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合集7篇)

时间:2023-09-20 16:01:58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第1篇

为了全面总结我区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进一步探索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有效方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甘民电〔2019〕134号)要求,区民政局决定以“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良性互动”为主题,创建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努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崆峒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加强党对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推进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基本方略,确保城市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居民多样化、个体化服务需求,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3.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方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推动法治社区建设,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社区要立足自身资源、基础条件、人文特色等实际,确定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思路和推进策略,加快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三)实验目标

聚力“发力高质量、提升首位度”,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先导,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基础,以相互合作、民主协商为运作形式,依法构建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行政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服务管理与居民自治互动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治理与工作水平,切实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街道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各项工作落实见效,街道相应成立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街道办事处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中心各成员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各项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各项具体工作推动落实。

三、实验任务

(一)明确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机构内在关系,规范社区居民自治运行规则

1.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得到贯彻落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结对帮扶等制度。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自治组织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

2.规范“条”“块”运行机制。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区级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以及社区和网格的综合服务的职责,确保区一街道一社区一网格四级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全面落实。充分发挥政法、综治等专业网格管理部门的作用,协同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挥网格的服务职能,以网格促进服务,以服务促进自治,积极消解网格化管理和社区自治之间存在的张力,共同促进社区良性治理。

3.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决策、监督、指挥、协调职能,提高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减少各职能部门由于利益冲突而形成的推诿、扯皮等现象,进一步提高社区(网格)上报问题的处理进度和效果。

4.厘清政府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职能分工。政府将部分社会服务职能交于社区和市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社区工作的组织协调上来,改变过去传统的硬性管理模式,树立“尊重社区自治,建设有限政府”的现念,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二)转变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工作运行重心,壮大社区居民自治力量

5.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在现有网格化管理运行基础上,对网格员采集的社区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基本情况和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参考社区类型、社区特有文化以及社区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对原有社区管理网格单元进行拆分合并,增强网格之间的协同配合与沟通,防止因注重网格管理的精细化而破坏原有社区成员之间的地缘关系,有效解决网格管理的范围小、管理人员多,财政负担重的问题。

6.着力培育社会组织。借助社区网格平台大力发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公益慈善、防灾减灾、社会救助、文体娱乐、邻里互助、居民融入、平安创建等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反映居民需求、提供服务、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把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成为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差异培育和立体支持。

7.健全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动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相关管理部门之间联动协作、信息沟通和政策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三社联动”体系建设,明确“三社联动”服务的基本内容,按照“受益广泛、群众急需、服务专业”的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重点围绕各类困难群体、特殊人群和广大居民的社会服务需求,开展政策性服务、支持性服务、延伸性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服务、社会工作知识宣传和培训服务。探索实践以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心理健康疏导为重点的“三社联动+”模式,推动各项工作在社区实现联动。

8.健全民主议事协商机制。健全居民议事会、居民理事会、小区协商、业主协商等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完善居民公约和自治章程,引导居民依法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探索建立党员问事、群众说事、及时办事、民主议事、定期评事、追踪督事为内容的“网格六事”工作机制,保障社区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充分体现“民做主”。设立“群众说事台”,倾听有困难、有想法、有矛盾的群众提意见、说建议、谈看法。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推进居务公开和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

(三)夯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社会基础,营造社区居民自治环境

9.切实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能力及素质。加强对网格员的教育培训,积极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为网格员讲授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其主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提高网格员的政治、经济待遇,明确各种生活和工作的保障措施,减轻网格员的考核负担,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注重转变观念和知识更新,认真学习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专业知识,积极适应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要求。

10.着力培育社区共同体文化。积极塑造平等合作、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通过社区志愿者和网格员组织开展的睦邻友好等主题活动,营造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邻里生活氛围。注重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以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或公共仪式,鼓励居民关心社区公益事业,自觉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建立社区文化共建共享机制,广泛动员社区居民、流动人口、社区各类社会组织、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实践活动,激发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实现社区文化、社区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共促共建共享。

11.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社区参与主体范围,组织动员社区退休人员、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在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特色活动和公共性参与活动,提高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服务需求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丰富社区参与形式,以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化工具为手段,以网格化管理为平台,让广大居民直接参与利益表达。

(四)拓宽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强社区居民自治财力支撑

12.提高网格化管理的经费投入标准。坚持普遍投入,适度增加对社区办公经费的拨付额度,使社区居委会普遍得到资金补助,保障社区各项公共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突出主要矛盾坚持重点投入,细化社区网格化管理背景下的工作任务,重点加大对网络平台等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网格员工资待遇的投入力度。

13.扩大社区居民自治的财力保障。坚持社会支持与社区自我发展相结合,通过组织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发展社区经济,践行“社区事业养社区人”的经费筹措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现有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提高社区自筹资金收入,增强社区自治的财力保障,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14.落实“费随事转”与“以钱养事”的投入机制。规范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凡是规定了经费拨付标准的,要及时向社区拨付工作经费,没有规定经费拨付标准的,落实“费随事转”和“以钱养事”的投入机制和相关管理规定,实行由区财政统一掌管,直接下拨社区,杜绝部分单位将相关工作任务转移到社区却没有按要求向社区划拨相应的工作经费,保证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正常运转。

(五)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下的法治体系,强化居民自治的法律保障

15.坚持全民守法,加强普法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宪法》、《选举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为社区居民自治建设提供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同时,坚持社区居民在自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社区居民的监督权限,使居民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治成员、自治组织、辖区单位行使监督权。

16.坚持法治精神,推进法律进社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职能作用,努力推动社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同时利用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和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增强司法渠道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减轻社区矛盾化解的负担。

17.坚持法治保障,开展法律援助。认真落实律师进社区制度,积极维护社区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引导社区居民合法理性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保障社区居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真正实现。

四、实验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1月—2021年3月)。积极总结三个街道办试点社区创新实验区创建经验,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研究制定全区推广实施方案,下发各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1年4月—2021年9月)。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对照实验任务和具体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良性互动的各项制度。到2021年9月底,除3个试点社区以外的其他17个社区初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先导,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基础,以相互合作、民主协商为运作形式,构建起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行政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服务管理与居民自治互动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10月—2021年12月)。总结全区创建经验,并对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和提升,形成崆峒特色和亮点,制作创建过程专题片,在全市进行推广,顺利通过市民政局和省民政厅对实验区创建工作的评估考核。

五、实验保障

(一)组织保障。街道成立以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机关各分管领域要加强协调配合,指导各社区落实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良性互动的各项具体任务,稳步推进街道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

(二)经费保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统筹使用各类投入到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的相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开展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两新互动的各项工作,同时区级财政预算实验区创建专项资金,保障实验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第2篇

在获批为部级新区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启了改革创新、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新区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稳定、社会治安、纠纷调解、民生服务、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六大领域”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初步构建起“大、大稳定、大调解、大服务、大安全、大城管”的富有新区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一格五员”巡查全区

2014年10月,董家口管区小庄村网格员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利用民房非法制售炸药的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查获烟花26箱、烟花壳6袋。

网格员进某公司巡查时发现,大院内露天随地堆放大概三四百吨的硫磺。一旦遭遇降雨,可能会导致重大环境污染。网格员及时将信息上报后,相关执法部门责成企业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10余年来,镰湾河存在大量违法建筑。网格员巡查发现问题上报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街道进行了清理,彻底解决了镰湾河流域安全隐患问题……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网格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高效解决,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对于新区的居民来说,“网格员”正渐渐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更多的服务。

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青岛西海岸新区提出网络化管理。根据区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结构和村居分布等情况,将全区划为201个管区,1549个网格,形成‘镇街一张网、管区一大格、社区几小格’的网格化体系,达到全域无缝连接。并通过整合、综治、安监、城管、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力量,将路面巡逻的城管执法队员、安监员、社区民警、治安联防队员等全部分配、下沉至各网格,实现每个网格配备不少于5名网格员,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网中”,把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最末梢。

如果说新区是一棵大树,201个管区就是树杈,1549个网格就是枝桠,171万居民就是叶子,近万名网格员则是一缕阳光和有机肥,对新区各项工作来说,不仅是提升,还极大丰富了内容,可以帮助大树长好,更为每一片叶子都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

“近万名网格员手持移动通讯终端进行不间断巡查,上报事件、核实和反馈事件,共同构成了我们隐患排查的‘地网体系’。其实,他们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四件事:网格内问题隐患排查、社情民意采集、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社区群众。”黄岛区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张震介绍,“由网格――管区――镇街――区社会管理办公室――区社会治理领导小组,搭建起区社会治理办公室统筹调度、部门镇街分类处置、管区网格基础支撑的体制架构。”

“除了专职网格员,村居治保队员、小区物业保安、物业工作人员、楼长等也被纳入了网格员队伍。我们也欢迎社会组织成员、志愿者队伍、机关干部、广大市民等积极参与。”张震告诉记者,新区近日还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上报问题隐患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公众发现问题隐患及时上报,最大限度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在他看来,实现人人都是网格员才是网格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便民服务“零距离”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正在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如何推进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在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方面走到了全国的前列,率先全面整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人口、房屋、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数据资源,逐步建成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

进入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信息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区域内各处的监控视频,遍布全区的近万名网格员手持移动通讯终端随时补充着信息,多名工作人员实时获取、处理各类信息,及时处理事项转办、视频通话、网络舆情、政务热线、等各项工作。

依托区、镇街、管区三级信息平台,新区实施了全域网格化管理,建立起社会治理闭环工作模式,实现了对重点人员的实时管控、重点区域的可视化监管、问题隐患的提前预警,以及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业务一体化办理。

“现在,每天都有几千条信息注入,信息在这里汇集后,中心再根据区域划分职责,安排给专人处理。我们建立了全区大督查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对超期办理、难以办理的事件进行督查督办。采用了3种颜色的信号灯机制,绿色是正在办理的事件,黄色是已经超期的,平台会进行及时督办,红色是已经超期很久的事件,我们会将其纳入全区大督查机制进行处置。如果事件得到解决,这些标识就可以自动消除。”张震告诉记者,“如果出现突发紧急状况时,我们可以在指挥室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调度,安排相关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事实上,网格员只能尽可能确保社会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上来,但毕竟不可能做到全面、全时监管。同样,公众参与也是“大数据”中心信息采集的重要渠道。不管是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只需用电脑或手机登录信息平台的网站、手机客户端或微信公众账号,居民随时随地都可以上报问题,所反映的问题将直接转至所属管区。

基层服务搭建“连心桥”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源头治理,要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加快构建以基层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方式迫在眉睫。围绕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服务能力,青岛西海岸新区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与突破。

今年3月,新区启动了黄岛街道、长江路街道、薛家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今年开始彻底剥离街道招商引资职能,让街道腾出更多精力开展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街道不招商并不代表街道工作对全区的经济发展没有作用。”在张震看来,“社会治理与发展经济的作用是相互的。把辖区的老百姓服务好、治安管好、安全管好、城市建好、软环境打造好,实际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支持区域的发展。”

同样的,促进管区与区域化党委体制合一,也是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镇街划分为若干管区和网格,管区与区域化党委体制合一,并从区直部门选派了176名处科级干部下沉至管区担任主要负责人和副职。同时,围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建立完善了信息排查、问题处置、工作联动、社会参与和督查考核等五项运行机制。

在张震眼中,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工作的核心是,以服务为中心,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据悉,新区在所有管区推行“1+X”法律服务模式(在管区设立综合调解室,整合律师、调解员、志愿者、法律援助、仲裁、行政调解等职能);网格建设综合调解室,法治宣传、综合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法律服务“五进”网格,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靠法,确保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

2014年,新区群众越级上访数量同比下降25%,积案化解率高达85%,88%的街镇达到“三无”标准;2014年,新区平安建设考核名列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位居前列。这些数字背后,积淀着新区一年来的付出与创新。

张震认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观念与意识。“不仅官员要转变观念,真切理解社会治理的重点,把社会治理放到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群众也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看作社区的一员,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链接

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周年改革大事记

2014年

6月18日,印发《新区与各大功能区、镇街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新区大整合、功能区扁平化、基层强治理”的高效运转机制。

6月20日,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治理工作的意见(试行)》。一改过去重发展、轻治理的发展方式,构建“大安全、大城管、大、大稳定、大协调、大服务”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7月4日,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实施意见,设1亿元专项资金、30条举措广揽全球英才。

8月6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投资类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全面取消社会投资类项目前置审批。

8月29日,青岛保税港区推出6大领域42项先行先试举措,率先主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成果。

9月4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省首个启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外资企业设立手续办理时限“16变4”。

9月22日,产业发展十大政策。启动转型升级新引擎,打造“616”现代产业体系。

10月24日,成立涉外商事审判庭。探索国际化的专业法庭,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投资软环境。

10月28日,出台《关于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现行的集体资产共同共有改为成员按份共有,探索经验全国示范。

11月4日,安全生产审判庭揭牌。全国首家建立司法提前介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法治化解决。

11月5日,出台十大领域改革方案。突出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效能革命两个主攻方向,以改革促发展。

11月28日,安全生产检察室揭牌。建立检察提前介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和法治化。

12月3日,出台《关于安全生产法治体系建设的意见》。完善法治体系、突出司法保障、明确主体责任、强调守信奖励失信惩戒。

12月3日,出台《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城管、国土、海监、交通、文化、环保等六大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权。

12月4日,城市建设综合用地规划和土地管理机制。全国首创“一地多用”,打破现行的一宗地只有一种用地性质的城市用地管理模式。

2015年

2月4日,建设工程“绿强度”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内首次以行业规范形式对建筑立体绿化指标进行明确和引导。

2月8日,启动“五规合一”科学规划体系。国内率先将海域使用规划和环保保护规划纳入“多规合一”体系。

2月10日,市场主体准入“三证合一”暨“一口式”运行实施办法。省内率先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登记、同步审批、三证合一”。

3月1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办法。突出市场作用,创新海域使用权出让方式。

3月26日,启动街道体制改革。剥离招商引资等职能,主抓基层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发展保障,理念和举措全国领先。

4月29日,“房产新政11条”。“买房可落户”等举措力促区域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第3篇

以“整合资源、多网合一、专兼结合、定边定人定责定奖惩”的做法构筑“微网格”,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基层治理力量,全区“微网格”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取得了“微网格”撬动“大治理”的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管理经验_“微网格”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经验一

今年以来,xx区以“整合资源、多网合一、专兼结合、定边定人定责定奖惩”的做法构筑“微网格”,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基层治理力量,全区“微网格”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取得了“微网格”撬动“大治理”的效果。全区以镇划分为x个大网格,以村居+重点区域划分为xx个中网格,以统分结合、突出重点、便于管理原则划分了xx个小网格和xx个微网格。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涉疫不稳定事件,未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事件,全区的刑事、治安警情已明显减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探索“五微”工作法,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

今年以来,xx区xx镇从群众需求最强烈和基层治理最突出的问题出发,通过推行党员入网,力量下沉和实体化建设,搭建了镇、村居(社区)级网格中心实体化运行平台,以“绣花”精神,探索推行实施“五微”工作法,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

一是出台了一套“微清单”。围绕镇中心工作和为民服务事项,制定了一套微网格治理事项和微网格员权责微清单,让微网格员明确“干什么”,让微网格治理更加规范化、便民化、精细化。

二是创建了一组“微项目”。围绕基层实际需求,通过微网格领办、网格验收、中心评估机制,精准谋划微网格治理项目,激发微网格主动创造力,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化服务。如x月x日上午x点多,微网格员区xx在六都村委实施微网格微信群里发了几张一男一女在金园村文化室门前推销电器的照片,该微网格组长梁锟雄意识到这可能是在推销三无伪劣产品,随即赶往现场,与区金洋一同劝导群众离开,最终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三是选聘了一批“微网格员”。开展微网格员“亮身份、选优聘”活动,制定“微网格员”选聘标准,结合微网格治理微清单对选聘的“微网格员”进行“捆绑定绩效”,提升微网格员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目前全镇xx个村居社区+中心城区共选聘微网格员xx人,其中有x人已纳入村(居)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

四是完善了一份“微保障”。推行关心关爱微网格员举措,根据微网格员每月提供有效线索按条数“定报酬”计发补助,让微网格员也能成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五是培育了一批“微组织”。聚焦微网格内群众需求,在微网格员的主导下组织共同爱好者建立微组织,让每个人都能够从微组织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在自身获得服务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微组织服务他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微网格治理格局。如六都村委连塘片微网格员xx,为了满足老年人健身需求,带头成立了老年舞蹈健身队伍,每天晚饭后带领社区老年人进行健身活动。该镇六都村委金元片网格员梁梓权在自己家车库里组建“家庭茶室”,每天开放,为附近居民提供象棋、图书、报纸和茶水,成为居民日常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促进了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目前像这样的微组织已先后成立xx个,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居民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二、“四个转变”推动社区“微网格”治理

xx区高村镇通过“四个转变”,推动网格化管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初步探索出了“全员在格”“一呼百应”“高效运转”的基层治理体系。

一是推动机制由“简”向“全”转变,实现闭环联动运行。该镇全面建立了“镇—村(居)委—小网格—自然村、微网格”各级微信群xx个,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域覆盖的网格,形成了互联互通、全员在格的联动处置机制。做到格内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应。对于不太会使用手机微信的独居老人及留守儿童,微网格员及联络员则对其上门服务,做到信息互通落实到户,不遗漏每一人。x月x日—x日是xx镇卫生院到xx村委为村里的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的时间,xx村网格联络员xx得知这一消息后就马上登门通知老人了,并陪同老人到卫生站进行体检。像xx这样的联络员在该镇的网格可谓不胜枚举!正是由于该镇全面推行网格员、联络员一直遵循互联互通、全员在格,信息互通落实到户的机制,从而使到网格信息达到了闭环式的无缝对接。

二是推动责任由“虚”向“实”转变,确保责任压实不落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该镇把全镇划分为五级责任体系,书记、镇长抓全局—镇班子、村支部书记包村居—村委干部包片区—网格员包格—联络员包住户,层层压实责任,全员参与“微网格”治理。如xx服务区作为xx村委的一个微网格,坚持把责任落到实处,责任明确。

        例如x月x日,xx服务区总经理xx接到服务区内中石化加油站站长、微网格联络员xx的电话,报告有一辆大货车在加油站侧的货车停车位因转弯速度过快且运载的设备滑动而导致了翻车,车辆侧翻流出少量设备液压油,现场存在着安全隐患。接报后,服务区立刻组织当班协管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围闭,防止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对渗漏液压油地面采用消防沙及木糠粉围挡路面防止油污外泄,并在现场摆放灭火器材以备应急使用。经检查,车上2名人员均没受伤,此次事件由于处理及时,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后经服务区报请交警部门及驻点服务区拯救队,对事故车辆做好了善后处理。

三是推动平台由“散”向“精”转变,实现公共资源高效整合。一年一度的养老待遇生存认证又开始了,针对一些独居老年人行动不便等问题,该镇网格员、联络员们主动作为,采取上门帮助老人完成养老认证的方式,在村民家里、田间、地头等,随处可见网格员们拿着手机帮助老人认证录入信息的身影。上门帮助老人完成养老认证工作,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村民提供了便利,真正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四是推动力量由“弱”向“强”转变,让党小组在网格中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全镇xx个网格中建立党小组,发挥网格党员、党小组长的引领作用,把骨干力量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构建“党建引领、网格联动、群众参与”的微网格治理工作格局。在“微网格”治理工作中,该镇共有xx名党员主动担任小微网格员、联络员,积极发挥“党建+微网格”前哨和探头作用。

        例如:该镇六马村委的党员、网格员xx,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摸排宣传、管控人员。防疫工作中,xx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摸排每户人员的详细外出情况,发放疫情防控指引宣传单、倡议书、致村民的一封信等,晚上空余时间还坚持在村中巡查,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告诉村民们不要串门探亲,提醒村民确实需要出门必须做好防护,戴好口罩。今年x月x日,xx就接到一村民的求助电话:“我大营村有夫妻俩在吵架,快打起来了,你快来看看吧”!随后他立马赶到现场,首先安抚了双方的激动情绪,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劝说,成功化解了夫妻俩的矛盾。

三、党员入网、力量倍增,微网格推动大治理

xx镇“微网格”治理着重在“实”字上下功夫,将城镇多个网格优化,党员入网,选好网格员办好网格事,将那些政治素质过硬、熟悉网格情况、基层经验丰富的人选配到网格员队伍中来,打造“闭环运行、四网循环”的治理格局,有效激活了精细化治理最小细胞,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目前,xx镇划分xx个中网格,x个小网格,xx个微网格,有xx个网格员,其中党员xx名。

网格员一直是扎根一线的重要防疫力量,河东江坪片区既是党员又是网格员的xx就是其中之一。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xx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深入网格辖区挨家挨户宣传,到疫情防控值守卡点严格防控外来人员,对网格内人员严密细致排查,做好输入人员登记,及时做好双劝导工作,深受当地群众的啧啧称赞。

xx,是xx镇昊天小区的网格员,也是一名志愿者,平时与人热情,热心帮助群众。7月6日晚,xx在业主微信群聊天记录留意到一丝不祥,部分业主因拿不到不动产证问题而诉苦,一些业主认为小区开发商资金不足,觉得自己的房产要拿到不动产证遥遥无期,准备在小区拉起横幅示威直逼开发商,以达到自己维权的目的。

       xx意识到此事事态可能会进一步升级,一边上门跟业主进行沟通劝导,建议业主通过正当合法途径进行维权;另一边向上级网格长反映情况,最后该小区业主打消了这种想法,没有在小区采取过激行为来维权。今年以来,网格员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日常巡查发现各类网格事件xx起,并第一时间介入调处,有效化解网格各类矛盾纠纷xx起,矛盾纠纷在网格一线得到了化解。

经验二

xx社区以“社区建总支,小区见支部,楼宇党小组,楼道见党员”为组织体系,结合小港街道微网格体系部署,形成了街道联片领导+联社干部+社区书记+网格长+N名联络员组成的“1+1+1+1+N”模式。其中N代表的400多个楼道联络员,在党员引领下,由党员跟居民形成党建网格和综合治理网格的“双网融合”,建立起“大党委、微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小区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

一、“五员”单元长,共建连心桥

社区通过上门走访、自荐和他荐的方式,在下辖x个小区x个网格中物色xx名热心居民担任单元长,其中党员有xx人,以民情信息员、政策宣传员、文明创建员、垃圾分类员、红色代办员“五员”为主体,承担“上传下达”的职责,架起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激活基础治理的“神经末稍”,通过“五员”单元长,把服务拓展到小区、覆盖至单元楼道、延伸至居民家中。

二、“五员”齐上阵,服务送上门

一是民情信息员,协助社区做好本单元的住户信息登记工作,熟悉本单元住户情况,随时更新单元住户情况。同时做好民情信息登记工作,对于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及时反馈到社区、物业等单位,并给予及时的答复。

       二是政策宣传员,与社区保持高度一致,及时向本单元居民传达、宣传各项惠民便民利民方针政策。

       三是文明创建员,积极参与到小区各类文明创建工作中,从自身做起,对小区楼道中的乱堆放现象进行劝导阻止,规范居民行为,倡导居民建立清爽楼道。

       四是垃圾分类员,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引领新时尚,对本单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带头并倡导本单元居民在家中源头实行垃圾分类。

       五是红色代办员,暖心服务协助困难群体代办,为本单元内有需要的人员特别是高龄、独居、残疾等人员,提供网上挂号、网购等服务。

三、“星级”考评制,夯实管理网

社区以“五员”单元长为基点,连线辖区内的每家每户,延伸服务触角的同时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社区对单元长建立了“星级”考评激励机制,根据星级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进一步夯实社区的群众基础,激励全体“五员”单元长协助社区,把各项社区工作做实、做活、做细,建强建稳基层“双网”,同心共绘社区蓝图。

经验三

自开展“微网格”治理工作以来,xx街道细坑社区网格坚持将“美丽xx、共同缔造”思想贯穿于“微网格”治理始终,将创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微网格”治理,认清形势、强化责任,立足xx街道、细坑社区的大中网格,细化xx个小网格,精分xx个微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和联络员民情信息收集、政策宣传、治安巡防、便民服务、环境监督、文明传播等积极作用,依托网格队伍人海战术,“土洋结合”,确保民情全掌握、服务全方位、人员全管理,有力推进创卫工作再深化。

一、压实卫生城市网格责任

以xx街道为大网格、细坑社区为中网格,各责任单位片区为小网格,把工作任务细分到股室和个人,形成“微网格”,构建“大中小微”四级网络,把责任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处、责任区的每一人,融汇综治联防大队队员和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网格治理体系,以“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汇报反映”为主要工作内容,苦干实干加巧干。社区网格员和微网格联络员作为细坑网格“一线”力量,他们每天8小时,在“格子”里工作,走街串巷扣民生“一丝一毫”,做好发现问题的“放大镜”和市容监督的“啄木鸟”。市直挂钩责任单位干部职工于每月第一周星期二、第三周星期五定期下沉网格,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六乱”现象进行全面清理,督导巡查,建立整治台账,确保每位干部职工对自身的责任片区做好“情况清、底数明”。网格长定期召开部署研判会,对工作中的重难点逐一击破。深入网格开展调研,对成果进行查核验收。

二、重点工作“一网打尽”

按照“区块单元相对集中,管理服务统筹兼顾”的原则,强化“齐管共治”的模式,网格各责任单位按“一格多元”的要求,紧紧围绕“政府主导,部门行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创卫工作思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突出重点工作,推动创卫工作阔步向前,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细坑网格实现道路硬底化覆盖率达xx%,沟渠重点整治——从明渠转为暗渠整改率达xx%。据不完全统计,清运死角垃圾、淤泥累计xx余吨。

三、服务群众“一网情深”

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服务责任区群众,街道依托网格,将辖区各类资源充分整合,通过网格员进社区,帮助居民解决乱堆物清理、下水道疏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使街道城市管理融入网格、根植网格、服务网格。全面提升网格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做到服务群众“一网情深”。

经验四

为进一步深化实施“微网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成果和经验运用,xx区xx镇立足镇情实际,依托“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优势,积极延伸推行“一核心、两对接、三融合、四联动、五微+”的工作模式,把全镇xx个微网格倾力打造成“最强微闭环”,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

一、“立足党建引领”一核多元共治,强化“主心骨”功能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了“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建立“网格长+专业网格员+兼职网格员+N个联络员”的运行体系,夯实以网格员为主体,党员、镇村干部、退休干部和教师、志愿者为支撑的五位一体网格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网格员、联络员每天在各自网格内巡查,第一时间接手处理网格内的问题,及时通过手持终端设备上报,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目前全镇划分为1个大网格、xx个中网格、xx个小网格,共有网格员xx名、联络员xx名。

二、“大数据+微网格”两者无缝对接,深化“神经元”效能

大力推进“xx智慧治理云图”平台建设,开展“大数据+微网格”无缝对接治理模式,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神经元”效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网格化排查工作中,xx镇以大数据为向导,通过数据赋能,动态监测辖区来往人员,延伸微网格工作触角,切实做好信息查询、人员搜索等工作,确保信息互通共享、防疫布控等相关衔接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xx镇共收到大数据反馈信息x条,全部于当天完成核查汇总和后续的管理工作;共开展微网格社区排查x轮,出动镇、村干部、网格员、联络员等xx人次,排查xx人,确保疫情地区来前、返前人员排查不漏1户、不漏1人。

三、“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深度融合,优化“红细胞”动能

以“三治融合”为“催化剂”,不断创新和完善“微网格”治理体系,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一是激发村民自治活力。通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群众现场提问,部分村干部、组团联村成员到会旁听的形式,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形成“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服务功能。依托基层网格收集汇总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法治需求,把网格员、联络员培养成普法信息收集员、法律知识宣讲员、民主法治建设员,实现管到格、落到户,信息互通,联管联治,共同普法。三是夯实德治基础。依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协会,大力落实“一约三会”,引导村民传承传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人人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四、“镇-村居-自然村-微网格”四级协调联动,激活网格单元“神经末梢”

优化大中小微网格“闭环运行、四网循环”机制,推动“镇-村居-自然村-微网格”四级协调联动,激活基层网格单元“神经末梢”。一是明确职责任务。按照定人、定时、定岗和定责的标准,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推动形成生产互帮、生活互助、邻里守望、矛盾联调和治安联防等互动治理模式。二是聚焦闭环运作。充分发挥镇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作用,及时采集上报各类信息,简单的问题由镇通过综治手机APP和综治维稳等平台下派至村(居)委调处解决,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

五、“微网格+管理服务事项”五类“微+”整合,贯通基层治理“循环系统”

以村居网格化精细管理体系为载体,推动“微党建+”、“微调解+”、“微服务+”、“微安全+”、“微活动+”深度入格,充分盘活“微网格”治理活力。

一是全力推动“微党建+”入格。设立网格临时党支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冠肺炎防疫期间,xx镇通过设立xx个疫情防控检测点临时党支部,集结党员xx名,充分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指挥员、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和战斗员的作用,在战“疫”中构筑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同时,通过落实党员结对帮扶,2019年以来累计带动xx户农户种植南药xx亩,xx户农户种植发财树等花卉xx亩,有力地促进了农户增收,有效地破解了扶贫难题,为脱贫攻坚工作提速增效。

二是全力推动“微调解+”入格。将调解工作纵向延伸至微网格,以村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牵头,充分发挥微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以及乡贤、退休教师、退休干部、老党员等在村民中声望较高的积极作用,及时掌握隐患、调解纠纷,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20年上半年,xx镇由村级调解的矛盾纠纷共xx宗,实现了小事不出群,矛盾不上交。

三是全力推动“微服务+”入格。推行“网格化+微服务”,以网定格、以格定人、以人定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不留为民服务盲区。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巡查和走访,了解掌握村民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协调解决反映的各类问题及代办事项,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让辖区群众尽量达到不出门、不跑路就能办成事。今年上半年全镇网格员、联络员共为群众代办合医报销、计生证件等xx件,做好事实事xx件。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第4篇

陈青青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11级 浙江310000)

摘要:“枫桥经验”是中国本土探索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并取得成功的典范,其中的调解制度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专业化调解队伍、专业性调解组织、多级联动组织等。宝贵的调解经验在今日仍旧熠熠生辉,并且注入了新血液。本文论述了枫桥经验与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联系,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作用,并介绍了新型网上枫桥经验,最后具体介绍了优秀的调解工作者成功的调解事迹及调解工作特色。

 

关键词:枫桥经验    新血液     网上枫桥  

 

 1963年,浙江省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以他们的革命热情和闪光智慧,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出了“少捕、矛盾不上交,依靠群众教育人改造人”的“枫桥经验”,得到了毛主席的批示肯定,成为了全国农村治安工作的一面旗帜。

人民调解制度是以调解为解决社会纠纷的主导方式的一项制度,对于社会纠纷倡导事先预防而非事后惩戒,倡导第一时间介入、就地化解,做到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自我化解地方和区域矛盾。那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枫桥经验依旧大放异彩,其注入了哪些新鲜血液呢?

   一、枫桥经验与平安浙江

    据统计,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有86个达到了平安县的标准,全省整体呈现稳定的格局,信访总量、群体性事件、刑事发案整体下降,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指标连续9年“零增长”,人民群众安全感连续9年保持较高水平。这其中就有枫桥经验的贡献。

在十八大中提出:“富裕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富民与安民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枫桥经验不仅具有传统的精髓内涵,更结合了时代的特点,有助于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减少暴力事件,促进社会的平安与稳定,使群众安居乐业,协调了社会经济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发展。

    二、枫桥经验与法治浙江

    把法治观念融入到枫桥经验中,即用公平公正的理念来约束调解,使其变得规范而有序,以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与民生、与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关的领域,如社会劳动保障、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矛盾多而频发,利益冲突往往演变成激烈的纠纷与争吵,甚至伴随着暴力事件,此时枫桥经验就起到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的润滑剂作用,规劝双方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用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维护权益,进而有助于促进法治浙江的建设。

 

    三、枫桥经验在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等领域大放异彩

    在经济建设方面,浙江秉持着“综治进民企”的理念,把枫桥经验落实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中,大力支持企业增强实力与转型升级;在政治建设领域,针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浙江率先在所有行政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推广“民主恳谈”等制度,以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重要的政治权利;在社会建设领域,浙江有“和谐促进员”、“和事佬”,有1300多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有人民、行政与司法调解三种途径。据统计,近几年浙江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都在97%以上,并且浙江在恪守枫桥经验的基础上还创立了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民服务站”、“便民服务中心”等新型模式,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网格、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区)四级分类组建管理服务团队,努力做到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

    四、网上枫桥经验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网上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因此,枫桥经验也相应拓展到了网络领域。08年初,宁波市江干区网上一个以“咪豆妈”为网名的网友,常常在网上回应社区群众的棘手问题,短短数月便获得“网上咪豆妈,社区好管家”的口碑。

随后,这种方式被采用并推广,网上回帖模式被创新,建立了民生服务网,向群众提供在线服务。同时,党委、政府也在网上“晒”工作方案,听取民意。江东区还呈现出了一批“网络部队”,由当地社区网络发言人、公安网警及官方微博管理员组成,其职责是宣传政策、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和服务民生。此外,还有“小娘舅”等组织,由年轻的调解员组成。

江东区还成立了网络志愿者协会,招募引导员、和事佬。在台风菲特中,网管中心提前停电、积水等通知;事后部分受灾群众在网上表达不满和恐慌。网络志愿者立即以党员干部抗台救灾的照片及文字说明做出回复,平息不满。

    在多种多样的网上调解形式下,江东区乃至整个浙江逐渐形成了“社情民意网上了解、矛盾问题网上解决、正面力量网上凝聚、网上网下无缝对接”的网上枫桥经验。

    五、枫桥经验的先进人物

(一)法官朱学军

朱学军是杭州市江干区法院的一名法官,他在工作中把调解发挥得淋漓尽致,因其表现出色,09年其所在的法院以其名字成立了“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同时他还在杭州电视台担任首位电视调解员“和事佬”。

他认为,对于亲人起诉亲人的案件,若以审理判决的方式解决纠纷,往往结果差强人意。但倘若以合情合理合法的调解方式,带着真切的感情与人情味去化解矛盾,用真情感化,往往会事半功倍,双方也可能会重归于好。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司法审判中的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审判理念,也使双方更加珍视亲情,使即将分裂的家庭依旧完整,实现了法理情均衡考虑的最佳效果。

诚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稳定能为社会整体稳定做出贡献,能提升社会整体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二)检察官沈亚平

(三)公安民警马长林

(四)街道综治办干部李朝颖

李朝颖是一名街道综治办干部,她的调解工作主要针对渔船和船员。因为海上资源没有固定的界限,渔民之间经常会因海上资源划分不清而发生矛盾。李朝颖就常带着20多艘“娘舅船”奔赴苍南、象山、奉化等渔区调解矛盾,因其调解工作的成功,目前已建立了跨区海上矛盾纠纷调处的“绿色通道”。

    (五)人民调解员叶兰花

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范围是邻里矛盾、夫妻争吵、父子矛盾等等,他们经常要面对纠纷双方的汗水、泪水,血水,有时甚至自己在调解的过程中也会受伤,但叶兰花始终相信:让矛盾在她手中化解,是她最大的快乐。2010年,她开通了一条24小时调解热线,起名为兰花热线。热线开通以来,她已接到过3900多个求助电话。

人情与法理并用是她调解的最大特色。调解现场、单位抑或家里,始终能看到她带着法律书。她认为,不仅要以理服人,以情服人,更要以法服人。

 

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留和路288号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调动各种治安防范力量,通过规范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等手段,大力推行治安管理网格化建设,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决定成立推行治安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镇委副书记)副组长:(镇委委员、公安分局长)成员:公安分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公安分局),由钟淦湖同志兼任主任,朱荏明、陈树华任副主任,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全镇治安管理网格化各项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试点

成立领导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全面部署推行治安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组织石步村、下岭贝村、泉塘村和横坑社区开展试点工作,探索落实各项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二)全面铺开

在试点的基础上召开现场会,组织各村(社区)全面铺开治安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完善硬件和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日常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三)考核验收

成立治安管理网格化建设考核验收工作组,制订考核验收方案和细则,对各村(社区)落实治安网格化管理进行考核验收。

四、工作措施

(一)因地制宜划分网格。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每基本单位设置一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配备一名挂职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的民警任警长。警务区结合实际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一名责任民警,责任民警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个人辖区内的治安管理工作,切实做好防范工作。试点阶段,石步村、下岭贝村、泉塘村各划分为4个网格,横坑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派驻1名责任民警,在警长的组织协调下,落实各自网格内的治安管理工作。为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上述四个试点村(社区)的警长均由属地派出所一名分管领导兼任。

(二)整合“五员”落实人防。以警务区为单位,整合区内的派出所治安队员、村属治安队员、护村队员、出租屋管理员以及工厂企业等场所的保安员,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分配到各个网格,由警务区统一协调指挥;结合辖区街道、出租屋等场所分布情况和治安状况实际,指派各网格的责任民警,明确“五员”职责分工,围绕“人、屋、车、场、网”等治安要素,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出租屋管理、重点路段巡防、企业周边联防、情报信息收集、阵地控制、治安防范宣传等工作机制。

(三)完善设施加强物防。各警务区要继续完善封闭、半封闭式小区管理,对现有的卡口设施做好维护工作,对没有设置卡哨的重点路口和治安黑点,要尽快增设卡哨;要继续加大停车场建设和使用力度,利用街边、空地等部位因地制宜设置停车场,通过加大宣传等措施,动员车主进场停车;要动员出租屋、工厂企业等场所完善防盗门窗、门禁系统等防盗设施,争取更多的场所安装使用联网报警装置,最大限度减少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

(四)利用视频提升技防。要维护好现有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在治安重点部位增加摄像头,扩大视频覆盖面;要加强视频操控员培训,提升技能,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工作积极性;争取整合各村及工厂企业等场所视频监控设施,实现统一调度使用;及时宣传视频监控的使用成果,提高社会认同感和发挥震慑作用。

(五)创新方式强化管理。出租屋、外来人口管理是治安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落实现有出租屋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在每个网格内组织新莞人自治小组,提高租住人员自我管理能力;在二手房东中物色合适的人员作为组长,协助政府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各村(社区)要通过提供适当补贴、评比表彰、办事生活提供方便等方式,调动各参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治安管理网格化建设是今年我镇治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各有关单位和村(社区)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镇委镇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增强大局和责任意识,齐心协力,扎实推进治安管理网格化建设各项工作。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第6篇

2013年10月,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关键在于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领悟“枫桥经验”的精髓。

枫桥经验渊源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同志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从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一经验,传遍了大江南北。

内涵及创新做法

“枫桥经验”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着时代要求。新时期,“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

“枫桥经验”核心内涵:就是发扬老传统,讲事说理,群众最服气;拓展新思路,立体防控,群众更舒心;建立硬制度,有效监督,群众更满意;提升软文化,浸润心灵,社会更和谐。

民主恳谈聚人心。温岭民主恳谈会的雏形,是1999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其创意在于变“干部对群众的说教”为“干部与群众的对话”,是探索构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层地方治理新模式。目前已在浙江全省推广,并于2004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领导下访解民忧。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率部分省领导和省直15个部门负责人到浦江县下访。如今,领导下访这一做法,不仅成了浙江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自觉行动,也已在全国推开。

综治中心促稳定。2004年初,全国首家乡镇综治中心在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成立。“中心”集综治办、办、司法所、巡防队、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等部门于一体。这是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的一项创新做法。目前,浙江省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建立综治中心。

村务监督更阳光。2004年6月,武义县率先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在后陈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由群众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村务监督特别是村级财务监督。目前,浙江省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老乡警察管老乡。2004年8月,诸暨市公安局与江西省遵义县等地公安局协商,遵义县先后派出4名民警,与店口派出所建立本地民警和外来民警共同组成的外来人口管理警务组。“外警协管外口”模式,是浙江省外来人口管理的大胆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央领导同志先后3次批示,要求在全国推广。

法律服务一体化。2009年开始,浙江省司法厅在国内率先建立公益、专业、便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服务,并大力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村)”活动。目前,所有县(市、区)均已建立法律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村居都有法律顾问,唱响了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的浙江“好声音”。这一做法,已推向全国。

应急联动保民安。2008年,金华市在国内率先成立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将原公安110、消防119、交警122、卫生120、工商12315、城管96310、供电95598等多个部门的报警接处平台合并为新的110,构建了以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中枢、以政府各部门为骨干的应急大联动工作体系。此举在浙江省推广,曾获得全国管理科学创新奖。

邻里中心激活力。2008年开始,宁波市江东区开始探索建立社区邻里中心。有了邻里中心后,不仅很多处于休眠状态的社会组织活跃起来,还孵化出更多居民急需的社会组织。目前,江东58个城市社区都设有邻里中心。这一做法已在浙江省推开,并获得2012年的“中国社会创新奖”。

网格管理强服务。2007年,“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在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诞生,全镇被分成32个管理服务网格,所有居民被纳入单元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一支服务团队,团队里有乡镇干部、社工、民警、教师、医生等。目前,已在浙江全省推开。

新老村民乐相处。2006年4月20日,慈溪市五塘新村成立首个“和谐促进会”。这是新老村民共同参与自治管理的一种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目前,慈溪市345个村(社区)已全部组建“和谐促进会”。这一做法获得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奖,已在全国推开。

网格化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第7篇

廖xx,女,1969年3月生,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学学士,现任贵阳市白云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铝兴社区党委书记。先后荣获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和白云区"十佳公务员"称号;2014年还参加了贵阳市平安建设宣讲团宣讲铝兴社区先进经验。同时,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基层科普示范社区"、"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和"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4年还被贵阳市命名为"新型社区·温馨家园".自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廖爱玲率领工作团队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实践,摸索建立了一套"小投入大成效,小网格大服务"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全天候"网格化星级服务。铝兴经验成为网格化的蓝本在白云区乃至贵阳市推广。

抓党建强责任"零距离"换来"凝聚力".一是认真履职,强化责任意识。自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廖爱玲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建工作实行周调度月考季评,专题研究党建工作百余次;建立"支部+网格"工作星级化考核机制,建成了35个网格(院落、社会组织)党支部,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务公开,民主集中制,亲自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百余次。创新推行了群众党风廉政建设义务宣传和监督队,对社区民生工作、项目建设、工作作风进行全面监督。三是精细管理,深化基层堡垒作用。以党员干部群众广场见面会、民情恳谈会为载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29条次并全部解决;在各居委会党总支推行"2336"党员分类管理机制,让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有平台、有载体、有组织、有成效。四是抓班子带队伍,增强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机制,通过党委班子长带头上党课,部门教业务、党支部""等形式,以"两书一堂三师一网"为抓手,带头抓好班子和全体社区职工学习,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到所联系的村开展大扶贫调研活动。JPG    创机制建载体"小网格"解决"大民生".率先在全市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设计并推行在全市都有影响力的"一格两员,一员十岗"的工作模式、"1+X"服务团队和"1+N"服务协作模式,打造了一支"全科医生""网格管理"式的"全天候"服务群众的网格团队。建成全省首家"事事帮您民生110"综合指挥中心,打造"全天候"24小时便捷服务窗口;设计网格服务员"七清七掌握"服务标准,创建社区资源和警务资源高效整合的"1121"工作机制。

坚持与坚守"辛勤付出"呈现"真情回报".退休工人毛羽义是中铝贵州企业上访群体的两名代表之一,在廖爱玲多次劝返的真情打动下,该同志不仅不再上访,还成为一名优秀党员愿卫士,2013年带领几名老党员成立了"毛师傅余晖工作室",协助社区开展居民自治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目前,该工作室拥有志愿者100余人。已经成为社区和居委会做好群众工作中坚力量。

整合与联动"创安工作"结出"硕果垒垒".统筹各方力量,以网格为主阵地,以居委会为主战场,围绕"打、防、管、访、宣"五字诀,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通过3366机制,即打好"三张牌",筑牢平安建设"三道防线",实施禁毒工作"六大工程",强化社会稳定"六联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织密筑牢社区平安稳定防护网。刑事发案从2012年的88件下降到2015年26件,降幅达70%.安全感上升至98%.

鼓励与发动"群众参与"形成"社会共治".2012年以来,把"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公益项目做为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支部+网格"的基层小堡垒作用,让群众借助项目充分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也使得项目建成"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干部干净"的民心工程。同时,廖爱玲为鼓励居民做好建成院落后续的长效管理,亲自制定了"三有四好五落实"标准,一方面以"支部+网格"为主心骨,指导居民如何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己服务、自我监督;另一方面,引导居民在社区既定的轨道上开展自治,确保了打造"和·美院落",培育"睦邻文化"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