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合集7篇)

时间:2023-08-14 16:41:43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第1篇

参照这一理论框架,新闻教育的出现和发展被视为新闻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在许多西方学者眼中,尽管获得新闻业的从业资格不需要像医生、律师那样通过专门的考试并领取从业执照,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事新闻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而获取这些技能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专业的训练。并且,更重要的是,作为整体来看,新闻行业有业内公认的典范,有它的道德标准和职业信条,并有专业组织阐述和执行这样的行为规范,因此,新闻业被视为正在走向专业化的行业。

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媒体改革具有相近的脉络。一方面,政治思想和宣传导向、文史哲基础和新闻专业理论与采写编评等实务训练,始终是目前中国新闻教育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媒体改革的推进和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各类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快速崛起的同时,新闻学科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调整和变化。但是,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教育是否能够满足中国媒体现实发展的需要,是否对提升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对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看法

在调查样本中,超过一半的从业者在报考大学以前(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就已经萌生了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其中广播媒体的从业人员最为明显,达到了63.5%。在问卷所列出的各个阶段中,“高中阶段”是从业人员产生从事新闻工作想法的最重要阶段(26.00%);其次是在“就业之后”(24.60%)以及“报考大学时”(20.20%)(参见【表1-1】)。 【表1-1】新闻从业人员何时产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

总体样本 报纸 电视

广播 上小学时

11.30 12.50 10.30  4.90 上初中时

13.70 11.50 14.10 29.30 上高中时

26.00 25.00 28.20 29.30 考大学时

20.20 21.30 19.20 14.60 就业以后

24.60 25.70 24.40 17.10 其他

4.10  4.10  3.80  4.90 加权平均数* 3.34  3.38  3.35  3.1 (*加权平均数按照“上小学时”为1,直到“就业以后”为5,并将其他作为缺省。)

如果将这一情况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背景进行交叉分析,调查发现,接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从业人员中,萌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最重要时期为“上高中时”和“报考大学时”,而未接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从业人员,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参加工作之前尚没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而在其他的四个阶段产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的人数大都在15%左右,比较接近。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新闻工作的向往更多的是产生在就读大学以前,这种向往往往会影响到他们报考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换言之,大多数从业者之所以接受正规的新闻教育,乃是因为他们抱有投身新闻业的志向。而那些在就业以后才产生从事新闻工作的想法的从业者,则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新闻教育。

二、职业伦理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形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个体的新闻从业者自身基于对新闻业角色和社会功能认知的道德和伦理准则,其二是包括新闻教育和行业典范在内的其他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中,新闻从业者认为对于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观形成有最大影响的三个因素是“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3.71)、“家庭成长的环境”(3.70)和“专业领导如编辑、制片人”(3.48);其次是“同事同行”(3.47)、“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3.26)、“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3.25);而不同学习阶段的老师包括大学新闻专业的老师,对于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观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见表【2-1】)。 【表2-1】对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形成影响的因素

总体样本 报纸 电视 广播 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

3.71

3.67 3.82 3.75 家庭成长的环境

3.7

3.65 3.91 3.68 专业领导如编辑/制片人

3.48

3.47 3.61 3.31 同事和同行

3.47

3.48 3.53 3.26 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

3.26

3.26 3.33 3.13 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3.25

3.29 3.16 3.17 大学新闻专业老师

2.88

2.84 2.99 2.97 大学非专业老师

2.66

2.63 2.91 2.41 中学老师

2.46

2.47 2.49 2.33 (1表示影响很小,5表示影响很大)

在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者之间,影响其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观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别。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家庭成长的环境”,其次是“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和“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而其他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认为最有影响的三个因素是“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家庭成长的环境”以及“专业领导”。但应该注意到,从整体上看,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力的评价排序,要远高于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参见【表2-2】)。

【表2-2】不同专业背景的影响因素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家庭成长的环境

3.83 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 3.82 2 交往过的老新闻工作者 3.59 家庭环境

3.62 3 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

3.46 专业领导

3.51 4 专业领导

3.45 同事同行

3.49 5 同事同行

3.44 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3.22 6 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3.29 西方著名新闻工作者

3.10 7 大学新闻专业老师

3.27 大学非新闻专业老师

2.75 8 大学非新闻专业老师

2.54 中学老师

2.49 9 中学老师

2.44 大学新闻专业老师

2.46 (1表示影响很小,5表示影响很大)

三、对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必要性的看法

对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否必须经过大学新闻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个问题,有71.7%的新闻从业者认为没有必要。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存在着细小的差别,电视媒体的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专业教育的认可程度稍高于其他媒体从业者。而在不同专业背景之间,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要比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于新闻教育所提供的专业学习和训练的认可程度要高一些(参见【表3-1】、【表3-2】)。 【表3-1】优秀新闻工作者是否必须接受大学新闻教育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需要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专业训练 28.30 28.20 30.30 25.00 【表3-2】不同专业背景对“大学新闻教育”的看法

新闻专业背景 非新闻专业背景 需要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专业训练

34.90

22.20

而对于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专业实践的长短,有42.5%的新闻从业者认为只要有两年以下的专业实践即可,只有将近10%的从业者认为需要5年以上的专业实践方可。在不同的媒体之间,电视媒体的从业者相对于其他媒体,认为需要更长时间的专业实践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表3-3】需要多长时间的新闻业务实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三个月

2.70  2.00  1.30  0.00 半年

12.30 12.60  6.70 10.00 一年

27.50 31.20 26.70 30.00 两年

28.20 26.60 29.30 32.50 三到五年

19.90 20.10 24.00 20.00 五年以上

9.60  7.50 12.00  7.50 加权平均数* 3.79  3.72  4.04  3.85 (*:“三个月”为1,…“五年以上”为6,下同)

在新闻专业背景和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并没有显著差别。总的说来,相对于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而言,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认为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专业实践时间要稍微长一些。

而在回答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否必须接受新闻专业教育时,想法截然不同的从业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认为成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必须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从业者,对于专业实践长短的评价,只比那些认为不需要接受大学新闻教育的从业者稍微长一点。

对于“至少需要多长时间的新闻业务实践”这个问题,同年龄、学历、从业年限以及职称职务等因素做相关分析之后发现,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从业者,认为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更长时间的新闻业务实践;而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则相对认为新闻业务实践的时间就越短。

四、对新闻教育中知识和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评价

总体上,新闻从业者认为,新闻教育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训练,对于从事新闻工作和培养理想中的新闻工作者还是比较重要的。相对来说,新闻从业者认为在新闻教育中最应该培养和训练的依次为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其次是掌握广博的知识以及把握宣传导向的能力;再次则是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以及文史哲基础,同时新闻教育还需要让从业者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此外,也应该掌握新闻之外某领域的专门知识。相对而言,比较不被看重的包括电脑技能、新闻职业伦理和新闻理论(参见【表4-1】)。 【表4-1】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看法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分析问题能力

4.59 4.55 4.63 4.78 语言表达水平

4.44 4.37 4.68 4.51 广博的知识

4.35 4.31 4.49 4.45 把握宣传导向的能力

4.13 4.1  4.2  4.18 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

4.05 3.99 4.18 4.15 文史哲基础

4.02 4.01 3.99 4.2 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4

4.03 3.84 4.08 新闻之外某领域专门知识 3.88 3.86 3.83 4.1 电脑技能

3.53 3.5  3.46 3.88 新闻职业伦理

3.5  3.5  3.41 3.63 新闻理论

3.13 3.1  2.99 3.59 (1表示不怎么重要,5表示极为重要)

在不同媒体从业者之间,对于上述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重要程度的认知没有太多的不同。较为明显的是电视从业者认为语言表达水平是最应该培养的能力,其次才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同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有关。而广播媒体的从业者总体上对于上述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重要性的评价要高于其他两类媒体的从业者。

在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对上述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重要性的排序基本一致,稍有差别的是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重要性的排序比非新闻专业背景从业者要高一点,而对新闻职业伦理重要性的排序却低一点。

若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越大的从业者,对于“文史哲基础”、“把握宣传导向能力”、“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闻理论”和“职业伦理”在新闻教育中重要性的评价越高,而对于“新闻之外某领域专门知识”重要性的评价越低;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对于“把握宣传导向能力”、“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闻理论”重要性的评价越低;专业职称越高的从业者,对于“把握宣传导向能力”、“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职业伦理”重要性的评价越高,对于“广博的知识”及“新闻之外其他领域专门知识”重要性的评价就越低;职务越高的从业者,对于“把握宣传导向能力”和“职业伦理”重要性的评价越高。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第2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学教育;新闻学教育改革;专业主义理念建构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在河海大学工作期间所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商业化运作背景下中国媒体的公共性研究――基于体制变迁的视角”(项目编号:09YJC860010)的阶段性成果,受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专业主义”概念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新闻业的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侯迎忠,2003)。具体而言,它包括从事新闻业的基本的专业技能、基本的行为规范、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Macdonald,1995)。作为新闻从业者的摇篮,高校新闻学教育业迫切需要注重对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养。笔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在新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新闻学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失却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整个新闻学教育就会失去灵魂,一盘散沙,陷入职业训练的泥潭。新闻专业主义对于今天中国的大众传媒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新闻社会功能的回归需要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随着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闻媒体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为民众知情、表达、监督、参与民主政治的载体,媒体需按照专业主义的理念来生产、传播信息。新闻媒体要真正维护公众的民利,就必须真正成为公众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的平台与渠道;新闻从业者必须理解新闻的真谛,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抵制政治的压力与经济利益的诱惑,主持社会正义,张扬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这就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理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二,媒体商业化运作的疾患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注入。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推进,在生存的压力与利润的诱惑之下,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往往超越了对公共利益的捍卫――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政党利益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新闻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主义精神:使学生建立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其三,新的媒介生态,新媒体的普及与新技术的拓展使得专业主义成为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新闻业面临着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意味着新闻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者;二是人人都可能同时接收到多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甄别和选择,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下,只有真正具有专业精神的新闻媒体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那么,新闻院校作为专业新闻从业者的培养单位,怎能不重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塑造?

然而,中国新闻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这一缺失使得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停留在“求职谋生”的现实层面,也使得新闻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认同感越来越差。

二、中国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及其带来的问题

近几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年俱增。有关学者(吴飞等,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新闻传播教育在新闻从业人员那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严和较高的评价,一些人认为新闻传播与新闻实践有较大的距离;一些人则认为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并没有更多值得骄傲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无用,个别媒体甚至以不从新闻专业进人为乐事和特色。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的新闻媒体不是不缺人,而是缺少真正的新闻人。

当前,中国新闻学教育分为三大块: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意在通过此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然而,据笔者了解,在不少新闻院校的教育中,这三块都是割裂开来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只顾课程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打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将三类课程割裂开来,没有理解其间的联系,几年的专业教育下来,知识架构一盘散沙,对专业主义理念或仅有模糊认识、或毫不知晓。

对此,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新闻院系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理念。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会导致新闻学的空洞化、理论化与技能化,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以及中国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第一,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学生为什么报考新闻专业?一部分名校名专业,如人大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对学生确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进入这些新闻院校的学生也常常引以为豪,比较容易形成对自身专业的认同。他们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来自于学校的美誉度与良好的传统以及已经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众多校友的杰出表现。然而,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近几年才开办新闻专业的一些工科院校、财经院校、法律院校、外语院校、体育院校、医科大学学生,如果不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学生就很难形成专业认同,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专业、接受这个专业。针对此类情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让学生理解新闻的精髓,用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第二,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难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就业出路。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新闻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优势何在?恐怕不是学生看得很重的熟练的采编技能,也不是某一具体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功底,而是其独特的新闻理念与新闻敏感,在于其客观公正的视角以及判断社会变革、透析事件本质的能力。我们姑且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来概括。而这样一种理念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能融化到血液中,并转化为行动。这就是新闻学教育的任务。

由此看来,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是许多高校新闻学教育举步维艰的重要诱因之一,也是新闻学教育招来媒体和社会各界诟病的症结所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三、高校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建构的路径探索

要改变当前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高校新闻学教育中,必须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将之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贯穿到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

第一,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贯穿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全过程。笔者所说的要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并不一定是说要开出单独的以“新闻专业主义”命名的课程。事实上,在现行新闻学教学体系中,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内容很多。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讲授与学习中都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传授与实践。首先,在近代新闻史中,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发展线索,也可以找到专业主义理念践行者的范本。这些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专业主义的源起、精髓及其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史教学注入精神与活力;其次,在新闻学理论中,关于新闻本质特征、基本原则、社会功能等的讲授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相联系。例如,新闻的“真实”、“准确”等一系列新闻价值要素以及“客观”、“公正”等原则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互相映证。这就将原本空洞的理论“精神化”、“人格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可以成为课堂中那支将灰色理论转化为常青树的生花妙笔;再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切实践行专业主义理念,引导学生如何甄别新闻,如何挖掘信息,如何保证信息的准确、客观、公正。实践教学应当将理论教学中传授的专业主义理念升华,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乃至一种习惯。对此,各新闻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育提升到应有的核心地位,并引导、督促各课程教师实施。

第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应当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打造。如前所述,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新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主义理念。然而,仅有理念还不够,新闻专业主义还体现为一种职业技能、一种社会信念、一种责任感。因此,除了专业课程的讲授之外,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广泛学习其他人文社科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通过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客观公正的视角、丰富的知识以及透过新闻现象认识本质的洞察力。

国外许多新闻院校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社会基础的强化。如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为主,其比例占到了75%。而据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2005)介绍:新闻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能超前的主要指观念而不是技术,每当新技术来临,80%不变,20%技术部分比较容易学到,因此学校花更大的精力教学生那80%的内容。他们的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宽基础,50%以上的课程为非新闻类课程。也难怪普利策(1904)曾经预言,只有在人文基础良好的综合性大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人才。

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具体要求在变,但总的倾向没有变,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深厚的专业基础功底与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强烈的专业主义信念。因此,新闻学教育也不能偏离这样的方向,而应当以培养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为主线,一方面要重视新闻史论等基础课程,重视采、写、编、评等基础业务;另一方面要开设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要大量开设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

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已经走过了搭架子、铺摊子的阶段,该是提升质量和内涵的时候了。作为高校新闻学的教育者,我们应当坚信,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是中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这关乎中国未来的新闻人,关乎中国新闻业的未来。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迎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2002.4.

[3]吴飞,丁志远.新闻教育与专业主义理念的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第3篇

(一)职业

职业是行业的发展。但学术界对职业的定义及其意涵的理解却呈现着纷繁复杂的分歧。在英语里,profession即职业最原始的意义是宣誓、声明的事实与行为,即意味着从事这一职业的从业者们所声明的对于某些特定的事务有着比其他人较为多的知识认识,特别是对于特定某些客户的事务有着比客户本人更多的知识认识。美国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曾描述过profession本意为职业,不是普通的行业,主要指需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训练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如律师、医生、会计师、建筑师等。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经历了专业训练的人才有资格从事该职业;同时,也只有职业化的从业者才有资格对职业的传统做出权威解释。

(二)职业化

起初,?W者对职业化的研究是在对职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米勒森认为,职业化的过程是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的:1.获得相对确定的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以及行业活动的具体化;2.获得知识和实践的机会;3.行业的从业者自我意识的发展;4.行业外部的对该行业作为一种职业的认同。1977年,拉尔森在《职业主义的兴起》一书中指出:职业化的关键首先在于职业教育对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并通过对为市场服务的收入机会和在职业中的地位与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特权的垄断来巩固职业的地位和社会结构;而培养和维系职业从业者价值观的核心则是垄断化与标准化的职业教育。

帕森斯就认为,学术性职业致力于把知识制度化,在所有的职业中,医学与法律无疑是可以把知识非常好的应用与实践的两个最关键的职业。把职业看作为一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既要与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相联系,又要对其从业者的认同感,语言和共同的价值观有所约束。通过对职业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着力强调,为我们获知了解职业在社会中所存在的意义和职业化的社会作用等问题给了有利的启发。

二、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新闻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正式的职业需要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种职业形成的标志之一就是专门教育的开展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这种职业化的教育也更进一步增强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加强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通过新闻教育,新闻从业者能够接受专业的训练,获得专业知识,而职业意识也被系统性地灌入进来。为此,我国新闻教育建立起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新闻教育对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影响

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是我国近代新闻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最大。高等新闻教育既包括本科教育的大学新闻系,又包括大专教育的新闻专修科,还包括在高等学校开设的一些新闻学课程。这些机构培养出了大量的新闻专业人才,随着这些专业人才纷纷走向新闻实务界,而且切实感受到新闻学的价值所在;这些新闻专业人才中,有一部分成为了研究新闻学的新生力量,为中国新闻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既注重普通常识的训练,也注重新闻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它不只是供给新闻学者一种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而对于种种普遍的学识也是极其重视。

新闻职业学校重在职业的训练和培养,为新闻实务界培养了大批实践性人才。新闻职业学校由于学习期限较短,办学方式灵活,使新闻记者在短时间的学习中,增长新闻专业知识,提高新闻实务实践水平,提高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扩大了新闻记者的队伍。大多数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无论是大学新闻系还是新闻专修科,基本上都采用普通知识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并重的方式进行。新闻教育的大量兴起,在客观上,转变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群体结构,扩大了新闻记者的队伍,提高了新闻记者的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保障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形成、发展。

三、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制度保障

社会学认为,职业形成的标志之一就是职业制度的确立,它既包括国家的外部规定,也包括行业组织的内部规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形成、存在和发展既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条件,也受制于其自身内在机制和结构的驱动。

(一)我国新闻行业组织的制度及其发展

行业组织的职业制度是为从事某一活动能通过自我规范、自我控制和自我设定职业标准而最终达到的职业自治和职业垄断。因此,一般来说,职业组织应该有其特定的执业规则和职业文化,一方面可以对本机构成员的职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职业组织根据此来严格执行入行审核和从业规范,从而确保职业的存在、发展。职业制度集中表现在行业组织的章程规定之中,即行业组织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其中的体制运作方法及运作模式等制度对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

(二)新闻行业组织的规章制度的影响

从组织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看,组织机构是新闻记者职业化的核心。对新闻业利害关系的认知,体现了新闻从业者对整个新闻业在社会上所处地位的重视,这有利于提升新闻记者的地位,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对新闻学的研究,提高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并促进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对记者修养的提升则有力地保障了新闻业的客观发展,提升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综上所述,是新闻记者对自己的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发地接受职业化并推进职业化的发展。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第4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历史发展;本土化探索

在西方新闻行业中,新闻专业主义是其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业规范。在我国新闻界中,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第一是娱乐化泛滥,第二是职业道德缺失。重新树立新闻专业主义这面旗帜,对专业主义的理论进行改良,并且对其实践进行探索,重新构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功能,有着“解放”的意义。

一、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发展

(一) 20世纪初期,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启蒙

20世纪初,我国受到了西方新闻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新闻学者和报刊已经出现了较重的专业主义成分,例如邵飘萍与邹韬奋等人认识到了“受众本位”的观念,并且将为读者服务作为其报刊的理论基础。认识到了要客观公正的去报道新闻,认识到了记者的作用,认识到了记者的责任,以及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并且对这些认识都加以实施。邵飘萍的特殊贡献在于认识到了新闻的主体地位,将其作为改革报纸的重要条件,认识到要改良新闻要依靠记者。而首先将新闻作为学问来加以研究,并且提倡培养新闻人才的,在我国当属徐宝璜[1]。在1918年,其回国之后向中国新闻界介绍了美国新闻事业的主要现状。在接下来的十年,我国新闻业主要借鉴美国的新闻业的运行方式。

而这一时期,张季鸾在新闻实践方面进行了专业主义的探寻。他在主政《大公报》时,提出了著名的四不主义,第一是“不党”、第二是“不卖”、第三是“不私”、第四是“不盲”,表达了媒体一定要独立和中立的理念。

(二)我国党报体系的专业主义探寻

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党报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新闻改革,改革内容中提到要将新闻实践纳入到新闻传播体系当中。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二次新闻改革,改革体现了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长期受到制约的新闻观念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在1990年之后,新闻事业一方面属于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又属于第三产业,而这一双重性质得到了新闻理论界的一致认可。新闻专业主义进入到了新闻人的视野当中。随着多年的新闻改革,为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

在1991年,央视对《焦点访谈》进行了定位[2],第一,时事追踪报道;第二,新闻背景分析;第三,社会热点透视;第四,大众话题评说;并且还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报道原则:首先,要确保事实准确无误,新闻记者不能够先入为主,在新闻报道时不能偏听偏信。记者在发掘新闻时,要冷静的进行观察,切忌感情用事,将主观意识渗入其中。针对一些争议性的采访时,要听取各方的意见,不能对问题进行轻易的下结论。其次,在进行评点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够扩大批评面。第三,要尽量去争取一些权威人士的表达,与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合作。第四,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普遍性,要为受众所关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要有结果,给受众一个可以进行回味的空间。

二、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的探寻

(一)中国新闻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与企业化运作模式,是我国传媒业的具体运作模式。该模式使得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一度繁荣,但是也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我国新闻体制改革中,李良荣教授对其进行了突破性的构想[3]。他认为,我国新闻体制要进行改革,就需要走“双轨制”之路。他将我国的媒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的新闻媒体是属于,其中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党委机关报,第二是新闻中和电视频道,第三是新闻综合电台频率等等。另一类的新闻媒体不属于,其中包括各种都市报,各种电台。我国的新闻媒体大多具有双重属性,属于的媒体具有更多的事业性质,而那些不属于的媒体具有更多的企业属性。

属于的新闻媒体的功能一般是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传达,将国家的一些重要新闻进行,此外,其主要是以宣传为主,接受我国全体党员的监督。而那些不属于的新闻媒体其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对它的间接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非党的媒体管理委员会,第二是媒体的行业协会,第三是政策通气会。非党媒体拥有以下几种权利,第一是独立的人权,第二是独立的事权,第三是独立的财权,而在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两种权利,一种是相对独立的编辑权,另一种是相对独立的经营权。

(二)开展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媒体的机构设置中,可以在其中增设独立的主管媒介素养教育部门,定期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专业素养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具有较为专业的新闻理论知识,有着丰富的传媒业务尝常识等等。要不断的加大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4]。美国的新闻业能够转件发展成为一种专业,主要受到了普利策在20世纪初期所推行的新闻教育的影响。今天,我国新闻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样需要新闻教育的的培训发展。

(三)建立职业规范

对新闻工作者的准入制度进行广泛的推行,对于一个职业来说,获得职业资格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其意味着专业的学问,应该获得劳动市场竞争的重要保护。这也从侧面上反应了其树立壁垒权力的合法性。故此,有着专门知识技能应该立刻纳入到职业机构当中,成为职业制度维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立新闻自律机制

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其独特的核心内容,那就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来求得自由,可以为媒体赢取更多的活动空间。为了防止出现更多的他律,那么就需要自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新闻自律机制[5]:

1.完善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相关法规,在时机来临时建立新闻传播法。

2.成立专门的机构,就如同媒介道德委员会一般,以达到加强对我国媒体道德规范的约束。

3.对违规的新闻从业人员或者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批评,并且做出相应的违规处理。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一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那么它的职业行为才会受到更多的外部控制,而不是来自内部的压力。而一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如果较高,那么它的职业角色往往会通过职业理念形成,被每一个从业个体所自觉履行。

【参考文献】

[1]张小玲,王玉琪.探索自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解困之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6(11):64-65.

[2]陈致中,雷册渊.党报新闻专业主义之探索研究――基于8份党报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11):60-66.

[3]王璐.试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我国的实践与探索[J].新闻世界,2014(07):368-369.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第5篇

关键词 封闭 脱节 开放

一、从多种角度来看新闻学教育问题:在封闭中脱节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 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

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 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 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省略/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xwxy.fudan.省略/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 )http://省略/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参见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网页:journalism.umd.edu/courses/baclass.htm。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第6篇

关键词 封闭 脱节 开放

一、从多种角度来看新闻学教育问题:在封闭中脱节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WWW.133229.COM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 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性技巧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

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 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 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cn/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 )http:///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第7篇

关键词 封闭 脱节 开放

一、从多种角度来看新闻学教育问题:在封闭中脱节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 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性技巧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

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 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 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cn/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 )http:///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