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农业的特征(合集7篇)

时间:2024-01-05 17:08:49
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1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2]姚学会.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2篇

内容摘要: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以生态功能为核心的多功能性使其具有公共物品特征,难以避免市场失灵,使其功能拓展受阻,需要政府在宣传引导、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护。

关键词:生态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责任

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产生了对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责任问题。

社会需求的演进与农业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弱化,而其非经济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则不断强化。

(一)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需求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这是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及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同时人类又将自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还给自然界,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吸收和净化能力的限度,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环境污染乃至环境危机:这两种生态现象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变化虽然相对减少了人体筋肉的能量消耗,却增加了劳动者神经能量的消耗,而这种消耗的补偿不仅要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还要有优美健全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需要同作为体力和智力恢复与发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们对安静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就大为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生活在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倾向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很不利。因此,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文化环境,已比以往历史时期更加重要。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3篇

关键词:生态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责任

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产生了对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责任问题。

社会需求的演进与农业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弱化,而其非经济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则不断强化。

(一)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需求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这是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及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同时人类又将自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还给自然界,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吸收和净化能力的限度,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环境污染乃至环境危机:这两种生态现象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变化虽然相对减少了人体筋肉的能量消耗,却增加了劳动者神经能量的消耗,而这种消耗的补偿不仅要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还要有优美健全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需要同作为体力和智力恢复与发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们对安静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就大为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生活在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倾向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很不利。因此,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文化环境,已比以往历史时期更加重要。

(二)从农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农业自身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功能的拓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维系了几千年农业社会“低水平均衡”的稳定和延续。二是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致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二战以后,西方技术先进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农业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现代农业尽管带来了一段虚假繁荣,也逐渐暴露出诸多缺点和弊端,能源危机、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虫草猖撅,成为难于解决的问题(郭文韬、曹隆恭、宋湛庆,1983)。三是后工业化农业阶段,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已承诺共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消除工业化农业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需求是随着现代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它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由于生态需求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要,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和生态健全的优美环境的一种依赖和渴求(刘思华,1988)。甚至,现代人自身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比他们的经济活动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更为重要,因此,生态需求的满足成为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一趋势正说明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生态农业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

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效用上的非分割性、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服务)的特征。非排他性是指,如果一种物品被提供,就无法阻止或很难阻止消费者的无偿消费。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的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科诺里、曼洛,2003)。从理性人假设和私人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量来看,公共物品难以避免坐享其成的“搭便车”现象,因而公共物品很难由私人提供,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功能为核心,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它除了提品要素、就业保障之外,更强调对国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水资源涵养、土壤保护、净化水质和空气质量、提供自然景观和避难场所、循环利用能源和资源等。同时,生态农业具有更加明显的社会功能,如消除社会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保持社会的创造性、多样性、稳定性和永续性;提供社会交流和身心娱乐的休闲空间,感受劳动的创造性,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以及人性回归的体验等。这些产品在性质上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其消费和使用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由于生态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而基于农业的价值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生态农业具有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无法通过市场形成合理价格。特别是其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市场制度中其产权无法界定,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来使用,产权上的非排他性导致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同时交易上存在的非市场性,也使其无法在一定价格上对其进行交易,甚至成为免费产品(生态效益、文化效益),造成这些非经济功能衰退、甚至枯竭(杨培源,2010)。生态农业的公共物品特征使功能拓展不可能通过市场调节达到和谐,由此产生了对外部政策的需求和依赖,这为政府介入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4篇

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发展生态种养循环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并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二、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模型构建及效用分析

(一)模型构建  

模型以成都市河流协会创建的郫县安龙闭合循环生态家园模式为原型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安龙村的模式以传统的农户散居为主,是以单个农户为单位的小的生态循环系统, 而在集中居住条件下,土地通过综合整理之后一般由村集体或农村合作社统一经营,因此,模型的构建以成片的土地为依托,构建在集中居住条件下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成片的土地代表着规模化的经营和管理,加上技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要素注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规模化经营为一级产业及产业链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由于农户的集中居住,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设施成本可以得到控制,生活成本也将下降。

如图1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模型,可知:通过传输废弃物的废弃物链、传输再利用物质的再利用链、传输原材料的原材料链、传输产品的产品链一起构成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形成共生、闭合、系统的有机体系,确保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并将污染尽可能地进行控制。系统本身涉及劳动力、土地、信息、设施等各种要素的充分参与,包含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再利用、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废水的生态处理与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在各种要素参与到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作用,使要素的利用率尽可能提高,资源尽可能达到最优配置,再辅以观光农业的配套,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得以充分体现。

此模型根据集中居住区的规模大小和土地面积、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不同而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实施,以实现产业链条和生态链条的合理构建,在实施中最重要的是各种设施的规模应当相适应,种植面积与养殖规模相适应,产业或是产业链的选择与农产品产出规模相适应,整个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尽量实现闭合,尽可能实现废弃物的系统内消耗和再利用,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使农户就业和收入得到增加和提升。

(二)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效用

1. 降低生活和生产成本

生活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集中居住条件下,设施的建设比散居更为集约,可避免重复建设,也可降低设施的维修和保养费用,如沼气池、灌溉设施以及垃圾回收设施的修建和使用等;第二,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了需要清运的垃圾数量,减少了垃圾清运的费用;第三,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废水的清洁利用可节省肥料的费用和灌溉用水的费用,沼气的使用可节省天燃气或电力的使用;第四,如达到一定规模,可以就地进行第二产业生产,可以节省原材料的收购和运输成本。

2. 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构建,可以解决在传统种植和养殖模式下生产效率低下、人均产出低、农业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的农产品附加值较传统农产品更高,而系统内的农产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也可转化为第二产业的加工原料,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增加收益;第二,作为农业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如良种服务、农资服务、农具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等,以及作为农业产出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流通服务、营销服务、保险服务等,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是可以吸纳大量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第三,附着于整个系统而存在的观光农业更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3. 环境保护

我国对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在实现农业高产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污染,有些地域的土壤甚至已经无法再进行种植,地下水系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农村的垃圾、废水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建设,使得生活废弃物以及每一个生产阶段产生的非经济产品被用作另一种经济产品的原料,通过建立资源的回收、利用、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资源的低消耗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在系统中,粪便得到资源化处理和利用,灰水处理后可以完全达到农灌水标准,循环利用。系统中种植型土壤快渗池对于生活废水的处理是通过在池中种植多种植物过滤来实现的,投入低,效果好,经植物过滤的废水可以达到养殖鱼虾的清洁程度,可以有效防止生活废水对地下水系统的污染。

三、推动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规划设计

生态种养循环系统需要在集中居住区修建之时便一并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之前,必须将集中居住区融入整个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内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以避免在集中居住区建成之后不符合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要求,而需要进行大量改造或重新建设。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当考虑到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要避免各个组成部分规模的不相匹配,以致难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废弃物的最低排放。

(二)加强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对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种设施进行严格的标准化控制,各环节包括:废水处理和排放的标准、灌溉用水的净化标准、沼气的清洁标准、有机肥料的使用标准、农产品的检测标准等等。在建设过程中,各种设施的质量和规格也应制定专门的标准来进行控制,如:沼气池和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所用的材料、规格,种植型土壤快渗池的深度及内种植物的层级和种类等。 另外,应加强系统建成后成效的监测和评价体系的标准化,以安龙村为例,截止2012年8月,安龙村以村民为主体完成160户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两年间该系统使粪便资源化利用96吨,尿液资源化利用383吨,节约用水量11497.5吨,污水处理,循环利用22995吨,如果每一个循环系统都有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和监测,有利于对各地不同系统的运作进行对比,以找出区别利于改进。标准化既有利于系统快速有效的建设,也有利于系统长期、高效能地可持续运作。

(三)鼓励系统配套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三类:第一类,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在生产过程中的服务,例如:农产品的研发、设计、良种、农技等,这一类的服务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类,作为农产品产出的服务,如流通服务、营销服务、休闲服务等,可带来更丰厚的收入;第三类,贯穿于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既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增加收入。生产性服务业目前面临融资难、资源散乱未经整合、发展模式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如投入服务化中的农产品设计、产出服务化中的农产品包装与推广目前还尚显弱小,市面上的农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不仅仅不同生产商的农产品本身无法识别,包装也趋于同质化,没有差异,就没有高附加值,没有差异,就没有对品牌的认知,更谈不上对品牌的忠诚。农产品设计以及包装、推广正是处于价值链最高端,附加值最高,同时,对于农产品本身价值的提升也大有益处。集中居住条件下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规模较大,只有确保生产性服务业在各个环节的注入,才能保证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良性运作和效率的最优。

(四)加强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保障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推广资金,并通过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循环农业的贷款支持,与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协调,积极支持开展信用合作、资金互助和贷款担保。要防止循环农业贷款被挪用。还应以财政资金支持循环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循环系统标准化的建设和推广。对于积极加入循环农业的集中居住点和农民合作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对农民给予补贴。对循环农业进行农产品补贴和农产品运输优惠,以在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够生存并适当赢利。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

(五)大力培育NGO,由第三方监管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里,活跃着一大批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安龙村的循环农业项目便是由成都河流协会发起并发展壮大的。非政府组织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且有着政府和企业难以比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循环农业的推广和发展中,NGO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宣传过程中,更贴近农民,在技术支持上,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为农民寻找市场的过程中,有更广阔的渠道,在资金的支持上,有更多的途径,甚至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也有先天性的优势,而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监管由NGO作为第三方进行也更为公正和客观。  

(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奖励和培训机制

鼓励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循环农业工作,其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考核任用等参照在岗农技人员,甚至可以给予额外的岗位补贴。为到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联系做好人事档案保管、办理集体户口、党团组织关系挂靠、代缴社会保险等服务。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为循环系统的主体经营机构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培训,不仅仅要有提升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提升团队意识及勇敢力的拓展训练。对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给予资金鼓励和表彰,并建立技术推广赢利模式,使技术和模式的创新能够转化为实际收益。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5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特征;必要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72-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政府也很重视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因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3]。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到了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入WTO之后,面对环境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全球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 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自然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与组织适宜的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

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4]。

2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淡水资源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从而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得到国外绿色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概况

3.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一是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生态调节与循环作用;二是采用节能、节水的保护性技术措施,提高生态效益,增强生产创收;三是在方法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3.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4 生态农业的技术

4.1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4.2 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4.3 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高效立体农业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一定的区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内,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温、光、水、气、土等条件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其特征是能实现生物种群间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4.4 农业水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供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效益,包含工程节水技术、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多种节水技术。

4.5 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农村资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尽最大地可能开发和利用的洁净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矿物燃料,这是我国能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有关部门目前高度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适宜地积极发展秸秆气化、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5]。

5 结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找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类型,总结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使生态农业产业化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6 参考文献

[1] 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2] 章力建,朱立志,蔡典雄.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与模式[J].农业技术经济,2005(3):2-5.

[3] 彦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6篇

关键词:吉首市;新型城镇化;征地农民;心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可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引起其心态的转变。征地农民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城市建设的态度,值得研究。

一、吉首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征地农民生活现状

近年来,吉首市全面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新型城镇化成为了拉动吉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长极”,城市渐显“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个性。《吉首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修编已经完成并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实施。在规划中,全市1077.97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全部纳入城市规划区,吉首将成为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在此过程中,土地是支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大量农民的耕地、宅基地、山林被征用,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对吉首市近郊征地农民调研访谈,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现状主要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耕地减少,难以再依靠土地而生存

征地之前,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从事农业生产,一家人的粮食,蔬菜,畜禽自给,除了逢年过节买些肉类,其余基本自给,还有余粮可卖。一些农民从事养殖、种植时令蔬菜,或者到城里打季节工、散工还可以增加收入,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在征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民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对于多数从事纯农业的农民来讲,由于文化素质及知识水平较低,在城市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只有靠打散工、干苦力等方式来维持生活,大部分被访对象认为经济来源没有以前稳定了。

(二)支出增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征地之前,一是农民基本的生活物资不需要样样花钱,通过自己耕种就可以得到,生活成本与城市相比物美价廉;二是农民的社会交往圈子较为狭窄,人际网络简单,没有过多的人际纠纷;三是休闲方式较为单纯,在休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邻里之间拉家常、或者打麻将扑克等休闲方式。土地被征后,其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表现在:一是生活物资都需用现金购买,加大了其生活成本;二是征地后多数在城市务工,接触对象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三是休闲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部分农民拿着土地补偿款聚会喝酒、聚众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就业困难,邻里之间贫富差距拉大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属于年龄较大、文化低、技能低的弱势群体,尤其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民,征地后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据调查,有近四成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中壮年整日无所事事,精神没寄托,年轻人没事干容易惹事生非。市政府和一些街道社区虽然每年会举办几次劳动技能培训班,但能够解决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此外,由于受家庭人口数量、土地多少、土地类型及被征用土地的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原本贫富差距不大的邻里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四)社保缺乏,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据调查,征地农民被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依然只享受原有的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标准,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领取50元生活补助。对大多数人来说,征地补偿安置费只能维持一时之需,一旦这些补偿款坐吃山空,而他们又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还没有落实好的情况下,需要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影响城市社会稳定。

二、城镇化进程中征地农民心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征地农民心态的主要表现

1. 对未来生活有恐惧心理。不少农民谈及未来时黯然神伤,对今后生活缺乏安全感,认为土地没了,成了无田可耕、无业可从、无岗可上的游离于城市边缘的“三无”农民。生活成本在上涨,生活压力较大。加之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惠及到他们,大部分征地农民对生活缺乏安全感。

2. 享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调查显示,一部分农民认为自己从此有了过上幸福生活的资本,不再需要继续卖力工作以维持生计;也有部分人拿着补偿金购买车辆,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还有部分农民利用补偿金豪赌的现象。

3. 城市融入度和参与感不强。由于征地农民存在文化素质和技能低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方面无法与其他群体公平竞争,加上社会中存在部分城市居民排斥农民工的现象,致使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社会参与意识淡薄。

(二)征地农民不良心态的原因分析

1. 世代形成的土地依赖思想。在征地之前,有发展意识的农民不仅靠耕地来维系生活,更会利用其土地资源经营一些其他项目增加自己的收入。但当农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等土地被征用后,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用以安身的生存保障,更是失去了发展致富的重要机会和空间。一次性补偿的征地补偿资金并没有为农民今后的生活买单,征地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其被征土地增值后的红利。

2. 部分农民缺乏长远规划意识。在征地安置补偿之初,由于有补偿款,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较好,但如果没有长远规划、理财意识,加之没有固定的就业保障,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状况便会每况愈下变得越来越窘困。

3. 政府信息和补偿标准不一致。所谓不一致,是指集体土地上和国有土地上房屋搬迁在征地价格、拆迁价格、还建安置房价格上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和不统一。比如房屋补偿,有的是以有资质评估所,按现行市场评估定价,而有的是按征拆文件上政府定价来进行的。另外有时一个项目由于拖的时间太长,造成后来补偿政策的变化,前后补偿标准不一致,导致群众无法理解,引起矛盾冲突。

4. 政府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引导机制。政府以强制的姿态征收了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资源,给予他们城市居民的身份,但却没有给予他们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待遇。比如吉首市养老保险在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中就没有落实,没有标准,也没有一个权威性文件的规范规定。加上他们与城市居民既有的心理隔膜,造成了其与市民交往与融合中的重重困难,也造成了他们心理归属的缺失和意识转变的滞后。

三、培育征地农民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引导氛围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城镇化的受益者是谁、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有何好处,这些对于农民来说是陌生的,模糊的。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内容,没有从内心真正接受它,从而才会导致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一些农民发生抵制情绪。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途径地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宣传教育,政策宣传要全面、具体、透彻,让政策深入人心,纠正农民对征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认识。

(二)做好保障工作,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1. 建立长效的职业培训机制。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与主管机构,定期到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或聘请相关专家对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再教育再培训,并颁发相关的证书;政府也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入驻吉首市的投资企业要优先给予征地农民就业机会等。政府要为征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完善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减少贫富差距,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失落感、不公平的的心理,这样可以稳定这些人群浮躁、无安全感的心态,缓解社会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

2. 建立健全相关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完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包括教育、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并着力落实到位,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消除不健康心态滋长的环境。

(三)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土地补偿机制

调查得知,目前吉首市给予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方式是采取单一的货币安置。但由于农民缺乏长远规划及投资理财意识,很难将这一笔资金用好用活,因此,政府要想方设法创新土地补偿机制,既补贴了农民当下的生活问题,也为其后期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创新补偿机制:

1. 分期发放补偿款。每户征地农民的补偿款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针对这一大笔补偿款,政府可以在争取得到农民同意的基础上,给每户征地农民建立一个账户,通过签订协议,按一定的比例分期发放到农民手上,对于后期政府暂未发放的补偿款给农民一定分利,如按银行的存款利息比例或稍高于银行的利息,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又可以保障农民后期的生活保障,避免挥霍奢侈,也避免今后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找政府的麻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 制定土地分红制度。根据政府征用土地的用途,让农民参与其中,分得一定的利润,确保其生活经济来源,减少社会矛盾。一方面,如被征用的土地是用于开发建设,在需要工人的情况下,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其优先考虑当地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政府也可适当考虑征地农民参与其被征土地的利润分红制度,按其被征土地的多少,根据一定的比例每年给予农民分发红利。

(四)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1. 建立社会心态排查机制。政府要高度重视征地农民的社会心态问题,要选拔心理学专业的优秀人才,分派到各社区组建成专门的社会心态排查小组,及时注意他们的心态动向,一经发现有问题倾向的情况要登记在案并及时上报政府相关部门,防范于未然。

2. 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心理咨询和心理上的援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心理波动或产生心态危机,征地农民由于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的变化,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态问题,因此,各社区要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对排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农民要及时给予开导教育,对其进行监督跟踪服务,引导其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避免矛盾及纠纷的发生,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五)丰富业余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组织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要求广大征地农民参与其中,对积极参与者及表现优异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育其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消除享乐主义思想,培育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邹农俭.农民工如何市民化[J].江苏社会科学,2013(02).

生态农业的特征第7篇

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仍然是农业现代化的主线。因为农业的基本状态是结构状态。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根本的表现形态也是结构形态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有立体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不同于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它不再停留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种什么不种什么、养什么不养什么、种多少和养多少的“加减式”农业内循环的平面式调整,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第一二三产业转化、互融、开放的立体式的产业化调整。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结构调整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整个调整的进程是从农业内部平面式的调整,转向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转化的立体式调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唤起了广大农民空前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适应计划经济调控下的市场供求,在追求各种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前提下,主要是对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增减调整。这种调整是农业各产业间封闭式的平面调整,其主导方针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随即,一大批农业生产专业户应运而生,粮食连年丰收,经济作物获得较大发展。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农业内部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调整。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主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的调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有非常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调整,产前、产中和产后连接,第一二三产业互融,形成种、养、加一体的立体式结构;二是农业工业化进程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就是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小循环,建立农业工业化的产业流程,初步形成了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农工并举的现代农业经济的立体循环流程。显然,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不仅仅基于农业自身的平面式结构调整,而是多产业延伸、多要素组合,并着眼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消费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立体性的结构调整。这是现代农业结构一个重要的调整特征。应该说,从上世纪末开始,这种以现代农业结构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已有明显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各类型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增多,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已经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现代农业有多功能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是多功能性的。正是农业的这种多功性确保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动摇。人类社会发展表明,农业的多功能性一直在演变和发展。不断新兴的农业功能和跨产业功能,显示出农业一直有着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在能力。这既有农业发展在任何阶段都改变不了的基本功能,如食品保障功能、原料供应功能、就业增收功能、市场供求功能和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功能;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多功能性被人们不断注入新的认识和新功能的开拓,如生态保护功能、生物能源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但是,农业这种多功能性不完全基于农业的原生态资源结构,更多的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产品质量供应要求的转变,更是农业功能结构的拓展而带来对农业内涵的丰富。

很显然,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是根据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扩大农业结构空间的调整。它不是基于传统的农业功能,而是由农业新功能而新兴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农业多功能结构调整,主要取决于对农业资源的深广度开发,取决于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的开拓,取决于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基于此,农业功能结构调整前景广阔。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农业功能结构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和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说到底就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促进而不断推进的形态。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是最基本的,以此带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政治生活的需求。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既是农业功能结构开拓的基本动力,又为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提供了无限而广阔的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社会活动空间会不断扩大。娱乐、休闲、观光、美食,不论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都是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内容。

现代农业有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农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就是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农业新资源被引入,并与原始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再是仅仅依存农业原始生产资源的结构调整。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科技农业和知识农业,现代农业整体效益的目标追求,不仅取决于自然生产要素的作用,更取决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即资金、技术、信息、管理、人力资本和知识劳力等。这就决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其结构调整必须输入现代生产要素,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整。

农业原始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这些对农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趋向都是有限的。另外,政策性效应也是效益边际递减,乃至达到极限。激发农业的活力乃至可持续性作用的,唯有现代生产要素的注入。特别是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经营方式的变革、工业管理制度在农业上的推广、组织制度的创新、知识农民的培养等,这些现代生产要素资源作用于原始农业资源,构建了现代农业生产力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有生态性的结构调整特征

现代农业是生态形态的农业。这种生态形态的农业包括农业文明的两大内容:它要以消费者的营养、健康和安全的食品需求为目标,生产优质、标准和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它要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需求,提供以农业多样化资源为内涵的,包括环境景观、古村名园、古树奇珍、田园风光、特色园区、农耕文化、传统美食等乡村旅游产品。这两大内容为现代农业的生态性结构调整开辟了广阔空间。在建设现代农业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正待人们进行整体性、保护性和合理性地科学挖掘与开发,以构筑生态形态的多产业的现代农业结构,如农村文化产业、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农村休闲产业、农业环保产业和农村美食产业等。

充分有效地发挥农业生态资源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方式生产,能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食品。更重要的是,一方面,能把一些本来荒毁了的资源,如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等,通过农业现代化生产措施和现代化经营形式,进行更充分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数量和使用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将农产品的剩余物和副产品,如秸秆、牲畜粪便等,通过农业先进技术进行转化,变废为宝。所以,进行生态性的农业结构调整,既能保护性地有效利用好原始农业资源,又能消除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生产和农业生态的自然再生产相结合,这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