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合集7篇)

时间:2023-10-12 09:39:09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不仅与职工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还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很有必要。

1 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1 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浓厚

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些煤矿企业负责人只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安全防范等各方面的管理,没有深入煤矿企业的各个安全管理环节,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也不够,在设备选进、技术提升、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创新管理,从而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安全事故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1.2 基础条件改善还不够充足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中,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小煤矿,采煤技术相对落后,设备运用也存在一定的破旧,在基础条件上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其中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这些基础条件没有得到充足的改善,整体上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特别在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的前提下,更加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蕾中的重要性

2.1 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采用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各制度建立,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能减少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损失,能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可以整体提升各项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只有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工作特点,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的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2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融入安全管理的手段,并强化综合技术的运用,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员工不能违章;同时,通过建立煤矿生产中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三违”现象进行绩效考核,细化对员工违章生产操作的惩处,使员工不敢违章,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整体实现;同时,通过强化素质培训,围绕员工的知识素养和技术要素等多方面,定期做好专题培训,在全面宣传营造煤矿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技术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不愿违章,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系统化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管理,实现质量管理的作用发挥,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举措。

3 探讨强化煤矿长周期安全管理的有效描施

3.1 依靠安全理念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始终有安全第一的理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安全。因此,要深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责任管理机制,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分层分级进行责任管理,将每一个安全责任区进行细化,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都有一种责任感,都能从不同方面强化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从多方面构建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网络,通过板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及时更新各种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技术,对安全知识进行常态化的宣传,形成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模式。此外,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围绕设备技术的改进,知识运用的更新,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等,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深刻感受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模范效果,从多方面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有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严惩不贷。

3.2 依靠安全文化的构建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要围绕煤矿发展的整体环境,结合煤矿企业的文化氛围,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通过文化的引领作用更好的推动安全管理意识的形成,构建‘人遵守安全规则,人人做到安全操作,人人讲究安全第一”的理念,并通过及时的宣传引导,将文化力量灌输到每一个煤矿安全管理之中,形成活泼、开放、严谨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文化活动。采用演讲比赛、矿井安全作业、红旗工作人员等评比活动,将煤矿安全生产融入到业余文化生活之中,通过具体的引导,让每一位员工意识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二是做好安全文化的引领。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通过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多方面规范安全质量管理,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构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模式。

3.3 依靠安全监管的构建

安全监管包括有许多的层面,要依靠制度、隐患排查、现场管理等综合技术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监管的整体效能。一是结合煤矿的实际特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针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技术运用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安全运行制度、井下操作制度等,包括井下采煤挖掘作业规程,是否有按照规程进行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对于违背规章程序的,要及时制止和建立。二是要做到监督管理的细化。做到在煤矿管理中的“每日监测、每周报告、每月分析”的管理模式,强化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及时的检测系统,严格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设备运用、安全隐患排除等执行,通过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零。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第2篇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渠道,包括有制度建设、标准化管理建设、责任制度建立、技术进步与创新等多方面的要素,只有从多方面强化煤矿安全的综合管理,实行标准化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简述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责任心有待加强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中,责任心上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是,从当前的责任管理来看,有些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导致煤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对于制度的建立、检查的规范、长效化、教育培训等方面没有整体的责任管理,对于安全规范化的措施应用也却反整体的管理,造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2、培训力度有待强化

员工安全意识的建立,离不开员工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在当前的煤矿管理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技术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机制等的形式学习上,没有落到实处,员工对于安全的整体认识不够,煤矿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没有长效化,没有建立时时培训、实践培训、现场培训的安全培训机制,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管理没有细化的管理,也没有落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造成整体的损失。

3、安全技术还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有些煤矿企业中,由于安全管理设备的相对落后,没有形成全面的技术跟进,对于在煤矿开采技术中的一些设备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控制灾害的专用装备方面的煤矿安全检测仪器等,更新不及时,影响整个安全管理的有效防范。此外,尤其是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有些管理人员只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没有加强对技术的更新与创新,造成技术滞后,得不到全新发展与突破。

二、探讨强化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责任管理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运用中,要在全面规范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上,建立履行本职工作的安全职责管理机制,提升各方面的安全洞察能力与安全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制度建立,形成安全忧患意识,并强化责任跟班制度,坚决杜绝各种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同时,构建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将管理人的下井次数与责任管理形成有效的联系,对于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要严格追究当天值班或者呆板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对于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的,要采取通报、处罚等措施,严格追究各方面的责任,强化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模式。

2、强化隐患整改

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要将整体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突出安全隐患的排除与整改管理,将每一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监察,全方位的排查各项安全隐患。清除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各个死角,并建立隐患安全管理最机制,对于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段、设备运用、问题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并构建层层分解的有效方式,进行及时的消化与处理。如果隐患不整改、问题不处理,那么安全检查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有安排、有处理、有落实,责任到人。 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总是千变万化的,作业环境恶劣,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总是不断出现的, 而煤矿的安全管理就是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不断地整改隐患,解决问题,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问题要得力。 这就要求煤矿安全的各级管理者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要认真抓整改、抓落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生产现场要实现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牌板齐全醒目,各种安全设施及监测装置完整可靠,符合标准,安全通道畅通,给工人创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作业条件。使生产设备的性能达到安全运转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系统中的自动保护、自动调节、紧急制动装置能够发挥作用,使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4、强化安全管理的培训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首先要提高对安全宣传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宣传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 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每次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作业,要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特别要加强对特殊工种的专业培训工作,如对井下电钳工、主提升机司机、绞车司机和采煤机司机等特殊工种,要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三、结语

煤矿矿安全管理牵涉到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的规范化管理方式,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将安全意识的形成放在生产第一位,构建“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模式,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技术突破与创新管理,坚持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依靠科技进步以及设备创新管理,改善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更好的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将煤矿安全生产更好的迈上一个新台阶,突出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人文管理、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将事故发生降到零。

参考文献:

[1]王彦涛;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2期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1期

[3]余婷婷;刍议煤矿安全管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第3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煤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就是人的生命第一,也就是“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一切工作是为人的根本利益,当人生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展冲突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其二是一切工作是靠人去完成的,要充分调动安生产全管理中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人为本”,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是一个全员、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既是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

1.“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能否从思想上真正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其它一切工作的首位的问题。事实上,每个人已认识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不牢固。道理很明显,每个人一出生到懂事后就想安康长寿,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能需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或者是因为“见利忘命”,或者是为了“省时省力”等原因,不顾客观条件,不顾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约束,忘记了“安全”的重要性,冒险蛮干,结果酿成终身遗憾,事故一出现,“安全”这两个字又拿到了第一重要位置去思考,但已经晚了,前者悔之已晚,但后者不鉴教训,仍然重走旧路,这样就造成“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呢?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想到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要树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巩固“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环境。

2.“以人为本”,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现阶段煤矿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工人素质低,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国有煤矿现有全民合同工、农民轮换工和副业工进行一次文化考试,达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全民合同工要进行文化知识补习,农民轮换工按合同,期满的予以辞退,末满期的,必须补习文化知识并辞退各类副业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必须按工种分期分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脱产安全技术培训,以提高国有煤矿作业工人的素质。乡镇和个体煤矿的作业工人流动性大,人员成分复杂。因此,该部分作业工人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否则不许上岗作业。政府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对此要从严管理,发现未经培训或不符合培训规定的工人上岗作业,要对煤矿经营者或个体矿主从严处罚。

在抓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如果只抓前者,而不抓后者,即使有了很高的安全意识,但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不懂、不会,必然是凭经验去做,违章冒险蛮干,其结果不出事是侥幸,出事是必然,这只是一个时间长短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保证安全,那么安全思想教育的目的难以实现,“安全第一”的思想等于空谈,没有体现“安全第一”思想的真正内涵。

3.“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才能发展、发展必须安全的思想,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政府行政首长两个负责制,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政府的安全监管两个主体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第一的位置,由“第一把手”负总责,用第一的决心、第一的力度、第一的措施,一心一意、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安全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煤矿工作条件差,实现安全生产的难度大,这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但为什么在同等的条件下,有的煤矿能够实现安全生产,而有的煤矿却事故频发?在同一个矿井中,为什么有的区队能实现安全生产,而有的区队却屡次发生安全事故?同样是矿工,为什么有的人下了一辈子井都平平安安,而有的人却是经常出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思想认识高低和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工作是否到位的问题,只要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实现安全生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工人没有安全意识,施工没有相关措施,也没有正确到位的安全监督,整天靠自以为是、靠运气、靠侥幸干工作,早晚都要出问题、出事故。安全工作不是老大难,和生产一样,安全仅仅是煤矿企业的一项本职工作而已,不具备多大的特殊性,只要肯抓,就能管好。抓与不抓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有丝毫马虎。国务院《转发劳动部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见的通知》( [1997]36号) 规定,要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总要求,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我们将“谁主管谁负责”作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企业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谁负责什么工作,就要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所涉及的人员、机械、材料、操作方法、作业环境、监测监督、操作过程等所有方面负全面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各方面的安全责任和保障安全的措施。全面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可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必须做到为官一任,既要发展一方经济,更要保一方平安,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不顾安全生产或放松安全生产管理。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坚持“谁办矿、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和“谁审批、谁发证、谁负责安全”的原则,落实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安全责任,进行严肃处理,不能不了了之。

4.“以人为本”,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

要努力改善职工的劳动和文化生活条件,大力提倡文明生产,营造煤矿安全生产文化氛围。要全面落实“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规划,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进步工作。搞好产、学、研结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消化创新,力求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并搞好科研成果的转化。着重狠抓科学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的新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发展适合于中小型煤矿的机械化装备,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体系,新建中小型煤矿必须采用机械化开采,现有煤矿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尽快提升中小型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完善煤矿“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防灾系统。建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重点煤矿实现企业内部监测监控联网,其他煤矿实现县(区)范围内联网。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风险抵押金、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等制度。

5.“以人为本”,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

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质上就是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规范操作及文明生产的一些问题。一些局、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总结多年来的事故教训,并将每次事故发生时的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及以操作行为进行对照,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煤矿的事故几乎都与之有关,如果大家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事故就会杜绝或大量减少。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生产也就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生产也无法保证,效益也好不了。从1987年开始,国有重点煤矿开始了质量标准、安全创水平活动,真正铺开这项活动是1988年,通过方方面面的质量标准化,使安全状况有了好转,1986年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99,1989年下降到1.74。随着标准化的深入,1990-1999年10年间,国有重点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在1左右。仅此每年少死600人左右。

要抓质量标准化,确保安全生产,首先要破除3种错误思想:一是矿井基础差,标准化工作搞不好的认识。正因为底子薄,基础差,才需要从抓基础建设开始。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抓住了标准化才抓住了根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安全被动的局面。二是破除财力紧张搞不好标准化的思想。通过算事故损失账认识到,把钱用在标准化建设上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同矿务局的“5.9”事故和“9.5”事故导致的两矿提前破产就能说明安全的负效应。三是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认为用以往几十年总结的老经验、旧套路办事省力能多出煤,没必要按照标准要求束手束脚地去做。其实,不出事则已,事故一出就懂得了仅靠经验型管理难以适应煤矿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实践紧密地合起来,在实践上寻找管理的捷径,那就是“搞质量标准化建设”。

搞标准化建设,要从严从细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从每个干部到工人,从井上到井下,从机关到基层,从生产到经营,从思想政治工作到职工生活,全部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使项项工作有标准,件件事故有要求,并要一丝不苟,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搞标准化建设,要严格制度不放松,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应该“班班有验收,旬旬有检查,随时抽查”,执行制度不迁就,不讲人情。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只有树立并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用其统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才能抓住安全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夺取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理清思路、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完善对策,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不断推进、取得实效。我们必须学习好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其内涵,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用以统领和指导煤炭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陆琨.浅论以人为本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企业与文化,2009,(3)

[2]陈小松.以人为本 创新安全管理工作[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9,(3)

[3]李敬钰.以人为本强化煤炭安全生产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9,(4)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第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煤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就是人的生命第一,也就是“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一切工作是为人的根本利益,当人生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展冲突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其二是一切工作是靠人去完成的,要充分调动安生产全管理中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人为本”,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是一个全员、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既是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

1.“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能否从思想上真正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其它一切工作的首位的问题。事实上,每个人已认识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不牢固。道理很明显,每个人一出生到懂事后就想安康长寿,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能需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或者是因为“见利忘命”,或者是为了“省时省力”等原因,不顾客观条件,不顾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约束,忘记了“安全”的重要性,冒险蛮干,结果酿成终身遗憾,事故一出现,“安全”这两个字又拿到了第一重要位置去思考,但已经晚了,前者悔之已晚,但后者不鉴教训,仍然重走旧路,这样就造成“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呢?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想到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要树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巩固“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环境。

2.“以人为本”,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现阶段煤矿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工人素质低,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国有煤矿现有全民合同工、农民轮换工和副业工进行一次文化考试,达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全民合同工要进行文化知识补习,农民轮换工按合同,期满的予以辞退,末满期的,必须补习文化知识并辞退各类副业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必须按工种分期分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脱产安全技术培训,以提高国有煤矿作业工人的素质。乡镇和个体煤矿的作业工人流动性大,人员成分复杂。因此,该部分作业工人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否则不许上岗作业。政府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对此要从严管理,发现未经培训或不符合培训规定的工人上岗作业,要对煤矿经营者或个体矿主从严处罚。

在抓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如果只抓前者,而不抓后者,即使有了很高的安全意识,但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不懂、不会,必然是凭经验去做,违章冒险蛮干,其结果不出事是侥幸,出事是必然,这只是一个时间长短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保证安全,那么安全思想教育的目的难以实现,“安全第一”的思想等于空谈,没有体现“安全第一”思想的真正内涵。

3.“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才能发展、发展必须安全的思想,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政府行政首长两个负责制,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政府的安全监管两个主体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第一的位置,由“第一把手”负总责,用第一的决心、第一的力度、第一的措施,一心一意、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安全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煤矿工作条件差,实现安全生产的难度大,这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但为什么在同等的条件下,有的煤矿能够实现安全生产,而有的煤矿却事故频发?在同一个矿井中,为什么有的区队能实现安全生产,而有的区队却屡次发生安全事故?同样是矿工,为什么有的人下了一辈子井都平平安安,而有的人却是经常出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思想认识高低和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工作是否到位的问题,只要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实现安全生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工人没有安全意识,施工没有相关措施,也没有正确到位的安全监督,整天靠自以为是、靠运气、靠侥幸干工作,早晚都要出问题、出事故。安全工作不是老大难,和生产一样,安全仅仅是煤矿企业的一项本职工作而已,不具备多大的特殊性,只要肯抓,就能管好。抓与不抓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有丝毫马虎。国务院《转发劳动部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1997]36号) 规定,要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总要求,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我们将“谁主管谁负责”作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企业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谁负责什么工作,就要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所涉及的人员、机械、材料、操作方法、作业环境、监测监督、操作过程等所有方面负全面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各方面的安全责任和保障安全的措施。全面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可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必须做到为官一任,既要发展一方经济,更要保一方平安,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不顾安全生产或放松安全生产管理。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坚持“谁办矿、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和“谁审批、谁发证、谁负责安全”的原则,落实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安全责任,进行严肃处理,不能不了了之。

4.“以人为本”,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

要努力改善职工的劳动和文化生活条件,大力提倡文明生产,营造煤矿安全生产文化氛围。要全面落实“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规划,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进步工作。搞好产、学、研结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消化创新,力求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并搞好科研成果的转化。着重狠抓科学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的新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发展适合于中小型煤矿的机械化装备,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体系,新建中小型煤矿必须采用机械化开采,现有煤矿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尽快提升中小型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完善煤矿“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防灾系统。建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重点煤矿实现企业内部监测监控联网,其他煤矿实现县(区)范围内联网。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风险抵押金、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等制度。

5.“以人为本”,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

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质上就是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规范操作及文明生产的一些问题。一些局、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总结多年来的事故教训,并将每次事故发生时的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及以操作行为进行对照,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煤矿的事故几乎都与之有关,如果大家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事故就会杜绝或大量减少。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生产也就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生产也无法保证,效益也好不了。从1987年开始,国有重点煤矿开始了质量标准、安全创水平活动,真正铺开这项活动是1988年,通过方方面面的质量标准化,使安全状况有了好转,1986年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99,1989年下降到1.74。随着标准化的深入,1990-1999年10年间,国有重点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在1左右。仅此每年少死600人左右。

要抓质量标准化,确保安全生产,首先要破除3种错误思想:一是矿井基础差,标准化工作搞不好的认识。正因为底子薄,基础差,才需要从抓基础建设开始。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抓住了标准化才抓住了根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安全被动的局面。二是破除财力紧张搞不好标准化的思想。通过算事故损失账认识到,把钱用在标准化建设上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同矿务局的“5.9”事故和“9.5”事故导致的两矿提前破产就能说明安全的负效应。三是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认为用以往几十年总结的老经验、旧套路办事省力能多出煤,没必要按照标准要求束手束脚地去做。其实,不出事则已,事故一出就懂得了仅靠经验型管理难以适应煤矿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实践紧密地合起来,在实践上寻找管理的捷径,那就是“搞质量标准化建设”。

搞标准化建设,要从严从细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从每个干部到工人,从井上到井下,从机关到基层,从生产到经营,从思想政治工作到职工生活,全部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使项项工作有标准,件件事故有要求,并要一丝不苟,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搞标准化建设,要严格制度不放松,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应该“班班有验收,旬旬有检查,随时抽查”,执行制度不迁就,不讲人情。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只有树立并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用其统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才能抓住安全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夺取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理清思路、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完善对策,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不断推进、取得实效。我们必须学习好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其内涵,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用以统领和指导煤炭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陆琨.浅论以人为本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企业与文化,2009,(3)

[2]陈小松.以人为本 创新安全管理工作[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9,(3)

[3]李敬钰.以人为本强化煤炭安全生产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9,(4)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第5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煤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就是人的生命第一,也就是“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一切工作是为人的根本利益,当人生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展冲突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其二是一切工作是靠人去完成的,要充分调动安生产全管理中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人为本”,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是一个全员、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既是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

        1.“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能否从思想上真正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其它一切工作的首位的问题。事实上,每个人已认识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不牢固。道理很明显,每个人一出生到懂事后就想安康长寿,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能需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或者是因为“见利忘命”,或者是为了“省时省力”等原因,不顾客观条件,不顾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约束,忘记了“安全”的重要性,冒险蛮干,结果酿成终身遗憾,事故一出现,“安全”这两个字又拿到了第一重要位置去思考,但已经晚了,前者悔之已晚,但后者不鉴教训,仍然重走旧路,这样就造成“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呢?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想到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要树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巩固“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环境。

        2.“以人为本”,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现阶段煤矿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工人素质低,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国有煤矿现有全民合同工、农民轮换工和副业工进行一次文化考试,达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全民合同工要进行文化知识补习,农民轮换工按合同,期满的予以辞退,末满期的,必须补习文化知识并辞退各类副业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必须按工种分期分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脱产安全技术培训,以提高国有煤矿作业工人的素质。乡镇和个体煤矿的作业工人流动性大,人员成分复杂。因此,该部分作业工人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否则不许上岗作业。政府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对此要从严管理,发现未经培训或不符合培训规定的工人上岗作业,要对煤矿经营者或个体矿主从严处罚。 

        在抓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如果只抓前者,而不抓后者,即使有了很高的安全意识,但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不懂、不会,必然是凭经验去做,违章冒险蛮干,其结果不出事是侥幸,出事是必然,这只是一个时间长短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保证安全,那么安全思想教育的目的难以实现,“安全第一”的思想等于空谈,没有体现“安全第一”思想的真正内涵。

        3.“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才能发展、发展必须安全的思想,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政府行政首长两个负责制,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政府的安全监管两个主体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第一的位置,由“第一把手”负总责,用第一的决心、第一的力度、第一的措施,一心一意、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安全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煤矿工作条件差,实现安全生产的难度大,这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但为什么在同等的条件下,有的煤矿能够实现安全生产,而有的煤矿却事故频发?在同一个矿井中,为什么有的区队能实现安全生产,而有的区队却屡次发生安全事故?同样是矿工,为什么有的人下了一辈子井都平平安安,而有的人却是经常出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思想认识高低和工作责任是否落实、工作是否到位的问题,只要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实现安全生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工人没有安全意识,施工没有相关措施,也没有正确到位的安全监督,整天靠自以为是、靠运气、靠侥幸干工作,早晚都要出问题、出事故。安全工作不是老大难,和生产一样,安全仅仅是煤矿企业的一项本职工作而已,不具备多大的特殊性,只要肯抓,就能管好。抓与不抓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有丝毫马虎。国务院《转发劳动部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1997]36号) 规定,要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总要求,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我们将“谁主管谁负责”作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企业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谁负责什么工作,就要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所涉及的人员、机械、材料、操作方法、作业环境、监测监督、操作过程等所有方面负全面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各方面的安全责任和保障安全的措施。全面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可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必须做到为官一任,既要发展一方经济,更要保一方平安,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不顾安全生产或放松安全生产管理。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坚持“谁办矿、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和“谁审批、谁发证、谁负责安全”的原则,落实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安全责任,进行严肃处理,不能不了了之。

       4.“以人为本”,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

要努力改善职工的劳动和文化生活条件,大力提倡文明生产,营造煤矿安全生产文化氛围。要全面落实“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规划,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进步工作。搞好产、学、研结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消化创新,力求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并搞好科研成果的转化。着重狠抓科学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的新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发展适合于中小型煤矿的机械化装备,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体系,新建中小型煤矿必须采用机械化开采,现有煤矿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尽快提升中小型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完善煤矿“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防灾系统。建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重点煤矿实现企业内部监测监控联网,其他煤矿实现县(区)范围内联网。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风险抵押金、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等制度。

        5.“以人为本”,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

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质上就是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规范操作及文明生产的一些问题。一些局、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总结多年来的事故教训,并将每次事故发生时的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及以操作行为进行对照,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煤矿的事故几乎都与之有关,如果大家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事故就会杜绝或大量减少。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生产也就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生产也无法保证,效益也好不了。从1987年开始,国有重点煤矿开始了质量标准、安全创水平活动,真正铺开这项活动是1988年,通过方方面面的质量标准化,使安全状况有了好转,1986年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99,1989年下降到1.74。随着标准化的深入,1990-1999年10年间,国有重点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在1左右。仅此每年少死600人左右。

        要抓质量标准化,确保安全生产,首先要破除3种错误思想:一是矿井基础差,标准化工作搞不好的认识。正因为底子薄,基础差,才需要从抓基础建设开始。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抓住了标准化才抓住了根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安全被动的局面。二是破除财力紧张搞不好标准化的思想。通过算事故损失账认识到,把钱用在标准化建设上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同矿务局的“5.9”事故和“9.5”事故导致的两矿提前破产就能说明安全的负效应。三是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认为用以往几十年总结的老经验、旧套路办事省力能多出煤,没必要按照标准要求束手束脚地去做。其实,不出事则已,事故一出就懂得了仅靠经验型管理难以适应煤矿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实践紧密地合起来,在实践上寻找管理的捷径,那就是“搞质量标准化建设”。

        搞标准化建设,要从严从细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从每个干部到工人,从井上到井下,从机关到基层,从生产到经营,从思想政治工作到职工生活,全部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使项项工作有标准,件件事故有要求,并要一丝不苟,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搞标准化建设,要严格制度不放松,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应该“班班有验收,旬旬有检查,随时抽查”,执行制度不迁就,不讲人情。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只有树立并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用其统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才能抓住安全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夺取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理清思路、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完善对策,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不断推进、取得实效。我们必须学习好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其内涵,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用以统领和指导煤炭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陆琨.浅论以人为本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企业与文化,2009,(3)

[2]陈小松.以人为本 创新安全管理工作[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9,(3)

[3]李敬钰.以人为本强化煤炭安全生产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9,(4)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第6篇

1.思想创新

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上看,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为,而人的思想观念却推动着事物的变革。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在抓煤矿安全教育工作时,首先必须要摒弃过去那种安全教育就是“走过场”的错误认识,把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真正地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和第一要务来抓。就目前煤矿(包括民营煤矿)的实际来看,由于煤矿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其煤矿职工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而随着煤矿企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井下技术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就要求煤矿职工必须掌握较为全面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实事求是地讲,当前在我们的煤矿在提高职工科技知识和技术水平上,主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内部以举办各种井下特殊岗位短期培训班为主。但由于在从事煤矿井下特殊工种的职工中存在着自身文化素质较差的这一客观现实,故在对职工进行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往往是事半功倍的结果,既浪费了煤矿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又不能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这不能不说是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一大客观存在的现实和困难。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形式,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实现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全新认识,从而使各级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资源,安全管理就是要管人的健康。物的损伤可以修复,而人的损伤却不可能恢复原状。通过一系列全新的安全理念的宣传、灌输和渗透,从而进一步把煤矿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放在一个全新的境界,达到唤醒全体员工内心对安全的自需、自求意识,使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切实认识到安全是自己的事,健康权、生命权是做人最基本的权利。可通过推行正向引导教育,使全体员工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的安全理念,并从员工的“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拓展到班组的安全班组长管,班组管;区队的安全区长管、全区管;专业的安全专业管、全员管;矿井的安全矿长管、全矿管等。

2.内容创新

安全教育活动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过去那种“一个活动来回搞, 一个模式上下套”的安全教育做法已不适应当前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需要。因此,要实现安全教育活动的创新,就必须在增强煤矿安全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与此同时,煤矿安全教育活动不仅要保证数量,更重要的是要在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上求实效。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本单位的一些安全事故事例,用职工能够接受的语言,使他们在思想上真正受到触动,从思想上真正感到安全工作对于自己、他人和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因此,在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在其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要变过去单一的说教为形式多样的活动;二是要变过去以经济处罚为主的教育形式为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三是要变过去以书本上安全教育内容为主为根据企业各自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客观现实因材施教。

3.手段创新

实事求是的讲,当前绝大多数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其直接原因都是由于“三违”行为造成的。职工中发生“三违”行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一是经验欠缺,培训不足;二是英雄主义,胡干蛮干;三是经验主义,侥幸心理;四是情绪波动,心不在焉等。因此,在煤矿“三违”教育培训工作上,要根据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违章事实等采取不同的帮教方式方法的手段,也就是要在教育培训的手段上创新。可采用在对“三违”的帮助教育上把住“三关”。即:一要把住认识关。从过去的一些“三违”事故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大部分“三违”人员不知道其自己违章的具体原因,对煤矿安全的认识稀里糊涂,更不知道自己违章给其自身和同事之间所带来的什么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在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必须让“三违”人员通过写出自己的违章违规操作书面认识,帮助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三违”的严重危害性,找出产生“三违”行为的思想根源,并通过提高认识,来进一步在思想上重视违章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让“三违”人员从今以后在思想上不再敢违章,解决好不想违章的问题。二要严把考核关。即: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整套“三违”人员帮教培训考核体系,与其安全奖、安全风险金奖励挂钩,让“三违”人员不仅丢面子,而且还要经济处罚丢票子,从而解决好不敢违章的问题。三要严把联保关。即:对于出现“三违”事故后,不仅要对违章者予以处罚,而且还要对其联责联保的人员、联责联保的班组其他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通过联责联保这一形式,达到形成安全互保、安全风险共担的局面,从而解决好不能违章的问题。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第7篇

关键词:煤矿供电;安全;技术管理

煤炭资源是支承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40多年来,煤矿企业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得到了壮大。尤其是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煤矿经过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在产能方面得到了扩展、壮大,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作为煤炭生产动力来源的煤矿电力系统,是实现煤矿供电安全及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条件。因此,加强煤矿企业供电电网、变电站(所)系统及井下采区生产供电安全管理,是煤矿实现正常生产与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

1煤矿供电系统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煤矿电力输送和供电安全管理逐步得到了加强,国有大型煤矿的电力输送和井下供电基本达到了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本世纪初,2005年开始的10a里,由于煤矿大力开展兼并重组,不少个体和私有体制的煤矿被国有煤矿兼并,一方面重组后国有煤矿产能得到了扩展,另一方面这类煤矿在电力输送和井下供电上又显示出诸多缺陷和问题[1-5]。1)兼并重组煤矿供电电源、线路的设计不尽合理。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无论煤矿设计产能多大,都必须实行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部分兼并重组煤矿由于与另一个供电电源线路较远,存在采用同一电源线路供电问题;或者虽然是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但是备用电源供电能力不能按照规定满足相应产能的负荷要求。2)设备性能落后安装水平跟不上要求。要保证井下供电安全必须采用技术性能好的供电装备,目前部分重组煤矿的井下供电设备技术落后,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要求,必须从设备购置和安装的源头抓起,才可能防止后期发生供电事故。3)井下安全供电管理制度存在缺失。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有增无减,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煤矿供电管理仍采用常规的本矿、本系统内的监督管理制度,很多影响安全供电的问题容易因见惯不怪而处理的不彻底,显然从制度上讲跟不上当前供电技术管理发展的要求。4)供电系统调峰、限电存在作业不规范问题。个别煤矿供电系统调峰、限电时,在凭票作业环节仍存在执行不严格问题,工作票“谁签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规定执行的不严格。5)井下供电系统从业人员技能素质较低。要保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作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是关键。由于某些煤矿供电系统从业人员的人机配合能力相对较差,技能素质没有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操作、驾驭新装备的技能存在欠缺,加之供电系统属于二线岗位工资收入较一线低,因此人员流动性大、高技能人才留岗少,造成技能较高、操作熟练的人才不够用。

2提高煤矿供电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对策

国有大型煤矿历来是我国煤炭生产的支柱,也是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生产的表率,解决兼并重组煤矿当前存在的电力输送和井下供电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必须从抓好供电设备的购置、安装及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技能培养,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做好管理变电站(所)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入手,才能提高重组煤矿的供电装备与管理水平,进而保障重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1)从源头调整供电电源、线路的设计。在供电系统电网结构设计时,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认真做好电源的选择与电路的设计,无论矿井的设计产能多大,都要依据生产实际确定备用电源的负荷,采用两回路电源线路传输电力,确保煤矿生产的供电安全。同时备用电源要按照规定满足相应产能的负荷要求,并保证在十分钟以内能可靠地启动。2)从源头抓好供电设备购置和安装管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供电系统技术装备也不断进入技术更新阶段。为了防止正常生产过程中发生供电事故,一是要采用自动化程度高且具有本安性能的新装备,从源头起抓好设备购置和安装工作;二是要培养一支高技能的设备安装队伍及操作人才,才能高水平地保障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3)健全供电管理体外(矿外)监督制度。除保持本矿、本系统内的监督管理制度外,行业安全监察部门和煤矿的上级技术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井下安全供电监督机制和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井下现场供电安全进行检查与整改督察,要盯住“五定问题”的整改不放,促进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问题的有效整改。4)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供电系统调峰、限电时凭票作业不严格,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工作票应由带班负责人亲自把关受理,一是要保证停电任务和执行范围完全一致;二是要按照安全措施的规定断开相应的开关设备,保证停电检修设备的电源能可靠地断开;三是要确保所装设的接地线合格有效,保证工作地点操作人员免受意外供电的侵害。5)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留住技能人才。待遇是每个煤矿职工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出于养家糊口的原因职工总是想选择工资相对高的岗位从业,这是现行工资分配制度造成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还必须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一是根据井下供电系统从业人员服务场所位置,比照采掘队组划分一二线岗位,用提高岗位津贴来稳定队伍。二是吐故纳新,吸纳具有较高学历的年青大学毕业生从业,用制度化的人才晋升机制吸引和稳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