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气象灾害防治(合集7篇)

时间:2023-10-08 10:21:30
气象灾害防治

气象灾害防治第1篇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法治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01-04

Abstract Due to speci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in China,natural disasters,especiall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take place frequently. Each year,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lead to economic losses equal to 3% of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which greatly influences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ies as well as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how to preven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enhance the leg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s well as reduce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society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changes in prevention system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and the legalization proces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and comparing to foreign experience,deficiencies in China were pointed out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mproving legal system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ere put forward. It suggested that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issued;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system should be formulated,thus forming an assessment system integrating risk investigation,risk analysis and risk evaluation in one;the responsibilities,supervision,execution and other legal problems in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should be clarified,so as to intensify the status of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distinguish responsibilities of main subjects before and after disasters,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disaster prevention,confirm the leading role of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preven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and people′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lief abilities.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prevention;legalization;China

我地处东半球中纬度地带,东靠大海、西处高原、南北跨度广,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尤以气象灾害为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十分巨大的损失。气象与法律一个是自然科学、一个是社会科学,看似毫不相关,但正因为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其二者的联系。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有效手段之一。有研究表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既艰巨又复杂,完善的法治体系恰恰可以给予其强有力的保障。要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就必须使气象灾害防御法治化。国外有研究表明,一个国家防灾减灾的强弱与法治建设的好坏有着莫大的联系。近年来,在中央的重视下,我国出台了不少气象法律规范,气象法治建设颇有成效,标志着我国在气象灾害防御法治化进程上正逐步由理论转向实践运用[1-2]。

1 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1.1 气象灾害的定义

我国《气象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在条文中明确规定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气象灾害作为灾害的子领域,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它强调的是各种天气、气候现象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损害。气象灾害又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气象次生灾害是指因天气、气候原因引发的灾害,比如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天气干燥诱发的森林大火,空气污染导致的酸雨等灾害。

1.2 气象灾害的类型及造成的影响

气象灾害大概有20多种,常见的有台风、暴雨、旱灾、洪涝、雷电、低温冻害、龙卷风、浓雾、沙尘暴等灾害。我国东靠大海,西为高原,纬度经度广,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东西部分别受东亚季风和西风带控制,在季风环流和西风带环流的控制下,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天气特点和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地区相比,出现冬季严冷、夏季酷热、台风频发、降雨量最多的特点。在这样的天气尺度条件下,各种气象灾害频发,而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以我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每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是90年代之前的2~3倍;21世纪后,尤其近5~6年来年均直接损失是20世纪50年代的4~5倍[3-5]。

2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制度历史沿革

2.1 我国古代防灾救灾制度

先秦r的典籍《管子》把防治自然灾害提到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其防灾思想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和实践。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把防灾救灾也就是“荒政”作为安抚民心、巩固政权的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中国最早的灾害防御可能要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大禹治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筑堤修坝防治水灾,其中尤以都江堰为代表。正式的灾情上报制度始于秦国,宋代称作“诉灾”。到了明清代更加完备,报灾后还堪灾,按灾情大小划分等级,朝廷再根据灾情进行救济[6-8]。

2.2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制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是按灾害不同分不同部门、按发生地不同分地区的相对单一的灾害管理模式,各部门各自在其管辖范围内独立负责相应的灾害防范和抢险救灾,属于“事后救灾”模式。“非典”事件后,政府逐步改变这种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体系,采取中央统一管理、各部门联动的灾害应急模式。中央层面上,国务院是我国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2005年成立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是气象部门最高应急指挥机构也是气象灾害专职办事机构。地方上,各级政府负责本区域内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再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这样就把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常态工作纳入了管理,初步建立了分级别负责、分类别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3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3.1 美国救灾法律体制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气象灾害预警,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国家天气局(NWS)履行对全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以及气象管理工作的职责。美国鉴于其长久以来的法治理念,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它以《联邦民防法》与《灾害救助法》为母法,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法规,形成完整的救灾法律体系。如将保险引入救灾领域,制定了《全国洪水保险法》,《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方案》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各项灾害紧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当然也包括了气象灾害救援的基本原则,这就为防治气象灾害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9・11”事件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土安全法》。确定国土安全部是美国的超级危机管理机构,这样就确立了美国分层应急救灾的管理体制。在联邦政府层面是由国土安全部负责全国灾害应急工作,州和州以下各级政府设有应急管理机构。除了完备的法律体制,美国政府在财政拨款中也充分考虑减灾资金。据联合国相关报告,国际减灾10年间,美国在减灾方面投资1 000多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加固及科技研发。

3.2 英国气象灾害防御管理

英国是个岛屿国家,其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气象灾害虽然较日美轻,但英国政府认为气候变化对国家的政策和基础设施影响很大,因而非常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在法律建设方面,英国有《英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是一部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综合减灾基本法,规定了气象部门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相关义务。这部法律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较为成功的灾害防御应对法。英国政府还一直把灾害防御作为预算重点,每年用于人道主义救助的资金达到6.5亿英镑。而在灾害发生时,采用独特的“金、银、铜”救灾机制。金层级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解决“做什么”,专人负责,以召开会议的形式运作,该层级负责制定目标和制订行动计划下达给银层级;银层级负责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专人负责,直接管控所属应急资源和人员,根据金层级下达的指示进行任务分配,简单明了地向下传达命令;铜层级负责具体实施。这一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3.3 日本救灾法律体系及管理模式

日本在二战后由美国接管,因受英美影响,其法治化程度也比较高。而由于它独特的海岛国家性质,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严重。为应对灾害,日本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全球第一部关于气候影响的专门法律就是日本政府颁布的《气候变暖对策法》,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害,日本政府陆续出台了《气象业务法》《灾害资助法》《森林法》《防洪法》《海岸法》《灾害对策基本法》等法律。在《灾害对策基本法》中,对各种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应急对策、防灾规划、灾后救援重建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立法使日本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法可依,规范运转。在灾害防御管理方面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国家成立防灾委员会,首相为主任,指导全国的防灾工作。下设各部门设专门防灾机构,灾害发生时既可统一又可各自灵活作战。为充分保障防灾、减灾的财政预算,国民收入的5%都用于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灾害防御体系在立法、管理实施方面都取得了理想的成效,以至于我国的台湾省基本“照搬”了其救灾防御管理模式。

4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治化道路

4.1 我国气象主管机构的沿革及法定职责

中国气象局前身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气象局,1994年更名为中国气象局,属于国务院下属的事业单位,对全国气象工作负责组织和管理,具备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气象部门实行的是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同时结合地方人民政府领导的体制,是垂直领导、分级管理。气象主管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为政府提供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做好气象保障工作。

4.2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律体系

4.2.1 法律。2000年实施的《气象法》是第一部关于规定我国气象工作的法律,既是部门法又是实体法,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效力最高的气象法律,更是所有气象法律法规的母法和上位法。

4.2.2 行政法规。2002年5月国家出台了第1部与《气象法》配套的气象行政法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10年4月1日实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是第2部与《气象法》相配套的气象行政法规。其他如《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防汛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法规相关气象内容的规定均构成气象法规的法律渊源。

4.2.3 各项地方法规。《气象法》出台后,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如云南、甘肃、河南、重庆、广西、、陕西、青海、宁夏回族等省份出台了地方《气象条例》。其他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则出台了《实施气象法办法》。2006年9月,江苏省率先出台了《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江苏省气象灾害评估管理办法》,福建省则出台了《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雷灾害防御条例》。至今全国各地出台的法规规章已达100多部,有效保障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

4.2.4 政策性文件。除了法律法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级政策性文件也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些年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主要有《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国家气灾害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2005年组织修订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试行规定》等一系列应急管理预案和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5 目前我国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不足

以上这些立法体现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的中央与地方结合、专项与综合结合的立法特点,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之间互为有机补充,标志着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律体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气象法》和相关条例明确气象主管机构在气象领域活动的法定职责和法律责任,凸显了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地位。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足。

5.1 未形成灾害防御综合体系

我国政府综合减灾机构缺失,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灾害防御综合体系。尤其是与外国相比,我国没有针对灾害而设的大部制,灾害管理机构都是单灾种管理部门,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部门负责管理。

5.2 轻防御,重救灾

欧美发达国家灾害风险管理都是以灾害风险评估为核心基础的,非常重视防御,灾害风险评估成为他们灾害应急管理的日常基础性工作。而目前中国的国情是对灾害风险区划和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视度、强制力都不够。举个例子来说明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早些年曾在报纸上看到湖南某中级法院长期遭雷击,设施设备常遭损坏,以至于法院职工每天都提心吊胆去上班,当事人对法院也是望而却步。这种现象导致民间流言这是法院办案不公而遭天谴,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后来根据雷击事故调查分析才真相大白,原来法院当初在选址规划时,政府相关部门没有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结果搬迁的新址地下是个矿场,有很多矿石,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构造,造成了其屡屡被雷击,最后不得不重新搬迁,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和不良社会影响。如果政府在规划选址时就能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因素,做好灾害评估工作,根本就不会发生这种所谓的法院办案不公遭雷击的奇谈怪象了。

5.3 民众防灾意识不强

受中国旧文化负能量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影响,不珍惜生命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不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为了方便将房屋建在河道上,导致房屋被洪水摧毁;在楼顶私自搭建违章建筑,引发雷灾。或因财丢命,如在桑美台风袭击中,很多渔民舍不得渔船,不愿上岸导致最后船毁人亡。

5.4 灾害保险不全面

中国历来的管理思想是一种“万能政府”的思想,其实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既具有个人性,又具有社会性。相应的法律法规缺少对个人责任的要求,侧重于对政府灾后救济的依赖,民众的风险自保意识不强。灾害保险没有普遍化,其他社会力量如社会保险、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等民间力量参与也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规定。

6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治化的建议

6.1 及时修订法律法规,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2015年以来以简政放权为主要特征的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很快,要求非常严格。2015―2016年短短1年,国务院就陆续下发了〔2015〕31号、国发〔2015〕58号、国发〔2016〕11号、国发〔2016〕39号4个文件,针对气象部门的防雷法律法规进行了改革,最终决定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新建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面对国家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气象局坚决贯彻执行。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修订或废止有关法律法规、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就成了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体系的必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对《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关于防雷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其他相关条文为适应新的形势政策也做相应变动,以前出台的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关于防雷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都要该废止的废止,该修改的修改。二是出台地方法规。比如制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条例,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规范风险评估的范围、管理、监督,健全灾情调查机制,形成风险调查、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合一的评估体系,推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延伸。厘清与评估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机构、单位、公众的各项权利义务及责任。明确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地位,并制定相应的罚则,强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类似前文所述的法院遭雷击事件的发生。还可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法、气候资源条例,通过这些法规的制定,推动对如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三是参考国外先进制度,建立我国的灾害保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形成不同层次分散承保风险体系。气象部门可以会同保险部门建议政府尽快制定《重大灾害保险法》,设计单独的各种气象灾害保险条款,积极在城市推行。

6.2 强化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权责

综上所述,要进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下称《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在修改和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时笔者认为,要在条文中明晰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中的责任、监督、执行等法律问题。强化气象部门的地位,划分事前主体和事后主体的责任。厘清气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应承担各自的责任划分。突出灾害防御的重要性,确定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主导地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在法律上确立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此原则下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根据《条例》第十条规定,明确了气象部门是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体,政府要根据气象部门的评估结果来划定风险区域。第十一条明确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气象部门的职责,地方政府应予以配合。第二十七条规定,政府在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大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都应当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通过以上这几条的相互印证,不难得出气象部门是法定可以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调查的机构。但没有明确突出气象部门的地位,《条例》没有明确其他机构如果开展此项工作的非法性,没有确立进行灾害评估的必要性,这些问题在修改《条例》和制定相应法规时应引起重视,强化气象部门在这方面的主导地位。明确各部门、单位、企业在灾害防御工作中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明确灾前、灾中、灾后影响的评估主体及相关责任,明确监督这些行为的责任主体。从而建立一套完整机制,明细责任的运行,使气象部门责任运行机制细化、相关部门责任运行机制细化、企业责任运行机制细化。

6.3 加强法律的实施

《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和其他部门法以及地方气象法规已基本构建了气象灾害方面的防御管理体系。但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价值也在于实施。法律必须被信仰,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如何贯彻实施法律,把法律落实到位,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2点。

6.3.1 建设强有力的法治队伍。孟子云:“徒法不足以自行”。明代著名能臣张居正认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必须要靠人执行。执行法律的人必须具备专业法律素养,既要有专业法律知识又要熟悉气象业务。可惜的是气象部门在法治队伍建设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以湖南为例,气象部门从市级开始往下的基层部门都没有专业执法人员,很多人都是兼职搞执法,很多法规科长都没有法律专业知识,对法律政策都很难领会到位,甚至有的领导也不是很懂,执法趋利明显,一些地方将执法作为创收手段,过分重视其经济效益,忽视了气象防灾减灾这一公共职能,这对气象法治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要实现气象灾害防御从法制到法治的飞跃,还需要加强法治理念建设。首先要设有专门法制机构,配备具有专业法律素养的人员,培养气象与法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开展气象灾害管理讲习班或研讨会;每年进行执法培训,强化法律学习。增强与国外、其他地区的信息交流与交往,组织必要的外出考察,交流探索灾害防御、气象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总体经验。

6.3.2 加强宣传。对气象部门的法律法规进行反复宣传,增强公众对气象灾害防御的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电子出版物、广播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自救、互救等常识的讨论,在广场、街道、小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发放宣传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更好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7 参考文献

[1]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N].人民日报,2010-02-03.

[2] 殷春生,刘浩.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研究[C]//厦门: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

[3] 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决定》[N].人民日报,2016-06-29.

[4] 肖瑜.建立重大灾害保险制度刻不容缓[N].四川政协报,2008-07-26.

[5]成秀虎,王卓妮.r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理论模型初探[J].灾害学,2012(4):117-121.

[6] 林俊君.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法律化探析[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气象灾害防治第2篇

【关键词】:汛前;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s one of important signs. Improving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need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do well the preparation work before the flood season presented working target, and on this important prepara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to enhan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before the flood seas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引言

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做好汛期前气象服务准备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建设气象事业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气象工作人员对气象服务工作应当准备充分,充分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气象灾害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后果。

一、做好汛前各项业务检查和准备工作

(一)组织准备

成立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值、带班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的值、守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及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应急值班工作制度;落实汛期气象服务各岗位的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要求全体员工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坚决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

(二)人员准备

一是业务骨干人员全部在汛期气象服务第一线上。二是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解除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上来。三是遇重大过程,全体人员将全力以赴地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去。

(三)物质准备

对宽带网、电话、计算机网络、区域自动站、电子显示屏等进行检测、维护,确保了信息传输畅通无阻;各种仪器、备份仪器、器材完备无缺,对超检仪器进行了清理;为了确保安全渡汛,照明电路得到了安全可靠地落实,各种后勤供给也已落到实处。

(四)技术准备

1、预报服务。针对重大性、转折性、突发性天气形势的特点进行交流学习,并对气候状况、产生降水的环流特点及影响系统进行查阅和收集,对汛期所用的业务系统、预报方法、技术指标等进行学习、演练,做到牢记气象灾害天气发生的背景和分布状况;为汛期决策服务打好基础。

2、监测。认真检查所有仪器的安装、性能、储备、鉴定情况,尤其是自动站采集器和区域站设备不能有带病现象存在,并把自动站设备巡视、区域站网页监视作为每个值班员常规工作内容固定下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迅速解决,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强化提高测报人员对业务规范和汛期业务制度的掌握以及观测员对自动化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发报的能力;

3.防雷检测。汛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精力对全市易燃易爆场所、企事业单位的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排查。建立健全防雷检测排查的长效机制,有力的保障安全渡过汛期万无一失。

二、汛期重点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高度负责,把决策服务放在首位

对防汛防旱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把水库、河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旅游景区、海上运输等做为防汛工程的重点,因此,气象部门要安排周密,准备充分,能参善谋,做好及时主动向领导提供领导想要知道的天气问题。并将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做为汛期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二)遵章守纪,做好天气监测工作

汛期间,测报的发报种类和发报数量将明显增加,工作任务加重。因此,为切实做好汛期测报工作,首先要做好技术准备到位,测报人员要做好重要天气报、地面天气报、即使天气报的编发,充分掌握本地天气变化的特征现象,提高应变能力。

要切实加强自动站场地、仪器设备的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编发报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要严守工作岗位,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保证记录的真实、有效,确保测报准确无误,坚决杜绝责任性错情和事故。

(三)加强气象信息传播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全体气象助理员和气象信息员的积极性,做好气象预报预警的传播和收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气象局和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灾情和气象情报的收集上报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增强情报信息收集的敏锐性,凡观测到灾害性天气或雷达监测到所辖区域出现强回波,或其它任何信息反映有可能出现灾情,均应立即联想到灾情收集;二是要将观测和收集到的气象灾情、气象情报通过灾情直报系统、电话、传真、网络等渠道上报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分析。

(四)加强网络维护,确保信息畅通

实时对网络设备、各自动气象站、电视会商等系统设备及软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业务人员能迅速接收上级台站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上传数据、灾情,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工作决策提供保障。

(五)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是汛期气象服务中一项重要工作,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水利、农业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水情、旱情,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科学地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和防雹作业。

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人影工作制度,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作业方法;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确保人影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三、增强气象服务,防治气象灾害

(一)、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国家与地方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雪)、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制定台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

气象灾害防治第3篇

一、全市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20*年完成的《*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统计,我市有地质灾害点41处。其类型可分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类。滑坡是本市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共24处(包括潜在滑坡5处),占58.54%;其次是崩塌,共13处(包括潜在崩塌2处),占31.7%;泥石流4处(包括潜在泥石流2处),占9.76%。

我市地质灾害点大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区,2002年共发现灾害点26处(其中6月份18处),占全市灾害点总数的63.41%。我市地质灾害点具条带状分布特征,北部一线主要分布在*镇、*街道、*镇、*镇、*乡、*镇,共有灾害点32处,占总数的78.05%。尤以*镇和*乡最为发育。总体沿北部边界,由南东向转北东向展布。

东南部一线主要分布在*乡—*镇*—*—*一带,呈北东向展布,共有7个灾害点,占17.07%。

20*年我市增加灾害点1个,诸葛镇周村采空区地面塌陷,受威胁农户19户78人,威胁资产95万元,危害程度属较大级,目前稳定性差。20*年3月18日,诸葛镇长乐村垷山发现滑坡长150米、宽度60厘米、滑动台阶高差40厘米、滑坡体积达80万立方米的地质灾害隐患一处。

二、20*年我市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据气象部门对我市今年汛期天气趋势预测,3~5月份总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有强对流和阶段性低温连阴雨天气,属降水集中期;6~8月份总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但有降水集中期,9月份比常年略偏多,汛期气候变化异常,有降雨量多、台风频繁的特点。预测今年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梅汛期由于长期降雨,松散的土层含水处于饱和状态,极易引发风化残坡积层土质滑坡。农村削坡建房形成的高陡边坡(大都未采取护坡和排水措施)以及县、乡公路和部分通村道路(挖方路基段大都未采取护坡措施)是滑坡易发区;公路边坡、露天采场等处易引发岩质崩滑;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可能诱发泥石流的发生。

三、今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镇*潜在崩塌、*桥村*潜在滑坡、*街道*潜在滑坡、*镇*滑坡、*乡*、*村潜在泥石流、*乡*—*等7处地质灾害点被列为今年的防治重点。

另外,要以人为本,对危害程度虽然为一般级(威胁人口在10人以下,受威胁资产小于100万),但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点加强巡查。在汛期雨季期间,落实监测人和监测措施,加强监测,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如有人员受到威胁的,参照重点隐患点的要求落实防灾措施,并编制应急预案。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有关科普知识,加强典型事件的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隐患区群众的抗灾救灾意识。

(二)全面贯彻实施《*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划》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镇乡、街道及建设、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机构,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规划》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对上述重点隐患点制定具体的治理或避让搬迁计划,做好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报市府办及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各镇乡、街道要加快受灾户的搬迁避让工作,已落实建房用地的,要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汛期前搬入新居;尚未落实搬迁用地的由市国土资源局尽快解决;市国土资源局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千方百计解决*村的搬迁用地,以便尽早对*乡山口村潜在泥石流进行搬迁避让和全面整治。

市国土资源局应依法加大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认真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各有关镇乡、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编制本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防治方案内容包括: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威胁对象、范围、监测、预防责任人以及防治措施;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机构、抢险救援人员和应急的各项准备、预警信号、应急通讯保障以及人员财产撤离、路线转移、医疗救治等应急行动方案。其余地质灾害点,各镇乡、街道、相关部门也要注意监测,落实监测责任人,及时收集情况,做好预报工作。

(四)严格执行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在汛期,各镇乡、街道和交通、水利、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要坚持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不间断通讯联络;一旦出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防灾救灾工作,并同时按灾情速报制度向上级报告。

(五)做好应急救灾抢险工作。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发生地质灾害时,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必须立即派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应急调查,并启动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六)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要与气象局合作,积极开展、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对所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作出预报,并在电视天气预报栏目中播放,使政府有关部门更有针对性地部署防灾工作。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注意收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根据预报内容,及时组织做好重点隐患点村民的避让工作,同时,要警惕雨后发生滑坡的可能性。

气象灾害防治第4篇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市是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季风气候和特殊地形影响,干旱、暴雨、冰雹、大风、雷电、高温、霜冻、寒潮、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十分频繁,由局地强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且成灾频率甚高。同时,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日趋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全市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市、县两级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建设。要支持气象部门加快全市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基地、经济发展重要乡镇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加快高空气象探测雷达、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和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雷电、土壤墒情、泥石流等专业观测网,形成地面、高空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监测,特别要做好农村、江河流域、森林、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能力建设。气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建立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努力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局地暴雨、大风、高温、冻害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同时,要开展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工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指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要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信息接收子系统,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提高信息时效。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市(县)电视天气预报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气象信息网站功能。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的信息渠道也要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暴雨、冰雹、大风、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学校、医院、车站、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公路交通干线要设立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对公路行业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气象广播系统,进一步畅通农村、林区、边远山区的预警信息渠道。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急预案。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措施落实,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旅游景点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增雨防雹作业。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要从适应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切实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落实人影机构和人员编制。要加快火箭增雨和高炮防雹作业站点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进程,更新或增加作业设备,完善增雨防雹作业布局,提高增雨防雹作业效益。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积极有效地开展火箭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强对现有高炮防雹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安全管理,适时指挥各防雹点开展高炮防雹作业,努力减轻雹灾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损害;同时,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逐步建立和健全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的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五、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各项措施

一)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县(区)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车站、商场、宾馆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进一步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河堤、水库、水电站、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及时疏通河道,切实做好病险水库、堤防和水电站等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工作,保证各项防灾抗灾工程设施作用的有效发挥。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主动接受气象主管部门对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定期检测。要针对暴雨、冰雹、大风、寒潮等灾害强度大、损失重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应对措施,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三)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各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征求气象部门的意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县(区)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认真编制本县(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六、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气象部门要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当地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努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的技术水平。要积极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外地防灾减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提高我市防御气象灾害的科技水平。

二)全面落实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按照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相关法规、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行业、部门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三)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按照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采取地方财政投资和多渠道筹资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任务和应对措施的落实到位。

七、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分管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县(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单位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气象灾害防治第5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气候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flash floods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meteorological suppor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uidance program in conjunction with local business layout, system functions and related equipment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actu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future business of the unit.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 climate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随着恶劣天气的增加,我县受沂蒙山区特有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影响,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区域的党政部门和民众迫切需要第一时间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以便争取宝贵时间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目前防治区内由于缺乏必备的预警信息手段,现有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覆盖范围有限,部门间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尚需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尚需健全。所以应尽快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健全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和气象灾害联防协防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的要求十分迫切。

沂水县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指导方案》中的相关内容,结合本地当前业务布局、系统功能及相关设备技术指标,充分考虑未来本单位业务实际发展需求。力争用五年时间内建立和完善山洪重点防治区域自动雨量站、数据处理中心、预警系统、预报服务系统、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来实现该区域由气象要素暴雨等诱发山洪地质灾害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和数据快速收集处理,提高流域灾害性、突发性天气的监测能力;通过预报业务平台和预警服务系统的建设,提升省级和县级台站的流域灾害性天气预报精细化、短时临近暴雨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的直通能力,将预警信息直接发送到相关决策部门和受影响人群当中。增强防御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完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气象灾害防治第6篇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甘肃东乡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30-02

东乡族自治县处于青藏高原及西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临夏州东北部,甘肃省中部,东西长约51 km,南北宽约47 km,总面积1 510 km2,介于东径103°10′~103°44′,北纬35°30′~35°56′之间,境内地形复杂,海拔在1 694.0~2 577.7m之间,大部分地方以梁、峁、沟、壑等黄土地貌为主,植被稀少,自然环境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具有四季不明、日照丰富、雨热同季、温差大、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寒潮、霜冻、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1 主要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1],是由于气象要素变异,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东乡县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危害范围广,影响深度大,几乎每年都造成巨大损失。统计表明,东乡县80%以上的自然灾害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2%~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更为频繁,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断加重,因此,统计分析东乡县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和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1 干旱

干旱是指长时间降水偏少,造成土壤缺水、空气干燥、水源枯竭的现象[2]。干旱既是影响东乡经济建设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3]。依据照甘肃省河东地区气候标准,东乡县干旱按发生的时间和降水量划分,主要有冬旱、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东乡县干旱出现的频率高(65%),是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危害最为严重。

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国标(GB/T20481-2006),统计计算东乡县1980―2014年的干旱过程和干旱强度,结果显示:全县共出现各类干旱25次,其中春旱发生频率50%,春末夏初旱27.5%,伏旱20%。并容易出现连旱(占22.5%),其中有7年(占17.5%)出现春夏连旱,危害严重;秋旱多出现在晚秋,一般与冬季或初春相连。2002年9月13日至2003年4月27日共计227 d中,无一场好雨(雪)出现,秋旱、春旱、初夏旱连续发生,灾情十分严重。土壤干旱是东乡县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年份,全县大部分地方干土层在12~25 cm,土壤含水量较常年偏低,致使全县1.87万 hm2夏作物无法下种。2009年6月的春末初夏旱造成全县24个乡镇受灾,受灾面积达1.6 万hm2,造成农业经济损失2 476.8万元。2000年7月至8月初,东乡县遭受40年不遇的特大伏旱袭击,使秋季作物大面积减产,农业再次陷入发展困境,经济发展的速度被迫减缓。

1.2 冰雹

冰雹是指直径大于5 mm的固体降水物。东乡为冰雹易发区,主要是距雹云源地较近,加之辖区内山地较多,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发展。由于降雹时常伴有狂风暴雨,相对于东乡较脆弱的农业生产条件,常对农作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根据1980―2014年东乡气象站的记录,共出现冰雹118次,平均近4次/年(图1),这只是气象站单点记录,通过分析近10年雨情点的记录,实际发生在东乡县境内的冰雹次数至少在7次/年以上。从历年降雹资料统计来看,东乡雹季长度7个月,最早开始日期4月17日(1975年),最迟结束日期10月10日(2002年),主要集中在6―9月,主要降雹时段在午后和傍晚。

根据东乡县民政局灾情资料统计,2007年7月21日龙泉等10个乡镇遭受雹灾,受灾面积4 466.67 hm2,造成农业经济损失5 567万元;2010年9月6日,龙泉、董岭、北岭、沿岭、大树、达坂、锁南遭受雹灾,受灾面积2 133.33 hm2,造成农业经济损失3 328万元。

1.3 暴雨洪涝

暴雨洪涝由短时或连续的降水引起地面径流并沿坡沟迅速下泻,形成突发性洪水,东乡县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出现机率为6年1次;其中1970年8月18日日降水量64.7 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暴雨过程。1993年7月24日河滩、柳树、百和、锁南、东塬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受灾面积1 733.33 hm2,房屋倒塌35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4.3万元;1999年7月22日,达坂、沿岭、北岭、春台4个乡镇遭受洪暴灾害,受灾面积1 000 hm2,暴雨引发北岭、春台山体滑坡,造成150人无家可归。

1.4 寒潮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袭活动,24 h降温10 ℃以上或48 h降温12 ℃以上、最低气温低于5 ℃的天气过程称为一次寒潮过程。寒潮具有影响范围广、致灾严重、降温幅度大等特点。东乡一般春季出现的多(3―5月),自1957年来共出现寒潮过程132次,平均1年3次,越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据统计自1957年来共出现寒潮过程132次,平均1年3次(图2);主要发生在3―5月,越迟发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如2010年5月17―18日的强降温过程造成农业经济损失3 901万元。

1.5 霜冻

春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引起温度骤降,有时伴有降雪、大风等天气,对作物造成严重影响[4]。东乡县霜冻出现的平均日期为9月30日,终霜冻为5月6日,每年均有发生,特别是4―5月正值蔬菜移栽定植及果树开花坐果,很容易遭受霜冻危害。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2004年5月2―4日东乡县大部分地方受强霜冻影响,致使24个乡209 549人受灾,受灾面积达2 979 hm2,直接经济损失2 815万元。此外花椒树(苗)成灾1 079 hm2,2 501万株、138.446万kg,经济损失764.48万元,其他经济林损失208.5万元,全县经济损失总计3 787.98万元。这次强霜冻是东乡县自1982年发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也是2004年东乡县最为重大的天气气候事件。

1.6 雷电

雷电常伴随暴雨、冰雹出现,灾情严重。据统计东乡县年平均雷暴日数30.2 d,最早初日3月16日(1990年),最晚终日10月24日(2001年);一年中雷暴主要集中在5―9月,雷暴日数最多年为49 d,出现在1987年。雷暴日数最少年为13 d,出现在1972年、2004年和2009年;从雷暴年际变化统计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东乡县雷暴频次呈下降趋势。

1.7 大风

气象学上将风速≥17 m/s(8级以上)的风定义为大风,大风过境时,经常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有时摧毁电力、交通设施,造成房倒树拔、农作物倒伏等。年最大风速(10 min平均最大风速)一般是由强寒潮天气、冷锋过境形成的大风和雷暴天气大风两类造成。东乡年极大风速最大值为29.7 m/s,年平均大风日数9.8 d,分布在3―10月,其中6―8月占85%。从大风年际变化分析,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80年代,90年代以后大风天气明显减少。

2 灾害防御措施

2.1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成立了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全面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加快气象工作政府化的步伐,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大幅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2.2 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和预警信息时效

东乡县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和非工程措施。主要任务包括观测、预报预测与信息保障、预警服务3个方面的系统建设。完成县域内39个自动雨量站的建设任务,完善县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流程和业务规范,不断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拓宽预警信息渠道,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以保证气象决策能够准确及时。

2.3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应加强气象宣传,对重点人群及重点区域进行防

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公众广泛参与的防灾避灾演练。

2.4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倡发展节水农业

东乡县气象灾害频发,与当地自然降水少、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等有很大关系。应大力开发云水资源,提倡发展节水农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和开展人工阵雨作业,以增加土壤持水量和有效降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开发空中水资源缓解干旱、冰雹灾害影响,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专业气象保障[5-8]。

3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邵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 杨先荣,黄成秀,贾效忠.甘肃中部农业干旱灾害分析[J].甘肃农业,2004(9):54-55.

[3] 郭江勇.甘肃河东春旱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J].干旱气象,2001(1):5-8 .

[4] 李栋梁,刘德祥.甘肃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5] 高晓空,王春乙,张继权,等.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J].中国农业科学,2014(24):4805-4820.

[6] 王春乙,张继权,霍志国,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气象学报,2015(1):1-19.

气象灾害防治第7篇

关键词:应用气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社会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8001

“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中央一号文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多年建设“广覆盖、普适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基础上,江门转型升级气象为农服务,以周郡村为试点,局村合作,将气象灾害防御深度融入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切实提升村庄应对风险能力和气象服务品质,村民满意。总结借鉴试点经验,对于基层气象部门适应改革发展新常态,探索新途径,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平安和谐村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立足乡情,明确防灾目标

1.1 村庄概况及防灾基础

周郡隶属江门市蓬江区,是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村”、省级卫生村、生态示范村和江门市标兵文明村,有6条自然村共20个村民小组,常住(驻)人口近万人[1]。原属粮食水稻区,以丰产田、基塘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而闻名。现属鱼塘区和经济作物区,发展“三高”农业和乡村工业,走强村富民之路。有已征地未开发的100多hm2鱼塘和耕地,“农商工学医”自成一体,有贸易市场和大量店铺、有100hm2海滩围工业小区和80多家厂房等。2014年全村工农业产值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2万元/a[1]。村组经济实力强,城乡一体化程度高。

周郡地处珠三角西南部的西江河网区,属广东十大堤围江新联围的天河围系,田沃物丰,水风旱多发。城镇化后,周郡因鱼塘日渐填埋、难以调蓄,依然是敏感脆弱的承灾体。村民重视防灾,将电动排涝泵站建在鱼塘区,总装机容量为350kw,排涝流量共6.7m3/s。排涝标准按10a一遇24h暴雨所产生的径流量1d排干[2]。该工程措施有灌溉、防洪、排涝、供水等多种功能。

1.2 主要灾害风险分析

1.2.1 城镇化后旱涝

周郡集水面积5.5km2,主要靠3km长的排洪水道排入天沙河。地势低洼,地面硬底化面积大,每逢强降雨,村内多积涝。小时累积雨量70mm的降雨,30min内足已使村庄地面积水超过40mm,房屋受淹,交通阻断、村民焦虑,村干救灾,水患成为困扰周郡的一大难题。秋冬春三季,又因鱼塘调蓄渐弱而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1.2.2 水产养殖风险

苗种、水质、天气是水产养殖的三大因素[3]。村民在100多hm2鱼塘里养殖了经济附加值高的对虾和白鳝,需根据生物品种适温和天气变化,控制水温、水质、

盐度和投饲,需处理环境因子突变引发的应激性游塘;暴雨或内涝时,还需检查进排水口及拦逃设备,以防鱼塘漫顶、虾鳝游走。

1.2.3 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

周郡依山傍水,厂房多、人口密集,易受暴雨、冰雹、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学校沿山而建,山势倾斜,“龙舟水”降雨集中期和台风暴雨期间,易使土壤含水量饱和,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需校内千余名师生重点防范。全村800多名老人、残障和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4],易受高温寒害等极端天气影响。

2 找准切入点,推进试点建设

针对特定目标的气象灾害风险,气象局与村委会加强合作,着眼于风险预报预警服务和防灾非工程措施,着重解决了村民最关注的内涝和公众预警服务等关键性问题,找准了试点建设的最佳切入点。

2.1 预警预排,防治洪涝

依村而过的滨江大道地势偏高,下水道排水设计对周郡排涝影响大,受地权产权和人力财力限制,较长年限内难以实施整改工程。因此,治涝须在非工程措施上下功夫。周郡村增建了电排设施,强排雨洪入天沙河;排查易涝“黑点”及成因,清挖主河冲河床淤泥,整改流通量[1];定期检查泵站,潜查水下设施隐患和清障,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年检岁修;主汛期加强巡查,疏浚清淤,使水道符合排灌标准。气象局把周郡村干部和排涝站负责人纳入应急决策服务短信平台,加强气象预警短信服务。村干部在收到强降水等天气预警信息和镇政府指示的第一时间,立即落实应急值班,预排水道,提高过流能力;强降雨集中期,雨势迅急积水过深,或雷电影响跳闸停电, 泵站无法抽排时,则报请镇政府协调,调用机动水泵、消防车对重点地段抽水作业。实践证明,这种重预警、抓预排、善应急、解难题的措施,是让群众得到实惠、促进村庄和谐的智慧。

2.2 公共预警,全村受益

考虑村庄人口集聚,气象局对周郡学校门口的大型显示屏进行了技术改装,实现了数据自动传输,365d每天不间断播放“三天预报”、“天气实况”等本地气象信息,广受师生、村民欢迎。校门显示屏位于村干道和中心区最显眼的位置,人流量最大,是播发预警信息的最佳场所。长效的无偿公益,增强了村民主动防灾的意识,提升了村委会组织防灾的效果,扩大了气象影响力。

3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形成本土化的风险管理常态机制

牵住风险防范的“牛鼻子”,并固化防灾长效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为此,气象局向周郡推荐全国先进农村社区的经验和素材,加强与民政局沟通,推动周郡以创建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结合农村网格化管理,完善了气象应急组织、经费保障、应急预案、风险评估和灾情档案管理,发挥好村民自治机构、农村社会组织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构建村企联防、全民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形成了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平战结合、专群结合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实现了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

3.1 应急组织纵向到底

按“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原则抓好应急队伍建设。村委会专门设有治保会,专职承担应急保障工作。各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组长任信息员,上传下达防灾信息和组织应急处置等。村委会书记担任村级应急信息联络员、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目前,周郡村委会防灾应急管理队伍有13人,义工队伍21人,每逢重大灾害天气,都能迅速响应、抢险救灾。2014年台风“威尔逊”、“海鸥”影响期间,周郡村委干部和防灾应急管理队伍20多人24h轮流值守,井然有序[4]。

3.2 制度完善经费到位

制定了涵括洪水、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村级应急预案。重点突出暴雨、台风应急处置,形成了主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恶劣天气预警时,采取“户看户、人盯人”的方式,通知到每村每户;应急临时庇护场所根据预警信息有序开闭。村委会斥资兴建了3层高的治保会大楼,加强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在应急防灾人员、技术装备保障、办公场所、物资保障、通讯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补助,发放信息员的固定月补贴。

3.3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组织开展了周郡灾害综合风险排查,形成了灾害风险隐患清单、灾害脆弱人群清单、灾害脆弱住房清单等,拟制了灾害风险地图,标示危害类型、强度、风险点或风险区的时空分布及名称等。根据村内公园、球场、学校、医院和企业的分布情况,按照就近疏散安置的原则,制作了周郡村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方便村民合理选择避险场所[4]。

3.4 加强气象灾情档案管理

周郡村委会已通过江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的考核验收,档案工作基础好,气象灾害资料数据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现依照全国气象灾害收集上报的规定,规范了灾害记录档案管理。根据历年灾情记录,研判本村的主要致灾指标,确定防御重点部分,设置安全标志;重视整改防灾基础设施,定期巡查并建巡查记录,为排查灾害隐患提供依据。

3.5 防灾教育细分人群

倡导“自救互救、互助互济”的救灾方针,针对不同年龄、身份的群体,分类组织防灾教育,有利于防灾优势互补。周郡学校每周开展安全教育,每学期有安全疏散演练;幼儿、老人和残障人士分别由幼儿园、老年人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提供指引和帮助,经验丰富的老人在防灾中发挥智慧性的余热。本村青年和46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由辖内各民资、外资企业和法人单位依法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培训;村委干部和治保会队员重点学习宣传各类防灾应急法律法规和防灾救灾、保险等常识;气象部门针对农村信息相对滞后的现状,适时为村民自治机构、农村社会组织和村内企业提供气象法规文本、防灾安全资讯、气象报刊等,向种养农户推荐天气自助查询方式等。现在,村民的风险意识更浓厚,企业、集市随处可见安全标识;50%的村居、民房都安装了防雷设施等。

4 村民对试点建设的评价和期待

经过调查和访谈,周郡村民对“气象入村”公共服务,普遍持赞赏和欢迎的态度,认为气象为农服务有成效。学校希望开展“特色学校气象科普”活动,培养学生高度的防灾意识;村民、商户期待更多生动的防灾知识宣传和更准确长效的天气趋势预报;种养大户希望能接收到长效详细的手机气象短信服务,以科学减少农药、化肥用量,节约灌溉用水、提高产量,旱时能人工增雨;村干部希望更多地了解防灾政策法规和先进的防灾措施,发挥骨干力量。这些期待,正是基层气象防灾工作的内生动力与源泉。

5 体会与思考

5.1 试点应有综合示范意义

1958年7月3日,霄衣旰食、人格光辉的总理到周郡视察并题词“冲天干劲周郡社,英雄人物数今朝”,可见周郡作为“最早版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意义。他视察、听课的周郡学校,如今是九年制学校和区级爱国主义德育基地。因有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周郡村在“三农”发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教育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一直是江门市新农村的先进典型,现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生态村庄。选其为试点,公共服务发展潜力大,示范性更强。

5.2 农村灾害防御要“大道至简”

要充分考虑农村受众因素,做到预案手册简明实用,防灾科普喜闻乐见,预报预警精细化。预案、操作手册和气象防灾明白卡,要简明易记,使现有的应急资源找得到、调得动、用得好;防灾科普“进村入户、进学校上课堂”,应生动有趣,可结合农村书屋、特色学校活动开展科普,或与村委治保会、社会组织合作培训,提高村民自救能力和科普传播效果;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越广,意味着越多的人在检验和应用预报产品。气象产品越精准实用,防灾效果越好,美誉度越高。

5.4 全面融入、参与发展

借助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已有的防灾救灾应急组织和制度,突出功能互补,添加监测预报预警、跟踪服务、灾情直报和风险评估等气象元素,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预警产品,指引民众正确使用气象信息和村委会增置必要防灾设备设施,强化风险管理,是村集体最易接受的融入发展模式;突破行政壁垒,融入“大农业”、“大民政”,实现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与农村信息直通车、农村社区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村村通户户通”农村广播电视通信工程等公共服务系统的对接,形成为农服务科技创新链,让防灾机构、人力、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是解决气象服务有限供给能力与无限需求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

6 结论

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点: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目标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追求大一统的服务模式;清楚农村发展定位,气象服务的发力方向要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保持一致;探索协同服务模式,共享社会资源,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气象主体思维;突出村集体组织、企业、村民的防灾主体作用,尊重乡土知识和群众技能[5],建立伙伴关系;充分考虑农村社区侧重社会综合治理和生活共同体建设的特性,坚持广覆盖的普适与微观主体的针对并重,提高气象服务品质;借助社区网格化管理成果和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分析农村自治组织的经济基础和防灾需求,尊重村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让气象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国佑,卢有协.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新周郡[J],周郡刊物.

[2]百度文库-专业资料-工程科技-电力水利.排涝流量计算/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EB].关于蓬江区棠下镇大岭美电排站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13.

[3]林瑞强.养虾与养水[Z].中国水产频道,2011.

[4]周蔼娆,李荣满.周郡村委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周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及应急认证工作方案[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