁、大石化、汽车集团、重要的电子企业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私人资本和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技术要求高,投资需求量达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重点竞争性行业中,它们还难以成为主导力量,还难以取代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经济发展阶段和转轨时期的特征,决定了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应保持足够的控制力。”[2]

这些行业之所以需要国家保持控制力,是由于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有国防意义的产业或新兴科技行业,在这些领域,西方国家对我实行技术禁运或限制,不能依靠外国,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开发;二、支柱产业,即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规模巨大、市场利益巨大,不宜让外资(或私人)控制的产业;三、具有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性,国家必须进行管制的行业(公共设施、金融)。

这也可以认为是广义上的“战略产业”。本书讨论的重点在第一和第二类。尚有存疑的是,一些高度竞争性的产业,如装备工业,同样对综合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但国家政策对此不明朗。我们对“关联度强”的汽车工业实行多年高关税保护,同时又将装备工业早早抛进国际市场,值得注意和反思。

总结:战略产业是对提高综合国力有至关重要的利益的、国家必须保持控制和支持的、不以短期利益决定取舍的产业群。也有作者提出大国“超级产业”概念。[3]

在这个领域,简单把企业推向国际竞争市场“优胜劣汰”,将无力抵御跨国公司的强力竞争,企业的会导致国家的全局性损失。在这里讲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战略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不能单纯依靠金钱,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百折不挠、顽强实干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4]

跨越“技术本国化”的门槛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涉及“支柱”的产业,很多涉及高科技的问题。这里有必要从科技进步角度,就国家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结构的一些问题,作一些说明。

技术本国化的障碍和国际压力:上面已经讨论过,发展本国现代工业,走依靠合资为主的道路,不可能获得先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是发展战略产业的路子。

日韩式道路的核心,就是以“技术本国化”和本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为基本目标,“本国化”的基本手段和过程,就是高效率地进行技术引进—消化—扩散。

但是,一般来说,后进国家要实现“技术本国化”和产业升级,无一例外地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几大障碍。不同行业情况各有不同。尤其是高科技产业,资金门坎越来越高,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价格,平均4-5年翻一番,8寸晶片生产线价值10亿美元。一个飞机型号的研制费用20-50亿美元。技术飞速发展,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尤其严重的是,后进国家开放市场,必然对本国上游产业形成强大竞争。“顾客是上帝”,而上帝崇拜洋货,不愿意支持民族产业。开放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设备工业、国家科研力量的冲击,往往是致命的。

这里的困难在于:如完全放开市场,冲击力过大,则本国的上游产业(如加工设备、民机、轿车)可能被彻底冲垮,永无翻身的可能(如我国的数控机床、感光材料工业,见附录),但完全保护则又在保护落后(如“普桑”1990年代初的情况)。所以,市场的开放度,要有利于战略产业在有限保护下逐渐成长。这对政策的制定和行业、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办合资企业依靠外商,这四个障碍当然都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对局部来说,这叫作合资使“技术得到提高,市场有了销路”),但前面说过,这种“轻松过关”的代价,就是堵死了“技术本国化”的道路。

必须遗憾地承认,20年来,在市场开放的冲击下,我国的“技术本国化”机制,大大退步了(有不少人说20年来科技没有进展,其实科技水平总是在进步,问题是科技进步的机制在“拉美化”)。地方部门分权,助长了崇尚短期的、局部的利益,不顾大局的行为,削弱了技术协作攻关的能力。在一些关键产业部门(航空、电子、汽车……),决策效率、内部协调效率降低、企业引进消化效率降低,技术扩散缓慢。

面对国际竞争对手强大技术优势和对后进国家技术进步努力的有意打压,这种技术本土化自身的低效是致命伤:

“当我们还没有开发出某一项技术的时候,他向我们封锁;一旦我们千辛万苦开发出来,他又会开放他的技术,并将其一部分下游产业转移给我们。这种梯次转移,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所以,在全球化条件下,开放的经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有抑制作用的。结果是:投资无回报,研究无成果,开发无市场”。[5]我们的微电子设备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被搞垮的。

如果市场保护不力、再加上技术本国化效率太低,对来自外部的技术竞争的压力将无法招架,“四大门槛”就跨不过去。自己的技术队伍、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品牌就培育不起来,于是就一轮接一轮引进技术、引进设备,这被称为“引进陷阱”。

“引进陷阱”的本质,是后进国家的主观追赶努力、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落后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步伐。20多年来,在汽车、电子、飞机、装备……等行业,对这种“引进的陷阱”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对提出这样的问题反而会大惊小怪。“引进陷阱”被西方冠以漂亮的名称:“雁行模式”。如果我们安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就可能永远被“锁定”在“发展中”状态中而不得自拔。

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进国家摆脱“雁行模式”的努力,取决于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企业、行业、国家效率的综合)的竞争。要做到这一切,决非一个简单的市场机制、或单项措施可以奏效。要求有效动员本国的各项经济技术资源(资金、科技力量、组织、政策…),缩短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周期。需要国家意志和组织作用,需要完整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需要合理的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需要各层次组织的高度经济活力和高水平的管理。这是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

国家的意志:国家目标、贯彻目标的意志和能力。

政府主导作用:各产业部门的市场前景,技术路线,单个企业往往无法看清,需要国家来决定大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规划。

合理的规划:后进国家财力有限,科研实力弱,仅靠民间企业和科研机构层次的决策,门坎过高,无力承受风险。政府的支持不仅在财力方面,也有必要在技术路线的层面参与战略规划。“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由于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如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会长期落后,受制于人。”[6]

企业规模和产业重组:行政性的分权所造成的条块分割,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在战略性的产业,如再不及时进行产业整合,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对各地方争相和国外合资、置全局利益于不顾的局面,中央就没有了调控手段。

“过去,我国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如行业分工与产品调拨)通过计划体制实现,工业部门既是政府部门,也是大托拉斯。割断这种技术联系,分散的单位往往不能成为独立生存的企业,自负盈亏”。“这种条件下,散兵游勇式的分散合资,被动地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对中国产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研究”。

“日本特别是韩国的经验也证明,后进国家以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赶超,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组建非常巨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负担昂贵的研究开发费用),并辅之以动态的政府保护和扶持政策。我们显然不应该把已经细小得难以成为独立企业的企业越分越小。当前的紧迫课题是,尽快重新组合,形成与已有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企业,组成面对国际强手有能力自负盈亏的企业,已成当务之急”。[7]

“我们原来各大部委,承担的主要是应用研究前期的工作。按现在的办法,这个研究就要基本解体。要求我们的集团公司来承担起基础、前期研究的工作,目前我们的企业集团没有这个能力。这就会形成一个空白。所以(把产业部门拆散的做法),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企业,而是科研机构”。“我们是后发展国家,中国的科研体制,稍微没有一点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或者是鼓励性措施,根本就发展不起来。你完全按平等竞争的话,那么所有清华毕业的,北大毕业的大学生都要去美国。你要把这部分人吸引下来,必须超越经济的利益。”[8]

组织行业级攻关,培育技术合作机制:有人强调自主开发困难重重,没有科技实力,没有钱。自主开发投资太大。外国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我们怎么拿的出来?怎么办?合资。合资拿不来,再想法买。自主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你唱什么高调。什么年代了,还讲自力更生?[9]

我们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了,似乎企业之间只有竞争的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西方在许多领域,企业之间也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典型的就是半导体的国际协作组织(见半导体篇)。空中客车,超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法德英西四国财政支持20年,形成共享技术和品牌,都是现成的例子。

日本曾在半导体领域,在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取得了骄人成就,为电子工业一度称雄世界打下了牢固基础。

“1970年代末,日本为打破美国在集成电路的一统天下,组织企业,联合攻关上集成电路制造工业(2-3微米级)。通产省出面组织四家公司(富士通,NEC等),每家出30名研究人员,都是20-30岁有才华的年轻人,共120人。然后通产省出一个所长,每公司出一名室主任,4个研究室。分解了30多个课题,包括设备、工艺的各个方面,计划3年拿下来,结果3年不到,这些课题全部解决。成功后,形成共享性基础技术,各企业回去用此开发自己的产品,形成竞争。谁的质量好,成本低,谁可占领市场”。[10]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你死我活,也要讲合作机制。如今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规模经济和超越企业范围的组织效率,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很多人,把市场片面理解为“原子式竞争”,把我们原来的全行业、全国协同攻关机制(见航空工业篇)的巨大组织效率,片面斥之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是走到另一极端,也是属于无知。

今天,我们要让合资企业整合起来进行技术自主开发,创民族品牌,已根本没有可能。唯一可能的是,就是以现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效法日本经验,组织行业级技术攻关。我国一些国有骨干企业经过20多年技术改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按照行业机构组织、风险共担、技术共享、利益格局不变的原则,是完全可以把力量集中起来,搞出成果的。

对外保护,对内竞争:在把握开放度和产业发展的配合的同时,要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鼓励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不是低水平的竞争所能获得,而是“硅谷机制”。科研开发和产业竞争的“无缝结合”。人才的国际化竞争,灵活的筹资机制和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高效。

首先要在精神上挺起腰杆,奋起自强

最近,有学者尖锐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外资控制本国经济、摧垮民族产业,都会努力将其纳入本国发展战略并加以控制,这与开放与否无关。当前普遍盛行的不加分析地赞美跨国公司、把引进外资数量当成宏观经济分析的重头指标、把合资作为“国企改制”的“理想途径”的观念,实际上是牺牲中国明天的前途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增长,在政策上是近视眼,在思想观念上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目标本身,这已经构成新的教条、成为思想解放的真正障碍。

近20年来,我们对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开放程度,始终估计过高。从崇拜西方、看不起自己力量,发展到对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态度。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机械“拿来”西方观念中甚至是最消极的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民族精神的矮化是可怕的。崇洋自卑,苟安短视的风气在滋长,民族自尊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局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优秀传统正在失落。

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正在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始终对西方对我开放的程度、对洋人的力量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又助长了精英层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降低了政府运作效率、助长了不正之风,削弱了用高尚的精神感召力将国家发展目标贯彻到底的能力。长此下去,我国经济发展就难以避免“拉美化”前途,就会长久处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位,就无法贯彻捍卫国家的意志。

几十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国家经济,靠洋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当然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外援,但国家的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战略产业,最缺的是什么?是精神,是志气。就是敢于跟跨国公司竞争的志气和勇气。发展战略产业,首先要做的是大力弘扬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今天,“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已经成为激励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工业发展道路,尤其应该提倡。要知道,原子弹的上马,是在1960年代初空前困难的时期、被赫鲁晓夫讥笑为“中国人三个人穿一条裤子,喝大锅清水汤”的时代。当年对是否上马还是下马有大争论,如果真的下马,那就前功尽弃。统一认识,咬着牙挺住不下马,才有今天的辉煌。

今天,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业界,继承了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载人宇宙飞船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取得了了不起的突破,20世纪末再创辉煌,为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国防事业带来了美好希望。这个成就的背后,有多少呕心沥血,多少不眠之夜,有多少默默无闻奉献国家的感人故事!王铁人说“国家要有民气,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这就是民族的骨气,这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这充分说明,自力更生、集体主义、自我牺牲、无私协作的两弹一星传统,在普遍崇尚物质利益的今天,照样是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法宝和宝贵的精神力量。这才是全球化的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工业赶超机制和发展方向。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科技界取得的许多成就,都是振奋民族自强精神的成果。我国的船舶工业,80年代就打进国际市场,现在占世界上份额,差不多占了20%。我们的程控交换机,原来基本被外国占领。90年展很快。巨大中华,接近国际水平,占领新增市场的大部分。

我们的汽车工业,这困难那困难,难道造汽车比造载人宇宙飞船还难?

最近15年来,我们的民用飞机产业是一部伤心史。了解内情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缺乏高科技的“比较优势”,否则我们的大型民用喷气飞机是怎么上天的?是用洋铁皮敲出来的?15年徘徊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行业内的部分人员,放弃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方针,缺乏自信心和自力更生的勇气,看不起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味依靠洋人的结果。国家不止一次作出决定支持上马,就是说自己干不了,非要拉一个外国人当拐棍。没有外国人就没有了主心骨。先拉新加坡合作,新加坡不干。后来又拉南韩,人家总统一换就黄了。最后看准了空客好。人家一转眼又把我们甩了。最后什么也没有干成,白白丧失了20年时间。20年,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损害了行业的信誉,成了扶不起来的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我们的加油机编队(轰6)飞过天安门,多少人欢呼雀跃。懂行的人们,却为此而叹息、悲伤!

新的世纪,我们会继续开放,能拿到的东西要拿,毫无疑问。但是我们的立足点,无论如何要总结20年的教训,要转向自力更生为主,要以我为主,自己先站起来。然后别人才尊敬你。自己站不起来,别人就永远把你看成矮子。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

在民族面临生存危机的转折关头,我们要弘扬正气,弘扬民族自尊自强,敢于斗争,勇攀高峰的气概,要用振兴民族产业、振兴战略产业的大义,加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是很有限的,奋起自强才是出路。

注释

[1]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1998年。

[2]冯飞:《“十五”产业政策要点: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国研网,2000年8月25日。

[3]赵英:《大国世纪》。关于超级产业:超级产业以国防产业为核心;需要巨大投入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产业组织高度集中,少数大企业居主导地位;上什么产业,非单一的市场经济利润导向,要考虑综合国力和综合利益,进行综合选择,需要政府决策;成为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的主要来源与体现;和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坎,是国家在世界大博弈中的战略工具。超级产业的国际合作也在迅速发展。“21世纪,全世界只有10个左右的国家有能力发展超级产业。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和印度。”(转引自杨帆《大国间的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产经新闻》2001.5

[4]王小强,1998。“”版权所有

[5]房宁,2001年。

[6]马宾,1996年。

[7]王小强,1998年。

[8]丁宁宁,1999年。

[9]科技部研究中心金履忠认为:关于我国技术开发的资金障碍的问题,普遍的情况是,自主开发所需费用比国外同等项目少得多。

蜂窝式移动电话设备,国外开发用8亿美元。我们共花了7000万,不到他的2%。

我国巨龙公司开发的04机(最早开发的程控交换机型),开发费用1000万元。国外同类设备开发费用1亿美元,我们是它的2%。

长3甲火箭。国防科工委宣布,开发费用只占国外的几十分之一。具体数字没有讲。

羊绒分梳机,我们自己开发的费用,是从意大利进口价格他的1/10(人民日报)。

产业发展战略第3篇

关于对外开放和我国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目前理论界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性意见。对此笔者大体归纳如下: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要尽可能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技术;民族产业是次要问题,只要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纳税、增加就业既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主张搞“产业政策”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

第二种意见:强调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民族经济独立性;主张适度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也要适度,注重经济(产业)安全;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有必要在战略性产业领域中争取赶超。

上面两种不同倾向,实际上隐含着对国际环境、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的分歧。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因为今天国有企业和产业结构的很多问题,根源还在于旧体制改革不彻底和新的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善。但对在国际竞争面前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产业独立性、要不要保护和扶持民族战略产业的问题上,笔者不能同意第一种意见。

很多文章倾向于用“全球化”、自由贸易代替经济发展,好像只要“放开”搞自由贸易、按比较优势论办事,发展中国家就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好像这就是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贸易保护、产业发展政策,都是“计划经济的余毒”,是保护落后。

我们应该承认,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原则,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个理论的缺点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对待发达——不发达经济之间的分工问题,所以是“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它解决不了长期经济发展问题(比如说,解释不了为什么日本韩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么快)。静态比较优势论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武器。按照这个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就没有追赶和后来居上的可能,只能宿命地被动服从于“客观规律”,即现有的世界分工格局。

工业化的拉美式道路和日韩式道路

汽车工业界有人提出:世界各后进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有“拉美式”和“日韩式”两条路线。实际上这可以推广到整个工业政策。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有两种可选择的道路:拉美道路和日韩道路。

拉美道路的特点,就是敞开大门,鼓励各跨国公司进来合资合作、设厂竞争,不追求“民族汽车品牌”。而“日韩式”则强调国家发展自主汽车工业(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不倾向于合资,高度重视引进消化,重视自有品牌。为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不惜搞市场壁垒,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打入国际市场。

拉美式道路,是遵循“国际自由竞争”和“比较优势”论的、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发展道路。“日韩式”道路是政府强烈干预市场的(国家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实行市场保护和倾斜支持)发展道路。

拉美式道路证明,出让国内市场,换取国际投资,可以增进居民福利,可以节省技术研发耗费,减少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代价是阻碍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和创立品牌的前景,本国的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控制,成为依附型产业。

日韩式的发展道路,要付出购买、消化技术的金钱和努力,要冒技术引进失败或消化不力、掉进“引进陷阱”的风险。但这是不受外国资本控制、发展中国家振兴民族产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唯一途径。[1]

可以看到,所谓日韩道路,和我们过去的封闭型计划经济的区别在于:不仅强调技术引进消化、也强调国际市场导向,是“外向型的自立自强”工业方针。而和拉美道路的区别在于,政府起到了强有力的产业发展导向作用。

选择什么道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战略取向和精神状态。一般地说,拉美式的产业发展道路,固然也促进了GDP的稳定增长,但经济体系摆脱不了对强国的依附(拉美自来有“美国后院”之称),最终影响国家独立行动的能力。其实,我们的不少产业,已经在走拉美化的道路了。

所谓产业政策,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不按市场经济原则,不按静态比较利益走。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极端地放弃产业政策的(拉美也在搞自己的民族产业,如巴西的飞机)。事实上,现今发达国家在早期都是靠高度的贸易保护才发展起本国工业的。日本韩国经济后来居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后进国家通过高强度引进技术和本国化,促进产业迅速升级的成功可能性。这是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和“产业政策”的成功,也就是发挥动态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是后进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由于这个理论有着很大的片面性,无法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要解决的是长期追赶问题,要兼顾多重目标、不能简单抽象掉各种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下几个因素是不能不考虑进去的:技术发展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我们已有的产业基础。

技术发展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

动态地、历史地看,我们今天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曾是发达国家昨天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纺织业。今天某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可能较快地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其它有利因素,形成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如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业、印度的软件业)。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然能承接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

所以,一国产业的兴衰,并非完全遵从静态的、决定论的“必然规律”。这首先是因为技术因素在现代产业生产率的比较和变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多样性、不确定性),决非李嘉图式的“葡萄酒和纺织品”的比较模式能容纳。

当今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构成“动态比较优势论”的论据。

关于相对技术差距: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比较优势来自于技术差距,而技术差距是前一个阶段投资和学习的结果。“比较优势”不是天然的,而是历史上的投资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并不断变动的。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形成的技术积累,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如我国已经具备的大型运输机设计制造能力,连日本也不具备,在性能价格比上很可能有潜在的比较优势)。

关于学习效应: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并非天生,而更多地取决于生产的历史,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的学习和锻炼。企业生产同种产品越多,效率越高,生产成本也就越低(如美国航空界的经验:飞机制造厂产量每增加一倍,成本降低20%)。发展中国家生产“新产品”少,相对的生产率低,成本高。所以适度的市场保护是获得学习效应的必要条件。如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就永远得不到学习效应。[2]

科学技术的运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科学研究有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具体技术研发各层次,不能简单用“经济效益”指标衡量科研机构的业绩。科研要求相对宽松的内部环境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科研项目有连续性,不能随便中断,研究队伍运作和经验需要长期积累过程。一个科研项目的运行有自己的节奏和周期,要有长远规划和灵活应变机制,现在的五年计划和科技管理方式,有很多不适应科研客观规律的地方。

我国电子工业是50年代起步的,初期发展势头非常好,比起美国日本差不到哪里去。失去了10年,中外技术水平差距陡然拉大,再要追赶,谈何容易。航空工业,一个新的飞机型号的研制一般要8-10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周期可能会缩短)。为了10年、20年后能与发达国家在民用飞机上竞争,今天就要起步。空中客车,各国财政支持,赔了20年钱才养大到足以挑战美国波音的地步。

科研团队是技术进步和获得知识产权的核心力量,需要经过多年科研实践的锻炼和磨合。一旦骨干散失,就再难成气候(就是有技术资料,也难以发挥作用),还要重起炉灶慢慢聚合力量,和国外的差距就会突然拉大,很可能再也难追上。对自己已经形成的科技研发机构和队伍。必须珍惜爱护,善于发挥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力。

总之,没有自己的科技储备,就无法和国际高新产业界对话,就抓不住未来的商机,将来连引进和合资的资格都没有。我们的高素质低成本人才队伍的“潜在比较优势”,就永远发挥不出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苦头吃得太多了。

我国早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在原子能、航天技术方面大幅度地缩短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比印度至少领先20年),在航空领域,我国是少数具有设计制造百吨级喷气运输机的国家(连日本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已经形成了我们的“比较优势”。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市场千变万化,商机无穷。但是,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企业、行业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兼顾“今天和明天”。为了抓住明天的发展机遇,今天就必须在关键的基础制造业、部分高科技产业,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不懈努力打好技术的、产业组织的、体制的基础,这才可能逐步缩短差距。“走一步看一步”,只顾眼前的发展思路,差距就会越拉越远。

国家利益不可消解,大国要保持自己的战略产业体系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民族国家及国家利益、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本是无须提醒的基本事实。但奇怪的是,今天的中国,这些最简单的概念和事实似乎都成了问题。

2001年1月15日,在我国海南岛召开的国际“全球化”研讨会有一则报道:

“多维新闻社15日电:一位中国国内学者当着政府高官和外国贵宾的面……痛心疾首却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中国思想观念最深层的矛盾……中国某大学教授某博士,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全球化论坛’中呼吁,中国在全球化当前,破除‘阶级斗争观念’,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一味以‘经济剥削’、‘政治掠夺’的思想解释经济发展的一切不平衡现象,终究要落得固步自封,被淹没在全球化浪潮中。该教授一开场就说:‘全球化最大的好处在于,冲击中国的假改革,促使中国的改革能深化而踏实地继续下去。’”

具有极大讽刺意义的是,这篇宏论发表两个半月后,沿着中国海岸线对我们进行敌对侦察飞行、蛮横撞落我军战斗机、自己也险些掉进大海的美军EP-3电子侦察机,迫降在离这个国际研讨会会址不到50公里的陵水军用机场(2001年4月1日)。

进入21世纪,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并没有象一些人所希望的进入“和平发展新时代”。我们离“大同”世界似乎是越来越远。尽管冷战结束,美国这个世界警察,根本没有放弃“冷战思维”和“阶级斗争观念”,大力扩充军备,公开支持中国台湾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Whateverwedo”,请大家不要忘记美国新总统上任伊始的这个公开表态)。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银河号事件才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我们有些人总是希望快快把它忘掉。

随着冷战结束,“巴统”取消,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取消在高科技和国防科技领域对我的技术禁运和出口限制(航空制造技术、芯片制造技术、高级数控机床)。这是经济领域的隐蔽战争。这些核心技术,不可能通过合资获得。不掌握这些核心技术,我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被人家卡脖子。这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是甘心不甘心当西方的附庸国的问题。[3]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何来自己的国防?没有国防,国家经济建设如何保证?

作为大国,不可能靠外国的力量保证国家安全。前苏联体系崩溃,东欧小国一个接一个倒入北约怀抱,惟独俄国不被北约接纳,并且实际上成为“北约东扩”的最大假设敌。从国家安全出发,我们不能放弃国家对基础性的、“命脉”产业的控制权,不能丧失在某些高技术产业领域中保持技术追赶的能力。必须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建设自己的战略产业。否则,就会在21世纪被驱逐出世界大国行列,不要说与美日欧并驾齐驱,可能连印度、巴西也要超过我们。

作为大国,不可能也不应该象一些小国那样高度依赖国际分工,其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规模,能够支持内部分工较完备的经济体系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正在迅速成长,既有必要发展配套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也有条件集中国力,有选择地发展一些必不可少的高技术产业。

不要轻易丢弃自己千辛万苦积累的家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高技术领域积累了成果和经验。这是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的不同之处。

我们建国50年,前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进步慢,但以独立自主的建设方针,通过重工业、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实质性的成长,国家政治地位大大提高。这是一代人的辛勤积累,是未来自主发展的基础。当然,前30年经济方针过分强调备战,一些大的决策过分随意,如很大一部分三线工程,产业结构和布局很不合理。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方针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把独立自主、以我为主的建设方针,把建立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全盘否定。对外开放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在相当程度上把自己配套的产业体系和自主技术体系冲断,被割裂,原来自己配套的机构人员,投奔不同的跨国公司,成为外国老板在华竞争的根据地。

如按照静态比较优势的逻辑,这没有什么要紧,因为这些产业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有人还指责说,这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言外之意,按照国际市场分工原则,我们本来就没有资格,不应该进入这些高科技领域。或者错误地进入了,今天就不得不付出这个“计划经济的代价”,从这里退出,去走比较优势的“正道”。

当年,我国上“两弹一星”,可以说没有任何经济的合理性。甚至到今天,还有人提出“为什么当年要与列强争锋”这样的问题。确实,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为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发展,支付了压抑增长、压低消费的沉重代价,全国人民为此付出了重大的历史牺牲。今天,我们可以检讨当时过分偏重国防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计划经济下的种种失误。但无论如何,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两弹一星”等一大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科技成果的取得,是国家的骄傲,是全国人民流血流汗、省吃俭用、在最困难的时候、饿死人的年代也没有下马,硬坚持搞上去的。它的历史贡献,就是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实在是受惠于前人的历史牺牲和贡献。

前30年的建设告诉我们,现代工业在一国一地的兴衰,从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既取决于市场,也取决于国家的决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不论是对前30年还是后20年打下的基础,都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两代人的奋斗和奉献,形成了今天全世界也不能小瞧的“家底”,它是今天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一些重要的高科技部门,我们已经培育起来了自己的科研队伍,积累了宝贵的团队经验,这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形成新兴产业的本钱。这笔资产如果不能维持,那么就会老化、离散,我们赶上世界水平的希望就更加渺茫。所以,对此我们同样要予以承认和珍惜。

现实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比较优势和追赶战略之间的平衡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意见:我们不是不懂自主发展、发展战略产业的重要性,但在当前国力不足、9亿农民进入工业化的基本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把大量宝贵资源用来搞高新技术产业,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还是集中力量先发挥自己的低工资成本优势,等国家富起来再搞产业升级不迟。

这当然言之成理。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先发展经济后提升结构”是说不通的。我国沿海外向型劳动密集产业已经面临国际市场的饱和和各国为争夺市场的恶性竞争,已经存在现实的产业升级要求,也说明机械的阶段论难以成立。

另一方面,就是上面所说科技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国家不追求短期效益,舍得在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上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也要改进科研机构制度,提高效率)。所以,要实现自主的产业发展,必须打出提前量,必须有前瞻性的规划。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把中长期技术因素考虑进去。国际上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后进国家不进行技术的追踪,在关键产业上不及早追赶,越晚,差距就越大,产业升级就越困难。

所以,现实的经济发展战略,不能以“纯经济”的理由作根据,要“讲政治”,也要“讲科技”。国家的发展计划,要把主要资源放在发挥当前的“比较优势”方面,也要把相当一部分资源放在实现科技追赶战略方面。这就必须在发挥比较优势和实行有限赶超之间,求得某种平衡。“要在‘今天赚钱’和‘为了明天赚钱’之间,合理地分配手中的资源”。[4]

民族产业的概念是否过时了

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到主张“让汽车工业当跨国公司的装配车间”的意见。甚至有人理直气壮地反对“发展民族产业”这个概念本身。也有知名人士公开发表“凡是在中国土地上投资设厂的企业就是民族企业”的意见,照此逻辑推理,全球化就等于“民族化”(但是,中国人可能随便挑选国籍、随意到哪个国家去寻求高工资吗?)。当然,这个口号的真实含义是把“拉美式”的工业化道路,作为心目中的理想模式了。“洋人来办三资企业当老总、中国人打工”的局面本来就很好,你还念念不忘“自力更生”,要提倡什么“民族产业”,岂非庸人自扰,螳臂挡车?

连要不要民族产业,为什么要民族产业,今天都成了问题,看来在影响政策的知识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些根本问题上,确实出现了重大分歧。

经济自是国家的后盾,而“问题是不可讨论的”(邓小平对撒切尔的谈话,1982年)。国家对某些命脉产业、战略产业的控制权,是经济自的基础。但愿把这一点作为中国人共同的“底线”,能被接受。

全球化是否可以取消“民族产业”的概念?

由于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市场内部化(全球采购和销售),价值链条分散化和管理人员本地化,所以使公司国籍模糊起来。这就是有人提出“在中国国土的企业就是民族企业”的背景。

公司国籍的模糊化是否意味着已经出现了“无国籍公司”?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报告指出:“只要是由民族国家组成世界,即使这个世界存在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与一体化的经济体制,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而言,国籍的概念,就不会轻易消失”。

判定公司国籍的有效标准是实际控制权在谁手里。“尽管有些学者竭力鼓吹跨国公司的‘无国籍性’,但在国际社会中却客观上存在着评判公司国际的标准。按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的看法:‘最常用的公司国际评判标准(单独或结合使用)是,公司组建地、公司中心所在地以及控制公司的股东的国籍’。‘在各国旨在增加本国国民的经济利益而伺机影响他国的这种国际关系格局里,公司的实际控制才是决定公司国籍的真正评判标准’”。[5]

对我们在多数行业技术、资金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合资公司的控制权在谁手中,是容易判定的,所谓合资的“无国籍性”可以说是臆造的,是服从于某类观点(比如主张引进外资多多益善、“全方位”开放)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容易分清的是“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来源。总不能说“桑塔那”不是德国品牌,否则“桑塔那”为什么不改成“上海牌”呢?跨国公司对品牌的所有权是毫不含糊的,因为它意味着花费了巨额资金和长期研发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一个“虚名”,也是实际的“利益”。使用洋人的品牌是要付大钱的,这笔钱最后还是落到中国消费者头上。据汽车专家介绍:

1996-1997年,捷达轿车改型,德国人不相信中国人能干,等着看笑话。中国科技人员开发出了新车型(主要是改尾部)后,德国人认账了,出9000万人民币买了新车型的知识产权(还是叫“捷达”)。

上海大众“普桑”换型,花了1亿美元买“帕萨特”。

神龙富康要开发三厢车型,出5亿法郎买了“雪铁龙”的知识产权。

“民族企业”开发不出“民族品牌”(多数情况下是合资的外方反对“民族企业”自己开发新车型),开发费跑到了外国公司的钱袋,若大的中国市场,“国产车”只会扛着“VOLKSVAGEN”、“HONDA”的牌子满处跑,这是哪国的“民族企业”?

弄清了三资企业的“国籍”,“民族工业”概念的边界也就清楚了。所谓“在中国土地上投资的企业”不可能都是“民族工业”。是不是民族企业,最清楚的还是利益的划分。一是企业决策权在谁手里,二是跨国公司取走了多少利润(这是GNP的概念而非GDP的概念)。更有国际公认的有关法律规定。

“在现实的贸易争端中,可以看到,任何一方都不敢忽视维护本国或本集团的民族利益,其中主要的保护手段,是对外国投资试图以“当地法人”身份进行组装活动进行严密监视。例如欧盟制定的‘60%原则’规定,在欧盟投资的外国公司或合资企业,组装或生产的相似产品所使用的所有进口零配件,超过60%时,欧盟可对其在欧盟内组装或制造的制成品征收反倾销税。…这些都说明,尽管经济全球化的提法很流行,但维护本国或本集团的民族利益问题,谁也不敢忽视”。“民族工业是经济全球化中一个真实的利益载体。”[6]

以我国多数企业目前的经济技术实力,在跨国合作中更应该关心的,还是维护中国的权益不被侵犯的问题。处在产业链条顶端的发达国家,对在本土的或在国外的公司的“国籍”,采取超然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到我们发展中国家头上,说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企业就是民族产业”,显得滑稽。这种提法的害处在于“泄气”,放弃振兴民族经济的意志和努力,助长一味依赖洋人的懒汉思想。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在具有全球胸怀的同时,总要有一点起码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政治上如此,经济上也应如此。

注释

[1]关于韩国汽车工业近年来的挫折,不少评论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不自量力勉强实行赶超而失败的典型,因此不如循序渐进,从低端技术产业起步更好一些。韩国的工业基础、产业组织和大企业模式,可能都存在问题,比起日本有许多不足。大宇、现代汽车陷入债务危机是产业政策的失败,还是企业经营方针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无论如何韩国汽车步日本后尘打进世界市场总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发展道路,对依托我国巨大市场的我国汽车界,更应该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精神与创民族品牌的道路,对我们来说应有更多的借鉴意义。请参看本篇附录二。

[2]杨帆,2001年。

[3]杨帆,2001年。

[4]王小东,2000年。

产业发展战略第4篇

战略产业问题,是在全球化冲击面前,“民族产业”处于全面守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对民族产业不分轻重缓急一概保护当然不可取。科技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政策要重视产业政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关系到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部门,要由国家保持控制力,有的要禁止、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家对战略产业有保护扶持的责任,不能任其在国际竞争中被“劣汰”。

较早系统提出战略产业问题的是王小强先生。

“如果我们说某一个产业是战略产业,也就是说,该产业不是从个人、企业、地方或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而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少数产业(空中客车是典型范例)。这类企业的存亡,不仅关系到利润,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事务中的战略行动能力。国家不能放任本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自生自灭。”

“……我们这样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如何界定,什么产业应该在什么意义上和什么程度上保持民族工业的形态。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中期发展的内外部约束条件(资源、技术和市场),根据发展的需要,找出若干关联产业,分析不同产业可能采取的发展方式……为综合国力的概念充实更具体的战略内容。”[1]

“十五”计划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重点。有文章概括国有经济需要保持控制地位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等。需要国有经济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自然垄断的行业:电信、铁路、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在管理体制上,政府与自然垄断企业的关系是规制与被规制的关系,即企业在获得垄断经营权的同时,必须承担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义务;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城市公共交通、金融、保险等。这类行业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政府及其国有企业有足够的理由发挥作用;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大油气田、大矿山、大钢铁、大石化、汽车集团、重要的电子企业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私人资本和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技术要求高,投资需求量达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重点竞争性行业中,它们还难以成为主导力量,还难以取代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经济发展阶段和转轨时期的特征,决定了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应保持足够的控制力。”[2]

这些行业之所以需要国家保持控制力,是由于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有国防意义的产业或新兴科技行业,在这些领域,西方国家对我实行技术禁运或限制,不能依靠外国,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开发;二、支柱产业,即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规模巨大、市场利益巨大,不宜让外资(或私人)控制的产业;三、具有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性,国家必须进行管制的行业(公共设施、金融)。

这也可以认为是广义上的“战略产业”。本书讨论的重点在第一和第二类。尚有存疑的是,一些高度竞争性的产业,如装备工业,同样对综合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但国家政策对此不明朗。我们对“关联度强”的汽车工业实行多年高关税保护,同时又将装备工业早早抛进国际市场,值得注意和反思。

总结:战略产业是对提高综合国力有至关重要的利益的、国家必须保持控制和支持的、不以短期利益决定取舍的产业群。也有作者提出大国“超级产业”概念。[3]

在这个领域,简单把企业推向国际竞争市场“优胜劣汰”,将无力抵御跨国公司的强力竞争,企业的会导致国家的全局性损失。在这里讲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战略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不能单纯依靠金钱,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百折不挠、顽强实干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4]

跨越“技术本国化”的门槛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涉及“支柱”的产业,很多涉及高科技的问题。这里有必要从科技进步角度,就国家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结构的一些问题,作一些说明。

技术本国化的障碍和国际压力:上面已经讨论过,发展本国现代工业,走依靠合资为主的道路,不可能获得先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是发展战略产业的路子。

日韩式道路的核心,就是以“技术本国化”和本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为基本目标,“本国化”的基本手段和过程,就是高效率地进行技术引进—消化—扩散。

但是,一般来说,后进国家要实现“技术本国化”和产业升级,无一例外地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几大障碍。不同行业情况各有不同。尤其是高科技产业,资金门坎越来越高,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价格,平均4-5年翻一番,8寸晶片生产线价值10亿美元。一个飞机型号的研制费用20-50亿美元。技术飞速发展,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尤其严重的是,后进国家开放市场,必然对本国上游产业形成强大竞争。“顾客是上帝”,而上帝崇拜洋货,不愿意支持民族产业。开放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设备工业、国家科研力量的冲击,往往是致命的。

这里的困难在于:如完全放开市场,冲击力过大,则本国的上游产业(如加工设备、民机、轿车)可能被彻底冲垮,永无翻身的可能(如我国的数控机床、感光材料工业,见附录),但完全保护则又在保护落后(如“普桑”1990年代初的情况)。所以,市场的开放度,要有利于战略产业在有限保护下逐渐成长。这对政策的制定和行业、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办合资企业依靠外商,这四个障碍当然都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对局部来说,这叫作合资使“技术得到提高,市场有了销路”),但前面说过,这种“轻松过关”的代价,就是堵死了“技术本国化”的道路。

必须遗憾地承认,20年来,在市场开放的冲击下,我国的“技术本国化”机制,大大退步了(有不少人说20年来科技没有进展,其实科技水平总是在进步,问题是科技进步的机制在“拉美化”)。地方部门分权,助长了崇尚短期的、局部的利益,不顾大局的行为,削弱了技术协作攻关的能力。在一些关键产业部门(航空、电子、汽车……),决策效率、内部协调效率降低、企业引进消化效率降低,技术扩散缓慢。

面对国际竞争对手强大技术优势和对后进国家技术进步努力的有意打压,这种技术本土化自身的低效是致命伤:

“当我们还没有开发出某一项技术的时候,他向我们封锁;一旦我们千辛万苦开发出来,他又会开放他的技术,并将其一部分下游产业转移给我们。这种梯次转移,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所以,在全球化条件下,开放的经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有抑制作用的。结果是:投资无回报,研究无成果,开发无市场”。[5]我们的微电子设备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被搞垮的。

如果市场保护不力、再加上技术本国化效率太低,对来自外部的技术竞争的压力将无法招架,“四大门槛”就跨不过去。自己的技术队伍、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品牌就培育不起来,于是就一轮接一轮引进技术、引进设备,这被称为“引进陷阱”。

“引进陷阱”的本质,是后进国家的主观追赶努力、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落后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步伐。20多年来,在汽车、电子、飞机、装备……等行业,对这种“引进的陷阱”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对提出这样的问题反而会大惊小怪。“引进陷阱”被西方冠以漂亮的名称:“雁行模式”。如果我们安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就可能永远被“锁定”在“发展中”状态中而不得自拔。

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进国家摆脱“雁行模式”的努力,取决于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企业、行业、国家效率的综合)的竞争。要做到这一切,决非一个简单的市场机制、或单项措施可以奏效。要求有效动员本国的各项经济技术资源(资金、科技力量、组织、政策…),缩短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周期。需要国家意志和组织作用,需要完整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需要合理的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需要各层次组织的高度经济活力和高水平的管理。这是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

国家的意志:国家目标、贯彻目标的意志和能力。

政府主导作用:各产业部门的市场前景,技术路线,单个企业往往无法看清,需要国家来决定大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规划。

合理的规划:后进国家财力有限,科研实力弱,仅靠民间企业和科研机构层次的决策,门坎过高,无力承受风险。政府的支持不仅在财力方面,也有必要在技术路线的层面参与战略规划。“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由于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如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会长期落后,受制于人。”[6]

企业规模和产业重组:行政性的分权所造成的条块分割,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在战略性的产业,如再不及时进行产业整合,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对各地方争相和国外合资、置全局利益于不顾的局面,中央就没有了调控手段。

“过去,我国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如行业分工与产品调拨)通过计划体制实现,工业部门既是政府部门,也是大托拉斯。割断这种技术联系,分散的单位往往不能成为独立生存的企业,自负盈亏”。“这种条件下,散兵游勇式的分散合资,被动地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对中国产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研究”。

“日本特别是韩国的经验也证明,后进国家以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赶超,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组建非常巨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负担昂贵的研究开发费用),并辅之以动态的政府保护和扶持政策。我们显然不应该把已经细小得难以成为独立企业的企业越分越小。当前的紧迫课题是,尽快重新组合,形成与已有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企业,组成面对国际强手有能力自负盈亏的企业,已成当务之急”。[7]

“我们原来各大部委,承担的主要是应用研究前期的工作。按现在的办法,这个研究就要基本解体。要求我们的集团公司来承担起基础、前期研究的工作,目前我们的企业集团没有这个能力。这就会形成一个空白。所以(把产业部门拆散的做法),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企业,而是科研机构”。“我们是后发展国家,中国的科研体制,稍微没有一点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或者是鼓励性措施,根本就发展不起来。你完全按平等竞争的话,那么所有清华毕业的,北大毕业的大学生都要去美国。你要把这部分人吸引下来,必须超越经济的利益。”[8]

组织行业级攻关,培育技术合作机制:有人强调自主开发困难重重,没有科技实力,没有钱。自主开发投资太大。外国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我们怎么拿的出来?怎么办?合资。合资拿不来,再想法买。自主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你唱什么高调。什么年代了,还讲自力更生?[9]

我们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了,似乎企业之间只有竞争的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西方在许多领域,企业之间也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典型的就是半导体的国际协作组织(见半导体篇)。空中客车,超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法德英西四国财政支持20年,形成共享技术和品牌,都是现成的例子。

日本曾在半导体领域,在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取得了骄人成就,为电子工业一度称雄世界打下了牢固基础。

“1970年代末,日本为打破美国在集成电路的一统天下,组织企业,联合攻关上集成电路制造工业(2-3微米级)。通产省出面组织四家公司(富士通,NEC等),每家出30名研究人员,都是20-30岁有才华的年轻人,共120人。然后通产省出一个所长,每公司出一名室主任,4个研究室。分解了30多个课题,包括设备、工艺的各个方面,计划3年拿下来,结果3年不到,这些课题全部解决。成功后,形成共享性基础技术,各企业回去用此开发自己的产品,形成竞争。谁的质量好,成本低,谁可占领市场”。[10]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你死我活,也要讲合作机制。如今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规模经济和超越企业范围的组织效率,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很多人,把市场片面理解为“原子式竞争”,把我们原来的全行业、全国协同攻关机制(见航空工业篇)的巨大组织效率,片面斥之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是走到另一极端,也是属于无知。

今天,我们要让合资企业整合起来进行技术自主开发,创民族品牌,已根本没有可能。唯一可能的是,就是以现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效法日本经验,组织行业级技术攻关。我国一些国有骨干企业经过20多年技术改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按照行业机构组织、风险共担、技术共享、利益格局不变的原则,是完全可以把力量集中起来,搞出成果的。

对外保护,对内竞争:在把握开放度和产业发展的配合的同时,要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鼓励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不是低水平的竞争所能获得,而是“硅谷机制”。科研开发和产业竞争的“无缝结合”。人才的国际化竞争,灵活的筹资机制和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高效。

首先要在精神上挺起腰杆,奋起自强

最近,有学者尖锐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外资控制本国经济、摧垮民族产业,都会努力将其纳入本国发展战略并加以控制,这与开放与否无关。当前普遍盛行的不加分析地赞美跨国公司、把引进外资数量当成宏观经济分析的重头指标、把合资作为“国企改制”的“理想途径”的观念,实际上是牺牲中国明天的前途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增长,在政策上是近视眼,在思想观念上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目标本身,这已经构成新的教条、成为思想解放的真正障碍。

近20年来,我们对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开放程度,始终估计过高。从崇拜西方、看不起自己力量,发展到对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态度。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机械“拿来”西方观念中甚至是最消极的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民族精神的矮化是可怕的。崇洋自卑,苟安短视的风气在滋长,民族自尊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局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优秀传统正在失落。

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正在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始终对西方对我开放的程度、对洋人的力量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又助长了精英层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降低了政府运作效率、助长了不正之风,削弱了用高尚的精神感召力将国家发展目标贯彻到底的能力。长此下去,我国经济发展就难以避免“拉美化”前途,就会长久处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位,就无法贯彻捍卫国家的意志。

几十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国家经济,靠洋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当然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外援,但国家的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战略产业,最缺的是什么?是精神,是志气。就是敢于跟跨国公司竞争的志气和勇气。发展战略产业,首先要做的是大力弘扬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今天,“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已经成为激励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工业发展道路,尤其应该提倡。要知道,原子弹的上马,是在1960年代初空前困难的时期、被赫鲁晓夫讥笑为“中国人三个人穿一条裤子,喝大锅清水汤”的时代。当年对是否上马还是下马有大争论,如果真的下马,那就前功尽弃。统一认识,咬着牙挺住不下马,才有今天的辉煌。

今天,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业界,继承了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载人宇宙飞船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取得了了不起的突破,20世纪末再创辉煌,为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国防事业带来了美好希望。这个成就的背后,有多少呕心沥血,多少不眠之夜,有多少默默无闻奉献国家的感人故事!王铁人说“国家要有民气,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这就是民族的骨气,这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这充分说明,自力更生、集体主义、自我牺牲、无私协作的两弹一星传统,在普遍崇尚物质利益的今天,照样是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法宝和宝贵的精神力量。这才是全球化的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工业赶超机制和发展方向。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科技界取得的许多成就,都是振奋民族自强精神的成果。我国的船舶工业,80年代就打进国际市场,现在占世界上份额,差不多占了20%。我们的程控交换机,原来基本被外国占领。90年展很快。巨大中华,接近国际水平,占领新增市场的大部分。

我们的汽车工业,这困难那困难,难道造汽车比造载人宇宙飞船还难?

最近15年来,我们的民用飞机产业是一部伤心史。了解内情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缺乏高科技的“比较优势”,否则我们的大型民用喷气飞机是怎么上天的?是用洋铁皮敲出来的?15年徘徊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行业内的部分人员,放弃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方针,缺乏自信心和自力更生的勇气,看不起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味依靠洋人的结果。国家不止一次作出决定支持上马,就是说自己干不了,非要拉一个外国人当拐棍。没有外国人就没有了主心骨。先拉新加坡合作,新加坡不干。后来又拉南韩,人家总统一换就黄了。最后看准了空客好。人家一转眼又把我们甩了。最后什么也没有干成,白白丧失了20年时间。20年,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损害了行业的信誉,成了扶不起来的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我们的加油机编队(轰6)飞过天安门,多少人欢呼雀跃。懂行的人们,却为此而叹息、悲伤!

新的世纪,我们会继续开放,能拿到的东西要拿,毫无疑问。但是我们的立足点,无论如何要总结20年的教训,要转向自力更生为主,要以我为主,自己先站起来。然后别人才尊敬你。自己站不起来,别人就永远把你看成矮子。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

在民族面临生存危机的转折关头,我们要弘扬正气,弘扬民族自尊自强,敢于斗争,勇攀高峰的气概,要用振兴民族产业、振兴战略产业的大义,加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是很有限的,奋起自强才是出路。

注释

[1]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1998年。

[2]冯飞:《“十五”产业政策要点: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国研网,2000年8月25日。

[3]赵英:《大国世纪》。关于超级产业:超级产业以国防产业为核心;需要巨大投入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产业组织高度集中,少数大企业居主导地位;上什么产业,非单一的市场经济利润导向,要考虑综合国力和综合利益,进行综合选择,需要政府决策;成为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的主要来源与体现;和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坎,是国家在世界大博弈中的战略工具。超级产业的国际合作也在迅速发展。“21世纪,全世界只有10个左右的国家有能力发展超级产业。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和印度。”(转引自杨帆《大国间的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产经新闻》2001.5

[4]王小强,1998。

[5]房宁,2001年。

[6]马宾,1996年。

[7]王小强,1998年。

[8]丁宁宁,1999年。

[9]科技部研究中心金履忠认为:关于我国技术开发的资金障碍的问题,普遍的情况是,自主开发所需费用比国外同等项目少得多。

蜂窝式移动电话设备,国外开发用8亿美元。我们共花了7000万,不到他的2%。

我国巨龙公司开发的04机(最早开发的程控交换机型),开发费用1000万元。国外同类设备开发费用1亿美元,我们是它的2%。

长3甲火箭。国防科工委宣布,开发费用只占国外的几十分之一。具体数字没有讲。

羊绒分梳机,我们自己开发的费用,是从意大利进口价格他的1/10(人民日报)。

国外汽车界说,开发一个车型要20亿美元。外国人用这个费用来吓唬我们。我们是自己吓唬自己。。

产业发展战略第5篇

【关键词】 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战略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主体的逐利性导致的短视行为。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主体,必须依靠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才能将这些产业变成现实,但企业“通常并没有打算要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进了这种利益至何种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因为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分配不平等原因存在“市场失灵”,加上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欠发育和市场分割的现状,企业、部门等发展主体极易产生一系列的短视行为。

2.“利益割据”。与企业一样,其他主体参与的目的也往往是满足其利益需要。既为利益,互相之间就难免有矛盾甚至冲突,所以相关各方利益割据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很严重。2009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进入相关各方的视野,尤其是新能源产业,被注入极大热情。许多地方政府加速出台发展规划,密集推出扶持政策。2009年12月,江西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0年2月,辽宁省提出《辽宁省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同年3月,山东省正式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的目标。同年4月,湖北省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技术领域目录”。虽然各种规划、政策相继出台,但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那样,“由于涉及多技术、多业务、多部门和多地区的分工协作,价值链分布交错而伸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的利益之争正悄然升温。

3.形式主义。一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貌似节能环保型,实则未必。一种产品是否做到节能环保,不仅要看它的使用过程,还要看它在制造过程,以及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技术本身;二是一些地区为了节能环保而节能环保,忽略了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如果像美国生态经济学家Herman Daly说的那样,人类活动要符合稳态经济模型,要取得繁荣,就必须使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流量最小化,生产能力应保持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以避免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一些落后产业的死灰复燃;三是某些地区、行业、部门等不顾自身实际大搞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果得不偿失。

4.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有限且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所以必须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其虹吸效应,把过多的资源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致使其他产业得不到有效的资源支撑,发展不良甚至萎缩。比如产业间的智力外流,即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盲目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靠拢、转移,或者盲目的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生搬硬套地发展自身产业,造成浪费。这其中当然有市场的原因,但也有政府的原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产业的智力外流不仅损害了智力流出产业的发展,最终也不利于智力流入产业的发展。

5.风险性较高。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产业成长初期,面临着技术、产权、市场、战略、政策等方面众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严重影响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二、解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国家和政府的科学调控。这里的科学调控是指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如立法、政策制定、产权划分等领域适当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既不能无端干涉参与者尤其是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也不能对参与者的短视行为置若罔闻,更不能“该管的地方不管,不该管的地方瞎管”。不仅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还要理顺政府、企业、产业、部门等相互间的利益关系,严防“利益割据”,使参与各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优势互补。

2.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确定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应当参考、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实践,摸清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发展经验和发展问题,同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发展实际,做到洋为中用。此外,还要研究怎样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怎么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社会事业的关系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的构成不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位置和权重也不同。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就来自这些“战略环节”,产业的优势同样源于该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抓住了这些“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但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其竞争优势。所以要研究清楚不同战略新兴产业各自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3.选好匹配战略。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与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其他行业比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地乱比,应根据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统筹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资源禀赋等实际条件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注意从整个产业链出发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切不可一哄而上。虽然竞争优势=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机会,但并非所有的机会都是机会,只有那些符合自身条件尤其是自身优势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还需引起注意的是,可得性、独占性是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某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主体而言可望而不可得,或者不具备一定程度的独占性,抑或较容易被别人替代、模仿,那么,这种产业就不是该发展主体的战略性产业。

4.协调不同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产业关联度大而且产业链长,如果孤军深入,则很容易被其他产业围猎,也容易导致本产业链价值缩水,难以为继。只有各相关产业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必需的产业环境;才有形成外部经济,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本;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技术、项目的传播扩散,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化分工协作,推进产业整体优化升级。

5.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提高制度安排、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等的前瞻性,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比如产权问题,就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矿藏开采中的资源严重浪费现象,是矿藏资源的价格被扭曲,没有真实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如承包权太短、资源产权不明确、政策时常变化、地租过低等,致使人们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开采。我国能源中使用的低效率,与我国长期对能源价格的高度控制密切相关。各地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或使用中的低效率,是水资源的定价过低,没有反映其真实稀缺程度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把相关的责权界定清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可行之路和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大力支持发展,就一定能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战略第6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 金融支持 建议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9月8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在充分考虑当前新兴产业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产业发展基础上,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规划为当前阶段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的过程是一个包括金融支持、资源支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等多方面支持因素综合性系统过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核心支持作用。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因此,基于金融发展思路来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将成为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繁荣程度的关键因素。

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技术含量带来高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高投入和高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产业规模、商业运作、市场培育等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风险。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成长阶段。虽然产业创新的速度比较快,但很多领域的技术不够成熟,尤其是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及原创技术仍不能完全掌握。如果不能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核心,便不能占领产业制高点,无法引领产业发展方向,而现有技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必将被其他技术所替代。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必须要经受市场检验,只有被市场证明是符合科技发展方向、具有市场化潜力的创新才是有效的,这一过程充满了残酷的竞争。

2、投资风险。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国内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投入与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使投资收益很难覆盖投资风险。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导致一种技术被其他技术所替代,其巨额投入将可能形成巨额风险。

3、市场风险。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因此在产业形成初期会出现典型的投资“蜂聚效应”。而限于成长周期、配套设施、消费习惯等因素,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不考虑当地产业、人才、技术等基础条件时,盲目争投资和拉项目,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现象。

二、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市场导入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技术和资本从投入到产出,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对一直强调风险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不太愿意介入的。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且主要由大型机构主导,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直接融资和规模比较小;目前商业银行注重抵押物价值、担保公司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等融资障碍仍然存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难度;风险投资有效退出和运营的机制和渠道不够通畅。

(二)金融创新不够,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仍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与其他贷款按同样标准考核,而前者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其发展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一是股权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商业银行在股权投资领域受到多重限制,投资渠道狭窄,在新兴产业股权融资咨询等投行财务顾问业务的经验也相对匮乏,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投行业务的协调效应尚未形成。二是评级授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现有评级和授信体系重点考核企业历史经营指标,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历史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有限,这就将其阻挡在商业银行准入门槛之外。

(三)金融环境不成熟,配套政策尚需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目前在金融领域并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制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导致各家商业银行无法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定投向和额度,只能在现有监管框架内“相机行事”,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另外,政府也缺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类经济刺激措施,如各种形式的补贴、价格优惠、税收减免、贴息或低息贷款、风险补偿等。

三、政策建议

(一)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加大信贷力度

由于传统产业多年以来的重要地位,使得银行业的产品和业务设计相对呆板,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所引发的金融需求,银行业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其需求。金融行业应该加快金融创新,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能力,积极推进产业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担保;不断创新金融避险产品,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和汇率风险。

创新多种方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本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高,融资需求巨大,短期内回报利润低,造成其负债率普遍较高,限制了其债务融资能力,股权融资成为其成长阶段主要的融资渠道。可以采取信托+理财的方式,由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委托信托公司对企业进行投资;也可以由商业银行创设股份投资公司,直接对企业投资并持有股权;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商业行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

(二)政府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在现有的政策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激励作用。启动贴息或低息贷款、设立专项资金、对风险投资机构给予税收补贴等方式,充分放大政府资金和收税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包括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在内的多渠道资金支持。

(三)优化金融环境

一是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会计、法律、资产评估、咨询等金融辅助行业的发展。二是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引导政府财政、担保公司和其它金融机构,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建立商业银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企业之间的良好协作机制。政府要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使得处于成熟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企业更易获得市场性信贷支持。此外,构建商业银行与载体企业之间良好的协作机制,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与载体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载体企业获得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原则下的信贷支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发挥金融支撑作用,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对湘潭市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调查.武汉金融,2011(11)

产业发展战略第7篇

关键词: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7日

一、引言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汽车、钢铁、纺织、化工、建材是湖北传统支柱产业,其支柱作用不强,而且支柱产业分散。湖北的支柱产业群仍然是以劳动密集、资本密集为主的传统结构,技术含量还比较低。所以,要发展湖北的支柱产业需做一些战略上的规划。

二、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转换

发展湖北支柱产业在战略上必须进行“4个转换”,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强调素质、市场、整合、创新。

(一)从数量扩张向素质提高转换。在发展方向上,要从数量扩张向素质提高转换。湖北支柱产业几十年来走的是一条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道路,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目前也面临着由低到高的转变。从1981年到1996年,湖北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钢铁、机电、纺织、化工等行业部分产品生产能力得到了成倍提高,但在生产技术水平、物质消耗水平、劳动生产率、产品品种和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明显差距。当前和今后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追求数量扩张,应转变工业增长方式,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提高产业素质和提高质量为主。具体的,应做好四个转换:比例调整向结构升级转换、分散粗放结构向精益聚约结构转换、劳动密集战略向技术密集战略转换、条块分割结构向整体关联结构转换。

(二)从多头发展向产业整合转换。在发展范围上,湖北支柱产业要从多头发展向产业整合转换,突出刚性。湖北省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刚性战略,抓住支柱产业按照从产品到企业、从企业到产业的思路,集中人财物,优势倾斜,规模发展。湖北省应走产业整合的发展道路,加大力度推进企业间以兼并收购为手段,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结构重组,进一步做好强强联合、资产重组工作,优化企业结构,逐步培植一批分别以武钢、东汽、美尔雅、双环、健民及红桃K、邮科院等为核心的航空母舰型企业,首先鼎足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在国内500强中的比例,最终冲向世界,争取有一、二家企业跨入世界500强。

(三)由行政手段向市场机制转换。在发展方式上,湖北支柱产业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机制转换。针对湖北实际情况,在由行政手段向市场机制转换过程中,开始阶段要注意市场导向和政府导向相结合。从改革方向来看,产业结构的变迁和调整最终将依据市场,但在目前中国国情和湖北省情来看,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因为在新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形成以前,在国有制度和市场体制没有充分融合或者说没有找到真正切合的有效形式之前,政府行为仍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种种先天痼疾及竞争劣势决定其自身进行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的动力不够强劲,因而需要政府决定产权结构,提供制度创新空间,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不适或停滞的经济结构的效率负责,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仍然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但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政府的职能定位就在于界定保护产权、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秩序,并针对市场失效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最终让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

(四)在发展动力上,由投资驱动向技术创新转换。在发展动力上,湖北支柱产业要由投资驱动向技术创新转换。要实现湖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观念,在发展动力上,由投资驱动转向技术创新,从根本上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业经济效率和效益。实施湖北产业技术创新计划包括:(1)建立湖北省技术创新调控体系;(2)成立湖北省产业竞争力委员会;(3)实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4)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湖北支柱产业的空间布局战略

湖北支柱产业已形成“5线7区”的空间布局,对湖北经济的支撑作用呈网链结构发展。

(一)传统支柱产业的“5线”布局。汽车、钢铁、纺织、化工、建材已各自连点成线,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5条工业走廊(5线):

汽车工业走廊――以武汉、孝感、襄樊、十堰为基地的“武十”线;

化学工业走廊――以武汉、荆门(石化)、宜昌为基地的“武宜”线;

钢铁工业走廊――以武汉、鄂州、黄石为基地的“武黄”线;

服装工业走廊――以武汉、鄂州、黄石为基地的“武黄”线;

建材工业走廊――以黄石、宜昌为基地的沿江线。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7区”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随着武汉东湖、襄樊两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宜昌琥亭、荆州玉桥、黄石磁湖、鄂州葛店及孝感五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7区)的发展,初步构筑了全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区带结合,以区促带,区带互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带布局与传统支柱产业的市线布局相叠加,构成了一个遍布全省的“5线7区”的支柱产业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渗透,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将有力拉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发展,两种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四、湖北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湖北支柱产业的技术发展应遵循两大战略:一是高新技术的产业规模战略;二是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前者力图通过全省高新技术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聚约发展,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后者则强调传统产业的产品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以不断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湖北支柱产业技术结构升级。

实现两大战略的重点和举措,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四个方面。

(一)电子信息产业。集成发展的基地战略是,以重点项目、重点工业为支撑,实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化标志性工程,使标志性工程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领先、牌子过硬、出效益、上规模的典范。它体现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六个基地:通信基地、软件基地、汽车电子基地、石英晶体基地、金卡基地、激光产业基地。

应用开发的信息工程战略是,以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发展。为此,应加快加强以下基础设施建设:武汉信息港;三金工程;汽车电子;CAD/CAM/CIMS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商用机具、金融机具、智能卡、读卡机;有线电视;智能化消防报警系统、智能楼宇综合控制管理;软件,包括通信软件、教学软件、3S软件、财务软件、行业专用软件等。其中,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是三个重点。

(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湖北生物技术产业,要以生物技术医药产业为重点,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同时辅以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为此,可实施聚约发展的中心战略,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商合建四大中心:新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中药发展中心、农药研究中心、氨基酸研究中心。

(三)新材料产业。新材料开发的行业导向战略是汽车、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湖北的重要产业。新材料开发应以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特种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为主导发展方向,重点开发生产汽车用新材料、光通信化学材料、电力材料、特种陶瓷、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

新材料开发的基地战略是,根据单位优势,可以尝试建立以下四个新材料技术的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的基地:依托武汉工业大学的复合材料中试基地、依托武汉工业大学的陶瓷材料中试基地、依托武汉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依托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省化学研究所的光通信材料中试基地。

(四)机电一体化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的行业重点战略是,围绕“汽车国产化工程”,狠抓“汽车配套工程”,完善“汽车工业走廊”的建设;从系统开发和能力重组入手,发展机床工具业,优先发展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加强CAD/CAM/CAE/CAPP/CIMS等先进制造技术在机床工具业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加快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步伐,重点发展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专用机床、数控液压机、数控弯曲机等技术含量高、进口量大的机种,提高国产化率,同时尽快完善售前售后服务;轻工机械、农用机械应以开拓新产品和细化产品,扩大品种的服务面为重点,以灵活、机动的方式抢占需求多样化的专业市场;动力机械行业应以生产配套产品为重点突破口,实现产品的系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要积极培育承接“交钥匙工程”的能力,并保障其使用的安全性能,从而全面提高行业的技术及装备水平,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交通运输业应以高起点的高技术化、高智能化建设为发展目标,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能和安全性能;激光行业应以扩大应用范围为核心,开发大、中、小各型、经济型、普及型、专用型等多种类激光机械系列产品,提高机械工业的精加工水平,扩大激光高新技术产品的社会普及程度;仪器仪表业应以结构调整和总量控制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品国产化,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格局为目标,抓住有利时机,加强促销力度,巩固、开拓并扩大内、外销市场。

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的组织战略是,成立“行业联盟”,建立“质量监控中心”:成立汽车及其配套行业联盟及售前售后服务质量监控中心;成立机床工具行业联盟及其质量监控中心;成立动力机械行业联盟及其质量监控中心;成立轻工、农用机械行业联盟及其质量监控中心;成立激光机械行业联盟及其质量监控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治河.“入世”对湖北支柱产业的影响[J].大众企业管理,2000.6.

[2]熊维明.21世纪湖北支柱产业如何发展[J].咨询与决策,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