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化(合集7篇)

时间:2022-09-08 23:42:42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第1篇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 科技 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 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 理论 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 哲学 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 科学 、 艺术 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 规律 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 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 自然 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 工业 。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种生产力,这就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机械的、庸俗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那种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 

    其次,文化生产力的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 研究 一直忽略了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而对之作了一种纯粹精神的、美学的研究。而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或艺术生产必然含有商品经济时代特别是当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的全部特征。当代文化生产已不完全是个体性的生产方式,而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 现代 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 体育 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再次,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独特的发生、发展史,有形成自身的历史过程,有对精神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受到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精神层面,也要关心艺术生产的方式和工具。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是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重要 内容 。在当今的文化生产力中,文化生产所达到的科技化和社会化程度,是判定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 

   世界 经济 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从二战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 科技 革命时期,这就是 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这一生产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 工业 大生产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 艺术 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那么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今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际 旅游 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且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 时代 的到来。1997年世界500强 企业 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 计算 机信息产业,在1997年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10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 现代 经济发展中文化的、 科学 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 社会 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粮食而工作,而在发达国家仅有2%—3%的人口从事农业,便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日本的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九十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克在1980年“美国竞争力大会”上对1929—1980年的美国经济做了数量 分析 。他测出,在这期间美国生产力的增长中,40%是由知识和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劳动力的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企业,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员与“蓝领”工人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上升到65.5%。即使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自然 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方面。 

    经济文化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即使物质层次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与文化结合起来了。今日的主流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总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 

    认真 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 历史 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

   其次,随着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高速 发展 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从普通市民到文化人士,从大众娱乐到 艺术 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三是一轮接一轮的文化 时尚 表明了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很明显,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 历史 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 规律 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等。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文化产业化第2篇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 科技 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 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 理论 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 哲学 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 科学 、 艺术 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 规律 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 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 自然 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 工业 。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种生产力,这就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机械的、庸俗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那种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

其次,文化生产力的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 研究 一直忽略了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而对之作了一种纯粹精神的、美学的研究。而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或艺术生产必然含有商品经济时代特别是当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的全部特征。当代文化生产已不完全是个体性的生产方式,而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 现代 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 体育 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再次,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独特的发生、发展史,有形成自身的历史过程,有对精神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受到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精神层面,也要关心艺术生产的方式和工具。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是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重要 内容 。在当今的文化生产力中,文化生产所达到的科技化和社会化程度,是判定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

世界 经济 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从二战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 科技 革命时期,这就是 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这一生产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 工业 大生产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 艺术 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那么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今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际 旅游 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且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 时代 的到来。1997年世界500强 企业 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 计算 机信息产业,在1997年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10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 现代 经济发展中文化的、 科学 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 社会 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粮食而工作,而在发达国家仅有2%—3%的人口从事农业,便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日本的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九十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克在1980年“美国竞争力大会”上对1929—1980年的美国经济做了数量 分析 。他测出,在这期间美国生产力的增长中,40%是由知识和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劳动力的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企业,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员与“蓝领”工人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上升到65.5%。即使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自然 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方面。

经济文化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即使物质层次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与文化结合起来了。今日的主流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总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

认真 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 历史 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

其次,随着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高速 发展 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从普通市民到文化人士,从大众娱乐到 艺术 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三是一轮接一轮的文化 时尚 表明了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很明显,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 历史 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 规律 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等。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文化产业化第3篇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工业。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种生产力,这就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机械的、庸俗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那种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

其次,文化生产力的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研究一直忽略了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而对之作了一种纯粹精神的、美学的研究。而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或艺术生产必然含有商品经济时代特别是当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的全部特征。当代文化生产已不完全是个体性的生产方式,而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再次,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独特的发生、发展史,有形成自身的历史过程,有对精神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受到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精神层面,也要关心艺术生产的方式和工具。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是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的文化生产力中,文化生产所达到的科技化和社会化程度,是判定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 转贴于 世界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从二战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这就是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这一生产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那么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今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际旅游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且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199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在1997年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10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社会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粮食而工作,而在发达国家仅有2%—3%的人口从事农业,便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日本的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九十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克在1980年“美国竞争力大会”上对1929—1980年的美国经济做了数量分析。他测出,在这期间美国生产力的增长中,40%是由知识和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劳动力的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企业,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员与“蓝领”工人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上升到65.5%。即使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方面。

经济文化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即使物质层次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与文化结合起来了。今日的主流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总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事业型”的传统思路和行政机制;另一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另外,经济流通的世界化和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批判地借鉴其市场运作的方式,以适应并掌握当代世界文化交往的经济规律,并制定自己的文化安全策略,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体制。 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从普通市民到文化人士,从大众娱乐到艺术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三是一轮接一轮的文化时尚表明了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很明显,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历史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等。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文化产业化第4篇

化产业与新技术具有较低的融合度。文化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但是从我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发展方面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技术水平总体不高,并且文化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度也较低,这对我国文化产业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制约。由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技术密集以及知识密集的特点,所以文化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竞争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实现了文化产业与传媒汇流的融合,这种融合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文化产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内文化体制、经营主体以及资金的影响而难以实现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有效融合。

二、文化产业企业创新力的培育与提升

(一)构建现代化的文化企业制度

文化企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企业所发挥的支持作用与推动作用是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具备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文化企业能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将文化产业的创新当作内在需求,这对于推动文化产业企业创新力的提升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文化产业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体制的改革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是构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市场;二是推动文化体制的构建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突出体现在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其中拥有经营权的企业法人为企业的发展负责,而不用对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企业股东利益负责,无论是法人还是出资方,对企业所承担的都是有限责任,这种企业制度对于文化企业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具适应性。在文化行业逐渐转企改制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而这同时也导致了文化企业股东结构产生变化。在此过程中,文化企业有必要构建完善的法人制度,并让经营者具备充分的经营权利,避免使用行政权对文化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干涉,在此基础上,我国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企业才能够实现政企分开,并推动文化企业融入到竞争环境中,从而使文化企业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推动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体现在市场发育有待成熟、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事业性质有待弱化、市场主体规模有待扩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文化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鼓励与提倡民营企业在文化产业市场中的参与,从而推动文化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通过这种做法,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能够形成较好的竞争环境,同时也可以依靠民营企业中的经营优势和技术优势来推动文化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政府部门有必要重视文化产业企业创新力的提升,从制度方面确保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有效刺激各类资本加入文化产业市场竞争过程中,在提高文化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高我国文化产业企业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

(三)政府部门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化第5篇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什么是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修订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文化产业包括了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等不同的阶段,是将想法转变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将所需的实践、活动和必要资源进行整合,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反过来又会对消费者、参与者和使用者产生影响的一种产业。简言之,笔者认为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产业化的产业。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笔者认为相对权威和全面的是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所修订的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2009)》一脉相承,与国际接轨的。

(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1)文化产业的内涵。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的内涵即狭义的文化产业,是指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文化单位的集合。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生产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2)文化产业的外延。文化产业的外延,即广义的文化产业,包括了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集合,也称“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本文阐述的是狭义上的文化产业。

(三)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统一

在我国,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至少在政府文件的使用中还是有区别的,但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笔者更倾向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描述,因为“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是高度统一的,内涵是一致的,定义和概念是可以互换的。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进程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定位和分类

(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确立。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确立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根据文化及相关单位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以此为我国文化及相关单位的生产活动提供依据,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提供统一的定义和范围。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分类。根据以上原则,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确定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概括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即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生产两大部分。若再按照我们更关心的产业类别划分包括:新闻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艺术业、文化信息传输业(互联网即属此类)、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广告业即属此类)、文化休闲娱乐业(景区及游乐设施即属此类)、工艺美术品业(包括销售)、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业(版权、印刷、经纪、会展即属此类)、文化用品业(玩具、文具、乐器、视听设备、烟火等即属此类)、文化专用设备生产业,共十个大类。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在识别文化创意产业时起到原始标尺的作用,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出发点。“文化”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同时也是形成产品反作用于具有此“文化归属感”的目标受众。可以说,“文化”具有经济学上的双重性,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客户群体。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创意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是我国政府激励政策的缩影。由此可见,解放全民的思想,激发大众创意创新意识和潜能才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推手。当然,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源到发展就更离不开创意创新的意识,而且比任何产业都更依赖创新。所以,创意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也具有两面性,既是原点又是推手。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已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渠道的快速兴起,不断催生出新兴文化业态和产品内容,也大幅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率。反过来,“文化创意”也为其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信息、文化+服务、文化+制造、文化+体育、文化+旅游等多样的、新颖的创新发展模式,尤其对传统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的影响更加宝贵。

三、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和现状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地位

随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当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格局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拥有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实力,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多数处在探索和发展的阶段,未能形成世界性的影响。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

2014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了7000美元,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规模也较10年前有了大幅提升,约占到了GDP的3.77%。一般而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才能称之为支柱性产业,可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不可否认,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总供给还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这也与我国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变的总体趋势是相辅相成的。

四、简述其他最具文化创意属性的相关行业

我们在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候,笔者认为不得不提到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划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并未纳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因为“虽有部分活动与文化有关但已形成自身完整体系,以免削弱本分类的文化特征”。但笔者认为此解释不免有失偏颇,不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还是经营本质看,旅游和体育产业都应该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按照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其他机构和研究者的观点,也都将旅游和体育产业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一)旅游产业的文化性

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完成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当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而且“仍居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市场规模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呈现出与新兴平台相结合的新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不论从经营对象本身(人文风光、历史古迹等本就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和智慧思想的成果)还是发展路径的特点,无不体现出文化性和创意性。

(二)体育产业的文化性

体育除了竞技因素之外,文化性、娱乐性、群众参与性才是其真正维系受众的核心,若脱离了体育的文化性,就不会形成产业化。已故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说过:“百年奥运沉淀下来的是奥林匹克的精神和文化”,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先生在参观英超热刺俱乐部青训营时不禁感慨:“两个半小时的参观,我们感触更多的不是场上运动员技能战术的培训,而是文化。发展足球最终还要回到足球本身,需要足球的土壤和文化的支撑”。足以见得“文化”是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属性。

五、结论

文化产业化第6篇

《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以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文化产品“走出去”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把重庆建成西部文化产业高地和全国前列的文化产业强市。

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重庆文化产业继续向着成为全市支柱产业的目标砥砺前行。得益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利好政策和文化体制改革效应的不断释放,重庆市文化产业在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下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重庆文化产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纵观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创新举措,重庆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形成了重庆文化产业独特的模式,特别是在影视动漫、新闻出版、电影放映、文艺演出、休闲娱乐、会展节庆等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

提高文化产业质量

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开放水平逐步提高。提倡弘扬文化产业多样化,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关系对接。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重视文化产业品牌塑造、海外文化产业的借鉴并与之交流合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文化产业质量,为实现重庆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储备一批、启动一批、建设一批、完成一批”的总要求,建立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新储备项目53个。国泰艺术中心、重庆美术馆、重庆悦来国际会展城正式投用,重庆自然博物馆主体工程完成,重庆国际马戏城一期工程启动,重庆工业博物馆、大足石刻博物馆、九龙珠宝城、万盛动漫园建设按计划推进。

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建成部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1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7个,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入库项目24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46个。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的发展方式持续增效,2013年成功引进130余家企业入驻发展,新增就业14300余人,年销售额达105.3亿元,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重庆有10家企业参与动漫企业认定,华莱集团等10家企业新入选全市重点民营文化企业,三峡绣、堰兴剪纸等30批(件)产品被命名为“2013年重庆市特色文化新产品”。

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企业品牌,比如,猪八戒网注册用户突破千万,年交易额达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威客网站和第三产业交易平台;《商界》、《课堂内外》、《少年先锋报》、《中国眼镜科技》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在全国同类报刊中均占据前茅;维普资讯研究开发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等等。北京保利集团、大连万达、深圳华强集团、香港思远影业公司、香港皇廷珠宝等龙头企业也看好重庆市文化产业,纷纷入渝投资。

据重庆文化委员会统计,重庆产业去年文化外贸销售初步统计达到3000万美元,比2012年略有增加。重庆市全年对外交流合作频繁,成果颇丰。另外,市文化微企迅速增长到目前的1.37万家,占全市微企总数的12%,共为文化微企发放创业补助3.7亿元,积聚近10亿元社会闲散资金,解决10万余人就业,年产值25亿元。

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为文化产业改革提供政策保障

重庆市强化政策制度对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出台了《重庆市电影精品生产奖励扶持办法》、《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政策,启动了《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调研。7月,为配合文化创意、广播影视等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应对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的局面,财税部门及时出台《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加上国务院一系列过渡性政策,大大降低了“营改增”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

经过多年呼吁,文化产业终于在去年底首次被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绩考核。其中,对五个功能分区的文化产业实行不同的考核指标和分值,充分体现了遵循功能导向、加强分类指导、促进科学发展的原则。可以说,考核办法的出台,极大调动了区县的积极性,为重庆文化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在政策刺激和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下,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扶持资金、投资基金、融资担保、产权交易、债券融资“五位一体”的投融资体系持续良好发展态势,基本化解了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卯足后劲,助力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特色文化新产品”评选、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推荐、组织参加国内重要会展、政府采购等都适当向小微文化企业倾斜。重庆市就将文化创意人员确定为微企创业重点扶持对象,及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微型文化创意企业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人员的范围和认定申报程序,全面贯彻落实“1+3+3+3”政策体系等等。重庆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倾力扶持,使得小微文化企业扶持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为规范市场秩序,2013年重庆市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网吧连锁工作和加强网吧管理的通知》、《关于贯彻娱乐场所管理新办法实施意见》和《关于调整行政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激发文化产业市场活力。开展了全市演艺单位星级评定工作,27家实力强、经营规范的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成为演艺行业标杆。6家舞美工程企业分别获得了国家一、二级舞美工程资质。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重庆文化产业呈现出不少可喜变化和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但长期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2014年是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产业发展工作将从几个方面推动:

一是构建政策体系。《关于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若干政策的意见》2014年上半年出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制定文化与金融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的配套措施,制定我市鼓励类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深入开展文化企业“营改增”税收影响对策研究等。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对接我市五大功能区规划,将我市文化产业规划布局调整为“两区两带一高地”;都市拓展区着力打造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文化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新区着力建成文化及其相关产品生产集聚区;生态涵养发展区要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生态保护发展区突出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主题,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

三是实施龙头带动。开展文化企业调查摸底,启动实施“成长型微型文化企业培育计划”、“民营文化小巨人培育计划”、“行业龙头文化企业培育计划”和“上市文化企业培育计划”,不断壮大市场主体。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动态管理库,建成出版传媒创意中心、丰盛古镇、“烽烟三国”实景演出等重点工程,继续推进十大书城、万盛动漫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继续以创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为抓手,不断引导文化企业、文化资源向园区、基地聚集。

四是健全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继续用好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并逐渐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文化产业投资机制。促进金融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与金融部门建立有效合作机制,针对文化产业不同门类企业的特点和规律,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文化产业化第7篇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模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加以统筹规划和重点扶持。但因战略目标与理念不同、分类标准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总起来看,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来自于对知识财产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战略性地位的自觉认识而出现的版权产业、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它们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为战略基础;而另一类则是认识到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基础性和较大的关联性而大力提倡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韩国为代表,它以法律高度来推进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作为当前“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在国家规划中得到极高关注。基于以上两种思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调节型;二是以英、法等国投入文化资源和财政资源为着力点的投入引导型;三是以韩日为代表的政策引导型。“市场调节型”模式,以美、加、瑞士等国家为代表。这种模式反对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过度干预,注重民间力量和市场作用,奉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投入引导型”主要以法国、英国等国家为代表。政府对文化发展高度重视并提供资金保障,对一些国家文化机构、团队以及与国家有合同关系的文化团队,每年给予固定补贴,金额逐年增长,在国家经费预算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并已稳定在1%左右。而且政府对文化的投入采取直接拨款方式。“政策扶持型”主要以韩国和日本为代表,强调实施国家扶持的发展战略,在政策、法律、金融和税收等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韩国自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以来,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设想》、《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游戏规则”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日本政府从2000年后就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先后批准通过了《形成高度情报通讯网络社会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现在该法已被广泛使用并初见成效,文化产业正以带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型产业而受到高度重视。②可见,任何一种文化发展模式都是基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发展目的而逐渐形成的,也即适合本国文化特色和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适宜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文化发展模式:独特性明显

在我国,文化领域长期以来是作为非经济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事业”而非产业,这是我们的特色所在,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必须考虑的内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自然也要基于这一特殊性。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以区分后,二者的功能日渐明晰。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文化冷静消化的阶段,吸收外来文化和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成为重中之重;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弘扬中华文化、提升软实力、走向世界,成为这一个阶段发展的重点。这一阶段特点:其一是政府主导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其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难以截然分开;其三为多种业态同时呈现。随着对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强劲,真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王太华肯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平均超过17%,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报告》中,张晓明指出:“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了V字形的复苏曲线,最终实现了8.7%的增长目标,文化产业最终不负人们的高度期待,……在3G拉动下出现了多业联动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文化产业开始和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实现联姻,展示出了一个新的‘文化经济’或者‘创意经济’时代的美好前景。”③具体来说:一是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迅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2009年全年电影市场城市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和票房收入达到27亿元。二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已成为支柱产业。三是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四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五是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形成。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和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许多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六是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热渐显。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进文化领域,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冷思考

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张晓明在2010年《文化蓝皮书》会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叫做发展方式的转变或者叫做发展模式的转变。”现在的问题是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存在失范的问题。表现在:资金问题、法律环境问题、开发急功近利、缺乏规划、资源粗放经营、产品缺乏内涵、发展存在虚热等现象,阻碍了文化产业的有效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管理模式混乱,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特点比较明显。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还存在着政出多门的问题,如对文化产业进行数据统计,通常要涉及10多个厅、局部门。另外,条块分割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无法高效地施行,难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二,分类粗放。从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中所划分的核心层、层和相关层这三个层次,比较宽泛,门类和范围比较庞杂,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曾经指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专业的角度看,统计指标设置上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照部门设置,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个系统分门别类;二是文化产业同文化事业裹在一起,称之为行业统计或许更为贴切,而非产业统计。”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转型,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的制度基础和形成完善的政策保障。为此我们需要理性地、科学地思考和进行文化产业的改革,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竞争功能。

第一,明确政府的引导功能,调整改革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应转变为宏观指导与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制定一个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改革目标,制定政策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其次,政策上扶持文化产业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政策和实践的对接;最后,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方针进行整体指导和监督。

第二,文化产业合理分类。文化产业门类划分是否科学、合理,还关系到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政策依据的产业数据统计工作,从而间接地影响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陈少峰认为,文化建设可视为文化应用领域的发展,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即积累型文化、提升型文化、支撑型文化、满足型文化和竞争型文化。或者也可根据文化产业链或者产业性质分类:即原创内容企业、服务提供企业、分销零售企业和市场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