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县域经济模式(合集7篇)

时间:2024-03-22 14:45:42
县域经济模式

县域经济模式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百强县;发展模式

一、前言

县域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1]。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的地区差异孕育了多样的县域经济。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一议题,一些学者从空间地域的角度出发,以一定的行政区(多为省)为单位,将我国县域发展模式划分为江苏模式、浙江模式、广东模式、山东模式等[2],这种分类方法优点在于定位准确,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缺点在于分类结果过于庞杂,每个省都可以称为一种“模式”,并且区域尺度未能统一,除了以省为单位外,还有以县为单位的分类方法,如“昆山之路”、“江阴板块”、“张家港精神”等,给归纳工作造成不便。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以各区域的战略目标为标准来划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如“城乡统筹模式”、“区域统筹模式”、“民生幸福模式”等[3-4]。这种分类方法突出了县域发展的特点和路径,但由于各县域单元发展阶段、问题和战略目标各有不同,因而也往往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区域环境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随着人类对环境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水、土、矿产、林木等自然资源已不再是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气候、生态等宏观自然环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工降雨”等手段解决,在此背景下,区位条件逐渐成为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自然要素。人文环境方面,产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基本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地位;市场是产业经济的必要补充,区域内外各产业通过市场竞争与合作而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衰落和转型。综上,我们认为,区位、产业、市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性要素。总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出发,找寻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才能尽可能地对不同发展路径进行概括,同时便于条件相似地区找出不足,获得启示。

另外,百强县是我国两千余个县域单元的“佼佼者”,代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探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必然不能忽视对于百强县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先进带后进”的示范效应,本文以百强县为例,对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总结,以便更加清楚地认识县域单元的发展脉络。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提炼和加工,得出我国百强县的主要发展模式如下:

二、百强县的主要发展模式

1、区位依托型

①城乡互动模式

城乡互动模式在百强县中较为常见,具有这种模式特征的县域往往分布在我国主要城市周边或在交通上能与大城市便利往来的地方,比如浙江嘉善县、湖南长沙县、江西南昌县等,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作城郊型。总体而言,采用此模式的百强县正是分享了大城市的各种资源(如资金、市场、劳动力等),才得以快速发展。但城乡互动型模式不是一种简单的“习得”模式,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资源存量使县域单元无法效仿大城市的传统扩张模式,而通过城乡互动、分工协作则成为了这种模式的主要特色和最大优势。主要做法是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以服务城市,建立配套性、辅产业以支撑城市主导产业,并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如紧邻上海、背倚苏杭的嘉善县实施“融入上海、创新发展、统筹提升、生态立县、民生优先”的五大战略。农业方面,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工业方面,从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利用紧邻上海的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生产业,提升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通过以上措施,嘉善创造了独特的“13579”现象:10%的嘉善人到上海工作生活,30%以上的工业品为上海企业配套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5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大市场,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外资和县外内资受上海影响进入嘉善。可见城乡互动型模式对县域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②开放带动模式

开放带动模式是借助对外交往便利的优势,以区域外的市场为导向,通过经济要素的内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外向性,这种外向性起初由经济活动引起,而后渗透到区域和人们的社会活动中。采用这种模式的百强县主要通过对外开放,从外界引进资金、技术,内部则提供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与生产配套的设施设备。如张家港在1992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内河型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区,为国内外工商企业营造最有利的软硬投资环境,努力使张家港保税区发展成为我国对外经济的重要连结点。同时,创办了全国县级市首个部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境外投资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县市第一,实现了经济发展由内向外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张家港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的一切资源,与自身的优势要素相结合,实现县域的高速甚至是跨越式发展,不足是增加了县域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若不注意吸收和同化,在经济动荡的时期,很有可能陷入发展的困境。

县域发展是否采用开放带动模式与其所处的区位息息相关,经过统计后发现,采用该模式的百强县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占到了83%,而在东部地区中,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更是占到了92%,例如大部分位于浙江、江苏等地的百强县,其发展模式都具非常明显的开放型特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东部地区百强县数量占绝对优势,使得二次统计所得的结果仍然偏向于东部,但更重要的是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交往的窗口,享受优厚的国家政策,又背靠大海,对外交往频繁,经济的外向性很强,另外人们的思想较为包容和开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由此看来,采用这种模式的百强县在空间地域上的“扎堆”现象不仅仅是偶然,而是与其区位条件紧密相关。

2、产业依托型

①资源依托模式

资源依托模式主要依靠对本地富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争议很大,其优点在于可以将自然资源与经济收益“正比兑换”,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缺点在于对某些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很容易使县域经济陷入“路径依赖”的困境,一旦资源供应出现问题,将对县域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是一种较为被动的发展模式。此外,若不重视资源的保护,还会次生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尽管如此,这种模式在我国百强县发展的初期并不鲜见,是我国部分县域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资源依托型模式多见于能源、矿产较为富集的地区。河北的迁安市、武安市,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等均大体属于这种模式。

资源依托模式的出现适应了县域发展“脱贫致富”的诉求,在区域发展的初期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环境的制约性会不断强化,县域经济也会逐渐失去活力。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资源依托型模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型模式,而应该成为县域经济在特定发展阶段的一种过渡型模式。

②主导产业模式

主导产业模式是以当地特种资源为开发主体,进行系列加工开发,或以一两款“拳头产品”为驱动,辅以必备的配套设施,形成产业优势,并以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轴线[5]。主导产业模式与资源依托模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都以当地资源为经济运作的基础,不同的是前者依靠的是资源的质量竞争力,而后者依靠的是资源的数量竞争力,因而前者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要远弱于后者。由于主导产业型模式还存在一个优势资源筛选和确定的过程,所以在发展的主动性方面也要大大强于资源依托模式。

选择这一模式的物质前提是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有些地区可能具有多种优势资源,此时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清和把握这些资源优势,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以浙江绍兴为例,它既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古城,又是纺织业发达的经济强市,尽管绍兴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相对而言,轻纺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因此被确定为绍兴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以纺织业为首的传统产业已经成为了绍兴赖以生存的基础,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绍兴稳固了纺织大市的地位,并形成了从化纤原料到纺织机械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的规模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市场依托型

①技术依托模式

技术依托模式是以推广、发展、应用新科技为主轴,立足于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增强发展能量,形成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动力。总体而言,具有技术创新型模式特点的百强县多集中于经济活跃的地区和人才智力高地,这与开放带动模式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不同的是开放带动模式重点在于“引进来”和“走出去”,借助外部力量来发展自己,而技术依托型模式则强调产品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着力于新科技的应用开发,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如昆山早在1998年7月就已开始实施的技术创新启动工程,昆山以园区为龙头、技术为支撑,经过多年的努力,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留学生创业园、高科技工业园、中科集团昆山产业基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昆山正逐步建造起“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的基地和摇篮。

②企业集群模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和理查德・纳尔逊分别指出,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间,还存在着“组织间协调”或“中间性体制”,也就是一些组织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6]。企业集聚型模式可以这样理解:以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主体,通过开放市场的作用,在区域内配置各种资源,串联各种经济活动,以企业集群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众多企业集聚发展在全国百强县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育的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常见,其中以中小企业的集聚居多。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在110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聚着14000多家中小企业,形成了服装、针织、印刷、饰品、拉链、毛纺、玩具、钥匙胚等优势企业集群,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居于前列。拥有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饰品、袜业、拉链等占国内市场份额30%-65%,一批产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内的“单打冠军”[6]。正是由于这些中小企业,使得义乌能够在县域经济十强榜中常年拥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企业集群的存在,才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三、结论与讨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推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8],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总结其基本发展模式,对于实现我国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位、产业和市场是影响区域经济的三大关键性要素,以百强县为例,总结其主要发展模式为区位依托型(包括城乡互动模式和开放带动模式)、产业依托型(包括资源依托模式和主导产业模式)以及市场依托型(包括技术依托模式和企业集群模式)。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各具特色,无法穷尽所有。同时,对于许多县域单元而言,其发展路径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模式结合之后的复合型模式。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百强县发展模式这一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殿廷,杨欢,郭来喜,等.县域经济的转型与跨越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聂磊.细说百强县[J].招商周刊,2006(21).

[3]刘福刚.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4]宋效中,贾谋,骆宏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J].河北学刊,2010(03).

[5]双传学.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J].经济纵横,2006(12).

[6]李秦阳.我国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J].特区经济,2005(08).

县域经济模式第2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全国各地县域经济改革试点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也日益成为探讨热点。本文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了国内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相近规模典型县市的发展历程,对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丰城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县域经济模式 内生性发展 创新

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近年来,丰城市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呈现,基本形成了一园二区六基地的新兴产业格局,丰城也因此一举步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但其排名仅位列97位,各项经济指标与其它的百强县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丰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远落后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同时,丰城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625元,而全国百强县平均值为64070元,丰城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7.5%。由此可见,丰城与发达地区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更好地学习典型县市的良好经验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典型县市发展经验分析

(一)丰城与规模相当城市的比较分析

笔者特意选取了七年前与丰城经济规模相当,五年之后GDP翻番(且GDP达500亿以上)的四个县级城市进行比较,并且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县域经济模式下不同省份的县市。四个参照县域城市研究的时间跨度统一为2004年至2009年或2010年,起始年份的GDP都集中在230-250亿元的区间,至2009年(或2010年)时GDP都达到500亿元(及以上)。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丰城市的现状与四个县市2004年的状况颇为相似。丰城的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它几个县域,甚至是个别县市的两倍或三倍;第三产业比重均比其它县市较低;丰城目前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其它县市当年的水平;且丰城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远远大于其它县市的当年水平。

(二)以乡镇企业为特征的苏南模式——丹阳市的发展经验

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是以混合型经济为主体,以规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支撑,以鲜明特色和优势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和主体;二是以乡镇经济为主导,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三是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在经营方式上高度参与市场竞争;五是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储东涛,2010)。

江苏省丹阳市是苏南模式中的典型县域城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丹阳产业特色鲜明,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铝箔、钻头、人造板制造基地。

(三)以开放型经济为特征的广东模式——增城市的发展经验

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其独具特色的模式,数量少,但总体实力雄厚,特点是“三资企业+专业集镇+外贸出口”,是以集体经济转制形成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通过“三资企业”、依托外源型经济发展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广东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借助地理优势和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并大力推进两头在外的专业化生产方式。其典型特征突出表现在:一是专业镇成为县域经济的生力军;二是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罗必良,2008)。

广东省增城市属于广东开放型经济的典型县市,其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市区东部。增城市与丰城市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即同属于省会城市的卫星城市。增城市坚决打好“广州牌”,融入珠三角,积极探索都市圈卫星城的科学发展模式。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定位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集聚区、中部定位为优化开发的生活安居与文化产业区、北部定位为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型农业和生态旅游休闲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

(四)以民营经济为特征的浙江模式——余姚市的发展经验

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始终把握市场需求,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浙江通过专业化的民营经济、市场经济和块状经济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民营经济得到高度的发展。二是建立了发达的专业市场和遍布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三是区域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浙江省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境西北部,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王国、模具之乡”之称。

(五)以产业化发展为特征的山东模式——胶南市的发展经验

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毗邻日韩的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其突出特征在于:一是加速培育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区集中。三是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乐菲菲等,2011)。

山东省胶南市是国家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2003年胶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破县域经济发展框架模式,融入大青岛、建设新胶南的目标,主动承接大青岛的辐射带动。

(六)典型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启示

1.转变思想观念与所有制结构。凡是发展比较成功的县域,其管理者的观念转变和体制转变都是比较明显和突出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不去包揽经济活动的一切内容,经济活动的活力不在政府,而在于这个县域范围内,是不是有无数的经营主体、无数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

2.积极推动县域“三化”建设。发达县(市)的发展经验表明,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有效途径,而其中的核心是工业化。

3.借助招商引资和地方民营企业发展县域经济。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大都是通过同县域内外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了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4.依靠区域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百强县(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较为迅猛。这些县域的产业基本形成“1+N”或“2+N”的布局,特色经济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程度都较高(张茹,2005)。

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色,既发挥了原有产业的优势,也沿续了原有的体制优势,更加上了各地特色定位和专业集群发展。丰城的现状与各发达地区2003年左右的情况相似,不仅需要学习先行者们的良好做法和经验,更是要区别于其它地区定位而进行特色发展,实行赶超战略,实现弯道超越。

丰城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模式,既要经济快速稳步提升,也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以市场为基础,也要以政府为主导,既要快速发展,也要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丰城的发展模式: “政府引导+特色经济+内生发展”,依靠政府引导下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引导,以招商引资的外地企业与本土特色的乡土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与周边城市(如南昌)错位竞争的特色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发展道路(宋效中等,2010)。

县域经济要实现弯道超越,就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走内生性发展道路。内生性发展道路就是立足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经济学中的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的内生动力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加快发展从而走向繁荣富强,决定性的因素是内生动力。内生性发展道路具有自主性、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异军突起,发展强劲和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丰城市统计局.2009,2010年丰城统计年鉴

2.储东涛.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罗必良.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乐菲菲,朱孔来,马宗国.山东县域经济的八种典型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1(7)

5.张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江苏省个案[J].改革,2005(9)

县域经济模式第3篇

我国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0.54%,平均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5.3%。我国的贫困县截止2012年总共有592个,大多都分布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总体来看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县级单位和贫困县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严重影响着我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南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整体特别慢,很多县级单位的发展都是在资源储量探查清楚的情况下因为资源而得到发展的。中国的行政体制里面县级处于倒数第二位,在国家和政府进行资源分配之时往往得不到最有利的发展资源,这是发展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第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大部分发展中地区的经济模式比较传统,还要依靠农业的发展来带动。并且当地的农业也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农业要发展需要劳动力,但是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涌进,使得很多地区都变成了荒地。第三是缺乏人才的问题,任何一个地方要得到发展必须依靠大量人才,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储备。许多县级高素质人才都涌入了市级或者发展较快的行政单位,留下的人才由于受教育年限太低,普遍素质不高。第四是财政问题,县域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发展,县级政府为了得到有效资金往往租赁土地给投资者,大批财政都放在搞面子工程上面,没有形成有秩序,制度明确的财政管理模式。第五是县级政府责任和权利不对等。政府部门对一些发展困难的产业都不想管,导致最后的发展更加困难。

二、政府经济管理模式

(一)政府主管

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是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四个基本职能,即计划、基本建设、领导行业经济、经济监督。政府主管的基本模式会经常给予人们一些错觉,很多都认为政府可以对其所属的企业加以管理并影响企业的生产环节和经营环节。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体制,传统上认为的政府控制并影响所属企业的情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财政机关不再把企业置于直接管理之下,并不等于完全放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引导、制约。

(二)政府主为

县级政府是否获得了较高的业绩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晰地了解。很多县级政府为了提升政府业绩,把县级所能包括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等能够明显提升业绩的领域都想抓起来,政府就直接参与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管理,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经营人。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改革"审批经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等是当代社会对政府主为的主要要求。

(三)政府无为

很多人把县域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归因于政府对经济的第一主管身份的限制,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政府要做好自己的职责,管理好国家机器,而不是致力于经济发展。很多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好大多是由于政府对经济过多干涉,企业不能形成自己的运营体系和管理模式,过分依赖政府和国家。所以,政府在特定时候最好能做到无为而治。

(四)政府监督

政府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主管事物负责相应事项的全过程依法监视、督促和管理。政府监督不是单指政府或政府部门出面进行检查、管理的具体做法、具体的操作。当今,政府监督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概念。在我国,政府监督往往与行业自律等多方面同时并举。即政府监督的方式、方法,往往与其它管理方法、办法共同提出,相互补充。有人把政府的职责范围划定在了对县域经济发展国政的监督上,认为政府不能对县域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监督才是政府引导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的道路,以防县域经济发展脱离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相应的问题,要采取积极的手段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这就是政府对咸鱼酱及发展的贡献,即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总而言之,政府要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产业体制、企业机制进行创新,不断吸收先进的产业理念,学习完善的经济发展理论思想,把县域经济的发展放在正常的市场运作之上。政府对县域经济进行管理的主管、主为、无为、监督等几大类现存的模式,是我国计划经济走上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过程,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要在政府的主导情况之上进行严格的监督,不能为发展而发展,要有远瞻性,能够保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三、政府主导的县域经济

我国的个别县基层党建中,探索出在自然村建立新型党群理事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了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的大提升。“乡镇党委、政府管不到,村‘两委’管不了,村组无人管”,是目前部分农村社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个难题,打通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基层建立新型党群理事会。以前我国县区的理事会功能单一,组织分散,久而久之就导致名存实亡。新型党群理事会和传统的理事会不同,它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由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民主产生。成员5-11名,每届任期3年,可连任,“有经费,有制度,有生命力。”我国县域经济要发展主要存在四个方向:首先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产业,这是可以打造和建设的,根据县域特色创造自身的特色产业;其次要加快培育资本市场;再次要把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争取做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把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放在最主要的立场。经济发展初期,个人或家庭是一盘散沙,缺少资金和理念,很难建设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县域经济之间的相互竞争,上级的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促使各级政府注重经济发展,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办企业搞基建,大干快上地发展经济,从而跨越经济起飞阶段。但是发展之后的县域经济就会出现规模大而质量差以及内涵不足等问题,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政府主导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较为突出的。就如同强度不足的飞机一样,要腾飞而没有后劲,不散架才怪。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经济发展离不开竞争力,政府过多参与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须要避免的问题。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在发展县域经济之时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不会太多关注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方面的问题,更不会去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积累和技术革新。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推手,需要筹措大量资金。政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税费收入。税费收入不足之时就会卖地,进而促使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支柱。政府卖地的价格越高,资金实力就越强,这就会在客观上形成不断推高房价的恶性循环链条。也造成政府权力和利益的集中,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四、结束语

县域经济模式第4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主导模式 环境保护 探讨

一、县域经济模式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县域经济模式的课题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由于个人的视角不同,概括出了许多种经济模式。我认为从主导产业方面,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类模式,主要根据自身县域的第一产业优势,并在此基础之上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如提出的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等。

2、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类模式,主要发挥工业产业的主导作用,并依托工业产业的强大支柱力量,带动县域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如提出引起广泛关注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台州模式”等都属于此类。

3、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类模式主要突出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批发市场模式、旅游产业模式等。

二、博湖县概况

博湖县辖5乡2镇,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3.2%,全县耕地面积28.9万亩。博湖县2011年,总人口6105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1733人,主要由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构成。2011年生产总值为14.8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45.2:20.2:34.6。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累计61307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收入5304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260万元。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博湖县经济薄弱,经济结构中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第二产业相当薄弱,且全县的财政收入主要靠上级的财政补助。

三、各种经济模式分析

(一)、第一产业主导模式分析

笔者认为,如果要把第一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模式进行发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

1、在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降低种植成本或提高亩产量,从而达到农产品利润最大化。如进行规模化种植、提高种植技术等。

2、在农产品亩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如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等。

3、在农产品产量和价格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博湖县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芦苇四大类。

种植业:主要包括粮草经三种,比例为1:0.2:3.8,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水稻等,基本上能够满足本地的需要。饲草主要为苜蓿,也是基本满足本地需要。经济作物比重较大,主要有工业番茄、棉花、辣椒、甜菜、打瓜、茴香、啤酒花等,除工业番茄、辣椒、甜菜因有加工企业收购而销售较畅通外,大部分农产品都由外地商贩收购,行情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销售渠道很不稳定,农民买难卖难现象时有出现,农牧民增收受到影响,多数农产品生产处于传统的生产阶段,仍以出售原料为主。目前,博湖县农业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包括工业番茄加工企业8家和辣椒加工企业6家。而这些企业中,只有中粮屯河博湖分公司一家企业实现产值过亿元,且其收购的番茄原料约占番茄原料总数的70%,其他企业规模普遍小,竞争实力不强。番茄加工企业主要产品为番茄酱,主要出口国外。近年来,由于番茄酱销售行情受西方行情的影响,国际价格下挫;同时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工资、生产资料及销售成本逐年上涨,导致企业利润空间日益萎缩,使企业面临绝境。加工企业的困境直接导致了番茄的收购价格偏低,挫伤了农民种植番茄的积极性。据统计,2012年博湖县番茄种植面积减少了47%。

博湖县畜牧业:2011年出栏27.54万头,其中生猪出栏18万头。主要有牛、马、驴、骆驼、猪、羊6种。除了博湖县博宁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生猪生产能达到一定规模外,其他基本都是小型个体户饲养。现在目前博宁公司的产品主要为生猪,主要采取活体出售的方式,附加值较低。

博湖县渔业:有赤鲈、鲤鱼、池沼公鱼等32个鱼类品种,其中池沼公鱼、赤鲈、草鱼等十个水产品种和大湖区150万亩水域分别通过国家有机鱼产品和产地认证。年捕捞量在 9000吨左右。除博湖县蓝翔水产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公鱼系列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主要出口日本市场外,其他品种鱼类主要在疆内市场上进行活体销售。

博湖县芦苇:苇区总面积 59.33万亩,年产量21万吨。目前主要提供给落户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造纸原料。

通过以上实际情况的分析,目前博湖县的种植业业发展基本进入一个困境。要想实现种植业的利润最大化,目前只有两个方法。一是大面积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比如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甚至有机农业。目前存在的难度主要是首先要打破现有的种植格局,这对于政府的指导、农户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技术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另外要想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国家标准较高、申请准入手续繁杂、费用高,实际操作较困难。二是引进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企业,比如引进大型番茄红素、辣椒红素加工企业。目前博湖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上都是番茄酱加工,属于初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目前的困难主要是想要引进大型高附加值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压力较大。

博湖县的畜牧业属于提供初级农产品阶段,要想增加附加值,只能依托最大的生猪产品,进一步引进生猪加工企业,不过由于其生猪产品无法达到绿色或者有机产品级别,所以只能是简单的肉类屠宰分割或进一步腌制、罐装等加工企业。

博湖县渔业也同畜牧业相类似,需要引进除池沼公鱼外的其他有机鱼的加工企业。如简单的冷藏真空包装等处理,扩大其销售市场范围,做出品牌,提升档次。

(二)第二产业主导模式分析

第二产业主导模式,大致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4类。要把第二产业作为主导模式首先必须要引进工业企业,而企业投资入驻首先就要考虑工业企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或电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等几个方面。

博湖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湖盐、芒硝、泥炭、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等资源。其中石油、天然气、湖盐、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正在开采。目前博湖县生态环境的保护压力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都河流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向博斯腾湖的排泄量逐年加大。2009年,博斯腾湖水质总体为Ⅳ类,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为Ⅳ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为Ⅲ类,总磷、氨氮为Ⅱ类,其他指标均为Ⅰ类。开都河水质为Ⅲ类,属轻度污染。所以环境污染严重的采矿业企业属于禁止引进范畴。博湖县人口少,也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适合引进。博湖县地处南疆北部,交通问题也决定了制造业企业缺乏区位主导因素而难以引进。对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类企业,因南疆多数地区都具有缺水、多戈壁荒漠、日照时长等特点,所以光能发电企业适合入驻,如现在已入驻的中船重工、大唐集团等。

(三)第三产业主导模式分析

第三产业即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各业,主要是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即服务业,我国大体分为15类。我认为,要想大力发展服务业,首先必须具有大量的服务对象,即人口数量要大。博湖县县域人口只有6万多人,2011年接待游客76.3万人次。由此可见,博湖县要想大力发展服务业,只靠少量的县域人口是不行的,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博湖县旅游发展情况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有“三节三会”作为支撑,但游客人员构成还是以疆内人员为主,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还是宣传力度、品牌打造上都与国内其他成熟的旅游城市相差甚远。且起步较晚,2011年博斯腾湖才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沿湖白鹭洲、阿洪口、莲花湖、大河口等十几个旅游景点中只有大河口景点这几年开发得初具规模。且博湖县与旅游相关的其他行业发展也比较滞后,如住宿、交通、餐饮、超市、旅游商品生产等一系列行业也仅仅满足现有的接待人数,如果想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模式发展,将来的路还很长。

四、结束语

本文未作出博湖县应采取哪种主导县域经济模式的论断,只是根据博湖县的实际状况对各种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讨其相应的发展方向。(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

县域经济模式第5篇

关键词:中部山区县;绿色发展;优化结构;产业升级;县域经济;模式借鉴

县域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单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县域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国家才能真正实现治理目标。县域经济GDP占全国GDP的比例接近50%,人口比例超过80%,且人口绝大多数由农民组成,农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廖建辉等,2012)[1]。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表明[3],虽然2015年县域经济GDP占全国的比重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中部地区样本县(市)经济增速最快,成功实现对西部地区的超越。同时,中部地区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速都明显超过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县(市)的增速。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工业化程度依然不高(东部发达县市外除外),而且又面临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的局面;如何实现县域经济持续有力增长的同时,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成为各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西峡县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山区县,既没有东部沿海地区(如江、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没有西部地区(如、青海)国家优惠政策的大力倾斜,但是却能比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较早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这得益于它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均植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使环境保护贯穿于整个产业体系。在农业上,发展猕猴桃、香菇种植等绿色农业,减少了对化肥农药使用较多的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实现了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从而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在工业上,能够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到低排放、高性能。此外,经济的发展能为当地发展高效的农业提供支持,同时工业发展又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使劳动力生活不再高强度地依靠农业(土地);而且政府也有财力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在第三产业上,主要是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是在工业发展有了财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并没有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放弃工业的主导地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如餐饮、住宿等)的兴起,不仅帮助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因此,本文认为西峡县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一、西峡县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

西峡县地处丹江口水库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的核心区,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在西峡县内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1%。由于西峡县地理位置特殊,为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开展,党中央、国务院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进行决策部署,同时也对西峡县开展环境保护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其中包括工程建设、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移民外迁安置、产业结构调整等众多问题,工程浩大复杂[4]。国家对丹江口库区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西峡县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对西峡县而言,既要完成国家交付的环保任务,又要实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快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是全县的唯一出路。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全县从上到下格外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放在绿色发展上,既融资又融智,全方位支持环保工作的开展。从产业及企业层面讲,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时期等方面的差异,学术界对于环境管制与产业(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综合他们的学术成果来看,环境管制对产业(企业)竞争力既可能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即通常所谓的积极派、消极派和综合派。虽然学者们对此各执己见,但却普遍认为在产业(企业)的起步阶段,环境管制的强度不宜过大。因为发展初期的企业抗压能力相对较弱,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还不显著,此时高强度的环境管制会占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反而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站住脚,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经济逐渐凸显出来,环境管制强度也可以相应地提升,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先动优势”和“创新补偿”,从而实现“双赢”。从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环境政策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承载能力。西峡县虽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承担的环境保护任务较重,但是国家也给予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生态补偿、移民外迁安置等。此外为了促使水源地格外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河南省从2004年起就明确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且区内所有的排放污水建设项目审批必须向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在这种情况下,西峡县也极其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把确保入库水质稳定达标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并制定了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4]。西峡县正是抓住了这一重要时机,紧跟国家的宏观政策,因地制宜,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管制手段;而这一阶段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单薄,往往由于只顾经济建设而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但是西峡县能跳出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在大多数地区还在唯GDP论英雄的时期,其管理层就高度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两手抓,较早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多年来,西峡县的环保政策看似有些严苛,这一方面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到了国家的格外“关注”,另一方面也是西峡县充分利用中央政府配套措施优势,积极探索、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的结果。这样的环境管制强度其实更加有利于西峡县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国家(政府)的宏观环境保护政策对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至关重要。

二、西峡县绿色发展的具体模式

(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并将其转换成绿色增长点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峡县可谓是这句话最好的真实写照。西峡县有“林、药、矿、水、游”等自然资源,有“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之称。有林地面积达419万亩,占河南的1/10、南阳的1/3,森林覆盖率达到81%,是河南省第一林业大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西峡县还盛产天然中药材,境内共有药材1328种、279科,其中纳入药典目录的名贵中药材150多种,山茱萸产量占全国的70%,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5]。这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提供了基础。西峡县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5类、38种,金属矿有磁铁、铬铁、铜、铅、金、银等;非金属及耐火材料有石墨、红柱石、海泡石等,而且石墨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露天富矿。这成为铸造加工企业在西峡县开枝落叶的一个先决条件。西峡县境内河流众多,共有河流562条,主要河流有鹳河、淇河、峡河、双龙河、丹水河等。全国旅游资源共8个主类,西峡全有;31个亚类,西峡有28个;155个基本类型,西峡有101个。特别是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被称为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世界第九大奇迹”。伏牛山主峰老界岭是中央造山系缝合带保存最完好的地质遗迹标本,被专家称为“中华脊梁”;是南北植物共生的多样性植物基因库;是休闲度假、避暑胜地,被誉为“天然氧吧”。西峡县能够取长补短、合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在青山绿水之上建起了一座座金山银山。在农业种养殖上,利用其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多山地貌,在山上发展成了以猕猴桃种植为代表的绿色农业。在猕猴桃园种植园地头,每隔2米左右政府投入建有一个沼肥调配池,用于调配有机肥,实现了“牧沼果”“秸沼果”的循环经济模式。沼肥调配池的人性化设置是为了保持乡村清洁、方便沼肥的绿色推广,这不仅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证丹江口水库水质,还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果树对养分的吸收[6],因此猕猴桃优质果率达95%以上,售价比其他果平均高出04元/斤,有的甚至高出2元/斤以上。充分显示了沼肥综合利用技术的独特功效。这一小小细节就体现出了经济循环化、发展可持续的理念。不仅如此,当地还采取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不仅种猕猴桃,还成立了相应的猕猴桃加工企业,将不能及时卖掉的猕猴桃加工成猕猴桃干和猕猴桃果汁,公司还负责宣传销售,形成了当地的特色品牌。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有机化、生态化、标准化、集约化,从而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既不会过度挤占粮食耕地面积,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中药材开发上,山茱萸是宛西制药主导产品“六味地黄丸”系列的主要药源之一。从1998年开始,宛西制药充分发挥西峡县的天然生态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开发模式,依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等高等院校技术,先后在西峡县寨根、二郎坪、太平镇、米坪等北部山区乡镇的26个村,相继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20万亩的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生产基地,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宛西制药山茱萸基地不但率先通过了全国首批GPA认证,而且还带动了成千上万的农民依靠山茱萸种植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经过不懈努力,宛药集团已连续多年被认定为中国中药五十强。在矿产开采、加工制造业方面,西峡县充分利用自己的矿产资源优势,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建设循环高效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调整优化矿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金矿、金红石、红柱石、石墨等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减少储量消耗和矿山废弃物排放,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西峡县很早就培育了一批类本土制造业企业。像西泵、西保、西排、龙成特材、众德等制造业龙头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是因矿而生、伴矿而长,后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基本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有的走工艺升级路线,有的走产品升级路线,还有的走产品间升级路线。最终都实现了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到低排放、高性能的转变。既保持了产值的增加,又达成了环境保护的目标,实现了双赢。在旅游业上,“十二五”期间,西峡县共接待游客23017万人次,门票收入916亿元,综合收入885亿元;2015年全年共接待游客5283万人次,门票收入216亿元,综合效益208亿元。虽然西峡县的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还是本着最大保持生态原貌的原则在利用自然景观,并没有为了经济账而大肆开发与建设,更不允许因旅游业的扩张而出现人为的破坏与污染。上述提到的绿色增长点,并不是西峡县东拼西凑、靠产业移植形成的,而是土生土长的本地特色。通过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正确引导,加上本土企业的积极探索和全力配合,将西峡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多年来的绿色增长点,真正做到了将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

(二)政府的全方位宣传,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西峡县在确立了“把确保入库水质稳定达标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的政策导向后,加强了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4],使环保观念深入到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和老百姓的心中,源头意识、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步得到牢固树立。例如,西峡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的理念,很早就响应“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并把环保理念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为使新法新规新标家喻户晓,西峡县有计划地开展环保新法新规新标宣传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电视有影、广播有声、重点部位有标语(迎宾大道),大力营造新法实施氛围,强力推进环保法律法规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西峡企业的管理决策者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环保意识,非常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重视环保投入,配置了防污设备。企业不仅仅严格遵守相应的政策法规,有的甚至还自我强化了环境保护强度,自觉地以更高的标准来保护生态环境。如西保集团对自身所提出的要求是,要成为当地的环保示范标兵,并且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环保论证[4]。正是由于到位的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够促使企业和民众等微观主体积极配合政府的环保工作,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甚至积极主动保护生态环境。

(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从农业内部结构上来看,西峡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从使用化肥农药相对较多的玉米、小麦的生产,转向无公害有机猕猴桃、食用菌的生产,鼓励农民将椴木香菇的生产转化为袋料香菇的生产,提倡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以减少面源污染。全县香菇和猕猴桃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种养殖+加工+销售+物流”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此外,在化肥使用上,西峡县做到总量控制优先,同时促进施肥结构的合理化,降低氮肥使用量,增加磷肥、钾肥使用量;从而提高了化肥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县化肥使用强度由2013年的2353千克/公顷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1705千克/公顷,降幅为275%,年均下降102%(如图1所示)。

1大力发展有机猕猴桃

西峡县将精准化、良种化、有机化、生态化集为一体,不断提升猕猴桃的产业水平。在发展猕猴桃产业上,始终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栽杆栽苗、统一套种、统一架材和统一水利配套,狠抓各生产环节的管理,做到了不使用农药化肥、不使用果实膨大素、不套种高杆作物。为了保证猕猴桃的口感,政府严厉打击“抢青”行为,并建设冷库,确保在果实成熟时统一进行采摘销售,树立西峡县猕猴桃品牌形象。

2推动香菇标准化生产与销售

在香菇生产方面,为了标准化生产,西峡县构建县、乡、村三级领导体系,县级层面上成立了县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和食用菌生产办公室;乡级层面上成立了食用菌生产办公室,规划指导本乡镇的食用菌生产工作;村级层面上各村配备一名懂技术、有文化的人作为香菇标准化质保员,负责基地建设和技术培训等工作[7]。为了规模化经营,目前大部分香菇袋料均是统一购买的,很少有菇农自己制作杀菌。如此一来,一方面是香菇出菇率高,达到95%以上;另一方面是生产出来的香菇质量高,无公害、无农药残留,菇形好、色泽鲜亮、口感鲜脆,营养成分高。西峡生产的香菇符合出口免检标准,深受日本、韩国、欧美等消费者喜爱,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占到了70%以上。

3推进中药材绿色化生产

西峡县境内生产着千余种名贵中药材,素有“天然药库”之美誉。尤其是山茱萸质佳量多,居全国之冠。为此,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宛西制药)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从“第一车间”源头做起,建立中药材GAP基地,按照GAP标准要求制定了整地起垄、施肥育苗、种植模式、栽培管理、采收期、采收方法、晾晒整理等生产环节的栽培生产技术规程,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确保中药材生产源天然无污染。不但避免了药农开采中药材资源的盲目性,并且有效保护了野生药材资源,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同时也确保了中成药的品质及疗效,将经济与生态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四)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本土工业企业

1调整产业结构,关停高污染企业,积极培育高附加值产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西峡县关停高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源的产生,促使环境保护的效果快速显现;使资源转向其他污染较小、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持续实现经济的发展。西峡县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工业上来看,是限制发展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企业)。并且引导、支持工业经济向特钢及辅料、汽车配件、中药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发展。这些行业,都是生产过程中很少产生污染排放的行业,能够在拉动当地GDP的同时又实现了环境保护。例如,在过去,龙成集团主要从事炼钢保护材料的生产,而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煤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龙成集团抢抓了这一机遇,从传统的特钢冶材向新能源的转变,是西峡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2从历史基因中发现项目,寻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西峡曾是宛西民团司令别廷芳实施宛西自治的大本营,别廷芳曾在此建立兵工厂多年。别廷芳死后,生产机器和技术工人相继被迁到西峡口电灯公司。解放后,政府吸收别氏造枪厂的技术力量,创办西峡猎枪厂,产品行销全国,名气很大。雄厚的军工生产经验为之后西峡发展装备制造和特钢冶材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并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龙成、通宇、西保、西泵、西排等企业主打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冶金机械等,发展势头良好,实力雄厚。截至目前,装备制造和特钢冶材已成为西峡的主导产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西峡企业充分发挥了历史基因优势,利用长期积累的人力资本,因地制宜,走出属于西峡人的一条绿色工业道路。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此外,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博大精深。加上西峡县伏牛山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宛西制药厂把中医药产业作为一项战略产业和朝阳产业来发展,深挖张仲景医学方略,研制生产六味地黄丸,启用“仲景”商标,将中药材资源、中医药文化资源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生态经济化”的绿色制造模式。

3通过产品升级与技术进步来实现企业持久发展

西峡的企业十分清楚保护好库区水质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获得更多的资源及政策支持意义重大。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寻找那些对环境污染小的产品方向,通过不断的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等手段来实现企业发展。正是由于企业始终保持产品创新的活力,才能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又能注重环境保护,一方面,从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工艺角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从资本投入和成本承受能力角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资金和经济上的支持基础。

(五)良好的工业经济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是第二产业。同样,西峡县也不例外。虽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缓,按可比价计算由2011年的174%下降到2015年的118%;但增加值绝对数还是有较大增长,按当年价计由106亿元增长至1185亿元(见图2)。梁咏梅等(2012)认为,工业的发展能够为社会较迅速地积累财富,从而能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分流出更多的财富用于环境保护。而且,工业的发展能够吸纳更多的农业人口,这也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一般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变化能反映当地企业经营的好坏,因为税收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稳定的财政收入既是一个政府有所作为的结果,又是政府想要有所作为的前提保证。2011—2015年,西峡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稳定,在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实现五连增且增速均在10%以上,由68006万元增长到111569万元。若按当年价计算,2015年比2011年增长了641%,年均增长132%。同期内,全县财政支出也有较大幅度增加,由期初的157562万元增加到期末的282698万元,共增长了794%,年均增长157%(如图3所示)。

1工业的发展丰富了税收,为环保事业提供了财政基础

西峡县为了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在生态工程建设、水污染防治、移民外迁安置、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虽然县级政府每年能够得到一定的生态转移支付补偿,但是数额有限的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中,仍然有很大的比例是要依靠当地政府的税收来支撑。而政府的税收主要来源则在于工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其中,像宛药、西保、龙成等几大龙头企业上缴的利税也非常可观,充实的地方税收收入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2相对充裕的财政能力,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前提基础

西峡县政府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污染较小有特色的有机农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为农民提供了较多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服务。政府对绿色有机农业的支持,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程度。这些支持恰恰体现了工业对农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反哺。

3地方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业转移劳动力,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西峡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原来依靠山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为生的农业人口。这些被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一方面,由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和对森林的砍伐;另一方面,也由于在工业体系中的收入相对较高,而有能力消耗更清洁的能源,例如,西峡县的许多农村家庭都自行建设了沼气池。农业生产劳动力被转移出来,也间接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六)在一定财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拓展了绿色增长空间

西峡县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是在工业发展有了财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并没有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放弃工业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受大环境的影响,盲目地搞旅游开发,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型,形成了多产业融合、多元化主体运营的新型旅游服务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如餐饮、住宿等)的兴起,不仅帮助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1整合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围绕“果、药、菌”特色农业,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和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例如,在景区的周边,大力发展“果、药、菌”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猕猴桃和小杂果,培育特色经济林带,使观光农业和特色景点互为依托,以此为基础开发具有山区农家特色的山珍旅游产品;依托宛西制药生产基地,开展宛药旅游一条线,普及中药材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同时,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与专业市场相结合。比如,双龙镇的香菇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享誉海内外,与龙潭沟等风景区一线相联。因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企业和居民非常注意将本地土特产与游客购物对接,以提高土特产品的知名度,增加旅游业的服务层次,同时也能更好地扩大专业市场的影响力。

2多元化主体运营,增添旅游业活力

不再单纯依靠政府性投入开展旅游开发建设,而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坚持走企业化、市场化的旅游开发路子。为此,西峡县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了各项收入分配制度,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目前,全县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全部由民营企业或个人作为投资主体开发建设。化山村的村委会主动积极与县内最大的企业集团———龙成集团合作,由龙成集团独资开发和建设龙潭沟景区。通过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旅游领域,减轻了政府财政投资压力,这样可以将更多的钱用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上,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且又很好地抓住了旅游业这一经济增长点,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提高了居民的收入。

三、西峡县绿色发展的经验总结及借鉴

刘吉超(2013)认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立足实际,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顺应国际和地区产业分工调整趋势,建立更加节约环保和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工业化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与升级[8]。因此,本文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地级市和县域城市,继续推进工业化才是第一要务、是立足之本、是持久发展的动力所在;没有强大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地区的发展难以得到维持、竞争力也很难得到保障。同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搞经济建设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不是简单地谈环境保护。西峡县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总结而言,是构建起了绿色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体系,这对于周边地区,甚至全国县域城市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建设生态农业

对于全国绝大部分县域来说,农业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会逐渐降低,但是重要程度丝毫不减。粮食的安全有效供应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止一次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构建生态农业是今后各地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西峡县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以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养殖、生态林业为主,多种经营齐头发展的格局。如重点沿G312国道建设百公里猕猴桃长廊,沿G311和G331发展食用菌、中药材,丹水、丁河、重阳建设蔬菜生产基地。

2建设生态工业

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工业强则国强,工业富则国富。对于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中国而言,大力发展工业仍然是主旋律。从各地区情况来看,除北上广深等少数特别发达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主要依靠工业来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环境问题多发、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建设发展生态工业成为不二选择,生态工业将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从战略上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有助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9]。例如,西峡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较好地整合了现有资源,推进钢铁及辅料、汽车配件、中药制药等主导产业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产业。一方面通过产业升级淘汰了落后产业,提高了效益,减少了污染;另一方面工业的良好发展为社会迅速地积累了财富,从而能够在较好地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分流出更多的财富,用于环境保护。依靠建设生态工业,实现了双赢的局面,这一点值得其他地区学习。

3建设生态服务业

县域经济模式第6篇

关键词 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原因;对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22-02

1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范畴,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一是区域性。县域经济是按照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界线,因此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二是综合性。县域经济具有一般经济体系的所有环节,同时涵盖所有产业部门,因此体现出很强的综合性。三是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区域经济,但是完全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在更广泛的空间内与其他地区和部门形成一个大的经济网络,来促进自身经济实力的壮大。

2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落后原因

2.1 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低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把生产要素转变为物质财富的最活跃因素,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创造力。人的创造力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素质低的人会浪费生产要素,无论是充裕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高明的管理手段,一旦其被低素质的人掌握,均会失去活力。因此,低素质的人群往往是造成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贫困县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因为保守势力的打压,即使有部分高素质人才愿意为发展县域经济服务,也受到种种限制,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最终离开;三是因为贫困县的整体人员素质低下还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落后上,对于新生事物接收程度和速度都无法跟上时展进步的步伐。这3个原因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观念陈旧阻止了人类进取,导致人的素质无法提高,也使得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基础,最终形成恶性循环[1]。

2.2 基础设施薄弱

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的落后对工业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山区、高原区、荒漠区等交通条件和通讯设施都极其落后的地区。由于交通和通讯的落后造成物流和信息流动不畅,成本居高不下,抵消了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交通和通讯条件的落后还造成这些地区无法及时接收新信息,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基础设施,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2.3 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大部分贫困县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观念未能在政府机构以及企业之中建立起来,计划经济的思想残余仍然困扰和束缚着贫困县的经济发展。国家拨款和投资仍然是大部分贫困县的经济发展主要形式,但是国家的资金毕竟有限,并且要统筹照顾大局,无法满足所有贫困县的经济发展需求。贫困县对于国家投资的使用率和回报率也很差,很多贫困县将扶贫资金用于改善办公环境或者填补财政亏空,未充分利用国家贷款发展地区经济。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生产出任何的成品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极大地浪费国家投资。此外,政府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运作,使其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而逐步被淘汰。因此,贫困县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强化市场观念,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市场规律为指导[2]。

3 改变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状况的对策

3.1 加快工业化进程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推动力,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都是依靠加快工业化进程逐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最终实现经济腾飞摆脱贫穷的面貌。工业化同样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对策。发展县域工业覆盖县域经济的所有产业部门,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刺激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县域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改变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首先必须重视加快工业化进程。

3.2 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是“三农”问题是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其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城镇化建设可以转移农村人口,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二是城镇化建设可以加快县域经济中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因为大部分贫困县的第一、第二产业比较分散,要适应现代经济集群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通过城镇化建设将县域经济的第一、第二产业集中起来提高其规模经济效应。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的可以进一步促进与工业化的互动,发挥城镇在人才、技术、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作用,以城镇为载体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最终推动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3-4]。

3.3 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工业化是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但是受制于国家扶助资金的限制,完全依靠国家的帮助很难实现工业化。因此,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就成为推动贫困县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因为私营经济不受国家投资的限制,也不受贷款规模的限制,同时还能够大量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应注意在培养国有企业的同时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作为补充。

3.4 发展特色产业

大多数贫困县并不缺乏资源尤其是特色资源,造成其贫困的原因往往无法充分发挥这些特色资源的作用。因此,贫困县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当地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发展以农业商品化为催化剂的农业牵引型产业;二是创办城乡结合的现代工业催生型产业;三是发展向郊外或农村扩散、延伸的城市辐射型产业;四是以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带动型产业;五是发展旅游开发型产业;六是发掘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促导型产业。

4 促进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4.1 项目拉动模式

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项目就是生产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项目拉动是促进贫困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不同地区发展项目的基础不尽相同,可利用的资源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其共同点就是要探索项目拉动模式的基本途径和规律。从项目来源角度可以将其分为4个主要门类:一是国家投资项目。贫困县通过项目拉动模式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把握国家投资,这类项目往往投资额大并且由国家政策扶持,项目风险较低。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引进和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创造了机遇。二是引进发达地区的项目。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开始,部分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这也是贫困县引进项目的重要来源。三是来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项目。这种类型的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开发成本低的优点,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提升技术水平,培养人才队伍。四是鼓励民间资本和投资民营经济项目。民营项目目前的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但是其未来潜力巨大。贫困县应根据上述项目的不同特点,多管齐下,在开展一批优质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长远发展的战略项目储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4.2 三化联动模式

“三化”联动模式指的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相补充,共同推动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该模式的实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4.2.1 突出工业化的主导地位。工业化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工业化可以提高贫困县的技术水平,并且可以集聚大量资金,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是其他2个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采用“三化”联动发展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

4.2.2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可以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充裕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城镇化建设的区位选择指明方向。

4.2.3 加快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有聚集人口、产业和商品三大效应,利用城镇的扩张功能形成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中心,可以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该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因为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接合部和交汇点,是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4.3 优势资源发展模式

优势资源发展模式就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县的优势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打造县域特色经济。因为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与资源总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对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利用不善往往是造成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开发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对于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也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优势资源利用模式也不能脱离工业化的主导方向,而是要在工业化的前提下,探索一条高收益、高回报、低投入、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4 私营经济带动模式

私营经济具有投资规模小、门槛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在贫困地区推广,因此以私营经济打开贫困县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发展模式。以浙江省为例,该省在我国经济百强县中占有27个席位,县域经济实力可见一斑。但是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差,国家投资项目和大型企业的数量都没有任何优势,自然资源也并不丰富,在县域经济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发挥了作用。统计数字显示,浙江省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达到48%,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2。私营经济的税收贡献率突破60%,工业增加值更是达到85%以上。相比之下,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私营经济规模和效益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对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因此,贫困地区在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转变,真正放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5 结语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困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总结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对策的前提下,提出了“三化”联动、项目拉动、优势资源和私营经济发展4种模式,实际上以上几种模式之间也有交叉和重叠,其根本还是对于贫困县的经济现状、优势和劣势分析,以期为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理论研究做出一定贡献。

6 参考文献

[1] 张水康.加速贫困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策略[J].湖南经济,1997(1):34-35.

[2] 张新.中部地区贫困县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J].经济世界,2002(3):38.

县域经济模式第7篇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贫困县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成为脱掉贫困帽子的关键举措。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得出,贫困县要想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优势,夯实基础,创新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思路,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县发展的困境,探索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为贫困县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贫困县;发展模式;县域经济

当前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随着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党和国家越加重视贫困县的发展,县域经济更是决定了整体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石。贫困县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如若能够依靠自身优势,引进外来资源,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县域经济,将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如今,从全国贫困县的发展情况来看,自然位置、县级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均从不同角度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得贫困县的发展面临困境。

一、制约贫困县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县级企业发展基础薄弱,潜力有限

从贫困县的企业发展状况来看,缺乏一定的经济基础,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的发展潜力有限。对企业来说,人才是关键,但是由于贫困县的人才引进政策滞后,加之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企业内真正有才干的管理者寥寥无几,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有待于创新,企业管理者对名牌产品的打造缺乏自信心及行动力,一味的模仿只能使得企业缺乏原创力,长此以往,导致贫困县缺少完整系统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约着经济的长足发展。

(二)农村建设较为滞后

从全国范围的贫困县来看,大多以农业为主,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配套,低档硬件设施的供给高于高档硬件设施的供给,加之软件设施的不完善,农业生产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农业劳作缺乏科学性、准确性,这对全县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三)群众思想意识较为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思想意识程度,贫困县由于缺乏正确恰当的思想引领,群众文化程度普遍有限,高端知识分子更为匮乏,思想意识落后、文化素养较低、缺乏创新引领意识等原因制约了贫困县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四)缺乏必要的政府手段发挥引领作用

贫困县在发展本县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需要政府与市场进行配合发挥决定性作用。很多贫困县在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缺乏必要的手段发挥区域优势,对于龙头企业缺乏有力地培养,对技术成果创新的鼓励力度不足,导致县域经济在长远发展方面乏力。

二、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贫困县在发展特色县域经济过程中必定面对诸多难题,需要政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调研,牢牢把握时代的主线,迎难而上,方能发挥出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势。

(一)牢牢把握机遇,客观认识县情

对于很多贫困县来说,农业不强、工业不大、财政没钱、自然资源不足是存在并常见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的匮乏导致农民有心而无力,工业规模小对财政贡献率低,地理位置不够优越导致很多资源无法享有,如此种种县情,就需要贫困县抓住“四个机遇”,合理提高发展速度,在中央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抢抓机遇,把政策用活用好,借势发展,争取上级的扶持资金,并将资金运用到刀刃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可以借助现有优势企业,鼓励研发发展新产品,走出去做大做强,提高县域经济总量,实现经济的长足增长。

(二)明确县内发展目标,合理规划

在贫困县的脱帽过程中,必要的规划和合理目标的设定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应结合县情,立足于实践,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县内特色产业,因地制宜,以县内人民为本,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的步伐,完善城镇建设,创新村镇建设格局,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使县内人民切切实实享受到发展经济的成果。

(三)提高县内产业科技含量,进行专项建设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贫困县来说,应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积极引进有益科研成果,凭借技术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贫困县可以将科技手段与产业结果调整相结合,立足于县内人民所需,引导人民了解科技、学科技并学以致用,同时,政府可以积极搭建专家平台,拓宽学习技术、获得一手信息的渠道,积极打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行业壁垒,并有计划地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发展农业、工业科技项目,最终达到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利润增长的目标。

(四)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贫困县要想通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打破老旧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实现资源整合效率提升。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多管齐下,在多元投入的前提下发挥好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实行民主监督机制的前提下探索有效地激励评价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政府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方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

(五)强化对现有企业的整合力度

贫困县的企业都是一些弱小企业,发展潜力受到制约,政府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扶植的政策,对一些工艺及产品相似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对企业进行合理的评估,进行相同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集群,从根本上解决配套产业滞后、企业发展成本过高、企业实际利润受损、企业财务收入高利润低的局面。

三、结论

贫困县的经济发展落后,从根本上看关键在于无法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模式,缺乏必要的经济资源,通过经济学中资源禀赋原理对贫困县生产力进行布局,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加大与发达城市的区域合作,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深挖农业资源的价值,发挥县域经济的优势所在,就能在现有基础之上取得经济的显著且长足发展,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

参考文献:

[1]陈雅丽.“精准扶贫”角度下的县域经济金融探究[J].金融经济月刊,2017(4):24-25.

[2]倪锦丽.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矛盾及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7(4):253-256.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