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合集7篇)

时间:2024-02-29 14:49:22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第1篇

关键词:积极性;兴趣;历史知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门基础教育教程。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知晓今天的一些事物的发展与变革;可以给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上的支持,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明志,知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也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修养。让学生以史为鉴,避免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同时,借鉴历史经验,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

1.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学好一堂历史课的基础。而对于课前预习,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一些相关方法,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历史资料分析。同样,这也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这样的准备。毕竟这种要求刚开始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地做到搜集“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这需要老师同样去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去做这样的课前准备。比如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搜集,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如在讲《二战后苏联的政治改革》这一课时,因为学生自己不知道去找怎样的资料,老师可以给学生几个题目,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戈尔巴乔夫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可以从改革重点和改革效果等不同方面查找资料”。这样每组学生就只需要找一个方面,然后在第二天上课时进行资料共享,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又减轻了他们的压力,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怎么去搜集资料。课堂上老师再对每组提问,检查学生的资料搜集情况,然后引入正课,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会有侧重点的去听,而且因为之前自己做过预习,所以对历史知识点记得就会更扎实。

2.规范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对学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知识和能力虽然不相同,但也不可分割。而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就需要老师课堂上的正确传授。课堂教学要有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可理解、易接受。同时,能力也是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引导的。在学生能力的要求上,新课标提出了两个要求:“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老师在讲课时,要注重历史,不能过多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灌输给学生,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阶级关系、经济等多个方面讨论政治变革、阶级斗争的原因和意义,并能有主见,观点鲜明地解释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自主地总结知识点,而且在考试过程中,面对材料分析等题型,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对于历史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虽然这不是考试的重要考点,但却能影响学生一生。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新课标提出了比义务教育更高的要求:“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而这种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就需要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资料进行评价、鉴别,正确地理解历史事件。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各种角度的分析也都有,这就需要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懂得辨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历史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价值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面对历史事件,正视历史变革,同时也能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第2篇

一、明确考试方向

1.仔细研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同学们备考的依据。对考试说明的研读要突出两方面:一是明确知识范围,特别要注意每年微调的部分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常常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二是明确能力要求,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深入把握命题趋势。《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虽为选修课,但它实际已经成为各省市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真题,研究命题思路,把握命题趋势。近年来相关命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切口小,挖掘深。高考命题的切入点细小而零散,如江苏省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涉及的考点有“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等;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江苏省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涉及“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知识点虽然细小,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第二,考试内容涉及两个改革,对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如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中对“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的比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中对“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原因”的比较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既要抓住共性的东西,又要参透每一改革的特性,深挖原因,以不变应万变。第三,命题与现实联系密切,具有时代感,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与借鉴功能。如江苏省2012年高考历史卷考查了“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关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内容,并适当进行延伸。

二、学习与应试策略

1.常规学习的四段论,即背景(为什么改)、内容(怎样改)、影响(改的结果如何)、评价(对改革或改革者的评判)。在学习过程中如能秉承“利益分析法”,就能将一些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习效果会更好。利益分析法,就是从利益关系入手,追溯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推导出基本符合实际发展趋势的结论。将其用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即分析社会存在什么弊端(社会危机、内因或外因、主因或次因等);针对弊端应采取什么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教育、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变革等方面);这一措施有何效果(成功或失败,或解决前一问题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等);改革中各个利益主体有何行动(反对者与支持者、受益者与受害者等)。

2.应试策略。首先,把握相关理论。如改革就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涉及最高领导者的强势主导、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民心向背、改革策略、用人问题、文化传统、外部条件等;至于改革的启示,结合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即可归纳出来;对改革(或改革者)的评价,要注重两个标准,即价值标准(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道德标准(关注民生、统筹各方利益、改革者品质等)。其次,清楚试题的构成。一道试题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立意(考核的目的)、情境(试题的材料)、设问(试题的呈现)。再次,明确答题路径,搞清设问“依据材料回答”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不同。最后,在此基础上看分答题,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史论结合,争取获取高分。

三、经典试题分析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第45题)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痢⒗詈枵隆⑷俾坏热宋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的共同之处。(6分)

(2)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分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两次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其异同之处,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材料中“清末新政”的提法乍一看会让人感到手足无措。因此,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多读一些材料,以备考试之需。第(1)题,可从两次改革的对象、性质、内容等角度入手回答,如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均向西方学习、均为自上而下的改革;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国势”、“人才”、“武备”及百日维新的内容可知,两者均侧重于制度改革。第(2)题,第一小问可从主导者、进程、国内外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应结合时代背景回答。

本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道题可能涉及多个改革事件,即改革史的比较问题。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4题将“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较,取得了较佳的命题效果。此外,二者的习俗变革也有比较的价值。复习中应重视对古今中外各种改革异同点的归纳,如对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对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对明治维新与的比较等。在比较点的选取上可以关注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结果、原因、性质、意义、国情、人文习俗等,既可以是“长时段”的比较,也可以是“短时段”的聚焦。

例2.(2011年高考江苏卷历史卷第24题)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分析】这是一道经典的改革史试题,切入点是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涉及的考点有殖产兴业的方式、原因、变化、启示等。本题的亮点是紧扣当年的热点“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设题,凸显历史的借鉴功能与现代气息。由此题可以看出细化考点、夯实基础的重要性。此外,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可将其与中国的“”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

例3.(原创)对失败的原因,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二 这个运动主要的是代表了当时从地主官僚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倾向,所以只能是一种软弱的改良主义的运动。领导这个运动的人,看不见农民革命的力量,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抵制农民的革命。他们和当权的封建势力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只是要求封建统治势力让出一点位置来给新起的资产阶级。这样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注定了只能得到悲惨的失败。

――《》(中国史学会主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指出论者采用了哪种历史观。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任选一种观点,利用所学知识论证其合理性。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1)原因:光绪帝软弱无权;帝后党争。

(2)原因:坚持改良主义,不赞成革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等。史观: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3)选择材料一观点:慈禧逼迫光绪帝免去翁同一切职务;重抓朝廷用人大权;甲午战争中帝后的和战之争到变法前夕的维新与守旧之争;光绪帝被囚禁,慈禧太后重新训政。

选择材料二观点:变法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康、梁等维新人士和部分具有维新倾向的官员参与变法。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第3篇

摘要:2014年9月,浙江省正式新高考改革方案并积极实行。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将引导基础教育不再只注重“书面”,而是要从小进行能力培养,把应试性高考变成能力性高考,把知识点的考查变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此项举措也必将对经历这场改革的高中生的自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影响其今后的大学生涯。本文以浙江省内现在校高中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就高考改革后其自主性分析为中心进行了相应的调查、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考改革;自主性;高中生;应对改革

一、前言

近年来,教育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关注,高考的相应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次高考新方案,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固化的文理分化思维中,而更加注重自身兴趣和特点,追求创新式人才。选择增多,意味着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需要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显然,这样的新高考模式必将引导现在校高中生的自主性发生相应改变,对其今后成为怎样的大学生产生相应影响。

本文立足于高考改革对学生自主性的影响这一问题,从学生自身自主性的改变和外界客观因素对其自主性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探究此次高考改革所带来的改变与影响,当“自主选择”成为学生基本发展时,分析其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与自我发展,从而探究出高中生应怎样利用此次改革发挥自身自主性优势。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中,共发放问卷373份,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9.2%。其中高一学生占11.43%,高二学生占64.29%,高三学生占24.29%,回收问卷后,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最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数据处理上,我们采取了将待定选项份数除以被调查总份数的方法,得出百分比,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结论。

(二)调查内容

(1)在校高中生对浙江高考改革的关注与认知。

(2)高中生对高考改革的态度。

(3)高考改革对高中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4)高考改革对高中生个人规划的影响的调查。

(5)高考改革对于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以及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中生对于高考改革的认知与关注

大部分的高中生重视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自主关注教育动态的意识。且对高考政策有仔细研究的学生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教育政策给予较大关注,从而可以根据政策变化对自身学习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完善。

高中生对于了解高校招生制度的认识逐渐增强,但缺乏对教育动态的关注的人不在少数。而缺乏获取与了解教育动态,势必造成无法根据变化对自身做出及时的调整并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做到与时俱进。

2.高中生对高考改革的态度

2.1高考改革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新高考政策出台不久,尚处于初期状态,学生的呼声褒贬不一。高中生面对新的改革,存在一定的适应和调整过程。本次高考改革与以往历次高考改革所不同,它是一种方向性的变革。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和中学教育带来方向性的转变,这对于学生以及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2高考改革对与大学衔接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低年级学生的适应情况较之高年级学生,其适应情况更好,自主性更高。高考改革让大多数学生提前对大学与专业有一定认识同时,让学生一定的了解与选择时间,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填从志愿的现象。

3.高考改革下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的影响

3.1对选择选考科目的影响

在新高考模式下,大多数高中生在选择选修科目时会优先考虑自身对不同科目的认知程度和喜爱程度,偏向于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和相对容易的科目,并且在选课时对自身未来发展抱有一定想法。

3.2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总的看来,高考改革在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有较明显的成效,且对于此类学生而言,此种高考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自我的发挥。

3.3对学习时间规划及学习效率的影响

高考改革下,绝大部分高中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安排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自主性,或者说相比从前增加。这种学习规划的自主性的提高也将对其将来的大学学习生涯产生良好影响。

3.4高考改革下对高中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现高中生进行了相应的学习侧重的调整,注重基础和运用,发展个性思维和多向性想法。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合理,自主性较高。在接受老师指导的同时,不完全依赖与老师,对学习有一定的自主规划。

4.高考改革对高中生个人规划的影响

新高考模式中的新型“7选3”模式,迫使绝大多数的现高中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涯和学习生活的规划和安排有了提前的认识与思考。不同于以往的文理分科,一些高中生直到高考成绩揭晓后才开始确定方向,高考改革下的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提前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想法。但这种改革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开发并不是绝对性的,依旧会有小部分同学因此对未来生涯和将来的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混乱与不知所措。

5.高考改革对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

本次本省的高考改革涉及内容较大、改变幅度也很大,在考察内容方面要求高中生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客观影响均对现高中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二是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三是把握机会,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四是提前设立目标,对自身的规划要有一定的认识与打算,避免在选课时盲选、错选。

四、分析与建议

1.与时俱进,转换观念

面π赂呖嫉睦戳伲仍有不少高中生没有转换观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类的高中生应当与时俱进,尽快了解新高考的政策内容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的招生标准,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为之努力。

2.培养自主性,明确目标

此次高考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7选3”,这就有助于高中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进行选择,这也与未来的大学与专业挂钩。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科目时,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还要做好长远的计划。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应当锻炼自己的自主意识,有一个自己明确的长远目标,而非走一步算一步。

3.合理规划,自主学习

从自选科目中不难看出新高考有培养高中生自主性的趋势,除了自己选择科目外,高中生还应该自己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有侧重性学习、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于薄弱的科目或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不必将时间平均分摊给各个学科;结合网络、书籍等,进行多渠道获取知识。

4.发展个人兴趣,挖掘自我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个性化发展。利用广阔的资源,积极开发或发展个人兴趣,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添砖加瓦,也为未来学业奠定基石。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第4篇

【关键词】"动"式教学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07-01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意义

随着我校'动'式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增强,作为应用型高校,我校课程考试在内容、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快建立与课堂教学"动"方法改革相适应的保障机制。

1、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要完成对学生在经历一个教学过程后学习情况的评价任务,而且还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水平,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2、对于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考试内容最能体现出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我校的考试方法大都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如何让学生将知识吸收加工后转化成新知识的自学能力是考试改革的重点。

3、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方法的改革又是影响教学方法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考核方法的改革更是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考试制度不仅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制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完善的考试制度对改进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中必须推进高校考试制度建设。

1)邓汉慧,曾键年 在《试论高等学校考试改革》一文中认为:考试制度创新的策略:即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可以引进第三方来考试组织的方式来实现考试制度的创新,以达到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培养人才的目的。

2)刘蓓在《对我国学校考试制度的哲学思考》一文中强调考试改革的重要性,提出考试改革的设想:转变考试观,科学确定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多样化,建立科学命题制,建立科学评分制,并主张进行与考试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改革,以确保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

3)杨虹 在《考试改革探索中的误区分析》中指出: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已受到高度重视。考试不仅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和检验方式,也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并对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当前,人才培养已经从传授知识转向了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结合上来。

4)蔡卫峰在《转变观念 深化高校考试改革》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正在引导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以科学发展观来看中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会发现它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推动考试改革。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但就目前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科学的发展观有点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而考试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引导着教学双方朝着教育目标前进。由于传统的考试严重的妨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要建立健全教学、考试的各种评价体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总之,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深化考试改革,培养应用能力强的服务型人才要更新考试观念,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明确考试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加强考务管理,理顺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章建制,构建质量评估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邓汉慧,曾键年.试论高等学校考试改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刘蓓.对我国学校考试制度的哲学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第5篇

1977年夏天,在邓小平的力主下,中国恢复了由于“”而中止十年的高考制度。这是一个影响千万年轻人命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一年。

从中国重新进入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不亚于政治上的变革。通过高考而选的无数人才,至今仍然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在恢复高考40周年来临之际,《财经》记者采访了三位著名学者。他们是:教育学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社会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知识分子》主编谢宇。

这三位学者都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他们分别从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高考制度的问题和改革前景。

他们认为,高考曾经承担了重要的社会使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应该进行改革。不过,高考改革必须稳妥慎重,同时其他方面的改革要跟上。 为什么人们期望高考制度有改变

《财经》:中国改革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在此一年前,1977年中国恢复了因为“”而被中止的高考制度。请三位从各自专业学科的角度,谈一谈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

张力: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前夕对“”拨乱反正的第一声号角。当年5月,也就是在决定恢复高考之前,邓小平就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v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向全社会昭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中国从此重新确立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竞争原则,改变了当时年轻一代沉闷的精神状态,调动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也精神振奋,整个教育界风气和社会风气为之改变,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指明了方向。

汤敏: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这批人是恢复高考的最大受益者。假如不恢复高考,我们的人生道路会完全不同。

中国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首先归功于改革开放。但是如果没有大批人才,改革开放也不可能取得成功。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三年时间里,有90多万人才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批人在改革开放中成为重要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从那时起,大学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批优质的人力资源,这正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谢宇:从社会学的角度看,1977年恢复高考是“”结束后的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它既符合中国文化的期望,也契合当时的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依靠考试获得社会地位,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机制。作为一个社会流动的机制,作为一个实现权力分配、地位获得的机制,官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不再依靠世袭,最主要的选择机制就是官考。

其次,“”以后,中国认识到,只有通过发展教育、科技,实现“四个现代化”,才能改变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不恢复高考,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也无从谈起。

《财经》:新世纪以来,社会大众对于高考制度的批评增多起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张力: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拨乱反正任务繁重,恢复高考制度处于深得人心状态,自然没有很多批评之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更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够适应,势必包括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尤其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相互交织格局下,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日益得到保障,高考制度成为公共话题,任何不完善之处都会招致社会舆论批评,当然,批评也成为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方面动力。

谢宇:任何制度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并不一定能够达成它自身的初衷和使命。高考原本的使命就是公平,它是一个公平的尺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任何考试都只是一个手段而已,未必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大家都为了这个“尺子”来学习,就本末倒置了。那些社会地位高的家庭、能够动用更多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考分。这样,看上去是公平的手段,最后却变成了不公平的渠道。

还有另一种“本末倒置”:考试是最简单的标准,而学习和研究是没有标准的。可是在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学生从小学就不被鼓励独立思考问题,而是被鼓励去死记硬背,迎合考试的答案。很多学生因此养成了只会考试、不会思考的坏习惯。高考的唯分数论,导致了中国教育造成许多学生投机取巧,而不是追求创造性。

另外,以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考上大学,现在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能够读大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产生了很多问题。

汤敏:从更深的层次看,实际上,对教育的诟病,不但在中国,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人都在批评本国的教育。教育涉及到几乎每一个人,众口难调。最近微信群中流传着两个视频,一个是“让鱼上树”,开宗明义就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能力来判断一条鱼,它将永远认为自己是一个笨蛋。”用高考这种方式来选人才,对很多孩子来说,就是用让鱼上树的一刀切的方式在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另一个视频叫:“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这个仅有8分钟的短视频,一句台词都没有,却在全世界得到了117项提名,64项大奖,刷爆了全球父母的朋友圈。

这说明,不但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认为现在教育有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学始于17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兴盛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标准化的课堂、材、统一考试、标准的统一答案,这些都是在用工业流水线方式在制造人才,在为工业流水线培养人才。而在高考指挥棒下,我国的教育就显得僵化而缺少创造力。 “高考只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财经》:人们曾经普遍认为,高考是保证教育公平、实现阶层流动的公平渠道,但是这个共识正在动摇。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汤敏:我所理解的教育公平是指机会均等,每个学生拥有相同的可获得的教育资源。但现在,城市的孩子与农村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现在城乡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很大,如果不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高考就不能成为底层实现阶层流动的公平渠道,反而变成拉大贫富学生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贫困学生高考反而更没希望,一层一层被筛选排除掉。

高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流水线的产物,是为了培养螺丝钉型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创新人才,更别说能大批量培养出敢于创业、懂得如何成功创业的学生。人才创新不足被诟病多年,高考指挥棒不做出改变,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从小培养无从谈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呼啸而来,到时将是以创新为主的社会,各行业对创新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教育体系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吗?值得深思。

张力:促进教育公平,在宏观政策层面有三个维度,一是权利公平,二是机会公平,三是规则公平。目前我国高考制度正是沿着上述公平维度向前推进的,今后改革也将始终坚持这一方向,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最好的衡量标准。实际上,高考制度改革多年从未停下脚步,就说明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有专家分析,突出问题是评价标准单一格局没有变,招生录取集中统一模式没有变,学校、考试机构、招生部门之间关系没有变,部分地区还存在等待观望态度,寄希望于照搬改革试点地区经验,而没有因地制宜地探索创新,这些都需要在深化高考制度改革进程中加以破解。

谢宇:为什么会形成评价标准单一格局,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因为现行管理体制习T采用简单的、“一刀切”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其实,不同的老师和学校,对学生有不同的期望。但是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和老师没有权利招收自己喜欢的学生,学生也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老师。高考完全变成了机械化操作,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校也无法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特征,都是按照分数高低分配的。

这个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评判标准,在大家看来,未必是合理的。我在北京大学工作很多年,发现不管是学校的招生、培养方案,还是老师的录用、评职称,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地方,并不符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

《财经》:人们常用“指挥棒”来描述高考对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有人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这些高考形式,扭曲了中国教育。因此要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核心是解决高考问题。诸位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汤敏:在目前的诚信水平下,企业招工、政府招干都是看你从哪里毕业的,中国没有高考行吗?在优质教育资源极度分配不公平的环境中,在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里,在当前低下的诚信水平下,没有高考如何才能决定谁能进好学校、选好专业?如何才能更公平地选拔人才?

改革开放后,有关部门也一直在对高考进行各种改革试验,如保送、推荐、优录等等。可是,试行的结果都不很成功,很容易伴随着弄虚作假、、贪赃枉法,造成更不公平的现象。在今天,高考还是社会上老百姓认为是比较公平的少数政策之一,所以改革一定要慎重。但是,慎重不是不能改。改革一定要从国家、民族,从国际竞争的高度,从社会经济未来长远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问题。不管怎么改,都会有人不满意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强调高考公平的时候,要牢记我们祖宗的教训。当年的科举考试,以八股文的标准来衡量,从公平的角度看,是最公平的。但结果却是挑选出一大批因循守旧,饱学无用知识的庸才统治国家,成了耽误中华民族几百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谢宇:从高考问题就可以看到教育体制的问题,从教育体制问题就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高考存在的问题只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当然,我不赞成突然改变高考制度,巨大的断裂性的改变会影响社会稳定。高考改革应该是尝试性的、局部的、循序渐进的,可以尝试一些方法逐渐地改进高考,不能搞“休克疗法”。因为高考制度不是孤立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社会问题。

高考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财经》:目前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进展如何?

张力: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制度改革成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关键一环,决策位次也从教育部提升到党中央国务院。高考制度改革的主线,就是一直坚持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根据中央总体部署,目前31个省区市全部完成包括高考在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在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以今年沪浙两地高考实行新方案为先导,今后各地将陆续跟进,让高考制度置身公开公正透明有效的社会监督之下,逐步形成学生学校双向多次选择的新格局。

汤敏:这一轮高考改革是30多年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综合改革,包括了高考内容和方式改革、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等内容。通过这次高考改革,要从过去的注重分数公平,改到全面考查学生的各科成绩,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上。

我认为这个改革方向是对的,关键是如何落实。首先我认为要大胆试点,小心推广。高考这个龙头,牵一发动全身,改错了社会成本太大。而且,现在谁也不知道哪种方式好。很多的方式理论上看起来很好,但执行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一定得试一试才知道。应该拿出改革开放初期办多个特区的办法,多种模式试验,看清楚了再推广。这样可能会慢一些,但不容易出大错。同时,在推进高考改革的同时,也要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特别是企业招工、政府招干的改革,孤立地进行高考改革很难成功。

谢宇:在我看来,高考改革的方向就是自主招生,让学校拥有自主性招生的权利。当然,这样做会占用学校的大量资源。因为除了考试分数以外,学校还要了解学生的特长和能力,现在很多学校还没有这个精力去做这个事情。其实,民国时期的大学就是这样做的:学校自己组织考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想要的学生。目前国外的大学也是这样做的。假如大学有更多自主招生的权利,就能够改变目前的一些局面。

与此同时,我们要慢慢地改变社会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有可能对社会有所贡献,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应该鼓励与众不同,尊重个人选择,而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一个社会不仅应该让精英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更应该让大多数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机会。除了读书考试以外,整个社会应该鼓励人们有不同的追求,提供不同的途径让人们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地位。

《财经》:目前社会各界对于高考仍然期望殷切,另一方面高考又面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各种挑战。展望未来,中国的高考制度可能是什么样的?

张力:从高考制度建设与改革长远方向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明确定位于“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相信终身学习立交桥绝不可能是应试教育独木桥。

预计我国高考制度将沿着科学设计、取信于民的路径进入新的阶段,不仅有利于槭柿淝嗄晏峁多公平深造机会,而且加快搭建便于全体国民终身学习的平台。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第6篇

这一改革内容,是对三年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的进一步重申―――《纲要》提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包括“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略微不同的是,提到了“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明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在笔者看来,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切实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

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把目前已经尝试的90所高校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脱钩,将自主招生移到统一高考之后,并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为评价即可。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个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的考试、招生方式,就做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落实学校的招生自,同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如果操作成熟,就可以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改革考试、实行一年多次考,最终形成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多次录取,建立起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招生方式,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的方式,已经运作多年,实践证明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难题。

从目前的高考改革思路来看,虽然再次提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但是,改革的落脚点还在考试改革,包括统一考试、减少科目、一年多次考,都是在不改变集中录取制度前提下进行的。这样的改革效果尚需观察。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过去20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高考科目上做文章,从7门到6门,再到3+X,可应试教育的局面未有改观,原因在于高校在录取时还是按单一的分数从高低结合志愿投档录取,录取中每分必究。再减少科目,能起到改革效果吗?再就是,推进一年多次考,应对应多次录取才有成效,否则,多次考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进行排序录取,还是为一次集中录取服务,非但不能减轻学生焦虑,反可能增加学生的焦虑。

所以,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真正深入取决于是否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这也考验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正放权,因为实行考试招生分离,要求政府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把招生自交给大学,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要建立全新的考试招生格局。这也是国家教改《纲要》颁布三年之后,高考改革迟迟不见具体方案,没有实质性改革举措的根源所在。

显然,怎样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将是改革的攻坚战。在笔者看来,高考改革不能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这会陷入“放权”的悖论,而应该建立新的改革机制―――由全国人大、地方人大讨论、审议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一方面广泛听取民意,另一方面则监督政府部门依法放权推进改革,否则,改革就可能一直悬在空中难以落地。

事实上,不独高考改革如此,此次《决定》提到的其他改革,比如“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这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改《纲要》中都曾明确提到,但这之后却没有实际行动,就连新建的南科大,最初宣布去行政化,结果却变为由深圳组织部门为学校公选局级副校长。再比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其中义务教育不设重点校重点班,是2006年《义务教育法》就明确规定的内容,这已经不是改革的内容,而属于依法治校的问题了。

对新高考改革的看法第7篇

一、把握内容取舍,突出“重点”复习,达到高效性

然而,在我们一生之中,又有哪个时刻,生活不曾天翻地覆、一去不回头?――约翰・班维尔

我心里是一个雷电交加的国度。――伊夫・博纳富瓦

高中历史设置多个选修模块,体现历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较多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拓宽历史视野。对多个选修模块,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教材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建议,教师可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选修学习内容。同时高考试题对选修内容的考查特点和提高得分的实际需要决定了在复习备考中必须进行内容的取舍。合理取舍复习内容,是高考复习获得高效的重要策略。怎样对选修内容的精准取舍成为高考备考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高考试题的特点分析和高效历史学习的需要,可依据“联系”的原则可从两方面确定复习的“重点”内容: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或有重要反思借鉴价值的内容。

教师在具体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应注意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高考试题对历史问题的考查要求是强调对历史知识的完整准确理解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对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重点复习。选择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形成通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历史认知的需要。在选修一改革模块中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专题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欧洲宗教改革、。复习梭伦改革,可对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背景与结果了解更完整、更全面,学习商鞅变法能对复习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必修二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补充认识,学习宗教改革可对必修三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的发展的体现或内涵理解更准确、更透彻,复习可更准确理解维新思想的内容与意义。本着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原则取舍,教材中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阿里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可舍弃。另外出于必修内容复习需要,教师可适当增加改革方面的复习内容。如对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帮助的古代赋税制度改革、作为辛亥革命重要背景的清末新政等。

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特定的教学目标,要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与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关注对中华民族与全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事件的意识。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复习选修内容的取舍可依据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或有重要反思借鉴价值的原则。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历史上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改革的学习,为中国改革事业的健康与成功发展提供一些启示,避免弯路。根据与热点相关联的原则可确定复习重点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明治维新。这三次变法中商鞅变法实现秦国社会转型,改革分阶段进行,没有太激进;王安石变法中政府干预与管理经济来调解社会矛盾的做法,明治维新中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配合进行以及改革者的坚定决心与意志对中国改革事业都能够提供有益启示,如改革要分步进行,要有坚定信念与意志去进行改革、改革措施间的配套性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对当今改革的借鉴意义,有效实现知识与情感态度的目标。合理取舍复习内容促进备考高效性。

二、多比较,总结规律认识,突出科学性

运用正确方法进行科学复习备考,是提升复习备考效果的重要途径。比较分析方法是学习历史的良好方法,也是高考能力考查要求之一。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通过对相关历史事物的比较才能实现,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比较找异同。在对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时,得出的“异”即为个性特点,“同”为历史事物的普遍规律或特征。在历史选修一内容的学习中,可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特点进行总结,形成学习模式,举一反三,同时感悟改革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而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无论教学还是高考考查,改革史的知识要点都包括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改革特点、成败原因、规律认识等方面。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在对重大改革比较分析基础上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从背景来说,之所以改革有三方面的因素:面临严重危机需要调解社会利益冲突与矛盾巩固统治(包括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的内在推动、学习先进经济文化与习俗的需要。

从主要内容来看,改革可分为局部调整和全面改革:局部调整涉及政治或经济军事等某一方面,全面改革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内容。

从历史作用上讲,可以从直接作用或影响、深远意义或影响方面进行归纳。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其作用或影响必会延伸较长时期,因此对其作用的分析要做到全面。

对改革特点,可以从改革的阶级性质、内容的全面与局部、结果的成败与是否彻底等方面归纳概括。

对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是否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改革者自身的决心与意志、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符合实际、革新力量与保守势力的对比、用人得当与否、正确策略等方面入手。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改革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和改革的积极影响是否得以维持而不看改革者个人结局。

从对改革的认识或得到启示的分析,可以从改革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归纳:改革是革除弊政调解矛盾巩固统治和富国强兵的手段;改革是创立新事物必然会遇到阻力决定改革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呈现曲折性;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对改革评价的标准可以依据: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以新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等进行多元评价;

(5)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