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2-05 04:30:57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第1篇

根据财经管理系专业和商务信息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财经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习平台,以供应链为中心,制造型企业经营理念、上下游业务关系、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环境,形成“三个仿真”的仿真综合实习平台。三个仿真即利用实训中心环境仿真企业工作环境、仿真企业与服务机构生产、流通、资金、协同管理流程、仿真企业工作岗位。实现财经管理系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六个专业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跨专业综合实习,每次参加实训人数根据实训室实际情况为120-200人。模拟企业有制造企业8家、模拟贸易公司2家、模拟银行1家、模拟工商局1家、模拟税务局1家、模拟会计师1家、模拟招投标1家、模拟物流公司2家、模拟国际货代1家、新闻中心1家、证劵公司1家。仿真企业N位工作岗位。

二、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教学组织和任务内容

1.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根据实训平台的实际情况,初步配备4名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具体有综合实指导1名,负责综合实习中教学活动的组织、总体进度与安排;模拟企业指导教师1名,负责指导模拟生产制造企业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经营模拟课程的教学经验;服务机构指导教师1名,负责各服务企业/机构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服务业机构业务流程教相关专业教学经验;技术人员1名,负责在模拟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教学任务项目

根据教学任务流程,完成16个仿真实训项目,具体有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筹建,包括企业机构筹备、企业设立;第二部分为制造企业经营,包括企业经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生产配置、财务管理、销售与市场管理、企业竞争力提升、经营总结8个项目;第三部分为现代服务业环境,包括工商局业务模拟、税务局业务模拟、银行业务模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模拟、国际货代业务模拟、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物流公司业务模拟7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实现具体仿真岗位和具体业务技能,完成业务链流程,资金链流程等,填制模拟业务表格、单据、凭证等。

三、跨专业综合实训考核评定

根据综合实训的项目任务设置,每一学生需要在跨专业实训平成具体的项目任务,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系统平台会自动计算学生完成的时间、质量、经营情况等,给学生评定成绩。最后结合学生在仿真实训的出勤、最后的实训总结综合评定学生实训成绩。

四、总结与展望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煤矿 人力资源 管理

一、煤矿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煤矿企业实现了整体提升,然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令其逐步呈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不良问题,具体包括人力资源总体结构有失合理性、整体人力资源素质水平较低、人员培训与考核不到位等。

我国较多煤矿企业人员之中大部分从事产业工作,从事科技研发、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的人员数量比例较低,体现了人员结构配置的不合理性。而从事管理的人员多来自于同煤矿生产具有关联性的科技人员,他们往往欠缺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技能与管理知识,体现了企业管理层结构知识的不合理性。同时,较多煤矿企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其知识水平与学历水平往往较低,许多企业职工对专业技能、文化知识的掌握相对匮乏,与我国职工平均文化素质水平相比具有一定差距。这直接导致煤矿企业总体生产水平与效率的偏低,整体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无法科学适应企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较多煤矿企业在人员培训考核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领导层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令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考核管理有失严格,岗位技能培训在实施、组织及获取效果层面也不理想,较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应付了事,无法实现真正的科学培训目标。

二、煤矿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策略

1.创建适合企业发展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体系。煤矿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创建一整套科学有效、全面适应自身发展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体系,确保其始终在健康良性的机制下良好运行。应依据高效、精简、合理、科学、适应的原则,基于产量、规模与效率基础上做好企业需求员工、岗位设置的相关规划,以效率为本进行编制制定并确定企业岗位,令员工尽可能实现一职多能,交叉职能,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聘上岗择优入选。同时应科学注重吸引、培训与用好人才的步骤环节,秉承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理念,更新以往将人才作为企业财产、仅重视拥有却不重视利用开发的落后做法,依据煤矿企业利用开发人力资源特征,全面考量人员年龄、专业及性格爱好等因素进行人才的合理配置,进而令其实现最佳组合。另外煤矿企业应依据能位对应科学原理由低至高进行层次性的结构配置,全面引进政治素质全面、思想品质高尚、具有精专业务技能的高水平人才,在企业内部创建完善流动人才机制,营造创新、进取、拼搏、向上的良好发展氛围,令员工人尽其才,发挥专长,促进煤矿企业的良好、持续发展。

2.基于企业特征创建良好的薪酬体系。煤矿企业应依据自身制度与文化特征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分配体制,满足不同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令其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提升努力工作拼搏意识。奖励与薪酬制度应同工作绩效相适应,提升员工待遇工资。在待遇分配层面应体现劳动力与知识价值,将员工回报与贡献有效统一,营造企业内部尊重人才与知识的浓厚氛围,良好落实技术、知识与信息各类生产要素与分配政策,构建公平、公正的企业激励机制,进而调动与激发企业全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综合竞争力。

3.强化员工考核与技能培训。煤矿企业应科学依据自身需求人才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全面创建良好的培训机制,令短期培训与长期规划有效结合,在履行培训之前应科学设置实践目标,进行统一的安排组织,科学履行分级管理培训。实施培训之后则应统一组织考核,评估培训综合效果,有效实现培训学习成果同应用实践的良好转化,做到用、培完善结合。另外煤矿企业还应将培训实践成果同员工岗位报酬、提拔使用有机结合,更新以往培训人力资源将岗位生产技能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方式,应树立提升企业全员综合水平素质的科学培训目标,向生产工艺、实践方式、管理经营更新等开发人力资源方向倾斜。同时煤矿企业应科学转变开发人力资源方式与机制,应用强制轮岗、在职交叉、脱产学习等方式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综合知识资本。煤矿企业应在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对各类层次员工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方法、方式与内容,对于企业管理各级人员更应强化相关专业、本专业工作技巧、知识更新与工作实践方式的综合培训,进而全面提升全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总之,只有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结构、创建综合管理体系、强化员工培训考核、创建优质薪酬体系,才能切实提升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效果,进而促进煤矿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 经管类高职;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1-0042-05

收稿日期:2014-03-21

作者简介:叶剑明(1969- ),男,四川中江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

经管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参与社会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和校内实训偏重静态综合实训的现状,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开发并组织开展了多专业融合、多组织对抗、多岗位协同和高仿真运营的多专业综合实训,探索出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基本内涵

多专业综合实训,又称为跨专业综合实训,是在对典型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现有社会工作实际,将工作上相互联系的多个专业实训内容、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生态系统。模拟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职场工作环境,按照现实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在其中仿真企业运营管理和模拟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和熟悉职业工作岗位、企业、行业和社会[1]。遵循“将社会搬进校园”的理念,模拟真实商业社会,建立制造企业、贸易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税务局、工商局、新闻中心等高仿真的“微型经济社会”,构建一个高度仿真的商业生态环境(Business Eco-System,BES)。

二、多专业综合实训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现实环境搭建仿真职场工作的实训环境

近似真实的职场工作环境能使学生较快融入职场工作,较快进行角色转换。多专业综合实训设计在一个高度仿真商业社会环境的实训基地中开展,根据实训内容,基地按照实训主体单位的性质分设了政务服务区、市场服务区、现代服务业区、金融服务区、商贸服务业区和制造业办公区等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内设置有若干实训主体单位,每个主体单位均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布局并配置各种办公设备、常用办公用品用具,以及常用办公软件,如税务软件、银行对公业务系统、ERP管理软件等,借助这些真实的办公和管理软件,学生实训时可按实际工作流程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实训环境与职场工作环境的一致。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实训平台

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供应链过程中的政务服务、市场服务、公共服务等服务行业,为便于实训组织和管理,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多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借鉴模拟商业战争的设计思路,其作用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实训业务的发生器。学生实训产生的经济业务主要在该平台中产生,如实训的材料采购业务,在系统中模拟建立一个商品交易平台,不同商家、不同商品的供应信息,企业要采购材料,可在商品交易平台中采购订货。二是实训进度的控制器。多专业综合实训模拟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一般为两年),在实训时,需要明确告知各个单位业务发生的时间,通过实训平台,可以进行时间的调整和转换,教师可以控制不同经营期的时间变化。三是实训资源的集成器。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若干实训资源,如国家财税金融政策、企业管理制度、票据等,借助实训平台,将各种资源集成在平台中,学生在平台中查阅、调用各种资源,以提高实训效率。

(三)基于职业工作岗位设置实训岗位

为了提高实训岗位与就业岗位的一致性,提高专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实训岗位设计时,应首先对学校各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企业运作实际,设计实训主体单位和实训岗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开展实训时,设置了10种类型30家实训单位,分别是制造企业、贸易公司(客户和供应商)、综合服务公司、商业银行、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会计师事务所、管委会和新闻媒体机构等,这些实训主体单位再根据现实职场岗位设置情况分设若干典型岗位,实训岗位与现实职业工作岗位实现对接。

(四)基于职业岗位标准开发实训课程

实训内容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核心。多专业综合实训面向所有财经类专业,涵盖领域宽、内容多,为提高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设计实训内容时,首先要分析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职业能力及就业岗位群,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典型就业岗位。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行业企业专家访谈,梳理出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和开发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人力资源、财务、采购、仓储、生产、市场、销售、物流、税务、工商、银行、审计等。为使实训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在设计实训内容和流程时,应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业务运行规律创设各种业务往来,包括主体单位与主体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主体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同时,实训内容以及完成这些实训任务所采用的凭证账表等完全按实际工作设计,学生在实训中要自己完成这些业务,培养其职业素质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五)基于现实业务产生机制触发产生经济业务

目前,大多数财经类专业实训项目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数据是静态的,基本固定不变。而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产生是在市场条件下,根据企业经营决策后由职员的执行而产生的,是触发式的、动态的。多专业综合实训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产生机制,事先给出市场规则和企业经营规则,所有经济业务的产生都是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根据工作实际决定的。以制造企业为例,企业决定以销定产或以产定销,企业通过商业谈判、招投标或者电子商务竟单等方式获得产品销售订单,根据销售订单组织产品销售,根据生产能力组织产品生产,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材料采购等。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涉及到货款结算,就会与银行发生往来,从而产生银行结算业务;涉及到税款缴纳,就会与税务机关发生往来,从而产生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业务。采用这种机制产生的实训业务非常鲜活、高度逼真,所有的业务流程、单据传递等都严格遵从实际工作规范和要求执行。实训中,学生运作团队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学生个体在业务活动中要进行大量的交流与协商,与做实际工作几乎一致。

三、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实施

(一)教学安排

学时安排。多专业综合实训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课程,应安排在学生离开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前的这一学期。如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第六学期离开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则将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根据实训的难度和深度,实训时间应连续两周以上。

实训班级及人数。多专业综合实训模拟的商业社会涉及多个方面,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看,同时参与实训的专业要尽可能多一些,如实训时,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税收、金融、审计等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实训,效果是最好的。但在实际开展实训时,由于场地和专业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么多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实训,为此,各个学校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每轮实训安排七个班,每轮实训学生人数在380人左右,有效地利用了资源,提高了实训指导效果。

实训师资队伍。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而且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按现实职业岗位的规范和标准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熟悉企业真实的业务操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指导团队应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涵盖实训涉及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等各个专业领域。

(二)实训前准备

实训教学设计。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时,每轮参与实训的学生专业可能不同,实训学生人数不固定,而且实训期间还可能遇到法定假日等特殊情况。在实训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对实训实体单位设置、实训岗位设置、实训内容和要求、实训进度等作出调整,形成可执行的实训教学计划,使每一位参与实训指导的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实训场地准备。在每次开展实训前,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实训场地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计算机、打印机是否完好,网络是否通畅,每个工位上的办公桌椅有无问题,每家单位的组织机构牌是否到位等,确保学生进入到实训岗位后能顺利开展实训。

实训材料准备。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各种办公用品用具、实训指导书、实训单证照表、实际工作的填写票样、制度样本等。在每次开展实训前,需要结合实训单位和机构的设置情况,逐项检查各种材料是否准备到位,数量是否充足。

实训平台准备。每次实训前,应提前测试实训平台运行状况,确保平台运行稳定的情况下,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设计进行参数调整,根据教务管理的要求,在系统中录入实训单位、实训人员等相关信息。

(三)实训组织

实训动员。实训前,应把当期实训的学生集中起来,召开动员会。动员会上,主要向参与实训的学生介绍什么是多专业综合实训,为什么要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训的内容是什么,怎样组织和开展实训等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实训的目的与要求,实训组织架构及基本流程等,为正式开展实训奠定基础。

团队组建。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团体综合实训项目,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协作配合完成实训任务。参与实训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他们必须加入到各个实训主体单位中。实训团队组建可采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方式,由指导教师对自愿接受挑战的学生进行面试,招聘单位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再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招聘本单位的职员。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特长、就业意愿应聘在相应单位和岗位工作,打破专业限制,提高竞争氛围和真实性。

岗前培训。在进行业务运作前,应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针对各业务岗进行的业务培训,是分块进行的,属于集中指导,操作性和指导性强。比如,实训中会涉及到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等税收业务,在实训前,将应聘到税务局的学生和在企业将从事税收相关业务的学生全部集中起来,由教师讲解相关业务内容、工作流程、相关要求和操作要点,并现场模拟演练,使他们了解税收相关工作,为后面顺利开展实训奠定基础。

业务运作。实训开展时,应聘到企业各岗位的学生按照现实企业各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和要求,按照事先拟定的业务规则完成相关工作。作为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工商、税务、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管委会和新闻中心,在做好单位内部管理的同时,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窗口服务,确保实训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作为业务指导和监督部门,还要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督查企业业务开展是否合法、是否合规,确保实训的严肃性。

(四)实训管理

多专业综合实训的特点之一是学生根据业务分工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如果某岗位不能完成任务,势必对其他业务岗位的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单位的效能。所以,多专业综合实训提倡学生自我管理。除了学生自我管理以外,实训指导教师和管委会也承担实训管理职责。

多专业综合实训中,教师既是实训的组织者,又是实训指导者,还是实训的管理者。在实训运行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按照业务指导分工对相关岗位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又要按照行政管辖权对分管的实训单位进行日常管理,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实训任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非业务问题。

管委会领导下的单位负责人制是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实训管理模式,该模式借鉴了我国很多工业园区采用的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管委会履行政府职能,负责园区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经济数据公布、安排实训进度和提出实训要求、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企业的环境卫生和出勤等。各实训主体单位受管委会的统一管理,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包括团队建设与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日常行政管理、经营运作管理等。这样既减轻了教师指导压力,还使整个实训组织更加真实,且充满活力。

(五)实训总结

实训结束时,学生需要完成实训资料整理、实训考核和实训总结三项工作。实训资料整理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按照文档管理的规范要求,对自己实训期间的各种工作文档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编制目录,装订成册。整理实训资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装订实训资料可作为学生实训成果进行展示。

实训考核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为了全方位、立体化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训情况,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尝试采用社会考核方式,遵循“四结合”原则,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部门及服务单位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系统评价与人工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过程评价、业绩评价、企业与周边服务业之间的评价、单位内部360°评价、管委会评价等方面,形成“静态+动态”的全方位评价体系。

实训总结是实训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单位内部总结和全体学生集中总结。单位内部总结主要由单位负责人发起,单位内部每个成员将总结的内容以PPT形式呈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实训内容、实训收获和体会,最后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全体学生集中总结以召开总结大会的方式呈现,包括各个单位实训心得分享、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等环节构成。至此,实训工作全面结束。

四、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创新

(一)多专业融合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活动不指向某一个专业,而是关注行业、企业、岗位、任务的工作过程的训练,是多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实训任务。这些实训任务从专业角度看,又分属不同的专业领域。通过实训,学生既要求体验环境,又要求完成决策,同时还要求执行各种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都可以通过多专业综合实训达到决策、执行、体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2]。

(二)多组织对抗

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涉及到若干不同类型的组织,各种类型的组织又可以设定多个相同性质的单位,如多个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多个贸易公司,多个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同类型组织之间处于同一市场条件下,就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关系。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每位团队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在竞争中取胜,于是团队的潜能被最大化的激发[3]。实训时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评价,激励每一位参训学生及其团队发挥最大的“潜能”。

(三)多岗位协同

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分团队进行的综合性实训,工作中各个岗位之间由于存在业务联系,学生在不同组织、不同岗位上既相对独立,又要协调配合完成工作任务。这既表现在同一单位内部各个岗位之间需要协同配合,也表现在本单位各岗位与外单位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多专业综合实训,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单位内部各岗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又可以体验到本单位与外部各单位的协作关系,使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不同人员、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

(四)高仿真运营

多专业综合实训从工作场景、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市场环境、实训用品用具等多个方面全景仿真,为学生提供了制造、商贸、市场服务、政务服务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每个组织中提炼典型的职能部门和主要的工作岗位[4],实训学生按照现代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模拟企业经营,按照现代企业运作规范和岗位职业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充分体验现代企业运作流程,感知职业岗位核心工作任务和工作规范。

多专业综合实训作为经管类高职院校一种全新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依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开发基于真实岗位的多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将是今后经管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探索和创新的一个方向[5]。

参考文献:

[1]叶剑明,等.多专业综合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4][5]李高伟,叶剑明.财经类高职院校“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39-42.

[3]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3(9):86-88.

A Probe into Comprehensive Multi-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By Vocational College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YE Jian-mi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0101, China)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典型工作任务;综合实训室建设;再制造;创新型人才

0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一般包括机电设备维护、故障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机电设备管理六大模块。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具备机电及自动化专业知识”、“掌握机电设备维护、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综合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综合型人才,同时这也是企业对该高职专业的需求。

针对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等相关课程,学院一般进行金工实习、机电设备拆装等基础实训,机电设备管理课程只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但在培养掌握机电设备维护、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综合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综合型人才方面,这样的实训构建及实施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1 基于能力本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特点

基于“教育部的《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的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工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的要求,结合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校企合作的企业综合能力要求及实训中心特点,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理念。该理念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基于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专业的行动领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经过对企业实所需相关人才的调研,总结出该实训课程体系应具备如下特点:

1)职业性与技能性:基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作为该专业最为关键的实训教学环节,必须紧贴岗位实际,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2)实践性与应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性是实训室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使机电诊断与维修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3)综合性与创新性: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要想让学生走向社会后在机电设备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等综合技能方面能够与时俱进,该综合实训室必须具备培养学生综合及创新理念和能力的功能。

2 综合实训中心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及载体的选择

工作工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是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映射,我们通过对重庆神驰机电有限公司、小康汽车、重庆隆鑫股份有限公司、百事达汽车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走访和调研,结合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工作工程为理念,制定了如表1所示基于实训载体与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表。

表1 基于实训载体与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表

3 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总体布局的构建与设计

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工程为导向,结合表1所示典型工作任务、载体选择,把整个实训中心分为如下6个实训区:拆装型基础实训区、电气故障诊断实训区、机械零部件失效分析实训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区、机电设备改造实践区、机电设备再制造实践区,而机电设备管理实训全部贯彻到上述6个实训环节中,综合实训中心的占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综合实训中心的总体布局设计如图1所示。

4 综合实训中心工作过程导向构建及运行

为了符合时展和企业需求,全面培养高职既懂机电设备诊断维修、又懂机电设备管理的全方位技能、创新型人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构建了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工作过程导向及教学运行图(第一阶段),如图2所示。

教学运行实施过程中,共设置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全体学生参加的载体抽签式分组实践性实训并达到预期目标;第二阶段:抽取第一阶段综合实训优秀的部分学生参加的“机电设备改造”或“机电设备再制造”实践,这个阶段作为大学阶段《专业实习》课程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创新型人才及为学校参加专业相关技能比赛选拔人才。

5 综合实训中心投入使用后效益分析

1)多方面培养能力,为技能比赛提供平台,拓宽学生就业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综合实训中心的全程专业实训,锻炼有关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管理、改造及再制造的能力,为学生在校参加技能比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毕业后可以到汽车、摩托车、机床、机械加工、电梯等机电行业工作,真正地拓宽了就业面。

2)可以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部分学生毕业后创业打下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想创业的人群越来越多,毕业工作一段时间的高职学生更为如此,通过该综合实训中心的机电设备改造、机电设备再制造实践平台,可以培养优秀高职学生的创新、研发能力,为日后有创业设想的学生打下基础。

3)可以采取“专业教师引领、优秀学生参加”的形式为社会上出故障的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改造或再制造,为学校进一步加宽校企合作模式提供途径。

6 结束语

为培养既“掌握机电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又“具备机电设备维护、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综合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综合型人才,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以校区搬迁为契机,对我院现有的机电拆装实训室进行了重新构建与设计,以期达到如下目标:

1)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与该综合实训中心的实训紧密结合,培养具备机电设备诊断、维修、改造及再制造的技能创新型人才,拓宽学生就业面、增加市场竞争力。

2)在达到基本培养目标基础上,以该综合实训中心为平台,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或使已有的校企合作深度化,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学生专业实习、岗前实战提供途径。

目前,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已完成布局构建与设备选型工作,正在进行采购、安装与配置,配套的实训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正在与合作厂商进行联合开发。

【参考文献】

[1]于云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冲压模具与制造》课程教学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25-27.

[2]孙兴民,赵兰庚.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24(11):62-65.

[3]欧阳国军,赵艳玲.职业院校网络安全实训室构建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1):71-73.

[4]张翠凤.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技术.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 虚拟仿真;跨专业;综合实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32

[中图分类号] F273;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235- 01

1 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的背景和目的

“工科要有实验,经管要有实训”,实验和实训对于经管类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是经管类各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实践课程,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对理论教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综合检验学生的商科知识、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从2011级开始,将原先大四学生第七学期的10周校外实习转变为2周校内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加8周校外企业实习。我校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已连续两年开展。

跨专业虚拟仿真实习通过专业的实训软件模拟仿真的商业运营环境,把来自不同专业的实习生按专业背景配置组成仿真生产企业、贸易企业、原材料供应企业、物流企业、工商管理局、税务局、金融机构、人才交流中心、会计师事务所机构,结合专业知识来进行模拟运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

通过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旨在加深学生对基本的管理知识以及自己所学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在实践中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今后的工作之中。

2 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的实践过程

①虚拟仿真综合实习时间。此次跨专业实训每批次进行2周,10天,80学时。②虚拟仿真综合实习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管实验中心。③虚拟仿真综合实习详细流程。第一天:上午,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动员大会,竞选CEO,学生竞聘岗位需要准备竞选演讲。下午,各公司CEO张贴公司海报。海报张贴完毕后开始招聘员工,招聘完成后在媒体中心登记员工信息,并张贴录用员工名单。第二天:上午,公司注册流程讲解,讲解完毕后公司职员需领取注册用表单、收据。下午,进行公司注册,在公司注册期间,CEO安排好公司组建的工作,公司成员主动学习运营规则,确保运营正常开展。第三天至第四天:进行企业运营规则讲解,各单位CEO督促自己的员工严格遵守上课时间,并负责登记好自己公司员工的考勤。各职员需熟悉公司运营规则并进行软件使用。学生熟悉公司运营规则并进行一个季度的试运营。第五天至第九天:完成第一季度至第七季度的运营,并且举办海报评比大赛、点钞大赛、主题沙龙素质拓展等特色活动。第十天:上午,完成最后第八季度实训,检查并上交办公用品。下午,准备经营总结PPT总结大会。各公司CEO对全体员工做年度述职报告。

3 校内虚拟仿真综合实习的特色

①组织主题沙龙、主题分享会。为了更好地与企业经营实践结合,特加入多个与创业导师、企业家及成功校友交流环节,为大四学生就业进行面试前准备、面试应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未来择业的道路上目标更清晰。举办“遇见美好的时代――移动互联时代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新经济下如何合伙创业”“如何适应电商企业的企业文化”主题分享会,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方向指引。②完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的公司进行考核,制造企业、贸易企业、供应商企业考核方式为:运营总成绩=经营业绩×50%+中期汇报×20%+考勤×20%+员工工作参与度×10%。公司(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物流公司)考核方式为:运营总成绩=经营业绩×40%+服务满意度×40%+考勤×20%。

4 结 语

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是经管类学生实训化教学继单项实训、专业实训、综合实训之后的第四阶段的训练,是整个实训体系的提高阶段。经管类学生学会适应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策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经营管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认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主要业务流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促进了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也深化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开拓了一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海荣,经贸类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1-64.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理事会 综合实训基地 建设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高〔2012〕17号)文件要求,将遴选建设一批综合型实训基地,要求与产业领域优秀企业紧密合作,以服务产业链和相关专业群建设为目标,集教学、培训、研发、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基地,这就要求校企必须紧密、深度合作,要有系统、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来保障综合实训基地高质量、高标准的顺利完成。

以申报并通过立项的江苏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为例,我们的建设总体思路是:实训基地的建成将为我省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及产业所需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为创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群、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楼宇装备专业群及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坚实基础;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提供良好的平台,将进一步提升与增强学院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能力。

为确保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任务的积极落实及建设成效,必须依托建筑工程专业群建设理事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楼宇装备专业群等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来完成。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 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理事会制度,为服务省级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条件

1.1 建立专业群管理体制 成立学校主体、政府支持、行业协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理事会,建立专业建设理事会规章制度和职责,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各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下设校企联合教研室,全面负责专业群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如图1)。同时,通过引入真实的工程项目资源,在产学研结合中,构建“工程型”的多元化双师团队,形成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团队、竞赛指导团队、技术服务团队、技术研发团队和创业创新团队。

建立建筑工程专业群各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在学院领导和理事会指导下,整合校内外多种资源,按照专业群建设方案要求开展工作。

1.2 建立专业群教学运行机制 实施建设项目责任制度,形成专业群建设责任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校内专业带头人共同负责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双师团队等相关项目建设,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推进项目按计划实施。

1.2.1 探索校企联合教研室管理运行机制 由校内专业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构成校企联合教研室,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承担社会服务项目和科研项目,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校企 “双赢”合作发展机制,实行“双主体、共发展”的合作共建机制。

1.2.2 探索专业群教学运行机制,建立系部、专业教室、教学团队三级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系部负责教学计划下达和教学资源的调配,专业教研室负责教学任务的落实,课程团队负责课程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实施。

1.2.3 探索专业群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结合专业群特点,依托“专业工作室”“企业教师工作站”等合作平台,相互融合双方对口部门的合作关系,构建合作平台网络。实施项目管理,开展社会服务,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形成校企互动共赢专业群发展机制。

1.2.4 探索完善“校中厂、厂中校”机制建设 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室等四个专业工作室基地作为生产性“校中厂”的平台,采用校企共管的方式,完善运作机制。“厂中校”就是将教学课堂与管理前移到企业中,学校与企业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确定学校与企业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1.2.5 建立专业群多元评价和激励制度 建立专业群多元评价和激励制度,实施项目质量管理。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以专业群建设方案绩效指标为主要依据,建立奖励制度。明确责权利关系,定期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专业群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力促进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2 依托专业群建设理事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体制机制

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共建、共管、共赢的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体制,成立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小组,建立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构,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以保障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的顺利建设;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平台运行机制,即5个专业工作室、6个“厂中校”企业教师站、3个工程研究所的运行机制的建设,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共享双方资源,达到双方共赢;通过实训基地信息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建立实训基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以保障综合实训基地的健康运行;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多元评价体系,建设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技术服务与培训评价体系、建设技术研发与创新评价体系完善各项评价制度,形成良性的奖励激励制度,以达到最高效率。

2.1 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体制

2.1.1 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共建、共管、共赢的多元管理体制 通过政府、行业协会政策主导,依托建筑工程专业群、楼宇装备专业群、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群建设,成立各专业群建设理事会,建设校企合作办学的多元管理机制,建成资源多元投入的实训基地及其管理体系,实现学院投入主体多元化,制订政、行、企、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激励机制,实现学院投入方式多样化,制订企业资金、设备人员、技术投入的机制,实现学院投入资金多渠道,制订开放、合法的筹资渠道。

2.1.2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以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群、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楼宇装备专业群建设理事会为主的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领导机构;同时成立总负责人、管理办公室、各实训室负责人三级管理的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运行机构。

2.1.3 建立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规定。主要章节包括总则、管理体制、项目管理、项目实施、检查评估等。

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主要章节包括总则、预算管理、支出管理、决算管理、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

2.2 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平台运行机制

2.2.1 专业工作室合作体制 通过与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瑞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米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等合作共建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室、装饰工作室(扩建)、工作室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工作室(新建)、平面色彩工作室(新建)为载体,以校企共建专业建设理事会为管理主体,构建基于盈利模式的校企合作,制定“专业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发展机制,完善“校中厂”运作机制。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对“校中厂”——专业工作室的使用权利和义务,保证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与高效利用。

2.2.2 “厂中校”企业教师站合作体制 以与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智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为载体,以校企共建专业建设理事会为管理主体,建设建设校企合作管理机制,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对“厂中校”的使用权利和义务,保证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与高效利用。

2.2.3 工程研究所合作体制 通过与常州市建设局、常州建筑设计研究会、常州装饰材料市场流通协会、常州市市政工程协会、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等共建地下空间研究所、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所为载体,以校企共建专业建设理事会为管理主体,共同研究建筑领域新技术应用,制定“研究所”建设与管理办法发展机制,完善“校中厂”运作机制。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对“校中厂”——研究所的使用权利和义务,保证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与高效利用。

2.3 建设实训基地信息管理运行机制

2.3.1 建立实训基地信息管理平台

2.3.2 建设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实训管理机构、实训基地使用网上申报、过程监督、成果管理制度、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文本及上墙图表。

2.4 建立政、行、企、校多元评价体系 建设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校内教师、学生实训教学评价制度、校外实训指导老师评价制度、企业用人单位调查评价制度。建设技术服务与培训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服务能力评价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岗位培训、社会专项技能培训评价制度。

建设技术研发与创新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论文著作、专利申请、科研课题开发能力评价制度、大学生实践创业与科研创新评价制度。

3 结束语

为建成支持服务能力强、资源共享程度高、示范辐射作用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使之成为教学中心、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我们将依托并充分利用专业群建设理事会这一桥梁纽带,积极创新实践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悦.产学研相结合 建设多模式实训基地[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01).

[2]张萍,许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3]蒋国平.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产教结合新机制和办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5(01).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总结第7篇

一、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内容单一化与陈旧 会计模拟综合实训基本上是以某一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为蓝本,要求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掌握利用会计软件建立账套、对系统初始化、编制凭证、进行期末处理和编制报表等的一整套会计核算方法,不同的实训资料只是在深度上有所差异、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己,至于利用会计核算产生的数据,在对企业过去经营活动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来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能力培养则很少,甚至没有,无法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二)实训方法简单 在现行的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中,会计政策、会计方法是老师已经定好了的,所有的同学都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数据,答案是确定的,并且最终都会得到数据相同的账簿资料和会计报表。但现实生活中因为很多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具有不确定性,这类会计业务的处理必须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这在目前的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中是做不到的,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以致学生在今后真正接触到千差万别的经济业务时往往无能为力。

(三)实训目的不被学生理解 会计模拟综合实训内容单一,仅仅是根据模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没有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角度进行考虑,学生甚至会认为会计就是对过去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对企业经营管理没有什么影响,导致他们对于理论教学中提出的会计是决策和控制的基础感到困惑。而事实上,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计算机的实时控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新的动态数据,从而为正确开展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使会计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实训过程缺少实质性合作 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等健全与否对企业经营管理至关重要。做好会计工作不但要合理分工,还要注重相互协作,但目前的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所强化的只是合理分工,如审核凭证的人不能同时担负填制凭证的工作,至于如何与人沟通协调、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则基本上没有涉及。

由此可见,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仅仅上升到会计信息化层面的设计思想已经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ERP沙盘模拟实训顺应了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会计学专业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可以从ERP系统这个更高的角度、更全局的视角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会计实战能力。

二、ERP沙盘模拟实训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价值

(一)参与:在参与中学习 ERP沙盘模拟实训运用形象直观的沙盘教具,结合未来市场可能存在的变数,全真模拟企业整体的运作流程,培养学生在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里,如何正确地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从而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能力。

(二)反思:在错误中学习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因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全面等因素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如有的学生只看重目前的经营成果,不考虑取得经营成果的内在因素,对新产品的开发、企业销售市场的扩展等不够重视,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更好地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三)成长:在创新中学习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一种全新的实训形式,其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模拟企业的经营竞争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必须分析问题,抓住机遇,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个模拟实战过程中能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

三、ERP沙盘模拟在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中的应用

(一)ERP沙盘模拟的实施步骤 ERP沙盘模拟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利用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和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调统一。

ERP沙盘模拟在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中的基本步骤是先将参加实训的学生按每组7至8人分成若干个实力相当的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模拟公司,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根据其不同特点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务(如首席执行官、运营总监、财务总监等,并可根据需要轮流交换角色)。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每个小组独自经营一家企业,连续从事4至5个会计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面对来自其他模拟企业的激烈竞争,学生必须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对公司的融资、投资、生产、销售、分配等进行科学的决策,以迅速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优势。年终通过分析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既对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也进一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制定公司策略,并开始下一年度的经营运作。ERP沙盘模拟实训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组织工作准备;企业初始状态设定;经营竞争模拟;现场分析讲解。现场分析讲解是ERP沙盘模拟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要根据每年的经营成果,具体分析经营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根据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在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关键成功因素、经营目标进行量化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教师要根据实训的整体情况,对学生普遍感到较难的问题进行现场解析。

(二)ERP沙盘模拟实训组织过程 如图1所示。从ERP沙盘模拟实训组织过程图可以看到,实训开始,教师先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介绍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指导学生设置好模拟企业的初始状态。然后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学生开始模拟企业的经营竞争。为了正确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必须结合市场竞争状况对产品的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营销总监根据运营总监提供的企业生产能力分析报告,决定广告投入多少、拿下多少销售订单;同时,采购总监根据运营总监的生产计划决定采购原材料的数量、批次和时间等;运营总监则招聘生产工人开展生产活动;财务总监一方面要负责生产活动、采购活动和营销活动等所发生的所有支出的核算和管理,另一方面在考虑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决定企业的中短期筹资、投资和分配方案。在上述各项活动中,首席执行官随时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在整体上对企业运营进行控制和掌握。年末,通过运行ERP管理软件获得经营结果,在对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之后,用以指导、调整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ERP沙盘模拟在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中的运用条件

(一)实训目标的针对性 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很强,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会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实训中要适当减少单纯的会计核算内容,增加比较典型的涉及会计估计与判断的事项,如在考虑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因素的前提下,对一项金融资产是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改变每笔业务都是唯一的、确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给学生提供进行合理会计估计和判断的空间,正确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 ERP沙盘模拟实训所涉及和涵盖的知识相当广泛,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就一般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而言,单科比较突出,内容充实,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这就需要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打破各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将各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并且将这种整合后的知识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师素质的双面性 选择合适的“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ERP沙盘模拟实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以拓展视野,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索质,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同时,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总监、会计主管等到学校作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把企业会计一线的信息带到学校,为师生提供更多了解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的机会。

(四)考核方式的全面性 ERP沙盘模拟实训的考核方式必须具有阶段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取决于企业运营的结果,还要强调经营管理决策的过程控制,通过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各种决策制定的考核来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且各小组的违规行为也应纳入考核的范围,因为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

ERP沙盘模拟实训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实训中锻炼了学生融合各学科知识、主动探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学生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产生不同观点时,需要不断地进行沟通和协调,有利于学生沟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总之,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为学生由“学校人”顺利过渡为“社会人”起到了良好的纽带作用。

[本文系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湘教通[2009]321号,编号43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葵阳:《建立基于ERP沙盘仿真模拟实训的会计教学新模式》,《中国总会计师》2009年第12期。