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宏观经济的意义(合集7篇)

时间:2023-10-10 10:40:24
宏观经济的意义

宏观经济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再生产理论 结构均衡 总量均衡

[作者简介]邹升平(1973―),男,渤海大学讲师,法学硕士。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来的,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都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没有宏观理论,认为总量平衡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发明和专利,特别是近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奠基人凯恩斯曾经把马克思的《资本论》斥为“陈腐的经济学教本”。实际上,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已经有明确的表述,他虽然没有使用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范畴,但他的确提出了总量平衡的思想。学习和整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首先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同在于,宏观经济即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两者的统一,单个资本即微观经济只是生产消费和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这个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从物质方面考察,就是交换),也包含个人消费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成交换。”

其次,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实现核心问题在于实现两个补偿,归根到底就是按比例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考察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把物质补偿作为外部条件来假定,必须同时研究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再次,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当然两个部类的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生产部门。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的前提。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简单再生产只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特例,故本文不加以赘述。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社会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有一部分m转变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设表示用于个人消费的m,表示用于积累的m,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模型:

Ⅰ(v+m)=Ⅰ()+Ⅱ(c+)(1)

Ⅱ(c+v-)=Ⅰ(v++)+Ⅱ()(2)

(1)式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资料除了补偿本部门消费资料的不变资本以外,剩下的可变资本和m部分必须能够补偿第二部类的消耗的生产资料Ⅱc和满足两个部类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Ⅰ()+Ⅱ。从而证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必须等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与第二部类生产资料的需求。(2)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除了满足本部门劳动者的资本家消费者需求以外,所剩下的不变资本和积累的m部分必须能够满足第一部类劳动者和资本家消费的需要Ⅰ(v+m/x)以及两个部类追加的劳动者消费的需要Ⅰ()+Ⅱ。

(4)(5)式依次变换为:Ⅰ(c+v+m)=Ⅰ(c+)+Ⅱ(c+)(3)Ⅱ(c+v+m)=Ⅰ(v++)+Ⅱ(v++)(4)

把(6)式和(7)式相加得:

Ⅰ(c+v+m)+Ⅱ(c+v+m)=[Ⅰ(c+)+Ⅱ(c+)]+[Ⅰ(v++)+Ⅱ(v++)]…………(5)

(5)式表明,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由此可以得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阐明的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其中有两点:第一,社会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具体而言,就是要保证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满足一定比例关系。第二,要求社会总供给必须等于社会总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大规模的建设,从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成功的告别了短缺时代,而且在相当多的领域出现了产品的供过于求。自1998年以来,由于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政府在公众储蓄增加,企业投资低迷的形式下,连续几年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无疑是去弥补投资与储蓄的某些缺口,对拉动投资需求,走出通货紧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政府投资的扩大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但是这并未带来人们预期的投资引诱相关产业投资的扩张,以及民间投资扩张的加速效应,也没有利用国债投资转化的收入效应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刺激民间投资意愿增强和由此诱发的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

(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同时考虑投资品的供给和需求,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二者之间的均衡。增加需求不仅仅在于总量上的盲目增加投资。这势必造成个别行业的投资过热,从而影响总量的均衡和结构均衡。

固定资产投资量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六五计划”到“八五计划”时期,除1989、1990年以外,其余年份投资和GDP均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并且投资的增速很多年高于同期GDP的增速。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初期,轻重工业品严重短缺,只要进行投资和生产,产品不怕无销路,利润回报很大。进入“九五”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压缩膨胀的投资规模。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经济由“买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产品全面过剩,内需不足。居民储蓄居高不下,2002年底,据中国人民银行月度统计,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整体上看,在依托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高储蓄额无疑是潜在的巨大资源,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潜在力量。

由于近几年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投资与储蓄之间存在更大的差距,表明,生产资料供给和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需求与第二部类生产资料需求之间有很大的缺口,造成这个缺口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需求不足而相应的投资供给过剩。

我国仍然处于转轨时期,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市场机制运行的直接因素。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的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表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

第二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有资料表明。我国在传统工业消费品上生产能力是闲置的。而同时,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部门却一直发展不快。2000年我国高科技产品增加值的比重只有12.7%,还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消费品结构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严重的扭曲:一方面,传统产品如纺织品轻工品、普通家电等大量积压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高科技产品,多附加值产品如电子信息产品,生态农业产品等发展迟缓,供给不足。由此看来,消费的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必须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两方面同时入手,实现结构的升级。从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必须深化改革,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通过市场力量促进结构均衡和总量的均衡。

(二)解决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在于消除消费的体制性压抑

我国当前由于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解决的办法应在于从需求管理转变为收入分配政策,扩大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提高其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对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和启动市场是有根本意义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之所以形成长期扩大的趋势,是转轨与发展双重作用下的多“二元结构”的结果。一方面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计划控制资源能力逐渐消减。市场配置资源能力逐渐增强的转轨过程中发生了多元的变异,除了城乡差距扩大以外,还出现了城与城,乡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比1995年为2.71:1,2002年扩大到3.11:1,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这种势头不适当的加以控制,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给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总消费的水平下降。所以,对于我国当前由于低收入者购买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必须考察利用收入政策进行收入的再分配,提高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使他们的潜在的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扩大了,投资需求也就得到了放大,从而,经济失衡也得到调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

[2]国家统计局,从基民系数看贫富差距[J]中国国情国力2001(1)

[3]肖殿荒,张皓,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J]消费经济2004(2)

[4]鲁从明,《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和伟大的生产力[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宏观经济的意义第2篇

现代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博奕论、制度经济学等的前沿进展,坚持了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完全理性和完全市场的基本原理,放松了其严格的理论条件并把它应用于现实经济学生活的机制设计、制度设计、竞争策略、企业运作等真实问题中,从而使新古典基本原理真实化、情景化、可应用化,完成了西方经济学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本文对宏观经济学历史学派科学哲学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方法论立场、制度生成路径、不同制度之间的比较分析等问题上的一致和相关性作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一.宏观经济学的整体主义方法论

制度经济学正是与“范式论”的这两点思想保持了一致和相通。一是它把整体主义的方法论作为分析经济制度问题的出发点和立场。二是坚持与新古典主义的不相容,对资本主义市场自动出清的理想假说持批判态度。制度经济学否认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静止的和完全的市场均衡,认为它不过是理论上的一个抽象而已。他们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内容不同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整体相互关联,只有从动态的整体效应中,从情景的生成变化中,才能把握社会经济系统。制度经济学在社会经济问题上坚持系统整体观,因而他们选择的是方法论上的集体主义,而不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偏重于强调集体作用,他们认为集体对于个人选择有控制作用,制度本身也是一种长期的集体行动的结果,只有通过对于制度、集体行动的逻辑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人经济行为的作用和方向。

二.基于经济制度演化生成的宏观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因果动态过程”,是一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所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不能进入到实质层次,必须使用历史、文化、社会的制度变迁分析方法,只有这种历史主义的史实分析方法,才有助于经济学克服目前危机,达到创新。一些制度经济学家也因为他们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及制度的演化生成作出的精辟分析,使其原理成为社会经济分析方法的新的规范。经济学家凡勃仑把投资银行家、工业巨头、企业家、法律设计家等归纳为稳定的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而技术员、工程师、技术工人则归结为动态的技术过程。这两个过程的结合,引起了经济增长、企业组织变革、结构调整、经济波动和周期、利润形成、国家起源与政府管制、劳工冲突、社会制度演进、财产分配等重大变化。一定意义上讲,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从博弈进化论分析,这也可以认为是经济演进过程中各个局中人,出于自利的考虑,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受制于其它局中人而作出的一种动态博弈过程。这是制度经济学的一次重要的系统集成与创新。

三.宏观经济学对社会经济价值的功效

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都承认并高度评估作为认识主体的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的价值判断、选择倾向、心理预期、思维趋势、个人偏好、自然信念、美学标准及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团队文化”、集体意识等在科学理论假说的提出、检验评价、不同理论之间的竞争力构成等重大问题上的作用和潜在的影响,关心人的主体性问题。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家甚至认为,科学理论模型与假说的竞争是科学家本人或科学共同体的利益之争和实力对抗,如同政治领域中的竞选一样,依赖于渲染力、劝服艺术、语言表达与感化等,具有明显的主体性。

宏观经济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企业发展;影响;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02

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而国家也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的优化调整,通过采用货币的调整手段和财政政策来对经济进行一定的控制和调节,对市场起到一定的优化引导作用,同时也促进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的平衡,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宏观政策调控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要根据宏观的政策来调整中自身的发展,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持续发展。

一、我国的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1.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

在我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经济市场如果出现了通货膨胀,政府就会实行货币紧缩的政策来对进入市场的资源进行调节,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是要注意的是政府进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受到其他市场因素的制约,如果要保持经济市场的均衡,政府就可以通过调节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调节市场资源,但是在进行货币紧缩政策时要注意保持货币流通的速度不变。市场经济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政府在进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会通过货币紧缩政策来抑制发生的通货膨胀,也可以对货币放慢供给率,这时候由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了人们的生活支出成本就会变大,而如果物价上涨过快时,货币贬值,人们就不愿意继续持有货币而是投入其他市场,也会导致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在这个时候即使政府进行了货币紧缩的政策也不会改变通货膨胀的现象,因此,政府在进行货币紧缩政策时要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考虑到政府进行的宏观政策,政府实行的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方向,政府会通过中央银行来调动货币的供给量,利用利率来对企业的投资产生影响,从而也影响我国的就业情况和国民经济的收入水平,所以,运用货币政策通常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市场利率灵敏性较强,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之后企业的投资不会及时的发生变化。政府实行货币政策时花费的时间较短,但是要想产生预期的效果却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很快,在这个政策发挥作用期间,发生的经济情况肯能会和预期的差异较大,所以,宏观经济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影响人们的投资活动从而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的。

2.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特点

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的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政府会采用一些比较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对企业的投资方向进行指导,而一般在开放性的经济中政府实行的货币政策也会受到国际资金的流动影响,最常见的是一个国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这时候利率就会上升,因而国外的资金就会流入到本国,汇率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本币就会升值,这时就会刺激贸易而抑制对外出口,这样就导致在本国的总体需求量更小。政府如果实行了比较固定的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为了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就会抛出本币来避免本币的升值,经济市场上就会增加本币的供应,因此,我国政府实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对对国内的资本经济市场产生影响,还会对对外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宏观调控的特点,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财政存款和存款的准备金率。回顾国家的政策,在2011年我国的人居国民生产总值仍然有5.4%的涨幅,之后政府进行将近一年的货币紧缩的调控策略,在11月份的时候我国政府的财政存款开始投放市场,同时也开始下调存款的准备金率,政府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一个月内下降了有0.5%,而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是政府利用货币政策对市场的货币流动进行调节的标志,而接下来政府就会对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进行下调,并且继续对参数进行调整,同时,对货币在市场上的流动产生负面影响的还有外汇占款的增长和公开市场的净回笼等。但是从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货币市场出现了适度宽松的情形。

二、我国企业进行投资的宏观环境

1.企业投资的特点

一般如果按照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进行投资的资金一般有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国内贷款、国家的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资金。但是从统计的企业的投资资金情况看,国家的预算内资金包含了企业的政策性投资金,而与之相配的资金则主要来源于企业在国内的贷款,因而可以从国家的预算内资金发生的变化来掌握企业内政策性的投资金发生的变化。另外,市场对企业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增加的具有一定投资风险的投资金、企业增强的投资愿望以及企业不断扩大的投资领域等。政府的推动力量则主要表现在国债投资和与不具备承担风险损失能力的增长的基金方面。如果对企业的资金比例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企业投资资金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政府的推动资金。在目前情况下市场在投资资金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投资还依赖于政府的政策。

2.企业进行投资宏观上的风险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面临着在未来的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而外部环境主要是通过产生系统性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系统性的投资风险包含了政治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利率风险以及经济的周期风险四种风险情况。其中经济的周期风险是对企业的投资有影响的系统风险里最重要的一种风险,而根据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可以知道,经济的发展相继呈现出高峰和低谷相间的状态,也就是经济的周期。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的经济仍然处于一个高涨的阶段,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刺激影响,只要有好的投资方向,受环境的影响投资收益率也会有好的收益状态,出现亏损的概率会比较小,因此企业发展的要重点把握好投资机会。另外,由于市场利率不断地变化也产生了利率风险,而市场利率大小直接决定了企业投资的收益,如果市场利率较高,企业的投资成本就会较高,投资收益就会下降。而如果市场利率低,企业投资的成本就低,因而就会获得较大的资金收益。最后是市场的通货膨胀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会普遍上涨,货币就会相应的发生贬值,因而企业的投资项目就会承担一定的风险损失。而在进行收益核算时,企业是按照货币名义价值来计算投资的收益的。因此企业在投资时更加关注货币实际的购买力,以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三、宏观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意义

1.宏观经济对市场运行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条件下,政府进行的任何宏观调控的政策都会对企业的运转带来一定的影响,它既会对一些产业的发展造成抑制,同时也会给企业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促进企业向着新方向更好的发展。而这一点则主要是体现在我国经济所处的一个转型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重点培养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对节能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调整,完善对企业的金融支持系统,还利用央行来进行充分的宏观调控。一般央行在进行调控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来对贷款利率进行适当的放宽,发挥利率的调控作用,促进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商业银行来开发出适合企业发展特点的金融类产品,而商业银行还要对企业发展的风险和发展前景作出预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通过财政奖励和贴息来促进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和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另外,在企业融资方面还可以充分的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让企业可以因地制宜的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利用地方的技术、市场和地方资源,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

2.促进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政府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企业集中自身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在市场上优胜劣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有效的转变增长方式,促使企业提高对资源的利用,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企业的投资从单一制向着多元化的投资发展,甚至是直接转向对外投资,同时,政府进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在在促使企业对国外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让我国的企业在竞争时可以处于比较有力的地位。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而国家也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的优化调整,政府主要是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拉力调节市场,而企业也在宽松的市场条件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加自身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实现转型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黄燕芬.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环境和改善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35(58):74-78.

[2]李悦.浅析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如何应对财务风险[J].中国中会计师,2010,37(52):46-47.

[4]符泽兰.浅析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J].改革与开发,2011,23(06):233-238.

宏观经济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应用;意义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而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商品的分析、信息市场分析、信息搜寻理论等,其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理论探索与生产率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等等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应用

(一)对不对称信息理论的介绍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是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前提下,研究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理论,是以不对称信息特殊视角对信息、经济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的理论成果。正是不对称信息概念的引入,才使得以信息为基础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使信息如何改变经济参与者的决策环境进而影响其经济行为的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为前提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了当代最富特色的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

(二)对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应用

我国学者对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应用激励机制理论对金融和医疗等领域出现的一些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金融领域,部分学者应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分析如何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监管以及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利用激励机制理论对风险投资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利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对风险投资的进入和退出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寻租行为和造假现象进行分析等。在医疗领域,近年来,医患关系呈现紧张趋势,一些学者应用非对称信息理论解释医患双方的信任问题,认为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使医患之间关系得以改善,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导致医患双重道德风险问题,是造成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的重要原因,故应当从规避医患双重道德风险的角度设计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的控制机制等等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所谓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是指IT投资的实际生产率效应和期望之间不一致的现象。我国学者对“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主要是对该悖论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并提出解决对策。测度不当、时滞、利润的重新分配和扩散、信息和技术的管理不善、信息技术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股票市场、分析工具不当等是造成“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消失,目前,信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提高信息技术效用的基本途径有加强IT/IS项目管理,提高IT/IS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性能、推动IT/IS与组织变革互动,建构新组织结构、提高公司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如何通过定量方法测度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我国尚属空白。

(二)信息产业

我国现阶段在信息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技术水平较低、通信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信息安全管理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思路应是明确战略方针、进行统筹规划,加快信息基础网络建设、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空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重点,产业布局合理、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加大支持力度、实行政策扶持、培养人才、重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等。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是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演进过程,信息化是工业主导型经济向信息业主导型经济的演进过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主要有: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信息技术推动的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给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新产业群的兴起;影响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作用过程中,政府所应起到的作用一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二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该采取的对策有:树立政府目标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发挥市场推进作用;鼓励创新: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管理创新,三是制度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三、宏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完全信息、完全竞争、理性人和市场出清等等。由此,传统经济学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假设前提与经济现实的脱节,决定了传统经济学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痛疾。在否定完全信息假设的基础上信息经济学脱颖而出,使得经济分析更加贴近现实。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了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它们是怎样导致市场运行低效率甚至市场失灵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斯蒂格勒的信息搜寻理论说明,搜寻成本使得“完全信息”本身就意味着付出代价,人们仍然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来确定所需要的“有效率的信息完全程度”。而在传统经济学中,获得信息是不需要付出成本的。阿克尔洛夫通过旧车市场说明,逆向选择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失灵以及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运行的破坏作用,而在传统经济学中,竞争导致优胜劣汰。斯彭斯通过劳动力市场模型说明信息传递可以消除逆向选择的影响,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斯蒂格利茨通过保险市场模型说明信息甄别可以消除逆向选择的危害,这也可以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租赁市场上的分成制、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以及劳动力市场上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工资,但是却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状况。维克里和莫里斯等人的研究则说明,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的情况怎样导致了道德风险的存在以及应当怎样通过机制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

宏观经济的意义第5篇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原有知识、外部世界和生活经历为参照对象,通过思考、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为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经济生活实际出发,依据探索研究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探究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取向需要教师做好角色转变,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将自己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促进者。

    1.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有参与的意愿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因此,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求教师必须熟练驾驭教材,把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新知、掌握理论的能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职能就是组织和监督,具体职责为合理安排探究问题、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维持和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等。

    2.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当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被引导进入探究学习过程后,教师的角色就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协作者和积极旁观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助。总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三、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现象观察。教师挖掘出教材中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猜想假设。针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结合经济学知识,提出符合经济现实和相关理论的基本假设。逻辑推理。围绕假设,通过演绎、推理等手段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结论的提炼过程。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得出结论的假设猜想和推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重复和试验,最终获得探究结论。结论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结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一方面对探究结论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例,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1.现象观察现象观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只有对该经济现象有切身体会才能引发探究兴趣。在消费函数理论的探究式教学中现象观察设计如下:第一,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年龄、性别、籍贯等信息;第二,写出自己本月消费金额与本月收入金额(假定来自家庭的生活费为个人收入);第三,假如月收入分别增加100元、200元、300元、400元,请学生写出不同月收入情况下的消费金额;第四,为避免泄露隐私,要求学生以纸条的方式提交自己的答案,并标注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分析;第五,要求学生总结收入变动与消费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对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问题:收入与消费额之间为什么是正相关关系?当收入提高以后消费额的变动趋势是什么?除收入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消费额吗……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除收入因素以外,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额;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额也逐步提高,但消费额提高的幅度落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

    3.猜想假设因为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关系涉及消费者这个复杂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为避免个人差异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出以下假定:消费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从而避免了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干扰。

    4.逻辑推理根据上述一组经济数据所总结得出的收入与消费额的正相关关系,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只是一组特殊现象,这是归纳法。归纳法尽管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找出背后的规律,但若要形成经济理论则需进一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作出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作图、列表等方式配合逻辑推理。

    5.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理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研究结论,由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凯恩斯的理论表述。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多。

    6.结论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消费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如分析一下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是否符合消费理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内容作铺垫。

    五、《宏观经济学》探究式教学效果分析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突出了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优点,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

宏观经济的意义第6篇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原有知识、外部世界和生活经历为参照对象,通过思考、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为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经济生活实际出发,依据探索研究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探究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取向需要教师做好角色转变,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将自己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促进者。

1.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有参与的意愿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因此,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求教师必须熟练驾驭教材,把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新知、掌握理论的能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职能就是组织和监督,具体职责为合理安排探究问题、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维持和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等。

2.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当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被引导进入探究学习过程后,教师的角色就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协作者和积极旁观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助。总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三、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现象观察。教师挖掘出教材中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猜想假设。针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结合经济学知识,提出符合经济现实和相关理论的基本假设。逻辑推理。围绕假设,通过演绎、推理等手段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结论的提炼过程。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得出结论的假设猜想和推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重复和试验,最终获得探究结论。结论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结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一方面对探究结论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例,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1.现象观察现象观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只有对该经济现象有切身体会才能引发探究兴趣。在消费函数理论的探究式教学中现象观察设计如下:第一,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年龄、性别、籍贯等信息;第二,写出自己本月消费金额与本月收入金额(假定来自家庭的生活费为个人收入);第三,假如月收入分别增加100元、200元、300元、400元,请学生写出不同月收入情况下的消费金额;第四,为避免泄露隐私,要求学生以纸条的方式提交自己的答案,并标注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分析;第五,要求学生总结收入变动与消费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对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问题:收入与消费额之间为什么是正相关关系?当收入提高以后消费额的变动趋势是什么?除收入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消费额吗……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除收入因素以外,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额;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额也逐步提高,但消费额提高的幅度落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

3.猜想假设因为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关系涉及消费者这个复杂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为避免个人差异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出以下假定:消费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从而避免了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干扰。

4.逻辑推理根据上述一组经济数据所总结得出的收入与消费额的正相关关系,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只是一组特殊现象,这是归纳法。归纳法尽管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找出背后的规律,但若要形成经济理论则需进一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作出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作图、列表等方式配合逻辑推理。

5.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理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研究结论,由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凯恩斯的理论表述。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多。

6.结论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消费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如分析一下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是否符合消费理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内容作铺垫。

五、《宏观经济学》探究式教学效果分析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突出了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优点,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

宏观经济的意义第7篇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习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以往《宏观经济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宏观经济学》教学不能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应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探究式教学和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手段。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原有知识、外部世界和生活经历为参照对象,通过思考、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为手段,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经济生活实际出发,依据探索研究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探究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取向需要教师做好角色转变,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将自己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促进者。

1.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有参与的意愿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因此,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求教师必须熟练驾驭教材,把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探究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新知、掌握理论的能力。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的职能就是组织和监督,具体职责为合理安排探究问题、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维持和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等。

2.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当学生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被引导进入探究学习过程后,教师的角色就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协作者和积极旁观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助。总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三、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现象观察。教师挖掘出教材中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猜想假设。针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结合经济学知识,提出符合经济现实和相关理论的基本假设。逻辑推理。围绕假设,通过演绎、推理等手段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结论的提炼过程。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得出结论的假设猜想和推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地重复和试验,最终获得探究结论。结论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结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一方面对探究结论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例,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1.现象观察现象观察是探究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只有对该经济现象有切身体会才能引发探究兴趣。在消费函数理论的探究式教学中现象观察设计如下:第一,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年龄、性别、籍贯等信息;第二,写出自己本月消费金额与本月收入金额(假定来自家庭的生活费为个人收入);第三,假如月收入分别增加100元、200元、300元、400元,请学生写出不同月收入情况下的消费金额;第四,为避免泄露隐私,要求学生以纸条的方式提交自己的答案,并标注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分析;第五,要求学生总结收入变动与消费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对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问题:收入与消费额之间为什么是正相关关系?当收入提高以后消费额的变动趋势是什么?除收入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消费额吗……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除收入因素以外,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额;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额也逐步提高,但消费额提高的幅度落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

3.猜想假设因为收入与消费额之间的关系涉及消费者这个复杂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为避免个人差异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教师有必要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出以下假定:消费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从而避免了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干扰。

4.逻辑推理根据上述一组经济数据所总结得出的收入与消费额的正相关关系,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只是一组特殊现象,这是归纳法。归纳法尽管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找出背后的规律,但若要形成经济理论则需进一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作出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作图、列表等方式配合逻辑推理。

5.得出结论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探究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理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研究结论,由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凯恩斯的理论表述。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多。

6.结论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消费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如分析一下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是否符合消费理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内容作铺垫。

五、《宏观经济学》探究式教学效果分析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突出了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优点,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