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式(合集7篇)

时间:2023-10-08 10:21:30
经济发展的方式

经济发展的方式第1篇

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与困难

1.发展成效。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循环链条完整。新能集团通过废弃物集中拆解加工、集中无害化处理,多元化回收实现绿色发展。集团拥有中国第三条意大利普洛佩兹和西班牙拉法格公司联合开发的废杂铜火法精炼工艺生产线,建立了12条国内先进的废塑料再生利用生产线,4条家电拆解生产线,引进台湾贵金属提纯生产线。年处理废旧机电产品27万吨,年产无氧铜杆12万吨,年产再生新型环保木塑产品1万吨、井盖地砖4万吨,年处理废旧家电产品150万台,年产贵金属500公斤。自主研发了裂解发电设备,将再生资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终端废弃物进行裂解发电,产生的电力供给集团自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8%,努力实现“自消化、零排放”,形成上游企业的产品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构筑了企业小循环。二是环保设施齐全,监管措施有力。集团拥有先进的破碎除尘、水循环等环保设备,有效杜绝二次污染。工业废水和废气,通过环保处理,出水水质和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建有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建有ERP管理系统,实现物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先后获得ISO14000、ISO9001认证。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智力保障完善。集团和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先后承担了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等科研项目,围绕着难拆解电线电缆、电机绕组的热解分离、新型木塑产品开发等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多尺度智能化拆解与分离装备、梯级热解分离组合集成装备等示范生产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10余项,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是企业文化丰富,示范作用显著。集团是子牙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的重点观光企业,建有长1500米的工业循环经济观光通道和循环经济展厅,为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展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2.创造“新能模式”。“新能模式”是新能集团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出的环保型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降耗为目标,以资源再生、绿色环保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产业链较为完善。首先,利用完善的回收渠道将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其次,将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初步加工并分类;再次,将各种分类的废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产出各种产品供生产生活消费;然后,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的废弃物、秸秆、垃圾等进行裂解发电;最后,各类产品在经过消费后再次变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使循环经济构成完整闭环。二是产品出路较为广泛。新能集团拆解处理主要产生废钢、废铝、废铜、废塑料和不可利用的废物残渣。集团与大型钢厂、铝厂进行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废铜利用集团的拉法格设备进行精深加工,生产高精度高导电铜杆;利用木塑生产线将废塑料与木粉等融合生产可完全回收利用的木塑、井盖等产品,可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三是与子牙园区良性互动。依托子牙园区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消化本地区再生资源行业产生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为其提供资源和能源,还能处理园区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废弃物。与园区内企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在周边地区形成“局部小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

3.制约因素。通过调研了解到,新能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难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信息不畅,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政策扶持信息等。二是技术创新难度大、周期长、生产力转化率低。三是研发投入比重大,投资周期长,财务风险大,企业自身资金较少,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四是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不科学是民营企业的共同点,也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不利因素。

4.企业诉求。企业希望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提高行业门槛、加大环保力度、提升环保标准,关停工艺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作坊式企业。二是对于环保设备研发、工艺流程改进和回收网络搭建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三是帮助搭建研发平台、营销平台和产业链平台。四是海关、商检、港务能协调配合、改革模式、简化流程,提高货物的通关速度,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五是减轻税负。进口再生资源海关代扣增值税税负较重,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原材料购进一般无进项抵扣,增值税税负偏重。

二、几点启示

1.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性举措。新能集团站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前沿,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一是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做到变废为宝,显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如,新能集团实施的铜杆精深加工项目,年产铜杆12万吨,年可节约原生铜矿1560万吨,减少1200多万吨工业废渣、24万吨二氧化硫及180万吨其他废气排放,年节水768万吨,节约标准煤36万吨。裂解发电项目年发电量870万度,年节约标准煤3050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45吨。二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实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拆解污染问题。三是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吸纳了劳动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充分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从新能集团发展历程来看,其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就是与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而生。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需要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转型的骨干力量。新能集团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规范和升级,这也是整个再生资源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存在着准入门槛低,行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回收体系不完善、企业税负较重、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为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积极为企业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吸引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最佳收益,使得循环经济发展真正做到既“循环”又“经济”。

3.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从调研中感到,新能集团的成长见证了子牙园区的发展,同时子牙园区的建设运营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园区促企业发展的模式主要进行了几个创新:一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园区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集中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了产业聚集度高、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有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绿色管理模式。改变了行业经营分散的状况,实现相对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再生资源行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和拆解、加工水平。譬如,园区统一建设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废弃物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节能环保系统,还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对废弃机电产品从拆解加工到拆解后各种材料去向进行全程监管。三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技术人才集聚模式。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拆解加工技术设备,建有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中心、再生资源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机构,汇集了中科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的多学科研发力量,初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

三、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一是进一步强化产业聚集。落实《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管理办法》,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向子牙园区集中布局。各部门出台具体办法,引导新建的循环经济的大项目、好项目向子牙园区集中,对园区外已有的循环经济项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其向园区集中。加大行业监督和整治力度,取缔严重污染环境的小拆解企业。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协调国家财政部将园区内企业上缴的海关代扣废物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部分或全部返还园区,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扶持园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时,将园区上缴的税费市级分享收入和区县级收入全部返还给园区,用于支持园区和企业发展,优化投资服务环境。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区内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产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静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以及循环经济科技研究开发等项目实施。

2.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研究制定《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以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规范》等。二是进一步拓宽回收渠道。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与相关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调建立京津冀地区的报废汽车、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一体化、规模化的回收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联合体制,更高效地完成进口固体废物的报检、通关、查验、征税、放行等查验监管业务,为企业创造优良通关环境。四是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抓好企业环保措施落实,完善监督网络。建立环境监测制度,设置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经济发展的方式第2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四)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 to 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经济发展的方式第3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

(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四)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 to 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五)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六)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七)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在资源投入的数量上,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却耗费40多倍,废水排放量增长25倍。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2万亿元,比1980年到2002年的投资总额还要多,2003年到2006年的投资总额是1991年到1994年投资总额的7.4倍。在利用效率上,近年来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高出欧盟4.9倍、日本8.7倍,单位gdp的钢材、铜、铝消耗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和4.9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与寻租行为等;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八)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

经济发展的方式第4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

(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四)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 to 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五)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六)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七)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在资源投入的数量上,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却耗费40多倍,废水排放量增长25倍。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2万亿元,比1980年到2002年的投资总额还要多,2003年到2006年的投资总额是1991年到1994年投资总额的7.4倍。在利用效率上,近年来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高出欧盟4.9倍、日本8.7倍,单位gdp的钢材、铜、铝消耗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和4.9倍,单位gdp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与寻租行为等;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八)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

经济发展的方式第5篇

(一)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即经济增长方式,它一般是指随着人类社会生产要素的变化(比如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质量改善、数量增加等),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增长的生产经营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求社会经济生产模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之间的转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和方向:由过去依靠能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方向转变;由过去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由以往依靠出口和投资向依靠出口、投资、消费各方面协调发展转变。

(二)经济法

经济法最早出现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常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会把和经济有关的法律总称为经济法,同时也存在经济法是为了限制市场经济不良行为而出现的观点。我国的经济法出现的比较晚些,在1979年6月份,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的有关文件提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我国需要制定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市场经济。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已涉及到各个领域。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党和国家也对其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清楚的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弊端。自从我国十七大代表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关于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及目标就从未停止过,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之间的良好互动是解决当前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经济法律法规可以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要想更好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赖于国家制定的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政策。因为经济法律、经济政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互动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一定现实意义上,加强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会使得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将会极大的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物质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的基本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需要对社会经济物质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物质增长量为基础的。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矛盾,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的能体现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经济法作为保障。我国加强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互动程度,可以更好的借助经济法的力量,在这一方面从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改革措施就可以看出来。首先,加强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及时有效的改变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权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公有制经济体制对社会资源的垄断经营,所以形成了当前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局面。

三、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法的互动关系分析

经济发展的方式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关系;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作者:董丹妮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经济发展的方式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关系;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3]张平.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贸实践,2015(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