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堂教学安排(合集7篇)

时间:2023-07-03 15:50:46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课堂效率;新课改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门学科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好自己的基本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任课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接受基本的课本内容的程度,还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此,任课教师能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任课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都会设置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学习中没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任课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进行今后的化学学习。化学这门学科需要学生结合数学、生物等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任课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课堂情景、设置相关实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在课堂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置适当的课堂情景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并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本内容中的环节设置是以研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开始的,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一步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开始前根据一定的生活情景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从而对课本知识加以理解,并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习解决办法。

比如说,在学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取材,找出鸡蛋和白醋,可以通过一个短小的实验让学生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加深对碳酸物和酸类物质反应的理解。在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后,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的情景加以细心观察,从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学习化学,加深对化学学习的理解。

(二)设置相关实验教学

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化学实验,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掌握能够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我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得知,学生认为化学这门学科最有乐趣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的能力进行实验,从而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这样的情况,根据课本内容,在课堂设置适当的实验,既能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任课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安全、短小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能够亲身实践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科学的欲望,也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化学中存在一部分试验太过危险或者实验过程、步骤太过复杂导致任课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将实验呈现出来。对于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实验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通过细致的实验步骤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部分实验的精准操作从而保证今后的学习基础能够稳固,任课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也可以让学生关注实验步骤的细节,帮助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更加关注细节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面面俱到的将所有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化学体系非常繁杂,分类也较多。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分类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化学知识分类之间的联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更进一步。

二、建立合作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的社会,任课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步入社会后应具备的能力,就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上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来提升,而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设置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进行提升。

(一)小组内讨论学习

任课教师没有办法随时都在学生周围,但学生与同学是可以长时间接触的,因此学生出现问题困难时通常会寻求同龄人的帮助。对此学生具备的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就决定了学生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讨论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中设置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活动,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与表达。学生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学习他人的优点,结合自身的能力及时进行取长补短。学生也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好的学习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小组之间比赛竞争

每个人处在社会中都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竞争,并且必须时时刻刻都具备竞争的意识和精神,从而使自己时刻保持着积极奋斗的状态。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设置小组之间的竞争排名形成课堂竞争的一种氛围,学生就会有一种积极竞争的状态,从而认真对待每一项课堂活动,也可以推动小组讨论、合作的顺利进行,学生具备的积极状态也会让课堂地教学进度和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化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的,而小组之间的竞争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适当设置奖惩制度

在建立竞争机制的同时,也需要配合适当的奖惩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合作、竞争状态,时时刻刻注意任课教师的课堂安排并且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课堂任务,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同学之间更加密切的沟通、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课堂教学安排第2篇

一、“横排竖行”型

把书桌和椅子成套地按排和行摆放,即为“横排竖行”型,是我国传统的课堂座位安排方式。此座位型的课堂教学,师生面对面。彼此能清楚地观察到对方的行为,教师在讲台上,便于频繁地使用黑板、计算机多媒体、投影、录像、录音等,更能利用学生两手平放于桌面、两脚并放于桌下、两眼平视老师或黑板的坐姿控制课堂,进行排、行、同桌或四人小组为单位的操练、游戏竞赛活动。少数学生可上台表演,比较适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传授,方便学生记录和做练习,可容纳较多的学生。如:教师讲解与板书新学词汇、课文内容、语法现象、归纳句型等等。但此座位安排对语言的学习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影响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听辨、模仿其发音。比如:fine和five二词,两词仅是尾音[n][v]的区别,教师示范发音时,前排学生只要稍加注意便能听辨其正确的尾音,后排学生必须要教师夸张地示范或刻意地纠正,才能辨别,否则就会发出相同尾音或出现吞音现象。二是共同活动空间少,师生、生生之间有隔离,轻松交流的氛围欠缺。比如:当后排学生发言时,前排学生想投去鼓励和欣赏的目光,必须费力地扭过头才行。而前排学生发言.后排学生只能是“望背兴叹”了,发言的学生难以获得同学们所反一馈的信息,没有“我被重视”之感,长此以往就会有“别人发言,与我无关”的不良现象产生。学生进行对话表演时,只有上讲台,使得一些学生在座位上能背诵的对话,上台后结结巴巴,不能轻松地表达出来,有些学生根本不敢上讲台。

二、“无桌半圆”型

不要书桌,只需独凳摆放成一个大的半圆形.每人一凳围成半圆则是“无桌半圆”型。在一年级口语课中,为使学生流利地运用“a knife,a fish”,“May I look at your…,please?”“Sure,Here you are,”我组织学生按此座位就座开展活动。上课铃响,我走进教室用TPR(全身肢体反应)示意学生起立并引导其用TPR演唱alking Song,学生没有书桌的限制,随歌词walking,jumping,running,Now let’S stop。边唱边跳,欢快的英语气氛充满教室,随即与学生进行free talk复习已学口语,并自然引入新内容a knife,a fish的学习。它们分别有清辅音尾音[f][∫],一般情况下,距离老师较远的学生是难听清发音、难模仿的,容易出现吞音;而“无桌半圆”型座位提供给每个学生与我的距离几乎相同,都能以同样距离看清口形,听清发音进行模仿,我能以同样距离看到学生的口形,倾听他们的发音,能把表示Good!Very good! Great! Super! 的拇指停留在每个学生的眼前,他们能同距离地感受到我的信任和赞许;当一个学生发言时,所有的目光顷刻间都投向他,让他树立“我很重要”的自信心;当学生利用图片或玩具自由组合表演“May l look at your…,please ? Sure,Here you are。”对话时,“无桌半圆”型座位提供给了比讲台宽得多的空间,同学和我在同一个平面,没有紧张和拘束感.表演的学生空前踊跃、自如,TPR运用恰当并有创新,knife,fish的发音清晰,课堂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轻松交流的英语氛围。课后我深感“无桌半圆”型座位非常适合低年级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学生容量不大,比较适合3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

三、U型

U型座位是把书桌以四张一组分成五组或六组在课堂按U型摆放,每组可围成6~8位学生。在一节三年级的复习口语“Point to the…,please, That’s right,That’s wrong。”和新学Rr Ss Tt Uu Vv五个字母的听、说、读、写课中。我改“横排竖行”型座位为U型座位。课开始,我引导学生用TPR配合朗诵英语童谣,活跃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接着以所在座位小组为单位,内部组合。复习口语,准备表演,并计分评分,各小组立刻活动起来,边说英语边说TPR,有的扮演pupil,有的扮duck,有的扮演d0g,fish,sheep等,争先恐后地到U框里来展示自己;趁着表演,自然过渡到学习字母,我示范之后,各小组内互相练习,互相倾听发音,互相纠正,利用卡片做游戏,争做小老师,很快掌握了五个字母的认读;在书写练习时,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比赛谁写得快、准确且漂亮,并进行互评,交换勾出最靓的字母;最后由小组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收获,课堂效果大大出乎意料。我觉得“U”型座位具有“横排竖行”型和“无桌半圆”型座位的优点,U的敞口面对讲台,黑板、电视机、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都在学生的面前,便于观看;U框由书桌拼成,方便学生记录和做课堂练习;教师可沿着U的内沿走到每个学生的面前,倾听其发音,观看及参与其活动,消除了师生距离感;U框内有一个天然的“舞台”,供学生展示英语才能;小组性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大胆自信的品质、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教师对各小组可按学生程度随时进行调配、监控、指导,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真正做到“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安排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活动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44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任课教师能够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活动安排的合理性,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率、高收获。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任课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讨论。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十分有限,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也是以趣味性为首要判断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小学语文课本主要是以故事为学习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故事讲解,从而使学生明白人生道理和成长道理。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能够和蔼可亲的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需要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完成。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学习。

二、建立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小学语文的课堂内容讲解主要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任课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故事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在讲解过程中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在课堂开始前对学生趣味性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形成极大的学习兴趣。

(一)以悬疑式故事作开头

小学生对身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和探索力,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容开始前设置一个悬疑式的故事,只讲解故事的开端,将结尾留给学生自己猜测。学生会对故事的结局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然就会对故事的结局充满兴趣。这时任课教师再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讲解,学生会对此热情高涨,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然后会更加期待故事的结局并继续进行猜测,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夸父逐日这篇文章时,可以先将夸父逐日的前期故事背景讲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夸父逐日的结局进行猜测,学生一定会针对结局展开积极的讨论。这时任课教师再通过结局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学生理解了之后再对故事结局进行解答。学生便会对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二)从生活的角度入手

小学生平时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任课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故事入手,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进行回顾,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讲解,方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也会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会领悟到从生活中得到的一些启发,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学习,会令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更加细心的观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静夜思》这篇古诗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有没有细心观察过月光从窗户上照进家里是什么样子,学生便会认真思考并对此展开讨论。任课教师再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学生便会对月光照耀的情景记忆尤深,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背诵和理解。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格外留意月光的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内容产生想象,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利用故事背景创设情景剧

前面提到了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通常是以故事、古诗的形式进行编排,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任课教师在讲解这些故事、古诗背景时仍然是以讲解为主的形式,学生并不能做课堂的主人,无法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和古诗背景内容编排一定的情景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扮演角色,这样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需要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校园生活也逐步被校园网络覆盖。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丰富学生的阅历,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很多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可能在课堂中无法创设课堂情景,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向学生展示课本内容的背景,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例如任课教师讲到钱塘江大潮时,可以借助校园网络,让学生看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讲解,学生便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方便学生对文章进行掌握和理解。

四、构建探讨、合作的学习模式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乐于和周围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的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前面提到的对《夸父逐日》这篇文章的结局的讨论,学生在对结局进行猜测时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对同学进行讲解,这一过程中会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教导学生要善于聆听,吸取他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

课堂教学安排第4篇

科学随堂听课教研活动工作安排

为全面贯彻《东莞市参与 2020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经教育管理中心要求,在我校开展茶山镇小学科学随堂听课的教研活动,具体安排事项如下:

活动时间:第六周周五上午(6月19日)

前期准备工作:

1、与教育管理中心黄善五老师协调活动开展时间、程序:严香香

2、我校上课课教师:李兆欣(三年级科学)、成清凤(四年级科学)。

3、备课准备工作安排:第五周周二前选定教学内容、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准备教具、学具等。

4、参与人员:

教育管理中心领导:张茂良、黄善五、我校校长谭小华、教导处主任严香香、我校科学任课教师(科学任课教师自行调课必须参与一节听课活动,评课代表有教导处随机安排)。

5、会场布置:签到及嘉宾台座打印(陈梓瑜);饮用水:购买小瓶怡宝20瓶(张巧明)

活动当天工作安排:

1、资料打印:李兆欣、成清凤(发放课例教材和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前一天完成教学设计打印。

2.资料下发:邓文敏(课前15钟到岗)

3.上课地点及时间安排:

序号

时间

地点

班级

科目

课题

课例1

9:30--10:10

培英楼二楼

301班

三年级科学

我们需要食物

课例2

10:20--11:00

培英楼三楼

403班

四年级科学

物体的运动方式

评课

11:10--11:50

科艺楼一楼

荣誉室

科学

课堂教学安排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科学安排;对策

对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40分钟进行的,固然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如何将有效的40分钟科学合理地分给各个教学环节,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方法的取舍等都与课堂教学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在40分钟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对教学时间设计充分重视,有效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时间的概念

顾名思义,课堂教学时间指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不仅包括与教师设计进行的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堂结束等与教学环节相对应的教学时间,还包括在课堂上进行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其他时间,比如,课堂纪律的维护,班级事务的分配,同时课堂教学时间与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相关联,比如,教师选择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时间涉及的内容广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管理现状

(一)课堂教学实践各环节时间分配不科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中,涉及旧课回顾、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需要分配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在当前教学实践的安排中,有部分教师过度追求新课教学,而忽略了旧课回顾、课后总结等教学环节应该分配的时间,导致学生虽然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新课学习中,但是整体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二)课堂教学时间浪费严重

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使得课堂教学时间浪费严重,比如,部分教师对教学时间设计不重视,结果使课堂各个环节无法有效衔接起来,而有些教师无法把控课堂纪律,耗费了大量时间在课堂纪律维护上,同时在教学中天马行空地延伸、无意义地提问等等都可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各个层次实践分配比例不严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处理学生常规式被动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知识性教学目标与综合素质教学目标的关系,将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到各个层次,实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进行层次划分不清晰,自然对教学实践的分配很难做到科学合理。

(四)学生课堂专注实践差异化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点,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程时间安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理想化设计,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安排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教学大纲,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在综合考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学生的接受习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形式。还需要从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设计、强化练习设计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的40分钟,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教师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根据小学生在上课五到二十分钟时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严格把握教学进度,灵活应对课堂各种情况,避免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时间浪费现象发生。

(三)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是指教师在课堂40分钟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处理好学生常规性接受性学习和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关系,给学生一定的实践进行自主学习,在轻松有节奏的讲课过程中有效地延长学生的课堂专注学习时间,帮助学生从思想、情感等方面得到综合性发展。

(四)引导学生形成时间管理意识

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不仅需要教师付出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时间管理的意识,强调把握好课堂40分钟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自主抓住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学习。

新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家长,都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从而研究如何把握好课堂40分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在自发地进行调整,优化课堂时间安排,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解决,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他人先进的经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科学合理化。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安排第6篇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俗话说: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目标其实就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完成的各项目标,它则是由教学内容中的每项具体目标所组成。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即每课的小目标与每单元的中目标以及最终要完成的总目标。当老师和学生的目标都确立后,老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步骤中所提出的要求分析出学生在此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实践活动,还可以做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同步前进,使得教学过程更有的放矢,教学任务更能顺利完成。

二、行之有效的课堂情境导入

大家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任何东西,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选取合理素材,精心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真正的师生平等互动,才能让学生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1.选择的教学情境能成为新知识生成的感性材料,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引起学生的情感思想为前提。

2.教学情境尽可能来自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教学反应。

3.教学情境尽量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才愿意参与其中讨论,才愿意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有见解可发。

英语课堂上我们只要能让学生开口说话,并且愿意开口说话,那么英语的课堂教学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极大限度地诱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对新鲜事务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多开口练习,给学生营造一种兴致盎然、跃跃欲试的浓厚课堂学习气氛是课堂教学情境导入的必要条件。

三、课堂限时训练,增强日常实践机会

课堂教学安排第7篇

知识的理解、运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不少教师为了追新,盲目使用“课堂讨论法”,不管内容合适不合适,不管效果如何,让学生分成几个组就去讨论。而讨论的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刚刚聚在一起,还没来得及讨论什么,教师已经招呼学生交流结果了。“分组讨论法”完全成了一种形式,成了一种应付的手段。下面笔者就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课堂讨论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设置讨论的内容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

(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的讨论,有利于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

知识的重难点,易于混淆的知识,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结论,学生可能很快地记住内容,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还可能出现同样的解题障碍。这时适时展开讨论,使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能有效地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把握住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正如叶圣陶语 “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为此,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不理解而又有讨论的价值的关键点,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掌握重点,弄清难点,达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在上七上历史与社会《多种多样的社区》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就“我们的社区在哪些方面应加强与外地的合作与联系?怎样与外地合作与联系?”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涉及教材中社区的差异与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等重难点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重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

(二)结合生活实际的讨论,有利于化解学生的疑点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教学中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找准学生的兴奋点,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因而,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如在上七下历史与社会《大众传媒》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就“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利与弊”展开讨论,由于讨论的问题触及了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抓住了学生的疑点,所以通过讨论很好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三)拓展思维的讨论,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新课程倡导发展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所以,讨论的问题应考虑是否能充分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寻求课堂讨论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学生真正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例如,在上七上历史与社会《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这一内容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进行讨论:“你在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这个讨论的问题虽很简单,但是由于结论很多,学生的思考领域相当广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充分有效地展开,同时,积极主动,顺理成章地获取相关的知识点。

二、合理组织形式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前提

(一)创设合理的讨论小组。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对学习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

力,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我们在组织讨论前应给学生以明确的分工,有记录人、汇报人、主持人等角色,使学生各司其职,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同时,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并善于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二)安排合理的讨论时间。

教学中安排的讨论,要留足时间,充分考虑可能遇见的各种情况。在讨论之前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好像浪费一点时间,其实很有必要,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先独立理出思路,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可以为后面的讨论节省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避免盲目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同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交流和发表自己意见的时间。

(三)教师要做学习过程的主持人,讨论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学习成果的欣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