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3-07-31 16:42:24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第1篇

关键词:新疆;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一、新疆生态环境现状

新疆海拔高,气温低,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由于生态环境恶劣,许多地方环境遭到破坏,缺水干旱,人烟稀少。而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条件下,又呈现着绿洲镶嵌于戈壁沙漠之中的特征。由于新疆远离海洋,几乎不受海洋气候影响,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因此这里的绿植覆盖率位于全国下游,同时新疆地区风力较强,导致新疆地区沙漠化严重,全区87个县市中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沙漠总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3%,全区近80个县市都遭受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新疆绝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沙漠的绿洲地带,绿洲散布于盆地边缘镶嵌于戈壁沙漠,规模相对较小,但却是新疆人民赖以生存的地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绿洲地带面临着被沙漠吞噬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分析

(一)自然因素

新疆地区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新疆境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这样脆弱的环境系统极易受到破坏,而且不易恢复。这也是最难以控制的因素,因为自然因素,人为很难去改变,只能保护和改善。

(二)人为因素

其实生态环境的恶化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人们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认为自然环境系统是可以自己恢复的,就像草一样,烧了以后还会发芽生长。于是就对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利用和开采,导致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脚步。

1、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新疆地区本身整体水资源就处于匮乏状态,人们赖以生存的绿洲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来维持,因此地下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随意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降水量不足导致地下水位不能及时恢复,致使绿洲面积有减少趋势。新疆地区更多的是依靠河流来补充地下水位和供给生活、农业使用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这不仅给水政管理造成困难,而且在跨区域河流上随意截流引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以至于下游绿洲萎缩现象十分突出。

2、过度砍伐森林资源。新疆地区本身绿地覆盖率就低,加上森林资源较少,而一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和满足自身需要,不科学地肆意砍伐森林资源,并且砍伐后未能及时进行科学有效地补种,导致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其防风护土的作用,致使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造成局部地段水土流失现象加重。长期以来的乱砍、滥采对平原荒漠林破坏十分严重,削弱了天然林对绿洲的屏障功能。

3、经济实力不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但是新疆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实力不强,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环境方面的保护。尤其针对以前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治理。

4、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差。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各个地区也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补充了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这些都是保护环境的法律保障。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5、当地干部重视经济忽略环境。许多地区针对干部的政绩考核很少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更多的是考察其经济方面的成绩,而许多干部也是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导致许多地区的党政负责人在任期内,重视经济增长的指标,而缺少对不合理经济活动产生环境后果的伦理思考,更缺乏保护辖区以外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在基层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从宣传队伍下团场、发放宣传单页、文艺表现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从内心正真的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有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从全民做起自发去保护环境。

(二)环境保护体制采取领导责任制

针对各个地区,当地一把手领导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严禁只抓经济,忽视环境保护,并要根据年度或任期目标进行定量考核和审计,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对任期内不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对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地区,尤其是领导因为工作失误造成的,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而且要“戴罪立功”,将出现的环境问题尽快解决,恢复原本环境体系。

(三)保护当前生态环境,促进环境良性循环

针对当前存在的乱伐乱砍、随意截留使用水资源等不法行为,要严厉禁止,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来进行保护。专门成立保护林业资源和水资源的队伍,对当前的相关资源很好的保护起来,并进行相关的恢复,使得当前生态资源不再受到破坏,并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切实进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

应该采取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对影响到生态环境的水资源、林业资源、草原等相关资源切实地保护和管理起来,真正进行执法保护。当违法行为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时候,能够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彻底的查办,并进行社会公示,达到震慑的目的,切实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保护。

四、总结

根据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建议在加强保护现有生态环境体系下,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保证生态保护,保证建设的资金到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切实落实和实施,将新疆地区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起来。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第2篇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补偿标准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65-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17

一、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为提高补偿效率、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调查问卷共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为96.2%。此次调查范围在河北省11个地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样本分布。调查对象广泛,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现状,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制约河北省农民生产的自然风险种类较多。具体而言,由气候异常产生的干早、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早灾、水害尤甚;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灾害;由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灾害正逐渐成为农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种;地质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制约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与之交织。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经济社会落后――破坏性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落后”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随着河北省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建设挤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等也加剧了自然灾害的暴发频度、范围和强度。

正因为河北省存在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的灾害,对农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对农户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调查中发现,农户认为应该补偿的主要领域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看出,农户认为政府补偿的领域大部分在土壤(61.09%)。农户主要以耕作为主,所以希望政府在之前给予补贴,在受灾之后通过政府财政、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途径得到一些补偿。目前生态环境补偿相关政策很多都是短期性的,缺乏一种持续和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和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

许多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概念还不了解,在关于“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很了解的农户有25户,占调查农户的5.19%;一般了解的农户有239户,占调查农户的49.59%;不了解的农户有218户,占调查农户的45.23%。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达到50%,这表明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户存在但数量不大,说明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和补偿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农户对此概念不了解。

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调查中可看出,“很强烈”的农户占27.18%,“比较强烈”的农户占28.01%,“一般”的农户占32.99%,“不大强烈”的农户占8.51%,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没感觉”的占3.32%(见图1)。

从图1可看出,居于首位的是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较强烈”,然后是“很强烈”。可见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不大,大家没有看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益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

在“是否享受过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20.68%,没有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50.00%,不知道的农户占29.3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农户不知道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存在,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农户竟然占到一半,可见政府应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规模。

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没有作用的农户占10.60%,认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农户分别占比30.15%、30.56%和20.17%,认为作用很大的农户占8.5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没有作用”和“一般”大约占到一半比例,可见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有待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应改善(见表2)。

(三)基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

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调查中可发现,认为有必要的59.58%,认为还可以的占比31.4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但意识还较为淡薄。

(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7.71%,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8.33%,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7.50%,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0.42%,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4%。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好处较大或者很大,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11.92%,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6.95%,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0.79%,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4.27%,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7%。可见多于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好处一般、很少或者没有好处,表明这种补偿机制在提高产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

(五)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较为单一,接受政府补贴的农户有278人次占比62.61%,得到种植业灾害保险的农户有72人次占比16.22%,得到养殖业灾害保险的农户仅有19人次占比4.28%,接受政府征地补偿的农户有63人次占比14.19%,接受企业污染补贴的农户有12人次占比12%。这表明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他的补偿形式比例较小。

(六)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过低

调查发现,对补偿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34%,满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满意的占29.94%,非常不满意的占5.31%。对补偿方式非常满意的占3.19%,满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满意的占21.28%,非常不满意的占4.6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过低,满意度不高。

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整体框架

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通过上级对下级、国家对地方的纵向公益补偿,区域之间、上下游之间横向利益补偿和对资源要素管理进行部门补偿等三种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以便为地方生态补偿运行导向,逐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生态补偿[1]。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地方对政策的需求非常强烈,可以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进行整体考虑。

(二)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没有能充分考虑农民、牧民、企业团体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意愿,造成补偿的标准过低。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生态补偿机制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2]。另外,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因此,要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机制应有的效应。

(三)形成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渠道,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

(四)积极鼓探索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将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促使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以适应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需要。并以此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4]。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8).

[2]孔凡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第3篇

语言的生态环境可细分为内生态环境和外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2];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组成。语言生态环境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的外生态环境的研究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三个:濒危语言的研究;语言多样性的研究;语言和谐问题的研究。

(一)濒危语言的研究

语言濒危、语言消亡现象并非当今社会所特有,它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全过程。在国外,梵语、哥特语、巴利语、赫梯语、高卢语等都是强盛一时的地方语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在中国的历史上,分布于辽阔北方草原的语种如西夏语、女真语、契丹语、鲜卑语等语言也随着民族的大融合而先后消亡。语言的产生与消亡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但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语言的濒危和消亡呈加速发展的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公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只剩下6000多种,到了21世纪,其中有一半行将消失,也就是平均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3]。在国内,语言濒危现象也十分突出,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记载了我国境内55个少数民族中的53语言,这些语言中有的使用人数很少。如:云南麻栗坡县彝族使用的普标语,使用人口只有50来人;察隅县使用格曼僜语的仅有200人;四川阿坝州的业隆话,使用人口仅450人。严重的“语言濒危”现象也引起了我们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涌现了一批研究濒危语言问题的专家学者,如戴庆厦、孙宏开、徐世璇、张公瑾、李锦芳、范俊军等。他们围绕濒危语言的界定,造成语言濒危的原因,对濒危语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对“濒危语言“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对“濒危语言”的界定,目前我国学界尚没形成共识,过去主要把操用这种语言的人口多少作为判断依据。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锦芳教授认为:“濒危语言”指两三代人之内将要自然消亡的语言,可以用语言使用者的年龄、辈分来界定,使用者的数目并不那么重要。中央民族大学的戴庆厦教授与邓佑玲教授提出了以量化的多项综合指标体系为依据来判定一种语言是否濒危语言,这个指标体系包括与语言功能相关的诸种因素,如:使用人口、使用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率等。其中,使用人口、使用功能最为重要。戴庆厦与张景霓又提出了区分“濒危语言”和“衰变语言”的观点。他们指出:有些民族虽然因与别的民族杂居而出现语言转用,但主体部分或一部分仍然稳定地使用自己的母语,这样的语言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只能称之谓“衰变语言”而非“濒危语言”。虽然学界对“濒危语言”的界定不一,但大都赞同濒危语言以下几个特征:使用人口较少;使用功能衰退;儿童不再使用;两三代之内行将消亡。对于如何保护“濒危语言”,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张公瑾教授认为:“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谁也替代不了谁,从语言的共生关系来说,世界上多种语言并存是一种人文生态环境。没有多种语言并存,强势语言也难以形成和得到很好的发展,多种语言的并存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幸运[4]。这个观点被称为“多文化主义”。另一种观点叫“跨文化主义”。它鼓励各个语言群体之间的接触,使不同的语言文化相互吸收,从而达到语言趋同,形成一种新文化。薄文泽教授在2000年10月召开的“我国濒危语言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中谈到:“对濒危语言而言,保护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语言消亡是个自然规律,人为地干预不会对濒危语言的保存或消亡起任何积极作用。对于濒危语言只能顺其自然,我们能做的是最大限度地将濒危语言材料记录保存下来”[5]。关于濒危语言的成因分析,李锦芳教授分别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历史原因有:民族融合、文化变迁、政权更替、民族歧视等;现实的原因有:民族杂居、通婚、汉语文化教育的普及,民族心理和语言态度。黄行教授认为:造成语言濒危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徐世璇教授则认为:由于主动的文化同化而造成的语言转用是当前语言衰退消亡的主要原因。戴庆厦教授的观点比较辩证,他指出,导致语言濒危的原因往往千差万别,任何寻求单一原因的尝试都是不切实际的。纵观各家之言,有一点是比较共性的:他们大都认为导致语言濒危的根源在于语言的外生态环境,而不在语言的本身。在抢救与保护濒危语言的方法策略上,持“跨文化主义”的学者们认为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快将其语言资料记录保存下来。持“多文化主义”的学者抱着乐观的态度,提出“统一多样”的语言发展战略,主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并且围绕“统一多样”这个大前提,设计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保护少数民族区域语言生态环境,坚持语言平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维护语言的多样性等,这些措施对缓解我国语言濒危的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语言学家先驱J.Fishman曾告诫:当所有的人都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世界的末日也就要来临了。我们的语言是神圣的,当它消失时,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也随之而去[6]。笔者认为当前语言濒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我们应直面现实,搁置争议,先把濒危语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起来,至少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其衰老消亡的速度,不要坐等“濒危语言”成了“语言遗产”时才亡羊补牢。

(二)语言多样性的研究

前文提到过,“生态语言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作为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因此,语言多样性的问题是生态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与生物的生态系统一样,语言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的多样性,即多种语言在系统中共生共存,并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美国康涅狄克大学的学者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程度与语言多样化程度在地区的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如太平洋婆罗洲岛有丰富的物种,栖息着多个土著民族和族群,他们使用着100多种语言。非洲热带雨林的雨季分布与生物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分布明显相关。可见,生态多样化造成人类种群的多样化,直接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同语言的多样性。邢福义教授谈到:语言不仅仅具有交际功能,更具有文化功能,且是文化总体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它与文化的其他部分不可分割,一种语言的消亡对人类文明所造成的损失无异于一场生态灾难或珍稀生物物种消亡所造成的损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领域内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且,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某种意义而言,比物种资源,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更为重要。与语言多样性的一个反观点是:语言的大同有利于民族交流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中央民族大学的王远新教授指出: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观点看,语言、文化的多样性非但不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相反,它在极大提高人类丰富性的同时,还可以为人类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上,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放弃了一种语言同时也就失去了蕴含在这种语言中的独特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言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不是绝对等同的,语言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文化具有超语言性,并不一定一种人类语言的消亡,就意味着人类失去一种文化。因为生物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而语言遵循的是社会规律。

(三)语言和谐问题的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第4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状和问题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是披露其资源环境状况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资源环境审计对资源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处理好发展,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同时也是世界的最主要的目的,资源环境审计也就成了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资源环境审计也得到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就是监督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发展又相对比较缓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运用现状和问题,以便我们找出对策,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出现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鄱阳湖经济区又是在2009年12月才被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缓慢,出现了一些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我国的环境法规还不够完善,环境审计的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问题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时间不长,就目前为止,国家没有制订一套完善的有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发展的审计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只能根据以往的环境审计进行,而以往的环境审计并不是完善的,缺乏环境审计指南,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资源审计风险增大。又因为地区和资源环境表现方式不同,审计方式也应不同,环境审计的成本也提高了。另一方面,在环境审计中,审计人员要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面对复杂的、专业的环境问题,没有环境审计指南也无法进行科学的计量,最终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审计结论。没有一套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很好进行。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以《审计法》为主体的审计法规体系,二是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缺乏环境审计指南。由于审计法所依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审计法的制订又是依据过去的政治环境。有些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如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导致审计独立性名不符实,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经常受到质疑,审计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诸多冲突,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所出现的新的审计空白,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根据审计法进行审计,又可能出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环境资源审计出现问题。而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在鄱阳湖经济区从未建立,所以审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据不足。从这些法规的内容来看,我国没有直接将审计与环境保护或环境保护资金联系起来,更没有明确政府审计机关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政府审计机关如开展环境审计或环境绩效审计,往往会受到审计延伸范围的制约,难以取得直接的、关键的审计证据。

第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中,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要求。资源环境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学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需要审计人员在拥有很好的环境管理知识的同时又要了解审计学。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懂得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时间不长,审计人员大部分来自会计、审计等专业,对环境管理学了解不多,在同时了解环境管理学和涉及财务的专业人士很少。虽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审计工作,但由于受到审计取证的规范性与外聘人员独立性的限制,他们的意见只能作为佐证和参考,无法作为直接的审计证据,且单纯地采用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加大政府审计的风险。所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审计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专业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会造成审计的不准确,同时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疑虑,所以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是鄱阳湖环境审计的又一重要的问题。

第四,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单一,没有审计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环境审计还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审计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起主体作用的仍然是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参与程度较低,甚至可以说没有起作用。可是我们从别国环境审计的开展看,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对推动环境审计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不单单像我国一样由国家资源环境审计起重要作用。社会审计组织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环境审计信息的有用性,加之其社会审计面的宽广性,对整体推进环境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内部环境审计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了解内部的资源环境形式,可以进行真正的资源环境审计,能促进企业按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帮助企业很好利用环境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他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参与程度。所以,如何更有效地鼓励和扶持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参与环境审计是目前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出现的一个问题重要,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主体不是单一,而是多元化。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可能出现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资环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阶段又不能解决,且资源环境审计现状不容乐观。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充分了解鄱阳湖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要式的情况下,会找到针对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等方面的对策。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时间不长,如果时间久了,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政府在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来完善审计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在审计中能够找到更好的审计方法与审计对策,能够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够在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更好地发展,真正做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闫天池,张庆龙.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与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吴文嘉.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审计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8(7).

3.苏荣.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国家战略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的现实――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鄱阳湖学刊,2010(1).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第5篇

关键词: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Kashi is located in the ed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unique eco-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and unifie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fairly sever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Kashi existing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e Kash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Kashi; ecological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喀什地区处于我国中纬度大陆腹地、西北内陆干旱区,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全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并且远离海洋。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喀什气候呈现干旱、降水量少(年降水量200mm以下)、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干燥度>4.0)等特点。随着国家在喀什成立经济特区政策的确立,各兄弟省市援喀力度的加大,极大的促进了喀什的开发与建设。但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1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1土地资源现状

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但多是粗放种植。近几年随着棉花价格的高涨,土地开荒面积逐年增加,很多开荒土地因水资源缺少又弃荒,造成边开发边弃耕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2草地资源现状

喀什草地总面积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 11.48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2.96万公顷,围栏草场1.38万公顷。草地总体结构不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壤肥力差,生物生长极为不易;植物稀疏,种类少;生物量低,食物链简单,植被呈现荒漠.荒漠草原景观,草原生态系统脆弱而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遭受破坏。

1.3林地资源现状

全区现有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 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2.75%。植被总的面貌是低矮而稀疏,且分布极不均匀。

1.4水资源现状

根据喀什水文资料,喀什地区水资源总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喀什地区的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流程短,水量小,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随着雪线上升,河水流量逐年递减。喀什地区的帕米尔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冰川分布很广。全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共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盖孜、库山等5条。全区河水年径流量11445.7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喀什地下水的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

2喀什地区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喀什地区土地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7% 、沙漠戈壁占23%,平原绿洲面积仅占20% 。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少雨,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后的抗逆性和承受能力相对小,大多数县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受到外界干扰后修复能力差,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较突出 。

喀什地区虽然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农田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近年来,受世界气候变化影响,加之盲目开荒、生态用水不足等因素,导致河流下游绿色屏障胡杨林大面积减少,土地盐渍化加剧、沙化草场退化日趋严重,生态形势十分严峻,制约了我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不是免费的午餐,它是有代价的。

2.2矿产资源未综合开发,浪费严重。

2.3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环保部门无法有效履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2.4 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人员。

2.5 生态监测能力急待加强,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2.6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搞好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3.1转变发展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唯一途径。事实证明,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不牺牲环境和未来的方式来实现。喀什地区应坚持生态立区。以规划为龙头,产业为支撑,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污染减排,低碳发展,环境责任三条主线,实现绿色增长。

一个地区发展,有其资源承载,环境容量,气候变化等生态制约,在这些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喀什地区生态脆弱,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果环境污染了还可以治理,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在现实中,污染问题容易受到关注,而生态问题往往易被忽视,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直观的.直接的,而生态问题具有滞后性,不易被察觉。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都是在大气遭受污染多年后才逐渐显示出来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环境污染一般可以治理,而生态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就很难,将会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生态系统想要回到和原来的状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生态问题影响范围很广,一个地方的生态失去平衡,别的地方也会尝到苦果。即使是在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喀什地处风沙前沿,必须保护绿洲植被,禁止滥坎乱伐天然林草,坚决反对因任何理由破坏生态环境,开展各种植树造林活动,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合理配置宝贵的水资源。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第6篇

关键词:小水电  开发  发展现状  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resourc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nergy structure. However, large-scal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has also caused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o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nd i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put out some discussions for the line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small hydro;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tat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0020-0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我国能源生产与供应的必然要求。小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开发小水电,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地区用电困难、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通过国家实施的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网改造等工程,小水电以其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就近供电、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开发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水电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小水电开发的焦点。

1 我国小水电的发展现状

1.1我国小水电的资源分布特点

小水电的装机容量因各国国情而异,我国小水电是指单机容量为5万kW及以下的小型水电站。我国河流众多,小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量达1.2亿kW。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 600多个县市区已建成小水电站45000座,装机容量5100多万kW,年发电量1600多亿kW・h,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在建规模达2000万kW,约占世界小水电开发量的40%以上[1]。

我国小水电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大都是远离大电网的山区,人烟稀少,负荷比较分散,小水电资源是其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就地供电,是大电网的有力补充。从地理分布来看,小水电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2],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雨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是开发小水电的重点区域。目前,全国小水电已开发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广东等20个省市,尤其是广东、四川、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份。

1.2 我国小水电的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水电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小水电带来的明显经济效益,全国各地对开发小水电的积极性都较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小水电发展的步伐,每年新增装机容量200~300万kW,总装机容量占整个水电的30%以上,占全国电力工业比重6%-7%[3],居世界领先位置。

纵观我国小水电几十年的发展,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村用电紧张的问题,以电代柴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小水电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地区防洪抗旱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意义。与此同时,由于小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发展还促进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据统计,我国小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0.34~0.44亿吨标准燃煤,与相同数量的火电相比,可减少排放1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4]。

目前,我国小水电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标准,但是小水电开发程度依然较低,开发不规范、投资与收益不相匹配、上网受限制、电价不合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小水电的发展。

2 我国小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虽然说小水电是清洁能源,但是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行后仍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开发过程中如果违规建设、不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实践经验表明,我国小水电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保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河水锐减,河床干涸。在小水电设计阶段,一些开发单位忽略了科学的水资源开发规划,没有考虑流域总体规划问题。我国2/3的小水电站是引水式电站[5],若缺乏泄水建筑和调度方案,在枯水期时,上游的水源全部引到电站进行发电,很容易引起下游河段断流,造成河床干涸,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2)部分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小水电的选址一般坐落在植被良好、林木茂盛的山区,在开发建设的施工阶段,修建公路、引水渠道、厂房等设施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山林进行开挖,加之施工废弃物的随意倾倒,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

(3)影响水文环境,破坏生态多样性。小水电站的修建,一定程度的改变了河流的水量、水质、水温、泥沙等环境因子,尤其是拦河大坝,严重影响了水生生态系统,它阻隔了某些鱼类及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使其不能顺利进行繁殖,破坏了生物遗传多样性,对某些稀有鱼类和珍稀动植物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3 对小水电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对于小水电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环保意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在规划设计阶段,必须正确处理好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论证建设水电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要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缺少环保措施的小水电项目,应不予审批。在项目施工阶段,要严格制度周密的施工方案,杜绝野蛮施工,防止出现无序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建立完善的小水电开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依法监督小水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必须根据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小水电环境管理制度,在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小水电工程涉及的主要生态与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预审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 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管理制度[5]。

(3)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小水电在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该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从小水电站的发电效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开发小水电引起的移民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该提供适当补贴,妥善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使小水电的开发建设成为真正惠及山区人民群众的工程。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第7篇

【关键词】绿色会计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恶化、局部改善、生态赤字在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对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日益坚定,绿色会计由此产生。绿色会计是传统会计和新型会计核算的融合,是通过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传统会计准则下,企业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态压力。当前生态环境状况下,发展绿色会计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成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三方面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可以起到不可忽视的改善作用。

2 实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2.1 生态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企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其在环境方面达成可持续化的使命。当前我国一味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空气污染严重、森林的覆盖面积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顾一切掠夺资源,缺乏社会意识。企业应当将生态环境成本归入会计核算的成本之中,来达到经济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绿色会计是企业在生态环境现状下发展经济的的要求。

2.2 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当今企业的发展成本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环境成本成为企业应当考虑的新型成本之一。企I要想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化,不应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应当把目光放在长远之处,考虑环境成本。企业要想长久的处于发展阶段,应当从现在做起,将环境成本等内容纳入会计核算当中,时刻考虑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化,要转变目前高投入低产出、消耗大、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发展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绿色会计准则。

2.3 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随着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中国在“引进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引进或投资那些高投入低产出、掠夺本国有限自然资源的低级生产项目,更需要企业披露绿色会计信息,指引投资和引入的方向,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同样,绿色会计也需要各个国家加强交流,共同推进,在这一学术领域的共同研讨可以达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2.4 绿色环保成为新世纪主题。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以及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世界各地各级盛事都将绿色环保作为不可或缺的主题。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北京市人民就被要求节能、节电、节水,进行垃圾分类、报纸回收、无纸化办公等一系列环保工作。

2015年,主持人柴静以其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为引,以空气污染问题为中心,深度调查了当前中国的雾霾问题及环境污染的现状。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经播出就引起巨大的反响,原本就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环保问题再一次获得人们的关注。要改善当前环境状况,绿色会计在我国的推行势不可挡。

3我国绿色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绿色会计被引入我国的时间晚、发展缓慢、实践经验不足。上世纪80年代,绿色会计才被引入中国。90年代初期,关于“绿色GDP”的研讨,才让绿色会计在我国取得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阻碍。

3.1 绿色会计理论系统不完整。由于绿色会计这个新型概念在我国引入的时间较短,故其理论发展要优于实际操作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公司不完全了解绿色会计,或者说不明白应当划入绿色会计考虑范畴的事项、具体要素以及核算方法。绿色会计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过短,相关研究人员较少,相对于传统会计不断的完善和适应我国现实情况的变动,理论系统并不完整。

3.2 绿色会计尚未得到企业重视。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总量上升极快。在此背景下,没有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面临的难题。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呈良好态势,尤其是工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大步前进。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样给企业赢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知环境危机已悄然而至。传统会计中的利润核算只需要企业将销售额减去销售管理等传统成本,并不考虑环境成本。由于企业的不重视,报表中显示的利润远远高于考虑环境成本在内的实际利润,导致企业利润虚增。企业只注重利润,自然也就不重视绿色会计。

3.3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绿色会计的优势正在逐渐被社会以及公众所接受,相关理论不断完善,然而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复杂,不能明确界定,具体核算内容也不确定,不能有效识别。相关法律规则尚不健全、环境的成本难以测量,致使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缓慢。在我国,大多有关绿色会计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尚未形成具备实操性的会计方法,研究人员不能从实际操作中得到问题反馈,也就不能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完善相关制度,这为绿色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难度,成为阻碍绿色会计在我国跨越完善的又一道障碍。

3.4 缺乏绿色会计相关会计人员。相对于传统会计人员数量而言,绿色会计人员数量少,缺乏相关人员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绿色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当前大学会计专业课程中,很少涉及绿色会计,有关教育不足,学生了解的知识也不够。而且政府对这方面的认识不足,对此不够重视。作为为人民做主的政府,面对企业追求非法利益,官僚者们选择视而不见,势力者们选择眼观测色,这就使得绿色会计的进程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