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城市的建设(合集7篇)

时间:2024-03-08 14:51:22
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第1篇

“十五”期间,*省委多次提出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中心城市聚集,逐步形成城市群的发展设想。*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赣中南、赣西三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以下提出重点建设*生态城市群的一些想法。

一,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城市群的核心特征是,以若干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在周边连接一批中小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一个城市密度高、人口密度大、产业实力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有明显界线的城市体系。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共生、互动、共赢的发展机制。城市群的发展是领导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推进本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火车头,是当前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的较为普遍的发展趋势。

从工业化先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上看,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北美、欧洲率先发展起来了巨大的城市群。主要有: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为轴线的城市群;五大湖地区以蒙特利尔­——底特律­——芝加哥为轴线的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伯明翰­——利物浦为轴线的城市群;欧洲西北部以阿姆斯特丹­——科隆­——布鲁塞尔为轴线的城市群。日本在东京­——名古屋­——大阪一带也形成了巨大的城市群。

从国内城市化进程上看,改革开放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进入21世纪前后,在东部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三大城市群: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轴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香港­——澳门为轴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天津­——唐山为轴心的京津唐城市群。

国内其它中心城市及周边在区也在逐步形成一些密度和级别相对较低的城市群。

二,*城市群发展思路经历了逐步深化、明晰的演变过程

*省经济区和城市群的发展思路主要以区域经济分工和生产力布局为表现形式。“七五”时期将全省划分为北、中、南三大经济区;“八五”、“九五”时期重点强调京九沿线和浙赣沿线产业发展,其中“九五”时期提出*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把京九经济带建成21世纪经济发展脊梁”的设想;“十五”时期提出加速区域经济整合,逐步形成赣北东、赣中南、赣西三大经济区,强调南昌市的中心地位,发展九江、赣州两大省域次中心;“十一五”在“十五”三大经济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昌九景鹰饶)、赣中南(赣吉抚)、赣西(新宜萍)三大城市群的设想。

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分工实质上主要是以城市的区域组合和产业分工为特征的。从上述各时期我省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分工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省城市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大十字”布局到三大区域,从区域经济发展到城市群发展的变化,是城市群的发展思路逐步深化、逐步明晰的过程。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情况:

1,城市群的发展重点不够突出。“十五”期间,全省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各设区市城市发展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烈竞赛局面。在发展重点上相对突出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没有形成具体的城市群发展目标。“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三个城市群,一定程度上是以城市群替代经济区的提法,从城市群发展特性的角度看,城市群数量过多,重点仍不够突出。

2,城市群的推介力度较弱。对外宣传上基本上没有明确的城市群概念,外界不很清楚我省有没有城市群的发展设想,城市群的重点在哪里。这也是前不久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没有列出*重点城市群的重要原因。

3,城市群的范围强调全覆盖。无论是经济区还是城市群的划分,都强调了对全省各地区、各城市的全覆盖,从规划角度,有它的必要性。但如果把一些从地域和产业经济联系上目前相对还不够紧密的城市划为一个城市群,就会使人感到这些城市群体系比较勉强。

三,把*生态城市群作为今后*城市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

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我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城市群发展也将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发展亮点,并对全省乃至跨省区域的城市化起引领作用。在*各个区域经济板块或有可能形成城市群的若干雏形里,*生态城市群是最能担当此重任的一个。主要理由如下:

1,*经济区具有成长优势城市群的基本条件

一是基础设施最完善。*4大区域中心城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两两相距150公里左右,具有本省最完备的铁、公、水、航空综合交通体系,一旦已开工的景鹰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的九景衢铁路建成,则*高速公路环和铁路环最终形成。这是现代城市群发展的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条件。必须明确的是,*区的交通物流条件主要不是靠鄱阳湖的水运,而是靠现代高速公路和铁路体系。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年环鄱地区人均GDP14866元,是全省人均9439元的1.57倍。是全省率先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区域,具有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综合经济实力。

三是工业基础最好。4市几乎集中了全省工业的全部精华。其中汽车、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产品产量70%-95%集中在这一地区。

四是科技实力最强。其中科技人员的70%左右,高校在校学生的76%在这一地区。

五是城市化水平最高。4市城市化率平均为42.9%,比全省城市化率37%高5.9个百分点。

六是经济联系最为密切。4市产业分工明确,产业链互有渗透。南昌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对其他3市辐射强烈,九江作为港口城市是3市大宗原材料和产品进出的集散地,是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纺织、造船等制造业基地,景德镇与九江历史上联系密切,至今汽车、电子、陶瓷等产业互相关联,鹰潭的有色冶金、基本化工与九江、南昌密切关联。

2,*生态城市群实力在中部地区与其它城市群具有同等地位

在中部地区已有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中,除与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实力有明确差距外,与其他3个城市群的实力并不差上下。尤其是在各自省里地位,*城市群在一些指标上的优势更为突出。

*城市群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高校学生数在本省中的地位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经济密度、进出口、城市化率处于中间水平。

3,突出建设*生态城市群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城市群是客观的、正在成长的城市群。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周边中心城市正在迅速扩大,一些小城市和县城正在成长为中小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联系密切、互动共生,正在成长为与周边其他地区有明显分界的经济高地。这就是城市群,与其自由发展,不如规划它发展,用政策措施促进它加速发展,发挥它对全省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引领作用。

其二,突出*生态城市群对于中部崛起战略是必需的。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在21世纪初作出的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突出中部城市群的发展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在中部崛起大战略中,缺少*省的重点城市群的发展也是不完美的。特别是*城市群正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符合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设想,不仅具有率先崛起的可能,而且具有促进两大经济带加快形成的重大意义。

其三,突出*生态城市群的发展是对*省委“十五”期间关于建设城市群和生态*的设想,以及对“十一五”规划的最好贯彻落实。在发展资源有限,需要突出重点的情况下,在搞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突出*生态城市群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是对省委的设想、对“十一五”规划的切实贯彻落实。

4,把*城市群定位为生态型城市群是有重大意义的

第一,*城市群具有发展生态型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其生态优势之一是,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水质最好的淡水湖,其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可达到Ⅲ级或优于Ⅲ级的标准。二是鄱阳湖区具有生物多样性优势,是世界著名的候鸟越冬地,长江中下游最好的农牧水产基地。三是九江的庐山、鹰潭的龙虎山、景德镇瑶里或附近的婺源等都是我国最好的生态型风景名胜区。四是4个中心城市都有发展亲水、亲山的园林城市的基本条件。发展生态型城市群具有定位准确并能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的重大意义。

第二,发展生态型城市群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发展生态型城市群不仅符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根据这一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避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可能对本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同时,也可以消除人们在传统思维里,认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可能对鄱阳湖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疑虑。

第三,确立*城市群的生态型可以彰显它的特色、魅力和品牌效应。在国内,具有形成城市群的经济板块并不少,但具有*城市群生态特色的区域就不多见,确立生态型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可以突出它在全国的两种明显优势:全国第一个以湖为纽带的城市群,第一个生态型城市群,从而把它做成中国最具特色、最有魅力和品牌效应的城市群。

四,*生态城市群建设的基本设想

建设*生态城市群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明确它的建设思路、目标任务,并制定切实可行政策措施。

1,*生态城市群的建设范围

*生态城市群空间范围以南昌为核心,昌九工业走廊为重点,以环湖设区市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以县域为单位,大体包括南昌市9县区,九江市10县区,景德镇市4县区,鹰潭3县区,上饶市的鄱阳、余干、万年3县,抚州市的东乡县共30个县市区。这是*生态城市群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可以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宜春市的其他部分县市。但近期范围不宜扩大过多,以保证中心城市有足够的经济密度和辐射力。

2,*生态城市群的形象定位

*生态城市群的形象就是亲湖性、生态性和现代城市群。突出鄱阳湖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性淡水湖的特色,突出鄱阳湖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环湖中心城市昌九景鹰可以建设亲水生态园林化现代城市的特色。其中南昌为滨湖生态英雄城,九江为港口生态旅游城,景德镇为园林生态陶瓷城,鹰潭为山水生态铜业城。有这三大生态特色和四个主导产业各异的生态型城市的支撑,基本可以确定*生态城市群在全国首个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城市群的地位。

3,*生态城市群的发展目标

继续保持*经济区领先全省发展水平,保持其对全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引领作用,保持其生态环境示范效应,是*生态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目标。“十一五”期间*生态城市群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其中二、三产业增长速度高3~5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高0.5~1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生态利用水平较大幅度高于全省水平。在城市体系发育方面,“十一五”期间,九江(已进入)、景德镇市进入大城市行列,瑞昌、乐平进入中等城市行列,环湖沿轴线出现10个左右的县级市;“十二五”期间,鹰潭市进入大城市行列,5-8个小城市进入中等城市行列,所有县城驻在镇进入小城市行列。

4,*生态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合作

*生态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既要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发挥二、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大工业和城市化进展对环境破坏,发挥生态优势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使用,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按照促进中部崛起的意见中“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建设要求,在南昌、九江、鹰潭3市建设区域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鹰潭建设铜产业加工制造基地。滨湖各县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水产业及其加工业,做强县域经济。加强各市县的产业联系,物流联系和旅游业的联系,实现共生、互动、合作、共赢。

五,加快*生态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措施

1,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群的设想

“十一五”规划已提出*城市群的构想,并在制订专项发展规划。这里提出两点调整建议:第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生态城市群的设想。主要是突出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优势,形成特色和品牌效应。全国第一个以湖为纽带的城市群、第一个生态牌城市群,这一魅力品牌作用将为环湖经济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商业机会。第二是*生态城市群的基本区域近期最好确定在以昌九景鹰为主的30个县市区范围,上饶、抚州仅部分县包括在内,以后再逐步扩展。在这两点调整设想下,根据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抓紧编制规划,并由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群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争取尽早实施*生态城市群的建设行动。并争取列入国家规划重点支持的城市群范围。

2,大力推介*生态城市群

利用各种传播媒体、专家论坛、各种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的机会,宣传推介*生态城市群,特别突出它的亲水性、生态性和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带的交汇性;对*城市群建设中各种问题、课题展开研究,形成*生态城市群的舆论热潮。同时,尽快准备生态城市群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生态产业的项目向外招商,为生态城市群的建设争取更多的商业和投资机会。

3,继续配套完善环湖基础设施

尽快促使九景衢铁路开工建设,加快景鹰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抓紧港口、航站、铁路、公路集疏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

4,引导产业分工协作

依据4个中心城市及所属中小城市的产业基础,尽可能在城市群内展开产业链,寻求产业配套支持,特别是汽车、机械、电子、有色冶金及精深加工、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应尽量在*城市群内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清洁生产。通过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城市群内互动、合作、共赢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生态城市的建设第2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33-01

1、引 言

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3、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2)生态基础设施;(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概括地说,生态城市规划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和人性化。同时,在规划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3.1 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3.1.1 水资源利用

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水设备;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水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

3.1.2 资源开发与利用系统

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实行低水平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与效用。

3.1.3 交通系统

发展清洁能源为燃料的绿色交通系统;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减少车辆在市中心及居住区通过;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3.1.4 绿地系统

重点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维护和建立城市绿色廊道,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保护乡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3.2 人居环境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3.2.1 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3.2.2 生态景观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潜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生活环境。

3.3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4、生态城市的建设

4.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推行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失衡战略,从而使城市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不得不承受由于片面追求发展所带来的代价,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生态问题大大削弱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甚至威胁到城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4.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4.4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生态城市的建设第3篇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意义 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生态城市的建设第4篇

关键词:生态、绿地、建设;

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生态绿化的建设要求。城市绿地作为调节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融入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防止城市污染,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整体论和系统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另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是人工社区湖,即在社区内的某个街段设一个这样的湖,既能作为水量存储,更重要的是采用生态技术处理和净化社区废水,并用太阳能来保持池水的温度,经过净化的水可以循环使用。此外,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生态建设的例子。在城市绿化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群落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适应的生存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 “绿墙”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形态、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绿地植物群落的形成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把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作为生态绿化的切入点,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内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在统计学上,大片草坪的绿地率很高,但并不见得比大乔木下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更符合城市人居的需要。而立体三维绿化能大幅增加城市的三维绿量,降温除污减噪效果显著,却不能纳入城市绿地的统计中。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群落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降低城市污染,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当地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城市居民亲近绿地,使人和环境自然和谐,生生相系。

生态城市的建设第5篇

关键词:城市新区;建设;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更加有活力。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成为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巨大力量。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新城区开发成为吸引更多资金和劳动力以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开发中小城市新城区的成本大大地低于旧城区改造成本,并且开发中小城市新城区能够极大的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荆州市荆北新区作为沪汉蓉高速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的区域交通枢纽,必然加速荆州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的快速升级。另外,新城区开发能保证中心城区的发展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之内,有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规划为龙头,构建明晰的城市空间布局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地方特色。坚持远景规划为先,更要做好近五年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更要高瞻远瞩、放眼未来。

1、完成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以此为标准,严格执法监督。在荆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合理引导土地开发强度,协调土地开发与绿线、蓝线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开发土地与保护景观资源之间的矛盾,实现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2、认真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生态文章。因地制宜,疏通水系,植树造林,突显原生态和荆州水乡特色。二是做足文化文章。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苍白而没有生命力的。要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历史底蕴,进行独具文化意味的景区建设,彰显魅力个性,提升城市品位。三是做好旅游文章。在荆北新区建设中,加强与荆州古城、郢城遗址等旅游景点的互动,主动融入鄂西南生态文化旅游圈,加深荆州旅游深度,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合理利用和经营土地资源,在保障新区建设用地的同时有效提升土地价值

为了确保建设用地,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保证耕地不减的情况下确保新区建设用地。荆北新区控规运用系统科学、生态学、社会学、园林学、土地经济学的理念思想,进一步提升地区商业价值,保护和发掘片区的生态景观资源,改善城市风貌,平衡与补偿城市逐步被侵占的绿地,人居环境舒适,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同时应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增加容积率等,均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鉴于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控制作用,今后新城区的发展应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完善道路网系统,提高对内对外的交通能力;其次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快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信息网和电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新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再次通过对城市建设资源的调整,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利用市场手段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再将这笔收益投人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经营城市的路子,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实现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荆北新区规划路网四通八达,建设“三横四纵”的主干路网,形成“两廊一横三纵六区” 的功能区划与总体结构形态。为新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城市新区的融资渠道

资金是城市新区建设的决定性要素。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企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单一的融资渠道是难以胜任的。为了保证新区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促进新区各项事业的日新月异,必须抓住经营城市这一关键,实现城市建设融资的多渠道和市场运作的多元化。首先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其次,要促进金融资源聚集。发掘金融机构融资贷款的潜力。第三,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已建成项目的存量资产,实现沉淀资产的变现再利用。第四,加强融资渠道平台建设,吸引域外资金和民间资金对新区开发的投入,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合资合作,利益分成”的原则,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动机。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型的融资格局。 荆北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围绕建设“荆州增长极、生态新城区”的核心发展战略,挖掘与整合资源条件,塑造产业强盛、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

五、城市新区的环境保护

用生态学理论打造宜居、生态文明城市新区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将环保理念延伸到新区的规划、建设施工全过程。要用生态学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保护湿地、河流、林地等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楔形绿带、环形绿带、绿轴、绿心,构成生态空间网络系统,使生态区、生态廊道、生态组团有机融汇。要用循环经济理论引导新区发展。以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为基础,科学确定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指标,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以尽可能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做好植被重建,补偿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满足水土保持、美化与城市绿化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荆北新区水系发达,水网密布,渠道纵横,湖塘密集。太湖港与荆州古城护城河相连,区内两处渠道与太湖港相连,一处渠道与郢城护城河相连。依托鱼塘、太湖港、渠灌等现有生态资源,打造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湿地公园。沿太湖港水系构建生态防护绿带,区内一条自南向北的沿河生态绿轴将直通郢城遗址、主次干道将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绿化带。区内水系、公园、绿地、广场,形成众多开敞空间,同时植入荆楚文化,引入多元化城市功能,延续水乡特色,树立荆州地标的“生态新城”。

六、城市新区的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些城市新区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现代意识,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盛行,忽视了城市文化特色的继承,千城一面,城市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导致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和城市景观遭到破坏乃至消失。因此,在荆北新区的规划建设中要注重荆楚文化的保护与延续。依据“楚文化体验港、商贸群集聚区”的城市形态和功能定位,将其打造成宜人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便捷的配套设施的城市新区。同时要明确城市的生命力不仅表现在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或者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更多是经过历史积淀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人文精神,是由此构成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厚重感。只有研究和发掘传统历史文化,在新城区建设中继承和弘扬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才能有效地避免城市文化归属感的缺失,为新区居民创造更具生活感的城市空间。

结束语

现代城市新城区开放建设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的综合体,作为新城区的核心和主脉,在规划设计时,应在遵循空间规划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着力于新城区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构筑,注重生态空间的规划设计和环境保护,走生态发展之路。荆北新区建设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整合公共空间资源,保护规划区域的太湖港水系景观、协调荆州古城的风貌特征,保证城市开敞空间及郢城遗址视线通廊,体现荆州市园林城市的环境特色,创造协调有序的城市空间,从而实现新城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竹亭城市新区建设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

[2]姜志恒 刘维彬 秦宇楠城市新区建设的动力因素浅析《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第12期

生态城市的建设第6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 建设工程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at least intervention in natural ecolog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low carbon - oriented concep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management. Urban construction plan decid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blueprint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lso is one of the leaders in the city in all the work.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and channels, and actively advocate low carbon life, we promate green life philosophy.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it should embody the people-oriented,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and build a resource 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outla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提出时间尚短,且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目前尚缺乏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规划建设集成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政策体系作为支撑和指导,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导向不明、目标缺失、理论缺失、唯技术论四大方面。总体来讲,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1、城市规划生态建设---是一种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城市生态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将单一的四个环节,包括生物、物理、经济和社会,连成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态系统,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使得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为促进社会资源的更好利用和分配,政府要组织相应的机构对城市公共福利和公共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然而,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损害一小部分公民利益的情况。

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可分成两种:一是利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体规划,如园林规划、建筑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等,是贯穿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这样的生态规划,应该被城市规划设计师掌握,尤其能在城市开发区、风景区、城市公园、乡镇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另一种是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但是必须在良好发展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应从定性描述和分析走向定量和模拟,使其成为可实施的对策规划,并真正成为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和可行途径。

2、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生态环境因素

2.1城市规划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要充分考虑并服从对规划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包括行政机关的要求、区域规划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等,从整体出发,适应这些具体要求,创造社会生态效益。尤其是有些规划是在城市范围内的,都要符合城市整体建设规划要求。若然不考虑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2.2城市规划要考虑人工环境因素。城市规划工作者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借助园林规划和建设的技术手法,适当地运用美学的原理,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社会环境。以及在规划中要对总平面规划、路网规划设置、绿化美化设置等也要对其考虑,在以上都充分做好的情况下,不仅可以较好地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同时亦可以对生产创造良好的推动作用。

3、生态建设规划的转型

生态规划与设计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人的空间生态需求包括了居住空间、活动空间、服务空间、文化空间、绿色空间和美学空间。地球的生态空间需求包括了白色空间、灰色空间、代谢空间、交流空间等等。计算容积率时不能只考虑居住空间的容积率。低碳绿色是现代规划生态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化是一种包括技术、体制、行为在内的内在绿;以及结构、功能、过程的系统而不单单只是一个乔、灌、草合理布局的植被绿,以及竞争、共生、自生的机制在内的生态系统工程。实现物理空间与灰色空间(道路与构筑物)、交流空间(信息、交通、社交)、代谢空间(水、热、气、电、食物、废弃物)、文化空间(文化氛围、社区安全、精神生活)和服务空间(商饮、教育、医疗、娱乐)等多维人文生态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规划的任务就是要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通量。以小区规划为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正从传统的物理规划走向生态规划,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从结构到功能:强化小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安全,提供适宜于人的室内外栖息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减小生态风险,加强社区人文生态交流,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和参与能力;

从单调到多样:维持城市的生物、景观、建筑和文化的多样性;改善小区水泥景观、阳台景观、屋顶景观、垃圾景观、污水景观、交通景观、街市景观;

从排污到用废:减少小区的物耗、能耗和水耗,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减小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市政压力;

从绿地到绿体:屋顶花园、中空花园、立面绿化、底层公园;

从占地到造地:恢复被占土地的部分生产和生态功能,改善小区的局地气候和水文循环;

从建筑设计到生态设计:利用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边缘效应原理,充分尊重和利用小区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产,和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进行设计。

4、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探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生态学应用是现实中的一种存在现象,将生态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应该是规划师的理想。而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生态学,更强调的是生态学的实际部分,并且范围更为广泛,是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

要想规划建设好生态城市,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规划,使其生态化,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将大多数野生生物限制在越来越狭小的范围内。所以,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越重视,生态环境就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就会不断改善。在开发自然资源中规划和建设的同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要尊重和善待自然、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综上可知,如果想要实现生态建设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生态理念贯穿规划的每个阶段和每个细节。在规划过程中,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部门之间要进行有效的规划、配合以及协作,并综合城市生态环境的应对策略及实施方法,真正的将生态理念落实到建设规划中去。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的建设第7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 生态平衡 生态效益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培育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和民族的骄傲,需要我们认真地继承与弘扬。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要求我们的园林事业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面对新时代的综合需求,园林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园林功能的多元属性和园林建设规模化的发展趋向已经提到日程,园林由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由局部走向整体,由分散走向系统,已经成为园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成为园林这一建设行业鲜明的时代特征。物质和生态园林的产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实施了市区七条主干道绿化改造,城市园林绿化提位升档、十万大苗进城等重点绿化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8%,绿地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城市绿量得到大幅增加,绿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为进一步搞好城市绿化工作,推动“生态兴市”战略的实施,确保城市绿化工作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我市确定今年的城市绿化具体目标任务为: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生态大市步伐。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生态园林有全新的认识。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1、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2、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3、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园林与生态平衡

一片森林,一个公园或一块草坪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进一步,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就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园林则是重中之重。园林植物既是系统中其他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园林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园林植物的种类构成及生长状况。

生态平衡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其自然界中,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

人工、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或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食物网、食物链比较简单,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很容易使其结构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进行。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只靠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有序的耗散结构,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的能力差。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量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在规划或改建城市时,就应该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奥德姆曾提出的一些大城市的建设中绿地面积应占1/3左右。我国目前规定新建城市绿地覆盖率应占30%,改建城市不应低于25%,但现实中的甚少。国外有些城市如西德的波恩市绿地覆盖率达33%,155平方米/人,公用面积人均23.4平方米。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绿地覆盖率达60—70%,人均公园面积70.5平方米。挪威的奥斯陆绿地覆盖率占75%等这些城市绿树环绕,芳草如茵,花卉簇拥,环境十分优美,同时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地系统,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

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代表着城市的长远利益,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上提出:城市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它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休戚相关。

园林绿化功能的多元属性是使这一建设行业成为现代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主要依据。但更需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园林植被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所产生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效益;园林通过景观设计所构成的美化城市效益和为居民提供游憩空间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效益;创造减灾条件和提供避灾场所所产生的城市安全效益;以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派生的多项经济效益,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除城市植被以外的其他生态因子所不能提供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不仅应当成为衡量城市园林这一行业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重要地位的标准,而且要倍加珍惜地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应用于现代城市建设中,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具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因此,它同时也是蕴涵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长治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在城区、而且在郊区都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又有相当数量本身就是古典园林或与传统园林共存。进行城郊一体的园林建设,有利于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及对其所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是体现长治文脉特点和独有风貌特色的一项重要建设。

城市与郊区不仅是构成一个城市的市域的实体,而且两者存在特殊的区位关系,决定了两者在社会发展上有着十分紧密而广泛的联系。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郊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依附于市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郊区的生物生产能力和环境容量显著大于市区,是促进市区存在的基础,这一点却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认定与重视。郊区除了向市区提供劳动力、食品、水源、建设用地以及游憩休闲空间等以外,还发挥着调节市区环境质量的作用,正是郊区的生物生产能力弥补了市区生态环境的缺陷,对改善市区人群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两者在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尤其就生态建设而言,必须将市区和郊区看作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并对这一系统的运作进行统一的调控。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生物界,生物界大多表现为被动的适应性,但人与环境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人对环境更加积极主动地干预和改造关系,城市建设的过程更是这种表现的集中体现。人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和环境质量是由自然规律和人类影响叠加形成的,在这里,人类的活动(保护性的合理干预或是破坏性的不合理干预)都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环境质量。这就为我们在建设现代城市过程中强调施加合理的人工影响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进行城郊一体大园林的建设,正是实施这种合理的人工影响,定将获取良好的效益。

       四、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

1、景观效益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高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的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充满活力;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够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2、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能力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例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的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3、社会效益

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重要的是按照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通过日常对自然界的荣枯(生长、开花、凋谢、季节变换)和生命活动(鸟类、小动物等动物)的接触,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自觉性、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所以生态园林应是人类模拟大自然的缩影,园林不单是游憩场所,而应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

4、经济效益

现在植物的养护管理手段,浪费财力、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可以将树叶转变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建立阳性与中、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例如:松栎混交可互相抵御松毛虫,从根本上降低了管养费用。另外,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园林经济效益应从目前第三产业收入向着开发园林植物自身资源转化。

总之,通过学习我觉得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都是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此,我们做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还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在一起,把我市创造为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