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合集7篇)

时间:2023-08-27 14:56:05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89—02

一、2012年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2012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幅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3.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456.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121.4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5.4:47.2:37.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1.9%和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711元,同比增长9.9%。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黑龙江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40.4亿元,同比增长30.1%,2012年年初以来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工业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地方投资、四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快。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达2381个,同比增加821个,完成投资3520.5亿元,同比增长24.0%,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2.0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2012年,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52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于全年目标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四)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

2012年黑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增长23.7%。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5760万美元,下降72.9%,占全省的1.6%;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增长33.5%,占全省的69.3%;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增长26.2%,占全省的29.1%;

(五)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155.0亿元,比年初增加1827.3亿元。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811.5亿元,比年初增加1262.8亿元,同比增加19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897.0亿元,比年初增加458.3亿元;中长期贷款5427.3亿元,比年初增加608.6亿元。

(六)市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2012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涨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

(七)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78个,2012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5.0亿元,增长4.8%,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19项,应用技术成果1168项,软科学成果74项。受理专利申请30610件,增长30.6%;授权专利20261件,增长65.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771份,成交金额100.3亿元,增长61.6%。

二、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众多利好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与实施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振兴东北战略的内涵,这将有利于推进黑龙江经济全面振兴。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下达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缩短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豁免历史欠税;允许东北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理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

(二)物质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有耕地面积1.8亿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5761.5万吨,同比增长3.4%,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的位置。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13.7亿元,总量同比增加4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猪牛羊肉产量为180.2万吨,同比增长7.2%;禽肉产量为33.7万吨,增长9.0%;鲜牛奶产量为559.9万吨,增长3.1%;鲜蛋产量为108.2万吨,增长2.6%。同时,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产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就地加工转换潜力很大。黑龙江省共有1918条生态保持良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水养殖、发电、航运、旅游等项目的发展也为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从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加,近几年,黑龙江省GDP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为今后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消费需求放缓不利于经济后续增长

从消费需求来看,由于国家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因此2012年黑龙江省房地产投资势头放缓。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再加上油价不断上涨,给汽车业的销售带来了严重的冲击。2009年以来的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大大刺激了家电等行业的需求,但到2012年,此类需求已经得到全面释放,进入了饱和期。综合来看,消费需求减少给经济的后续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资源消耗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压力较大。2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重工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矛盾。2012年黑龙江省总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9%,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值的88%左右,而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的67%。因此,在降低能耗水平的压力下,重型化的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冲击巨大。全球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外需萎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危机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从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累计13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加上2013年23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

四、稳定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要继续提高种植业比重,大力培养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第二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环保技术、能源技术、生物医药技术。降低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对中小型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二)加快和促进科技创新

切实提高高新开发区向周边的辐射功能,扩大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要抓住国际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契机,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外商在黑龙江省投资建厂,带动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2篇

关键词:指标;宏观经济;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福建省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沟通两岸经济的重要区域。福建、厦门、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发挥着集聚和辐射作用,通过带动闽东、闽北、闽西区域发展,加强与浙南、赣南、粤北的协作,形成区内互动、融合的区域经济合作总格局。因此,该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原始的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而因子一般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可简单表示为:Z=AF+CU,其中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Z为m×1 m×p p×1 m×m m×1。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F代表独立的公共因子,CU为特殊因子。上式需要满足几个基本假设条件:(1)Pm;(2)COV(F,U)=0,即F与U不相关;(3)E(F)=0,F1,F2,…Fp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均值皆为0;(4)E(U)=0,U1,U2…Um不相关,且都是标准化变量,假定Z1,Z2…Zm也是标准化的,但并不相互独立。

二、城市经济发展评价因子模型构建

1、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07年福建9市6方面10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分别是:(1)X1:地区生产总值(GDP);(2)X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X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4:工业总产值;X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X6:出口商品总额;X7: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X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X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X10:金融系统年末存贷款余额。

2、将数据降维,确定主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所得到的10个公因子总方差中,选取两个主要因子来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累积贡献率达到93.056%。(表1)

3、建立因子得分表达式:

F1=0.150X1+0.085X2-0.162X3+0.179X4+0.100X5+0.163X6+0.107X7+0.0174X8-0.013X9+0.055X10

F2=-0.053X1+0.157X2+0.480X3-0.165X4+0.122X5-0.102X6+0.058X7-0.148X8+0.361X9+0.230X10

综合后可得:

F=F1×7.502/9.306+F2×1.804/9.306

最终计算出各城市的最终得分,如表2所示。(表2)

三、方案结果分析

从最终结果来看,厦门位列第一,且与其他城市差距明显。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并逐步实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随后,国务院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实行经济特区现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设立象屿保税区。其间,国务院还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厦门特区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均保持迅猛增长。在对外开放中,厦门已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开放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贸关系。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相互促进的格局。市场体系建设上,开辟了九大类生产资料市场。

位列第二至第五位的是沿海开放城市福州、泉州、漳州和莆田。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上,至2008年,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7,775万美元,外资企业出货总值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0%以上。福州市已形成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部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福兴、青口、金山等省级开发区为基础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基础设施逐渐由滞后型向适应型过渡。集中财力、物力,新建、改建了长乐国际机场、马尾新港区、市境内的国道和省道、20多条市区主次干道、明达电厂、榕昌电厂、西厂水厂一期工程、BP石油液化气基地等一大批重大交通、能源项目,进一步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2008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9亿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泉州先后被国家列为闽南厦漳泉沿海经济开发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泉州发展出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快、最具实力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形成了纺织服装鞋帽、石油化工、建材陶瓷、食品饮料、建筑房地产、旅游服务等6大支柱产业和机械、电子两个重点产业,涌现出许多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创出“安尔乐”卫生巾、“七匹狼”服装、“匹克”运动鞋、“富贵鸟”皮鞋、“金鹿”蚊香等一批名牌产品。

位列于综合得分后几名的城市是南平、龙岩和宁德。经济相对最为落后的是宁德市。以下是宁德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总体规模较小;2、经济发展速度缓慢;3、经济发展质量较低;4、产业结构升级缓慢;5、区域发展不够均衡。

制约宁德市经济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政策制约。长期以来,宁德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国家不仅没有在宁德布局重大项目,而且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使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县域在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2、体制制约。县级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缺乏调控手段。3、结构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影响了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的提高。4、资金制约。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无力扶持;二是银行贷款困难;三是民间融资不畅;四是吸引外资不多。5、环境制约。

与周边城市相比,宁德在环境建设上显得滞后,尤其山区县交通相对不便,信息闭塞。同时,县域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相对较差,有待进一步优化。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 统计分析 大数据时代

一、前言

在宏观经济关于统计分析不断得到广泛应用的状况下,市场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这样的状况严重的影响了其发展。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合适解决方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学者重点的研究对象。基于这样的状况,为了有效的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对策的制定具有时效性,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够给予行之有效的、与时俱进的、对国家和大众都有益处的对策。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简介

(一)内涵分析

在本课题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相应概念进行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整体经济关于同一方面的总称,在其发展的不断阶段,经济学和统计学两种知识的融合,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主要分为两个发展系统:一是统计学知识为基础的发展系统;二是和经济学知识为中心的发展系y。两种不同知识所形成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价值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主要注重关于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多一些,主要表现在计量经济学上面[1]。鉴于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形式的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形式的计量学,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能实现对数据的统计和管理,进而达到探索经济当中潜在规律的目标。宏观经济的统计部分所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宏观经济实际运行过程相应结果,在此过程中主要把宏观经济的相应理论作为依据,而将统计分析方法和方法作为工具,充分的利用统计的资料,来实现对宏观经济实际当中运行的规律予以深度的认识与分析。

(二)常用的方法

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静态分析。该种分析方法主要是把经济变动的整个过程和时间的因素进行排除,进而使经济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2)边际分析。该种分析方法主要是边际概念当中的数量分析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进行详细,进而凸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3)均衡分析。该种分析法是对经济实际均衡状态下变动条件和形成条件进行详细分析;(4)比较动态分析。该种分析法主要是对两个不同的经济予以比较对比,进而获得变量的关系[2]。

三、推动宏观经济状态下的统计分析发展策略

(一)“与时俱进”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能实现对信息予以合理分析,对现今市场经济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宏观经济方面统计分析的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呈现出迥异的特征,宏观经济方面的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将多样化的分析方法应用到该项分析当中,能使数据终端使用人员提供的重要的信息保障。大数据时代为我国超越追赶经济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当中,注重从政府采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数据着手,进而为经济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为了能贯彻和落实新经济时期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在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变化后,对不适应经济长远的项目进行改进,在关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经济研究的前瞻性,并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宏观经济分析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提供科学依据与良好的服务。在大数据时代迅速发展下,我国可以对当地各个社会基础单位作为的数据作为依据,对顺应现今大数据时代信息发展的平台进行建立。强化物流网络自身统计与各个行业之间相关联的机构进行建设建设,进而为各个行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地政府同时也要对资源环境和电网供求提供的信息数据作为重要的依据,实现对我国各项能源的全面发展。此外,大数据相关平台网站要进行科学的建设,这样才能为我国能源基础建设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上文的论述得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地方的政府要注重自身发展的创新性,能实现对数据的合理分析,通过采用多元化的经济统计方式,才能对统计和分析方法提出个更好的方法,进而实现合理科学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目的。

(二)完善相关体系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重要措施。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现存的经济发展结构很难为经济的实际发展提供满意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无法适应新时展的趋势。基于这样的状况,在实际的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改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机制,应注重要宏观经济方面统计分析工作能在现阶段得到健康的发展。政府机关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研究出适应现今经济发展的体系,进而能科学的指导现今市场经济中企业自身的经营和长远的发展。同时还要对参与工作的相应人员,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提升,让其拥有更加专业的职业技能,保障新建指标体系能顺利有效的实施,发挥其调节指导作用[3]。

(三)加强宏观控制力

由于经济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易产生很多种类型风险。因此,要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稳健发展,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与政治外交结合,与国际宏观调控接轨,并且在宏观调控基础上,贯穿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使宏观调控能力与市场机制调节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宏观调控目标分为若干个小目标,逐一的进行宏观调控,使宏观调控成果巩固,以实现经济宏观调控最终目标。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虽然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存在着较多样化的问题。但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时俱进符合时展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相关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与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能够实现对所有经济数据统筹管理与精确分析,使国家经济发展加快,促进整体经济效益优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能够得到一个长期有效发展的契机,为人们谋取更多的福祉。

参考文献

[1]张永生.浅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现代国企研究,2016,(16):146.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4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关联性;互偿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概念层次

1.宏观经济

就以我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一般来说指的是我们全部的国民经济,也可以称为关于我们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也就是指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哦过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各种经济现状的总和。就我们医院内而言,宏观经济便是指医院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整体的经济规划。宏观经济与我们的民生也是分不开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价总体升降,以及我们的总体劳动就业率的变化等情况。在对外方面,宏观经济可包括我国的货币发行规模大小,以及根据世界汇率的变化来控制我国对外汇率的变化,还有便是要严格的控制进出库的规模,严防各种金融渗透等阴谋,来维护我国的总体经济稳定。

2.微观经济

对于微观经济而言,其是相对于宏观经济而言的,微观经济一般指的是单位的经济体,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说成是宏观经济的构成单位,一般可包括我们常见的一些经营中的公司,个别的单个企业的总体经济活动。在这些单个的生产单位中,微观经济具体可细化到这些公司中的生产,销售,经营,以及其价格的制定等经济活动。对于我们医院来说,微观经济便是在宏观经济统一的指导之下,各部门之间为了完成整体的经济发展,而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各科室,各部门之间具体操作,以保证宏观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这也需要我们医院的宏观调控上保持正确的方向指引,已保证整个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联

1.经济活动是一个整体

就我们的经济学来说,整个的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在我们的经济领域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这些维持市场运转必须的环节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即包含了微观经济的成分,又会是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之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特别完善的今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两只手相辅相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市场处于较为基础的位置,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所带来的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国民经济还是我们医院的整提经济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医院整体经济的发展来讲,整个的宏观发展与个科室之间共同构成我们整个医院的经济状况。

2.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互交融

由市场经济的整体性我们可以看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线,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可谓是互为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就以我们经济学中最为常见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就可看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交融之处。我们医院也是同样的问题,必须在我们整体的宏观经济大方向的指引下,微观上个部门之间沿着大方向走,共同促进我们医院整体经济的发展。当然只是宏观经济上来调控如何指定方向,而没有微观经济的各部门实施,也是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说在此过程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相互交融切不可分割的。

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互偿性

1.微观经济是构成宏观经济的基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宏观经济是由微观经济所构成的。因为就是有了微观经济中各个具体的生产单位的具体工作进程,才共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宏观经济中的整体国民经济。然宏观经济虽说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不过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体现在各个具体的经济领域中的,而在这些经济领域中,也是由各具体的生产单位具体的完成和构成,所以说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构成的基础,没有微观经济,也就没有宏观经济的存在性可言了。当然同样的角度适用于我们医院内部,没有各科室,各部门之间具体的实施工作,来保证我们医院的整体运转,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宏观经济整体的发展,所以说在我们医院中也是由各部门之间的微观经济为基础,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大环境宏观经济。

2.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尽管是由微观经济中的各个具体生产单位为基础来构成的,然而并不是说微观经济单方面的决定了宏观经济的发展,因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具有互偿性特点,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微观经济作为基础构成了宏观经济,同时宏观经济也是微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宏观经济为微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的外部环境。并且微观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具体的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宏观环境的发展需求来指引和要求微观经济的具体发展方向。就我们医院的整体经济发展而言,只有宏观经济上确定了我们的发展道路在哪,我们应该怎样去发展,以及为微观经济体提供大的环境,微观经济上的各部门之间才能具体的实施工作,保证整个医院经济体的健康发展。

总结语

宏观经济与客观经济既包含着不同的研究对象,探索范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关联性。一般来说微观经济是以单个客体,或是某一单一的单位结构作为研究的对象和目标,而宏观经济一般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个过程。所以,经过本文分析我们能过看到,不管是国名经济还是我们医院的内部经济发展,宏观经济也为客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正确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及其存在的互偿性,恰当处理其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力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源长.推进电厂转型提高经济效益[N].中国电力报,2011.

[2]张义省,周军.白庄矿强化四个管理提高经济效益[N].经理日报,2010.

[3]王淑辉,曹培杰.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技术进步[N].黑龙江日报,2011.

[4]李婷.把好节能关口 提高经济效益[N].吉林日报,2010.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5篇

 

1、景气的概念

 

景气,是一个抽象的经济概念。所谓景气,则是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所谓不景气,则是指经济萧条、衰退、下降。

 

景气状况,是指工业经济运行所处的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即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的程度,或经济萧条、衰退、下降的程度。

 

2、企业景气调查的概念

 

企业景气调查(Business Survey),也称为经济周期调查或短期经济观测调查,它是以企业家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定期收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现状的定性判断、及对未来经济景气状况变动预期的一种统计调查。也就是调查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作出的定性判断和预期。

 

3、企业景气调查方法

 

企业景气调查方法,是指企业景气调查与景气分析方法的概括和综合,它是通过企业景气调查定期取得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作出的定性判断和预期,以此编制景气指数,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而预测经济发展变动趋势。

 

4、企业景气调查的内容

 

(I)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2)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3)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问题判断

 

(4)企业家的建议和要求

 

5、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

 

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就是企业家,即应为有决策权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这是因为:

 

第一,企业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各环节的详细情况,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

 

第二,企业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的走势和变化,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

 

第三,企业家了解和清楚市场需求,可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预期,以对企业生产经营作出正确决策;

 

第四,企业家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6、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频率

 

通常情况下,调查频率应以月度或季度调查为宜。这是因为:

 

第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较快,因而,这就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定位和企业发展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说,以月度或季度调查是满足企业定位与发展的要求。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级政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以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三,企业家对月度或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较为准确可靠。

 

第四,满足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需要。

 

二、企业景气调查的科学性和特点

 

1、企业景气调查的科学性

 

(1)基于经济现象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

 

在决定经济现象的诸因素中,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效果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景气调查正是从收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对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定性预期人手,经过科学地加工、整理,以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预期未来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

 

(2)描述经济活动的状态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客观的,是经常存在的。企业景气调查从经济活动的变化特征出发,把经济活动的状态抽象地概括为:“上升、不变、下降”,利用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定性预期。

 

(3)定性指标定量化

 

企业景气调查虽然是定性调查,即将经济活动的状态定性的概括为“上升、不变、下降”。然后,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方法把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定性预期进行定量化,即通过对定性问题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分析、比较,以达到用数量来判断和预期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的目的。

 

2、企业景气调查的特点

 

(1)定性判断

 

定性判断,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传统的统计调查所没有的。

 

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之一,是定期收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观定性判断结果。它是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定性判断的选择题目,由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出“上升、不变、下降”的这种主观定性判断。取得这些主观定性判断结果后,经过数学的方法将其定量化,以达到判断当前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之目的。

 

(2)前瞻性

 

前瞻性,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二,也是传统的统计调查所没有的。

 

以问卷的形式,由企业家主观定性预期选择。然后,利用数学方法将其定量化,来确定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趋势及程度。显然具有前瞻性。

 

(3)非强制性

 

非强制性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三,也是与传统的统计调查所不同的。

 

为了确保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的正确定性预期,就必须与企业家加强感情交流,使企业家真正了解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成为其自觉的行动。否则,其结果必然难以得到正确的定性判断和预期结果,影响企业景气调查的质量,降低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失去了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4)直接调查

 

直接调查,是与传统的统计调查所不同的。

 

为了确保企业景气调查的质量和调查资料的及时、准确。通常,企业景气调查采取通过企业家的这种直接调查形式,来收集企业家对当前、未来的定性预期结果。

 

3、企业景气调查与常规统计的区别

 

(1)调查对象不同

 

常规统计的调查对象一般是企业的统计、会计人员,由他们来完成对企业进行的统计调查任务;而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则是有决策权的企业生产经营组织者和策划者。

 

(2)收集的信息的性质不同

 

常规统计调查所收集的信息是已经发生过的信息。不论所收集的主营业务收入、产品产量等生产指标,还是生产经营利润等效益指标,均为已经发生过的信息;而企业景气调查所收集的信息是现在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信息。

 

因此,企业景气调查收集的信息,是现在时和将来时的信息。

 

三、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1、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

 

(1)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预期,对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的走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是十分重要的。进行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以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的正确定性预期,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进行短期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预测的方法、掌握和占有的资料。进行企业景气调查就是以其调查内容的丰富,保证其资料的系统性;以其调查频率,保证其资料的连续性;以其调查对象,保证其资料的权威性;以其经济

 

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直接见面,保证其资料的客观性;以其定性的判断和预期,保证其资料的超前性。从而,企业景气调查资料是进行短期经济预测的最好资料。

 

(3)研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景气调查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变化的正确定性预期,以正确判断和预期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为适时制定各种经济政策、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措施,降低经济波动的频率、减弱经济波动的幅度服务。

 

(4)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和法人实体。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发展变化、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了解市场及其需求,以正确的确定本企业所处的具体位置和状态等。企业景气调查就是为企业提供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确定投资方向等服务。

 

2、企业景气调查的作用

 

(1)描述现状及未来

 

根据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及预期结果,及时、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2)决策参考

 

根据企业家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的定性预期,描述经济运行的趋势和特点,这既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济决策、引导企业生产和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3)经济研究

 

进行企业景气调查,编制景气指数,用以研究和预测经济周期及经济周期的频率、研究和预测经济波动和经济波动的幅度,以及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适时调整经济周期,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预测未来

 

运用企业景气调查资料,建立景气预测模型,用以进行经济预测和景气预测。包括确定当前经济及未来经济在经济周期中的位置、经济波动的幅度等。

 

四、景气指数的概念和数值表示方式

 

1、景气指数的概念

 

景气指数(Business Survey Index),又称为景气度,它是对企业景气调查所得到的企业家关于经济运行景气状况的定性判断和预期的定量描述,用以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所处的景气状况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在抽象掉企业规模、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企业人数等企业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且又不考虑加权等特殊状态下,景气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插图~~~

 

显然,景气指数的数值区间为[1,-1]。

 

2、景气指数的经济意义

 

第一,当1≥景气指数>0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内;当景气指数=0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与不景气区间的结合部;当0>景气指数≥-1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不景气区间内;

 

第二,当景气指数上升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上升或得到改善,经济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当景气指数不变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不变或基本不变,经济运行处于不变的状态;当景气指数下降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下降或转为恶化,经济运行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3、景气指数的数值表示形式

 

(1)以纯小数表示:在此表示形式下,景气指数的数值范围为[1,-1],0为临界值;

 

(2)以百分数[100%,-100%]或[100,-100]表示,0为临界值;

 

(3)以正数表示:景气指数的数值范围为[200,0],100为临界值。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6篇

最近一年,伴随着国际能源和粮食问题出现的价格高涨,受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产生了向全面通货膨胀转换的压力。宏观经济波动阶段,尤其通货膨胀或紧缩状态下会产生广义上的收入分配效应,宏观调控必然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产业之间等方面的利益调整。我国宏观调控定位的变化使利益协调问题变得更为复杂。首先是宏观调控的发生状态产生了变化。中央将运行良好的宏观调控体系列为健全与完善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方面,认为其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作用的发挥。宏观调控逐渐走向常态,由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产物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非常规经济管理方式转变为常规的经济管理方式。宏观调控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宏观调控的发生已经从经济运行的非正常状态逐渐转向经济运行的一般状态,宏观调控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国民经济运行的常规、持久方式。其次是宏观调控主体发生了变化,宏观调控权逐渐由中央、地方共有转移到中央独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要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在提及宏观调控具体运行时,中央也一直在强调宏观调控权力集中到自身的既有事实:如“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从中央政府的实际举措看,宏观调控权集中到中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宏观调控的利益协调关系

(一)动态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加大了宏观调控利益协调的难度

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变动的内生性决定了宏观调控具有动态性特性,宏观调控依存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不同,宏观调控的对象、目标与手段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宏观调控会显现出不同特点。前面已经论述,我国宏观调控的发生状态和权力配置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动,将宏观调控纳入常规手段、宏观调控权的集中无疑增加了各方面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加之经济起飞阶段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变动的不确定性,这两方面增加了对其把握、决策、实施的难度。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定位与特征决定了宏观调控的利益协调问题。

宏观调控依存的动态性国民经济运行状态是利益调整的重要时期,同时为宏观调控利益协调提供了外部环境。依存动态性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出现的宏观调控作为市场机制的有益补充,一旦成为常态出现就会对正常的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反作用,同时也致使利益协调作为经常性的问题而出现。由于涉及到的资源、权力等要素调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宏观调控时期也是利益各方的活跃时期。在动态性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下,中央与地方、宏观部门之间、产业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在处于常态的宏观调整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各种各样深刻的利益碰撞,包括对人、财、物、位置和政策的争夺。

(二)对宏观调控利益协调起因的探究

有关不同级别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利益协调的起因。目前大多研究成果结论基本类似。如杨秋宝(2003)针对宏观调控利益起因提到:政府作为特殊社会机构和经济主体有自身的利益,在和社会利益相悖的前提下,政府自身特殊利益的追求就会对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社会利益取向产生负面影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这是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存在冲突的根本。宏观调控权由中央和地方共享转移到中央独有,地方作为受调节与控制的对象,中央、地方主客体之间可能存在由目标差异引发的利益冲突。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实施宏观调控的部门作为调控主体的有机组成,有机构、部门的利益取向和单位利益要求,职能部门的政策手段首先需要协调,但不可否认也存在排斥的情况;另一方面,除去政策手段本身之间的矛盾,部门利益也是引起中央宏观调控部门关系平衡的关键。我国宏观调控具有总量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功能,注定其实施前后要关注各类综合性指数作为宏观调控依据的判断;同时,在做出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判断后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手段应用的切入点,其间必然涉及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所有权结构等。结构调整涉及到的关键词包括:限制、保护、促进、推动、加强等。结构调整依托的“有保有压”原则,必定是对某些产业、所有权的“保”,而对另一些产业、所有权的“压”,这些调整对象的利益纷争由此而生。目前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其中经济手段包括财政、货币等政策,这些政策出自不同部门,相同手段调控的是不同区域。众所周知,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性过大,即使同一区域内部其情况也各不相同。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往往针对国民经济整体情况,这样很容易出现“一刀切”现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导致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实施效果,不同地区在宏观调控中也存在竞争与利益博弈,为了实现自身目标,不同地区都希望宏观调控向本地区情况靠拢,使不同区域间的摩擦加重,中央同地方的关系紧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存在“横”、“纵”交织的局面,横向是地区之间的差距,纵向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同地区在宏观调控中的竞争类似,由于历史原因,农业支持工业、农村哺育城市的格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导致城乡之间差距一再拉大,经济社会状况难以理顺。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宏观调控中不但存在经济上的竞争、博弈关系,而且越来越扩散到社会领域。

依照宏观调控定位、手段、目标分析利益协调问题会发现,对不同层次对象的调控过程中不但发生了各类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而且各类主体之间还具有很强的对抗关系,但鲜见竞争中的合作。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通过比较发现,作为统一的政治体,我国中央与地方、区域、城乡等之间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小于以合约形式结合到一起的欧盟各成员国,这是国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很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对宏观调控利益关系的描述

通过上面的分析,按照宏观调控的主体、客体、对象、内容进行归纳,依据宏观调控利益协调发生的深层原因,大致可以梳理出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就此,为了能够更直观的给出宏观调控过程中利益协调的发生状态,将其以图的形式加以表达。宏观调控主、客体的利益关系应该包括交织的两层。

从框架体系可知,按照行为主体为标准的宏观调控利益协调对象可以分为五类:中央与地方、各宏观政策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区域(行政区域及经济区域)和城镇与乡村。从宏观调控利益协调的具体内容看,中央针对每一类利益协调对象都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利益等方面,各利益协调对象之间的博弈实际是针对这些具体内容展开的。上面已经论述,宏观调控参与各方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不同集团存在目标差异,即使集团内部个人利益目标也不完全一致。宏观调控的主、客

体与对象之间在利益博弈中使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根本无法全面顺利落实,宏观调控既定目标无法完全实现,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宏观调控是多主体参与的相互博弈过程,宏观调控参与主体(调控主体与被调控主体)分属于不同层次: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域、经济区域)由于权力、财力配置差异属于高低不同的上下层次,而且中央对地方拥有可控制的行政权;我国宏观部门行政级别大致相同,宏观政策部门由于掌控权力差异在调控过程中其位置的重要性具有动态特征,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这些强力部门在宏观调控中总是处于强势,而国土、建设等部门其作用在不同时期并不相同;城镇与乡村、区域之间、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发展水平、在资源与权利配置中的地位不同也存在层次差异,很明显,城镇相对乡村处于优势地位,东部相对中、西部处于优势地位,工业相对农业处于优势地位。宏观调控各类主体在利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权力配置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区位资源优劣势差异等方面的影响,致使其在博弈过程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实际上在宏观调控利益博弈中已经存在“起步”的先后之分。总体上,我国宏观调控由于涉及到五类对象、两个相互交叉的层次,因而其中的利益协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在于其间的利益协调是否顺畅,要想实现宏观调控预期目标首先要理顺中央与地方、各宏观部门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强化宏观调控的执行力,使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能够顺畅落实执行;另一方面,好的宏观调控必然能够如同剂一般调节各方面关系,消除导致经济波动的障碍,增进合作,必定也能使各方面的关系更为融洽。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