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合集7篇)

时间:2023-10-10 10:40:24
集体主义美学

集体主义美学第1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后现代主义

冯羲才最初引用的一组资料突显了传统村落逐渐消失的现状:“中国2000年有370万个村庄;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了260万,这意味着每天大约有300个村庄在消失。”[1]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下,人们热衷于追求即时满足感的快餐式文化,大大压缩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空间。而许多传统村落也在追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文化淡化的特征,如村落语言、村落仪式、村落艺术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退,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失忆”危机,因此,借助媒介重构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迫在眉睫。技术变革促进了媒介记忆形态的演进,也使人类的记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口语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并使用媒介储存和记忆过去,媒介成为个体记忆的延展,成为集体记忆的承载者——即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构建与重构是迫切需要媒介的。社交媒体是重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最适用的媒介,如今人人都是“媒体人”,社交媒体自带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众多的独立媒体人制作出有关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所以使用社交媒体讲述村落故事对集体记忆的重构作用在当下是无可取代的。再把视野转向当今我国乡村,一个个“媒介化”的村落悄然而起,基于社交媒体下的四川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影像也逐渐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因此,本文将基于社交媒体之下,探究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构建,并分析其“颠覆传统”“去中心化”“戏仿性”“拼贴性”等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以及其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显现的原因。

1社交媒体下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构建

1.1社交媒体的特征决定了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以影像为主要媒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传统村落到哪里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电脑、手机上下载的各种社交媒体软件成为村落个体传媒使用的主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对村庄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乡村社会或少数民族聚居地作为一种独特稳定的传播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和区域特点,但在媒体的介入下,其固有的传播语境发生了变化,并对当地的社会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段优秀的影像是创作者对历史、人文、生活的独特理解与综合表现,影像记录能够使历史景象鲜活再现,相比于静态图片的呈现,影像侧重记录时间的流动性,交代事件发生的过程,能够更为真实地展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村民的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动态的记录和保存[2]。例如,非遗纪录片《神性的天空》讲述了被尊为能够连接生死与神灵的“通灵者”,为羌族文化的宣传助力不少;《神性的天空》取景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导演通84THEFILM影视过纪实的拍摄手法将风光旖旎的岷江山水、源远流长的释比文化展露无遗,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羌族特色服饰、仪式歌舞等与羌寨的青山绿水相呼应,全片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羌族文化特色。此外,与更加深度、专业的长视频(故事片、纪录片等)构建不同,短视频更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语态及观众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互动性、草根性及娱乐性都更强,由此决定了社交媒体构建村落集体记忆以影像为主要媒介。形态各异的影像担负着叙述真实、唤醒集体记忆的历史使命,也是表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社交媒体的特性更决定了影像是其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主要媒介,用影像讲述村落故事不仅是建构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品格。

1.2社交媒体中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构建的主要内容

抖音所属的字节跳动公司曾一组抖音县域景点数据报告,在前100个热门县域景点中,四川省以11个景点成为县域景点热度最高的省份[3]。位于川西大邑县的新场古镇就通过抖音以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对当地村落中独具川西特色的风景建筑、农副产品、传统美食和人物风俗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每天在其社交媒体平台观看点赞的网友数以万计。再以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爆红的四川甘孜20岁藏族小伙丁真为例,因为意外出现在一名摄影师不到十秒的视频镜头里,伴随着甘孜理塘的蓝天草地和原生态纯真的笑脸吸引了万千网友,不仅入选2020年十大旅游事件,各省市文旅部门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也纷纷加入制造话题。丁真在社交媒体上的爆红,促使甘孜当地的旅游经济显著提升,其日常生活的短视频,如赛马、放牛等也在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几乎引发了全网记忆的建构。社交媒体中,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构建的内容主要为村落的自然风光、传统美食、民间工艺、生活碎片等[4],这部分内容往往轻松直白,娱乐性强,不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即可理解,拍摄时也比较容易取材,因此受到社交媒体传播者和受众的偏爱。

2基于社交媒体下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体现

步入工业社会后,人们将科学技术视为珍宝,其在逐渐显现出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人们进行思考,因此,以批判为主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由此诞生。回顾哈桑的理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即是颠覆现代社会已有的体系,对抗现代性并建立理性的秩序[5]。简单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一切现有规则的打破和对新的风格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断掀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促使无数电影研究者投入其研究过程,后现代主义与电影艺术相融合[6],因而“颠覆”则成了后现代主义影像的核心思想。这种影像以反传统的立场对传统电影进行深度思考,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拍摄习惯,拼贴等千奇百怪的艺术技巧与手段,带给观众的是“自我意识强烈”“无序”“浪漫”的一部部反传统影像[7]。哈桑曾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归纳为不确定的内在性,在后现代主义影像中,个性化、自由化、去中心化、矛盾多元化、颠覆性、拼贴性等美学特征也体现在影像的题材选择、叙事手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8]。

2.1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意味着放弃了对中心权威性、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强调,对“主流”的概念发出了挑战,倡导多元性和差异性。任何事物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也就更看重人的个性化与自由化,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人们拥有了话语权,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如今的社交媒体大多应用“中心化的媒体和分散的媒体”模式,除了传统的、中心化的传播媒体外,社交媒介自然具有一种去中心化的特征,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人。过去中心化的主流媒体更多表达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村落集体记忆影像,如《中国古村落》《了不起的村落》等,主流媒体对于传统题材的选择更有利于观众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国家自信,但在如今社交媒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题材已经突破主流媒体传统题材的限制,它们不仅保留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更显现出“颠覆传统”的特征,出现了“边缘化”的题材,如“四川矮人村”——全村男女身高只有80厘米。除此之外,“四川长寿村”“神秘的东方古堡”等“边缘化”题材的影像也以猎奇的角度引发关注,其影片内容不再遵循主流文化,而是将镜头瞄准了各村落的奇异事件,选题上颠覆了传统文化价值观,但却有不少外地旅客因此引发好奇心走进四川一座座的“神秘”村落。由此可见,“边缘化”题材的出现不是偶然,是顺应当今社交媒体发展趋势的结果。因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人[9],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的美学特征也让更多四川传统村落的人民群众勇敢发声,有关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也逐渐个性化、多元化。媒体人有关村落的一个个影像记录,为人们构建了一个深刻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

2.2戏仿性

“戏仿”希腊原文为“摹仿的歌者”,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体现为对社会现实、神话历史文本等的一种荒诞滑稽的模仿,从而达到旧意义充分解构的效果。影像中的戏仿,是对文学、过去影像、社会事实等的一种“特殊的再现”,在经过改编后,影像夸张、荒诞、滑稽的风格引发观众思考。在四川省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的传统村落桃坪羌寨中拍摄的影片《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影片讲述了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故事。影片不仅有小说故事片段的别样再现,更将桃坪羌寨的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片段特殊再现,整部影片充斥着荒诞悬疑和黑色喜剧的元素,也折射出各种乌合之众的民族集体心理和潜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的复杂,甚是耐人寻味。除了后现代主义“戏仿性”美学特征的体现,《杀生》的选题也是“去中心化”“颠覆传统”的体现,通过荒诞喜剧的戏仿性改编,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影像以一种别样深刻的方式留在观众心中[10]。影片《杀生》在腾讯、优酷等长视频类社交媒体平台播出后,在讨论区引发了热烈讨论,观众都对桃坪羌寨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堡”充满探索欲望。

2.3拼贴性

传统影像的叙事手法多遵循线性叙事,而现代社交媒体多以碎片化叙事的微小视频为主,以“微小叙事”取代“宏大叙事”。村民将不同场景拍摄的影像以拼贴的形式。“拼贴”原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一种创作技巧,指将无序的片段随意拼贴为一个整体的手法。这些零散的片段是大众熟知的,但拼贴出的整体却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大众带来一种异化的审美体验[11]。后来,“拼贴”手法也常出现在后现代主义影像中,将毫无联系甚至混乱的影像片段拼贴成一个完整的影像,往往能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意图感想,引发观众别样的思考。所以以用户自制短视频为核心竞争力的短视频类社交媒体,在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抖音、快手等头部平台的日活跃用户均已超过3亿,其拍摄制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每个短视频在15~30秒,符合现代社会快餐化的生活需求,社交属性极强。例如,近日走红的“四川理塘小伙丁真”的视频在微博、抖音等多类社交媒体平台上播放,引发网友关注视频的主要表现形式都是对丁真日常生活零散片段的拼贴。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拼贴性”的表现形式已运用到大多数的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的重构中,这些看似无序的碎片影像却能给观众拼贴出一幅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图。

3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一个个独立“媒体人”出现了,现今已与传统的主流媒体形成了并存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带来的流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用户生成内容(UCG)”模式应运而生——用户原创内容。当今社会的媒体内容是主流媒体生产和用户生产相辅相成的,因此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顺应了社交媒体发展的趋势,即社交媒体“UCG”模式的发展趋势,而社交媒体也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着眼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后现代主义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世界观的怀疑。自文艺复兴开始,人本位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以神为本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由此看来,在传统文化传承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保留是并存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和人们对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保留,以及对我国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构建是相得益彰的。社交媒体自带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众多的独立媒体人制作出有关四川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影像,之后通过“戏仿”、拼贴等手法将碎片化的影像展现给观众,观众心中由此拼贴出一幅完整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图。

参考文献:

[1]郑宇彤.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手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39.

[2]郑荣.关于乡土中国视域下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嬗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6(8):228.

[3]何顺民,曹文泉.媒介场景视角下政务短视频的传播[J].青年记者,2020(2):35-36.

[4]宫承波,田园.短视频火爆背后的大众视觉消费转向[J].新闻论坛,2018(1):12-14.

[5]郭瑶.浅谈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保定:河北大学,2016:20.

[6]蓝凡.后现代电影的“后式”风格[J].艺术百家,2014(4):108-120.

[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56.

[8]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101-110.

[9]刘雅菲.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0(23):163-164.

[10]李展.黑《杀生》脸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J].电影文学,2016(15):52-54.

集体主义美学第2篇

关键词: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参照群体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1-0150-05

文化之间在社会行为和思想上有很多差异,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是一个被用来解释文化差异的变量。它为模糊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可测量的、操作性强的客观指标。目前,这种二分的界定文化差异的方式,似乎已成为一个定论,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并且,至今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广泛地采用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维度来解释文化差异。实际上,超过1/3的跨文化研究把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作为解释自己观察到的跨文化差异的一个因素。那么,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作为心理学构念其实质内涵是什么?如何看待以往研究中的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问卷?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又有哪些结果呢?以往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一、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心理学内涵

心理学家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理解不同于日常哲学或政治对这个术语所作的解释,他们通常是从操作的角度对于两者在认识、情绪和行为定向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方面进行区分或限定。纵观以往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文献,可以发现,在1980年Hofstede将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作为文化划分维度之后所兴起的研究热潮中,更多的学者倾向于将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一个既定的、成熟的构念,积极去探讨和界定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特征(维度)、具体表现,关注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特征——这一下位视角;然而,很少有研究者确切地去关注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的实质——这一上位视角,或者说对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的实质,有很清晰的论证和阐述。仅有的,也往往是将其归为理解文化差异的维度,或者给其戴上“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理解文化差异的维度”这个帽子后,就开始集中心智去关注、界定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特征。形象地来说,可以将此种现象比喻为:较多的学者欣喜于看到“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这座山,然后积极地在这座山上挖宝,而不再去探究“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这座山的实质,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数较少的学者在文中交待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实质,笔者将其概括如下:文化维度、价值观(价值取向)、态度、人格结构(特质)、自我建构(独立vs相依)、文化征候群(gyndromes)(详见表1);其中,较多学者认同“文化征候群”的观点,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两套不同的文化征候群,统整了与某一社会相关的规范、角色、类别、态度、信念、价值、认同和动机的核心议题。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经常被当成是个似乎可以和一切心理现象联系起来、足以解释跨文化研究中得到的所有文化差异的构念。但是,广泛的解释力其实可能等于什么也没真正解释,而只是自圆其说;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维度不应该被当成是包罗万象的、可以解释所有文化差异的东西。

二、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

以往研究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可以被归纳为两类:未区分参照群体、区分参照群体(见表2)。限于篇幅,未区分参照群体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仅仅介绍Hofstede和Triandis的问卷。Geert Hofstede是把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作为文化划分维度的第一人,其价值观调查的最新版本是2008年版本(values Survey Module 2008,VSM08),采用5点计分。Triandis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最初源于其和同事1985年做的研究,后经1986年、1988年的提炼,得到了1990年版的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问卷,共4个因子18个项目。Triandis的水平和垂直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HVIC)有4个维度,其理论构想是Triandis在其1995年专著中提出的,由Singelis和Triandis等人在同年的合作研究中,证明了在美国文化中这4个维度的合理性。

区分参照群体的问卷,是依据不同的参照群体来编制项目。主要有:Hui的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calef简称INDCOL量表)、Matsumoto 的the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Interpersonal Assessment Inventory(ICIAI问卷)、Realo的集体主义问卷和个体主义问卷、Kashima的the RelationaL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elf-Aspects Scale(RIC问卷)、Freeman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Chen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Rhee对以往4个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问卷中项目结构进行探索,结果发现以往问卷中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关系是单极的,有两个参照群体:家族和非家族。

总结而言,对以往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可以进行如下述评:

首先,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否会随参照群体的不同而改变的视角来看,以往研究者在编制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问卷时,有两个不同的取向:一个是不区分参照群体来测量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这当中以Triandis等的水平和垂直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最负盛名,该问卷得到了非常广泛地运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编制的另一个取向是区分参照群体。该取向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和具体情境有关的,随具体情境中不同参照群体的变化而变化。然而,这些区分参照群体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也还存在很大不同。大部分区分参照群体的测量。都还是采用不同项目针对不同参照群体来编制的形式;少部分区分参照群体的问卷,采用同一项目针对不同参照群体来编制的形式。有学者将前者称为“INDCOL类型的问卷”,后者为“S-R类型的问卷”(Stimulus-Response,S-R)。INDCOL类型的问卷存在“项目在不同参照群体之间无法进行比较”的问题,因为不同项目所针对参照群体是不同的,项目和参照群体混杂在一起。而S-R类型的问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项目在不同参照群体之间无法进行比较”的问题。S-R类型问卷的另外一个优势,是Realo在其研究中感受到的,就是使用S-R类型的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可以采用跨样本检验的统计方法来进行有效的分析。

对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述评的第二个视角是项目所测内容。对以往问卷的项目内容所做的概括,最权威和全面的要属Oyserman等2002年做的元分析。她们发现7个个体主义成分:独立(Independence)、目标(Goals)、自察能力(Self-know)、唯一性(Unique)、隐私(Private)、直接沟通、竞争(compete),8个集体主义成分:责任(Duty)、关联(Related)、建议(Adviee)、和谐(Harmony)、群体(Grollp)、隶属于(Belong)、情境(context)、等级(Hierarchy)。Oyserman等认为:大多数研究者较赞同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操作定义。就个体主义来说,其核心是尊崇个体独立;集体主义的核心是对内群体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具体哪些成分是测量个体主义或集体主义时,研究者们还不太统一。概括地说,没有发现一个单一的界定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标准,或者在多个研究中共同使用一个测量问卷的现象,尽管有些项目在多个问卷中被广泛地采用。

三、以往跨文化研究结果

对以往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研究,及其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和其他心理变量(如自我概念、心理健康、认知等)的关系,Oyserman等的元分析可以说是最完整的描述和概括。限于篇幅,本文仅罗列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跨文化比较结果。

首先。美国人与其他国家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一致结论是:美国人(含加拿大人)比其他国家人表现出高个体主义和低集体主义。但是,情况也不尽然。就美国人与欧洲人,或其他讲英语的国家人相比,部分研究表明,美国人不比他们表现出更高个体主义,或更低集体主义;且美国人和拉美人在个体主义上没有差异。然而Oyserman等认为,现在就下结论说美国人和其他国家人在个体主义上没有区别还为时尚早,因为数据取样还不够充分。东亚是一个频繁地被用来研究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地区,就美国和东亚国家相比,情况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含台湾人、香港人)的区别比美国人与日本或韩国人之间的区别要大,印度居于中间的位置,中国被认为是集体主义的典型国家(效应值最大)。

其次,美国人种族内的比较结果:就个体主义而言,欧裔美国人,相较于亚裔美国人,是个体主义的典型。但是,该结论却不适用于其他种裔美国人:非裔美国人比欧裔美国人表现出更高的个体主义,拉丁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间无显著差异。就集体主义而言,欧裔美国人比亚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更低,但和非裔美国人间无显著差异。

四、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界定和测量的过于广泛和混淆。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被描述为是模糊的、负荷过重的、无效的、包罗万象的代表所有文化差异的不同方面。Schimmack等认为“文化心理学家应该重新思考集体主义概念”。Brewer和Chen也认为现在所谈的很多术语之间有很大的重叠性。

其次,集体主义问卷中的“集体”的意义指向模糊。虽然社会群体(social groups)是集体主义的内核,但是,在集体主义理论和测量实践中很少有研究者去关注“集体”(colleetives)的内涵。在界定集体主义概念和对内群体下操作性定义的文献中,绝大多数文章没有把泛集体(指集体或大的社会群体)——这一集体主义术语中的目标囊括在内。Schwartz认为研究者需要去重新认识集体主义的类型:传统集体主义的内核是:把内群体的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忽视了一些泛集体的重要价值。Brewer和Chen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关系(relational)项目和群体/集体主义项目的比值为2.6:1,表明在集体主义研究中泛集体并没有成为主要目标;相反,测量的主要目标是关系集体,或者根本就不是个群体。因此她们进一步推论,跨文化心理学家所证实的仅仅是人们之间在关系集体导向上,而不是在泛集体导向上的不同或相同。

五、未来研究展望

(一)厘清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内涵

Oyserman等认为要抓住概念的内核。最基本的界定和测量个体主义的方式是:测量“唯一”和“独立”的被强调程度;最基本的界定和测量集体主义的方式是:测量“对内群体的责任”的被强调程度。

首先,维持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单向度。Hofstede提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初衷,是要为各国文化提供一套分类标准,这套判断标准本应该是单向度的。但是,在其他后继研究者的发展之下,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判断标准变得非常复杂,不论是个人主义或是集体主义都被赋予多重向度的内涵。因此,维持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简单向度、区分基本的与衍伸性的特征并强调前者,这是学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其次,分别测量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各自的具体要素。Oyserman等认为,不是尝试着通过一个简单的平均数来把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一个多维构念来测量,而是通过高信度的问卷分别来测量每一个假定的元素。Brewer和Chen也认为,由于文化间平均数的差异具有解释的模糊性,因此研究者最好在不同的内容领域进行相对的比较。

再次,编制更纯净的问卷来进行测量和研究。一些对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概念的测量研究承认了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的多维性,并呼吁要发展一种更加纯净的问卷来分别把握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内涵。很多研究已试图往这方面做努力。比如Chen等设计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哪个占首位的测量方法。以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概念的外延,即当个体和群体的价值有冲突时,个体在多大程度上会为了群体的利益,愿意去牺牲个人利益,以便把握价值冲突时个体的“选择集体”这种群体行为中的集体主义内核。

(二)区分集体的界限

上文已经指出,在以往的集体主义问卷中。集体或者大的社会群体并未成为主要目标;相反,测量的主要同标是内群体。但是,即便是对于内群体这个既定的测量目标,学者们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界定还存在很大的争论,且这个争论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研究中一个关键点。Trjandis对内群体的界定是:在行为标准、目标和价值信念上直接引导其所在的群体,或者是个有共同命运并且让成员觉得很有相似感的群体。

但是,人们也可能把内群体认同为是基于相似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态度,或者是共度时光、在同一个空间驻足、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经历。内群体的分类在不同文化是不同的。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内群体通常是依传统的身份归属而分类。比如,地区、村庄、国家,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内群体可以是通过相同的信念、态度、价值、同时在一个地方停留。

另外,绝大多数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所指向的参照群体往往是用“我的群体”(my group)来界定,然而,不同文化中的人对“我的群体”的理解可能很不同;同时即使同一文化中的人,在不同情境下对“我的群体”的理解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集体主义美学第3篇

关键词:文化;学校教育;跨文化

幼儿园是进入教育体系的第一步。初入幼儿园,孩子们通常都会进行“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自己的习惯喜好,这是早期童年教室的常见活动。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认为识别自我观念会提高孩子的自尊与个性的意识,同时也会培养孩子迅速发展的读写能力。然而,教师们或许没有想到,每个孩子往往会经历些不同的事物,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的家庭,从而也不喜欢他,最终,他会认为他的价值和想法并不重要,反而阻碍他的自我发展。尽管“自我介绍”的活动经过精心设计,重视课堂实践,但会与学习目的不一致,最终导致学生对学校的负面情绪。教师的目标与孩子之间可能产生冲突,这是两套相互冲突的价值观所产生的结果。教师的目标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是美国主流特有的价值体系。相反,孩子的不适是集体主义文化价值的特征,是美国许多移民儿童和家庭的价值体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已形成强大的文化模式,美国学者们利用开发心理学[1]和人类学[2]的理论与研究,将学习和发展的文化观念联系在一起,发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之下基础教育效果的差异。

为了适应以发达的正规教育和先进技术为特色的复杂、繁华、富有的城市环境,产生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了适应建立在生存经济和非正规教育基础上的小规模、面对面的乡村环境,产生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经济条件和政治迫害往往会将第二类社会的人纳入到第一类中去。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孩子和他们的家人都暴露在两种对比强烈、经常冲突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与在美国的许多移民、印第安人、阿拉斯加人、夏威夷人的孩子的关怀和教育息息相关。其他工业国家的移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孩子,如加拿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身上等也有体现。经过对这两种价值体系相互衔接的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儿童的家庭文化与个人主义儿童的学校文化是相互对抗的。[3]

这种相互对抗的状况提出了进行教育干预的需求。美国正在实行的“跨文化桥梁工程”,是这种教育干预的一种,其目的是减轻大多墨西哥和中美的移民家庭子女进入美国学校学习时经历到的跨文化的价值观冲突。大体上说,个人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强调个人的成功,而集体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则强调整体的成功。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当被问及描述自己时,人们往往会列出关于个性的特征标签,例如“勤劳”、“聪明”或“运动”;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往往更愿意把自己的目标嵌入到大家庭或宗教中去,同时也认为自己是与他人有关联的。然而,这种个人主义的发展途径是很难全球化的,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有70%的世界文化是集体主义化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增长的财富、都市化、科技和正规教育驱使全球的文化和个人朝着个人主义化方向发展,但主要的跨文化差异仍然存在。[4]

除了种族或国籍会对人的文化与价值观有所影响之外,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与个人主义化的教育方针也有联系。然而,尽管有这些外部影响,历史与隐含的文化价值观仍旧影响着横跨不同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的个人成长的发展途径。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发展途径受到相关的群体差异、与其他集体间的差异、每个集体中的个体差异的影响,这些集体间的以及集体内的差异只是视角的问题;没有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是完全属于个人主义或是集体主义。

下表描述了通过研究来来揭示学习发展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路径之间的一些主要差异。表中选择了与正规教育最相关的每条途径的特征,这些途径以差别评价智力与知识的方式出现和运行。例如,在个人主义化的文化背景中,认知、学术、科学知识被高度重视,特别是事实性知识的积累。当孩子独自学习的时候,独立性会在学校表露出来,通过发言和表达自己来显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并期待得到表扬或者其他有形的奖励。[5]

学习和发展的文化途径对比

领域径途个人主义途径集体主义/社会中心论

民族理论独立性,个人成功相互依存,集体/家庭成功

重要智能认知/学术/科学社会/关联

重要知识物质世界,事实性知识社交界,叙述性知识

学习模式独立,积极参与,鼓励批评集体工作,观察,

交流发言,自我表现理解,尊重权威的演讲

物质世界个人所有制,选择共享共享,分享责任

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价值的社会智能是关于人的,而不是事实或事物,它着眼于了解高度重视人类经验的社交世界。孩子们被社会化,从而变得与他人相互依存。他们与集体内的其他成员一起工作,互相帮助、共享,而不是炫耀个人的成就。赞美可能令他们感到孤立、不舒服,而不能让他们感觉自我良好。[6]

上述两种经验研究证明了美国拉美移民家庭既有的、加上学校不重视发展文化途径间的跨文化价值观而产生的冲突。在两项研究中,对于儿童社会化,移民父母比教师显示了更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例如,格林菲尔德的研究发现,在家长会的时候,三、四年级的拉美裔移民学生的父母与孩子的欧美教师交谈时,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大多数对话都没有确定或阐述一个共同的主题――这种现象叫做“非合作谈话”。更重要的是,关于期望学习、发展和行为的隐含价值观方面,在每个参与者讨论有关问题的时候,父母和教师对彼此显得都很陌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合并为五大主题,基本上,老师的倾向代表了个人主义价值观,而拉美裔移民父母的倾向则反映了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些差异包括:1)个人与家庭的成就;2)赞美与批评;3)认知与社交技巧;4)口语表达与和权威的尊敬交流;5)在教育孩子中家长的角色与将孩子社会化中教师的角色。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家长和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没有能够相互理解和接纳。

关于教师的价值观,由此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规教育,尤其是教师的教育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发挥着强大的吸引力。事实上,拉美移民家长的平均教育水平只有小学五年级,显然比两所学校里的拉美教师的正规教育水平要低得多。相比之下,欧美的父母,一般而言,要完成四年高等教育,可与预期的教师教育水平相媲美。也就是说,正规教育作为涉及早期关怀和非正规教育的文化信念实践的一种主要影响因素,很明显地胜过种族性或原国籍。因此,随着全世界的正规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期待提高父母的文化与价值观体系的个人主义倾向,从而实现跨文化教育的全球性效果。

参考文献:

[1] 格林菲尔德&布鲁纳.《开发心理学》.1966:82.

[2] 怀汀.《人类学》.1975:104.

[3] 拉伊夫&吉罗斯.《格林菲尔德》.2000.

[4] 德利斯&西格尔.《麦吉利卡迪》.1995.

[5] P.M.格林菲尔德,E.特朗布尔,H.凯勒,C.罗斯坦费什,L.铃木&B.吉罗斯.《学习和发展的文化概念》.2006.

集体主义美学第4篇

关键词:音乐;音乐审美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94-02

一、背景概述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发展关键期,但受复杂因素影响,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一些大学生那里,传统的“舍小家顾大家”“讲奉献不讲索取”等意识相对淡化,“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重”“事业和利益同步”等意识增强,甚至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一掷千金等不良行为,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事物、新潮流,享受网络检索、传递信息与知识的便利,但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和文化垃圾的影响。网络中存在的黄赌毒信息及负面舆论在不良商人和极少数“异见分子”推动下蔓延发酵,严重影响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认同。一些大学生“人人为我”的意识较强、“我为人人”的意识较弱,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弱,愿景设计能力较强、实际执行力较弱。面对学习、生活、就业、工作中的压力和竞争、困难和失意,有的就无所适从,经受不了打击,甚至自暴自弃、走向极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等特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与我们倡导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不少差距。为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开展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实践活动,尤其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有功能。本文所说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指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选修课,举办文艺会演、主题音乐会或经典音乐作品和名家名曲演唱、演奏的音像视频资料欣赏,音乐作品或音乐流派评价等音乐专题讲座,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园音乐社团、文艺沙龙和音乐文化下乡、下厂、下社区的多种音乐活动。对大学生开展音乐审美教育,不是强制性地要求所有大学生都成为音乐爱好者,而是希望大学生从音乐审美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年的实践证明,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体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充分体现,将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将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音乐审美教育中去,可以系统地、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可以对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在音乐审美教育这种实践教育模式下,可根据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找到更为直接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看,音乐审美教育由此成为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爱国主义是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复兴的动力,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传播,西方价值观的宣扬和渗入,对涉世尚浅、人生观价值观尚无形成的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导致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价值观念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忽视他人利益和社会价值,缺乏对社会、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个人主义极度膨胀,导致同学关系冷漠,集体参与意识淡薄,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当他们的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个人价值无法实现,个人目标遭受挫折时,便会怨天尤人,迁怒他人,怪罪社会,愤世嫉俗,甚至做出极端自私的反应,以致违法犯罪。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音乐可以鼓励人们正确对待人生,调节平衡人的感情,优秀的音乐作品影响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想行动;音乐教人真诚,音乐可以唤起爱心,音乐作为美的象征,其底蕴在于爱。大学生作为优秀青年的代表,对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胆开展音乐审美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比如,《我的祖国》、《祖国颂》、《歌唱祖国》等歌曲,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励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国歌》、《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作品,能唤起人们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去唤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替代的,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高校的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特别是一些集体的合唱或合奏,它要求人人紧密配合,相互合作,共同演绎同一首音乐作品,任何一细节出问题,任何一个人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合唱或合奏水平。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把它融入到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让大学生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影响和转移到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促进大学生团体精神的培养。

(二)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道德的主体教育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大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社会道德水准出现滑坡,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在社会上流行,过去比较神秘的高校,成为了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社会上各种道德败坏的表现也逐渐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大学生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缺乏清醒的认识,对是非,善恶,美丑,心中没有客观标准,往往判断不清,把握不准,致使是非观念模糊,荣辱观念混淆,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些违法犯罪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形象。因此,必须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道德的主体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要特别重视音乐审美教育,通过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爱的奉献》和欣赏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优秀音乐作品,使大学生在触景生情、借物咏志的音乐旋律中,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让大学生在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巨大变化,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作用,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矛盾的判断力,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对大学生引导对路,教育得体,可以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力是与人生的目标,与生存价值是相关联的,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光靠理论灌输所能解决的,正确的认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参与社会实践来树立。音乐审美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审美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大舞台,让大学生自愿参与和快乐参与,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各种集体活动中去,使他们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主人,在教育中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体会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白个人应该对集体承担的责任。这样,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就会在各种活动中得以具体化,直观化,进而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在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审美活动中,要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其中,让大学生在积极的音乐审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模仿、暗示、感染,逐渐认同和内化。通过内涵丰富的多层次音乐审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带动整个校园环境建设,淡化市场冲击,坚定理想信念,完善道德人格,使大学生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是在音乐审美的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大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道德的教育力度,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方法,通过对音乐审美活动的认知、感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道德存在价值的发现、开发和培养,从根本上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蔡曹.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6.

[2]赵峰.音乐审美教育在学校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5(36).

集体主义美学第5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儿童性格形成

一、引言

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希望,而儿童的性格的形成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注重集体意识,注重团结,权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美国宣扬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个体的价值高于集体价值。因此,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两国儿童的性格也不相同。

二、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

1、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和农业紧密相连的农耕文化,中国古代的靠天吃饭的历史,在生产资料及不发达的阶段,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在和大自然的对抗中,人类的团结显的尤其重要。在这样的生产和生活中,大家只有团结一致,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一代代繁衍生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起源。同时,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及大思想家孔子的“合”的儒家思想,是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2、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含义

集体主义价值观主要体现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所有的一切的都围绕集体利益进行。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价值在于对集体的奉献。这一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忠孝”、等级分明。

三、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1、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来源于其对古希腊罗马思想和基督教教义的继承,以及对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发展,都是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同时,北美殖民时期“清教徒”的追求个人主义,自由的思想也是个人主义的极大发展,美国的“西进运动”也推动了个人主义的发展,在一些西部片中,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得到极大的赞扬,促使个人主义思潮蔓延,是美国个人主义蓬勃发展的又一阶段。

2、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个人利益的重要性,崇尚自我发展,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思想。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把个人主义价值放在首位,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追求自我价值,他们对集体的忠诚度低,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选择。

同时,个人主义也体现在美国人的个人奋斗和竞争,正如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主人翁一样,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我价值。而美国人的竞争意识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美国人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他们通过竞争来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

四、儿童时期的特点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时间阶段划分是从出生到15岁这段时间,儿童时期具有其特殊性,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断接触到这个世界,并在不断“学习“和模仿这个世界,外界对他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一点和动物是不同的。同时,儿童时期的发展和成人又不同,儿童不具有分辨事物的能力,儿童所获得一切都来源于对周围环境的模仿,可塑性很大。因此,儿童时期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五、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中国的家庭结构在往“4-2-1”方向发展―――即一个家庭中有四个老人,两夫妻和一个孩子,六个人都照顾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大家庭的怀抱中,享受着大人集体的爱,在家庭关系中,长辈的爱让孩子学会爱别人,懂得长大后要回报长辈的付出,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孩子长大后对父母的报答。在学校教育中,老师教育学生要团结同学,和同学友好相处,这样才能融入社会,因为中国是个关系社会,社会关系是社会生活的纽带,只有和别人和谐相处,才能很好的学习和生活。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前程着想,总是希望孩子尽早的适应社会关系。和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父母在孩子面前更具权威性和决定性,乖巧、听话的孩子往往是好孩子的标准,而有个性的,反抗的的孩子往往被扣上“坏孩子”的帽子,不得父母、老师以及同学的喜欢。

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级别,受这种价值观影响,中国人很看重集体和集体成员,例如,中国人很看重朋友,正如古语所说“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体现了中国人对朋友的依赖和重视。这又助于集体协作品质的形成。由于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很重要,所以父母在儿童时期就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流传下来的典故“孔融让梨”就体现了谦让、和谐的思想,这些传统的美德对孩子性格影响很大,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讲这些典故,教育孩子与人友好相处。

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儿童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1)积极影响:集体主义倡导集体思想,所以受集体主义教育的孩子更懂得与人相处,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同时,对朋友和他人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具有爱心,同时,集体主义思想使孩子更懂得感恩,把功劳归功于帮助自己的人,更加无私,慷慨。(2)消极影响::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对儿童的性格有消极影响,由于过于看重集体力量,而忽略自己的发展,儿童往往害怕“出头”认为是羞耻的事情,因为父母和老师总是教育“枪打出头鸟”。不喜欢竞争,觉得不够“仗义”,羞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害怕遭到集体的嘲笑,孩子的性格会变的懦弱和缺少竞争力和创造力。

六、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性发展,尊重个人发展自由。在这样的价值观支配下,个人价值得到了极大重视,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个人之间是平等的,即使是权贵和平民之间也是平等的,他们敢于挑战权威,质疑真理。在崇尚个人价值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乐于展现自我,像别人显示自己的成绩,并把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奋斗和辛苦付出,而不是归功于家庭成员或是朋友。享受竞争的乐趣,并把竞争当自我成长的途径。喜欢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和父母平等的家庭成员,有自己的思想和决定,父母不替孩子做决定。学校里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支持学生的创新能力。

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儿童性格的影响。(1)积极影响,孩子从小就被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许多孩子帮家长干力所能及的活挣生活费,比如打扫卫生、修剪草坪等,孩子能够独立的处理事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家长从来不帮孩子做决定,也不要求他们按父母的意愿生活,孩子自己的事情往往自己去做,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2)消极影响,个人主义价值观过于强调个人价值,容易让孩子自私,缺乏爱心,同时,有可能由于过于自信而养成武断的性格,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

七、总论

总之,中美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和谐相处,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发展,因此,这两种不同的价值直观下的儿童性格发展也有显著的差异,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儿童更善于合作,懂得分享,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下的儿童更具竞争性和独立性。

参考文献:

[1]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M]Brooks/cole/Thomsonlearning,Asia,2000

[2]LinealDavis,DoingCulture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inAction[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nd,2000

[3]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常宗林. 英汉语言文化学[M].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5]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何善芳.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何小清. 中美价值观对儿童性格影响[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

[9]宋莉. 跨文化交际导论[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集体主义美学第6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中美文化差异 价值观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1.引言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由于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交际双方常常会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要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沟通受阻、合作受挫、交际失败,最原始的方法是介绍异国文化习俗和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但是,“自Cluckhohn和Strodtbeck(1961)提出价值标准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仅介绍两国文化差异是无法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的。而了解双方的价值标准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庄恩平,1997)

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生活的共同需要,其复杂性源于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变动性。文化决定了价值观,而价值观又是道德的基础。Hofstede(1980)认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是“最深层的文化”。它支配并决定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乃至行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久性。Okabe(1983)指出,文化价值观在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交际的通畅与否取决于双方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大小,这种鸿沟般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通常是很明显的。胡文仲教授(1993)指出:“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观念,而价值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和文化传统分不开。”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美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中美文化差异就产生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大迥异的价值观。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而中国文化强调群体价值,对这两种价值观的文化差异的分析和探讨将有利于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在Hofstede的价值观理论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体现中美不同价值取向的两个基本概念。前者又称“我们文化”(We-culture),它认为集体利益至高无上,个人应服从于集体意志;后者又称“我文化”(I-culture),它认为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之源。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可以说对文化比较最具重大意义,大量的文化差异都可以从中得到解释,在讨论中美文化差异时尤其如此,这也是现代跨文化交际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

本文抓住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这一内核,通过对中美文化构建的分析,探讨由中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的价值观,期望能对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并提高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价值观的敏感性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美国的个人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发展

2.1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产生根源

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从属于社会集体(如国家、民族、种族或阶级),其形式不一。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张,个人必须绝对服从民族、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存在和自由,认为民族国家是社会道德的最高体现。法国作家卢梭在《民约论》一书中对集体主义思想作了近代最有影响的表述。他认为,个人必须服从团体的“总的意志”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存在和自由。这就是说,个人要服从社会集体。当然,这种“集体主义”是广义的,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实现。我们通常所说的集体主义思想或精神,既有其广义的一面,又有其狭义的一面。从狭义上来讲,它的哲学意义与存在于美国文化所认同的个人主义思想都是一种实现形式而已。中国以集体主义思想为行为规范的产生的发展,除了有几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根源外,主要是来源于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高度赞扬张思德的集体主义精神,肯定了“服务于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献身”是光荣的、幸福的、有意义的。这从政治角度规范了个体价值的体现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依托的。

从经济角度讲,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要求个体价值体现必须是以集体主义的高度服从、高度统一、相互协作为完成,换句话说,对“个性”是不提倡的。社会发展至今天,虽然经济建设正实施转型,但社会制度并未转变,领导阶级的宗旨没有变,集体主义思想仍然被提倡,不同的是“个体”或“个人”的价值能够得以更充分地体现。

2.2美国的个人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发展

美国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思想是社会界定的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形式。《美利坚百科全书》认为在美国最早使用“个人主义”一词的人是美国哲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始于1835年。他对个人主义大加渲染并倍加推崇,认为它有益于个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类精神。

但是,这里所谓的“个人主义”,并非我们在汉语当中所理解的自私自利、凡事不为他人着想的“个人主义”。而通常我们在汉语中所谈论的与自私自利意义相近的“个人主义”,应该是egoism,也就是我们汉语中所说的“自我主义、利己主义”。individualism这个词在汉语当中似乎没有一个最为贴切、最为恰当的相对应的词,它与我们汉语中的“个人主义”不能完全等同起来,它注重的是:凡事要依靠自己,不要过分依赖他人,要有个人的独立性。

在美国,个人主义精神是一种边疆文化遗产,它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当时,欧洲人到了这片土地广阔、人烟稀少的大陆,挣脱了先前在旧世界存在的社会桎梏,充分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而同时他们也不再享受文明社会的安逸与舒适,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种自立精神延续至今,成为美国人信奉的精神之一。美国独立政府在刚刚成立时就宣布:脱离英国君主立宪的束缚,摆脱教会的控制。这一历史性的决定对美国人的性格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限制政府和教会的权利及专制主义,创造了极大的个人自由空间。

在美国,除了追求自由和自立是产生个人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因外,其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经济活动客观上必然要求服从社会的个体行为――个人价值的体现一定是以个人主义思想为依托的,虽然有社会协作,但毕竟是以获得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社会越发展,个人主义思想越被美国人所崇尚。

3.两种思想要求下的价值观

3.1中美对个人主义认识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与美国人的理解是迥然不同的。中国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指极端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不会理解为自立精神。而对美国人来说,个人主义并不与集体主义势不两立,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个人自由和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参与社会并为社会尽自己所能而完成的。

3.2集体主义思想价值观

集体主义首先表现为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其次表现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一致。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一方面,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泉,是个人利益的保障,个人利益只有在集体中才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人的素质,为国家和集体利益作出贡献,由此,个人价值得以完全实现。个人的价值观基本涵盖于整体社会,客观上也就不会对个人行为提出单一性要求,这样,就产生了一些被美国人所不接受的、难以理解的社会伦理观念,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突出整体精神,不提倡个人重要性,等等。

3.3个人主义思想价值观

美国的社会思想基本上是个人主义的。在美国,个人主义首先表现为强调个人自由最大化。这种个人自由表现为他们的个人意志强烈要求不受任何政府、统治阶级、教会和其他官方的干涉。这种不受控制的意志是新国家建立时的基本价值观。

个人主义的表现还体现在讲求自立精神。然而获得自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意味需要很早、通常在十八岁左右就得从经济上和感情上脱离父母,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养活自己。法国哲学家托克维尔这样描述美国人的自立精神:“他们不欠任何人,不想从任何人那里索取什么,他们形成这样一种习惯――依靠自己,他们总是认为他们自己的尊严掌握在自己手中。”

4.结语

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群体本位意识与美国文化的个体本位意识的异质相斥。对比中美价值取向,了解中美价值观念差异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两国间交流的需要。中美文化冲突将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冲突也将全方位地展开。在现阶段,在中华文化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西方文化的个体本位处于优势,但这种优势是暂时的。Berry和Sam(1997)曾经提出: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主导地位不强的文化中的成员通常有四种选择:接受新文化(吸收);抵触新文化(分离);选择两种文化中的因子(双重文化主义);对两种文化都形成抵触心理(无目的)。我们应正确把握新观念的输入和传统观念重构的契机,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维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开展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的比较研究,认知两种价值观的差异,有利于为跨文化交际奠定沟通的基础。在跨文化交际中,为避免或减少文化冲突,人们在承认和坚持各自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和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并努力使自己适应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Berry, J.W. & Sam, D.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In J.W.Berry.,M. H. Segall, & C. Kagitcibasi(Eds.). Handbook of Cross - cultural Psychology (2nd ). Boston :Allyn & Bacon, 1997.

[2]Cluckhohn, C. Anthropology and the Classics[M]. Brown University Press, 1961.

[3]Hall, E. The Silent Language[M]. New York: Fawcett, 1959.

[4]Hofstede, Geert.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Newbury Park. CA: Sage, 1980.

[5]Gerard.M. Dalgish.韦氏美语学习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Johannesen, R L. Ethics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Prospect Heights [M]. IL: Waveland Press, 1986.

[7]Okabe, Roichi. Cultural Assumptions of East and West;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Selected Readings[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8]Samovar, L. & Porter, 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M].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9]胡文仲. 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评《欧洲文化入门》[J]. 外语界, 1993,(1).

[10]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1]李燕杰等.德育辞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

[1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集体主义美学第7篇

【关键词】价值观;中美差异;性格形成;影响

就儿童自身的性格发展来说,其可塑性是比较大的。无论是儿童的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甚至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会对儿童的性格形成产生巨大的指向作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集体主义才是个人价值存在的根本体现,集体价值的权威性应远远超过个体自身;而美国人则是尤其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认为个人主义理应先于集体主义。从性格培养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中美儿童性格截然不同的根源所在。受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中美儿童在性格形成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一)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1.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根植于中国悠久的黄河流域文化,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它强调的是土地与人性的一种契合,在依附于土地文化的同时慢慢发展成为了一种集体主义形式的自然经济体系,其核心内容突出表现为土地和农耕的自给自足。若是想实现土地的收成就必须促进土地和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这其中人性的集体主义观念自然不可或缺。从尊重自然的角度出发,中国历史悠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恰好是人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体现方式。

2.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涵义(改为内涵)

中国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囊括在集体价值的框架之内,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否完全取决于集体价值的呈现方式。可见,对集体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最高标准。此外,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还崇尚集体思想和集体目标的一种有效汇集,在社会职责的驱使下来实现集体的目标和信仰。就所得利益方面,集体利益也是远远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在中国古代,甚至有时还将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人性中的忠孝联系在一起,忠于君主,孝于父母。

(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1.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根植于欧洲早期经商文化的出现,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Do not expect strangers to do for you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self。”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其他人来帮助自己完成本就能够完成的事情。从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也可以概括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那就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挖掘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实现这一价值。随着殖民思想的蔓延,这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被逐渐放大,尤以清教徒的出现为例(前后不通顺)。在盛行思想的传播上,他们主张个性的解放和人性的平等,这一思想在美国的西进运动时被推向顶峰。

2.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涵义(改为内涵)

在美国社会当中,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流传范围是极广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应享有绝对的自由权和平等权,个体自身也应当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同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还坚信个人的目标理应先于集体的目标,关于集体的忠诚度问题也并没有过多强调,在利益划分上也是个人利益应摆在最先位置。此外,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倾向还表现在个人的奋斗和竞争上,他们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是名字而已,而实际的功名、荣誉和财富是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换来的。

二、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价值观的灌输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同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具体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1. 中国正式施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普通家庭的人口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家庭成员人数多,年龄大的家庭成员都会自发的照顾相对弱小的家庭成员,这样的帮助与扶持被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与此同时,对于家庭里的长辈,晚辈们也会尽量去尊重和孝敬。在人们的思想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都是集体组织的成员之一,这样的价值倾向就更加突出了集体组织的重要性。个体绝不可以侵犯集体的威严,而集体却是可以干涉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父母或是教师都会教育儿童要和别人和睦相处,融入集体的大家庭当中,这样的观念也促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发展之中。

2. 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儿童十分重视集体价值的体现,看重朋友间的情谊,乐于在集体组织中开展社会活动。因此,中国儿童的人际关系普遍处理得很好,这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积极的影响因素下,儿童从小就知道去关心他人,追求团队合作当中的集体荣誉感,常怀感恩之心,内敛的性格也使得其自我约束力较强。然而,集体主义的观念也使得儿童的创造能力大大削弱,摒弃了英雄主义的积极内涵,儿童的独立能力也很难得到发展。

(二)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1. 在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美国,各项社会组织体系中人员关系的存在都是独立的,个体的独立性特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美国社会的典型象征。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是自由而平等的,没有权威性组织的压迫,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对立的。在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人们似乎也很乐意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并将此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必要过程。同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显然是相对存在的,个人取得的利益或荣誉仅仅是属于个体自身。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美国儿童也成为了家庭中的平等一员,有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发展天地,言论自由,毫无约束。

2. 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关于思想上独立性和竞争性的追求,父母侧重培养了儿童自身的竞争意识,让儿童敢于去追求一切新鲜事物。自己动手做家务、进行社会实践等,都是家庭教育的范畴。此外,这一价值观的弊端在于增加了儿童性格中的自满和骄傲因素,集体生活的体验比较少,处理问题时也缺乏有效的思考。

三、结语

从中美价值观差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分析,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教育层面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作用下,中美国家的儿童性格也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儿童的性格往往比较平和和融洽,具备较强的集体荣誉感,重视情感因素在性格中的体现,能够做到互帮互助,但是缺少了性格中的独立性因素,创新意识也是鲜少出现。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则是重视儿童独立性格的培养,个性鲜明突出,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但是在集体价值的实现上却显得较为薄弱。

参考文献

[1] 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进辅,赵永萍.重庆市中学生与其父母价值观的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6(05).

[5] 张进辅.论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引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6] 王耀敏.中美价值观比较探析[J].理论参考,2007(03).

[7] 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