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集体活动游戏(合集7篇)

时间:2022-07-19 17:49:32
集体活动游戏

集体活动游戏第1篇

关键词:集体活动;游戏;作用;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67-01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有学者认为游戏从本质上来说是由幼儿自主控制,能给幼儿带来愉悦体验的一种操作性活动。集体活动间游戏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如何利用集体活动间引导中班幼儿开展游戏,是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游戏的内涵界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倡导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喜欢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劳动过程变成游戏,游戏是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因幼儿年龄小,实际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其运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操作的需要等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满足,为了处理好中班幼儿身心发展及其需要在现实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应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中。从本质上来说,游戏是一种自发性学习活动。这种自发性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只有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才能自然地实现某些方面的发展目标,这种自发性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是由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探索等内在动机发动的。

二、集体活动间游戏的作用

集体活动间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及情感的发展。

(1)对幼儿认知的发展。集体活动间游戏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结构,幼儿在集体活动间游戏中对游戏材料的操作、摆弄,有利于幼儿对物体属性的认识。比如让幼儿在集体活动间玩旋转铁环的游戏,有利于让幼儿对铁的属性有初步认识,同时对“圆”产生基本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集体活动间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是集体活动间游戏的“主角”,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必然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他们积极感知,认真观察。游戏是幼儿的假想性活动,比如在套圈游戏中有幼儿将铁环假想成汽车轮子、飞机轮子等,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集体活动间游戏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在游戏时会彼此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商讨方法,碰撞智慧,分享与同伴合作、交往的乐趣,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2)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集体活动间游戏中既有现实伙伴间的交往互动,又有角色间的交往,他们一方面是现实中的同伴,一方面又是游戏中的玩伴,幼儿在这样的交往互动中使其社会性得到了有效发展。集体活动间游戏需要幼儿初步学会分工与合作,初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一些技能技巧,比如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倾听别人的建议,从而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些集体活动间游戏还有利于幼儿掌握社会行为准则。比如在“红绿灯”游戏中,幼儿可以自主探究到“红灯停,绿灯行”的社会行为准则,从而让幼儿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品质,从而有利于幼儿适应各种社会生活。在集体活动间游戏中,幼儿能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尊重、宽容他人,有利于消除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有利于幼儿正确地认识他人,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对幼儿情感的发展。幼儿在集体活动间游戏中总是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开展游戏时幼儿无任何压力,轻松安全,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容易获得成功,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集体活动间游戏中离不开幼儿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比如“红绿灯”活动,需要多个幼儿间的相互合作,幼儿在互助合作中学会了关心,有效地发展了同情他人的情感,会让幼儿体验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愉悦。

三、集体活动间游戏的指导

(1)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对集体活动间游戏必须作适当的指导,教师只能是游戏的组织者、指导者、点拨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幼儿集体活动间游戏的意愿与兴趣,教师应营造幼儿集体活动间游戏的氛围,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想象、大胆探索、大胆发现及大胆创造。

(2)以间接指导为主。教师应认真观察并合理参与到幼儿的集体活动间游戏中。观察时,应对幼儿集体活动间游戏的行为进行思考,思考幼儿的某一特定行为意味着什么,幼儿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等。同时,教师应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间游戏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观察幼儿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交往水平等。教师应合理地参与到幼儿的集体活动间游戏中来,并注意参与游戏的策略。教师有时是游戏的观察者,有时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有时又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教师对集体活动间游戏的指导语言应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新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集体活动间游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探索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合理开展集体活动间游戏,以适应幼儿的生长,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岩.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

集体活动游戏第2篇

一、幼儿集体活动中的游戏概述

1.幼儿集体游戏的特点幼儿园所开展的大部分集体游戏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自主性。即幼儿能够在有效中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自愿性。即幼儿能够自愿选择喜爱的游戏进行参与,并在游戏规则范围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游戏角色、参与方式等。

(3)随意性。即幼儿在参与游戏时主要偏重于活动的过程,而不注重其结果,使得游戏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2.幼儿集体游戏的开展原则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具体包括有:

(1)娱乐性和趣味性。集体游戏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游戏活动中。

(2)交流性和互动性。集体游戏中的幼儿人数较多,势必需要彼此之间通过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来共同完成游戏,因此需要游戏本身具有较强的交流性和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带动幼儿完成游戏。

(3)启发性和教育性。集体游戏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因此,其选择的游戏需要具备较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情操,启发心灵和思维,以便更好地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二、幼儿集体活动中游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集体游戏的类型主要包括户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其中户外游戏一般为体育活动,需要幼儿进行跑、跳等不同的体育运动,这就让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机体锻炼,提高他们身体的力量、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交流是幼儿的需求,而集体游戏的特点正符合了这两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通过广泛的游戏空间以及充分的情感交流,释放他们的天性,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快乐、积极、轻松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集体游戏能够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问题答疑等方式,了解、认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知识以及恰当的行为礼貌等,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4.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的增强集体游戏需要多位幼儿在同一规则下共同参与完成,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各有分工,这就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必须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和协作沟通,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还要帮助同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这样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谦让,帮助幼儿树立和提高集体意识。

5.有利于幼儿社会能力的提高集体游戏属于社交活动的一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与人之间的交流技巧和社会能力,让幼儿之间建立起友善、亲密、牢固、和谐的良好关系,学会和养成谦逊、友爱、善良的良好品格,锻炼和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交往经验。

三、强化幼儿集体活动中游戏作用的措施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更好地发挥集体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有效价值,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具体措施包括:

1.确保集体游戏的良好开展环境

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时,必须要为其提供一个自由、宽松、愉悦、舒适的游戏环境,确保集体游戏在场地、时间、材料以及玩具等方面的准备充足,以便更好地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

2.引导集体游戏的主题开展

幼儿由于其年龄小、知识水平和自制能力等均较低,在参与集体游戏时容易过度侧重于玩乐,而偏离了游戏主题和最终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集体游戏开展过程中,适时对游戏主题进行引导和推动,引导幼儿完成游戏项目,从而更好地实现集体游戏的教育目的。

集体活动游戏第3篇

一、幼儿集体活动中的游戏概述

1.幼儿集体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所开展的大部分集体游戏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自主性。即幼儿能够在有效中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自愿性。即幼儿能够自愿选择喜爱的游戏进行参与,并在游戏规则范围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游戏角色、参与方式等。

(3)随意性。即幼儿在参与游戏时主要偏重于活动的过程,而不注重其结果,使得游戏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2.幼儿集体游戏的开展原则

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具体包括有:

(1)娱乐性和趣味性。集体游戏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游戏活动中。

(2)交流性和互动性。集体游戏中的幼儿人数较多,势必需要彼此之间通过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来共同完成游戏,因此需要游戏本身具有较强的交流性和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带动幼儿完成游戏。

(3)启发性和教育性。集体游戏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因此,其选择的游戏需要具备较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情操,启发心灵和思维,以便更好地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二、幼儿集体活动中游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集体游戏的类型主要包括户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其中户外游戏一般为体育活动,需要幼儿进行跑、跳等不同的体育运动,这就让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机体锻炼,提高他们身体的力量、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交流是幼儿的需求,而集体游戏的特点正符合了这两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通过广泛的游戏空间以及充分的情感交流,释放他们的天性,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快乐、积极、轻松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集体游戏能够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问题答疑等方式,了解、认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知识以及恰当的行为礼貌等,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4.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的增强

集体游戏需要多位幼儿在同一规则下共同参与完成,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各有分工,这就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必须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和协作沟通,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还要帮助同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这样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谦让,帮助幼儿树立和提高集体意识。

5.有利于幼儿社会能力的提高

集体游戏属于社交活动的一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与人之间的交流技巧和社会能力,让幼儿之间建立起友善、亲密、牢固、和谐的良好关系,学会和养成谦逊、友爱、善良的良好品格,锻炼和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交往经验。

三、强化幼儿集体活动中游戏作用的措施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更好地发挥集体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有效价值,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具体措施包括:

1.确保集体游戏的良好开展环境

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时,必须要为其提供一个自由、宽松、愉悦、舒适的游戏环境,确保集体游戏在场地、时间、材料以及玩具等方面的准备充足,以便更好地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

2.引导集体游戏的主题开展

幼儿由于其年龄小、知识水平和自制能力等均较低,在参与集体游戏时容易过度侧重于玩乐,而偏离了游戏主题和最终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集体游戏开展过程中,适时对游戏主题进行引导和推动,引导幼儿完成游戏项目,从而更好地实现集体游戏的教育目的。

3.观察和参与集体游戏

集体活动游戏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学;教学活动;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36-01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倡导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作为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喜欢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劳动过程变成游戏,因幼儿年龄小,实际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学习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操作的需要等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满足,为了处理好幼儿身心发展及其需要在现实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把教学内容游戏化,把教学活动趣味化,从而吸引幼儿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年龄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交流是幼儿的需求,而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特点正符合了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通过集体的游戏活动以及充分的情感交流,释放他们的天性,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快乐、积极、轻松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集体游戏能够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问题答疑等方式,了解、认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知识以及恰当的行为礼貌等,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3、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的增强。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需要多位幼儿在同一规则下共同参与完成,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各有分工,这就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必须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和协作沟通,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还要帮助同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这样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谦让,帮助幼儿树立和提高集体意识。

4、有利于幼儿社会能力的提高。在集体活动中,游戏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与人之间的交流技巧和社会能力,让幼儿之间建立起友善、亲密、牢固、和谐的良好关系,学会和养成谦逊、友爱、善良的良好品格,锻炼和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交往经验。

三、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

1、语言学习游戏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身心均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真正使幼儿有话敢说。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的语言区,为幼儿提供形象、生动的手指玩偶、玩具、卡片等,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借助丰富的物质材料,扩展幼儿的想象,调动幼儿“看”和“说”的积极性。由于每个幼儿的言语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不同,因此,游戏过程也是具有不同言语活动经验的幼儿伙伴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游戏活动对于幼儿言语以及交际交流能力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不是其他活动所能替代的。

2、生活能力游戏化。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

3、基础常识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幼儿一些常识性知识时,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效果非常好。如认识小动物时,如果只是教师单一语言描述式的让幼儿认识,孩子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感到单调乏味,比如游戏“请动物宝宝来做客”,让幼儿看着图片,选择自己邀请的动物说说其名称、外形特征,模仿走路、叫声等。这时的幼儿就会情绪活跃、兴趣倍增,会主动、积极地去做,活动便会出现另一种场面,课后孩子记忆牢固。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动手又动脑,既玩得高兴,又复习巩固了概念,发展和锻炼了幼儿立刻做出判断的思维能力,可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学习。

4、礼仪教学游戏化。游戏中的幼儿是自然的、真实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现实生活中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情感体验。如在“小小超市”游戏前,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收银员、导购员、顾客等角色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交往礼仪。游戏中幼儿自主扮演收银员、导购员、顾客等,交换模仿不同角色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准则。游戏后幼儿认识了各角色的社会职责,获得了情感体验,了解了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学会了礼貌的称呼语、请求语、致谢语和致歉语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游戏化教学,是能够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并符合幼儿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的实现需要幼儿教师从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进行全面的改善,相信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会使幼儿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小田丰.幼教与家长[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集体活动游戏第5篇

社交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交能力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天性是玩耍,利用传统游戏的方式正是基于幼儿的这些特殊心理原因,将游戏的愉悦性和教育性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传统游戏教学优势,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成长,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关键词】

幼儿 传统游戏集体活动 社交能力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人际交往智力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智力特征。人际智能的定义是“理解他人和关系的能力”。在每个工作领域,具有较高的人际智能都是很有价值的。较高的人际智能包括善于观察,从人们的行为中进行推断,读懂他们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和善于倾听。这些都聚集在一条唯一的通道上,使得人们善于理解他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应重视并发展孩子的人际智能,帮助孩子逐渐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才能够在未来获得一定发展。本文探讨的正是如何在传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传统游戏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尊重,提升幼儿组织纪律意识,锻炼幼儿口语交际能力。

一、树立幼儿中心地位,引导幼儿学会尊重

新课改下,幼儿已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传统游戏集体活动中,幼儿是绝对的主体,活动属于每一份子,因此在游戏集体活动中,教师应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在有限的游戏时间内,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幼儿而言,在充满开放性的游戏集体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准确定位,才能为幼儿日后更好的学会与他人交际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中班的传话游戏的活动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如下:十个小朋友为一组,其中一名小朋友充当“老师”的角色。我先告诉第一位小朋友:“请通知王老师今天下午两点到大三班听课。”由第一个小朋友将听到的内容传递给第二个小朋友,直至传到最后一位“王老师”那儿。结果那位扮演“王老师”的小朋友说出来的话竟是语句不通的搞笑话。游戏结束后,我抓住最后的一句语句不通的搞笑话,引导幼儿作为一个转述者不H要清楚表达,更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认真听清内容,不能对他人说的话毫不在意,在社交过程中要懂得尊重他人,只有互相尊重,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然后再重新从头开始进行传话游戏,第二次的传话游戏,效果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多,幼儿基本都能在会话过程中听清每一个字的发音,并能清楚转达。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社交智慧,也能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便于未来更好地发展。

二、强化集体利益,提升幼儿组织纪律意识

不可否认,传统游戏对于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在维护课堂秩序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幼儿的天性是玩耍,但并不意味着要把游戏活动的现场变成游乐场,游戏过程中的纪律意识不能丢。因此在传统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注重组织纪律的方式,通过游戏方式强化幼儿的集体活动纪律意识,既要调动幼儿参与游戏过程的积极性,也要有效控制滥竽充数者。

例如在“模仿雨声”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在模仿小雨、大雨、暴雨、雷雨的各种不同的雨声。随着游戏的进行,一些幼儿逐渐失去兴趣。我一下子意识到,如果单纯的借助游戏,那么就会让集体活动显得比较生硬,一些好动的幼儿就会在游戏过程中开始自由活动,出现不够配合的状况。为此,我让有扰乱游戏秩序行为的幼儿单独站出来,作为示范,由教师一对一的教导其学习各种声音,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示范游戏内容。最后,再由教师给予其正面的评价和夸奖,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对游戏教学重新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式避免了对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的严厉批评,保护了幼儿脆弱的心理,也能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幼儿的社交智慧。

这样的方式不仅重新使幼儿配合游戏展开,也能教导幼儿在交际过程中不可只注重个人情感,更要顾及整体利益,提升幼儿组织纪律意识,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三、设置熟悉情景,锻炼幼儿口语交际能力

在游戏集体活动过程中,设置幼儿熟悉的交际环境,可以使幼儿放下学习社交的心理包袱,提高幼儿口语应用能力,帮助幼儿有效应用所学的社交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地设置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环境开展情景式教学,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手段进行渲染,对现有现场环境配以一些画面以及背景音乐,在情景游戏的氛围中锻炼幼儿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模拟繁华的街道,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逼真的街道画面,再将课桌摆放按照一定的规律如同街边店铺,并伴有各种车辆穿梭的声音。在真实的氛围中,让幼儿以“行人”的身份在模拟的“街道”氛围中进行自由对话,引导幼儿可以就某一固定事件展开对话。如买菜、买衣服等过程中的交际,教师可在一旁适当引导。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有助于幼儿将口语良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就以平常菜市场买菜为背景,让幼儿分批扮演卖菜小贩以及买菜市民,通过语言交流进行各种讨价还价。

角色游戏是最受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形式,在游戏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幼儿会掌握各种对话技巧,增强角色意识,提高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为以后更好地成长和参与社会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注重对幼儿人际智能的培养,利用传统游戏集体活动,促进幼儿情商的良好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交智慧,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集体活动游戏第6篇

结合主题开展游戏合作互动

每一个绘本绘编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绘本集体教学中,可以结合绘本主题确定并开展与之相关的游戏,促进幼儿对游戏主题的理解。加强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互动。比如,《我爱家人》系列绘本讲述了可爱的小熊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来自家人的深深关爱,图文之间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小熊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每次他的家人都会帮助他解决,从而让小熊对家人生出深深的感恩之情,每次在得到家人的帮助时,小熊都会真诚地说上一句:“我爱你!”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着和小熊一样的生活经历,都会接受家人的无私关爱,但是,很多幼憾源讼耙晕常,没有像小熊一样去感谢家人。对此,笔者结合绘本主题设计了“我爱家人”游戏,在游戏中,要求幼儿在得到家人的帮助照顾时,都要像小熊一样说一句“我爱你!”游戏让绘本回归到了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促进了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

创设游戏情境导入

幼儿是绘本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给予幼儿一定的思考空间,在绘本教学中结合绘本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导入,可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积极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换一换》的教学中,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几位客人,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这个问题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这时,我开始学各种动物叫,让小朋友来猜,他们的注意力顿时集中起来,认真分辨老师学的是哪种动物的叫声……由此,自然而然地导入了绘本的学习。

在绘本集体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可以把绘本中的情景在现实中创设出来。比如,在《黄色的是蝴蝶吗?》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我在教室内创设了公园、农场、马路等和绘本相同的场景,带领幼儿玩抓蝴蝶的游戏时,一会儿走进公园,一会儿走进农场,体验着绘本中的情景,拉近了绘本与幼儿的距离,使幼儿学得更轻松,更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放大绘本游戏元素

放大绘本中的游戏元素,可以有效提高绘本集体教学的价值,体现绘本教学的重要意义,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理解绘本知识,享受游戏之乐。比如,绘本《打开打开》中,有形式各异,大小不等的盒子,这些盒子里藏着相应的物品,如圆盒子里装着帽子,长盒子里装了火车等,这些是幼儿比较熟悉的物品,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基于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形状的盒子,盒子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打开方式,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盒子里面的“玄机”,这与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幼儿在操作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掌握了“里”“外”等知识。

“三方”共同参与教学

绘本游戏化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家长、老师、幼儿的共同参与。身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绘本,精心选出优秀的绘本,供孩子们阅读,还可通“故事大会” “绘本表演”“我最喜欢的绘本”等游戏、表演、竞赛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其次,在绘本游戏化阅读中,应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培养他们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的好习惯,而温馨愉悦的阅读环境对于培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重视阅读环境建设,选择一个安静的区角,设置沙发、靠垫、摆件等,并摆放幼儿们感兴趣的书籍,以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孩子们的家长在家中设置一个阅读区域,通过合理的陈列营造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定期为孩子选择和更换绘本,除此之外,应引导家长们每天拿出30分钟的时间,耐心地陪伴孩子阅读绘本,从而在培养亲子感情的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使孩子们的阅读量不断增大,家长们还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绘本互换 “绘本漂流”“绘本借宿你的家”等活动,使孩子们通过交换、穿越的方式阅读更多绘本。

为了使老师、家长、幼儿三者均积极参与到绘本游戏化阅读中,还可开展“书香宝贝”评比活动,即在家长、幼儿、老师的共同评价下选出在绘本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以此激发全体幼儿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进而更热情地投入到今后的绘本阅读中。

集体活动游戏第7篇

通过游戏创设自由的语言环境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要善于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以及幼儿语言教学的目标,为幼儿们提供更多的游戏空间,营造自由、自主、轻松、愉悦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教师确定的语言教育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需要。

例如:大班幼儿绘本《好大好大的鸡宝宝》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绘本的4个主要情节画面内容,经过筛选制成展板;幼儿根据自身需要,走近展板,自主选择阅读画面,和同伴一起解读、争论着画面的内容。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他们合作学习,交流分享,敢说、想说、愿意说,教师给予了幼儿充分自主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因此,幼儿的学习是自由、自主、积极、愉悦的,而这样的语言交往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巧设问题悬念,创设教学情境 幼儿天生对未知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质疑。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巧妙创设一定的悬念式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投入活动的兴趣,也是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发展语言的有效手段。例如:大班绘本《搬过来,搬过去》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悬念问题:“高大的长颈鹿和矮小的鳄鱼决定住在一起,他们会搬进谁家住呢?”“他们搬进长颈鹿家会遇到什么麻烦呢?”“他们无论住在谁家,都有一个住的不舒服,怎么办呢?”“他们想重新建造一栋房子,这栋房子该怎么建呢?”……这样开放式层层递进的问题,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猜想和推理故事情节的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水平。

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调动幼儿表演的欲望,恰当地把角色表演引进活动之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融教育于情境之中的多角度的语言环境,使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例如:在大班绘本《好大好大的鸡宝宝》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与幼儿交流4块故事情节展板内容的时候,幼儿们通过角色表演巨大的鸡宝宝为小鸡们遮风挡雨的故事情节,深刻体验了大块头鸡宝宝的善良、友善和温暖。他们在这样的情境表演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着,这种捕情置境、化静为动的学习形式,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

通过音乐渲染,创设教学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语言来烘托、渲染,带幼儿入境。例如:大班绘本《好大好大的鸡宝宝》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雨声、风声的渲染,一下子把孩子自然而然地带入了相应的表演情境中。又如: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搬过来,搬过去》中,在幼儿完整欣赏绘本内容时,教师配上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幼儿边听边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好感动呀!”因此,在教学情境中适当营造相应的音乐氛围,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情绪,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而且还能帮助幼儿更加轻松地走进故事,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语言美。

采用游戏方式来体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采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主动学习、轻松学习;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在他们遇到问题难以自己解决的情况下,才予以支持和引导。

例如:在小班语言活动《球》中,首先,教师以“玩球”的游戏方式和幼儿们一起自由玩耍,让自己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学习的合作者;然后,教师与幼儿们围坐在一起,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刚才是怎样玩球的;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再次体验玩球的多种方法,让他们体会、练习动词和练习短句,如“我喜欢踢球”“我会拍球”等,当幼儿不能准确的用动词和短句表达的时候,教师就适时予以支持和引导。整个活动,教师在操场上组织进行,既满足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需要,又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活动形式也非常贴近幼儿的兴趣。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