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3-07-04 16:01:13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第1篇

河蚬作为淡水贝类,因其味美而在日、韩市场畅销不衰,仅我省的泰进公司每年在日、韩市场销售的河蚬达1000万吨,销售额达150亿元。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因其味美,已被市民称其为“河蟹助理”之称,因近几年来的大量捕捞及水利工程建设,其自然产量在急剧下降,市场价格也在节节攀升,现市场上规格为10厘米以上的龙虾已卖到40元/千克,已经接近河蟹的价格。二河作为洪泽湖的支流,为我区传统的渔业水域,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南连洪泽湖北邻市区,成为我市水产品供应的天然场所。 1项目背景 1.1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水产品生产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生产能力过剩以及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竞争能力下降,已经成为我国水产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全国正在进行水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在调整中,人们日益认识到水产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地位,是水产产业化经营基础,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由于河蚬、龙虾市场化成功运作,在国际及国内市场销路一直畅销。但随着国际市场准入越来越严,特别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市场,对来自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越来越严格,这也要求水产行业要走绿色生态养殖之路。 1.2项目建设生产背景 二河作为洪泽湖的支流,南连洪泽湖北邻市区,因而成为我市水产品供应的天然场所。近几年来,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先后在二河南、北各建立了3座抽水站,加之在我区武墩镇造了跨河大桥,对二河渔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渔业产品产品质和数量在急剧下滑,特别是河蚬产量下滑更是明显。在2002年我区在二河捕捞蚬量达5000吨,到2005年二河蚬捕捞量只有300吨左右,其次龙虾产量2002年高峰产量为100吨,到2005年龙虾出产量仅为10吨左右;其他水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各种水产品上市规格普遍比以前减小。河蚬作为淡水贝类,因其味美而在日本、韩国市场畅销不衰,仅我省的泰进公司每年在日本、韩国市场销售的河蚬达1000万吨,销售额达150亿元。若对我区二河的河蚬进行保护开发,其规格河蚬产量达5000吨,其年产值达500万元,二河及其两岸的渔民每户可增加收入近1.5万元。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因其味美,深受市民欢迎。但因近几年来的大量捕捞及水利工程建设,其自然产量在急剧下降,市场价格也在节节攀升。现市场上规格为10厘米以上的龙虾已卖到40元/千克,已经接近河蟹的价格,因而对龙虾进行生态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若对二河龙虾进行种质生态保护,其年产量达100吨,产值可达100万元,仅此1项二河渔民可户均增加收入近0.5元。 1.3生态保护前景展望 若能对二河河蚬及龙虾进行生态保护,规范二河渔民的渔业行为,增加渔民的收入,同时为渔政部门规范管理二河渔业水域打良好的基础,也为渔业资源保护费的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河渔民年户均增加收入2.5万元,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长途贩运、机柴油的销售等增加社会效益达300万元,而渔政部门每年渔业资源费的征收也将大幅度提高,增幅可达5万元。 2生态现状 2.1二河现有情况 二河其平均宽为1.5公里,最宽处达2.1公里,最窄处达1.0公里,长从二河闸到一河闸达35公里,河面平坦,两岸有较深的龙沟,龙沟水深达7~8米,中间为浅滩,常年可水深为1.5~2.5米。水草丰盛,岸边多为芦苇和菖蒲,其主要功能为行洪、灌溉及南水北调主通道。另外最北端为淮安市自来水厂的重要可取水口,河的两岸无污染的工厂。随着淮安市政府饮用水源保护地启动,对二河两岸工厂及居民在2007年底进行彻底的搬迁,同时禁止一切运输船舶进入该水域,因而其水质无污染,出产的水产量品质较高,符合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的发展要求。二河现有专业、兼业渔民200户,若淮安市政府饮用水源保护地工程实施后,沿岸的一些居民将搬迁转产,渔民将保持在80户左右,也将减轻二河渔业捕捞生产强度。 2.2有利条件 二河南紧邻洪泽湖,北面连接淮安市区,交通十分便利,加之淮安市政府将其定为饮用水源保护地,现作为南水北调的主通道,在今后其水位将得到一定保障。同时,淮安市渔政渔港督管理站将二河作为渔政管理示范工程,这些都将有利于本项目的实施。 2.3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 生态保护制约因素为资金问题,由于渔业管理成本的增加,每年渔政部门所收取的有关费用仅能维持正常工作的开展,再无力进行增殖放流,因而实施生态保护的资金缺口较大。具体解决方法为省项目补助和社会资金吸收。 3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河蚬市场主要为日、韩等国际市场,现每年从上海口岸出口日本、韩国河蚬达60万吨,国内市场主要为蚬肉加工及贝壳粉加工。龙虾的国际、国内市场都紧俏,由于近几年龙虾的市场化运作,现市场呈现供不应求势头,且价格在节节攀升。二河现在河蚬年生产量为500吨左右,龙虾生产量为10吨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二河河蚬与周边湖泊相比具有饱满度好、色泽艳、规格大且整齐等特点,在韩国市场很抢手;而龙虾具有个体大、壳薄、黄满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很抢手。河蚬主要为出口产品,每年泰进公司在二河定点收购1000~3000吨,因而年生产达3000吨时,销售不成问题。我区现有水产营销大户15户,且营销网点遍及各大城市,同时,淮安市区有大地食品公司等虾仁加工企业可大量收购,因而销售也不成问题。 4效益分析 年出产规格河蚬3000吨,产值达300万元。年出产龙虾100吨,产值100万元。总产值400万元,渔业增加值达200万元。可增加渔业产值400万元,二河渔民户均增加收入2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地区渔具业、运输业、商业的发展,增加社会总产值达200万元,由于采用水草保护及河蚬保护,可净化二河水质,从而减轻自来水厂净化水质压力降底自来水成本,可节省自来水成本近千万元。由于项目实施,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了捕捞强度,有利于渔业生态平衡,同时,河蚬为滤食性,及水草保护,可净化水质,提高了淮安市区市民饮用水的质量,保证市民的健康安全。#p#分页标题#e# 5小结 二河对河蚬及龙虾进行生态保护,可改变二河渔民现有的捕捞方式及习惯,有利于二河的生态平衡,保护二河的渔业环境,减少渔业自身污染,增加社会经济总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渔政部门对二河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渔业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水生态 监测 辽河保护区

前言

近年来,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辽河保护区内的水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期工作。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为辽河保护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为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恢复与水质持续改善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1、水生态监测的概念

1.1水生态监测的概念

水生态监测是指为了解、分析、评价水生态而进行的监测工作。水生态监测的目标是为了了解、分析、评价水体等的生态状况和功能,监测的范围应包括水体及陆地上的植被等;监测内容包含湖泊水文形态、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要素。一般的概念上,水生态监测涵盖了水质监测和生态(生物)监测[1-2]。。

1.2水生态监测的指标筛选

水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与确定是进行水生态监测的前提,应遵循代表性、敏感性、综合性、可行性、简易化、可比性、灵活性、经济性、阶段性、协调性、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的原则。

(1)景观指标。景观指标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包括:悬浮物、水味、水面漂浮物、水色(选测)。

(2)营养盐状况指标。水体的营养盐状况指标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叶绿素、NH3-N、总氮、总磷。

(3)理化环境状况指标。 理化指标反映生物生存的外界环境条件,是指采用各种仪器和分析化学方法,直接分析测定水体中有害物质和它们的浓度。这类指标比较快速、灵敏,不仅能确定有害物质的种类,还能准确测定它们的含量。包括:pH、悬浮物、总硬度、DO、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NH3-N、亚硝酸盐(以N计)、硝酸盐(以N计)、非离子氨、挥发酚、总氰化物、总汞、铬(六价)、总镉、石油类、总氮、总磷、氯化物(以CL-计)、总铜、河流水位、水温、锌、氟化物、硒、砷、汞、铬、铅、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透明度。

(4)生物指标。生态系统是在一定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中的一切有机体与其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统一体。识别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模拟生态过程,进行生态恢复的评价,以及对受损生态系统提供恢复措施等奠定基础。包括: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现存量、空间结构及动态;细菌:总大肠菌群数量、粪大肠菌群(选做)、总菌数(选做);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生物量、叶绿素;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生物量;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种类分布、生物量、优势种类生物量变化;藻类生态测试。

1.3水生态监测的技术及方法

水生态监测技术包括水质标准、监测方案的设计、水样的采集、储运、预处理,水样物理性质、非金属无机物、金属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测定,还包括生物监测、底质监测、应急监测和自动监测等综合性监测。目前,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水生态监测的各个方面,为水生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监测的宏观手段[3]。

(1)水文要素监测。水文条件是影响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首要因素。径流深度是直接反映区域产流能力大小的指标,同时受到区域的降水、蒸发能力的综合影响,体现了水热条件对水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因此对水位、土壤含水量、等要素监测采用自动遥测(含自动传输)方式;对流量、含沙量监测等采用巡测;对重要站点的流量也可利用自动测报系统。测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安全条件按驻测、巡测及自动测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

(2)水环境要素监测。对重要站点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其它站点采用移动实验室开展巡测。

(3)气象因子监测。建设多参数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以自动遥测(含自动传输)方式进行监测。

(4) 水生态系统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种类丰度、群落结构、种群密度与功能,水生生物监测与调查相结合,收集必要的有代表性的水生生物信息。

(5)其它各要素数据采集次数以能反应各要素变化过程为宜,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引起水生态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以开展相关调查获取。

1.4水生态监测特点

(1)代表性。水生态监测的目标是为了了解、分析、评价水体等的生态状况和功能,更能反映水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及水生态过程的变化,说明水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2)综合性。一个全面而高效的水生态监测过程所涉及到的内容是纷繁复杂的,水生态监测监测的范围应包括水体及陆地上的植被等;水生态监测还打破专业限制,内容不仅包含了水文水资源监测的项目,还包括河流水文形态、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等要素。

(3)实用性。由于水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种类丰度、种群密度、群落结构与功能,因此,监测水生生物的生活状态并以此作为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5]。

2、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2.1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现状

近年来,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给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期的高强度区域开发导致辽河保护区内的水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水生态环境退化、水生态功能下降及生物多样性锐减。辽宁省环保厅虽然已有一些关于水质监测及水环境管理的信息平台,但保护区的生态监测能力较弱,缺乏合理有效的生态监测平台,监测站点的自动监测水平落后,基本没有实现监测站点与数据中心的直接传输;辽河干流水文站和水质监测站(断面),长期以来分属水利和环保部门,二者数据采集缺乏统一口径,不利于数据的使用和对照,需要增设与现有水文站对应的水质监测站(断面);保护区生态监测水平十分落后,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利于保护区摸清生态资源家底;动态观测和应急响应能力落后,缺乏生态建设保障措施与生态风险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2.2辽河保护区开展水生态监测重要性的分析

从辽河保护区乃至全流域水生态恢复与建设的管理需求看,尚不够完善,急需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或建立诸如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网络、水生态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水生态管理模型库、环境灾害应急响应平台等信息系统,为辽河保护区生态环境管理新体系提供技术基础,为辽河流域生态恢复提供资金、政策、体制和法律上的保障。因此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建设的研究对保护与恢复辽河生态系统,提高辽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水体净化能力,改善河流水质,增强生物多样性,保证水生态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态格局,对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010年3月由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了辽河保护区管理局,省人大颁布了《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开始了辽河依法科学治理的新篇章,使保护区具有较为坚实的监管能力基础。201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辽河保护区主行洪保障区,退耕还河,保障行洪安全与生态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辽河干流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进展”。 2012年辽河率先摘掉“重度污染”的帽子,在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中脱颖而出,成为辽宁省建设和全国河流治理与恢复的范例。目前,辽河流域保护区已成为了以河流水体、湿地及野生动物植物为保护对象,集综合管理与生态恢复为一体的创新型河流类保护区。因此,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任务越来越重。

3、结论

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期工作[6],由此,建议辽河保护区开展水生态监测,建立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以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站为平台,加强研究,遏制辽河保护区水污染恶化的趋势,为辽河保护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为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恢复与水质持续改善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开展辽河保护区水生态监测愈来愈重要,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南浩林,景宏伟,丁宁,等.生态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35-39.

[2]李文峻.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 .

[3]林联盛,夏雨,刘木生,等.鄱阳湖水生态监测现状与监测体系的思考[J],江西科学,2009,27(4):511-516

[4]肖磊,李尧. 现今水生态监测问题的初步探讨[J].城乡与环境,2011,(9):252.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环境保护

1草原生态现状

1.1退化及沙化

草原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的覆盖度降低、优质牧草比例下降。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大部分草原牧草都为可食性牧草,产草量高,牧草优质。为牲畜的繁衍和栖息提供的优异的环境,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几年,草原过度的超载放牧,致使草原发生了退化,草原产草量的大幅下降,优质牧草比例逐年降低,畜牧业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草原的退化也使狼毒、醉马草、棘豆等有毒有害的植物大量生长,有害生物虫害与鼠害泛滥成灾。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以上情况导致了我国草原逐渐退化、沙化、盐碱化,甚至出现了沙丘以及带状沙群的情况。

1.2自然与人为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草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无节制无计划的乱垦乱挖行为造成草原的面积不断缩减,现存的草原也不同程度地遭受到破坏。例如,阿坝州红原县月亮湾大草原慕名前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人数激增,草原人为破坏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限制和保护,长此以往,大草原就会逐渐沙化和消失,土地沙化会到过度吸收阳光造成地表温度升高,导致降雨量降低甚至是干旱的恶性循环后果,会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2现阶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面临的问题

2.1建设内容单一

现阶段,在进行保护建设过程中,所需要建设的内容安排相对单一,并且不具有系统性,导致相关部门无法从整体上进行草原建设工程的协调,不利于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在进行草原建设的过程中,工作内容需要扩大覆盖面,其中包括对草场的大面积补播改良、封育围栏、治虫灭鼠、优质饲料基地的建设减轻草原压力、对草原进行实时的生态监测等诸多方面。

2.2草原保护和牧民收入的矛盾

一直以来,进行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牧民的经济收入,即使有着新的相关政策,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为此,需要在保护建设工作中重视牧民的收入因素,在保障牧民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2.3控制牲畜数量和科学合理放牧

一些牧民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添加牲畜的养殖数量,一旦超出草原的承载力就会导致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要科学布局,划区轮牧、根据放牧时间合理计算载畜量,科学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对畜牧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3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策略

3.1大力宣传草原生态建设

在草原生态治理修复工作过程中,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与当地政府宣传部门进行及时沟通,加强对生态草原的保护与建设的相关宣传,让当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举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相关宣传讲座、发放有关草原生态建设的宣传单,并充分利用现阶段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如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手机中的公众号等宣传形式,有效提升当地广大人民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宣传部门应当及时为人民群众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人民群众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视性以及约束性,针对一些恶意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人,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进行惩处,保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效性,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3.2构建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

从草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现阶段的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与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已经逐渐凸显出了两者相互矛盾的局面。由于畜牧业在日常发展中,一些牲畜饲养人员需要将家畜赶到草原上进食,对草原破坏力度较大,甚至草原中一些牧草在幼苗期间就被牛羊啃食掉,最终导致草原面积逐年萎缩,造成草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因此,现阶段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是畜牧业良性发展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秉着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并且根据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为其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方可有效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3.3完善草原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现阶段有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已经逐渐被制定出来。但在其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法律漏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来进行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活动。如现阶段的草原法在执行过程中,对违法的人民群众的惩罚手段与力度相对较轻,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忽视,进而造成了一些法律条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表面的现象。因此,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针对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按照草原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工作。对于草原的占用、征用情况,应当进行一系列的严格审批,尽量降低草原面积被征用的频率与数量。使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开展中能够有法可依、依法治人,确保草原生态面积不被破坏。

3.4加强相关部门执法力度

草原生态面积的减少以及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人们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太低,且部分群众个体在其自身的思想中以利己主义为生活理念。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能力,加强对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查处力度。在实际执法环节中,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涉事案件的个性化差异,及时调整与完善现阶段的有关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些比较典型的草原违法案例,应通过各大信息传播终端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更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该种违法乱纪行为对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最后,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执法形象,并且要求执法人员一定要深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执法能力。确保执法人员能够在执法过程中坚守文明、公正的执法原则。

3.5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中,相关部门应当创建相应的生态保护补贴或奖励相关政策。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域中,如水资源保护区、草原生态重点保护区等,应当禁止开垦、放牧、滥采、滥挖等,对周边的生活人员按照相应政策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一些可辅助畜牧业发展的草原,相关人员应当根据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草原覆盖面积以及现阶段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建设体系。与此同时,应积极引导当地畜牧领域中的广大人民应当在草原上进行划区轮牧,为草原区域面积的草地恢复争取时间,从而形成长期有效的草原建设机制。

3.6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意识;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但森林覆盖面积较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森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认识。为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生态意识重要性的规划,必须对森林保护现状以及人类生态意识进行了解,促使森林生态发展真正发挥其意义与作用。

1森林生态资源的功能

植物资源以及动物资源共同构成完整的森林资源,植物以及野生动物是森林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不仅可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还可提供多种原材料,同时森林资源还可对陆地气候进行有效调节。单纯地注重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与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灾害发生频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水土流失以及旱涝灾害等现象都是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森林生态资源可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改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具有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环境治理工作时,可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

为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进行森林工程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保护。同时阻隔污染以及净化空气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之一。一直以来,森林都有“天然氧吧”之称,因其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同时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路边种植树木可对噪音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森林资源有多种积极作用,一直都在对地球上的生物进行保护,人类也受到森林资源长期的给予,对人类生活以及进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人类应该对森林资源进行正确认识,同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森林资源生态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2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自1998年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以来,2016年我国南方有再次发生特大型洪水,受灾面积约为14个省份,直接经济损失137亿元,不仅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还对人民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相关研究表明,过度开采森林以及乱砍滥伐是造成洪水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占现有草地面积高达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2%,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醒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森林资源匮乏是引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政府以及人民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森林工程建设,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努力。森林覆盖率世界标准水平约为23%,我国与世界水平相差悬殊,因此必须进行不断的努力,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森林资源覆盖率进行有效提高。成熟林和过成熟林是用材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上述木材蓄积量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导致树木数量锐减,按照当前消耗速度,地球上的树木使用量仅剩7-8年。因此,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该种手段进行合理利用可促使荒漠化面积进减少,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3 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意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00种野生动物长期处于饱受威胁状态,濒临灭绝。野生动物身上带有多种传染病毒,人类食用后会导致该种病毒进行快速传播,一旦爆发将造成大面积危害,严重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科学研究证明,艾滋病就是由于人类食用森林中灵长类动物所造成的,最后导致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同时,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应对其进行保护,而不是肆意的捕食与杀害。禁止违法捕杀以及实用野生动物不仅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人类安全的维护。

4 森林生态保护和生态意识现状

4.1 森林生态保护的现状

我国政府以及人民已经逐渐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但保护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森立资源生态保护工作中。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给森林资源生态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忽视同样给森林资源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上述现象最终导致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挑战与危机。粗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种经济发展方式大大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发速度与保护速度不协调是现阶段森林保护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滥砍乱伐现象更是加重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劣程度,稀有植物与动物面临大量灭绝的现状,森林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极大的问题与挑战。

4.2 人类生态意识的现状

人类生态意识单薄是导致森林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人类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城镇建设对大量土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进行征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补的破坏。人口数量激也导致资源需求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传统的思想与观念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以及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人类的生态意识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更加适应时代,甚至对森林生态的破坏程度有增无减,大片森林被砍伐,变成荒漠,人们却仍然对森林生态大肆开发,即使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森林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却很难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人类的生态意识更加有待强化。

5 保护森林生态和强化生态意识

森林生生态环境是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森林资源与生态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部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对人类长远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仅是保护了木材资源的储备量,也是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对我国的自然c经济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森林生态与海洋生态一样,是孕育物种多样性的摇篮,森林的破坏导致了物种多样性也遭到破坏,而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的问题,为野生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保护森林生态能够为我国带来很强的经济效益,由于生态环境长期被破坏,导致我国的资源产量严重不足,而保护森林生态能够使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证开发和利用平衡,还要保证利用程度要低于开发程度,确保森林生态环境的长久稳定发展。针对强化人类生态意识的方面,重要性其实不言而喻。

6 结束语

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同时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人民生态意识进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转变发展观念,让森林生态更加能够与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黄建强,曾海,毛燕.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南方农业,2014(9).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水电开发 生态环境 影响 保护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23-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国家,原因不仅在于我国拥有黄河、长江、珠江等众多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水系,还在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巨大落差。水能资源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的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因此水电资源是一种理想的能源的获取途径。但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特别近些年水电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不少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水电事业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既能够充分开发水能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又能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能源开发的一个关键点。

1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作用,如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增加人工湿地等等。同时也存在消极作用,大坝、水电站等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势必会影响生态系统维持所需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进而扰乱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例如拦蓄河水,阻止或延缓水能从势能的转化;阻断鱼的洄游路径等。当这种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特别是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局部小气候

水电站拦坝蓄水,水面面积扩大,蒸发量也将增大,从而提高了空气湿度,最后导致局部降水量增多。而且由于水相较于岩土比热容更大,水体对周围环境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大面积水体代替了原先的陆地,通过升高最低气温、降低最高气温,减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从而对区域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水面比地面更加光滑,近地面大气运动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风速将会显著上升。

1.2改变河流特征

大坝水库虽然有利于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理化性质。由于河流被拦截,流量减小,流速下降,水中泥沙提前沉积导致河床上升,水坝上游水位上升,下游水位相对下降。如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可将40~50亿m3水量从汛期调至非汛期,使汛期水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由62%降到40%;而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比例由1950~1960年的60. 0%降至1986~1993年的45. 9%,而汛期沙量占全年沙量的比例却从84. 8% 上升至91. 4%,“小水带大沙”,影响到河床中泥沙输移和沉积[1]。

1.3破坏生物多样性

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水位上升,河流上游两岸处于水位线以下的陆地被淹没,某些地势较高的地方还可能形成孤岛,例如三峡水库蓄水,白帝城由“半岛”变成四面环水的“孤岛”。这对于陆生动物来说,栖息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地区而向外迁移,而一些生长在河流两岸地势较低处的陆生植物也会被上升的河水淹没而死亡。另一方面,由于水库上下游水深的变化,以及拦蓄河水导致的河流理化性质如流速、水温、含氧量等的变化,水生环境发生改变,水生生物也可能被迫迁移或者由于不适应而死亡。此外,大坝隔断大江大河,对一些洄游性鱼类的种群繁衍造成威胁。

1.4诱发自然灾害

水电工程改变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为地质灾害。水库诱发地震的两种主要机理,第一种是水库蓄水后水体重力产生的静水压力对坝区地下岩体的加载,造成岩石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震;第二种机制是由于水库蓄水造成岩石中孔隙压增大有效应力下降而引起岩石破裂错动产生地震[2]。另外,水库水位上下急剧变动,水体对坡地的压力加大,也会促使斜坡和岸坡发生滑坡。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否决定了水电开发的效率和持久性,生态环境一旦恶化也必定会影响水电工程的正常运作。例如,如果一条河流水体受到污染而严重酸化,则会对发电机组造成强烈腐蚀,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大大增加了维护工作,并且极易使设备故障而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水电站由于开发不当导致周围土壤结构性质改变,将会对大坝的稳固性造成威胁,严重者可能溃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保障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只有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充分保障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环境和水电开发的影响是相互的,也是多方面的。

2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3]。

协调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端正态度,加强生态环保意识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日益剧增。面对水电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水电工作者不应该想着如何逃避责任,而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既不能为了发展水电而盲目的破坏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水电事业。近年来,全国各地大肆修建水电工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许多无证开发的水电站不置可否,甚至是开绿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乱建、违建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一些水电投资方,要么打着法律的球,要么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政府以及水电建设方、投资方的观念不端正,履行责任不自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3]的原则,要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社会的失责,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损害。

2.2提高效率,建设科学的水电工程

“合理可行型”工程规划 在水电工程的设计阶段,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测绘、地质、水利水电等专业部门,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合理规划设施结构布局,把工程建设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工程的设计要科学可行,还要做到不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比如水电站横断大江大河时,设计洄游鱼类安全过坝通道不影响其繁殖。

“环境友好型”工程施工 水电建设是大型而且相对长期的工程,在施工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尽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得随意占用耕地、林地,对可能影响到动物或者珍稀植物进行就地保护或者迁移。在水电站建设期间,大量建筑材料需要运输,材料的原产地和堆放地都会对陆地生物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受影响的陆地范围,并提供实物支付或等价替换的保护措施[4]。工程竣工后,应进行环保验收,验收通过后才能投入正式使用。

“生态协调型”工程运转 水电工程必须要与生态环境长期协调共存,制定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才能使水电开发取得的效益最大化。水电站的运行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合理调节流量,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和生物生存情况,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此外,水电开发还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瑞典和欧盟的“绿色水电”认证制度,美国的“低影响水坝”评估,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

3结语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规模开发修建,正是社会对能源的强大急切的需求造成的。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溯之根本,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水电工程的负担也就相应减小,由此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会减轻。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只有高度重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电事业才能健康、高效的发展,才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麻泽龙,谭小琴,周伟,等.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06(1) :24-28.

[2] 太树刚,李建有,林凤仙,等.水库诱发地震两种机理的比较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S2):52-56.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吐曼河 生态环境保护 

  吐曼河维吾尔语意译为“雾河”。地处东经75°30′—76°15′,北纬39°25′-39°36′之间。是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噶尔水系克孜河北边支流之一。发源于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是一条典型的泉水河,河源在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沿河经过疏附县、喀什市,河流末端汇集在红旗水库,全长77.6km,集水面积48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6×108m3,流量常年稳定在3~5m3/s,控制灌溉面积23万亩。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吐曼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第7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它的迅速发展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文化生态学的创立者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特指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对环境适应的过程。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是一个生态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内较早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唐家路在他200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指出,民间艺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其相同,多数学者认为,优良的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代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败,从根本上说就是生态环境失衡造成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在《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中指出,西方强势文化泛滥等造成的土生土长文化的不断消失是一种文化生态破坏,要维护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就必然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恢复文化的生态平衡。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中认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引入文化圈理论,因为文化圈把文化看作一个整体,从文化圈入手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化的整体性,有利于开展全面保护。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在《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中对国家正在推进的文化生态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时指出建设中应该注意避免过度开发、不适当的干预等问题。另外,对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比如,吴效群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可行吗》(《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中就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不能解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搜集、整理等保存性保护更为可行而重要。与宏观的理论研究相比,对具体艺术或地域文化生态的研究成果则显得更为丰富,像叶明生的《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丁永祥的《怀梆文化生态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李小戈的《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吴刚的《梁平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四川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等都较有代表性。总的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及高度生存危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研究显得特别紧要。本文欲用生态场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研究。 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空间存在,生态学上称之为生态场。“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普遍的相互作用并以场的形式实现”。①持续不断的生态场的存在对相关对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是一个生态过程,它的产生、发展、繁荣与衰败与生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态场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就是建构、恢复、保护、优化相应的生态场。本文欲用生态场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研究。 一、建构意识场 意识是人行动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赖于人们保护意识的建立和提高,没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就不会有积极的保护行动。2003年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公布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在世界上形成热潮。对中国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引进是一场文化思想的革命。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挨打曾引起不少人的反思,有人认为,是传统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麻痹了人们的斗志,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挨打。于是,以“五四”为开端的批判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到“”发展到高潮,最后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和彻底决裂,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这种观念的蔓延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实践表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繁荣和富强,“”所导致的文化凋敝和经济衰退使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变得更加落后,大量文化资源的丧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更为不利的影响。更严重的是,人们的文化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严重扭曲,多数人在对传统文化的长期否定和批判中形成了刻板印象。他们总是认为传统文化是愚昧、落后的象征,是应当抛弃的东西,传统艺术土里土气,没有什么价值;对传统文化没有感情、没有自信、没有亲和力;谈到传统文化,多数人的脑子里会跳出糟粕、迷信等概念;甚至在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中,有些专家和官员也还总是对涉及、祭祀仪式的项目心存疑虑。面对传统艺术的衰亡,不少人认为并不值得惋惜,他们说,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东西就应该让它灭亡。这种错误的观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极为不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衰亡这是客观的事实,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衰亡不是自由发展的结果,而是在“”等不正常因素的影响下人为破坏所致。把不正常的衰亡看作是自然发展的结果,显然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冷漠和无情,意味着他们不可能会去积极地参加保护。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难重重,缺钱少人、百呼不应的局面正是文化观念落后、保护意识缺失造成的。这些问题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多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没有多少感情,他们喜爱的是外国舶来的东西,吃洋餐、听洋歌、看洋片、过洋节,年轻人中如果谁热爱戏曲等传统艺术,会被看作是怪物,是不合时宜的老古董,只有崇洋、追逐时髦,才被认为是符合潮流的时代青年。这种数典忘祖、唯外来文化是从的态度,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民族生存安全是极为有害的。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隔膜与遗忘,使传统文化的延续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这种现象如果不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很难取得实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重要的精神家园。用文化的眼光来审视生活而不是仅用政治的标准来贴标签,对中国人来讲是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伟大创造,它蕴含着审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重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诗意生存的象征,在古代苦难而漫长的生活中人们以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他们所运用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们带来了慰藉,带来了欢笑,让最底层的群众也能通过审美而实现自己的“诗意栖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和文化身份的象征,是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伟大成果,它见证着民族的历史,显示着民族的文化,体现着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它所蕴含的创造性想象、思想方法是我们今天开展文化创新、产业创造的重要资源。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文化经济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国民经济的1/3以上,这生动地说明了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败和消失,危及的将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而且它还将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民族的生存安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民族生存的大业。目前,加强教育、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以文化的眼光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对待宝贝的态度来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当务之急。#p#分页标题#e# 二、恢复生活场 生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肥沃土壤。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在特定的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民俗学上把产生民间艺术的特定生活环境谓之生活场。特定的“生活相”和“生活流”形成了特定的生活场,从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失去了生活场,就可能会失去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发展依赖的正是良好的生活场。以戏曲为例,它的发展就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很多时候唱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欣赏活动,而是一种生活需要。比如,过去敬神、生孩子、祝寿、结婚、老人去世等都要唱戏,就连惩罚错误、解决矛盾也要唱戏。戏曲与生活如此紧密的联系使人们感到,只要生活在继续,唱戏就不会停止。在传统社会中,民间信仰及相应的仪式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相当大的,多数民间艺术的发展都与民间信仰及相应的仪式活动相关。河南省焦作市流行的“哼小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哼小车”歌舞相间、唱腔独特、剧目丰富、贴近生活,现已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调查发现,“哼小车”的发展和当地的“行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水”是当地春节时祭祀火神的民间文艺汇演活动)。从“哼小车”运作的情况看,可以说它是专为祭祀服务的艺术,当地的“哼小车”队基本上都是因“行水”的需要而成立,其演出也主要在“行水”时。“”中禁止敬神活动,多数村的“行水”被迫停止,“哼小车”也因此停演。“”后有些村庄又恢复了“行水”,“哼小车”便又重新活动起来了。①可见,“行水”这种娱神娱人的活动是“哼小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生活是“哼小车”发展的基础,要保护“哼小车”,就必须保护“行水”这一生活习俗;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保护相应的生活场。 近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生活基础正在一步步地丧失,适宜的生活场在不断消退。随着人们在意识上越来越背离传统和生活上越来越追求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渐次退场,传统的习俗、信仰等要么改变,要么消失,艺术和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少。昔日生活习俗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今天多数已变得可有可无。更为严重的是,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文明中创造出来的诗性艺术,很难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高速度、快节奏和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使人们的心态日趋浮躁,精神压力倍增,“人在过度欲望的驱使下被异化,也变得‘碎片化’、‘扁平化’和‘无深度’,现实社会中人的感性与理性无论是在艺术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被撕裂”。②古老艺术的诗意韵味很难被当代人理解,而后现代那种躁动、绝望甚至歇斯底里的艺术却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对传统艺术感觉的丧失、兴趣的下降,使文化遗产失去了它最重要的土壤。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给传统艺术生存带来了更多、更具体的挑战。乡村是传统艺术的主要生存空间。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流向城市,青壮年和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外出,使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出现了“空巢村”现象。“空巢村”的出现,使多种活动无法开展。原来只有青壮年才能表演的节目,如武术、旱船、舞狮子等,如今由于缺乏年轻人多数已难再开展。农村的衰败意味着传统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没落。而城市作为新的居住地,并不是传统艺术生存的理想空间。在城市的社区中,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没有共同的祖先、没有亲情纽带、也缺少共同的利益。高度独立的生活使彼此之间很少需要协作,大家各自闷在自己的屋里,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情形,使城市的社区很难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由乡村聚居而形成的群体意识、向心力、合作精神在这里自然消失,在祭祀、庆典等仪式活动基础上开展的艺术活动当然更不会有。城市作为接受现代文化的前沿阵地,人们在意识上对传统的远离,更使传统文化在这里难以觅到多少生存空间。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传统文化的毁灭化。伴随着一片又一片城市新街区的出现,是大量古建筑、古街区的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大量的无形文化遗产。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历经劫难而剩下的那一点文化遗产就会消失的更加无影无踪。 与城市化相伴随,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中心化对传统文化生存造成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民间艺术多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们中的大部分主要流行在乡村。乡村的自然环境、生活氛围和群众的精神需要,构成了民间艺术良好的小环境。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可以把这种小环境称之为具体文化的“小生境”。“小生境”对具体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乡村优美的环境、空旷的田野、悠然的生活,造就了民间艺术纯朴、豪迈、诗性的艺术特质。乡野艺术粗犷、豪放的特点,只有在乡野中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并找到它的知音。河南省焦作市流行的怀梆戏,大口大腔、节奏鲜明、粗犷豪放。旧时演出没有扩音设备,据说有的演员演唱的声音能在5公里之外听到。尤其是其特有的伴奏乐器———大弦,用很粗的牛皮弦和硬弓演奏,演奏者没有15公斤的力气拉不响。这种弦演奏起来声音也能在五5公里之外听到。①这样的演出放在城市的剧院里,其震耳欲聋的声音还可能会令城市里听惯了温柔、优雅小调的人们感到不舒服。乡村特定的生活氛围和自然条件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环境,让民间艺术在它固有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对它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集中到城市,产生于乡间、发展于乡间、深受乡间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不得不向城市这个中心转移了。现在,乡间艺术如果不借助城市这个舞台,就很难受到社会的重视,如果不被居住在城市里的官员、专家、文人重视,就不会有发展的机会。高高在上、远离乡村、审美口味城市化了的领导、专家、文化工作者成了乡间艺术的裁判者和命运的主导者,官僚化、主流化、非民间化的思想意识凭着主观臆断在决定着民间艺术的生死存亡。一些民间戏曲为了获奖,越来越抛开了它的乡野特点而向政府、专家、文人的口味靠近。抽象的主题、豪华的阵容、炫目的舞台设计,民间艺术在形式上越来越靠近城市的风格,而生命力却越来越弱。演出地点也更多地放在城市。农村想看戏的人看不到戏,而城市人却并不喜欢这些来自乡间的艺术。民间戏曲全面向城市靠拢的结果,使它越来越丧失其乡土性和草根性,越来越背离了它传统的生态环境。脱离了乡村独特环境的民间艺术,就像鱼离开了水,其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一些获奖的戏曲叫好不叫座,专家、领导赞扬声一片,而戏票却卖不出几张,就是典型的例证。生活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如何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如在城市化过程中能否兼顾传统文化的发展,从长远考虑保留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乡村及其生活,在城市小区的建设中考虑人们聚居生活的传统,把原来的村落规划在同一个小区内,为他们延续传统习俗和文化提供条件,等等。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兼顾一下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留下一些生活空间是非常必要的。#p#分页标题#e# 三、优化文化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中,多种文化形式存在所带来的文化间的借鉴与砥砺,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相应的文化空间对其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氛围和文化空间都可以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文化场。 考察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某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往往不是一枝独秀,而总是在多样艺术的共同发展中走向繁荣的。如地方戏曲的兴盛,往往与当地音乐、舞蹈、说唱艺术甚至武术等多种民间艺术的兴盛有关。河南省武陟县冯丈村怀梆戏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冯丈村的怀梆戏班远近闻名,据说与多村对戏未曾输过。另外该村曾有4个文艺表演队:怀梆旱船、哼小车、高跷、武术,由于每个表演队都需要很多演员,所以当时村中差不多所有的年轻人都参加了各种表演队。那时,如果哪个年轻人没有参加表演队,大家会看不起他,他也会感到很丢人,这种全民热爱艺术的氛围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多样艺术的共同繁荣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场,在这样的文化生态场中,良好的艺术氛围不仅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也为艺术间的相互借鉴和砥砺创造了条件。这一点在河南曲剧的发展当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曲剧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对兄弟艺术的广纳博收,“曲剧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洛阳称‘洛阳曲子’,南阳称‘南阳大调曲子’)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形成发展起来的”。②曲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大量吸收了鼓子曲的成分,而且也吸收了豫剧、京剧等多种艺术的成分。如果没有多种艺术形式的存在,曲剧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给力的文化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重视文化场的恢复和重构。近年来由于民间艺术的不断衰败,大量的文化物种迅速消失,原曾极为给力的文化场逐渐变得虚弱,很难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支持力。因此,文化场的恢复和保护时不我待。 在文化场的保护中除了重视多样文化的发展之外,还应该重视相关文化空间的保护。“‘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形式和举足轻重的保护对象,其存在的核心价值和理论依据在于它完整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文化空间是特定的生活、观念和情感的凝聚和象征,特定的文化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构建了特定的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特定的场域中产生和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离开了特定的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能会停滞、衰弱甚至消亡。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州含山蚕花节,它作为一种祭祀、祈福和狂欢活动,既与信仰、习俗、生活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含山特定的地理环境、寺庙、古塔等不能分开。这里孤峰独傲的山头,历史悠久的古庙、古塔、神像等都是构成含山蚕花节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试想,如果没有了山、没有了庙,人们还怎么祭拜、到哪儿去祈福?在古代社会中,寺庙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的地方。寺庙、戏楼等作为物质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河南省焦作市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庙宇曾经非常密集,一个平常的小村就会有五六座庙,大一点的村或集镇则会有十几、几十座庙,一个县寺庙的总数可能达到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如武陟县冯丈村就有6座庙,武陟县最大的村大司马村有13座庙,“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武陟县)建立庙宇寺院一百七十余所,戏楼60个”。②为数众多的寺庙大量地举行庙会、艺术演出等活动,为民间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多种社会现象共存于庙会,或者是宗教的载体,或者是艺术的载体,或者是道德说教的载体,气象万千,百花齐放。正是作为不同的载体,在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制约机制的双向并行中发展变化,各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庙会主体的强化影响,从而借助于庙会这个特殊的‘场’而向四周辐射,起到文化的传播作用”。③寺庙及其相应的庙会作为“特殊的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造了机会,提供了空间,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此外,家祠、古戏台、历史街区、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等作为文化空间,在不同项目的发展中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由于多种灾难频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寺庙和戏楼为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中国大地上的寺庙、戏楼林立,后来,从的打神拉庙运动开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的寺庙、戏楼被毁坏殆尽。河南省焦作市20世纪30年代前有戏楼四百多座,而今天这里残留的古戏楼已不足十座,并且多数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一种文化空间的丧失,也是一种意义的丧失”。④寺庙和戏楼的消失不仅使民间文艺失去了展演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了人们的信念、意识和情感。在信仰丧失、演出场地被迫转换之后,原曾极为虔诚的表演现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游戏。于是经费、人员、管理等相关问题接踵而至,而且这些成了制约民间艺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把“文化空间”作为单独的类别列出,我国也应该尽快把“文化空间”列入保护内容。 四、改善物质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虽在精神方面,但其运作却离不开物质因素,这不仅是说其呈现的方式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且也是指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财力、物力的支撑。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作都离不开人员、道具、场地以及其他相关的物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场。 在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场相对是良好的,因为,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一般都是建立在敬神祭祀、生活需要等基础上,寺庙、神会等是其发展的主要支持者。过去的寺庙、神会多数有自己的田产、香火收入等,解决相关费用并不是特别困难。同时,相应的组织还会通过向群众募捐等方式解决物质需要问题。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较少受物质的困扰,如前文提到的“怀梆”和“哼小车”,作为依附于火神祭祀的民间艺术,过去它们几乎不用考虑费用问题。老艺人薛申有说:“过去,每年冬天火神会都给各路‘故事’分粮食。一般怀梆旱船是五石、武故事是三石、哼小车是三石或二石五。”①三五石粮食在今天看来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过去却足以维持一个民间文艺表演队的运转。“怀梆”和“哼小车”过去之所以能长久地发展,应该说与这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不无关系。#p#分页标题#e# 今天,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运作机制的崩溃,原曾支撑它们运作的物质基础逐渐垮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在物质方面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戏曲为例,现在无论是国营剧团还是民间剧团,最头疼的就是经费问题。调查时发现,豫北有些国营剧团演员的工资长期以来只有一二百元,有的甚至只有四五十元,据说近来由于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政府将他们的工资提高了一倍,涨到了三四百元。即使如此,区区三四百元的工资怎能让人安心演戏?由于缺乏经费,有些国营剧团长期以来没有排过新戏,而且也很少公开演出。民间剧团就更惨了,多数剧团现在缺少服装、道具,没有运作经费,演员没有报酬,有的剧团甚至连买化妆品的钱都没有。极为拮据的经济情况把民间剧团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它们到底还能坚持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楚。这种情况当然并非剧团所独有,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运作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运作机制崩溃,原有的物质来源枯竭,另一方面在于社会变化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作成本增加,对物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限、物质要求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作的成本较低,物质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要求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作成本也越来越高。比如,以前农村业余剧团中的演员很少考虑报酬问题,现在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经济意识的增强,很多人参加演出都有了工资的要求。同时,由于物价上涨、消费水平提高,演出用的服装、道具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费用也大大增加。如果说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作是在一种弱物质场下进行的话,那么,今天则是在强物质场下运作的。强场条件下需要更多的物质支撑。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连原来的物质条件也不能保证,这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的根本改变依赖于物质场的增强。只有建立了强大的物质场,才能保证它的有序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强大的物质场?首先,政府要重视,要加大投入。政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者,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才会有效地改变保护的被动局面。其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积极支持。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每个人都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靠政府有限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次,增强自我生存能力。外力保护固然是必要的,但长远发展必须靠自己。这就要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单位要积极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探索产业化等新的运作方式。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场的改善不仅是简单的增加投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摆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历史的发展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虽然和物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繁荣和发达却并不完全出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现在相比,物质条件并不见得更为优越,但民间艺术却在那个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艺人们在回忆的时候都说,那时候饿着肚子表演的劲头大得很。为什么人们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还会有那么高的表演热情,关键在于人的精神状态。那个时期良好的艺术氛围、浪漫的艺术情怀、诗意的生活情调使人们对艺术充满了热情,那时人们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蔑视物质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各种表演和技艺中。艺术化地生存是人的一种诗性的、高层次的生命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给人带来了精神的愉快和慰藉。在追求精神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摆脱物质的羁绊,显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保护自然场 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鲁枢元先生曾说:“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或影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政治生活的形态,同时也塑造了这一地区人的性格风貌和精神气质,从而也就影响了这一地区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的形式和内容。”②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个性的形成总是和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直接相关,如信天游离不开黄土高原,江南田歌则不能脱离江南水乡的劳动生活。自然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这种决定作用,我们称之为“自然场”。 自然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试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在古代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中,自然条件无疑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发现,古老文明往往是在那些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最先发展,如中国的黄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总是在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地方最先产生和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富庶的生活、崇高的信仰、良好的教育、频繁的文化交流等,这些都直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二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的风格。布封说过“风格却是本人”。艺术的风格往往就是人性格的表现。而一个区域居住人群性格的形成大多又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海派、京派艺术风格的差异,就是由不同环境影响下人的性格差异造成的。中国江南地区气候温暖,人的性格温和、柔婉,其艺术以昆曲、越剧等为例,展现的是优美、婉约的风韵;而中国北方冷暖变化大,气候相对恶劣,人的性格则粗犷、豪放,其艺术以京剧、秦腔等为代表,呈现的则是粗犷、豪放的风格。焦作地区流行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其风格的形成也很典型地体现了环境的作用。焦作地处中国北方,这里的人热情、直爽、豪放、朴实,反映在戏曲上,就是怀梆那种粗犷、豪放、激昂、大口大腔的旋律。怀梆用大本腔演唱,调式一般为A调或G调,声音激昂慷慨,常常给人大喊大叫的感觉,其剧目和表演动作也都体现了宏阔、激越、奔放的风格,当地人在欣赏怀梆时常用“过瘾”来形容。 #p#分页标题#e# 三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的诗性气质,从多方面带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优美的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重视的往往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那么,自然的美丽与否对文化的发展有没有影响,其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来说,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美丽的自然景观培育了人的诗性气质,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可以发现,多数项目都与审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传承实际上是以审美为主的活动。以审美为主的活动自然要求主体具有一定的审美素质,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诗意情怀和浪漫气质。在传统社会中,民间艺术的良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此。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如果不是有那种执著的热情,民间艺术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繁荣。人类诗性气质的形成往往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其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人对自然的客观需要及由此形成的本能亲和力使人始终把自然当成心灵的家园,美丽的自然景观总是人最亲切的向往和最温馨的灵魂栖息地,人们置身于自然的美景之中,心情宁静,充满快乐,热爱生活的激情往往会油然而生,正如登上高山诗人就想咏诗一样,来在田间,农民们也想歌唱。河南省新乡县合河乡西河村怀梆剧团的张兴华说:“过去合河是水乡,到处是河道港叉,风景很美,人们来到村外就想唱,连拾粪的老头儿都哼着怀梆。”①自然美景对人爱美之心的激发和浪漫精神的培养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这一点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中得到了普遍的证实。第二,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创造,带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优美的风景总会吸引大量的游客。人员的增加、交流的增多、艺术创造的活跃化,自然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这里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区内河流纵横、山泉密布,自古就是著名的风景区。优美的风景曾吸引了包括皇帝在内的大量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此地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清乾隆皇帝的《驻跸竹坞》、王维的《玉真公主山居》、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杜甫的《天坛忆昔》、韩愈的《题西白涧》等。此外,著名画家郭熙、荆浩,著名音乐家朱载堉等也都长期在怀庆府活动,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还被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当地怀梆戏、唢呐选用,如享誉世界的大音乐家朱载堉的音乐和文学作品等。一个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往往会成为一个“美的创造场”。在这个“美的创造场”内,多样艺术的枝繁叶茂自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茁壮成长。第三,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僧侣、道士在此设庙建观,频繁举行的宗教仪式活动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深山藏古寺,美景有佛缘。寺庙的大量出现意味着祭祀仪式活动大量增加,频繁举行的宗教仪式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民间艺术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风景美丽的地方民间艺术总是比较发达的重要原因。 自然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视相关自然环境的保护,优化其自然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具体的保护,笔者认为有两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其一,就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地富有特征的环境。“人在多样化的景观环境中生活,也就出现了多样化的文化的社会生态适应,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①自然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如蒙古族长调只能在草原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一样,没有了草原,就很难再保护长调艺术。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保护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其二,应该注意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优美与和谐。如前所述,优美的自然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人们更容易获得灵感、产生创作的冲动。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关。然而,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优美自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在不断消失,自然的优美度也在迅速下降。昔日那种山清水秀、竹树相映、人地和谐的景象现在多数成了回忆,代之而来的是光秃的山岭、黑臭的河湖、令人窒息的空气和满目疮痍的田野,甚至有些地方由于污染严重人都无法居住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怎么还会产生审美的激情和创作的冲动?因此,在实践中应该尽快着力恢复山、水、树、花、草、田等多样和谐的自然景观,改变农田压倒一切、景观单一化的趋势,恢复自然的优美,甚至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发展景观农业等。当然,自然环境的恢复和改造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大的自然环境,在经历了长期的破坏之后要想在短时间内恢复,确实是相当困难的。无论如何,尽最大的努力去恢复和保护环境则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其环境密切相关。要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从保护生态场入手,通过优化其生态环境,实现整体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