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研的基本思路(合集7篇)

时间:2023-07-18 16:28:11
科研的基本思路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1篇

[关键词]教育科研 管理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37-01

前言

对教育科研的性质认识不到位,以工作代研究,活动多,研究少,课题研究的探索性、创新性、科学性不强,规律探索不够。不知道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对科研价值取向存在偏差:重功利、轻发展、重文章、轻实效。

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几点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科研素质。除了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要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具备一定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为此学校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将教科研作为教师的刚性任务。完成任务,在综合评价中得分,没有完成任务则要扣分。同时在全体教师会上宣布,职称评聘教科研方面不出假材料及证明。

坚持以质量内涵式提升为价值取向,以教科研为主路径,进一步推进质量转型发展,这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必然选择。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转变后进生,这都要通过教科研来解决。

一、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识和水平

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求超前适应并主动服务。管理的本质在于服务。通过为教师到位的服务,真正落实学校发展的管理政策,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们内在固有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勤奋学习、虚心请教,广泛吸纳和借鉴各方经验、意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阔视野。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敬业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主动投入到管理工作中。

二、指导思想要规范与解放

规范是管理工作有序运转的保障,制度应更强调服务功能、咨询功能和人文关怀。已完成的课题管理办法(讨论稿)将提交给领导和专家们审议、斧正。充分发挥多元管理主体的功能,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为教育科研保驾护航。管理的最高准则是解放,而不是用制度去束缚。激励自己勇于承担责任、保证自和发言权、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帮助、施展睿智构建和感受成功的平台、支持有效推广科研成果,为学校的发展而不遗余力。

三、总体目标要整体优化

整体规划科研课题,整合校内、校外的优质资源,提高教育科研的集团化程度和整体水平,形成一批优秀成果,确立教育科研的领先地位。以有效的管理,优化教育科研在带动学科建设、制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整体功能。不懈追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事业发展及其整体优化。教师群体的整体优化,形成学习型组织(主要指校本研修),让新教师顺利站上讲台,让站稳讲台的教师尽快站好讲台,让站好讲台的教师走下讲台传、帮、带。开展校本研修的主要设想——把校本研修当成教育科研来实施。1.充分用好学校中老年优质资源。2.整体把握研修内容构成。3.精心设计内容的组合。4.认真探索新课程教师研修的操作模式。5.积极争取,在物质和精神上让参与研修的教师和培训者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得到回应。

四、工作重点是过程和质量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

1.立足课堂、回归课堂。瞄准课改和考改、教和学,有效推进学校“三大工程”建设。2.从实践维度出发,着重开展微观研究、应用研究、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实实在在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3.重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整体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4.联合各学科、各部门,将规范的基地工作操作模式引入学校的考试管理和试题研究,确保我校中、高考持续高位走强态势。

(二)强化过程管理,在互动中合作共进

1.及时组织课题申报,在课题申报时强调课题论证与课题设计的并重与统一。2.制订课题立项的主要标准和程序。3.规范开题,形成详实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4.实施中期检查制,促进研究的深入开展。5.及时组织通识培训和个案研究。6.开办课题管理网站,以便查询和交流。

(三)注重学校质量文化的建设,提高教育科研的文化品味

1.促成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和价值观念。2.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氛围。3.优化不断开拓、探索、创造的学术环境。4.构建合理的、可操作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五、管理绩效实行反思与监督

增强对管理工作的自觉反思、总结和互助协作。换位思考,确保管理过程合理、有效。制订管理工作职责,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和批评。制订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学期评估不合格,立即“下课”。

六、结论

加强科研理论知识修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途径,进行科研指导,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要求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再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给广大教师提供更广、更深的科研专业知识。全天候开放电子备课室,加强对教师在电子备课室行为的管理,与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碰撞,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盈.美国联邦政府对高校科研人员事务性工作的化解措施[J].全球教育信息,2007(3).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2篇

一、抓方向,明确小学教育科研目标

小学管理者应确立依靠教育科研办学校的思想,高度重视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小学教育科研实行双重目标管理。所谓双重目标,即指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既要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为目标,也要以在教育科研过程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才能为目标。通过教育科研来普及和发展教育科学知识;通过教育科研来应用教育科学知识,推动实际教育工作前进;通过教育科研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培养人才。

根据小学教育科研的双重目标,可以确立以下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工作方向: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从实际可能出发,围绕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开展有计划的教育科研。小学教育科研尤应以研究教育实际问题为主,结合进行基础教育理论和教材改革的实验,以此确立如下三点思路: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各校教育科研活动应符合教师现有基础和已有条件,研究目标应是教师力所能及的,并从本校教职工的实际水平出发,开展多层次的研究。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和实践。各校应选择那些教师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从教师的教育实践找课题,找方法,先从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始,从小到大,逐步提高,使小学教育科研能见到实效,以不断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三是坚持科研与工作结合。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动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科研促教育教学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这样,既不加重教师的负担,又有利于解决教师工作的困难,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此外,制定小学教育科研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要搞一刀切,也不能单纯行政命令。

二、抓舆论,形成学校教育科研氛围

创设小学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首先是观念氛围。就小学教育科研而言,观念制约着研究者的态度、情感、毅力和成就。当前,影响小学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的不良观念有:“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对于小学教师是“高不可攀”的;“教育科研恐惧观”,即怕影响升学率,怕影响教学质量,怕担风险,不敢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名利观”,即认为小学教师搞科研写文章是“不务正业”,或说是“个人图名图利”;“教育科研无用观”,即认为小学教育科研“可有可无”,“搞不搞无关大局,照样办学教书”。对此,小学领导必须改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不良心态,引导教师力求弄清四个关系,树立四个新观念:一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的观念;二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的观念;三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四是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观念。小学领导和广大教师应真正形成共识:没有教育科研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创新的领导;仅仅会教几节课而不会搞教育科研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其次是活动氛围。小学校长应十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例如,健全学校的督导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掌握校内师生教学、研究动态,搜集校外兄弟学校教改经验和国内外有关教改的最新动态,及时向校内教职员工介绍最新教研信息;组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交流会,不定期地举办社会名流论坛和学生论坛、举行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和成果展览、创办学术刊物等。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持之以恒,有声有色,形成浓厚的学术空气,造就一定的群众性的科研环境,使教师感到搞科研不神秘,选题并不难,研究课题就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之,每人都有搞教育科研的任务,每人都有搞科研的能力,只要不断努力探索,都能取得研究的成果。使大家真正领悟到,没有教育科研活动氛围的学校,不是一所健全的学校。

三、抓队伍,培养教育科研积极分子

小学校长应重视培养教育科研的骨干力量。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典型启发。鼓励小学教育科研的先进人物,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培养本校的科研骨干。即使在一个科研空气很淡薄的学校,也一定有一些热心教育科研的教师。对于这种典型,领导者要善于发现,积极扶植,大力宣传,用他们的现身说法,带动广大教师。具体地可通过合作项目、协作项目、集体攻关项目等方式由水平高、有经验的、教育科研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带动,指导缺乏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教师学会怎样进行教育科研。此外,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科研典型经验,开阔眼界,依靠典型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气氛。

第二,系统培养。小学领导应当把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举办多种形式的讲习班或培训班,力求学、练结合,即先进行有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讲授,接着由学员按照讲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实践(例如选择课题、研究设计、定量定性分析等)的训练。如果针对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举办讲座、学习班,则学员可直接把有关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研究。另外,较大型的集体攻关项目,在实施研究计划之前,也需要对研究者进行必要的培训。系统培养的一个更高目标是培养学者型教师,开展定向研究。这里有学科定向问题,也有课题定向问题。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教材教法作为自己的定向研究;班主任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定向研究;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将管理科学作为自己的定向研究,等等。

第三,干提高。小学领导要注重在提高广大教师对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基础上,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吸引教师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加强指导,使他们获得成功,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予以热情帮助和指导,使其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爱护他们的科研积极性,并在教育科研实践提高科研素质,特别要通过下达具体的研究任务和目标要求,促使承担任务的教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经受锻炼,获得经验,增长才干,最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抓自身,校长要做教育科研带头人

小学校长要带头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创造新的经验,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全校的教育科研。小学校长要由“经验型”转化为“学者型”,做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增强教育科研的意识。小学校长带头搞教育科研,就需要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使每项重大决策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实际调查、实验研究、筛选经验、科学论证,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如果小学校长坚持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全部领导工作的一部分,他的教育视野和办学成就会高人一筹;他带领的教师队伍也就更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更有助于改变当前师资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可望涌现出一批既有教育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行家。

二是培养教育科研的能力。小学校长要想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做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必须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小学校长培养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小学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态度;熟悉并遵循教育科研的步骤;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每个人的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出发,从小到大,循序渐进,抓好当前,着眼未来,力求每个小学校长都具有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各步骤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选题、查阅文献、取样、运用科研方法、整理分析资料和撰写报告等能力),以便掌握小学督导教育科研管理的主动权。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权力约束 风险防范 科学事业单位

在国家出台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要通过科学建立并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就有必要重视以下问题的讨论。

一、理顺单位内部管理与单位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有关内部控制概念的思考

伴随着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导向,内部控制的科学有效实施必然会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这意味着,内部控制反映了为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各种方法、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等的总称。

这一界定值得商榷。如果将其视为对“内部管理”概念的定义,似乎也能够成立。这意味着有可能存在混淆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概念的局限性。不可否认,内部控制应当是内部管理的组成部分;但内部控制应当有别于内部管理的其他构成内容。不应当混淆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的概念,这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预期目标的实现。

笔者认为,其他内部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具体事务的管理,而内部控制则侧重于风险管理,这是内部控制活动区别于其他内部管理活动的主要标志。

以企业财务预算为例,财政部于2002年4月印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企102[2002]号)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编制、执行和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相比较之下,财政部等于2010年4月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中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关注的风险,以及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当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对此不能认为,一个单位如果具有了一些具体事务性的管理规定,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就意味着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实施了一些对具体事务的管理,并不意味着就有效实施了内部控制。

相比较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这就突出了风险防范与管控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提出:“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这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内部控制目标不同于一般内部管理目标的特点。

(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抵御或防范不同风险的具体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明确的重点控制领域,包括预算、财务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

1.风险分析

笔者注意到,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涉及的第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从事特定领域的工作可能涉及到的风险。

以企业内部预算控制为例,《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认为,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1)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2)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3)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有可能涉及不同的风险。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使得内部控制的实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开始重视预算管理,都在按照相关要求编制财务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预算缺乏必要的执行力度,也导致编制科学的预算缺乏必要的积极性,使得预算管理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

2.风险防范

笔者注意到,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涉及的第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

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中,分别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三方面,提出了防范预算管理涉及相关风险的一些具体措施。但这些原则性的措施还有必要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发挥防范预算管理风险的作用。

二、实施内部控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约束

笔者认为,只有对责任人的权力实施有效地约束,才能实施真正的内部控制。这一约束,应当是来自于专门机构、上级组织或者第三方的约束,而不是自我约束。事实证明,缺乏行之有效地权利约束机制的内部控制,或者要求责任人实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都可能导致内部控制行为流于形式。

(一)权力约束的基本要求

就现代企业而言,不考虑现行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公司制企业的权力机构应当是股东会;董事会属于股东会的常设机构,履行的是股东会授予的权责,所以董事会不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有必要区别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涉及的是公司法人层面组织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和由董事会聘任的经理、副经理、财务总监等。内部治理结构涉及的是公司内部各级管理层次,包括由经理提名的副经理和财务总监,以及经理聘任的其他管理层次。

内部控制涉及的内部构架,应当侧重于内部治理结构。对此应当明确股东会对董事会、以及董事会对经理的权力约束,使之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在某种意义上,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独断专行,其行为游离于单位内控体系之外,责任不在于他,而在于有权监督与控制其权力的专门机构。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权力约束应当来自上级组织以及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例如司法机构、中共纪律检查组织等)。当上级组织难以实施有效约束(太高、太远)、第三方不独立,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只能依赖于权力人的政治思想觉悟。

囚禁权力笼子的钥匙,应当掌握在权力约束机构而不是权力人的手中。

(二)权力约束与制度建设

对权力约束的要求需要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予以明确。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法制建设以及单位内部制度建设所发挥的权力约束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改进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制度建设对权力的约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有效防范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所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制度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了制度并非意味着一定可以取得约束权力的效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就会导致权力失控。

三、明确权责,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

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前提,是各内部单位、业务工作岗位和责任人都应当具有明确的、权责一致的行为区域。这个区域,是责任人有权控制的区域,也是责任人必须履行其职责的区域。目前有关媒体频繁披露的一些地区政府部门针对具体管理事务相互扯皮、相互推诿、踢皮球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部门权责不清的真实写照。

(一)明确权利(权力)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明确责任人的权利,界定管理者的权力,是履行职责的基础。否则,踢皮球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受约束的权力,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区域范围。这个区域范围,就是囚禁权力笼子的空间。空间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管理者履行职责;也不能过大,不受约束和控制的权力将成为腐败和事业失败的诱因。

(二)明确责任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

在现代社会,明确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各管理阶层的权利,科学界定领导岗位责任人的权力,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

就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划分内部研究中心、课题组等责任中心,建立必要的单位内部责任会计制度,是明确各管理层次责任的有效方式。科研事业单位有必要通过建立与健全有业务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将本单位的经济与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努力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水平

有得必有失。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在努力实施内部控制、追求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同时,做好付出相应代价的思想准备。

严格管理科研经费,是当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为了有效规避科研经费无序支出所可能导致的廉政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科研经费支出是非常必要的。但严格管理可能导致的科研经费外流和科研规模下滑,也许是加强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必须承受的代价。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4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为了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直接有力的学科支撑,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有自己的学科定位,要大力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5个所属二级学科。

今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同时,为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一个二级学科,即“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

这个决定,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中的指导地位,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必将提供重要的支撑,发生深刻而重大的积极影响。

一、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此前已设立的五个二级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门课程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而为了给新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同样提供直接有力的学科支撑,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了普遍地深入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给以批判的总结,和调查研究当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的任务。1943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由此可见,理论、历史和现状三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研究,这是建设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不是一般的历史知识课,而是通过历史教育解决“三个选择”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职能特殊而重要。现有的学科并不充分地具备这种职能。

比如:目前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是不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直接的和充分的学科支撑的。其原因,一是从时间跨度上讲,中共党史不能涵盖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从1840年讲到现在,中共党史则是从1921年才开始,前面80年不涉及。二是从研究领域讲,党史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内容为主,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中、下编虽以党的活动为主干,但还需要广泛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情况,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三个选择”,较之中共党史,其研究领域更为广泛,内容更加丰富。

目前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也不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直接的充分的学科支撑。因为从研究内容上讲,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与历史学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是有很大不同的。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也不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供直接的充分的学科支撑。其原因,一是从时间跨度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能涵盖1840-1921年这一段历史。二是从研究内容讲,它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科学体系,并不是要去系统地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并不是要去全面地论述“三个选择”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增设新的二级学科即“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专门的、直接的学科支撑。

目前,全国每年都要为近300万本科学生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有助于吸引和稳定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有助于推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并为更好地造就本课程的教师尤其是其中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创造条件。

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定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通知明确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这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性质和功能作出的科学定位。

从这个规定中,我们可以对这个学科得到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认识:

第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此相对应,本学科所要着力研究的,正是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这些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

这是本学科的主题、主线,是本学科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向。

第二,中国人民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在总结中国近现代正反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才作出“三个选择”的。为了科学地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发展脉络和基本经验。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割断历史。胡锦涛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正因为如此,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应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求得发展。

这就是说,本学科要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论述,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是本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本学科的优势之一。

第三,本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虽然应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求得发展,但它本身的基本属性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已经表明,它不同于历史学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它并不要求去展开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各个方面及其具体的历史细节、事件、人物,而是要在弄清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的基础上,着重对与“三个选择”紧密相关的基本历史规律和主要历史经验进行研究。本学科要将理论研究同了解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对中国人民作出“三个选择”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深入开展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的研究,深入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研究,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人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这样,它才能很好地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相协调,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建设提供切实的、直接的、有效的支撑。

第四,本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此前已经设立的五个二级学科,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几方面开展相关的教学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则着重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

这样,“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就既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重点,又能够与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三、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的通知,对本学科博士学位、硕土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以及主要相关学科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通知规定,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的条件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务工作等骨干专门人才。获得本学科的硕士学位的条件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务工作等。 转贴于

通知规定,本学科的研究范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三个选择”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规律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

通知规定,本学科的主要相关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通知还对课程设置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这些规定,导向正确,切合实际,为加强本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下面,我仅就本学科博士生、硕士生的课程设置这一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通知规定的课程设置,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著作选读。

在今年5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广泛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在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读等课程的设置,是同中央领导同志的上述指示完全一致的。

十七大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掌握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著作选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什么理论基础上开创出来的呢?胡锦涛指出:“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为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上述课程设置,体现了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应当遵循的正确原则。

早在1960年,邓小平在论述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时就讲过:“毛泽东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里面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所以,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像它是另外一个东西。”我们在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丢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他不赞成有的同志关于“以毛泽东思想为纲学政治经济学”这种提法。他说,“讲初期的发展时期的资本主义,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资本论》;讲帝国主义,总还是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这方面,毛泽东也有发展,比如提出关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但是,《资本论》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经把关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了。”对于这些已经解决了的基本理论问题,毛泽东没有必要再在自己的著作中去作重复的论述。这样,人们要真正了解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仅仅读毛泽东的著作是不够的,还必须读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著作。这些看法,毛泽东是同意的。邓小平说:“昨天在毛主席那里谈了这个问题,他赞成这个意见”。邓小平的这段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答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学习本类课程,切实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在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功夫”,这是我们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必须具备的基础,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第二,史学理论与方法。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有一个用什么样的历史观、方法论指导的问题,有一个站在什么立场上、运用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方法的问题。我们要能够科学地回答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这些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自觉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不行的。

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理论界、史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甚至严重分歧。有些不同意见的产生,是由于研究者掌握材料的多少、深浅不同,由于他们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但有的分歧的产生,则是根源于人们据以治史的历史观的对立。正因为如此,为了求得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科学认识,为了抵制“告别革命”等错误思潮,分清在一些重大是非问题上的原则界限,学好“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学习“史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和近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有分析地鉴戒国外史学传统中的有益成分,这是搞好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必须具备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之一。

第三,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经对于近现代中国史的研究提出过重要的意见,他说:“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方面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这个意见也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等,我们才能为综合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才能系统地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得民族的独立、解放,走上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从而赢得中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是在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这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论著,研究党的历史文献,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这是我们搞好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第五,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5篇

回眸2010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首先跃入我们视野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个学科建设。五年来,这两个学科建设获得了明显的进展,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仅从新观点、新理念、新成果的层面巡视2010年这两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新观点、新理念、新成果并不是2010年才冒出来的,其中有些新观点、新理念、新成果是多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在研讨、酝酿、磨合中实现创新的。这是理论发展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①

马克思主义整体论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通常是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基本部分加以研究。应该说这是一种正确的研究方法,但不是唯一的。现在应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这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整体论。这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整体性的,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不可分割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客观世界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以及工人阶级变革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规律。其次是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所具有的整体性质规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整体。再次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就是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所以,从整体意义上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人的解放学”。因此,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立为一级学科,这是有学理依据的。

从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出发,今后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是要坚持把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统一起来。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具体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也要体现整体性。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当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论,是近几年讨论得非常热烈并且取得丰硕成果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提出、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以及“两次结合”之间的关系和“第二次结合”的规律,等等。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大同小异的概括。以下概括具有代表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突出地表现为“十个相结合”:一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二是反对教条主义与反对经验主义相结合。三是“理论”与“问题”相结合。四是“破旧”与“立新”相结合。五是“民族向度”与“世界向度”相结合。六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七是批判与借鉴相结合。八是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九是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相结合。十是“再创新”与“原始创新”相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规律的概括一般是从纵与横两方面展开。从纵上看,“第二次结合”经历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三个发展阶段,是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从横的看,“第二次结合”是围绕着这六个重大问题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即如何认识当今时代、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认识执政党建设。(简称“六个如何认识”)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经验就是实事求是,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努力探求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论

关于人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这是近几年马理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人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处于极其重要地位。以至于恩格斯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表达未来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理论有这么一个特点: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研究人的理论运用了当时德国学术界流行的“异化”这个词。后来他们把对人的研究置于唯物史观基础之上。通过揭示人的本质进而指出了人的解放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还可以从他们对以人为本的辩证分析中清楚地体现出来。“以人为本”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命题最早是由历史唯心主义者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其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并给予“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的解析。这样就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论。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包括:人的平等发展、和谐发展与自由发展。人的平等发展,是指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等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包括个人和人类、个人和集体、个人和他人、个人自身内部等这几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包括人类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己的主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论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既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又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研究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的起始范畴,它反映的是研究对象最一般的本质和关系,是关于研究对象的适度抽象。以逻辑起点为基础,可以推演出整个学科的体系。只有把握了科社逻辑起点,才能推论出科社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等,才能深刻把握科社的内在逻辑关系。长期以来,忽视科社逻辑起点的研究,这是科社学科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理论界开始重视科社逻辑起点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虽然认识不尽相同,但这正是加强对这个问题研究的契机。在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化生产”是科社的逻辑起点。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是科社的逻辑起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彻底解放”是科社的逻辑起点。

工程组织编写的重点基础理论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简称《科社概论》)是把第一种和第二种观点结合起来,来论述科社的逻辑起点。《科社概论》详尽论述了社会化生产的形成、特点、发展阶段及其革命意义。社会化生产帮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了封建社会。而问题的解决与矛盾的出现往往是并行不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便由此而来。科学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②把社会化生产及其形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为科社学科逻辑起点,这是科社学科建设的新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范畴研究

任何一门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学科,都应有它的基本范畴。列宁认为,“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的纽结。”③在理论上,范畴起着把理论体系的概念、原理、规律联结起来的作用。

理论体系中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关系的概括,凝结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取得认识的成果。任何一门学科,各个逻辑层次上表达其内涵的范畴都在这个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科学理论体系尤其是自己创立的理论体系的范畴有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我们研究和概括科社基本范畴的指南。

经过近几年的研讨和磨合,许多学者认为,可以把以下八对关系作为科社基本范畴。这就是: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民主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平等、商品经济与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全人类解放。确立科社基本范畴是科社研究中的新观点。

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研究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是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的高度概括。这是科社基本原理。近几年理论界研究这个基本原理有重大进展,即认为要把对“两个必然”的坚持和理解,与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的重要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理论界还把“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作为科社的核心。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体现了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的统一。“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规律;“两个决不会”揭示的是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的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它们共同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体现了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也就是新社会代替旧社会不仅需要客观条件,还需要主观条件。“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讲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又讲了历史主体即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两者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新社会代替旧社会是缺一不可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逻辑与历史,范畴与现实是不能颠倒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自从马克思恩格提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基本原理以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佐证了这个基本原理。在我们深入分析2008年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对它又有更深的领会。

把“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结合起来,共同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且作为科社的核心,是近几年科社学科建设重要的新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有无对未来社会作出预测。根本区别在于这种预测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和运用什么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并运用科学方法论。以往我们比较重视对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研究。其实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科学方法论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是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预见研究未来社会的走向。二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一般特征。三是反对把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四是在不断总结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修正自己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与时俱进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实现和发展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实现的。这个课题是重点研究列宁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和发展。这也是“十一五”时期讨论得比较热烈并且取得了新成果的课题。

这方面的新成果主要有:一是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决不是社会主义发生曲折的“原罪”。实际上列宁和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有力回答了这个问题。

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链条上出现了薄弱环节。这个薄弱环节不一定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也不一定是经济文化最落后的国家。只要主客观条件具备,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和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掀开了社会主义历史新篇章。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使一个古老东方大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对于国际局势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力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是留给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宝贵思想财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理论渊源。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主要是指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出发找到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途径的“唯一办法”(列宁语)。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成果体现在实践和理论这两个方面。实践上是在中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成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理论准备和前提条件。

苏联模式和剧变经验教训研究

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对苏联模式和剧变经验教训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大多数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工程组织编写的《科社概论》吸收借鉴了各种研究观点,对苏联模式的概念作了科学的界定,对苏联模式进行辩证分析,并对剧变经验教训作了全面的总结。

《科社概论》指出,苏联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体现。苏联模式,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和具体体制。其显著特点,就是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应该讲,在当时出现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也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的高速发展。但这种模式的缺陷和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如,经济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使经济缺乏动力和活力,效益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失去监督,容易导致个人独断专行,盛行等。

《科社概论》把剧变经验教训总结为七个方面:总结历史经验而不能否定历史;坚持改革而不能迷失方向;破除僵化思想而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民主政治而不能否定党的领导;尊重不同民族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而不能助长民族分裂主义;扩大开放加强同外部的联系而不能放松对“西化”、“分化”的警惕;坚持党的领导而不能忽视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是近几年马理和科社学科重点研究的课题,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对这条道路作了全面概括和规范表述。十七大后,理论界对这条道路的四个主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个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个核心,即党的基本路线;一个战略布局,即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即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

与此同时还深入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与具体道路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至少包括这八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界普遍认为要像当年研究中国战争问题那样研究这个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首先要研究战争的规律,而后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然后再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今天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要研究这三个层面的规律性问题: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此外,理论界还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条特征:时代性、传承性、整体性、实践性。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十七大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和基本内容这两个方面。工程组织编写的《科社概论》从三个层面上论述了这个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一是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部内容的活的灵魂和精髓。二是主题。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基本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科社概论》在理论局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十四个方面即十四个“关于”。而且每个方面的概括都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中的相关内容,这无疑是一种创新。这十四个方面是:关于时代主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和宗教的方针政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关于“一国两制”与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与国际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是近几年马理与科社学科建设的最引人注目的新成果。部分属于整体,部分也能够反映整体。以上我们从“三大理论”和“七方面研究”这个层面展现近几年马理与科社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既是以飨读者,又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以及当前学科建设现状的题中应有之义。(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博导,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3页。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文本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2-0042-0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历史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此而言,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已经开始了。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沿着多个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路径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的进程,始终是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自传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成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资源。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及其言说语境的不同,就必然会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历史进程相结合的问题。在这一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路径,并产生了诸多的理论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为核心的实践路径。按这一路径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说这一路径是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核心,就在于依此路径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始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量的中心。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实现中国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始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根本任务。因此,在这一路径中展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感。以、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正是在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创造性地建构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条以革命实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路径。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性的批判理论,一传人中国,就成为中国知识精英用以分析中国社会现实、寻求民族救忘图存的有力武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史学界有关中国传统社会性质及出路的论争。这一论争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60年代。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思想领域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层面的多元化路径。

这里所谓的多元化路径,主要是就其形式而言的。因为在学科分门别类的研究中,每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领域都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样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和建构。不但如此,在每一个学科领域,又都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的问题,也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路径。但是在这种多重路径的形式下,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始终作为经典和不可逾越的范本成为一切学科领域的指导思想,因而所谓的多元化始终不过是形式的,在理论上实质是一元的。苏联教科书体系是在苏联1929年到1930年批判德波林哲学后,“左”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形势下产生的,这种情况不能不使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遭到严重的扭曲和变形。以至于“本体论化的倾向、简单化的倾向、庸俗化的倾向、实证化的倾向、泛政治化的倾向就这样侵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肌体中,以致闹到使它是非不清、真伪莫辨的地步”,其最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了。“神圣化必然导致偶像化。偶像化的特征是:君临尘世高高在上,不谙世事不食烟火,具有无上权威却毫无生命活气。我们的哲学就是这样丢弃了科学品性,脱离了现实生活,丧失了生活活力,变成僵化的教条”。这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和学理路径之间必然产生一种张力。在实践路径上所取得的理论创新必须到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中去寻找自己理论上的根据,以确证自己的正统地位;传统的教科书体系因其政治化的倾向主动为实践路径上的创新进行论证,以确证自己的主导地位。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和学理路径之间,始终没能形成真正的融贯统一,这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路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一进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张力。而且由于我们最初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以苏联的教科书体系为范本的,因而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本基础的缺失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从实践路径上来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但必须指出的是,作为革命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学理分析,他们的理论创新更多的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在实践路径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隐而不见的。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出发,阐明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成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从学理的路径来看,长期以来以正统地位自居的是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尽管这一体系同样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但其所依据的文本主要是恩格斯和列宁等人对马克思思想的解释,加之马克思一系列重要的手稿在苏联教科书体系形成之时并没有出版,因而这一体系并没有能够真正反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精神。虽然这一体系在苏联和中国曾经有过多次修订,但其基本的框架和基本的理论逻辑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也正因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实际上是开始了一个反思、批判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时期。也正是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路径才真正得以开始。但是,这种学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路径导致的结果却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被割裂。

再次,即使在学理路径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不是统一的,而是表现为多学科分别发展。由于学科门类的划分导致各个不同的学科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总体中去寻找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内容,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等等不同学科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人为分割。而且由于

学科隔绝,基本谈不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但如此,甚至在同一学科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哲学为例,不但存在着实践层面与学理层面的差异,而且同在学理层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如高清海先生指出的:“现在是多种哲学――至少是三种哲学――分而治之、各自为政。我称它们为:‘讲坛哲学’、‘论坛哲学’和‘实用哲学’三分天下的格局。顾名思义,‘讲坛哲学’是指专门用来教育、宣传的哲学,通行于课堂、会议、政治,即有以‘讲说’的哲学。‘实用哲学’是指实际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哲学,通行于现实社会生活甚至包括政治生活等一切实际领域。‘论坛哲学’指那种供学者研究、议论的哲学,主要表现于学术报刊文章著述之中。‘实用哲学’既然是供实用的,因而它就最富生命活力,感受时代脉搏最为敏感,流行市场最为广大,但观点也最庞杂,并且摆不到桌面、难登大雅之堂。‘论坛哲学’突破了教科书模式,因而比较接近现实社会,也能迅速反映时代变化,近年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它又难以走出学术圈子,成果大多只在学者之间交流,可谓自行消受、‘自食其果’。三者中唯讲坛哲学属大雅堂客,最为荣耀辉煌;然而它却最为保守,最远离生活,最缺乏生气,因而不能不拘守囹圄,把自己的无上权威封闭在课堂讲桌和会议台面,尽其可者通过考试获取学历证书之功用。”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是根本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的。如果说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还遵循着从真理的标准问题、异化与人道主义问题、主体性问题到实践问题的一致线索的话,那么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十年的研究则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

最后,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割裂、教条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些学科中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不再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学科中实际上是处于失语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学科之间的隔绝不通,不能将其它学科在突破苏联教科书体系过程中所取得的全新成果吸收、运用于本学科领域。如哲学领域通过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形成的以实践为基础的对马克思思想的全新理解已经成为哲学界的共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教科书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但历史学界对哲学界的这种巨大的突破性成果几乎是熟视无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之内。而在经济学领域虽然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还占有一席之地,但被视为主流的则是西方的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据,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即将马克思针对其所生活的时代做出的具体的理论总结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而没有领会马克思思想的本质精神。

综上所述,在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虽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但由于路径的选择和目标的取向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实践性、批判性等理论品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因而,如何通过路径的选择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其实质而言,应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课题,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首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所谓文本研究,可以区分为以文本为对象的研究和以文本为基础的研究。以文本为对象的研究,就是要通过文献学的考证,以说明不同文本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借此实现正本清源,展示出一个本真状态的马克思主义。以文本为基础的研究,就是要在对文本的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以廓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基本品格,进而阐明其与时代的关系。文本研究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对文本的文献学研究为文本解读奠定基础,而文本解读同时也可以为文本的文献学研究成果提供理论逻辑证明。只有通过深入的文本研究,才能阐明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阐明马克思在不同言说语境中表达的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谈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社会历史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科内涵 建设思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更加深刻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分析世界,进一步探索未知的领域和规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自从其上个世纪传入中国就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与中国的本土文化、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指导方针。所以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去建设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被赋予了新时期的特色,更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纲领性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指的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首先需要确立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而这总是与特定的语境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来说,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领域

(一)文献研究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的相关书籍资料,同时在知网,万方等知名网站上下载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而对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系统归纳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归纳现存的的主要研究成果,在研究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献中,摒弃作者的不足之处并且吸取其中有价值的经验。

(二)体系研究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来说,首先从思维上来说,主要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发展来形成的一个科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是基本原理中深深蕴涵着的立场和方法,换个角度看,基本原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构建。

(三)现实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在我国学界由来已久,无数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穷其一生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而在新时期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朝多元化、创新化发展,我国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以及加深,积极拓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以及中国化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更加多样,研究成果与日俱增。因此在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的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而是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问题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经验结论而非理论结论,另一个问题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进程的主要参考依据,也就是说中国应该全盘吸收马克思主义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建设思路

(一)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进行构建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原则,长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当做是实践总结的经验而非指导理论,采取以点带全以及中国化研究视角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仅仅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践成功的具体案例当做是某种经验方法的总结,仅仅是从实践层次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抽象概念和个别原理进行论述,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的角度上开展相应的研究。尽管经验方法论可以解决中国当前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够从整体方向上引领中国向前发展,也不能够就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解释,也不能够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中的作用。

(二)分科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要形式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尤其是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形形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逐渐产生,日益显露。人们的价值取向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而变得多元化,这种现象波及到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所以必须要坚持分科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成果,是经历一次次革命与战争证明出来的。这种基于经验方法论的研究缺乏历史总体性的研究和思想史的反思,不能够系统完善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果展现出来。这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适应中国需求的马克思主义。很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将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命题的依据,但是尽管强调只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同样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光是实践经验,更是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思想指导。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但是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所以必须要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列宁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