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员管理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6-01 15:44:34
人员管理分析

人员管理分析第1篇

1.1一般资料2001至2005年,本院先后调入或新聘护理人员近50名。但新进护理人员入院后,发现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操作技术不规范、应激能力低、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加强对新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及护理管理尤为迫切。

1.2方法(1)加强护理人员资源管理:合理分工,优化结构,科学配备护理人员是护理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组织有效护理活动的主要保证[1]。护理部按照“二级乙等”医院的标准,对各科护理人员从结构到数量进行科学配置,并安排素质好、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师进行带教。(2)加强新进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部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终身教育的有关规定,制订了新进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计划。规定新进护理人员在聘用期间,必须参加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护理学教育。鼓励她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争取拿到高一级的学历。并组织经验交流会,安排“老”护师介绍工作学习经验,以便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3)实行岗位培训与考核:分批安排新进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或短期培训,同时狠抓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4)规范护理记录:护理部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按照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制订了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及检查标准。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格式、记录原则、内容要求做到详细的规定。要求新进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严格按规范进行书写。(5)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关键。因此,护理部根据各科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健全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查房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从而达到了制度明确,操作规范,违制必究,进而把护理缺陷杜绝在萌芽状态。(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和慎独意识:护理部1年2次组织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同时安排每月一次科室、每季一次护理部安全隐患分析会,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使新进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职责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医护人员道德规范,营造一种强烈的职业安全氛围[2]。(7)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对新进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2]和依法施护的观念,组织新进护理人员经常学习《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护士管理办法》、《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及《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等护理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让新进护理人员懂得安全保证对病人来说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让新进护理人员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8)规范护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3]。实行护士长夜查房、每月一次护理部行政查房制度和每季一次护理质量大检查制度。护理部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及全体护士长进行全院护理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护理部每季度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平时不定期下科室进行考核、提问,以加强新进护理人员的责任性,防患于未然。2效果

2.1提高了新进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新进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加速了新进护理人员的成长。2005年以来,本院对近年来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了专科理论和25项护理技术操作与急救技能考核,结果合格率达90%。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电除颤、上呼吸机、心电监护、呼吸皮囊操作等抢救操作。2005年6月份ICU病房开设以来,抢救危重病人成功率达95%以上。掌握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标准及质量要求,使护理记录单的缺陷明显减少,书写合格率达97%。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明显提高。

2.2提高了新进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自觉性。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每批调入、聘用的护理人员思想稳定、工作主动,学习积极性高涨,许多新进护理人员正在接受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为全院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夯实了基础。

2.3促进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几年来,本院通过对新进护理人员培训及管理,造就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操作熟练、服务态度优良的护理队伍,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7%以上,赢得了病人、医生、社会各界的赞扬。2003年妇产科护理组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4年急诊科护理组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5年骨科护理组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5年护理部被评为浦江县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同年11月顺利通过“二级乙等”医院的评审。近两年来,全院业务总收入亦有所增长。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率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北京: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90.38.

2王秀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临床分析与防范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20(10):62.

人员管理分析第2篇

情绪的产生就是当个体受到客观外界各种刺激引起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同时伴有面部表情和生理变化。情绪管理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知、控制、驱策的能力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与适度反应的能力。也可以说,情绪管理是我们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的能力。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对待情绪

不良情绪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如此危害和杀伤力,在我们学会管理情绪首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呢?

(1)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信号。情绪是适应生存的需要。情绪是发动机,它给我们各种活动提供动机。当人处于积极乐观状态,更加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

(2)我们要明白关爱自己的情绪比控制更重要,我们不能一味的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必须懂得关爱和接纳它。

(3)对情绪的调节和管理能力我们也可以简称为情商。决定人生成功的因素,并非只有传统智商理论所认定的那些东西,非智力因素情商对个人的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4)情绪管理可缓解心理压力,我们的压力源主要有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我们要心理减压,更多的关注情绪管理情绪开始。情绪管理好,身心症状随之得到改善。

3销售人员低落情绪产生的原因

根据产生的根源、影响的深远程度和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销售人员的低落情绪分为长期性情绪低落、阶段性情绪低落和临时性情绪低落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3.1长期性情绪低落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销售人员在销售信念方面的动摇即销售人员对自己是否适合做销售、是否应该做销售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其影响是长期性和根本性的。

3.2阶段性情绪低落

销售人员在从事销售工作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发现想再向上突破很困难,业绩始终徘徊在某个水平不上不下,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容易造成销售人员情绪焦虑和低落。该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销售人员的成长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销售特性,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不能清晰地分析自己无法突破的原因是什么,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销售人员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造成情绪低落影响工作激情。

3.3临时性情绪低落

产生原因是指销售人员在销售活动中遇到具体困难一时无法解决而导致情绪低落。例如打了一通电话效果都不好,跟某个重要客户见面感觉很不理想等等。此类情绪属于技术性情绪问题是由于销售的技巧与方法不娴熟,或者具体业务开发中遇到了现有的技巧与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时又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而导致的情绪低落。

4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

4.1表达和宣泄

低落情绪是人情绪中的熵即情绪垃圾就跟人身体里的病毒一样。面对低落情绪销售人员,需敞开心扉坦诚地告诉自己的带领人或信得过的同事、朋友,自己面对的问题和困扰是什么,既帮助销售人员解决问题,也帮助自己成长。心态坦诚、认真、细致地和销售人员一起分析和交流,这种分析和交流如果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会有更好的效果。

4.2注意力转移法

不能把销售人员的神经崩得太紧,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自己放假、放松一段时间,做一些与销售无关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自己在没有干扰的环境中,跳出困扰自己的环境,让自己以置身事外的超脱状态,用局外人的思维看这些问题,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放松和转移注意力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调节方法。

4.3改变认知

改变我们的认识和观念。当我们把所有的最担心最坏情况列出一个清单,过一周或一个月,甚至一年再看,90%的担心都不会发生。当你过50年后再来看这些烦恼,会觉得完全是笑话。我们很多人都是在自寻烦恼。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4.4寻求专业帮助

在美国据说要一手牵律师的手,一手牵心理医生的手,才是一个成功人事。看心理医生是件荣耀,是注重自我成长。当我们用尽一切办法无助的时候,找心理咨询师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

4.5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最便于操作也是最廉价的方式。佛家说,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我们自身情况如何,都是我们想的。千万次的祈祷付诸行动终能心想事成。心理学家艾克曼说,一个人老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并感受你想要的情绪时,结果这种情况十之八九果真到来。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4.6紧张释放机制。

即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气功、瑜伽都是调控情绪的极好方法。当然这些技术的学习最好有老师的指导带领。总之遇到低落情绪要把它当作正常现象,及时疏导和调节不要让情绪垃圾积攒进而升级成更高层次的消极情绪,这样就可以在大多数时间里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激情并走向成功。

5结语

人员管理分析第3篇

虽然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的素质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些素质是每一位中层管理者所必须的:如主动性、执行力、关注细节、影响力、培养他人的能力、带领团队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惜投入较多的精力,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机会,提前预计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有计划地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新的机遇。

不能积极主动地前进,不敢为人先,集体的成绩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中层管理者不能对企业的总体绩效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是在为自己的事业自掘坟墓。衡量中层管理者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其个人主动发起的行动数量。在这一点上,中层管理者与冲浪运动员颇为相似。冲浪者只有赶在浪潮前面,才能够精彩地冲向岸边。而如果每次都慢半拍,就只能在海里起起落落,等待下一波浪涛的到来。走在时代前列需要真正的努力与积极性。

吴兵是一家大型家用电器公司新上任客服经理,他们的产品虽然是家庭必需品,但销售量不温不火,增长平缓。除了促销、降价和折扣,公司对如何刺激销售几乎无计可施。

吴兵不安于现状,他仔细调研企业内部的问题并不断考察和分析竞争者的现状,认定如果改善员工在服务质量上、专卖店在销售业绩上的差距,找一种方法使两方面的强项相结合,就有可能增加销售量。

他把一流的客服代表集合在一起进行产品和物流方面的培训,然后建立了一个电话营销中心,来为他们的专卖店服务。顶级的专卖店超过销售指标26%,每年比没有加入专卖店电话计划的一般专卖店多销售100万美元的产品。

二、执行力

曾任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广州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许锋认为,执行力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也是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能力。高层很多时候考核他们的时候都是衡量自己的决策能否被中层管理者很好地贯彻到基层。

从《执行力》一书卖的火暴异常的情况来,很多的企业都面临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好的产品要好的策划,好的策划要好的执行,好的执行要好的团队,好的团队要好的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层管理者胜出的一个要素。个人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是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中层管理者作为地方区域的决策者、领导者,承上启下,非常的重要。作为总部、你的上级,他们的决策、行销推广方案下来了,都希望得到100%的执行,如果你及你的团队在执行的过程中,常是打折,他们是怎样想的?还会提拔重用你吗?怕更多的是怀疑你的能力,更换你吧。

上海某影视文化广告公司的中层经理吴先生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公司的大型项目比较集中,为数不多的制片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吴经理启用了后备人员担任制片的角色,但因为后备人员没有经验,导致很多环节都出了纰漏,而且由于年纪轻,他也未能重视和导演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在此情况下,吴经理开始进行类似于信息管理的工作,将大型项目制片的工作流程、职责以及与相关人员必要的协调工作整理下来,固化成表格;同时安排“老”制片对新人传、帮、带,以使其尽快领会制片工作的要义。最后,项目圆满完成。

吴经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使责权清晰,明确每个人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作用。实际上,领导的执行力就在于使员工们做得更出色。

三、关注细节

任何事情从量变到质变都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如果中层管理者没有持之以恒的“举轻若重”,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务实精神,就达不到“举重若轻”的境界。

有一家著名出版社的中层主管,希望该出版社在出版界的某一特定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经过上级领导的同意,他决定以相当可观的价格购买一家比较小的出版社。该主管急于推行这一购买活动以确保出版社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给手下施加压力,让他们在没有做好细致的准备之前就仓促上阵,他说道:"我们以后能清除那些细节。"

然而,他手下的快速行动忽略了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细节。数以千计的顾客订购了这家出版社的产品,出版社订单在握,这很好;帐单及时开出,这也很好。但是只有20%的客户支付了货款,不知是什么原因,有人忘记了检查货款回收率。这件事情不是被有意隐瞒的,而是被淹没在其它大量琐碎的财务细节中,这样,非但不能使整个战略产生预期效果,而且其造成的损失妨碍了出版社几年内的其它投资。

如果管理者认为宏图大略才是当务之急,那么此想法将会诱使他相信所有的细节不值得关注。但与此同时,也将有一大堆“小事”带来一连串麻烦,导致他的重大机会被破坏,直至化成泡影。

四、影响力

如果说传统意义的领导主要依靠权力,那么现代观点的领导则更多是靠其内在的影响力。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指身居何等高位,而是指能够凭借自身的威望、才智,把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取得别人的信任,引导和影响别人来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并且使组织群体取得了良好绩效。领导者的影响力日渐成为衡量成功领导的重要标识。

一个拥有充分的影响力的中层领导者,可以在领导岗位上指挥自如、得心应手,带领队伍取得良好的成绩;相反,一个影响力很弱的领导者,过多地依靠命令和权力的领导者,是不可能在分队中树立真正的威信和取得满意的领导效能的。

张瑞敏曾被入选大陆唯一的“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他的影响在于让员工形成不断变革的意识。海尔集团的员工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刚跑完100米,一口气没歇又要继续往前跑,永远不会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感觉。工商管理

五、培养他人的能力

美国GE公司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领导必须“忙碌”一些有意义的工作。韦尔奇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小时以上。我对他说:‘你完全错了!请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小时的工作,进行仔细的审视。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或可以请人代劳的’。开诚布公地说,我就特别反感形式主义。有的企业领导赞美‘勤奋’而漠视‘效率’、追求‘数量’而不问‘收益’。‘勤奋’对于成功是必要的,但它只有在‘做正确的事’与‘必须亲自操作’时才有正面意义。我们不妨在‘勤奋’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吗?是必须由我来做的吗?”韦尔奇认为,企业的领导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寻找合适的经理人员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他强调,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发掘出一些“很棒的想法”,然后“完善它们”,并且“以光速将它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他坚信,自己的工作就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拿着化学肥料,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枝繁叶茂。

优秀的中层管理者更多的关注员工的潜能的开发,鼓励和帮助下属取得成功。安排各种经历以提高他的能力,帮助他成长。

松下公司的领导者认为,如果指示太过详尽,就可能使部属养成不动脑筋的依赖心理。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地机械工作,不但谈不上提升效率,更谈不上培养人才。在训练人才方面,最重要的是引导被训练者反复思考、亲自制定计划策略并付诸实行。只有独立自主,才能独当一面。对中层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启发部属的自主能力,使每一个人都能独立作业,而不是成为惟命是从的傀儡。

某公司的中层经理说:“我经常将一些非常重要的会议交给我的高级助理去主持,这样在我到会或者不到会的时候,会议都可以正常地进行,其他部门地经理都能将他们地问题反映给我地助理,他也能够基本按照我地意思现场处理某些急需决策地事务,我认为这对于我地助理来说就是最好地培训。

六、带领团队的能力

管理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富有发展潜质的中层管理者表现出团队取向的工作风格,他们乐于协同作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他们是“领头雁”,是足球场上的“灵魂人物”;他们善于营造一种团队协作、平等沟通的文化氛围;他们坚信1+l不等于2,善于运用头脑风暴放大集体的智慧;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欢迎批评、面对冲突,从来不放弃寻找最好的问题解决办法;他们彼此欣赏,鼓舞士气,关注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

团队合作对中层管理者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管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层管理者和同事、下级处不好关系。

某公司有两位刚从技术工作提升到技术管理职位的年轻管理者:A经理和B经理。

A经理觉得责任重大,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部门中又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很有紧迫感,每天刻苦学习相关知识,钻研技术文件,加班加点解决技术问题。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向下属证明自己在技术方面是如何的出色。

B经理也认识技术的重要性和自己部门的不足,因此他花很多的时间向下属介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当他们遇到问题,他也帮忙一起解决,并积极地和相关部门联系和协调。

三个月后,A经理和B经理都非常好地解决了部门的技术问题,而且A经理似乎更突出。但半年后,A经理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忙,但下属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很委屈。B经理却得到了下属的拥戴,部门士气高昂,以前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搞了一些新的发明。

对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去追求个人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即使得到了,往往也是变味的和苦涩的,长期是对公司有害的。因此,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决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

人员管理分析第4篇

1.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

目前,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尤其是小型物业管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只是简单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只花钱不挣钱的部门,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的效益,这就导致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对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资源投资。

2.企业内部培训机制不完善

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培训机制不完善,未制定相应的员工培训规划,在培训上投入较小,培训方式和内容都较落后,采用的还是集中培训的方式。加上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管理技能培训认识还不到位,不注重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员工掌握工作技能不熟练,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甚至出现员工流失严重的现象。

3.在人员招聘方面有所欠缺

一些中小型物业管理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未对其招聘岗位进行分析,更没有明确招聘岗位的职责,造成招聘条件和招聘标准过于主观;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招聘管理系统,也未对招聘工作进行追踪、分析和调查,这样对招聘人员的选拔就产生了影响,增大了员工流动和企业用人的成本。

4.薪酬管理机制相对单一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薪酬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深化,这种单一的薪酬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优秀员工流失。

二、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员管理发展趋势

1.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随着物业管理企业从注重数量提升转变为质量和规模的增长,势必推动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得物业企业社会资源配置也能得到全面提升和优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已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提升了对人才的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对人员的需求并不是简单的人员增加,更多的需要物业管理企业具备更多优秀的人员,特别是高素质、能力强的复合型物业管理人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2.部分专业工作将实行外包

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对部分专业工作实行外包。可以说,专业外包对于物业企业来说既有利亦有弊,需要靠企业的管理人才运筹得当,化弊为利,实现低风险、高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意识,配备高素质的人事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和最优化。

3.网络信息背景下需要复合型人才

把握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物业管理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新市场的开拓,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向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这也就需要企业培训和组建一支掌握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式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更好地为业主提供服务。

三、新形势下物业管理企业人员管理的对策

1.建设核心企业文化

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建设核心企业文化,营造团结合作融洽的文化氛围,为人才创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在一个和谐、轻松、公平、团结的环境和团队中工作,并将人性化管理更好的渗透到每名员工的思想中,使得人性化管理得到认同并形成强大凝聚力,成为企业的生产力。

2.把人力成本管理上升为人力价值管理

人工成本管理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才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价值。新形势下做好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十分必要。(1)实现人才到“人财”的转变,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当人才感到自己是企业投资的一部分、占有一定比例时,企业与人才的合作、对人才的激励就自然成了人才是企业投资者的主人翁管理,无为而治。(2)物业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不断拓宽市场的同时,更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人工数量,这样就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导致人工成本管理难度的提升,因此,需要不断强化人工成本管理。企业只有针对当前市场环境进行科学分析,积极应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带来的压力,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人工管理方式,才能体现出人力资本价值。(3)把人力成本管理上升为人力价值管理,节约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利润。企业想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降低人工成本,就需要提升人工成本的利用效率,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物业人工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的领导力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领导者要善于识人、知人、用人、留人。在人才问题上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重塑人格魅力,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发展;领导风格及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的稳定性。

4.完善薪酬激励制度

效益激励是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助推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能够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员工进行公平公正的奖惩,并由此提升员工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一旦企业没有完善的竞争激励制度,对员工未实行竞争约束,更未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就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应在对员工日常的考核中,充分利用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业绩评价,并实行等级薪金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员工予以惩罚。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效益激励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能马虎了事。另外,在进行效益激励的同时,对那些工作中成绩较好的员工,让他们做先进、立标杆、树典型,并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以此激发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5.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

企业薪酬管理机制的公平与否,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人员的稳定性。因此,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

(1)构建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同时针对薪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制定出与目前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薪酬管理方案,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调整,进而实现效率、公平、合理的薪酬目标。

(2)针对薪酬管理现状,转变过于单一化的薪酬管理理念,建立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宽带式薪酬管理模式”,摒弃和改变传统用职称、岗位和级别进行薪酬评估机构,重新结合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建立薪酬管理体系,制定薪酬管理的方案和操作流程,促进企业更快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业务的需要。

6.完善绩效管理

进行考核、评估、激励。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影响。

(1)做好绩效考核各个环节的工作。科学选择绩效考核方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罚晋升的依据。做好考核评估,绩效申诉、绩效反馈、绩效改进、绩效面谈。

人员管理分析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分层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监理作为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任务之一,监理人员的工作也在项目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施工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监理人员的重要性,使得监理工作的进行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状况,对监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希望能够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主要包括开发、设计、施工、监理四个部分构成,在这些部分中,监理部门的收入最低,因而在监理工作中,很多监理人员消极怠慢,缺乏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大多数的监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有的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些都给监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监理行业的福利待遇比较低,监理人员的稳定性也比较差。针对这些情况,相关部门应重视对监理人员的管理,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还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监理人员,要根据建筑企业的发展,制定不同的管理计划,使得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也确保了建筑工程的监理质量。

二、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分层管理

1、专业监理师

专业监理师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在工作经验上也比较丰富,建筑行业的专业监理师资源比较充足,成为了监理人员队伍的主体。但是由于目前建筑行业的监理工作稳定性较差,工资待遇不高,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流失,给建筑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监理工作的开展,给相关企业和项目都造成了窘迫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建筑部门应该改革内部管理措施,参照建筑行业内的普遍标准,再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适当调整对于专业监理师的薪资,重视他们的福利待遇;其次,专业监理师自己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自身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适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为计划的进一步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2、监理员和资料员

相比专业监理师来看,监理员和资料员的专业能力就稍逊一筹,由于实践的时间比较少,积累的经验也不是很丰富,但是这部分人员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新的思维,是监理行业队伍的重要的补充力量,在建筑工程的现场监理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建筑行业在对监理员和资料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计划,根据工作能力和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适当的福利待遇,对于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绩效评估等。

对监理员和资料员的管理,首先要重视对他们工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充分的认可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为我国的建筑工作监理事业做好充足的储备。其次,重视监理员和资料员的个人需求,由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比较低,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失落的情绪,相关部门应该相应地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着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的个人需求问题,同时也使他们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在今后的监理工作中更加地努力,更好地为监理事业服务。

3、总监理人员

总监理人员是建筑工程现场监理的核心,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在监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监理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对于总监理人员的管理,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人诉求,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目标,制定有吸引力的发展方案,一般来说要加强对总监理人员劳务合同的管理,明确总监理人员的职责,明确监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绩效考核,用这些措施来实现这些人员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总监理人员是建筑企业重要的资源,相关部门可以依靠总监理人员,对新进的监理员和资料员进行培训,不仅能够提高监理员和资料员的业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总监理人员的认可,有助于提高总监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分层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拥有丰富的建筑监理经验,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于建筑施工的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这样可以避免在施工中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监理人员还可以对施工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及时监测,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因而,监理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监理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于监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从监理员、资料员、总监等方面进行细化,针对不同的监理人员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这对于对于提高监管的力度,提升建筑工程的监管质量有很大作用。

总结:

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在监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监理工作待遇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监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从专业监理师、监理员、资料员以及总监理人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措施,这对于提高各级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国俊.建筑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管理体系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人员管理分析第6篇

【论文摘要】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长期得不到价格补偿,严重损害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是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滞后了医院的创新和发展。可喜的是,作为医院高层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加强了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同时也加紧了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但相应的,伴随着的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力,也是摆在医院院长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进人21世纪以来,处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下的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wto效应的趋现,使医院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处于变革和竞争环境下的医院管理者开始重视并越来越重视经营和创新管理,注重效率效益和创新变革。而推进医院改新变革实施的主体,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在医院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已经越发显现出来了。

    从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长期被当作纯福利单位存在,医院的管理工作就是一些日常的事务性的琐碎事,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不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市场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适者生存,一些拥有优异的管理人才,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医院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了。而那些盲于竞争意识、疏于管理、缺乏创新意识的医院逐步萎缩,经营陷于困境。针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的工作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多是由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担当,此类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临床工作,而一些具备一定管理专业知识水平的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国家的工资政策和医院内部分配的重心问题,如目前国家的工资政策是执行的按专业技术职称标准,而具备同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职称可以晋升,或虽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但受单位规模的限制,不能晋升高级职称。再者,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认为行政人员不创造价值,是医护人员在供养他们,造成单位内部分配重心向临床一线倾斜。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长期得不到价格补偿,严重损害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是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滞后了医院的创新和发展。可喜的是,作为医院高层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加强了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同时也加紧了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但相应的,伴随着的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力,也是摆在医院院长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个二级优秀医院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多年来对管理学的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在医院高层的指导和支持下,对我们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工资十月绩效奖+精神奖励十年终奖金》的薪酬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经过这几年的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一管理方法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探讨。

    〔一)进行工作分析,制作职位说明书。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各行政职能科室的工作特性和科室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对不具备任职资格的在岗人员要限期取得相应资格,确实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要考虑予以调整岗位和进行撤换。

    (二)针对不同的职位说明书,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工作繁简和业务技术水平要求来制定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用来衡量、评价、反馈并影响员工的工作特性、行为和结果。其重点是确定一个标准系数。如完全合格标准系数为1.0,优秀标准系数为1.1,完成科室重要项目任务的系数为1.3,基本合格系数为0.8。其系数体系的设计理念注重于激发行政管理人员开创性思维能力,鼓励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开拓创新,正确对待他们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产生的失误,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指导,少行政指令。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工作。

   (三)根据绩效管理确立的目标以及考核的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活动。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一些调查表格,根据绩效管理目标的一些硬指标,以及综合服务质量的软指标,在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由医院综合质量管理办公室对考核的结果,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确定被考核对象得分的标准系数。报请院委会批准后发放月绩效奖金。

    (四)奖金发放一定要做到及时才能发挥奖励机制的高效率。以前,我们医院发放奖金多是以季度为周期进行考核,由于二级医疗单位面向的主要是农村和小城镇的医疗市场,病人的收治有时受农闲、农忙、打工者的侯鸟现象以及天气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医院病人的收治量和医院的经济收人在各月之间并不均衡。如果按季进行奖金结算的话,势必造成职工月度之间工作强度和经济收人水平的不对称。对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保证月绩效奖金及时、足额的发放才能有效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

    (五)对中层行政管理干部实行非货币性奖励制度。奖金制度的实行对于医院管理者和职工的触动是巨大的,它体现了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医院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医院的活力。但是奖金制度的实行带有普遍性,对特定人群的激励作用,力度并不是很大。针对中层管理干部薪酬制度改革,我们医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一探索性的改革就是实行中层行政管理千部非货币性奖励制度,也就是精神性奖励。我院近年来组织中层行管人员集中培训学习和赴外省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型三级医院进行参观、考查活动;对工作表现出色的行管人员,从政治上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推荐破格晋升、优先晋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形式,在中层管理人员中树立起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工作使命感。使中层行政管理人员以积极的、乐观的、自信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忘我地、开创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人员管理分析第7篇

【论文摘要】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长期得不到价格补偿,严重损害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是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滞后了医院的创新和发展。可喜的是,作为医院高层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加强了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同时也加紧了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但相应的,伴随着的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力,也是摆在医院院长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进人21世纪以来,处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下的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WTO效应的趋现,使医院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处于变革和竞争环境下的医院管理者开始重视并越来越重视经营和创新管理,注重效率效益和创新变革。而推进医院改新变革实施的主体,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在医院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已经越发显现出来了。

从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长期被当作纯福利单位存在,医院的管理工作就是一些日常的事务性的琐碎事,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不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市场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适者生存,一些拥有优异的管理人才,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医院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了。而那些盲于竞争意识、疏于管理、缺乏创新意识的医院逐步萎缩,经营陷于困境。针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的工作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多是由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担当,此类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临床工作,而一些具备一定管理专业知识水平的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国家的工资政策和医院内部分配的重心问题,如目前国家的工资政策是执行的按专业技术职称标准,而具备同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职称可以晋升,或虽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但受单位规模的限制,不能晋升高级职称。再者,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认为行政人员不创造价值,是医护人员在供养他们,造成单位内部分配重心向临床一线倾斜。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长期得不到价格补偿,严重损害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是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滞后了医院的创新和发展。可喜的是,作为医院高层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加强了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同时也加紧了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但相应的,伴随着的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力,也是摆在医院院长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个二级优秀医院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多年来对管理学的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在医院高层的指导和支持下,对我们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工资十月绩效奖+精神奖励十年终奖金》的薪酬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经过这几年的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一管理方法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探讨。

〔一)进行工作分析,制作职位说明书。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各行政职能科室的工作特性和科室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对不具备任职资格的在岗人员要限期取得相应资格,确实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要考虑予以调整岗位和进行撤换。

(二)针对不同的职位说明书,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工作繁简和业务技术水平要求来制定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用来衡量、评价、反馈并影响员工的工作特性、行为和结果。其重点是确定一个标准系数。如完全合格标准系数为1.0,优秀标准系数为1.1,完成科室重要项目任务的系数为1.3,基本合格系数为0.8。其系数体系的设计理念注重于激发行政管理人员开创性思维能力,鼓励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开拓创新,正确对待他们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产生的失误,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指导,少行政指令。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工作。 (三)根据绩效管理确立的目标以及考核的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活动。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一些调查表格,根据绩效管理目标的一些硬指标,以及综合服务质量的软指标,在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由医院综合质量管理办公室对考核的结果,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确定被考核对象得分的标准系数。报请院委会批准后发放月绩效奖金。

(四)奖金发放一定要做到及时才能发挥奖励机制的高效率。以前,我们医院发放奖金多是以季度为周期进行考核,由于二级医疗单位面向的主要是农村和小城镇的医疗市场,病人的收治有时受农闲、农忙、打工者的侯鸟现象以及天气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医院病人的收治量和医院的经济收人在各月之间并不均衡。如果按季进行奖金结算的话,势必造成职工月度之间工作强度和经济收人水平的不对称。对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保证月绩效奖金及时、足额的发放才能有效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

(五)对中层行政管理干部实行非货币性奖励制度。奖金制度的实行对于医院管理者和职工的触动是巨大的,它体现了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医院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医院的活力。但是奖金制度的实行带有普遍性,对特定人群的激励作用,力度并不是很大。针对中层管理干部薪酬制度改革,我们医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一探索性的改革就是实行中层行政管理千部非货币性奖励制度,也就是精神性奖励。我院近年来组织中层行管人员集中培训学习和赴外省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型三级医院进行参观、考查活动;对工作表现出色的行管人员,从政治上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推荐破格晋升、优先晋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形式,在中层管理人员中树立起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工作使命感。使中层行政管理人员以积极的、乐观的、自信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忘我地、开创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