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代化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18 07:43:34
现代化学论文

现代化学论文第1篇

现代文学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并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虽然这种形式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但它又区别于传统的文学,它不再用文言文来表达思想,而是用现代语言来呈现,表现手法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了属于新时期的文学体裁,如散文诗、新诗、白话文、现代小说等。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接纳与内化外来文化,不但具有非常浓厚的现代气息,而且与世界潮流并行,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冲突。然而,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汇集,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的雕琢,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和道德理性,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众多思想文化成果中,最优秀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儒家文化,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在。儒家文化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中,总会存在一些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心理结构都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一点一滴,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刻画,虽然他们的作品中讲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衰落与困惑,但是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得到了长存,是中华大家族里的瑰宝。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以外,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应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似乎少数民族文化总是被创作者们所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主流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个性,从这一点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糅合,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例如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就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把藏族的土司制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作品更富有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显得深刻而神秘,越发吸引读者。

(三)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驳杂性、自由性和发散性。所谓驳杂性是说民间文化多且杂;自由性是指民间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发散性是指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很快。此外,民间文化还具有轻松、幽默等特点。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些特点,才使民众喜闻乐见。既然民间文化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它又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的呢?由于民间文化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文学的创作者们捕捉到了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于是就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文化。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故乡》中都充满了对家乡民间文化的眷恋之情;再如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也对民间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助阵。综上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民间文化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代文学迸发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现代文学

虽然现代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应该如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蒙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无疑是深刻彻底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偏激的、片面的,这是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现代文学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也有很多,这些东西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现代文学中更应如此。只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源头,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就能够繁荣发展。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探寻。虽然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它可能会不断延伸、逐渐变迁。地域文化将会更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文学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宝贵资源。另外,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文学创作者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民间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成就了民间文化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特性。但是民间具有复杂性,它既能滋养高尚情操,又可能会隐匿庸俗文化。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对文学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把握好作品的道德判断、审美取向和写作技巧等。只有积聚更多积极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

(三)重建文学观念中的中国意识

现代文学越是强调“现代”,就越是看重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这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当这种断裂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旋律时,文化与文学血脉相连的关系就会被忽视。因此,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关联已经迫在眉睫。要唤醒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就必须将文学放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钱穆先生认为:“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我们能了解得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有大启示。”因此,现代文学创作者应当在其作品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积极投身于当代文化建设中,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乃至主流文化的走向做出更多贡献。

四、结语

现代化学论文第2篇

一、要立足整体设计语文教学目标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从属于社会大系统,这就决定了学校的各科教学必须受社会大系统的制约,即在学科教育目标上必须服务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这种理性认识,我们必须从教“语”教“文”的狭小天地里走出来,从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特点出发,以教育方针为依据,以21世纪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制定语文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必须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包括理想、道德、学习习惯、心理品质等),学生知识素质培养方面(包括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与教材外的语文知识等)和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包括语文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加以考虑,立足于整体设计,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

二、要立足整体优化,对教学各因素进行全方位改革语文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人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以人的发展来说,语文教育无疑是居于首位的,不但出于参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还因为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人的整个文化素质提高的基础。开放性语文教学,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时展的信息与实践应用三者相结合,构成完美的教学内容体系,加上它强调整体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育人优势。因此,要进行全方位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整体优化教学各因素:

①切实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素质,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③教材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优化教材因素,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如增加一些古诗、科学小品文和举办文学讲座等。同时,要开展大量的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

④由于开放性教学的灵活可动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注重创造性和艺术性,做到因地、因人而异,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⑤要倡导家庭文化活动,鼓励家庭文化建设,用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家风和家庭教育熏陶孩子,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化学论文第3篇

一、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是如何兴起的

简要来说,人学首先是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问。人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一切科学,狭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的某一侧面而形成的一个学科群,人学则是在综合各门有关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完整的人进行综合研究,并提升出关于完整的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这里,人学研究实际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综合人学,以达到对“完整人”的研究;二是哲学人学,从完整的人中提升出关于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

人学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学”概念的提出代表一种新的哲学观念或理念,一种观察、分析世界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我国当代的人学研究,就是力求关怀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观察、分析问题的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

人学之所以在中国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首先是哲学史根据。在哲学发展早期,“人”面临两种命运:一是人被淹没在自然、社会及宗教中,显得不独立;二是人被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加以肢解,变成支离破碎的人。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把人本身从对自然、社会等客体的从属中相对独立出来并提升为主体;其次是把被哲学肢解的人整合成完整的人。这种变化蕴含这样的道理:人在世界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本质,哲学既要从外部世界理解人,还要从人的内在方面认识人。由是,人学作为哲学的本质在当代才真正显示出来。既然如此,当代哲学就应把作为主体的完整的人作为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其次有科学史根据。近代以来人的各种科学独立发展起来,积累了关于人的丰富的实证知识。但它们在开始时并不一定确保其内在联系,反而使人变得支离破碎。对人的不同侧面加以认识而形成一系列的人的科学,是近代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研究这一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科学发展到现代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是研究人的各门科学趋于结合,趋于综合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不同侧面的实证知识,把人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把握。对这种趋势的反映和反思,必须有一种关于人的统一的基础学说即人学,来把关于人的各种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既克服对人的片面研究的局限,又为一切有关人的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再次有其文化学根据。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人,以整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只有在整体的关系中才能存在的人。这两种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都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带来某种危机,其危机实质上就是人性危机。克服这种危机的有效方法,就是重建一种完整的人性,并通过这种重建来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最后有其时代或实践根据。真正的人学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当代中国发展究竟提出哪些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深层问题呢?

一是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说到底是解放人,为人松绑,解决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充分利用人性和规范人性来运作的,它既要求相适应的人格来作为它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又对人的发展产生正负影响,其最大的积极影响是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其消极影响是产生一定的人的物化现象。从现实看,国民素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从哲学高度讲,市场经济体制在表面上是“物”的问题,深层却是“人”(人性、人格、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价值等)的问题,这必然促使人的自我觉醒。

二是文化建设。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塑造社会主义现代新人,它是以人为本并解决人的问题的。为此就必须对“人”作专门、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三是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哲学高度和深层来看可持续发展,其中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它把人类作为发展主体;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理论根据;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发挥为实现条件;以代际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内容;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过程,而人的现代化则是关键。发展学家佩鲁指出:如果不从人的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发展,对各种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就难免是浮浅的、表面的。

此外,人力资源开发,实行人本的管理,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和国民的素质,思想政治工作等,都要求对人是什么和人应如何做这两大问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思考。

上述问题是现有哲学不能完全回答的,必须有一种专门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这就是人学。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需要加强人学研究

中国的人学研究始终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步步深入的,它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到20世纪90年代纵深向人学理论建构方向发展,向从学理上说清人、从实践上塑造人方向发展。中国的人学着力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其中主要研究了人的素质、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的形态、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的精神世界、知识经济与人的创新能力、新经济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我国人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基本进程始终紧随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中国的人学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人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这是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的根本理解问题。

人首先为追求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最大化而存在。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益。市场机制之实质,就在于它充分利用并规范着各个人对其利益追求的本性来激发人的最大潜能,以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追求交换价值中的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进行生产的基本动机。“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也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得以体现。我们的任务在于使利益原则向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积极方向发展。

人主要依靠其能力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人必须崇尚能“力”。市场竞争不相信能力弱者的眼泪,倒是给那些能力强的人以优厚的回报。在这个意义上,竞争首要是能力的竞争,市场经济是能力经济。这必然使每个人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及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潜力、能力和努力程度。实际上,能力观念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西方市场经济社会的核心文化精神之一,而西方社会的富强正起因于市场经济所培育的能力主义观念。当今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强调对能力问题的重视就不足为怪了。实际上,只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重视人的能力,就必须确立人要依靠其能力而存在的存在方式。

人自觉按照理性的法则而存在。市场经济要求人必须按照“理性”的法则行事。在市场竞争中,竞争者要获取成功,既要运用理性思维能力来对信息和行情加以分析、选择和处理,又要运用理性的法则破除“人情”、“关系”、“特权”向社会经济的公共领域渗透,同时还需要运用理智来控制和驾驭竞争者的情感、意志,且以精细的理性计算来使资本和劳动的组织达到合理化。这实质上内在要求发育和提升出一种理性精神。这里的理性精神,即是指旨在注重客观、分析、标准、规范、精确、量化、程序、严密、公正、制度和控制的一种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实行市场经济的近代西方社会是极力倡导理性精神的。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但又缺乏的,是理性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主观性有余而客观性不足,整体把握有余而实证分析不足,模糊有余而精确不足,随意性有余而程序性不足,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等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及人的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所以必须加以改变,并确立人自觉按理性的法则行事的存在方式。

人必须依靠努力奋斗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必然要求人在生活中自“立”,即自律、自觉、自主和自强。从文化角度讲,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把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人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其走向市场,成为经济运营的独立自主的主体。这就内在要求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并自觉承担责任。因此,人的独立自主或自立是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运营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只有当人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格和能力,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他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才能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对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反映来看,近年思想界提出并热烈讨论的“人格独立”、“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和“人的能力发展”等问题,都旨在倡导一种精神——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必须依靠后天的努力奋斗而存在。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作方式,必将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我们这个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显现出新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注重利益的精神;崇尚能力的精神;推崇理性的精神;强调自立的精神。这四种基本精神体现着人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根本方式,因而蕴涵着人学理论和方法存在的内在必要性。

(二)为走向知识经济作好人的准备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将爆发革命,这场革命将以开发人力资源和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为中心;人们将不再以拥有土地和钱财的多少论财富,而主要是以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大小论贫富;知识作为人的智力的创造性产物,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一般性因素,而由于它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而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变成最大的社会财富;知识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智能化,即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日趋萎缩,而提供智能商品和智能服务的软件产业正成为当前最为夺目的朝阳产业;而且,知识型的劳动者将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当今时代,人类经济发展已从主要依靠物的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智力的投入,如果说在传统工业时代主要是拼资金和设备的话,那么,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则主要是拼素质和人才;未来的国力竞争主要是人才实力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将在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无论是现在中国搞市场经济,还是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智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需要,都是最迫切的。正如同志所讲的,开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行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本的发展战略,是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

知识经济将使我们走向“以人为本”的时代,而我国的人学正在为其作理论准备。

(三)为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改革开放将使中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都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从而对个体人的精神、思想、认识、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每个人对这种影响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是不同的。其中一些人们的消极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具体表现在:有些人对新的社会变革和现实环境无法适应,在精神上感到迷茫和痛苦;有些人对社会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感到无所适从,在认识上出现混乱、疑惑和偏差;有些人对其既得利益被改革所剥夺和当今事事都靠其能力感到不习惯而在改革中无所事事,在心理上出现失落、焦虑和烦恼;有些人对不满意的生存境遇和生存处境感到无能为力,在信仰上出现某种危机;有些人对只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轻视人文精神建设的现实感到无所归依,在行动上犹豫不决,随波逐流。为此,我国的人学研究积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努力在解决人的精神需求问题上下工夫。即力求全面、深入、细致和准确地了解和研究社会变革所引起的人的生存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种影响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及其由此产生的精神需求,了解“心”情;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而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文化建设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设入心入脑。

(四)为理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发展状态及其命运提供引导

中国人学的研究者大都具有明确的指导意识,即自觉走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洞察人的生存体验,关心中国人的发展状态和发展命运;既从价值观上重视人,又在学理上完整论说人,还在实践上全面塑造人。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一定曲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不了解人而造成的轻视人和不能正确对待人。对“”现实的最初反叛是从价值观上重视人,表现在要把人当人看,尊重人和关心人,重视和有效发挥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对人的问题研究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强调把人当主体看,正确发挥主体的作用。近年我国人学研究的意图之一,就是唤醒人们对“人”的自觉尊重,并充分正确发挥人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对“人”的全面而深入的科学理解,来为尊重人和充分正确发挥人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过去我们不是由于重视人而出现许多问题,恰恰失之于不了解人而轻视人和不能正确发挥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很大成就,其原因之一正是重视人和充分正确发挥人的作用,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意义上也与对人缺乏科学理解而轻视人和不能正确发挥人的作用有关。要真正尊重人和正确发挥人的作用,除了在理论上要科学完整地理解人外,还要在实践上全面塑造人,即在人的内心深处进行人格上的真正彻底的塑造。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造成了中国人的依附性和保守性人格。高扬“科学、民主”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主题就是“立人”,即塑造新型人格。然而,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包袱过于沉重,人的惰性太大,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时间又短,更主要的是中国缺乏“立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所以,新文化运动对人格的塑造是不彻底的,人格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任务是武装革命。解放后一段时期,党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党内政治斗争,虽然相应地也进行一些诸如扫盲、发展教育事业等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工作,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却始终把知识分子当做消极对象而从世界观上加以“教育改造”,因而也谈不上有计划、有组织和有步骤地进行真正彻底的旨在塑造新型人格的“革命”。所谓十年“”,只不过是一场破坏文化、践踏人性的政治斗争,而不是全面彻底塑造新型人格的“人的革命”。总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未曾经历过“文艺复兴”式的、旨在全面彻底塑造新型人格的人的革命,在人的内心深处实行全面彻底的人格塑造的任务尚未彻底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但在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国民素质适应不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开始的改革主要是通过政策方针的调整及适度放权调动人的积极性,即使人的素质低,也会收到好的效果,所以,人的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的不适应不大明显。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的素质与现代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农村改革三年后,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问题提了出来,它要求农民懂得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半文盲,从根本上难以适应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从而阻碍着农村进一步改革的步伐;个体、私营经济同样如此。起初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可以利用政策搞得比较出色,但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建立及市场竞争的展开,不少企业纷纷倒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和私营业主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不通也不适应,不注重提高其素质;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没有较大突破,其原因之一是企业人的素质适应不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上述情况表明,全面彻底实行人格的塑造乃成为改革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近年我国的人学研究已意识到它所面临的这一任务,因而自觉强调人格的转型与塑造。

(五)同志重视人的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注人的问题是时代的一种呼声,所以,同志也比较注重人的问题。他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了什么人”、“依靠什么人”和“塑造什么人”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为了什么人”强调的是人民本位思想——人民是目的;人民是主体;人民利益是根本的价值标准。“依靠什么人”强调的是人才战略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需要依靠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塑造什么人”强调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科技人才;造就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要求、分析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和阐发“三个代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奋斗目标。

三、领导干部在人的建设上应做哪些工作

既然人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领导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就应在解决人的问题和人的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要在各项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人学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核心理念,也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人学所提供的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所提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主要就是对人的现实关切和终极关怀,就是把人视为各项事业的主体,就是一切工作要看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否有利,就是一切工作都要为了人、依靠人和塑造人。这种理念和思维方法对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是直接相关的,也是有利的。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自己的经济工作、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看做是本部门的第一资源,且在工作过程中力求做到为了人、依靠人和塑造人。

二是实行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从哲学角度讲,一切资源大致可归结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工具性资源(如制度资源、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人”是运用“工具”而同“物”发生关系的。在我国传统工业时代,主要实行的是以开发物质资源(如自然资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虽然取得一定成就,却使环境和生态付出沉重代价。我国多年的人学研究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强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紧跟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反映现代化建设和加入WTO对高素质人的要求,实行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由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制定和实施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方面下工夫,发现、使用和培育好人才。

三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传统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现在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制度创新。任何一种制度创新都有一个价值导向问题。我国人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创新、产权制度创新、分配制度创新和干部人事制度创新的价值导向,应是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能体现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有清醒而明确的指导意识,把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怀以及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关注贯彻到制度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制度建设有利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

现代化学论文第4篇

纵观国内化学教育当前发展趋势,信息科学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状态并不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多学校在化学教学中多以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只实现局部的教育辅助作用,也就是说,信息科学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很多地方显现出无用武之地,究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分配得不科学,加之多媒体教学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得不充分等因素,导致信息科学技术在很多学校特别是高中化学教育中派不上应有的用场。

2信息科学技术在化学教育领域中的优越性

化学教学实验性很强,科技属性也较强,很多抽象的化学知识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很难实现,在教学中学生很难用肉眼看到要掌握的一些化学知识,需要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来实现。例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知识,从知识的抽象学习中很难使这些知识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来实现记忆,这就有赖于多媒体中动画图像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学生通过感性图像很快地掌握分子、原子、离子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很清楚地加以区分。由此看来,信息科学技术在化学教育中具有普通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3信息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学教育新模式的促进作用

3.1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细胞,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最为现实和最为活跃的学习因素是对知识认知的兴趣因素,当学生处在满怀兴趣的学习状态下所学到的知识,往往学得最快而且非常牢固,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形成永久性记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灵活运用,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感官认识,通过大脑形成一定量的永久性记忆,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利用FLASH演示“听指挥的液滴”(分子的极性)、侦察指纹、巧破密信(碘/淀粉的性质)、颜色赛跑、不能使纸燃烧的火焰(CS2与CCL4混合物的特点),用草酸对衣物去铁锈、去墨迹等方面的教学演示实现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学习感官实现耳目一新的教学感受,形成不自觉性的永久性记忆惯性,激发学生的探知新事物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目标。

3.2实现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如用Flash演示各类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配合模型演示)与同分异构现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取,重要化学性质的实验演示,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利用油脂生产肥皂的工艺过程等,效果截然不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它能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器官,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能全方面、多角度地从多种感官获得信息,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记住结构和性质,提高学习效率。

3.3增加课堂容量,连贯课堂知识

多媒体教学运用宽广的网络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迅速集成,摒弃了一些浪费教学实践的不必要的学习环节,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使知识实现连贯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授胶体溶液,用常规教学方法在两节课很难完成,若下一节课接着讲,就会令学生的情感失去连贯性,难免要在课堂前几分钟进行复习,产生不必要的重复,从而浪费了不少教学时间,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快捷转换、画面剪接将时间节省下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容量,这样大大减轻了化学教师的工作负担。

4结语

现代化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12-02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发端于京师大学堂的创设,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国人对于大学制度与校园文化的探索与论争也已存续有百余年。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对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以及大学文化进行梳理,并分析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利弊,最后提出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

中国现代大学模仿西方制度而创设,但是大学校园文化却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文化融合而成。近代以来,为寻求富强之路,晚清开明思想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翻译西书探索西学,进而提出学习西方的制度,改革学制也在学习西方制度之列。期间,康有为的《请开学校折》里说,“今各国之学,莫精于德,国民之义,亦昌于德;日本同文比邻,亦可采择。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1]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2]。中国现在大学教育制度多引进于西方,而文化多继承于中国传统学术。

民国时期的校园文化重实用而轻学理。作为学制改革的先驱、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对于中国大学重实用与功利而轻文化与修养多有批评。梁启超认为,前清学制最大弊端在“奖励出身”,“以官制为学生受学之报酬,遂使学生以得官为求学之目的,以求学为得官之手段”,海外留学生亦是如此,这是中国学术不发达的重要原因。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茶话会上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现在学校只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许多教员从国外回来,充满了知识,都在此发售,学生在教室里若能买得一点,便算是好学生。”因此他强烈希望的是“创造一个新学风”。[2]留洋博士胡适1912年作《非留学篇》,他说,“今纵观留学界之现状,可得三大缺点,……一曰苟且速成,二曰偏重实科,三曰昧于祖国文字学术。”[2]北大校长蔡元培高瞻远瞩,在总结中外大学经验后认为,“盖兴学之初,目光短浅,重实用而轻学理,人情大抵如此也”。[3]

民国时期师生关系冷漠,大学生道德修养滑坡也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师生关系之冷淡,梅贻琦说,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之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致使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他认为“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而学生自身修养之滑坡与教师有必然的关系。为教师者“其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积累而已,新学说与新实验之传习而已”,[1]而对自身的素质修养传授甚少。

二、当代大学校园文化

新中国建立后,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发展学苏联较多,将高等教育定位于培养专家和工程师。改革开放之后,大学发展兼采各国之长,而受美国教育影响最大。随着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大学教育和国民素质都取得了巨大发展。以下简单罗列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几个特点。

其一,大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校园文化有庸俗化倾向。近年来很多大学都建了新校区,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大学扩招之后学生就业日益困难,使大学倍加注重学生就业,有的甚至从入学就为学生设计好就业。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去做要看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享乐等不良思想也涌进大学校园,从校园娱乐类节目的火爆可窥其一斑。当代大学功利与世俗的成分在增加,对知识与学术的真挚追求在减弱。

其二,大学师生关系强调民主与平等,而忽视了师与生、教与学的紧密相连。当代大学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地交流学习,课堂之外各自忙自己的事务。大学教师授课更注重讲授的过程,而学生也有听课与否的自由。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师生联系的机会很少。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课堂教学,还在于学生模仿老师去学习和研究。大学城建设以后学生生活在新校区,教师生活在老校区,上课之外教师很少到新校区与学生交流。这种状况导致教师的责任心下降,进而导致学生素质滑坡。

其三,大学发展注重统一,而忽视了个性。我国大学在发展中无一例外地由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然后创办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而各类院校都要向大学评估的目标看齐。这样我国的大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快速的改善,包括校舍、图书、设备等,但是却加剧了大学的雷同化倾向。任何一所大学都应有它的历史与学科特色。罗家伦在蔡元培百年诞辰时著文说,“一个大学的精神,可以说是它的学风,也可以说是它在特殊的表现中所凝成的风格。这种风格……造就的因素,第一是它本身历史的演进,第二是它教员与学生组合的成分,第三是它教育理想的建立和实施。”[2]大学发展中许多大学丢掉了它原有的风格,虽变得更强更大,却没有了个性。

三、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国现代大学发展历程表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学习西方现代大学发展的进步理念,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术与文化的合理因子。基于此,结合中国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增强大学的使命感,提升大学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道德感滑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及其教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古代大学教育讲求的是求教、学成、教化人民、改变社会风气这一模式,《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古代学问家们的社会理想是“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育理想都以引领社会为己任。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告诫全校师生讲,“今方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1]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培养人才,而重在传授为学之道与社会教化。因此,作为容纳高素质人才的大学及其教师都应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其二,研究学术,减少功利心理,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在,只有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学问、研究学术的氛围,才能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优良的校园文化。要做好学问必须要有宁静的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中有,“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尊重知识才能研究学术探求真理,而且唯有此才能够真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达到师生共同探讨学术,教学相长的良好状态。

其三,依托学科背景,造就特色校园文化。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受到其历史传统、学科背景以及文化氛围的影响。有的大学以理科为主,有的大学则以工科见长,还有许多大学以文科著名,因其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经历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宝贵财富,丢弃虽易,再造尤难。因此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强求一致,既要学习和引入它校之所长,又要发挥自身优势,使大学校园文化彰显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06.

[2]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38,4-8,23,41-42,49,12.

现代化学论文第6篇

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学校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能够以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部分学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缺乏健全的机制规范和资金条件、管理较片面、没有刚性的要求,造成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创新,过于重视书本理论的讲述,轻视教学实践,不敢提出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师创新水平的提高,应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创新能力提高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构建平台;完善制度,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提供保障。学校更要注重从细节做起,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素质水平高的管理团队,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营体制,并促进其良好的运行。只有切实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水平,才有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才能够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在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抓好落实,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好的成效。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也发生着巨变,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职业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内容包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在自我选择、自我成长等方面的自觉意识;传授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情绪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总之,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独立人格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之余,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应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三、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进步,促使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重要内涵的信息化革命,快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飞跃的主要推动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深入探索和客观遵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规律,科学发挥这门工具技术的实用价值和攻关效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专业型人才,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渗透为基础,借助现代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形成的具有多媒体化、网络化、形象化、智能化等特征的开放式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知识的来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它借助声音、图文、动画等媒体信息的教学课件平台,向学生动态地展示运行独立、过程互动、内容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随时对专业知识、学术困惑、科研难题、生活困扰等进行交流、解答和讨论,进而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沟通效率。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能力

现代化学论文第7篇

作者:周学新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可以从人与化学的关系去探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 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