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3-07-24 16:16:16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不仅确立了文化的经济意义,同时也为文化价值的体现提出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那么,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把“花钱”的行业变成赚钱的产业,并使其得到繁荣、壮大和发展,这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在对赣榆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作一剖析和思考。

一、赣榆县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提出时,一度时间很多人不甚理解,认识上有偏差,有的人片面认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可能与经济有直接联系;到80年代末和90代中期提出了“补文企业”和“以文养文”的说法,在认识上进了一大步,但文化产业这一新兴产业仍不被人认同,直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有关文化产业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大力提倡时,才使人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处于和社会文化事业相互交叉而又独立的形态,使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从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上看,实现了阶段性的转变,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很长时间以来,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一直有政府财政投入资金包揽供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单位创办的公司企业应运而生,一批“能人”的出现,带动了文化企业的一时兴旺。但好景不长,由于管理者缺乏市场经营素质,经受不住市场竞争,一个个败下阵来;到20世纪后期,文化产业写入中共中央文件,以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身份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营造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大兴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大兴创新“文化产业”起步阶段;从文化产业规模上看,实现了新的跨越,走从小到大滚动发展的产业化道路。近几年来,我县紧紧抓住深入改革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的机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挖掘人才和闲置资产资源,改革人员分配制度,面向市场重新开发,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文博业、电影发行放映业、广播电视广告、旅游业、培训业、信息产业等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同时,紧紧围绕文化做文章,把演出、创作、辅导、培训、展览、图书销售、音像销售、娱乐、印刷、广告、旅游等产业与市场接轨,按产业模式运作,并向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延伸,变社会需要为文化产业效益,使文化资源变为有形资产,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不断壮大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目前,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苏南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从文化产业经营上看,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过渡,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后劲。

二、赣榆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文化产业实体436家,从业人员5204人,其中文化系统280家,从业人员1010人,固定资产总量达到4458万元。文化娱乐业空前繁荣,全县共有娱乐场所37家,从业人员180余人,固定资产总值1000多万元,年经营收入260万元。2006年,印刷业达56家,从业人员340多人,年经营收入2490万元;音像业42家,从业人员56人,年经营收入48万元;县属院团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走到经营服务第一线,每年县剧团下乡演出由原来的50余场增加到150余场,观众达30余万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给文化产业注入活力,在电影放映逐年滑坡的情况下,保住主业,发展产业。积极举办“爱教影片进校园”、爱国主义影片回顾展等,放映优秀国产片,每年放映影片5064场;县影剧院不断培育演出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演出档次,2006年接待大型演出团体19个,演出场次76场,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经营收入80余万元;广播电视服务、电视广告及有线电视网络从业人员208人,2006年经营性收入达1281万元;民办培训机构8个,从业人员50余人,年培训收费55万元;广告业、文化用品业、工艺品业、信息中介业2005年数量达277家,从业人员达2299人;目前就文化部门来讲,全县文化产业收入突破6600万元,并逐年有所增长。2006年固定资产4400多万元。县演艺中心积极拓宽演出市场,2006年剧团演出收入48万元;影剧院营业性演出每年达80万元以上;2005年以来,网吧业发展迅猛,由当初的38家发展到75家,从业人数达222人,固定资产总值1092万元,年经营收入740余万元;图书发行59家,销售收入2900多万元,软件销售2家,年娱乐税48万元,返还文化部门17多万元;信息网络服务超常发展,“十五”期间固定电话投资达1.25亿元,移动公司固定资产达7680万元;旅游产业地位明显确立,全县形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发展格局,海州湾旅游度假区、抗日山风景区、罗阳垂钓中心、厉庄谢湖有机茶观光基地等规模景区奠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基础,2006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近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亿元;目前,全县有旅行社1家,旅游企业6家,全国农业示范点3家,开发的紫菜、粉丝、茶叶、板栗、狗肉等旅游风味产品40余种。文化产业收入都有较大的增长势头,从数字上分析,文化产业经营收入具有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

三、赣榆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县文化产业的初步兴起与发展,冲破了以往传统文化体制格局和管理模式,从过去单一的社会公益型文化向多元化服务方向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思想不解放,紧迫感不强。长期以来,国办社会文化的优势,造成了有些单位对发展文化产业思想认识不高,事业单位机制形成的惰性一直困扰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一度无所适从,没有紧迫感,改革力度不够。

2、文化产业基础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数单位正处于求生存状态,文化产业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底子薄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3、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文化产业只处于“低、小、散”的状况,如目前我县尚无大规模综合的文化产业实体,文化消费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各类文化产业分布较为散乱,县城较为集中,乡镇则较松散,出现分布不均匀、不合理现象。

4、文化产业发展经营管理人才贫乏。近几年来,从事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学历太低,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提高。

5、文化产业投入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重视程度不够,有重教育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产业的情况存在。对文化产业扶持投入不够,省政府文化经济政策没有得到落实。目前尚未完全形成多种经济成份的文化产业集团化管理体系,投资文化、经营文化较为单一。

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对策

1、发展文化产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实现建设文化大省这一目标,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当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和文化实际出发,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对文化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还必须树立文化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社会生产力的观点,把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2、发展文化产业,要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的经济部门要在中长期计划和短期年度计划中作为硬性指标来编制,并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可以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指导文化工作。二是有利于增强对各职能部门、主管部门的约束力,能够促使其真正从经济角度来看待文化产业。三是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思想统一,使人们认识到,文化消费应该作为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关注。

3、发展文化产业,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一是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经济政策影响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充分发挥产业导向作用;通过建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二是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三是积极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实施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筑国办、民办一体的“文化产业方阵”。

4、发展文化产业,要打造响亮的名牌文化。一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改变结构雷同的状况,大力组织特色经营,实行品牌战略,发展一批具有个性、特色的名牌娱乐项目;二是鼓励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品位和规模效益;三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造就一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锻炼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作、生产和经营人才。彻底改变“文不理财,士不经商”的传统理念,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具有规模的股份制、集团化企业,创造自己品牌,加速文化产业两个转变的步伐。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2篇

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其建设和开发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本市文化产业现状表现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的特点,同时文化产业也存在人才匮乏、市场供需不平衡、综合竞争力薄弱的问题。据此,应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关键词]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研究

一、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齐齐哈尔市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同时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齐齐哈尔市拥有600多处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单位40多处,星级以上文化景区居多,其色鲜明的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文化景区有7处,在省内旅游文化景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的有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江桥抗战遗址、俄罗斯风情小镇、扎龙自然保护区、泰湖湿地公园、西罗亚大街,兴十四村、大乘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西满烈士陵园等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韵味十足的旅游文化景区,分别开出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工业游、农业游、冰雪旅游”等16条旅游路线。2013年8月,中国(齐齐哈尔)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齐齐哈尔召开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03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47762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38511人次,比上年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14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2.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本市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是部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鹤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大湿地、城市鹤之乡”的称号下,齐齐哈尔市极力打造鹤文化,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使鹤文化走出鹤城,走向世界。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飞鹤乳业、金鹤门业、鹤城酒业、华业集团、翔鹤制药等等市内600多家企业的名称以鹤命名。建立丹顶鹤艺术品研发中心和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鹤文化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以鹤为题材的各种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学、摄影、短剧、书法、舞蹈、满足刺绣等等。鹤文化做为齐齐哈尔市的城市主体文化,凸显了城市的品牌特色和战略特色。2015年7月,中国(齐齐哈尔)第三届国际鹤文化艺术节在齐齐哈尔举行,其中包括歌舞晚会、音乐盛典、学术论坛、美术展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舞台剧、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文化盛典。

3.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增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1个文物管理站1个,文物管理所12个,文化站总数已经达到180个,注重对社区和乡镇文化站的更新和建设。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各种大大小小的歌舞电子文化娱乐活动普遍的存在于市民的生活当中。全市广播电台共有11个,广播节目套数11套,广播发射台、转播台4个,县区广播台9个,其中乡有线广播站站10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39%。全市拥有电视台1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实现了广播与电视、有限与无线的密切结合。达到了文化传播网络化、高速化和全面化。

二、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综观全国文化产业投入人员数,黑龙江省位于其他各省的后位,虽然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领域人才辈出。但是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方面却不占有任何优势。第一,文化产业从业人才利用效率较低。文化产业内的单位从业人员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其他市,难以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二,文化产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目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其他行业转换而来的社会人员,这些人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掌握只是流于表面,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少之又少。第三,文化产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齐齐哈尔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薪酬、福利待遇、培训等劣势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加上地域问题,使得一些精英人才不断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网吧、影音制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印刷厂等等文化生产机构众多,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但这些机构一般只是针对本市消费群体,实现的是一种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循环微收入,并未给文化产业带来应有的价值。虽然政府已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扶持力度,但是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一部分。旅游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对于旅游附属活动、旅游纪念品以及科技旅游还处于萌芽状态。文化创意产品寥寥可数,现有的文化创业产业市场占有率低,文化团体缺乏创新机制,文化产业平台创建不完备,当前市场上群众的消费需求脱节,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难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3.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

首先,齐齐哈尔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综合实力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齐齐哈尔市政府提倡以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5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上亿元的大企业少之又少,尤其是民营企业其自身的分散性和灵活性使文化产业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文化产业机构分配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占文化产业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核心企业创造文化产值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产业产值由其他产业创造,产业产值比例不合理,齐齐哈尔文化产业核心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次,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科技含量低、创新理念少、更新换代慢的领域,对于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文化影视、文化演出、电子商务等高科技和时代性更强的领域涉足的较少,难以追赶上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省第二大城市,人才济济,如何将人才队伍做实做强做大,保证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第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经验的管理型人才和营销型人才。做好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做到岗前必须培训、岗后定期不定期培训。做好人才信息反馈,包括专业人才数量、质量、效率等,并根据反馈的结果做好下一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加大人才队伍的财政支出。政府应对各大教育机构和研究所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比重,并专款专用到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院系和部门。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待遇水平,积极吸引市外、省外乃至海外人才的流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绩效机制,对有作为和工作效率高的人才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第三,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建立文化艺术院校,鼓励社会办学,建设人才培养流动站和平台,掌握人才去向。

2.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

发挥齐齐哈尔地理位置优势和地区优势,挖掘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的城市竞争潜力,互通有无,推陈布新,将文化市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资金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角度融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参与其中,在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促进文化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引资的同时引智力;分配上,一方面要继续扶持国有资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市场中民营资产扶持力度,使文化产业全方位、广范围发展;基层设施上,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娱乐大项目,搭建文化休闲娱乐信息畅通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文化产业新动态,拉动全市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企业选择上,政府在壮大现有文化企业的基础上,要支持和鼓励私营和合资企业融入到文化产业市场当中,提高文化市场的商业性,加速商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加大现代企业在文化市场当中的比重。

3.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多样。首先要巩固和夯实传统鹤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鹤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说鹤、吟鹤、画鹤、写鹤等鹤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水平,利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例如话剧《风刮卜奎》,原创动漫《神鹤丹丹》《白马湖》《蛇洞山传奇》,刊物《丹顶鹤》《龙沙诗词》,大型广场舞《鹤舞》,“鹤文化与湿地旅游”扎龙论坛,文化鹤城微信平台等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扩大鹤文化的知名度。其次要打造特色品牌,盘点和整合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尤其是要以打造扎龙旅游文化产业带、兴十四村现代农业区、加强抗战红色文化、达斡尔民族风情文化产业的开发为主。专注产业文化的重点领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依靠先进的科技和广阔的市场,在利用好展览、展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电商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产品数量和附加值,加速文化产业升级。

作者:姜显微 杨春梅 郑继兴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慧.齐齐哈尔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2,(05):53.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3篇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能够提升旅游的内涵,旅游可以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目前,以文化旅游城市定位的商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并未深度融合,文化中的旅游和旅游中的文化都有不足。主要体现为:没有打造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对商丘文化的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由此,未来商丘旅游业的发展要注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在文化景区做好旅游服务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现集聚式发展,对商丘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关键词:

文化旅游;商丘古城;产业融合;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商丘是中国旅游活动的发祥地,在旅游史上是浓重的一笔。然而,今日的商丘旅游业却困难重重,对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的贡献很有限,游客来源单一,数量不足。从客观的自然资源来看,这里是豫东平原,没有风景如画的山水风光,也没有奇特的地质地貌等。但是,商丘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各种人类文明文化的遗迹众多,有些还是独特的。因此,作为中国旅游活动发祥地的商丘如果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就必须紧紧抓住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旅游事业。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

文化和旅游原本是融为一体的,旅游本身是为了欣赏和体验异地的文化,在异地文化的哺育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发现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文化就是旅游的根本所在,如果天下文化同一,我们就没有必要外出旅游了,也就失去了外出游玩的动力。然而,在现代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文化和旅游却发生了分离,形成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文化成了贩卖的商品,越来越庸俗化、破落化,旅游成了吃喝玩乐的代名词。[1]文化不再被敬重,仅仅为了“到此一游”,我来过,我又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旅游成了仅仅能满足自己的“感官欲望”、带来物质享受的事物,它的精神需要慢慢在消退。如此一来,旅游的意义终将失去,人们也会失去旅游的兴趣,使旅游变成一种十分疲劳却一无所获的行为。这既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也会对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文化旅游应该是一种新的、独特的旅游理念,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历史故事和历史遗产,体验别家的文化文明的生活和思想方式。[2]这一概念和观念一经提出,便产生了重大反响。使人们再次思考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问题,或者说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人们确认:“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提升旅游素质、提高旅游内涵和韵味的重要内容,旅游和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3]因此,实现两者的融合,对两者的发展都有好处,是两者未来发展的应由之路。其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天然具有耦合性。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支撑下,可以使其内涵得到丰富,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品质升级。从实践来看,文化在旅游上不是一个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带来的主要是门票收入,这种收入是非常有限的,也难以带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难以带动周围居民收入的增长。但是文化却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甚至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该市原本旅游资源乏力,在自然资源上,既没有奇山,也没有秀水,只是北方平原上的一个城市,种着和其他北方城市一样的农作物。但是,它有历史和文化,曾是七朝古都,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北宋曾定都于此。开封就以宋文化为主体,重建和修复一系列承载着宋文化的古代建筑,开封府、大相国寺、包公祠、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等,成功开辟了自己的旅游业。在2016年春节,其旅游业非常红火,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以至于其市长感慨,好像中国人都去开封过年了。旅游产业是不能没有文化的。连作为国家地质公园的云台山风景区也都在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文化意义。“竹林七贤”“太极文化”“宗教名山”“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等都被发掘出来。文化可以给旅游注入生命内涵,使人和旅游景区融为一体,在旅游中思考人自身,反省人自身,从而可以得到耳目之娱之外的收获,也会使人们多次重返,成为“回头客”。同时,文化产业如果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可以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经济支持,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挥更大的价值。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形势看好。并且其成本不像其他产业那么高,但收益却超过其他产业,而且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其他地方去旅游,感受异地的风土人情,体验另一种生活式样。有了旅游业的收入,文化遗址、文明遗迹等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增加新的文化设施。

二、商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距今约有5000年的文明史。正因如此,商丘在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拥有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行走在商丘,处处可以感受到人类文化文明创造的“痕迹”,从远古时期直到近代,绵延不绝。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商丘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多。从文化的精神类型来看,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这里汇聚了火文化、商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木兰文化、黄河文化、音乐文化、戏曲文化、根文化、运河文化、书院文化等,应有尽有,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浓缩版。因此,商丘是一个文化大市。但是,商丘却不是一个文化旅游强市,其文化中的旅游和旅游中的文化都有不足,两者没有深度融合,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

第一,商丘文化旅游缺少一个标志性符号。如前所述,无论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精神文化遗产来看,商丘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众多,具有多样性和缤纷性。然而,这么多的文化资源中,哪一种是商丘文化旅游的标志,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商丘商文化很独特,商丘是商业、商品、商人的发源地,是华商之都。但是定位成商文化却有自己的困境。一方面,商丘的商业并不发达,经济不强,难以支撑起一个“模范商业城市”的称号;另一方面,商业文化难以把握其历史性,商业往往和追逐利润相关联,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商业在历史上和文化结合不强,难以凸显出文化的历史性。火文化虽然在商丘文化中也比较独特,但开发价值有限,操作性不强,除了“钻木取火”,很难发掘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儒释道宗教文化,商丘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其寺庙等在国内知名度不够,难以“叫响”。其他文化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产业困境。以至于媒体上对商丘文化旅游的称谓出现多种,如“商文化”“殷商文化”“豫东平原文化”商宋文化”等。[4]

第二,商丘文化旅游中旅游产业服务支撑乏力。从整体来看,商丘文化旅游还主要处于“看景”阶段,走马观花,看完即走,所以来商丘的游客多是短途游,以半日游和一日游为主。其游客来源以商丘市以及周边市县居民为主。商丘市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商丘市南,包括古城、燧皇陵、商祖殿、宋国故城、张巡祠等。这些地方住宿、饮食、购物、交通、休闲娱乐均发展滞后。内部及周围没有成规模的酒店、饮食文化长廊、购物中心、娱乐休闲中心,交通也很不便,甚至晚上出租车都不愿意过去。这就导致人们在此看景,还要去别处住宿、饮食、购物和休闲娱乐等。即使以整个商丘市的服务业来看,游客也难以享受到满意的旅游服务。调查显示,游客对商丘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不高。[5]

第三,商丘文化旅游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缺少整合。商丘文化景点基本上都是分散经营、各自管理。城墙城楼、应天书院、归德府文庙、张巡祠、燧皇陵、商祖殿等,每到一处都要购买门票,给人的感觉这些文化资源就是为了卖门票的,门票收入是商丘文化旅游的主要收入来源,严重制约了商丘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真正经济价值、收入来源在于服务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比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对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缺少整合和集聚就难以做大做强。

第四,商丘文化旅游缺少深度发掘。目前商丘文化旅游主要局限于对一些古代遗址的重建和修复。但对其深层意义发掘不够。文化旅游主要不在景上,而在文化上,必须让游客通过看景,体会到其深度文化。文化的意义在于对人的一种自觉和注解,也即认识我们自身。每一种文化,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理解人、诠释人。以商丘古城为例,它就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含有对人的深刻诠释。它又名“八卦城”:外圆内方,代表天人合一;城内街道呈棋盘式布局,共有93条街道,9为“极阳”之数,3寓意圆满和谐;东西南北四城门,南北相对,东西相错,体现出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原理。如果仅仅是游客在城内浏览一圈,没有导游讲解、没有大屏幕展示等,人们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这是五百年前的城墙,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真幸运。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商丘文化旅游缺少人才支撑,既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旅游从业者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商丘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基于前述,笔者建议,在未来发展中,商丘文化旅游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提炼出自己的文化产业标志和品牌。旅游产业和任何服务行业一样,也需要自己的品牌,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标志。旅游产业若想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标志,使人们在想体验某种文化旅游服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地方。以文化旅游定位的城市商丘,当然应当在自己文化资源中提炼出自己的品牌和标志。如前所述,商丘文化旅游中这一点还没有实现。笔者认为,商丘文化资源中最吸引人的、最独特的是古城文化,其古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商丘古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商丘古城曾荣获“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1名。商丘在古城资源上,除了现有保存完整的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归德古城外,在古城周围还层压着古宋国都城、秦汉睢阳城、隋唐宋城以及北宋南京城等。借助这些旅游资源,商丘可以打造“中国古城博物馆”,让人们不出商丘,就可以完全领略中国古城文化。

第二,在商丘文化旅游产业带,即商丘古城、燧皇陵、商祖殿、宋国故城、张巡祠等附近,开发建设旅游服务产业带,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购物服务等。使游客在此既可以领略商丘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尽享舒适便捷的住宿、商丘独特的美食;在旅游中既可以实现休闲放松的效果,同时还能买到独特的旅游纪念品、特产以及其他各种优质商品。这样的规划具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大大拉长商丘文化旅游的产业服务链,增加文化旅游的附加值;二是可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使游客享受到优质的旅游服务资源,甚至带来“回头游”;三是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此的深度融合,还可以带动周围居民的产业开发,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缓解很多农村问题,比如“三留守”问题,周围居民在家就可以实现致富的愿望。

第三,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建立文化旅游集聚模式。如前所述,商丘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以分散经营、各自管理为主,导致难以做大做强。商丘在文化旅游上完全可以采取集聚发展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实行规模发展,互相支撑和合作。从内部来说,完全可以把古城旅游区、燧皇陵旅游区、商祖殿旅游区、宋国故城旅游区等联结起来,变成一个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一票通”,各景区之间开通便利的旅游观光车;还有商丘市区的这些文化资源也可以和永城芒砀山文物旅游景区整合起来,建立一票通、通班车等系统,实现对于非自驾游的便利。从外部来说,商丘应该实现和周围相关旅游城市的合作,比如优惠共享、市民待遇,这样对这些城市的居民以及来此旅游的游客都会有吸引力。当然,这些城市之间也可以互相扶持,相互宣传。比如开封、洛阳、安阳、许昌、平遥、枣庄等,这些景区都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甚至都以文化旅游为主,但是其文化特点和风格却相异,可以实现互补。

第四,建立文化旅游的人才队伍。商丘在教育方面也不是一个强市,虽然其境内坐落有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学院、商丘工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但层次不够,至今都没有实现硕士授权点的突破,引进人才不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相匹配。商丘可以专设一个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比如“商丘历史文化研究院”,从事对商丘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开发、宣传推广、召开相关学术会议等,加大这方面的人才引进。一个地方的文化层次是由该地方的教育科研层次支撑的,一个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主导的城市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

总之,商丘在开发文化旅游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文化资源丰富且又独特。在文化旅游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商丘应该抓住机会,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对旅游的底蕴支撑,旅游对文化保护开发的经济支撑,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作者:葛宇宁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侯菊英.抵制旅游低俗文化之风的对策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85-289.

[2][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蒲红,等,译.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67.

[3]卜伟.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商贸,2010(4):124-125.

[4]朱智慧.商丘商宋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5-57.

[5]蒋丽君,方宏杰.商丘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5-58.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4篇

*6年,有两件事情对*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我国首次制定的《国家“十一”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二是*省为贯彻落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省文化强省建设纲要》以及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首次编制了《*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以明确政府文化工作重点,引导文化市场主体行为,推动*省文化产业快速、协调发展。显而易见,文化产业被纳入政府专项规划范围,意味着*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表明*省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

截止到*6年底,*省文化产业拥有总资产1027.36亿元,首超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208.15亿元,增长25.4%。全年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95.15亿元,比增29.5%。当年实现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7614.55亿元)的比重为2.76%。其中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96.8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3.7%;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13.16亿元,占6.3%。*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6%(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其中法人单位增长29.5%,个体工商户增长15.9%,均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长速度。在法人单位中,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78.27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90.5%;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8.61亿元,占9.5%。与上年相比,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21个百分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降低了2.21个百分点。

(二)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多元化投资主体已经形成

1.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平稳增长,相关文化产业大幅增长。传统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6年,传统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9.23万人,实现增加值42.41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4.5%,增加值增长9.9%;新兴文化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6年,新兴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4.84万人,实现增加值20.82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略有减少,但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16.7%;相关文化产业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6年,相关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34.97万人,实现增加值133.66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11.6%,增加值增长39.8%。

*6年,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8.8:9.9:71.3,资产之比为24.3:19.3:56.4,营业收入之比为13.9:14.4:71.7,增加值之比为21.5:10.6:67.9。与上年相比,新兴文化产业在拥有资产和实现收入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在吸纳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和5.0个百分点。而传统文化产业在这几个指标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减少。表明*省文化产业中,新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在*省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优势份额。

2.经营性产业单位发展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6年,经营性产业单位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吸纳从业人员比为92.3∶7.7,拥有资产比为87.5∶12.5,全年营业收入比为96.4∶3.6,实现增加值比为90.5∶9.5。说明文化产业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具体行业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超过一半,*6年实现增加值123.30亿元,比上年增加34.4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58.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有从业人员5.43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拥有资产140.42亿元,比上年增加12.67亿元。实现增加值27.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新闻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的规模最小,从业人员分别只有831人和1310人。

3.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呈现多样化形态。*6年,在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有1.24万个,占92.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667个,占5.0%;外商投资单位370个,占2.8%。与上年对比,内资单位减少415家,所占比重减少0.6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增加33个,所占比重增加0.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单位增加29个,所占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在全部文化产业单位中,内资单位实现增加值125.8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的59.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50.01亿元,占23.8%;外商投资单位34.21亿元,占16.3%。

(三)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效果初显,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崭露头角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进发展,效果初步显现。以*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剧院、昙石山博物馆等省级重点项目和各地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高了*省城市群的文化品位,推动了*省文化设施建设迈向更高层次。*6年,全省共有219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大剧院、厦门园博园项目、莆田妈祖文化城项目等10项文化产业项目名列其中。在183个预备重点建设项目中,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工程、莆仙戏大剧院等7个项目名列其中。在文化产品制造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461家,占11.2%,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2578家,约占62.5%;在文化流通企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73家,占3.3%,年营业收入超过*万元的有943家,约占42.4%;在文化服务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117家,占1.9%,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854家,约占13.8%。逐步形成了以*省广播影视集团、*日报报业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厦门广电集团、厦门日报社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成为*省文化产业的领头羊。

二、*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省以精品战略为导向,精心规划和组织各项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6年8月份,*省歌仔戏《邵江海》获戏剧文学最高奖--曹禺剧本奖;10月份,*省选送的越剧《唐琬》获“*6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5月份,漳州木偶剧团凭《大名府》《卖马闹府》《人偶同台》3个节目在第13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夺得优秀表演奖。二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6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69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0个,公共图书馆86个,博物馆85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26万场,观众1156.2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2万场次,全省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展开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三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省号称戏剧大省、戏剧强省,是南戏发源地之一,剧种多达32种。*6年,在公布的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省有11项戏剧类项目入选,包括了*省五大剧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永安大腔戏、四平戏、泰宁梅林戏、闽西汉剧、寿宁北路戏、木偶戏等。到*6年底,全省有专业剧团93个,民间剧团765个。众多戏剧类项目入选“国遗”,将极大地推动*省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四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省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省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省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和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二)新闻出版发展良好

一是图书质量继续提高,品种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130种图书在省级以上各类图书评选中获166个奖项,比上年多19种44个奖项。其中《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分子创伤学》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全年图书出版3002种,比上年增加59种。既出版了《海峡西岸的崛起》、《中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等一批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图书,也出版了近百种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读物。如:“新农民新农村”丛书、“农民工学技能”丛书等。既出版了《*新童谣》、《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等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图书,又关注市场,掌握读者需求,出版了众多文化品位高、市场潜力大、读者反映好的畅销或常销品种。如《古文字构形学》、《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等。闽版图书的影响力有所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二是报纸出版的各类指标增长较快。*省报纸出版紧紧把握舆论导向,既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又突出服务性、知识性、娱乐性,各类指标平稳增长。*6年,*省报纸出版种数达59种,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9.7亿份、总印张34.55亿印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1%。三是期刊出版各类指标恢复性增长。*6年,*省有174种期刊,全年出版2902万册、总印张为12.74万千印张,平均每种期刊印数为16.68万册,分别比上年增加61万册、2902千印张、0.35万册。四是音像电子出版物高速增长。*6年全省6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式音带63种、54.27万盒,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21.0%,出版激光视盘606种、2151.90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6.83%和511.35%;全省4家电子出版社共出版电子出版物43种、18.08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230.8%和112.0%。

(三)广播电视实力增强

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6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6年全省广播节目有85套,电视节目有36套,与上年基本持平,比*0年分别增加13套和20套。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6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13万公里,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突破450万户。四是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新跃升。119米高的*广电中心主体工程已建好,现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于*8年3月建成,届时*省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质的变化。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即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法人制造业*6年增加值增速高达38.7%。但相比之下,*省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6年*省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12.0%,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26.7个百分点。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6年*省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2.1%,从业人员占28.7%,资产占43.6%。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占GDP比重偏低

*6年,*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只提高0.27个百分点;其文化服务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14.08万人)与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基本一致(13.97万人),但所创造的增加值(63.23亿元)只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年的增加值为537.11亿元)。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6年的增加值仅20.8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27%,其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但比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慢23.1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6年*省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9%,增速高达39.8%,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1.5%和10.6%,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9.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6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34万家,平均每个单位仅36人,资产约750万元;从区域分布上看,*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法人单位数占全省66.1%,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7.3%。而闽东、闽西、闽北的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相对落后。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6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3.5%和10.4%。将教育消费剔除,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7.0%,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6年*省人均GDP达到21471元,折合美元已超过25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1%,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五)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使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还是要提高认识。要知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人士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之日,就是中国先进文化全面走向世界之时;其次,要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作用。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增强文化事业活力,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提高文化综合竞争力。政府是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文化服务的统筹者,既要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要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要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地制定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第三,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处理好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大力加强现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继承中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新时代进步发扬光大。

(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集中力量在全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层次分明的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新建一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文化场所。到2010年,全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00%的乡镇(街道)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继续推进*大剧院、*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以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在建工程建设。适时推动省少儿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海峡出版综合大楼、*省档案局新馆、省艺术馆新馆等建设项目。二是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的目标,重点开发富有*省特色的绿色、红色和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提升*省旅游综合竞争力。要加强重点旅游区开发,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经济区和旅游精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新建一批旅游产业集群区块。完善、提升十大旅游品牌,培育、推出十条精品线路;完善、培育1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培育建设50个旅游小城镇;推出50家部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提升、推出50个国家A级旅游区,其中5A级旅游区争取突破5个。

(三)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一是加强*省特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历史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加快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厦门海峡艺术中心、闽南文化生态区、地方剧表演场所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加强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省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网点;加强全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省民营经济和吸引外资、台资的优势,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政策允许进入的出版物分销、有线电视接入网、影视节目制作和销售、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或参加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兴办文化企业,加快*省文化产业发展。

(四)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

要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重点向内地山区和农村倾斜,使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文化领域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逐步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大的状况。二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扶持乡镇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新建500座,力争实现100%乡镇拥有一座具备展览展示、科技培训、书刊阅览、农村信息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加强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网。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完成全省广播电视高山发射转播台(站)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完成村村通模拟卫星电视接收机改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工作。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8.5%以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建或改造农村数字固定放映点80个、流动放映点80个,实现“每村每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省扶持建立30个“共享工程示范区、县”,400个乡镇(街道)共享工程服务站点、5000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服务点。

(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职能进行科学定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着眼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要实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使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自主开展服务活动。要加快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的机制,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抓好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继续完善*日报报业集团、省广播影视集团、厦门广电集团的改革试点。推进在*新华发行集团和若干个省市县艺术表演院团的转企改制试点。推进省广电局、新闻出版局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积极培育和建设一批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领域。要坚持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加快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农户组建文化中心户、文化专业户、文化室,兴办农民书社、民间剧团及集(个)体放映队;推广和配送农村“文化流动服务车”,鼓励创作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文艺精品,引导农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培育一批艺术之乡、书画之乡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园。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5篇

【关键词】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77-01

文化创意产业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通化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脚下,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可观的基础条件,因此通化市要充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在本地的稳健发展。

一、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通化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2016年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共实现产值约35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在全市GDP中的比例约为4%,吸纳就业人数3万余人。在看到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以生产文化创意产品为主,在文化创意消费方面存在着营销手段欠缺的问题,导致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和消M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制约了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因素

(一)积极因素。1.基础条件。通化市区位条件优越,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在通化市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通化市政府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以及文化娱乐等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均得到了良好发展。2.人文资源。通化市是我国高句丽文化以及满族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化市在高中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二)消极条件。1.专业性的组织和人才储备不足。通化市虽然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但专业性的文化创意队伍以及人才数量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相比仍较少,制约着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化市高中等院校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2.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体发展中呈现出整体调控不科学、发展不协调的状态,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制与扶持政策缺乏科学规划和明确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缺少联动效应,分散存在,没有形成经济型链条。

三、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议

(一)政府科学引导并加大扶持力度。通化市政府部门应在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本地经济结构中的支撑产业。

(二)坚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发展战略。政府部门将对松花石以及集安玉等优势资源和企业进行组织协调,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促进品牌文化创意产业的壮大。

(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通化市可以将本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以及金融业融合发展,进而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规模,形成具有通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四)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既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需要具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通化市政府部门及文化企业要通过组织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展览会等活动,为该领域的人才交流提供平台,通过优厚的条件吸引其他地区及海外等具有先进视野的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为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储备充足的力量。

(五)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政府部门要在不断改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由政府主导建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搭建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在本地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

四、结论

通化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面既面临着优越的基础条件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也受到专业性组织和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缺乏科学统筹规划等制约。本文认为通化市要通过科学引导并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坚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发展战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软环境建设等措施,促进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04):26-35.

[2]王丽芳.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52-53.

[3]董菊华.关于促进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闻世界,2015,(05):16-17.

[4]董晓日.万寿岩“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0-11.

[5]崔鹏,郑翠翠.通化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9):14-15.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6篇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党的十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发展经济支柱产业。目前,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发展观念、资金、人才、产业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是影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结合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1.1地理环境优渥

河北省在地理位置上环京津,交通便利,与京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所以在发展本地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借鉴和利用京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及资源,与之实现良好合作,以进一步促进本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2文化资源丰富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共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30处,其中全国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其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几千处。另外,除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遗产外,还有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和技艺,如河北梆子、评剧、吴桥杂技、沧州武术等。总体来说,河北省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而这种强大的文化资源实力,正是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1.3投资、政策、服务良好

由于河北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因此河北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上也比较完善。目前,河北省已经出台并实行了一系列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政策,这使得河北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了明晰的思路、明确的方向、完整的规划、科学的措施以及完善的保障条件。其中,河北省重点发展的几个文化创意行业有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出版印刷发行业、民俗节庆业、动漫游戏业、体育健身等。同时,还规划了几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工程,如西柏坡红色旅游产业工程、国华影视基地工程、《盛世王朝》文化产业园区工程、吴桥杂技大世界文化产业基地工程、太空世纪动漫城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建设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完善的政策扶持、良好的服务保障,它们带动了整个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4产业初具规模,环境逐步完善

就现实发展状况来看,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据统计,早在2009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增产就已达到30%以上,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也达到了3.3%。而时至今日,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增产已接近50%,可以说成为了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河北省已经建设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文化娱乐企业和设施,极大地拉动了全省经济的增长。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完善,未来将展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

2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1发展观念与机制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虽然随着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已经基本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但从总体上来看,其发展观念仍旧比较滞后,管理机制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现今的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模式还存有事业管理的影子,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的规律。正因如此,才使得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至今未能够打造出全国知名的文化企业与品牌。要知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密切参与,所以若想改善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观念与机制上存在的现状,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具体来说,河北省政府应当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改革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实现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其次,要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此外,还要继续推行文化创意产业优惠鼓励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各国、各地的文化交流,一方面引进外来资源、优势及经验,另一方面向外推广本省文化,提升本省文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使本省文化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2产业规模与结构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河北省的龙头产业之一,也极大地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增长,然而相较于北京、上海等经济文化发达省份而言,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仍有所不足。再者,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来看,目前仍主要集中在文化演出、娱乐、出版发行、传统艺术技艺等方面,而其他方面的拓展较少,整体局限性较大。尤其是现今一些比较热门的文化产业,如动漫游戏产业、网络传媒产业等,在河北省的发展十分薄弱,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度较低。因此,若想进一步发展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还需扩大其产业规模,提升其产业结构。河北省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加强与京津地区的文化交流,吸纳京津的人才、资金、文化资源,然后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发展具有河北省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在文化演出、娱乐、出版发行、传统艺术技艺等方面的发展,使原本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扬;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薄弱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找准目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尽快建立一条全面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

2.3资金与人才问题及对策

资金与人才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现今,河北省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融资问题是一大重要制约因素,由于目前仍旧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投资主体过于单一,所以导致产业投资不足,融资困难。此外,也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现有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较低、业务能力偏弱,同时受资金不足的制约,难以聘请到顶尖的人才。所以,未来河北省必须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机制,建立更多的融资平台,强化社会化融资渠道。此外,还要大力引进人才,提升薪酬福利,解决人员户籍问题,从而留住人才,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逐渐走上“自己培养人才,自己使用”的道路。

3结语

河北省是我国的北方大省之一,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渥,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河北省很早就开始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但是,其中一些问题仍旧存在,所以未来仍需继续加强改革,提高重视度,以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逐步增加、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目前产业和文化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精神需求。现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提高GDP水平,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新趋势、新环境下,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会成为新世纪经济一体化中的新生力量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将建设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为其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重视,将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地,让我国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走出国门,让五千年的文化哲学、人文道德、文化精髓感受时展的气息。

未来是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快速发展的阶段,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分析国内、国际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文化将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提高地区间的合作性,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找到改革和创新的策略,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意识不强。部分文化部门缺少文化产业的概念,没有详细研究过文化产业的规律、特点、地位、性质,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清晰思路,很多文化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更没有进行规模化发展。

第二、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和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导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没有分离。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改革文化体制的进程比较缓慢,尤其是艺术团体结构老化、布局分散、总量过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虽然报业、出版、广电等传媒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一些文化单位的困境会更加明显。

第三、文化产业总量少、规模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国内和国际竞争的环境下,我国文化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但总量、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没有形成产业群体和产业链条,缺少影响力强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集团,经营规模和竞争力较差。

第四、科学和人才的不足对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影响。我国文化产品还以传统技术工艺为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的问题比较严重,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率较小,即使引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造成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少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对策

(一)改革文化体制

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战略,以群众实际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在新形式、新时期下文化企业要具有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以多样化的产品来源、产业流通方式、产品需求促进健康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管与办”要严格区分开来,将政文分开、政企分开,构建起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优化产业环境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实力

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不但要符合国际要求,还要适应我国国情。研究并制定出文化产业的政策,运用税收、信贷等方式,引进和调动各种资金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机制。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研究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建立发展基金,在文化产业中引入股份制,充公利用无形资产,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扩展投资和融资渠道,使投入机制更加多元化

在政策范围内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可以运用支持其他企业建立文化项目,吸引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经营管理的方法,逐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多元化投资等格局,并形成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共同投入的所有制格局。

(四)整合多种资源,建立文化品牌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和文化产业分散、规模小有直接关系,部分国有文化单位没有成为自主创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缺少创新力。所以要进行规模化经营,在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的基础上,建立出版物流、体育竞技、出版印刷、影视产业等基地,建立文化品牌。另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完善职工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创新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成为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我国文化产业还是发展的起步阶段,受体制问题的束缚和制约。我们要以市场为发展基础、以政策为发展导向,将市场逐步注入文化产业,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建立具有弹性的文化产业管理方案。在改革文化体制、合理资源配置、增加融资方式、建立文化产业集团等方面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丽;陈艳丽.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