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3-08-14 16:41:43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1篇

摘 要 目前,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迫切要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要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大力合理发展县域经济。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使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一个波澜壮阔的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形成。“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战略。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指的就是县域经济;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壮大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迫切要发展县域经济。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人差距是1:1.8;2001年扩大到1:2.9;2002年进一步扩大到 1:3.1。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估计,如果把所有财政补贴都折算过来,目前,中国农村与城市居民收人差距估计是1:6,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相关,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相当严峻。2002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67元,况且,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掩盖了许多矛盾。2002年,中国农村部级贫困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低于625元,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是2820万人。如果根据世界银行在1985年划定的人均每天1美元以下的国际贫困线标准,2002年,中国将有72.45%的农户为贫困家庭,涉及农村人口达5亿多。

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如何发展县域中小工商业,如何发展县域中小城市就成了中国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组重要命题。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管理体制改革长期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完成,审批权与事权的关系没有理顺。县级审批权限过小,审批效率低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职能转变在县级尽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政府与社会、市场、企业的关系上,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使县域经济陷入了困境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乡镇企业和县属国有及集体企业等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因低层次过度竞争带来的小而散、小而低和产品结构趋同现象。而且中小企业可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在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县域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了其在体制转轨和买方市场条件下陷入了困境。

(三)教育落后,人才稀缺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后续发展能力

县级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整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条件制约的必然结果。教育经费投人不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只有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才能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要把思想解放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 奋发有为的观念;破除畏难退缩的思想,树立敢冒风险的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人本观念,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谋求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当前,在我国县域GDP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已接近50%,也就是说,已经到了工业化初期阶段而下一阶段应该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期间就应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工业经济。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竞争能力。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方向。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经济。打出响当当的地方品牌,先从“一镇一业、一镇一品”,“一县数品”做起,靠特色取胜,用品牌立县,从而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王一鸣.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3]魏杰.县域经济发展三大问题.经济论坛.2000(7).

[4]王敏.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学刊.2005(8).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2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某县县域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市场日趋活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带来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2005年3月末为例,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延续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4.2%。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3%;第二产业增长22.2%;第三产业增长13.6%。(附表:某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二)县域金融支持情况

截至2005年5月末,某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亿元,较1999年增加2.9亿元,增长23.9%。各项存款20.5亿元,较1999年增加了12.5亿元,增长了156.3%。在经济成分、经济结构多元化情况下,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是全方位、多渠道的,不能仅以贷款余额增长的多少来衡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县域融资市场很不发达的现实条件下,银行信贷作为县域经济融资的主渠道,贷款投放仍是衡量金融支持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连年增长,其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与农村信用社相反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贷款余额还是营业网点数都呈递减趋势,并且其贷款额的减少超过了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对县域的信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三)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脱节

通过对某县域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支持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县域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在减弱。(附图:某县存、贷款与GDP增长示意图)

上图反映了1999年以来某县金融机构存款、贷款、GDP的增长趋势。信贷投入增长同存款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极不平衡,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背离。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职能弱化,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某县域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等,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和租赁等金融机构和服务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相对来说不够完善,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现行县域金融机构的职能也在逐步退化,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信贷资源配置变异,贷款投放机构、贷款结构、信贷品种、投放方式等极不平衡。

从机构看:作为某县域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农发行本来就只发放粮、棉、油收购专向贷款,对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其他方面资金支持力度微乎其微。随着其政策性金融服务由封闭管理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粮食购销进入市场改革,购销企业失去了粮食收购流通环节的风险金补贴资金来源,加大了农发行存量贷款风险防范和增量贷款投放的难度。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萎缩,信贷功能退化。据统计,目前,近几年来某县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职工由416人减少到目前的87人,减少了79.1%;机构网点由93个减少到目前的51个,减少了45.2%。工行仅保留一个营业部,农业银行90%的乡镇营业所撤消,建设银行降格为分理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但其存在“多病身子扛重活”现象,信贷支农压力巨大。邮政储蓄机构除能吸收存款外,不具有发放贷款等其他金融职能,业务上处于“跛足”状态。

从结构看:信贷结构趋同,许多领域出现信贷真空。1999年至今,某县工商企业贷款增长缓慢,且集中于个别企业。农业贷款增长较快。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集中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广电、学校、医院和公路建设等少数几个领域,信贷资金垒大户趋势明显。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中小企业,包括近年来桐柏引进的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对桐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信贷支持较差。

从信贷品种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长期资金支持。但金融机构在对县域经济的信贷结构中逐渐减少了对长期信贷资金的投放,新增贷款集中于短期贷款。

从贷款投放方式看:主要以抵押、担保和存单质押贷款为主,有少量的承兑、贴现业务,基本上没有信用贷款。信贷服务品种的单一,与地方微观经济个体发展广泛性不相适应,限制了信贷的有效增长。

(二)存贷款资金逆向流出,加大了县域资金需求的缺口

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某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县域资金的大量流出,则加剧了资金的供求矛盾。县域资金的外流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进行。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吸收的存款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外流。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且其吸收来的存款可以较高的利息转存人民银行,使得邮政储蓄机构产生较大的利益驱动,存款量大幅增长,加剧县域资金外流。2002年以来,某县存差资金以年均2亿的速度递增,年均增长率以37%的速度增长。“存差”是银行存贷款的差额,一定意义上可认为是银行从存款人吸收来的可利用社会资源,没有被银行充分利用而形成的富裕资金。从某县金融机构2004年末存差资金占用结构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2亿元,占存差资金的25.6%;有价证券及投资占款0.9亿元,占19.1%;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为0.4亿元,占8.5%;邮政储蓄存款2.1亿元,占比为44.7%。在某县域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的情况下,上述金融机构却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抽血”,造成县域经济严重“失血”。

(三)作为目前桐柏融资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发展压力巨大。

1、农村信用社对政策依赖性强的特点短期难以改变。

一是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为体现国家重农、扶农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1999年人民银行开始对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资金3.85亿元。支农再贷款作为政策性资金,人民银行对其投向有硬性规定,不仅要用于“三农”,而且还规定了农村信用社组织自有资金发放“三农”贷款的比例。这是1999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重要资金保障。一个典型现象是2004年,针对农村信用社资金宽松现实,人民银行上收了部分支农再贷款指标。结果是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双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种养殖大户增加较快,资金需求急剧增加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投入不足,全年仅新增农业贷款6241万元,导致农村高成本的民间借贷活跃,这不仅不利于农业弱势产业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为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人民银行定向对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消化其历史上形成的呆坏账、亏损挂帐等,金额达2238万元,占其资不抵债额的50%。此外还作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安排,包括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信贷支农服务、增加支农信贷投放等,减轻了农信社的负担,促使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利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考虑到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点多、面广、额度小、数量大、成本高等特点,人民银行赋予其更大的利率浮动权限。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与人民银行的政策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2、从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来看,信贷区域化集中趋势明显,这与其业务重点定位于支持“三农”相矛盾。农村信用社县城范围内信贷余额为3.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3.2%,其他乡镇占36.8,平均仅为2.3%,这说明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有大量贷款用于“三农”之外。而从农村信用社整体资金运用情况看,有大量资金或闲置,或流出。截至2005年5月末,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5.93亿元,占其资产总计的42.6%,占各项存款的64.2%,低于75%的相关要求;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0.72亿元,超额存放0.24亿元;存放商业银行款项1.33亿元,占资产总计的9.5%;投资债券等1.18亿元,占资产总计的8.5%。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严重,一方面有信贷投放自的农村信用社大量资金闲置,并通过购买债券、存放商业银行等途径流出县域。

3、农村信用社支农中产生的矛盾无法回避。一是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高与农民减负增收的矛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大上浮系数为基准贷款利率的2.3倍。虽然人民银行要求对农户种植业贷款利率原则上要少浮动或不浮动,但个别农信社趋利思想严重,执行浮动利率大多是“一浮到顶”,增加了农民的利息负担,有悖于中央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和人民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的初衷。二是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与金融手段单一的矛盾。信用社在农村是一统天下,缺乏竞争,在金融创新上动力不足,再加上干部职工素质不高等原因,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缓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农户贷款户数众多与农贷管理人力不足的矛盾。四是农业高风险低收益与农信社经营目标的矛盾。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是安全性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当然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率高、风险小的行业和地区,这与农业效率低、风险大形成强烈反差,加之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机制,信贷人员“惧贷”心理较为突出。

三、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减弱原因分析

(一)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的“滞后性”使得金融支持的动力不足

近几年,某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业结构方面,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比较低,且结构雷同,小而全、低水平的问题突出。农业方面,具有弱质性,尤其是大部分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偏低,农业规模效益较差。中小企业方面,普遍规模小,产品单

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自身积累能力较弱,经营效益相对较差,并且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由于经济转型期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式,缺乏能够吸引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的经济亮点。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梗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除了可以发放部分小额贷款外,基层行基本上丧失信贷自。同时提高信贷准入门槛,精简人员,撤并机构,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手续繁;二是国有商行信贷考核约束与激励机制严重失衡。基层金融机构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贷款终身考核制,而对信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却缺乏激励机制,这种信贷管理机制的失衡,最终导致基层行社主要领导人及信贷营销人员出现惧贷心理。三是国有商业银行抓大放小,支持科技含量高,效益高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信贷授信的标准和条件一般按照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的标准制订,在贷款操作过程中,造成商业银行热衷支持大项目、大企业,县级支行对许多项目或企业因规模不够而不予上报,或上报后无法通过审批,限制了对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

3、信用认可度与信用实际度不对称,金融部门为防范道德风险不得不谨慎从事。从当前县域现状来看,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有所增强,信用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县域信用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信用整体水平还不高,客户的信用实际度与金融部门的认可度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对信用程度不高的企业和农户,金融部门从防范自身风险出发,不得不谨慎从事。

4、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信息不对称,客户与银行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面对面营销。目前,县域经济与金融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反映灵敏、直接对接的信息平台。从经济主管部门来看,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对如何让企业得到金融资本的充分支持研究不够。从金融机构来看,也还不同程度地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客户找银行、银行等客户的观念,虽然有不少金融机构确立了信贷市场营销观念,但由于没有建立与客户直接的面对面的信贷营销机制,使部分优良客户不能得到银行信贷的及时支持。资金供给方的信贷政策、信贷产品、信贷条件、信贷要求、信贷程序等等信息,资金需求方不是很清楚;客户的投资情况、生产情况、效益情况、市场情况、资金需求等等信息,金融机构也不是都掌握。由此就出现了好企业、好项目银行不一定发现;差企业、差项目,银行又不能支持。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原有体制和机制还没有转换到位造成的。

5、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制约了信贷投放。主要表现:一是货币政策多元化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人民银行针对县域企业大都属于中小企业的实际,大力倡导在支持大企业、大项目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并不断呼吁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策略实行“三大”战略,这种“抓大”信贷策略既与央行货币政策多元化导向相悖,又与贷款客户脱节,也不切合桐柏实际,显然不符合桐柏经济发展之需。二是“支农”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投入一直是央行货币政策的要求,但在实际传导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甚至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网络.com查看退出了县域信贷市场,而农村信用社也因小额农贷额度小、期限短而难以满足当前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高新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的投放。三是“为民”货币政策在桐柏执行困难。如助学贷款,桐柏没有大专以上院校,只能发放学生生源地贷款,实际发放的贷款微乎其微。消费贷款数量更少。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在多方努力下,虽然已成立担保基金,但仅50万元的担保基金让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流于形式,事实上也是至今未发生一笔业务。

6、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利益风险补偿机制短缺。因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贷款风险很大,由于缺乏利益风险补偿机制,金融部门为了规避风险,容易将之排除在门外。同时,缺乏有效运作的社会征信体系,担保、评估机构缺乏,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贷款担保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银行获取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状况困难重重,加之县域企业普遍缺乏历史信用记录,尚未形成良好的公众形象,多数管理者素质不高等,金融机构放贷顾虑重重,制约了信贷的有效增长。

四、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努力构筑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是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成立支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二是建立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要加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一方面,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县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三是建立经济金融支持保障机制。县有关部门要针对县域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多种担保办法,积极探索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创造条件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农业担保机构,为辖内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扫除障碍。要深入开展创建金融信用县市活动,扎扎实实推进县域诚信建设,为经济金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努力疏通信贷投放渠道,促进有效信贷投入。

1、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物价走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分析,通过金融形势分析,风险提示,信贷指导意见等多种方式,及时向辖内金融机构传导每个时期的信贷支持重点,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数量和方向,实现对信贷投放的控制和调节。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国有商行要进行制度改革。一是适当扩大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将一定额度贷款权下放至县一级支行,以缩短审批时间;二是要建立贷款激励机制,对有效益的贷款营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以鼓励信贷人员的信贷营销积极性;三是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贷款支持。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下,根据各自优势和经营战略,注意处理与协调好政策扶持和商业化经营、重点倾斜和普遍支持、风险防范和稳健经营、近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有针对性地确定支持对象,培育优质客户。

3、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应不遗余力地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重要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体制,采取授权授信的方式,适当下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切块下达支持经济的信贷指标,赋予基层信用社自主进行信贷决策的权力,以减少信贷审批程序和环节,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抓住商机,增加效益。二是积极参与,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现状、特点、信贷需求特征,按照有关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三是结合实际,改进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举措。要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简洁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和办法。同时要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营销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既考核贷款的发放,又要核定收回贷款本息奖惩比例,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电子化、网络化建设,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新晨

(三)鼓励企业多渠道融资,增加项目资金投入。

政府及企业要积极研究和主动探索银行贷款、民间投资、企业发债、招商引资等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发展及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拓宽渠道,增加对工业、城市建设、公益事业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及时探索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一是探索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配套、协作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利用龙头企业的信用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解决配套协作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二是在桐柏现有优势企业中培育上市公司,力争尽快有2~3户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拓宽现行融资渠道。三是重视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资发展。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开放新的投资领域和创造投融资便利以激活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资。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3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甘肃宁县紧扣“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突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依次笔者对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

1.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2010年全年储备项目356个,新入库项目253个,完成可研及初设48个、项目建议书125个,开工建设5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完成投资19.8亿元。顺利完成了鼎峰果汁公司、天运彩钢公司、省市级新农村试点村、易地扶贫搬迁、青新、宁高通乡通村油路等重点建设项目,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现代服务业突显张力

从宁县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第一、二产业已经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是目前宁县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而工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宁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55.9%。50万元以下投资完成72690万元,同比增长34%。从增速上看,全年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平均增速保持在40%-70%区间,增速较为平稳,未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4.公共服务条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宁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了人民的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在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方面,政府增加投入,扩大了服务性消费,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宁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

尽管宁县的经济较前几年有明显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跃上了新台阶,但是宁县的经济在庆阳各县中处于中上的位置,属于国家贫困县之一。从GDP总量来看,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中上水平。从人均GDP看,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市的60.4%,分别低于全国21124元、全省7538元、全市5597元。从财政状况看,人均财力仅为863元,仅占全国、全省、全市的13.9%、29.6%、36.5%。

2.农民收入偏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出台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收入仍然偏低,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1倍,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3.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水平不高

一是城镇化水平较低。2010年底,正宁的城镇化率为29.5%,与全国、全省、全市比较,差距均很大。二是城镇建设用地面临的矛盾和压力增大。三是城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城市基础薄弱,城市功能不完善。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功能不全,缺乏集聚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县域工业实力不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宁县县域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宁县生产总值的3.86%,煤炭工业正处在培育阶段,实现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正宁的县域主要表现为农业化特征,一方面,县域地区自身的工业基础没有足够的力量带动县域经济的非农化转向;另一方面,地理距离的分割也使其难以得到大型企业的辐射。

三、宁县经济发展对策

(1)突出农民增收,全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整体考虑,对农村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文景观、民俗风貌等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要在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上求突破,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整合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鼓励集体、企业、社会、个人多元投资新农村建设。

(2)突出工业强县,全力增加县域经济总量。一是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按照“煤电化材运”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思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二是大办地方工业。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扶大做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发展非公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全力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伴随宁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潜力,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宁县的经济增长。在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高档餐饮、洗浴、宾馆等服务业以及物流业、社会中介服务业、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建立上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区域性中心县城的作用;通过建立商业集群中心,使得商业发展的特色聚集,增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力。

(4)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无棣”的理念,以煤为“桥”,加快建设工业集聚区,积极构筑新型工业经济发展平台。通过培育龙头群,推动新型工业经济升级扩张。

参考文献:

[1]方创琳. 庆阳市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J ].中国沙漠, 2004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篇

关键词:株洲县;县域经济;现状研究

前言: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快县域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株洲县作为株洲市的重要行政区之一,2013年人口约40余万,地理面积1381.3平方公里。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高度重视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株洲市委提出:“要着力推进 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株洲县通过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改革等多项举措,大力发展本地区县域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开端。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与本地区其它一些县域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域挑战。以县域平均化水平为例,株洲县县域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8%,低于炎陵县、醴陵市等同类地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地重视与关注。

一、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株洲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高速地发展,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均超过其它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株洲县经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株洲县与全国其它发达县域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是明显的,以总体经济规模为例,作为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3亿元,不仅落后于国内其它发达县区,在株洲市排名仍然靠后,仅高于市内的炎陵县,远低于全市平均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的规模。以省内的中国百强县长沙县为例,早在2010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900亿元,超过整个株洲市的经济总量约六百亿元。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只有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最终提升地区经济影响力。在总体经济规模这一方面,株洲县需要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滞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株洲县的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完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2012年,株洲县第二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47%,但是,在出口总额、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株洲县第三产业由于传统的项目运作存在滞后的问题,虽然资产规模有所增加,但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2012年,株洲县开始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3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株洲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第二、第三产业规模较小,第二产业工业企业较小、第三产业龙头企业不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市场发展先机,调整产业结构滞后性问题。

(三)财政实力较弱。以2010年为例,株洲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仅为3.4亿元,而同地区的醴陵市已超过10亿元。与省内的其它县域地区相比,长沙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已接近30亿元。在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上,株洲全市的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0元,而株洲县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000元。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省内的长沙地区所有县域均名列全国百强之列,而株洲全市无一个县域入选。直到

2011年,株洲市醴陵市首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株洲县距离这一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财政实力包括众多方面,但由于财政实力的滞后,发展县域经济则会存在诸多的难题。

(四)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主要以投资的方式进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加大地方投资等措施,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然而,有关数据显示,株洲县县域投资力度明显较低,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也没有超过十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同一时期,虽然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增速快于省内其它地区,但由于这一基数是停留在低基数之上的快速增长,在投资总量上明显偏低。投资不足进而会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固定资产规模无法再短时期内获得高速发展。

二、如何提升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县域经济的主体应当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发展主体,并且,株洲县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以农村为主体。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株洲县应当立足于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积极发挥本地区优势,将农业产业化引入新的发展轨道。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在第二产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生态与特色农业并不代表摒弃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也不代表落后与滞后。在全国其它地区,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为其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既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体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水平的提升。

(二)加快产业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株洲县需要在短时期内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招商引资,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将园区建设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虽然株洲县已经建立一些产业园区,但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发展,均存在的特色不足的问题,并承担了很多其它地区的转移项目,这对地区发展与产业升级存在诸多不利的影响。株洲县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外资与新兴技术产业,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要重视产业附加、产业技术含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这三个问题,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对传统需要进行优化改造,并引进优势产业进行互补,从而推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动工业发展与城镇经济水平。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工业化为发展核心,以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以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以社会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工业化都应当成为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可以再短时期内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就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潮流,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就没有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株洲县应当顺应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科技资源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的现代工业。通过利用城镇发展的带动性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设施的改善,只有以工业带动城镇,以城镇带动农村,才能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5篇

一、新建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 县域经济总量增长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007年至2012年的五年中,全县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从115.02亿元增加到240.61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GDP达到44925元;财政总收入由6.51亿元增加到20.1亿元,年均增长2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71亿元增加到15.23亿元,年均增长 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3.17亿元增加到195.51亿元,年均增长35.3%;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18元,五年间净增4220元,年均增长13.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6752元增加到34656元,年均增长15.6%。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9.5:46.6:33.9调整为2012年的16.7:51.8:31.5。

(二)以点带面,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汽车汽配、文化物流、食品医药的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的比重达65.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1%;农业形成了30万亩优质米、60万亩油料、10万亩“三水”产品、药材、10万亩花果苗木、6万亩“绿色”商品蔬菜、1000万羽水禽养殖和50万头三元杂交猪等基地。

(三)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县域经济活力增强

2007年-2012年,全县非公经济由70.28亿元增加至165.33亿元,年均增长18.7%。县域非国有经济在工业、投资、商贸等各领域的经济成份进一步扩大,为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突破封闭性,走向更开放

坚持“县外就是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2007年-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由0.99亿美元增加到1.79亿美元,年均增长12.6%;实际利用内资由24.4亿元增加到39.6亿元,年均增长9.9%。

(五)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初步建成,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策应南昌市“一核五片区”建设格局,着力打造一批中心镇、中心村,以农代工、拆村建城,实现城乡联动。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8.3%上升至2012年的51.3%。2012年县城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

二、制约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2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6亿元,在江西省33个一类县区中排第10位,增速13.4%,排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37280元,排第19位;财政总收入完成20.0亿元,排第15位,增速30.2%,排第16位;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1.74亿元,排第10位,增速28.6%,排第1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6.5亿元,排第9位,增速15.0%,排第21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28亿元,排第10位,增速19.7%,排第2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9亿元,排第20位,增速15.6%,排第12位;利用外资12131万美元,排第5位。增速1.4%,排第3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9018元,排第14位,增速13.0%,排第24位;数字显示,新建县县域经济近年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同类县区相比仍存在经济总量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的问题。

制约新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一)投资不足。2012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28亿元,分别为南昌县的44.5%、丰城的87.1%和贵溪的88.2%;2012年县域共利用外资直接投资12131万美元,仅为南昌县的43.4%。工业投资占投资总额比例仅为35.2%。

(二)融资环境不优。全县县域金融机构2012年末净增存款32.23亿元,增加贷款仅为28.52亿元,增加存款的存贷比为46.9%,中小企业贷款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行政区划变动频繁。我县紧邻省会南昌,与红谷滩新区、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开发区接壤,作为政策扶持的开发区有其得天独厚优势,近十年来,频繁地将我县区域面积划归开发区,导致我县资源流失、干部群众工作热情、拼搏干劲下降,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四)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县域交通尚不够发达,农村道路等级还偏低,路网不配套;排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三、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措施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质升级。通过经济形式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市场物流集群、现代商贸集群。着力支持发展优势制造业。充分发挥恒望汽配城、江铃晶马等龙头企业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鼓励汪氏集团、桐青金属、新源纺织、教育实业等企业跨行业做大做强,形成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实现产业优质升级。

2、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造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在铁河、昌邑、松湖、象山等滨湖地区大力发展“三水产业,建设‘双用’农田”产业;在溪霞、乐化等地依托山水特色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在望城镇、长镇等近郊地区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特种水产,引导农民向精品型、特色型农业转变。

3、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物流仓储业。策应南昌铁路客运西站、城市外环线建设,以工业园区、望城镇、乐化镇为市场构建基地,大力发展整车及建材等专业市场,形成集运、仓储、配送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做活旅游休闲业。突出小平小道,西山万寿宫,厚田绿洲沙漠,象山森林公园、汪山土库和鄱阳湖侯鸟观赏区的整体开发。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6篇

摘 要: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兄弟先进县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加快滨海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明确发展方向,抓好项目建设,培育支柱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滨海县;县域经济;港口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097-03

一、滨海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滨海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市内兄弟市县相比,无论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财政收入,还是从人均指标来看,还存在一定差距。

1.经济比较分析

(1)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2011年盐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570元,大丰市为49242元,分别是滨海县25005元的1.54倍、1.97倍。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同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也同县域的幅员和规模大小有关,并不能完全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现阶段却比较能够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2)从收入水平看,2011年盐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510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511元。滨海县分别为16879元、9197元,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最高的亭湖区相比,分别相差13.5%和27.4%;与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最高的东台市相比,分别相差12.5%和237%。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指标,分别为全市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二,差距较大。

(3)从地方财政收入看,2011年盐城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3278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盐都区为4812元,滨海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730元,为全市倒数第一。与前二者相比相差1548元和3028元,差距1-3倍。

2.产业比重分析

按照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情况分析,滨海已经由“一二三”成功向“二三一”转变,同时开始向“三二一”迈进。第一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第二产业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猛。三次产业总量与比重的构成及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1)第一产业的绝对额持续稳定增长,但比重不断降低。第一产业由2007年267000万元,增加到2011年448100万元,增长了67.8%,但相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说,速度明显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渐减小,由2007年的24.7%,下降为2011年18.82%,下降了5.9个百分点,形成的增量少,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及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皆呈逐年下降之势。滨海县与全面小康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了8%,还未达到全面小康要求。

(2)第二产业的发展支撑并主导着GDP的增长。2007年—2011年,第二产业增长了127%,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5%左右的高速增长状态,占GDP的比重连续稳定,由2007年的42.8%到2011年的44.10%,五年占GDP的比重一直在44%左右,说明滨海县经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拉动,二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主导地位。

(3)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具备对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的冲击力。2007年-2011年,第三产业增长了157%,年增长速度稳定在30%以上,占GDP的比重也稳步上升,由2007年的32.5%上升到2011年的37.08%,年平均增幅一个点。三产对GDP增长贡献率维持在36%左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居于5-6之间。

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第一、二产业对服务业的需求,取决于第二产业能够为第三产业提供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这反映滨海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佳。目前,滨海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刚刚开始发挥出来,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是大有潜力的。总体分析,滨海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趋势已形成,随着惯性力的作用,下降趋势会加速;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连续五年在高位徘徊,拐点即将出现,下降苗头显现;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每年上升1个点,在未来5-7年间,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会超过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产业比重将会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

3.存在问题

在看到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滨海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十二五”滨海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较低。2011年盐城县市中,GDP总量最大的东台市达到447.92亿元,滨海县仅有东台市的1/2多;工业增加值最大的东台市达到142.82亿元,滨海县(86.89亿元)仅相当于东台市的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大的东台市达35.92亿元,滨海县仅相当于东台市的2/3。经济总量小,经济的活跃度就低,经济扩张的能力就弱。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特色经济;浑源县

一、县域经济的特征和内涵

县域经济即把“行政县作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县级政府为调控的主要主题,把广大农村作为发展的腹地,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增长极。”这是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及独特特征的区域经济体系。由于县域经济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点、资源状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其发展与否,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宏观经济也起着基础支撑性的作用。所以,它关系到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而且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它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2)县域经济有它自身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它有自己的县级财政;(3)县域经济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都存在这独特的地域特色;(4)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5)县域经济具有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等特点,注重发挥当地的优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6)“农业”、“农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方向[1]。

二、山西省浑源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浑源县是大同市的人口大县,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显示全县人口高达35万,居于全市各县之首。全县仍有5.5万名贫困人员需要扶持,其中绝对贫困人口高达2.25万人,近几年来,县里可用的扶贫资金每年只能帮扶3000人左右,若按照每年扶持人数递增5%进行计算,全县5.5万人,至少还需要15年。尤其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使浑源县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俗称“窝煤”),严重制约了全县煤矿安全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浑源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地貌特征,突出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的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特色产业的建设。形成了西坊城、裴村、东坊城、永安镇、沙圪坨五乡镇集中连片的万亩蔬菜基地,建起蔬菜大棚1600栋,发展万寿菊1万亩,计划新建蔬菜大棚2000栋。在南部山区,依托“中国黄芪之乡”和“全国道地药材基地县”品牌优势,发展黄芪28万亩,建设30多个高标准的绵羊、绒山羊、肉牛、奶牛养殖园区和50个羊、猪、鸡专业村,由畜牧业带来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在北部山坡区,大力栽植仁用杏经济林,形成了以吴城、南榆林、下韩、蔡村等乡镇集中连片的10万亩仁用杏经济林。形成实现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浅析

浑源是资源大县,现存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中部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省级的文保单位有6处,如北岳恒山以及悬空寺等均驰名中外;浑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目前有29种,像花岗岩、煤、膨润土等储量都相当丰富,尤其是黑色花岗岩质地堪称世界一流;除此之外中草药更是遍布恒山山脉,98种之多,《中华药典》记载的北芪含量颇高。

(二)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就目前来看,浑源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还不足等问题,也都在或多或少的抑制着浑源县的经济发展。

(1)管理体制方面:县域经济的管理还存在这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会对市场体系的统一形成造成影响。部分干部的传统工作作风、陈旧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也会极大影响办事效率。

(2)长期以来,国家对县域的经济投入力度都不足,一些应有的交通、能源设施落后,严重延缓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与山西省一些经济状况发展较好的县域相比,还存在部分落后现象,依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山西省县域经济排行榜前浑源一位的屯留县为例:可参照表-1。经初步核算,2009年浑源县全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屯留县为58.2亿元,高出浑源县36.2亿元。除此之外,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财政指标都超出了浑源县。要想切实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赶超其他县市,必须强化本县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一)突出白酒、花岗岩、煤炭、二轻、建材等地方工业特色

改革传统体制,强化内部的管理,使浑源的花岗岩开采率得以提高,产业链接逐步延长。浑源作为一大产煤县,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因此严重制约了浑源的煤矿安全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目前浑源全县44座煤矿仅有9座煤矿领取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给县财政税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此,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可采取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给予资金扶持和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浑源煤炭产业健康良性发展,使其为县城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化两大体系,着力发展替代产业;

旅游业一直是浑源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旅游业的投资匮乏,精品太少仍然是制约浑源旅游业的一大因素,鉴于浑源财力十分有限,建议市政府在加快浑源旅游资源整合和产业开发以及“精品”建设上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将云冈・恒山旅游节主办地设在浑源,进一步扩大恒山风景区的知名度(。)

(三)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色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向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标志,改革开发以来,国家一直强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0世纪后,许多经济学家也提倡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先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的特色企业经济是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此之外,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证县域的经济发展与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协调性发展:

(1)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改善性别差异的比例,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2)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协调,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3)坚持县域经济工作的连续性,政府各级部门做好相应制度的规划,各方面工作保持连续性,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

十七大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劳动力有序转移等紧密结合,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建立一套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经济发展策略,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实施县域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赵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

[2]浑源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3]浑源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4]找准着力点实现大发展――浑源县靠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5]浑源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